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写一部以美苏冷战三个阶段时期东欧的架空小说,不知道需要注意什么?

对苏联向古巴部署导弹动机的分析

A对古巴的战略地位的分析:

早在19世纪前期,美国人就高举起门罗主义大旗,高喊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经营着美国人的美洲。美国视美洲为其禁地,不容他人染指,西班牙势力被赶走,一百多年来从未有任何国家胆敢在美洲捋山姆大叔的虎须,赫鲁晓夫是第一个。古巴与美国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拉美是美国的后院,古巴是美国后院的一根芒刺。苏联将古巴作为伸向西方深处的桥头堡。在苏美冷战的大背景下,位于加勒比海美国传统势力范围内,苏联在小小的岛国古巴部署导弹将使美国感到如芒在背。苏联政府认识到古巴的战略地位对美国重要性,认识到这个问题对美国来说多么痛苦。

B.赫鲁晓夫向古巴部署导弹动机的分析:

第一、保护古巴,以防美国入侵;苏联人认为:肯尼迪上台后,吉隆滩登陆失败,使它在外交上输了一个回合,美国没有充分理由反对卡斯特罗采取一切可能的预防措施,来对付另一次入侵。其中就包括接受苏联的核武器援助在内。苏联把导弹运进古巴,是为了保卫古巴,之所以苏联要大力扶持古巴,不听任古巴挎掉,就在于它意识到苏联在西半球有一个卫星国是极为有价值的,这对苏联推行对外扩张政策,是非常有力的。苏联从来未在海外(包括东欧共产党集团)部署核弹,美国则在苏联周边到处设有核弹基地或派核潜艇巡弋;苏联希望改变战略布局,在美国后院配置核弹,以求得武力均衡,并弥补苏联在核弹数量上与美国的巨大差距;这样可以巩固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的地位,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来控制古巴,从而把古巴作为同美国进行政治交易的筹码,以增强苏联的威慑能力。

对于赫鲁晓夫来说,如果失去古巴,那将是对马列主义的可怕的打击,将会严重削弱苏联在全世界,尤其是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如果古巴失去,其他拉丁美洲国家就会摒弃我们。苏联必须对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干涉进行明显而又有效的威慑。导弹显然是合乎逻辑的答案。苏联方面认为如果这些武器的确能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利益改变战略平衡,那么他们值得去冒险,无论他们可能与古巴避开美国的海军陆战队的关系多么密切。它使赫鲁晓夫确信他应该冒全苏联安全的险去挽救在哈瓦那的年轻的革命者,甚至是所有地方的革命者。

第二、对抗美国的包围,鉴于美国当时已经设置轰炸机(远程)和导弹包围了苏联,美国在土耳其,意大利和西德的导弹都对准了苏联。苏联重要的工业中心,就是处于核弹,战略轰炸机的直接威胁之下。到1962年,莫斯科的经济、意识形态、文化和道德模式已经大大地失去了其吸引力。仅留下军事力量作为影响世界的有效方式。因此,应该秘密的把导弹运到古巴,而且要在美国发现之前把它安装好,可供发射。

赫鲁晓夫认为,在古巴安装我们的导弹可以阻止美国贸然对古巴采取军事行动。除了保卫古巴以外,苏联的导弹还会使西方人所说的“力量均势取得平衡”美国人已经用军事基地包围了我们的国家,利用核武器威胁我们。他们会尝到敌人的导弹瞄准自己是什么滋味。我们只不过是想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过身。

第三、作为重要的一个动因就是为了在全球恢复美苏平衡,在军备竞赛当中,肯尼迪政府在五十年代扩充其核武库,使美国在美苏核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导弹危机时,美苏在战略武器方面的比例是17:1,美国大约领先苏联10年。美国核武库的新成员和美国制定的打击军事力量战略又给苏联的核力量带来了巨大的威慑。此外,美国具有新式的情报收集技术,也确定了苏联核基地的准确位置,使苏联更进一步处于被动地位。赫鲁晓夫心里知道苏联存在战略劣势。赫鲁晓夫也许还意识到要让苏联在核竞赛中赶上美国尚需很长时间,并且要耗空苏联的财力。

因此,在赫鲁晓夫看来,向古巴布置导弹显然是苏联恢复美苏军事平衡的一个便捷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从军事角度来说,在古巴安置大约六十枚导弹,有的射程一千英里,少数射程一千五百到两千英里。苏联把导弹运进古巴,是为了显示导弹实力,苏联急于弥补美苏在导弹方面存在的差距,因为发展洲际导弹和从潜艇上发射的导弹费用太高。古巴+中程地对地导弹=洲际弹道导弹,由于苏联缺乏将核导弹投放到美国本土的能力,所以在古巴设置基地布置他们现有的中近程弹道导弹,那么他们就能够迅速而相当廉价的大大增加以美国为目标的导弹总数。这些导弹能够越过大多数美国的导弹警报系统,在发射和到达目标这段时间里,实际上使对方不能发出作战警报,美国核轰炸机在跑道上,所保持的十五分钟地面待命就显得时间太长了而且可以避开美国的预警系统,从而使苏联打击美国的能力增加一倍。

第四、苏联在古巴的导弹实际上对双方的战略军事并不能造成多大的改变,但战略军事在外表上是会发生重大变化的,这种表面的变化,对于国民意志和世界领导地位都会起作用,不管怎么说,他至少也是一个政治和宣传上的胜利。

C.苏联对可能发生的冲突的分析:

赫鲁晓夫或许也知道可能会面临严重的军事冲突,但是思前想后觉得这场大赌博还是值得一试的。赫鲁晓夫的打算是,在古巴秘密部署核导弹,并且力争在美国发现之前做完这项工作。这样即使美国发现并采取措施摧毁它们也不怕,因为只要有1/10导弹留下来,就能给美国以致命打击。它们是对准着一批特定的美国城市的。如果发射出来,几分钟之内800万美国人就会丧命。赫鲁晓夫可能断定,美国人太胆小,肯尼迪是个软弱的总统,不敢冒核战争的风险,美国人一旦实际面对着这些导弹除了抗议之外,不会做什么别的。这样,美国人就会在全世界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和优柔寡断,从而使盟国不相信美国的话,而谋求与苏联人的和解,特别是听任共产党在拉丁美洲的影响,来达到讹诈的目的。

苏联认为“在局限于古巴的冲突中使用低消耗的短程核武器将不会激怒针对苏联的大规模核报复”。这并不是说只要有侵略,就会使用核武器。也许苏军将进入山区去打游击战,像卡斯特罗曾经打过的一样,留下核武器和导弹在他们后面。也许美国人将不许发动进攻,这样因此让苏联人有一个体面的撤退。也许赫鲁晓夫将容忍卡斯特罗被推翻和红军被羞辱。将核导弹安在美国佬的鼻子底下,赫鲁晓夫似乎出了一口恶气。到底在美国门口埋了一颗地雷,将世界的视角从东半球转到了西半球。可是,他没有料到,一场轩然大波由此引起,战争危机同样也威胁到苏联。赫鲁晓夫也为自己出了一道难题。

