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lol时,切出屏幕,左上角显示hdmi,甚至好难切回去,怎么解决,求指教


作为前前后后用过接近10台笔记本的深度用户,我已经对windows的系统产生了审美疲劳,打算转向投入苹果的怀抱。


除了审美疲劳外,促使我入手Macbook Pro 2019的重要原因还是之前对比测评过Macbook Air 2018 和 XPS 13-9370,Macbook过硬的屏幕素质和优异的系统体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前在用众测的HP本,屏幕仅有14英寸,尺寸稍小,如果进行左右分屏,那基本上是看不清字的。所以我就选择了15.4英寸的版本。奈何苹果的定价策略让我只能考虑15.4英寸版本的入门款型。


本文的内容不仅仅是Macbook Pro 2019的测评展示,更包含了配件和软件的推荐,所以图文会比较丰富,感兴趣的用户针对性的阅读即可。


◇【外观设计】:首先我们来聊聊正主——Macbook Pro 英寸基础款,在windows系统笔记本百花齐放的时代,它依旧延续了前辈们Unibody铝合金一体机身的外观设计。明明是15.4英寸的身形,给人的第一感觉却是轻薄,实际重量为1.83kg。


在A面的升级中,自上代就剔除了广受好评的Logo灯,转而改为了镜面金属,于我而言是更加倾向于呼吸灯的,毕竟有灯就有生产力嘛。


在屏幕方面,Macbook Pro 2019相较于上代并无升级,依旧支持P3广色域,最大分辨率2880 x 1800,最大亮度500nit,搭载原彩显示(True Tone),根据环境自动调整屏幕色温,堪称笔记本电脑中的显示效果最出色的屏幕之一。


在屏幕的边框处理上,Macbook Pro 2019没有跟风全面屏的节奏,不过整体的观感上仍然较窄,至少在四个边的观感上做到了均衡性。


Macbook Pro 2019在键盘部分升级到了第四代蝶式键盘,根据iFixit的拆解,主要是在按键开关的硅胶薄膜材质上进行了升级,从聚乙炔(Polyacetylene)升级到了聚酰胺(Polyamide,俗称尼龙)。同时更新了按键开关的金属合金材料,旨在增强按键耐久性和弹性。不过苹果依旧把新款产品放在了键盘延保的范围内,表明苹果对其耐用的信心也有些不足。


关于Macbook Pro 2019我个人最喜欢的亮点就是TouchBar了,虽然有时候容易误触到右上角Siri键,但是这款分辨率为2170 x 60的副屏为用户提供了可供触控的多场景操作辅助,虽然不能显著提升效率,但可以更加多样的实现微操和调节。除了TouchBar外,最下方的触控板就是Macbook Pro的灵魂所在,通过多指联动控制可以实现诸如程序最大最小化、切换应用等复杂操作,真正可以脱离鼠标完成巨量的精细化操作。


至于Macbook Pro 2019的侧面和背面就不做介绍了,主要是左右各俩Thunderbolt 3 (雷霹 3 接口),最大带宽40Gbps,每个接口均可以实现设备的充电、数据传输、视频输出、显卡渲染输入等功能。D面依旧是4个黑色硅胶支撑,不过15.4英寸版本在左右两侧还各设计了一条散热进气孔,排气部分则位于笔记本的夹角处。


此前,我在体验Macbook Air时未能详尽介绍macOS的系统,本文给有意了解的同学抛砖引玉一番。


目前macOS历经多个版本迭代,已经到了Mojave,目前电脑的系统耐用性是一流的,同时软件的兼容性也在不断优化。


macOS的系统偏好设置与Windows的系统设置类似,但在功能上更加细化且富有逻辑。


在系统偏好设置还可以通过右上角检索框快速寻获所需设置的选项。


同时在文件管理系统上更加完善,除了左侧的快捷菜单可以快速切换应用、分类等。


还可以通过标签化的预设实现常用软件、文档的归类处理。


显示器设置是macOS的亮点,原彩显示、夜览功能都让其同windows系统拉开了显著的差距。


同时macOS中针对触控板的优化到了极致,涵盖了光标与点按、滚动缩放、更多手势,从双指、三指到四指的向内、向外、向上、向下、旋转等多种操作可以完全替代鼠标实现精细化的操作。




此外,macOS搭载了全局检索功能,可以通过Commad()+空格调出,可以直接检索应用、文件、邮件,如果在windows系统下则可以使用Everything。


此外,macOS为用户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时间机器,可以进行定期的备份和还原功能,不过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作为时间机器的硬盘有一定概率在windows系统下无法读取,所以建议选择一个不常用的硬盘用以备份。


