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中的老妇人的长相描写,用了什么稻草人修辞手法的句子?

几个月前,我将一本原刻的《拙政园诗余》寄给俞平伯先生,请他在书前写几个字。俞平老生长姑苏,也就是女词人徐灿的故乡。不久,他就在我寄去的旧绿格子纸上写了跋文。平老近来作书,多用退笔写大字,这篇跋却是小行楷,丰神绝妙,还是三十多年前《遥夜归思引》那种风格,真使我欢喜、感谢。后来我又忽发奇想,叶圣翁也是苏州人,何不顺便也请他就近写几个字呢?就请平老转请,自己也写了信去。很快,圣老的回信来了。他告诉我,跋已写好,不过寄去的旧格纸行距太狭,先后写坏了两纸,还附来了写错的一纸,“藉见我确已不能作小字”。

这使我非常惶恐。我事行竟未考虑他们两位都已是八旬开外的老人,圣老的眼睛又不好,只是随手寄了旧格子纸去请他们写字,不但失礼,简直是不可原谅的。想想至今还保留着这种“少不更事”的鲁莽脾气,心里有说不出的不安。圣老寄来的跋文是用钢笔写在道林纸上的,但写得非常认真,他要我自己缮录一过,现在就把那大略转录在这里:“久不得黄裳兄音问,去夏始获来书,喜甚。……拙政园者,余自幼常涉,三十年来每到苏亦必一往。前夏割除胆结石,体气颇衰,未识能再访否。又年来目力大不济,览书报眼镜、放大镜并用,犹复辨认难真。忽发奇想,安得书报大字精雕如此集者耶。一九八零年五月一日叶圣陶于晴窗下题。”

因为有着这样的原因,所以这次到京后的第二天上午,就到东四八条去访候老人,想当面为自己的失礼谢罪。八条是一条很长的胡同,在东四下了电车,找到巷口,走了好半日才在巷底找到叶宅,这是一所典型的四合院,院子不大,杂植了一些花木,显得异常安静。等了一会,不见有人走动,只得自动走进北房里去。北房一溜三间,右手的一间里临窗放着一只写字台,上面堆满了书报,我想这大概就是圣老的工作室了。探头进去却也没有人,折到左面一间,在进门处的一只竹榻上,看见圣老正在支颐小睡。开始还不敢惊动,踌躇了一会,只好轻轻唤醒了老人。

圣老醒来,端详了一下以后,立即从榻边站起来,让我在书案前坐下。他没有责怪我的失礼,只是说,坐在榻上休息,不知怎么一来就睡着了。他从袋里摸出了助听器,左手托在胸前,相对端坐了,一面说,听觉不好,近来也离不开这个了。

圣老安详地微笑着,须发全白了,特别是双眉,脸色红润而有光泽。

我们现在就坐在他写“随笔”的晴窗下面。北京初夏的早晨是可爱的,窗外就是一株海棠,花时已过,现在是一丛浓绿。今年春天他和俞平老曾有过一张留影,就摄于这海棠花前。

静坐相对,他告诉我病后的健康情况,和近来工作的种种。可以领会得出,老人身上无例外的也有着沉重的负担,许多报刊都希望能得到他的文章。对一位八十六岁高龄的老人来说,他的勤奋、认真、从容,也真是不可及。回忆自己读小学时第一次出手买书,就买的是《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书是早已失落了,但两书的封面图案,至今还分明留在记忆里。想想写了这些书的那枝笔至今还在有力地挥动,不能不产生一种幸福感,也不能不感到一种无言的鞭策。

去年秋天,在南京遇见圣老的小孩至诚(说“小孩”也已是五十出头了),我曾向他仔细打听了圣老患病前后的种种。有一件事留给我的印象是很深的。在十年动乱之初,圣老自己并不曾受到怎样的冲击,可是那“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压力,即使在安静的小院子里也照样会感到,也许比起出入现场的人还要来得更厉害。朋友一个个变成了“牛鬼蛇神”,再也没有了谈天的对手。一个人离群索居,积累了多少不能理解的问题要找朋友交换一下看法。他在小院子里再也关不住了,一天,就冲出去找老舍,而老舍恰恰就在那一天撒手离开了人间。从此,圣老的健康慢慢坏下去了。

圣老的为人,和他的文章、他写的字、他的待人接物……一样,平易之中自有端严。他不喜欢讲过头话,没有“动人”的“豪言壮语”,这也许会使有的人感到不满足,认为是不够劲的吧。可是细想一下就会发现,他说过的话,多数是对人民有益的,极少有害的。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我就是带着这样虔敬的心情,在他的书房里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