对美国作出的反应的分析:

A.美国政府作出的反应:

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后院。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在讨论如何迫使苏联撤走导弹时,先后提出了6种方式以供选择。邦迪和腊斯克主张通过外交途径,或通过葛罗米柯或直接会见赫鲁晓夫,或向联合国提出。肯尼迪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谈判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况且苏联在古巴的导弹工程进展迅速。美国必须立即作出反应,时间紧迫不允许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泰勒狄龙等主张对苏联在古巴的导弹实施外科手术,进行空袭加以摧毁。这种方案遭到不少人的反对,认为这是冒险的不可靠的。人们担心在空袭中不可能全部摧毁在古巴的导弹,残留下来的苏联导弹可能对美国进行报复,它必将给美国带来巨大的损失。

同时,美国实施空袭必将要伤害苏联在古巴的技术人员,苏联可能会作出强烈反应,导致毁灭人类的核战争。进行空袭以摧毁苏联在古巴的导弹的方案遭到了否决。麦克纳马拉提出进行封锁,不让苏联继续向古巴运送进攻性武器,在对峙中迫使苏联撤出已在古巴部署的导弹。委员会认为这是一个可进可退,留有回旋余地的方案。封锁成功迫使苏联撤出,避免直接冲突,封锁不果则可考虑采取进一步措施。肯尼迪最后支持了进行封锁的方案。

B.对封锁方案的分析:

封锁的目的在于防止继续把进攻型武器,运进古巴,并且渴望强迫撤走这些已经设置在那里的导弹。封锁是介于无所作为和战争的中间道路,这条道路利用了美国在当地常规力量方面的优势。同时的战略上,处于既可战又可和的有利地位。封锁是比空袭更为有限更为低调的军事行动,他给赫鲁晓夫提供了一种选择,只要苏联的船只避开,就可以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况且,在离美国不远的加勒比海上交锋,即使不可避免,也是对美国最有力的军事对抗,当然,封锁也有弊病,以空袭相比,封锁的最大缺点是实践问题,因为他不能给赫鲁晓夫和全世界一个即成事实,他的影响无法预料,持续多长时间无法肯定,同时他还给苏联在古巴导弹投入使用以足够的时间。

在美国方面看来,封锁是有吸引力的,它的好处是使美国可以更有节奏的升级,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逐步升级或者迅速升级。它可以作为向赫鲁晓夫发出的一种明白无误的而不是,突然的或者屈辱性的警告。让它们了解美国人期待它采取什么行动。由于封锁是相对慎重的,可以避免伤亡,可以避免进攻古巴领土,所以它比空袭更容易为其他国家所接受,使美洲国家和盟国支持美国初步采取的立场。

C.对美国反应的国际法角度分析:

个人认为美国在事件决策中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以下三个基本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尊重别国主权的原则;不用不法行为对抗不法行为的原则。

还在一定程度上遵守了>关于对一些军事手段方法加以限制的限制原则,以及采取的手段应与预期的,具体的和直接的军事利益成比例,禁止过分的攻击和造成过分伤害的军事手段的比例原则,而只采取了相对理智的封锁手段。

D.对肯尼迪的个性魅力的分析:

肯尼迪很可能是他的政府中最懦弱的一员——他根本不是鹰——但是他明白坚持这种立场才是更勇敢的。很多时候,寻求和平比发动战争更需要勇气。肯尼迪对危机的处理一直是果断的、是不妥协的。勇气是不偏不倚的。虽然很多人认为,那根本不是勇气,而是一种危险的固执。肯尼迪认识到,无论苏联战略能力陡增两倍或三倍所带来的军事影响是什么,政治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赫鲁晓夫是想通过这一努力去重新调整由华盛顿有关没有导弹差距的承认所确立的战略平衡,肯尼迪勇敢的鹰派作风和冷静灵活的反应阻挠了这一计谋的实现,为美国人赢得了胜利,还羞辱了俄国人。

E.对如果形势失控的假设:

如果尝试失败了,美国军队在古巴已经登陆了,而且赫鲁晓夫象肯尼迪预计他去做的那样攻击土耳其导弹,那么情况又将会怎样?会发生核战争吗?这儿证据太少,不能作结论,但是总统的确发表了一些明确的命令:没有他的许可不许发射丘比特导弹。即使在如下情况下也不能发射:“作为对我们可能正在别的地方采取行动的回应,苏联对在土耳其的部队发动核战争或无核战争。”

如果美国军队在古巴登陆,他们将遭遇到比智囊团预计的四倍还要多的配备有核武器的苏联军队。俄国人很可能会不顾一切地战斗,因为正如朱可夫所说,军队士气高昂,而且“我们无法离开古巴,我们无路可退。”在某种程度上,赫鲁晓夫预测到了这些危险。他预先命令指挥在古巴的苏联军队,没有莫斯科明确的许可,不准使用任何核武器。只有在战争已经开始而他又不能到莫斯科获取许可的情况下才可使用战术核武器。由于没有许可的行动联系和其他相关的保护措施因此当警戒水平上升时,他加强了对下级的控制,而有一些肯尼迪却没有做。赫鲁晓夫决不给其他任何人发射核导弹的权力;甚至连战略和战术核弹头都没有装到火箭上去。苏联防空部队同样也被明确命令不得向美国的侦察飞机开火,尽管它们正在搜集有关导弹部署的详细资料。

回顾性的计算危险几乎与试着预测危险一样困难:在任何复杂的系统里,可能变糟的事如此之多以致很难知道可能是什么,或可能有什么。

A.对国际局势的直接影响:

古巴导弹危机促使克里姆林宫下决心大力发展核武器,改变劣势,洗刷当年“懦夫的耻辱”。果真到60年代末苏联就赶上了美国,使苏联在全球争夺中逐步转为攻势。到70年代晚期,冷战变得更加激烈更加持久了,达到了超级大国水平,影响着整个“和平的”国际体系。

B.谁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占了上风:

肯尼迪肯定认为是美国,因而他警告他的下属们和当时仍接受这种指示的记者们不要过分公开的吹嘘而使赫鲁晓夫感到羞辱。这的确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以致总统忍不住告诉国会领袖们:“我们解决了人类最大的危机之一。”赫鲁晓夫也承认,“为了和平,我们被迫作出了一些大的让步。”'苏联人就象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的地方的猫.'