既然提到硬盘,还不得不说一句,macOS的文件读写同windows有所差异,windows系统常用的是NTFS,而在macOS系统下建议修改为exFAT,否则只能读取无法写入,当然也可以使用付费软件Tuxera NTFS for Mac。

为了解Macbook Pro 英寸版的屏幕素质,这里请出了红蜘蛛五代,本来应该用X,我没带回家。首先我们来看看色域,Macbook Pro 2019的色域实测为100%sRGB≈89%AdobeRGB。


伽马曲线方面几乎完美贴合光度2.2的曲线范围,输入100%RGB的色温为7330K。


亮度对比度方面最大亮度408.5nit,最低亮度3.6nit,对比度1190:1,白点为7300k。关于最大屏幕亮度为什么不是宣称的500nit,我电话咨询了苹果的客服,她们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个人猜测500nit可能是最大外部光源下的激发亮度。实际体验下来400nit已经是非常亮了,如果再高到500nit,长时间使用可能真的要去看眼科了。



在屏幕色度均匀性上,7号区域最接近D65,3号区域色度差值最大为4.3。


屏幕亮度均匀性方面,5号区域亮度最大为409.8nit,1号区域亮度最低为374.5nit。


屏幕色准方面,48种颜色测试下来,最大△E=1.51,最小△E=0.07,平均△E=0.57。


最后,通过显示器额定值的评分可以看出,这块屏幕在色域、对比度上都是最好的,其次是色调响应和色彩精准度、再次是亮度均匀度和色度均匀度,最次是白点。总之,Macbook Pro 英寸版本的屏幕是比较完美的,可以满足我日常使用和修图做视频的需求。




使用GeekBench 4跑分测试,可以看到单核性能为5370分,多核性能为24296分。




使用Disk Speed Test进行硬盘测试后,可以看到连续写速为1220.8MB/s、连续写速为2558.7MB/s,但是这还是在256GB空间已使用190GB的情况下进行的测速,效果较为出色。



实际体验中,文本编辑是Macbook Pro的强项,优化过后的第四代蝶式键盘敲击起比较安静,但由于键程较短稍微使劲还是有些生硬,对于我这种常用机械键盘的用户而言还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图片编辑和视频处理场景中,个人最不喜欢的是macOS自带的图片管理,完全不如windows系统那般便捷,所以只能借助Adobe Bridge来弥补。


在使用Adobe Lightroom和Adobe Premiere时,最大的感觉是软件优化极为到位,同我1.5万元的主机体验相比也不遑多让,在照片畸变调整画面或者剪辑视频轨时都有极佳的流畅感,这点在windows系统上都不易实现。


在网页浏览方面,safari的性能表现无出其右,甚至在TouchBar中还能显示网页预览,相当残暴。但是它左侧的书签管理和基本没有的扩展能力,让我义无反顾的投向了chrome的怀抱。


搭配后文推荐的MOS鼠标增强软件,在chrome浏览器上也有非常流畅的使用体验。


在chrome中,只要登录了账户,之前windows系统中所安装的扩展程序也会一并同步过来,例如我常用的油猴、比价、去广告、下载辅助等插件都可以全部保留使用,这算是使用macOS系统后最大的亲切和慰藉了。


在影音场景方面,Macbook Pro搭载了双扬声器,配合500nit、P3广色域的视网膜屏幕,能够给予用户较为专业的影音效果。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用它来播放网易云音乐,音效的定位感较好,中高频优势较为明显,低频的质感出色,但量感稍弱,总体来说听人声、高频器乐都算得上不错。


在游戏场景当中,因为macOS兼容性的原因,许多我所喜爱的LOL、PUBG、APEX都是无法安装的,但是还有CS:GO可以消遣一下。


从实际的流畅性来看,视网膜分辨率或者扩展至2k显示器状态下,全局最低画质可以基本稳定在60FPS左右,但是部分复杂场景下帧率会有所波动。如果将分辨率进一步降低至1080P,帧率就会更加稳定了。


最后肯定有人会问Macbook Pro 英寸款的续航表现如何,实测1小时文本编辑耗电量26%,1小时在线视频播放耗电量21%,果然是续航尿崩的节奏,Magicbook或成最大赢家。