我发现近来有一种奇怪的愿望,喜欢和自己尊敬、爱重的前辈在一起。和他们一起,会时时感到自己还是一个“青年”,幼稚、莽撞,即使是小小的放肆也不要紧,是可以容许,也会得到原谅的。用不着时时装出正经的样子,而这是极易使人感到疲劳的。另外,还能从他们那里时时得到鼓励、鞭策,不只是从口头上,更多的是从他们的人格上,得到前进的力。

【注】叶圣翁:即叶圣陶。黄裳(1919—2012):现代作家。

1.第段中加点词“少不更事”在文中的含义是               

2.第段中“这样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点:(1)          ;(2)     

3.简析第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4.对第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黑云压城城欲摧”写出当时政治环境的恶劣和给人们造成的压力。

B叶老虽未受怎样的冲击,但仍对朋友和自己的命运感到深深地担忧。

C写“圣老的健康慢慢坏下去”根本意图是表现叶老和老舍的情谊。

D这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还因为从中让我体会到了叶老的为人。

5.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

6.本文运用哪些描写手法表现叶圣陶这一人物形象的?请加以赏析。

1.尽管我年龄很大,但是像年轻人一样处事缺乏经验。

2.表达对叶圣陶先生写序的谢意以及因纸张行距太小给叶老造成不便的歉意

3.运用插叙的方法,写出我与叶圣陶认识已久以及叶圣陶对我的影响之深刻,进一步表现叶圣陶尽管年岁已高但仍笔耕不辍。

5.运用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不仅写出了叶圣陶等前辈的人格力量,更表现他们的人格力量对后辈的激励、影响和鞭策。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6.本文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等方法刻画了叶老这一人物形象。如“圣老安详地微笑着,须发全白了,特别是双眉,脸色红润而有光泽。”这一处的肖像描写,写出了叶老的蔼然仁者的风范;从“立即从榻边站起来”等动作表现叶老的情意;从“冲出去找老舍”这一动作描写中表现叶老在动乱中内心情感压抑已久,对朋友牵挂之深。从叶老给我回信这一细节中可见叶老的谦和和包容,“平易之中自有端严”;从小院、工作台等环境描写,烘托出叶老生活的安宁和工作的勤奋;描写窗外的环境,表现景致的美丽可爱,烘托出叶圣陶慈祥的形象,以及叶老和俞平老两位老人的浓厚情谊。从我不敢惊动老人,“踌躇了一会”这一心理描写中,既写出了我的虔敬之情,又侧面写出叶老的人格力量。

1.本题考查对重要词语(成语)的理解把握能力。理解词语的方法主要有:(1)联系上下文。如果是一个句子中的词语,应该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来理解,联系上下文字找出其正确解释。(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有些词语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3)找近义词、说反义词、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一些词语的理解,即通过具体可感的词语进行换词,可以大体明白词语的含义。(4)拆分法。词语一般是由几个字组合而成的,我们可以先把词先拆开理解,再把意思合起来就可以组合出词语的含义。(5)看修辞义。比如比喻象征义、双关义等等。此题可结合上文,并联系课本做好知识迁移,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所以在文中的含义是谴责自己面对两位都已是八旬开外的老人的失礼,简直是不可原谅的。从中可以表现长辈的虚怀若谷、平易近人,对年轻一辈的关怀。值得我们敬重,通过写“我”的惶恐不安、“少不更事”,其实想要表达的是对长辈的敬重和爱戴。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整合能力。要做好此题,需要寻找信息源提取文中信息,然后筛选整合出答案来。本题第段中“这样的原因”,“这样”指代的内容在上文,即前两段。信息源在第段的结尾部分“他告诉我,跋已写好,不过寄去的旧格纸行距太狭,先后写坏了两纸,还附来了写错的一纸,‘藉见我确已不能作小字’”,从中可见因纸张行距太小给叶老造成了不便。于是引出第段开头的歉意、悔恨、不安、惶恐、自责等心理,文中说“这使我非常惶恐。我事行竟未考虑他们两位都已是八旬开外的老人,圣老的眼睛又不好,只是随手寄了旧格子纸去请他们写字,不但失礼,简直是不可原谅的。想想至今还保留着这种‘少不更事’的鲁莽脾气,心里有说不出的不安”。于是总结出答案(2)“因纸张行距太小给叶老造成不便的歉意”。然后从第开头部分,即“因为有着这样的原因,所以这次到京后的第二天上午,就到东四八条去访候老人,想当面为自己的失礼谢罪”,得出答案(1)表达对叶圣陶先生写序的谢意可以概括为两点表达对叶圣陶先生写序的谢意。