赫鲁晓夫则认为:“我们从肯尼迪那儿得到了无论是美国还是它的盟国都不准入侵古巴的保证,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伟大的胜利。”“美国侵略者的目的是摧毁古巴,我们的目的是保存古巴。直到今天,古巴一直存在着。由此看,谁才是胜利者呢?我们仅仅花费了运送导弹去古巴和运回它们的往返旅程费用。”

那一处理是一种美苏之间的妥协,对任何一方都不是一个鲜明的胜利;而对于第三者古巴而言,它得到了比以前认为将带给它的更多的东西。古巴也兵不血刃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当赫鲁晓夫在次年被罢免,卡斯特罗仍在哈瓦那掌握领导权;当赫鲁晓夫这位前任苏联领导人口授他的回忆录时,卡斯特罗仍如此;直到今天,卡斯特罗也还是如此。导弹危机的解决为卡斯特罗执掌政权提供了极其有效的生命保障,他的生命期望值比任何人估计的都要高。

在整个古巴导弹危机中古巴对美国的立场要比苏联人强硬得多。菲德尔·卡斯特罗曾这样表示;'我准备使用核武器吗?是的,我将同意使用它。因为不管怎样,我们认为核战争是当然的,我们都将消失。在国家被占领或完全被占领之前,我们准备为捍卫我们的祖国斗争到底!”古巴人坚决不同意撤出导弹,但在古巴人的强烈反对下赫鲁晓夫这样做了,古巴人感觉他们被忽视、被背叛了。卡斯特罗对米高扬说,当这些导弹部署在那里时,“我们没有逮捕任何人,因为人们的联合非常牢固。”但是古巴人“被一种失望、混乱和痛苦的感觉吞噬了。”格瓦拉对此更加气愤,他说:“美国人想消灭我们的身体,但赫鲁晓夫的退让却毁灭了我们的精神。”米高扬厉声回答到:“我们看见你们准备漂亮地死去,但我们相信这不值得漂亮地死。”

}

讨论《风之谷》的主题,必须讨论作为原作的漫画。

因为漫画的剧情才是完整的,而 1984 年的电影版也并非是独立于漫画存在的,仅仅是当年暂时拍摄的小部分情节改编版。将来,全作也未必没可能被完整的搬上荧幕。

以下仅一家之言,多图长文慎入。

《风之谷》的核心主题,是为面临灭亡危机的人类文明寻找出路。

要了解这个主题,首先要从世界观入手。

在《风之谷》中,记录人类历史的史书叫《年代记》,其中记载的历史大要如下:

在故事中,人类历史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

一.工业时代:在工业纪元元年到 1500 年间,人类工业文明大发展,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极度发达,但最终也几乎耗尽了地球资源,全面污染了大气、海洋和大地,生态平衡被彻底打破;

二.陶器时代:在工业纪元 1500 年左右发生的“火之七日”战役后,人类工业文明被毁,大量科技结晶失传,人类开始和新出现的腐海及虫群对抗,以求在前代的废墟上生存下去。

“火之七日”后的陶器时代,旧人类的工业文明已经被毁,世界已经彻底变样。

在这个时代,直接威胁着人类文明存续的因素,是腐海和虫群

要理解人类的生存困局,必须先了解腐海、虫群和“大海啸”

《风之谷》中的腐海,是在被污染的大地上产生的新的森林型生态体系,主要以虫粮木等菌类树木组成。

菌类植物的孢子被风或生物带到新的土地后,生根发芽并长成几十米高的菌类树木。各种菌类互相寄生,形成了复杂的菌类森林生态体系。

菌类树木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会放出对人类及其他动植物有毒的瘴气,只有菌类植物自身和虫类才可以适应这种瘴气。

菌类树木的根部会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石化,逐步砂化为高密度且不易分解的无毒沙砾,而树木的根部也会因此出现大量的空洞。

菌类树木根部的空洞在形成 300 年之后,洞内的瘴气会彻底消散,空气转为无毒。

而随着树木的生长,下层的空洞也越来越大,并向上层扩展。最终树木整体砂化而死亡,空洞和地表接通。以上的过程大致需要 1000 年。也即是说,菌类树木乃至腐海的寿命约是 1000 年。

《风之谷》中的虫群,是与腐海生态体系共生的各种巨型虫类生物,以菌类植物为食,可以承受瘴气。虫群在腐海以外的世界也可以生存,但生命力会下降。

巨型虫类生物以王虫为代表,其他虫类出场的有大王蜻蜓、翅虫、蛇蝼蛄、地虫、管虫、尸虫等。

虫类互相之间可以远距离交流,并且极为团结,所有种类的虫都奉王虫为尊。

王虫是百虫之首,是一种流着“蓝色血液”的山形巨虫,这种虫类“个体即群体,群体即个体,思想可以跨越时空而传递”

《风之谷》中的“大海啸”,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海啸,而是形容成千上万的王虫并排冲过大地、同时毁灭一切的巨大灾难。

海量的王虫爬满大地的同时也将菌类植物的孢子带到新的土地上,并将这些土地化为新的腐海。

“大海啸”通常是由人类大规模战争、污染大地、焚烧腐海、大规模屠杀王虫等行为所引发的。

王虫群总是朝着人类所在的方向前进,并冲毁前进路线上的一切,像是对人类的报复性行为。

从“火之七日”以后到故事开始前,这历时 1000 年的陶器时代中,“大海啸”一共发生过三次。

尚有记载的最后一次“大海啸”,是在工业时代纪元 2200 年左右(陶器时代 700 年左右),由艾弗达鲁王国的内战以及大规模屠杀王虫等事件引发。

这次“大海啸”最终导致艾弗达鲁王国毁灭,国土几乎全境沦为腐海,国民绝大多数死亡。

带着瘴气的腐海不断缓慢扩张,挤压着残存人类的生存空间。

虫群则一方面保卫着腐海,另一方面也作为传播孢子的载体。

人类无论是想要毁灭腐海还是屠杀虫群,都会招致“大海啸”,不仅造成人类文明严重受损、人口大量死亡,也导致腐海急速扩张、属于人类的土地大量沦丧。

这看上去根本就是一个死局。

残存的人类,只能在越来越狭小的空间里生存,并眼睁睁的看着这最后的空间趋于消失,自身走向灭亡而无力回天。

人类像是在慢性死亡,余下的时长几乎是可以准确的算出来的。

这就是人类直接面临的生存危机。

从表面看上去,这生存危机是由“敌对”的腐海和虫群直接引发的,但其实不然。

随着故事的深入,读者但凡带入了自己的思考,就不难发现,威胁人类生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自身的人性。

人类被无穷尽的欲望所推动,不断的消耗资源、污染世界;又被不可遏制的恨意驱使,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使得自身反复陷入走向灭亡的循环式宿命。

娜乌西卡,原本是《荷马史诗》之《奥德赛》中的派阿基亚公主的名字,宫崎骏很喜欢这个角色,但却不喜欢荷马原本对娜乌西卡赋予的性格色彩。

在创作于 11 世纪的日本古代短篇小说集《堤中纳言物语》之中,有一篇名为《虫姬》的小说,讲述了在日本古代保守的平安时代,一位爱虫的公主的故事,宫崎骏也非常喜欢这个角色。