前面测评完了Macbook Pro 2019后,接下来就是配件的推荐板块,主要涵盖了键鼠配件、充电配件、扩展配件以及收纳配件。

首先推荐的Macbook 配件是鼠标,虽然苹果笔记本电脑自带的触控板已经异常便捷,但总归在特定的场景下会捉襟见肘。所以还得有一个鼠标以备不时之需。


我作为手小的用户,比较推荐罗技MX Anywhere2S,这款鼠标有点在于拥有次顶级的商务能,同时兼具了小巧的身形。实际握持起来非常贴手,外材的亲肤质感也较为出色。


内置的可充电的锂电池支持70天的续航,Darkfield光学传感器可以让罗技MX Anywhere2S无需鼠标垫,也在任意表面进行使用。


滚轮部分可以切换逐级滚动模式和疾速滚动模式,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发挥效用。


罗技MX Anywhere2S也支持罗技FLOW功能,可以实现在不同电脑间的鼠标控制衔接,提升办公效率。


(2)斐尔可(FILCO)67键迷你啦机械键盘

第二个推荐的产品是机械键盘,众所周知Macbook系列的蝶式键盘都是饱受诟病的设计存在,虽然官方已经愿意进行缺陷售后。但对于广大的用户而言,日常的呵护也必不可少。


我在办公室就为Macbook Pro配了一个斐尔可(FILCO)67键迷你啦机械键盘,没有上到无线算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它是一款US ASCLL键位的机械键盘,键帽为ABS材质,轻微打油,做工还算精良。因为仅有67个键位,因此在键位布局上采用了复合的功能设计。


此外键盘的正面右下角有FILCO金属标志,提升了产品辨识度。



数字小键盘、上下左右键位都被隐匿到了左侧和右侧,在键帽的侧面印出标识。


轴体方面,此次我选择的是Cherry青轴,敲击起来清脆有劲,真是久违的快感,


因为键盘身形的收缩,所以在空格键位上同样精简了键帽,初次使用时需要将拇指伸远一些。


在键盘右上角还设计了大写、数字小键盘的蓝色LED指示灯。


因为斐尔可(FILCO)67键迷你啦机械键盘通过Miniusb接口连接电脑,同时还配备了一个USB接口作为扩展。


在机械键盘的背面设计了4块防滑垫片和2个键盘支架,此外还有个可自定义调节键位组合的DIP开关,便于用户自行设置。


支架方面是单段式开关,接触面为软胶,一方面增大摩擦,一方面保护桌面。


斐尔可67键迷你啦搭配罗技MX Anywhere2S,看起来还真是般配。


在使用斐尔可(FILCO)67键迷你啦机械键盘进行文本编辑时,那种久违的青轴敲击感。


因为键帽较大,间距焦段,所以文本敲击的准确性和效率性都能够得到保障。


在玩游戏时个人感觉斐尔可(FILCO)67键迷你啦机械键盘整体不错,但在CS:GO中的下蹲键(ctrl)和起跳键(spacebar)由于键位和键帽大小的变动还需要一定的适应周期,熟悉之后还是非常方便。


我的Macbook Pro 2019的原装充电器是额定87W的充电功率,奈何Anker的100W电源适配器无货,所以推荐一个60W的版本——Anker GaN 60W双C充电器,它要比同功率的Macbook Pro原装充电器要小15%,更别说我的85W规格充电器了。


其次Anker GaN 60W双C充电器,搭载了GaN(氮化镓)半导体材料,可以实现更高效率、更优温控、更小体积。


Anker GaN 60W双C充电器的金属插脚部分可以折叠开合,便于日常收纳。


Anker GaN 60W双C充电器共有两个USB-C接口,都支持PD快充协议,单口最大功率60W,如果双口同时工作可以分别输出30W。



充电工作时,Anker GaN 60W双C充电器顶部的蓝色环状指示灯会亮起。


线材方面,Anker C to C数据线很早就上市了,本来此前C to C的线材普遍定位尴尬,但得益于小尺寸PD充电器上市,它们开始大放异彩。


我之所以选择的是90cm版本,考虑到了已经有一根2m的原装线,正好可以入手一条短线给Switch使用。


单从做工上来看,Anker C to C数据线采用了编织工艺,插头部分进行了强化,同时还附赠了收纳袋,要比原装线材做工扎实不少。


搭配Anker GaN 60W双C充电器,一次充俩效率翻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线材支持最大电流为3A,因此如果搭配85W或100W的电源适配器器需要更大电流的数据线了。


