二字一背字字字面面字是什么卦?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 08:38:00

  第八章 《易经》之数

  第一节 关于无极数“0”

  古之圣贤认为宇宙的本源是从无开始的,既无形亦无数。所谓数,不是一个自在之物,而是伴随着宇宙的生成进化而出现的产物。因此,如果用数来表示宇宙,那么混沌之中的数,也是混沌的,无名的,失序的,是“无极而太极”的无极数。在中国的哲学和数学中,表示这种“无极”的数就是“0”。

  “0”便是无极数,也是太虚数。从阴阳的角度来看,它既非阴,也非阳,既生阴,又生阳,是非阴非阳,不阴不阳,亦阴亦阳的混沌数。

  对此,老子有句话就是讲这个宇宙生成现象的。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其中的1、2、3、……10000好理解,那么生1、2、3、……10000的“道”是什么数?对于道,他是这样解释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子曰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同时又解释“道法自然”。老子的这个讲法与《易经》中所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应该言之一理。所谓阴阳之初,本是虚无为零,也称之为太虚。太虚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这也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这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之说是一样的。由此看来,从阴到阳,由阳到阴,总是有一个亦阴亦阳,非阴非阳,阴阳相交的东西存在,当然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也可以称之曰“无”,也就是数学中的“0”。

  史上有“太极含三为易”之说,这个“三”就是无极、阴和阳。孔子在《论语》中经常用这种“含三”的思维方法展开论述。愚曾将介于阴阳两极中的这个第三点称作“动态平衡点”,现在从易学中找到了理论根据,它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就是无极或太虚的那种非阴非阳的“无”或“0”。只不过在孔子那里被称作“中庸”而已。

  在哲学上,无是对有的否定,是有的对立物。在数学上,无是一种特种状态,它充满着矛盾,并与任何其他数值相对。在整数的自然集合中,无极数便是0,正数与负数以此界而分开。在正整数的自然集合中,无级数0为1、2、3……数的起点。0的逆向则为负数,这样看来,孔子中庸确有第三个数,即0。

  在数学运算中,0具有矛盾的性质。任何一个数加0,其数不变。任何一个数减0,其数不变。任何一个数乘0,其积为0。0除任何一个数,其商为0。然而这个数可以使正负数出现转换,顺向者为正,逆向者为负,以0为界,正负数可以相互发生关系,再还原为0。例如一个正电子碰撞一个负电子,就会湮灭消失,这是高能物理中的常识。《易传》说:“易者,逆也。” 我们将此过程逆向,在一定条件下,“无”便会生出一个正电子和负电子。

  有趣的是,在外国的历史上,“0”的使用曾经受到罗马教皇的非难,有位罗马学者介绍了“0”,罗马教皇勃然大怒,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教,不允许这个邪物

}
一、铜钱(硬币)的记法,有字的一面为交,无字的一面为背。三个铜钱的跌落显示总共有四种:
1.只有一个背的记作“—”,为单为阳爻。
2.有两个背的记作“--”,为拆为阴爻。
3.有三个背的画一圈“—〇”,为重为阳爻;并且为动爻,而变为阴爻。
4.有三个字的记为“--×”,为交为阴爻;并且为动爻,而变为阳爻。
说明:一点为少阳,二点为少阴;一圈为老阳,主过去之事,并且为动爻;一“×”为老阴,主未来之事,并且为动爻。圈和×的动爻为互变,即阳爻动变阴爻,阴爻动变阳爻。
二、举例说明
排列序数时,由下到上分别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六爻。下三个爻为内卦、为下卦;上三个爻为外卦、为上卦。
--× 六爻 一× 为交为阴 【上六】
— 五爻 一点 为单为阳 【九五】 外卦 兑为泽
—〇 四爻 一圈 为一圈为阳 【九四】
-- 三爻 两点 为拆为阴 【六三】
-- 二爻 两点 为拆为阴 【六二】 内卦 震为雷
—〇 初爻 一圈 为一圈为阳 【初九】
起卦时,由下至上;排卦名时由上往下。卦象中的阳爻叫做“九”,阴爻叫做“六”。此卦内卦为震,外卦为兑,是金上木下,为《泽雷随》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十四卦好难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