宫崎骏将《奥德赛》中的派阿基亚公主和《虫姬》中的日本公主这两个角色结合在一起,并保留了派阿基亚公主的名字,一个全新的娜乌西卡就诞生了。

在《风之谷》中,娜乌西卡被动的卷入了多鲁美奇亚和土鬼的全面战争,从风之谷出发一路南下直抵土鬼的圣都修瓦。

这是整条叙事线的主线。

“有着白翼的鸟人使徒,其人身着蓝衣降临于金色的草原,引领人类走向新生。”

这是传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古老寓言。

在这则古老的寓言中,当人类濒临灭亡时,会涌现出一位作为使者的“蓝衣人”,带领残存的人类渡过危机。

而剧情随着发展,越来越指向娜乌西卡就是这位“蓝衣人”。

这是整条叙事线的暗线。

娜乌西卡是因想为人类和世界找寻出路才走上了这段旅程。在旅途的过程中,她对世界、人类的认识不断的升级,意识到要让人类变得更加成熟、更有智慧才能找到出路。

相配合的是,故事暗藏的剧情不断的揭晓,新的悬念不断产生。叙事主线和暗线渐渐合二为一,娜乌西卡坐实了“蓝衣人”的身份,并带领人们一步步走向预言成真的终点。

在 1984 年的电影版中,娜乌西卡的红色衣服被小王虫的血染成了蓝色,这是一个重要剧情,但动画里没有强调。

动画结尾时娜乌西卡被王虫群的金色触角托起,古老的寓言被提起,这是“第一部”电影的结局,但实际上只是整个故事主线的开始。

在第四卷中,森林人瑟尔穆却告诉尤巴,300 年前艾弗达鲁大海啸时,也是一位“蓝衣人”带领他们的祖先躲进森林,生存下来的。“蓝衣人”不是救世主,而只是指出前进的方向。

尤巴开始醒悟到,“蓝衣人”很可能是每当人类灭亡的危机高涨时,间隔着时空而出生的一位智者和使徒,总能在人类危难关头引领人类走出危机。

土鬼皇弟密喇鲁帕,在执政的几十年间,始终畏惧着“蓝衣人”的传说,只要听说“蓝衣人”可能出现了,就把所有可疑的人抓来处死。

只因“蓝衣人”的传说是由前代土王的宗教传下来的,可能会危及他的新宗教及统治。

除了“蓝衣人”的循环之外,还有一个更为可怖的循环。

为了拯救陷于困苦之中的人类,任何时代都有深明大义、心怀慈悲的先驱者,走在希望拯救人类的道路上。可他们在成为统治者后,都被权力和时光所腐蚀了。

200 年前,土鬼的统治者土王库尔巴尔卡氏,因为腐朽而残暴而不得民心,被“希望救人类”的革命者——后来的神圣皇帝所取代。

神圣皇帝的儿子——二代密喇鲁帕,在 100 年前继任时也是一位明君,但却在执政 100 年后沦为一个腐朽、愚昧而残暴的老人。

神圣皇帝曾经进入过“牧羊人”的庭院,和“牧羊人”共处了很久,知道了世界的秘密,而娜乌西卡也阴差阳错的进入了“牧羊人”的庭院。

神圣皇帝 200 年前离开了“牧羊人”的庭院,带着席德拉向着修瓦前进,只留下一句话“希望救人类”,而 200 年后娜乌西卡则带着驯虫师和巨神兵,走在了同样的道路上。

神圣皇帝取代了腐朽的土王库尔巴尔卡氏,而自己亲手建立的王道乐土却在 200 年后趋于腐朽,迎来的挑战者娜乌西卡身边跟随的人,正是土王的后裔奇克克·库尔巴尔卡

(注:漫画为从右往左、再从上到下观看,以下同)

历史的循环不禁让人的心底升起一股恶寒:人类总是有着光明,但却总是循环着走向黑暗,那人类如何在这样的循环中找到出路?

今天英明慈悲的娜乌西卡,他日成为统治者后难道就没有腐朽的一天?

娜乌西卡自己,也难说没有这种想法和怀疑呢。得知这种历史循环的一刻,很难说娜乌西卡心里会不会有那么一丝,哪怕是瞬间的绝望。

可她只是彷徨了一刹那,就果断的前进了。

整个故事在不断的高潮中,还迎来了激烈的大反转,就在于一直暗藏在故事背后的剧情的揭晓。

娜乌西卡和尤巴都各自发现,腐海是为了净化世界而存在的,电影版中也揭示了这一点。但电影版中没有来得及交代的事情是,腐海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直接威胁人类生存的腐海和虫群,都是由古代人创造的。

古代人类空有发达的科技,却无法拯救枯竭的世界,也无法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求得和平,最终没能逃过自我灭亡的命运。

但在灭亡之际,一些最后的有识之士给人类留出了一条后路:创造一个能够净化世界的生态系统——腐海,用漫长的岁月来抚平大自然的伤痕,然后人类再重出江湖。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腐海被设计成只有1000 年左右的寿命;

修瓦陵墓中的超级计算机 / 人工智能“净化之神”掌管科技,并控制着漫长净化过程中的一切;

离修瓦几十公里远的“庭院”中,保存着人类一切的文明成果,由人工智能“牧羊人”守护,等待着未来的重建;

地面上留下的人类种族,被改造成了身体只能适应污染的环境、却无法在净化的世界中生存的过渡种族。

千载之前的“火之七日”

“火之七日”,即大量巨神兵烧毁世界的七天,是 1000 年前古代人类的世界末日。

那个时代发生了什么,会导致如此的惨剧?

“净化之神”对娜乌西卡这样说道:

“你能想象那个时代,是一个如何充斥着恨意和绝望的时代吗?

那是一个有着好几百亿人类,为了生存什么都干的出来的世界!

有毒的大气、凶暴的太阳光、枯竭的大地、接连产生的新疾病、无穷无尽的死亡......

各种的宗教、各种的正义、各种的利害关系......

为了调停,甚至连神都得制造出来。

但是,却没有一个方法真的可行。

已经没有时间了,我们只好将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未来......”