最后,我用Anker GaN 60W双C充电器配合Anker C to C数据线进行了充电测试,测试结果如下。从Macbook Pro的整体充电效率来看,原装充电器耗时90min,Anker GaN 60W双C充电器耗时120min,这也符合二者功率的差异。


从Macbook Pro的单位充电效率来看,原装充电器波动较大,Anker GaN 60W双C充电器会稍显平滑一些。


第三轮推荐的是扩展配件,因为Macbook全系列采用雷雳3(Thunderbolt 3)接口,我的Macbook Pro 15.4英寸版本更是配备了四个接口。对于拥有大量USB设备的用户而言,一个便携不发热的hub真的是刚需了。


Anker旗下的USB-C 四合一扩展坞就属于可以和前面Anker GaN 60W双C充电器较好搭配的HUB,本身即支持60W的PD快充协议。


两个USB3.0接口用于数据传输或者供电,HDMI接口的视频输出最大可以支持4K/30Hz、1080P/60Hz,Type-C接口支持60W的PD快充输入。



此外,Anker USB-C 四合一扩展坞还附赠了一个收纳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和防尘的作用。


通过Anker USB-C 四合一扩展坞的HDMI接口直接和外接显示器相连,对于定点办公的用户较为便捷。


(2)十铨 PD400 便携式固态硬盘

第二个推荐的扩展配件是十铨 PD400 便携式固态硬盘,主要是作为时间机器的备用。


这款硬盘外壳采用了海蓝色铝合金材质,并配以流体强化设计,表面为金属喷砂工艺,质感较为出色。尺寸仅手掌大小,重量为60g,易于携带。同时硬盘可以抗重压、防震、防水,配合防尘塞可以达到IP66级别防水防尘。


在硬盘的正面左上角和背面下方,分别印有产品的参数以及认证等内容。




在使用PD400时,仅需将其同Macbook Pro相连,默认的硬盘系统格式就已经是exFAT了,较为贴心。


在时间机器中将其作为备份盘即可完成工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次的备份工作耗时较长,用户要耐心等待。目前我的Macbook Pro已经使用190.63GB,因此备份差不多要2个小时。第一次完成之后的备份就会更加轻松。


在使用十铨 PD400便携式固态硬盘时,我还借助Disk Speed Test跑了测试,结果如下:连续写速392.2MB/s,连续读速504.3MB/s,写速基本符合宣传,读速还有上浮。


实际测试中,向十铨PD400拷贝一个12.61GB的《李尸朝鲜》电视剧文档,耗时不到一分钟,表现效果较为出色。


第三个扩展配件是笔记本支架,Macbook Pro 15.4英寸版本新款采用了9代i7、i9的处理器,简而言之就是发热大户的存在。Macbook Pro平放桌面时工作一会就会出现轻微的发热,如果进行图片、视频导出等大工作量,发热就会更加严重了。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为其增加一个底座。我选择的是Twelve South散热支架,一款专为Macbook和iPad设计的支架。


Twelve South散热支架的顶部设计了不规则的防滑垫,可以有效支撑住了Macbook Pro,并起到了较好的防滑效果。


前部的矮处,Twelve South散热支架也覆盖了防滑垫,同时凸起的造型可以卡住笔记本电脑不止于向前滑动。


Twelve South散热支架的地步还设计了四个防滑垫,一方面可以对桌面起到缓冲,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大摩擦,提升稳定性。


Twelve South散热支架的倾斜角度为18°,增加了底座的Macbook Pro提升了空气流通和散热效率,可以让我更加舒适的进行键盘的敲击。


而且缓解了手肘部同键盘侧面的割手感,最后还提高了显示屏的观看视角,避免了用户长时间低头办公伴随而来的健康风险。


在Twelve South散热支架的背面还有个长孔,可以用作导线孔,让繁复的线缆可以得到规整收纳。


前面介绍了键鼠配件和扩展配件,接下来是收纳配件。第一个要推荐的是tomtoc(汤姆拓客)的H71旗舰款双肩包,专为15英寸笔记本设计,容量22升,简称“特能装”。这款双肩包初看之下不如tomtoc家的A90迷彩款电脑包亮眼,但据说这款用料更加扎实。首先整包采用了黑色的主调,外部为编织尼龙材质,防泼水设计。