3.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表达效果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4)从分析其表达意图入手(5)从分析修辞手法入手。本题“简析第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首先找到相关句子“回忆自己读小学时第一次出手买书,就买的是《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书是早已失落了,但两书的封面图案,至今还分明留在记忆里”,运用理解重要句子的5种方法来判断,可能用到的技巧有(5)“修辞”角度:插叙。还有(1)“重点词语”(4)“写作意图”:写了我与叶老的渊源,从小就喜欢读他的文字,“分明留在记忆里”表现叶老对我影响之大。比如上文语境中提到的“他的勤奋、认真、从容”等精神品格。理解画线句作用题,不仅要看画线句本身,还要结合上下文,扩展语境,有助于准确、全面地提取并筛选信息。所以本题答案源除了关照近前的上文,还要看画线句紧邻的下文“想想写了这些书的那枝笔至今还在有力地挥动,不能不产生一种幸福感,也不能不感到一种无言的鞭策”于是得出答案点“进一步表现叶圣陶尽管年岁已高但仍笔耕不辍”。

4.本题考查对段落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属于段落作用题,答题方向一般从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等三大方面入手。开头段作用常用术语: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本题重点看内容主旨方面。根据第段的文字“朋友一个个变成了……再也没有了谈天的对手。一个人离群索居,积累了多少不能理解的问题要找朋友交换一下看法。……就冲出去找老舍,而老舍恰恰就在那一天撒手离开了人间。从此,圣老的健康慢慢坏下去了”,可见用意并非表现友情,而是叶老的孤寂寂寞,了无知己,因为有话没人倾听,知己不在,心情自然是不好的,所以选项C所言“情谊”是错的,应该是表现内心的孤寂。

5.本题是对结尾段作用的能力考查,一般分内容(主旨、情感、形象)和形式(结构、语言)两个方面分析,答案要点或者答题模式有:结构作用+内容阐述 手法(作用)+内容阐述+主旨情感形象 修辞(作用)+内容阐述+主旨情感形象。

本题答案要点:手法方面运用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内容主旨方面不仅写出了叶圣陶等前辈的人格力量,更表现他们的人格力量对后辈的激励、影响和鞭策;结构思路方面,照应题目和开头,总结全文,点明中心,严谨缜密。

6.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赏析能力,属于综合考查的题型,答案要点包括手法和性格特点。要解答好做这道题首先要清楚常见塑造人物的方法:肖像或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行为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侧面间接描写、正面直接描写、环境描写等等。这些手法本文基本上都有。然后结合文本举例子分析即可。答题模式为:手法+例子+性格特征。比如;

肖像或外貌描写:“圣老安详地微笑着,须发全白了,特别是双眉,脸色红润而有光泽”,形象特点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慈眉善目,仁义善良

行为描写:“立即从榻边站起来”“ 摸出了助听器,左手托在胸前”,表现叶老的待人诚挚热情,不倚老卖老,谦卑友善,认真郑重。

细节描写:叶老回信的引用内容、“冲出去找老舍”,表现叶老的谦逊平和、不斤斤计较、宽厚仁义、严肃认真,以及在动乱中压抑悲愤、孤独寂寞,对朋友的深情牵挂、不顾及自身安危的急切关爱。

心理描写:从我不敢惊动老人,“踌躇了一会”。表现我的关爱体贴、虔诚恭敬,又侧面写出叶老受人爱戴的人格魅力。

生活环境:“探头进去却也没有人,折到左面一间,在进门处的一只竹榻上,看见圣老正在支颐小睡”小院、工作台等处的描写,烘托出叶老生活的安宁平和、自在悠然,为人的艰苦朴素、淡泊名利,工作的勤奋执着、专注忘我。

自然环境:“北京初夏的早晨是可爱的,窗外就是一株海棠,花时已过,现在是一丛浓绿”,景致的美丽可爱,烘托出叶老和蔼可亲、慈祥平易,以及对朋友的深厚情谊、细致入微。

“重要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

1.从文章的内容看,不同层次的中心句均是重要的句子。要抓住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抓住每一个段落中有概括段意作用的语句。

2.从结构上说,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表示过渡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文、段开头或结尾的领起性、总结性语句等等。

3.从表达上说,富有特色的句子是重要的句子。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反复出现的句子。要注意文章中那些抒情和议论的语句。(如以“可见”“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作为语言标志的语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稻草人修辞手法的句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