根据巨神兵“奥玛”智慧提升的过程不难发现,巨神兵本来的程序就是被设定成“调停者”的,而“净化之神”又将“奥玛”称为“死神”。

所以灭亡世界的臭名昭著的巨神兵,应该就是人类创造出来以调停纷争为职责的终极神灵——“死神”。

可不论是“奥玛”身上的商标,还是大地上随处可见的巨神兵化石,抑或对年代记里“火之七日”的记录,都或明或暗的指出了一点:巨神兵被大量量产了。

我们不难推测,最初创造巨神兵的人,是因为心痛于人类无穷无尽的互相残杀,希望创造出一种武力值凌驾于人类之上的“神”,从而压服所有纷争,起到“调停”的作用。(让人想到了加特林机枪的发明史)

但这种“神”,却被一部分人利用了,最终反而成为了人类更大规模互相残杀的量产化武器,就像今天的核武器一样。

《风之谷》中旧时代的人类,无论最终是因为使用这种武器互相残杀,还是这种武器失控而集体暴走,总之最后是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毁灭了。

如果将故事中的历史时间线套用在现实中,我们现在算是工元 500 年,而故事中的“火之七日”发生在工元 1500 年,也就是现实中的公元 3000 年。

我们现在的世界暂时还没有因为人类使用核武器互相残杀而毁灭,希望 1000 年后的世界也不会像故事里那样,发生类似“火之七日”的事情。

人造物的代表:王虫、巨神兵、席德拉

旧时代的人类肆意玩弄生命,创造新的物种和生态系,不仅留下了用以净化世界的腐海,和用以保护腐海的虫群,也创造了巨神兵和席德拉(机器人 / 人造人)。

所有的一切,都是出于善意的初衷,出于“理想和使命感”被创造出来的,甚至我们可以推测,创造这些的人类是希望借着它们来拯救世界、拯救人类的。

可是后果却往往出人意料。

王虫作为人造昆虫的代表,在心底的深渊中诞生出了温情和友爱。

巨神兵虽然毁灭了世界,但“奥玛”的表现让我们看得很清楚,他们只是武器和工具,很容易被人类利用。

作为人造机器人 / 超级计算机 / 人工智能等物的各种席德拉就更是如此了,他们不过是按照创造者设定好的程序完成一切,但到底做了什么,它们本身并没有善恶的判断。

修瓦陵墓中的席德拉被训练成战士,而“庭院”中同样的席德拉却成为了农夫。

一些高级的、被设计成为“神”的席德拉,比如掌管修瓦陵墓和科技的“净化之神”,以及掌管“庭院”和文明遗产的“牧羊人”,不论显得多么有智慧,都总有种干巴巴的程序的味道,而让人感受不到人情味。

这些“神”按照设定好的程序,机械的履行使命,但做出的事情却总让人觉得怪怪的。而且它们都控制着一堆对它们忠心不二的机器人 / 改造人 / 改造生物来替它们卖力。

每看到这些情节,都会让我想到电影《超验骇客》中的情节,以及那种怪异感。

如此看来,说不定倒还是作为“死神”的巨神兵更像是个真实、有人情味的生命呢。

所有这些人造物,之所以会变得怪异,甚至犯下恶行,可能就是因为被各种人类的欲望所扭曲了。

所以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出在人类身上。

人类的欲望——自我毁灭的根源

故事弗一开始的第一卷,交代了腐海不断步步紧逼的危局之后,紧接着就是一连串人类自身互相争斗、自相残杀的剧情。

佩吉特市被灭、库夏娜紧逼风之谷、多鲁美奇亚与土鬼的全面战争打响,导致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的直接原因就是多鲁美奇亚的统治者——乌王的欲望。

冲虚道:“人心难测。世上之事,不论多么难办,总是有人要去试上一试。你瞧,这五百里山道,不是有人凿开了?这悬空寺,不是有人建成了?
  左冷禅若能灭了魔教,在武林中已是唯我独尊之势,再要吞并武当,收拾少林,也未始不能。干办这些大事,那也不是全凭武功。”方证又念了一句:“
  令狐冲道:“原来左冷禅是要天下武林之士,个个遵他号令。”冲虚说道:“正是!那时候只怕他想做皇帝了,做了皇帝之后,又想长生不老,万寿无疆!这叫做‘人心不足蛇吞象’,自古以来,皆是如此。英雄豪杰之士,绝少有人能逃得过这‘权位’的关口。”

——《笑傲江湖》 金庸

在“火之七日”后 1000 年的此时,陶器时代已经走到了末叶,人类也几乎走到了末世。

在这黄昏的时代,多鲁美奇亚凭借着远离腐海、位居半岛的地理优势,已经是最后一个国土完整、未遭腐海侵袭的国家,也是当世最强盛的国家。

可多鲁美奇亚人并没有珍惜这生活在宝贵土地上的命运,而是历朝历代内斗不休。

多鲁美奇亚皇家旗帜上,绘着两条缠绕在一起并互相撕咬的蛇,代表着一代代为了皇权而嗜血内斗的皇族。

乌王身为这末世最强大国家的统治者,一方面对自己的三子一女可能篡夺皇权而感到恐惧,另一方面又对死亡感到恐惧。

乌王不仅想要巩固皇权,更想吞并土鬼王国、统一天下,甚至还想夺得土鬼圣都修瓦的前代遗留科技,来改造自己的身体从而长生不老。

如此与《笑傲江湖》中的左冷禅等何异,又与统一天下后追求长生不老的秦始皇何异?

可最终当娜乌西卡和乌王一起站在修瓦陵墓真正的统治者——“净化之神”面前时,乌王又似乎醒悟到:宁可不要长生不老的技术,也不能沦为他人的傀儡。

最终在娜乌西卡和“净化之神”谈判决裂之际,乌王也决然表示不会服从“净化之神”。

这似乎有点“权力诚可贵,永生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意思。

在以往很多人对《风之谷》的粗浅解读中,有些观点都认为娜乌西卡最终的选择也是这样,为了自由而抛弃未来。

但其实故事中真正的娜乌西卡,想要的是让人类和世界“活下去”,而非只是单纯的想要什么虚无缥缈的自由。

至于叫喊着“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的乌王,不过是出于自身的骄傲与自尊,宁可放弃长生不老,也不愿意当傀儡罢了。

与乌王相对应的,是土鬼的统治者。

土鬼王国的神圣皇帝,在这个时代分为两人,分别是皇弟密喇鲁帕皇兄纳姆利斯

皇弟密喇鲁帕,是土鬼神圣皇帝一族代代产出的超能力者,也是土鬼王国的真正统治者。他的哥哥纳姆利斯,其实不过是个无权的“皇兄”。

密喇鲁帕其人,就是历史上许多“圣君”的写照,就像是汉武帝、唐明皇一般,早年英明而晚年昏庸。

纳姆利斯曾对娜乌西卡说,密喇鲁帕在继承皇位后的最初时代,也是一位“有慈悲心肠的明君,发自内心的为土鬼人民的平安着想”,但仅仅过了二十年,他就被冥顽不灵的人民搞得头晕脑胀、心怀恨意。