初看之下tomtoc双肩包较为低调内敛,在没有放置物品时也能够保持一定的造型。


在装满了物品之后,tomtoc双肩包就显得比较充盈,整体的造型就能够凸显。


虽然tomtoc双肩包的外观比较低调,但在正面右下角还是有一个产品标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辨识度。


tomtoc双肩包的背面采用了人字形肩负肩带,一体成型的背板可以有效分流减压背负。扣具是Duraflex的,质量可靠耐用。使用下来,背部和腰部支撑感较好,不用担心受力集中,但缺了胸带总感觉空落落的,不自觉的又收紧了肩带。


tomtoc双肩包的拉链向YKK定制的logo款型,比较体现细节。



YKK拉链的外层预留有大孔,既可以挂载装饰物品,例如我的AirPods保护套、也能够使用小锁加以保护。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tomtoc双肩包的夹层部分,这里是便于用户快速去放小件物品的多分隔收纳区。


该区被分成了上下两个区域,小件的个人证件、钱包可以放置于上层。


下层则可以摆放一些数码的配件,我因为数码配件较多所以上下层都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tomtoc双肩包的中间夹层是多分隔主仓,这里可以摆放一些书籍、平板电脑等无需过多保护的物件。


因为主仓的空间较大,有时候我也会选择放入我的Twelve South散热支架,带到图书馆中使用。


最后一层是电脑仓,电脑仓采用了三面的边缘抗震设计,内衬兼具防刮和缓冲抗震效果。



除了双肩包外,内胆包的存在是为了便携场景,特别是放置于旅行箱中的收纳场景中。一个呵护有加的内胆包可以有效的保护我的Macbook Pro。


我所推荐的内胆包同样来自于tomtoc,因为我的Macbook Pro尺寸较大,所以自然选择了最大的收纳包款型。



在包包的左下角还有tomtoc的标志。



tomtoc内胆包电脑层采用了抓绒触感的菱形缓冲垫,内部采用了轻柔的EVA材质和高弹棉,以此降低电脑遭受震动带来的损坏。


内胆包前部的分隔仓可以收纳部分Macbook Pro的配件,如我就带上了电源适配器、西数移动固态硬盘等。


除了电脑及配件收纳包外,我之前众测的新AirPods也在Macbook Pro上使用良多,所以这里推荐一个皮质的收纳包——Twelve South AirSnap保护套。 Twelve South AirSnap保护套采用了皮革外材,质感较为出色。


正面通过按扣固定,相比于普通的硅胶款更加稳固,不用担心AirPods的耳机从充电盒中脱落。



Twelve South AirSnap保护套设计了一个顶部的金属挂钩,可以同其他的钥匙环、拉环进行固定。



Twelve South AirSnap保护套的底部开孔可以便于使用MFI认证线缆进行有线充电。



当然也可以选择挂在双肩包底部的内侧,以防盗窃。



软件推荐部分其实本站已经非常丰富了,这里主要介绍几个常用的辅助型软件供大家参考。下面是我所有安装的应用,但实际仅推荐8个小而美的应用。




(1)Motrix:百度网盘下载不限速

首先是Motrix,在Motrix的实验室中可以导出百度网盘助手的crx插件,安装在chrome浏览器中后,就可以在分享的网盘资源中直接导出至Motrix下载,规避了网盘会员的限速,真心期待Pandownload的macOS版本尽快上线吧。


(2)E-study:文献笔记随时同步

其次是CNKI家的E-study,新款的软件已经可以全平台自动同步文献的下载、阅读、笔记,而且再也不用担心在家无法免费使用知网的问题,这对于在办公室、寝室、图书馆到处跑动且在主机、本本间往复切换的学术狗而言真的是非常实用了。


Alfred是一个经常被推荐的软件,它可以被理解为是macOS的检索栏强化版,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置快速的前往应用、打开网页、实施命令。


另一方面,搭配flow功能,可以导入其他人设计的自动化流程,通过快捷键实现异常强大的命令组合。例如我就选择了翻译查词、结束进程、地图、天气、多媒体增强、快递查询等,可以为我的日常办公起到极佳的辅助作用。


(4)NightOwl:最便捷的夜景模式

NightOwl是一个夜景增强的插件,可以将macOS主要的设置界面进行夜间切换,小且实用。


par.er则是一个壁纸自动切换的软件,相比于过去在windows系统中手动切换壁纸的苦楚,macOS上竟有如此便捷美观的应用,相见恨晚。整体的照片偏向于ins风,壁纸精美,强烈推荐。


(6)Fliqlo:最经典的屏幕时钟屏保

Fliqlo是一个常见的屏幕保护程序,也是许多用户在用的息屏时间显示,开始我以为是自带的功能,后来才发现是一个小插件,好看实用,不妨一试。


(7)Magnet:强大的分屏工具

Magnet是分屏软件,macOS原生的分屏功能实在难用,这款软件可以让分屏变得更加快捷和自然,提升多屏办公效率。


分屏界面下的Macbook Pro、可以进行更多高效的办公、阅读作用。


(8)MOS:外接鼠标也有触控板一般的丝滑

最后推荐的是MOS,鼠标滑动增强软件,开启平滑滚动后,无线鼠标党也能够享受到如触控板一样的丝滑,滚轮滑动愉悦提升利器。



在入手了Macbook Pro后,给人最大的触动是我找回了折腾的热情。无论是系统操作的学习,还是软件的寻找安装,亦或是配件的考虑,都让人有了久违的冲动和喜爱。Macbook Pro于我而言究竟是不是生产力,还有待后续验证,但这洋洋洒洒近万字的测评和推荐,足见我对它的宠爱和上心,希望通过本文也能为各位种草一番,祝大家也能觅得自己的心爱之物。


测评不周,本文到此结束,我是Geek研究僧,一枚爱好测评的研究生。

}

tips:都是小白进来看看,个人琢磨,不对的地方请多指教,谢谢

第一点:笔记本本身是否支持

先看你的笔记本型号及接口,不懂得可以找售后绑定查询

第二点:接口和线的问题

主流线vga,hdmi,pd三种协议类型

A类 VGA接口~15针 老式笔记本或台式一体机,元老级人物,适用于任何性能

B类 hdmi接口~适用于台式,笔记本,台式机一般为hdmi或minihdmi接口,高清数据传输,办公视频没问题,但要注意,hdmi接口可适用于游戏,笔记本办公可用但不适应游戏!!不适应游戏!!不适应游戏!!(重要的事说三遍)会闪黑或间接性黑屏,支持高刷的甚至会直接黑屏!亲测无效

上图为,minihdmi线只是连接笔记本的一端接口为长扁方形,效果一样,买前自己先看看!谢谢

C类 dp接口 万金油功能,以上都支持,传输数据稳定,视屏数据的传输也可以,相较于hdmi略微有所欠缺,但如果你要打游戏,特别是什么lol或者fps我还是主推dp线,dp一接,天下无忧,不存在什么间接黑屏的问题,一切都是扯淡,你选线的时候两个购买指南:长度,高刷。长度自己定,越长越贵,懂得都懂,看看线你是否需要高刷60/144/240?2k-8k,看好了再买!

第三点: 以及调试的问题

笔记本外接显示器,首先看你的 子支持多少,不是你显示器支持多少就能达到多少(废话.jpg),例如笔记本144hz,显示器最大刷144hz,以dp线为例,安装完成后,按右下角那个调屏幕的那块按键,选择对应的dp/hdmi选项,接哪个选哪个,再Winp选择外设的显示方式 扩展或者第二屏幕 ,接着打开nvd 控制面板 ,选pc (看你自家的显示屏分辨率多少),选择60~144~240hz,完成设置再开心使用,谢谢。

不得不说,这些坑我全都给你踩了个遍,以上四种线我都有,一根根试出来的,哭辽,淦,打游戏笔记本外设还是推荐minidp或者dp,平时办公影视hdmi足矣,你要是台式机hdmi也能打fps,注意是台式机!

那我就再补充一点,如果数据线没问题,那可能是笔记本,打开nvd官网,更新驱动,下一个vantage,然后手动打开独显直连功能试试,实在不行,打给你笔记本的售后服务,咨询!!

啊对,补充一下 记得把vantage也给更新了

看最近有人再问数据线的适配问题,我从其他网站上截张图给大家瞅瞅

}

1三星CFG70显示器的外观与细节介绍

  【PConline 评测】游戏本身视觉体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你的实际游戏体验。毕竟,我们说过,游戏首先是用来看的。随着游戏画质内容的大幅革新以及几何级数的玩家数量增长,单纯的像素、色彩提升已不再能满足市场需求。玩家需要更加专业、能为游戏体验带来更多优化的显示器产品。曲面的出现如一个契机,将游戏玩家视频神经再度挑起。

  作为曲面显示器的“开山鼻祖”,三星2016年最新发布的电竞专用曲面显示器7系新品:CFG70。这是三星首款曲面电竞显示器,据悉这一款曲面电竞显示器脱胎于专业电竞玩家的试用研发建议,拥有众多的“黑科技”,打造备受游戏玩家青睐的专业电竞设备,今天我们来看看它的具体表现如何吧?