当然更有可能的是,密喇鲁帕在长时间的统治过程中渐渐腐化了,在歌功颂德声中变得骄傲自大了,在年事渐高的过程中变得顽固不化了。

玛尼族上人,就在临终前对衰老腐化的密喇鲁帕进行了一针见血的驳斥。

到此时,密喇鲁帕已经继任满 100 年了,这时候的他心里,已经只剩下“稳固皇权”和“长生不老”的想法了。

一手扶持起来用以引导人民的僧会,成了他维持统治的工具,他此时只希望人民感受到僧会的“伟大和恐怖”,并忠诚的拜倒在教义下,不生任何异心。

甚至密喇鲁帕自己,也已经被自己宣扬了百年的教义洗了脑。

自己当初用来作为宣传工具的“口号”,最后连自己都信了。

看到此处,只让我联想起太平天国的洪秀全。

而密喇鲁帕的哥哥纳姆利斯,因为没有超能力而不得不屈居弟弟之下,同时又没有能力和胆量挑战土鬼背后真正的统治者——“净化之神”,所以即使在隐忍了 100 年后得到了谋杀弟弟、篡夺皇权的机会,也无法真的成为什么统治者。

也正因此,在短暂的统治中,他没有能力安抚臣下和民众,取得信任和爱戴,更无法提出什么理念、指出什么道路,他只敢也只能用粗暴的武力驾驭臣下,用杀戮和恐怖来压迫民众服从。

如此的“统治者”,只能成为玩世的小丑。

但即便是在无力反抗“净化之神”的情况下只求“轰轰烈烈”的大闹一场的他,也妄想借助逼婚库夏娜而吞并多鲁美奇亚,进而统一天下。

多么可笑的人啊,简直如同张献忠一样。

在故事中,权力越大的人,欲望也往往越大,好像人在得到更多东西的过程中,欲望也会不断的膨胀,人类真的只有这样吗?

于是封建专制下的统治者,往往便是最为欲望吞天之人。为了统治者的一己私欲,千千万万的臣民就要走上灭亡的道路,最终这欲望不止毁了万千民众,也会毁了统治者自身,毁掉王国,毁掉世界。

工元 2500 年的此时是这样,工元 1500 年的“火之七日”前的世界,难道就不是这样吗?要不然,旧时代的人类能是怎么灭亡的呢?

工元 2200 年,也即陶器时代 700 年左右,当一度强盛的艾弗达鲁王国因内战和屠杀王虫而招致“大海啸”之后,艾弗达鲁王国的大部分土地都沦为了腐海,大量的人民死亡。

然而这并不是悲剧的结束,更加悲剧的事情发生在“大海啸”之后:

为了抢夺剩余的土地,残存的人类互相残杀,因此而死的人比死在“大海啸”中的人更多。

人类正是这样,无论在怎样危难的关头,都很难携起手来共度难关,而往往陷入自相残杀,从而招致更快的灭亡。

在故事中的工元 2500 年左右,土鬼大海啸之后,也差一点发生同样的事情,土鬼和多鲁美奇亚两国残存的人类即使在九死一生之际,也仍然有希望继续战争的想法。

当库夏娜带着残存的部队,和土鬼幸存的各族人民一起被瘴气包围在山上时,玛尼族的人民仍然被仇恨驱使着,希望与多鲁美奇亚人同归于尽。

而鸟王和纳姆利斯则更不用说,甚至视大灾难为战胜对方的机会。至于密喇鲁帕,则是使用腐海作为武器的始作俑者,为了战争的胜利,宁可让残存的土地沦丧、人类走向灭亡也不足惜。

在多土战争之中,多鲁美奇亚军攻入土鬼境内,所到之处大肆屠杀,烧毁一切,土鬼人民对多鲁美奇亚人的恨意是很容易理解的。

佩吉特市仅存的王子阿斯贝鲁,也同样因亡国灭族之仇恨极了库夏娜,这是情理之中又无可奈何之事。

但当世界已经濒临灭亡,所有人都要死了的时候,仇恨真的还这么重要吗?仇还要不要报?道理说起来容易,但放在谁身上,都是难以过去的一关。

就算不是为了欲望,仅仅是为了报仇,要不要动用更大威力的武器,宁可自我毁灭也不足惜?

土鬼研究“生化武器”的僧会博士,发现了无法遏制也找不到解毒剂的变异菌,不为接下来的灾难感到恐怖,反而欣喜若狂的对上司报告:将此投放到敌占区,就能大胜!简直愚不可及也。

但愿现实中的人类更有智慧一些,不会用核武器之类的东西互相攻击、毁灭世界,最终同归于尽。

而除此之外,普通民众的愚昧还体现在,他们必须要有教义来引导,才有可能让心灵不会沦于“虚无”。

“永久的伟大净化”这条教义,无论是土鬼土王还是后来的神圣皇帝,都是两朝的根本教义之一,这条教义显然是制造修瓦陵墓、定下千年净化计划的人流传下来的,是作为愚民之用的。

“‘蓝衣人’引领人类走出危机”的教义,故事中没有说是人类的设定,这很可能是人类群体自身的应急自救机制,每到危急关头就涌现出“蓝衣人”,然后历朝历代流传下传说,最后成为了教义和信仰。

最可笑的一幕是,当大海啸来袭、人们惊慌失措时,竟然会把这两种互有冲突的教义混在了一起。

可见普通民众不过是需要一种教义来诉诸心灵需求,而这教义到底是什么东西反而不那么重要。

人们需要信仰神或者权威,但这神或权威到底是什么东西反而不那么重要。

这不正是人类愚昧的深刻体现吗?

“水与火的调和”——善恶本难分割

当娜乌西卡在修瓦陵墓的底层直面“净化之神”的时候,直言不讳的指出:

清净和污浊这两者,正是构成生命的两面。

善与恶、光明与黑暗,本就是共存在人类的心中的。

痛苦、悲剧或愚昧,是即使在清净的世界中也无法消除的,因为那本就是人类的一部分。

但也正因为此,人类即使生活在困苦中,也仍旧保有快乐与光辉。

在娜乌西卡眼中,被人类创造出来的“净化之神”是可悲的:它不懂得什么是“活着”,就难免沦为最丑陋的生物。

诚然,人类身上表现出的善恶实在是太难以割裂了。

多鲁美奇亚的将士们固然忠义双全、在战场上悍不畏死,但却在对待敌国军民时充满暴戾和蔑视,完全不懂得尊重生命。

土鬼人民被侵略者夺走了家园与亲人,最是可怜不过,但他们却常常被恨意蒙蔽了双眼,一心只知道复仇。甚至在国破家亡之际,对待同为受害者的其他部族,也要因过去的私仇而互相攻击。

驯虫师是一个奇特的群体,甫一出场就带足了污秽、贪财的形象,但当大海啸过后,他们拜倒在新的森林面前,并决心追随娜乌西卡时,才令人明白,他们也不过是一个可怜而愚昧的族群而已。

当追随娜乌西卡之后,驯虫师们仍然会兴高采烈的从死者身上扒下财物,并不见得是因为他们生性卑劣,而只因他们从来不懂得应该去尊重死者。所以娜乌西卡才会感叹道,人类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森林人看似是一个纯洁的高尚的群体,可别忘了他们和驯虫师本就同属一族,他们不过是在适应森林、磨练生存技艺的同时被森林净化了内心罢了。

甚至追根溯源,森林人和驯虫师的祖先,就是 300 年前屠杀王虫,从而引发艾弗达鲁大海啸的那些贪婪的武器商人呢。

当森林人的代表瑟尔穆伸出手,邀请娜乌西卡加入他们时,娜乌西卡为什么会拒绝?