●三星CFG70显示器规格参数

三星GFG70 显示器规格参数

   从硬件参数上来看,三星CFG70配备三星自家的VA曲面液晶面板,1800R曲率设计,全高清分辨率,16:9标准宽屏比例,水平178度/垂直178度广视角。采用QD量子点技术,使得这一台曲面显示器的达到125% sRGB色域显示,还有针对游戏优化的Freesync技术,刷新率及响应时间分别达到144Hz、1ms。至于接口方面,配备HDMI、DP接口,内置了音响,自带音频输出接口。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一款产品颜值显得很重要,尤其是摆上台面的显示器。三星CFG70给人第一印象就是与众不同,简洁的正面,圆柱形的支架,圆形的底座,不管从哪一个角度看去,都比较符合当下年轻玩家的完美。

  三星CFG70背面,也是简洁大气为主要设计思路,看上去没有违和感,经过磨砂处理,科技质感十足,不过也很容易粘指纹。

  从侧面看过去,这一台显示器确实显得个性十足,独具创意的支架设计,让显示器尤如“变形金刚”,随意调整高度,角度。

  底座与支架结合紧密结合,且底座非常厚重,为27英寸大屏提供良好的稳定性支撑,不会摇摇晃晃,给一种踏实感。

  这款显示器所配备的氛围灯拥有两种模式表现,第一种是比较常见的呼吸模式,以渐明渐暗的交替表现,营造神秘典雅的氛围。第二种很值得一提的交互模式,通过HDMI或者DP线传输到显示器的音频节奏,用灯光的明暗快慢表现音乐的轻重缓急,把娱乐氛围进行了二次升华。

  显示器的菜单控制按键,集成一个按键上。实际操作起来,很容易上手。专业的Gaming UX,可以方便玩家一览当前的参数配置。而仪表盘式的动感表现,也能给我们带来非常直观和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显示器下方,还设置三个按键,可以在菜单里预设三种游戏模式,在这里可以实现一键切换。

  接口方面,三星CFG70主要配备了DisplayPort、HDMI各一个,音频输出接口,满足玩家不同设备接驳的需求。

  值得一提这一台显示器的支架设计。三星CFG70是第一款采用双铰链支撑连接的显示产品。除了常见的倾斜及升降以外,水平旋转,垂直翻转,甚至可以在升降高低的时候进行前后移动,足足8方向调节,让玩家随时能够找到最舒适的视角及环境。

2QD量子点技术的显示效果实拍

首款采用QD量子点技术的显示器

  QD量子点技术,利用纯净的量子点光源作为背光,把色域覆盖率,色彩控制精度以及RGB色彩纯净度等各个维度全面升级。革命性125% sRGB色域显示,更深一步真实的还原图像色彩,画质更丰富生动,色彩将更鲜活、生动。

  三星VA曲面屏幕加持,让这一款电竞显示器的色彩表现也不差。从实拍的效果图来看,对动物的细节刻画比较生动,色彩丰富自然,不会有色彩偏移。

   黑,就要黑得彻底;白,就要白得透彻。三星将VA曲面屏的漏光控制得很好,肉眼完全察觉不到屏幕漏光的现象,而且在高对比度之下,给一人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比起传统TN屏电竞游戏显示器,三星CFG70展现很高色彩呈现水准,金属质感扑面而来。

  在震撼的风景画面中,三星CFG70表现得游刃有余,相机实拍的图与原图差别不大,为这样的显示效果点赞。

3三星CFG70显示器各种黑科技体验

1800R曲率:带来游戏试的沉浸感

  曲面显示器符合人眼习惯的曲面设计,全方位拓展视觉感知范围。与同屏的平面显示器相比,三星CFG70曲面显示器的视野范围增多1.5%,对于像LOL的游戏玩家来说,不仅能减缓视觉疲劳,更广阔的视野也如同"金手指"神迹一般,让玩家时时抢占先机,领先对手一步做出应对。

  且三星CFG70曲面显示器采用时下小半径,1800R大曲率,充分强化了画面立体感和游戏代入感,为玩家创造身临其境般的环绕视界,置身于游戏世界中,享受每一场交锋与拼搏。

多种预设的游戏和色彩模式

  三星CFG70曲面显示器预计多种游戏和色彩模式,包括RTS,FPS及RPG等在,强化不同类型游戏效果的表现力。

  新引入的“阴影平衡”技术,将为游戏画面的表现力锦上添花。特殊的算法技巧,可将游戏中对比度不足的场景进行高光处理,同时保留高亮细节处的曝光等级。  

  AMD FreeSync技术是一种动态显示刷新率技术,让显示器的刷新率与GPU的输出帧率保持同步,避免画面撕裂,从而带来流畅的游戏、视频效果。

  FreeSync的工作原理主要是进行显卡与显示器之间的协调,让显卡的渲染画面与显示器的输出达到一致。这样就不会出现显示的画面错乱的情况导致画面部分会出现撕裂。

  在显示菜单中,可以开启FreeSync功能。

  在开启Freesync之后,《守望先锋》的游戏试玩中,三星CFG70曲面显示器在快速渲染画面视觉垂直同步并且相当流畅。快速拍摄中没有画面撕裂等现象,对游戏画质的提升相当明显。所显示的图像输出稳定,观看效果十分舒适。

  这一款显示器将电竞显示器两大硬性指标“刷新率”及“响应时间”做到极致,分别达到144Hz、1ms。在菜单中,可以选择不同的刷新率,分别为60Hz、100Hz、120Hz及144Hz,我们选择了144Hz超高刷新率之后,进行游戏体验。

  在热门《守望先锋》游戏体验中,三星CFG70的144Hz相比传统的60Hz刷新率,英雄快速奔跑、跳跃等场景,显示效果都非常清晰,边缘更加锐利,没有出现模糊拖影现象。

4三星CFG70显示器的显示性能测试

以下数据是通过“红蜘蛛 Spyder4Elite 4”专业显示器屏幕色彩校正仪器测试出来的。测试项目有色域覆盖率、色彩还原准确度、色温一致性、色度均匀性、亮度均匀性、伽马曲线等。

  经过对这款显示器进行色域实测,发现其sRGB色域可达100%(由于本次测试仪器上限是100%,但据官方测试结果可达125%的 sRGB色域),但是更高标准AdobeRGB色域表现非常抢眼,达到85%,可以媲美专业显示器的水准。

  亮度的均匀性测试是检测背光源设置是否合理,屏幕是否漏光的一个依据存在。一般来说,高端品控是这个参数控制在10%以内,个别厂家的万元级产品会刻意要求控制在5%以内。


100%的亮度均匀度下,最大差异在0--17%之间

  在100%的亮度下,亮度最大差异为17%,与高标准10%有7个百分点差,曲面显示器由于弯曲,向来难以控制显示器各个区域的亮度均匀度,这样的表现可以在接受的范围之内,在日常使用中也不会有明显的明暗区别。

  显示器的gamma值是用于定义一个显示器的显示特性的数学方法,是决定显示器从黑色到白色的值。伽玛校正就是对图像的伽玛曲线进行编辑,以对图像进行非线性色调编辑的方法,检出图像信号中的深色部分和浅色部分,并使两者比例增大,从而提高图像对比度效果。计算机绘图领域把屏幕输出电压与对应亮度的转换关系曲线,称为伽玛曲线(Gamma Curve)。

  在色调响应测试中,光度为2.2是一个标准值。体现在测试报告中测量的伽马值曲线越接近2.2越好。伽马值越高则图像对比度以及色彩饱合度越高,通常会损失阴影细节。伽马值越低则图像对比度和色彩饱合度会较低一些。其色调响应为2.1,与标准值的曲线几乎是重合的,这是一个不错的测试成绩。

  作为一款曲面电竞显示器,三星CFG70顺应潮流的发展,为游戏玩家打造一台视觉体验绝佳的显示平台。且采用很多颇具亮点的技术,拥有众多的特色功能,尤其是针对游戏玩家,做到144Hz刷新率及1ms响应时间,加上FreeSync技术让显卡与显示器能够同步工作,解决游戏画面的撕裂、卡顿问题。另外,内置了各种显示优化技术,让这一款显示器功能更为丰富实用。

  目前,惠及消费者的福利已经到来:9月5日零点至15日八点,三星推出的新品曲面电竞显示器C24FG70将在京东平台开始进行预售。

  这款专业级三星曲面电竞显示器预售2999元,值得注意的是,预售期间定金10元抵100元,尾款只需要2899元。购买还有收获赠品和晒单返100元E卡福利。

  晒单返E卡活动规则:顾客于9月5日-9月15日预售期间购买,9月22日前晒单,京东将于9月26日18点前统一绑定100元E卡至下单账户。

  惊喜袭来,活动页传送门奉上:  ,欲知详情速戳链接了解吧。更多产品信息,请关注PConline后续报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ol为什么切屏切不出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