“我太爱这个世界,因此我要生活在被人类污染的黄昏的世界里。”

生命不是光,而是黑暗中闪烁的光。

懂得了这一点的娜乌西卡,不愿意放弃那些因为被欲望、恨意和愚蠢蒙蔽了双眼的人类,只因他们身上,同样还有着光明。

“我自己心中也有黑暗,如果森林是我心中的一部分,那么沙漠也是我心中的一部分。”

《风之谷》中有一句名言:

火一日之间就可烧光森林,而水和风却需要上百年才能培育起森林。

这无论在漫画还是动画中都是点睛之句,也一直是很多人认为“风之谷的主旨是保护环境”的重要论据。

但最终用了火的人,却是娜乌西卡。

政治不是纯洁的童话故事。想要带领民众反抗暴权,要攻入修瓦陵墓查明真相,都不是水和风能够做到的。

这世界从来都无法避免暴力和破坏,过去我们常说“武器没有错,只看掌握在谁手里”,但其实人性是易变的,谁也无法保证善恶会被分割开来。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时刻清醒的认知到暴力的后果,并严格控制暴力的范围和程度。

有趣的是,在《风之谷》的完整故事中,还有一句更有名的话:“水与火的调和”

这句话代代相传,不论是在艾弗达鲁、多鲁美奇亚还是土鬼,都成为了大家的招呼语甚至是祈祷语。

“水与火的调和”,这应该也代表了一点作者的理念吧?

娜乌西卡与库夏娜——同一形象慈悲与勇猛的两面

《风之谷》的故事结构,不同于大多数故事的一男一女双核,而更像是双女主的人设结构。而作为双女主的娜乌西卡和库夏娜,像是同一形象的两个面。

尤巴称娜乌西卡为“有治愈而非争斗的力量”,玛尼族上人说她“混合了慈爱与勇猛”,鸟王则评价她是“破坏与慈悲的混沌”。只有尤巴早期的判断稍有不准,只因那时他还没看到娜乌西卡在战场上的成长。

库夏娜的绰号是“白色魔女”,一手培训出了多鲁美奇亚主要的精锐部队,战场上更是用兵如神。她不仅性格上果敢刚毅,也有着很深沉的心机和一定的政治头脑。

作为故事中的“女战神”,她够格成为一名军事家和政治家。

早期的娜乌西卡,虽然已经显示出了勇武的天赋,但却更偏慈爱和善良。而早期的库夏娜,除了勇武过人之外,就只剩下屠杀佩吉特的残暴了。

可随着一路并肩,两个人却在残酷的战争与灾难中悄然改变了。娜乌西卡的神勇越来越突出,而库夏娜却在娜乌西卡的影响下渐渐的有了尊重生命的慈悲心。

从最初见面时库夏娜砍断娜乌西卡的剑,到后来娜乌西卡动身前往修瓦前,库夏娜将自己的披风送给娜乌西卡,两位女主实现了从互相仇视到成为战友的过程。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宫崎骏在刻画两位女主时,都用回忆特别交代了她们的童年经历,而她们两个人出身和经历的共同点实在是太多了。

同为王室之女,同为很多个兄弟之后的小女儿。娜乌西卡有 10 个夭折的兄长;库夏娜有三位皇兄。

甚至一定程度上,两个人同样缺乏母爱。娜乌西卡的母亲由于心伤 10 位亡儿,从而冷落了娜乌西卡;库夏娜的母亲,则替她喝了毒酒而早早发疯。

故事的最后,两个形象已经很像是一个形象了,像是同一个形象的两面终于回归到了一起。

娜乌西卡后来成为了新时代的使徒和引路人,而库夏娜则成为多鲁美奇亚的“中兴之祖”。

两个人都成为了后世的领袖,但却都拒绝称王。这种结局,就未免显得过于浪漫了。

我们已经反复说到,娜乌西卡为人类找寻出路,正是《风之谷》的根本主题,那么娜乌西卡的选择是什么呢?

娜乌西卡在不断的斗争中意识到,使用火是不可避免的,破坏也是不可避免的,黑暗更是无法躲避的。

在黑暗中寻找光,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否定旧人类对世界和人类命运的设计,让包括腐海、虫群和新人类的生命们自己去寻找出路,这就是她的答案。

她因此而毁掉了修瓦陵墓,破坏了“净化之神”,甚至毁掉了“旧人类”的卵,她的选择对吗?

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重大争议。

但其实对待一个故事,如果我们想要去评价,就应该抽身其外,而不应该一味的将自身带入进去,凭个人的三观和好恶来评价人物,进而评价作品。

须知人物是人物,作品是作品,因为不喜欢人物而不喜欢作品,倒也算得上是鲜明纯粹的感情,但这样恐怕也会限制自身的认识。

对于娜乌西卡的做法,我们是很难评定出对错的。

世间很多事其实并没有鲜明的对错,有些时候只有利益和立场。

如果出于新旧人类争夺世界的对立立场,娜乌西卡做出毁掉一切的决定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毕竟“净化之神”答应拯救新人类的话可信度很低。

我们站在它的立场上很容易想到,它只能这么说才可能不招致灭亡。如果它说现代人类已经只有死路一条,那么娜乌西卡等人就只有毫不犹豫的拼命摧毁它的可能了。毕竟这时,它的力量已经不足以保护自己了。

结合上下文情景,它完全有可能是在撒谎。

但我认为,娜乌西卡做出这种决定的根本原因并不在此。

她并不仅仅是站在新人类的立场上,为了防止新人类按照旧人类的设计而灭亡,从而毁掉了旧人类留下的“净化之神”以及卵。

这不是单纯的新人类与旧人类的永久生存权之争,找寻出路的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前文已经说过,虽然威胁当世新人类生存的直接原因是腐海和虫群,但其实历代人类循环式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性。

如果人类自身不改变,就算世界净化了,也不过回到了工业革命之前,充满欲望的愚昧人类照样会掠夺世界、耗尽资源、互相残杀、自我毁灭。

不论新人类,还是旧人类,肯定都会走上这样的道路的。

所谓“永久的净化”,就算能净化的了世界,难道还能净化的了人心吗?

当娜乌西卡在自己内心世界里,看到了腐海的起点被净化后的世界后,她的思考无疑就是她做出最终选择的重要依据:

“真希望能让大家都住到这里,不再受土地之毒和瘴气的威胁。

但是,如果现在的人类知道了,一定又会开始自认为是世界的主人......

只为了求生存,把这片刚出生的嫩弱土地耗尽,又再度重复同样的事情。

当再过一千年,当你变得更广更强壮,我们也没有灭亡,变得更加聪明......

那时候,我会再回到你的身边来。”

其实,当整个故事的七卷正文完结之后,紧随其后的最后一张插图,就是娜乌西卡站在这个净化后的世界里。

不管怎样,作者就是让她这样选了,而已。

在创作之初,宫崎骏说,他只是想刻画自己心中的娜乌西卡而已。

但随着创作的不断深入,宫崎骏明显的将自己对于历史和人性的思考和探索带入了其中,继而一发不可收拾。

12 年的创作时间,走过了美苏冷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宫崎骏不断的就自己内心的很多问题找寻答案,思想和三观都经历了不小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宫崎骏早年是一个共产主义者,始终忧心于对于世界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思考。他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三观倍受打击,用了很多年才得以复原。

而最终我们看到的《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更像是宫崎骏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代表自己内心的一个傀儡形象。

他是否找到了答案呢?我是不知道的。

我只知道,《风之谷》这样深刻而复杂的作品,如果只用什么“保护环境”或是“追求自由”来概括,就未免过于肤浅了。

我大胆妄言,仅仅用“寻找出路”四字来概括主题,其实也不知道有否曲解,亦或读浅了大师的作品。

我总是有一个遗憾,如此的经典之作,居然没有完整的搬上荧幕,是何等的可惜啊?

更不用提,宫崎骏一开始创作《风之谷》的漫画,就是为了作为动画的原画,是为了最终拍成动画的。

其实即使是改编成了“局部模式”的电影,也还是在片头的史诗画卷中暗示了完整的时间线:

(片头,白翼鸟人使徒和多鲁美奇亚皇家图章,白翼鸟人显然象征着娜乌西卡,而图章理解成对第二女主库夏娜的象征也许更合适)

(古老的过去,人类科技极度发达,甚至可以进行星际旅行,实际上不论漫画还是电影中都有展示星际飞船的残骸的桥段)

(人类开始作死,制造巨神兵,最右边像是法官的角色,应该代表着人类本想创造出的作为“调停者”的神)

(“火之七日”,巨神兵烧毁整个世界)

(“火之七日”之后,散发有毒瘴气的菌类植物出现,人类和旧生物都被毒气大量毒害)

(跟着菌类植物和瘴气一起来的,是虫群,图中的大王蜻蜓咬着骷髅头,下面的高楼大厦都倒塌了,虫类进一步破坏着人类的残存的文明)

(虫类之王的“王虫”来了,菌类植物形成的森林也规模达到了形成“腐海”的地步)

(人们被腐海和虫群所伤害,绝望的人类不知该向哪位“神”求助)

(“蓝衣鸟人”飞来解救人类了)

1984 年的动画,固然在久石让配乐的配合下,成功的营造出了漫画中的世界观感,但毕竟当时剧情还严重不足,为了让故事的开头成为一部完整的电影,不得不强行改编、直接结尾。

所以电影版的《风之谷》,总给我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从开头就树立下史诗般的世界观,到逐渐从漫画的庞大情节中收缩起来的剧情发展,然后突然之间,以作为“蓝衣人”出现的开端预兆的事件强行结尾了。

其实当时的剧组也是在很多问题上无可奈何,如果去深度的了解当时的创作拍摄过程,就会让人感慨到,实在是太可惜了。

还好,当年的剧组本来并不满意的作品,最终却获得了出人意料的爆炸式成功,《风之谷》也因此而成为了跨时代的 IP,这就使得将来完整的翻拍成为了可能。

宫崎骏屡次“退休”,又屡次“复出”,让人摸不清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究竟会是什么。

为什么不能是完整的《风之谷》呢?

1984 年,宫崎骏(以及久石让)就是以《风之谷》而一举成名的,这是一切的开端。

旅途在哪里开始,就在那里结束,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浪漫的宿命吗?

有关《风之谷》中的战争刻画:

}

提起中立国,几乎所有人首先想起的都是瑞士,这个国家从17世纪开始就一直保持中立,一战二战也没能将其卷入其中,冷战时期也依然保持中立。但瑞士却不是今天的主角,我们要说的是另一个在冷战时期保持中立的欧洲国家——奥地利。

奥地利能够在冷战时期保持中立,可以算一个不小的奇迹了,因为在二战时期,这个国家曾经被苏联的军队解放。苏联军队的威名是闻名天下的,他们的军队打到那里就会把他们的制度带到哪里,东欧诸国概莫能外,但奥地利却是当时的一个特例。

德国与奥地利有很深的渊源,两国同属德语民族,还曾经是一战时的难兄难弟。奥地利人希特勒成功在德国站稳脚跟后,首先做的就是吞并自己的“母国”。1945年,苏军攻入奥地利境内,扶植奥地利独立。但是,此时的欧洲是美英苏三大国为本国利益而激烈较量的战场,德国被分区占领,奥地利的命运也是如此。不过,美英以苏联让出希腊为条件承认了苏联对奥地利的占领,但是也并非是奥地利的全部土地。

1949年,柏林冲突爆发,德国分裂。双方在德国和奥地利地区剑拔弩张,苏联军队包围了柏林,而美国则出动了600多架飞机支援柏林的美军。当然,此时的美苏双方并无意真的开打,只是通过军事上的压迫攫取更大的政治利益。但德国分裂的结果也让奥地利人非常紧张,他们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德国。奥地利虽然在大国的控制之下,但是自己的政党体系并没有完全崩溃,这个国家的政客努力的避免自己的国家分裂,从而为谈判创造了契机。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新任的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彻底改变了斯大林时期的外交路线,赫鲁晓夫对世界的格局有了重新的认识,认为和平共处是美苏两大阵营今后努力的方向。为此,苏联在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上做出了让步。

对于奥地利问题,赫鲁晓夫有着自己的看法。第一,二战后的近十年时间,奥地利虽然处在三国监管之下,但却一直保持了自身政体的完整,没有赤化;第二,东西阵营之间需要一个缓冲区,在德国分裂后,奥地利成为了最佳选择。此外,随着美国精力向亚洲地区的转移,也开始试图建立中部屏障。于是,美苏两大国在莫斯科和维也纳进行了多次会议,并最终确定了共同撤军的决定。就这样,奥地利重新获得了自主权。但是作为条件,奥地利必须严守中立,既不能加入北约,亦不能加入华约。就这样,从1955年起,美苏英三国陆续撤回了奥地利的驻军。而奥地利也成为了美苏领导会晤一处绝佳地点。

苏联解体后,奥地利再次宣布加入北约,而此时的北约已经基本转型成政治联盟,而非原来的军事联盟了,奥地利也得以继续成为永久中立国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苏冷战三个阶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