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哪个软件适合学校线上考试?

华南理工大学延迟开学期间本科教学相关工作安排Q&A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以及教育部、广东省工作要求,学校将延迟学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为了保障同学们延迟开学期间的正常学习和相关业务办理,保证教学秩序、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质量不降低”,教务处专门整理了相关问题和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解决一些困惑。

Q:本科生什么时候报到注册?

A: 原定于2020年2月21-22日的本科生、2020年预科学生报到注册时间延后,学生返校时间根据疫情变化和上级有关部署另行通知。

Q:什么时候线上开课?

A 原定于2020年2月24日开始上课的本科生教学日历、课表及教学进程不变。从2月24日开始,师生按课表、采取线上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为避免课程任务时间冲突,请师生严格按照课表时间开展课堂教学。

各教学班的课表通过所在学院教务员老师发放,如有调整或变化,教务员老师会提前通知各位同学。

Q:线上教学采用什么方式?

线上教学组织方式主要是根据任课老师自己授课习惯,在各类教学平台、视频会议软件中选择合适的在线教学模式。教学平台包括雨课堂、教学在线、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等;视频会议软件包括腾讯课堂、ZOOM等。为避免授课高峰期网络异常原因影响在线教学,已要求任课老师建立教学班QQ群、微信课程群等,上传PPT授课材料,布置课程研讨主题或课堂作业。个别不适宜开展线上教学的课程将推迟到学生返校后进行线下教学。

需特别提醒同学们,由于在线上教学过程中需加入各课程教学班级群,希望同学们务必要擦亮双眼、保持警惕!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Q:春季学期重考如何安排?

 原定开学初的重考时间推迟,具体时间和后续工作安排需根据学生返校时间重新制定。请同学们利用假期时间认真复习,做好考试准备。确因疫情原因错过开学重考的同学,请及时报告所在学院教务员老师,学院汇总后报教务处,教务处将与相关学院共同商量解决方案,尽可能减轻学生学业受到的影响。

Q:疫情期间结业生如何重考、重修课程?

A:  延期开学期间,结业生不可返校办理重考、重修申请。

    结业生重考:学生可在教务处主页下载专区-文档下载-学生表格-毕业生类路径,下载“华南理工大学结业生课程重考申请表”。填写完后本人签字确认。同时把扫描件(拍照片)发给所在学院教务员老师,由教务员老师提交教务处相关老师处理。

结业生重修:学生可选择提前联系开课学院教务员老师或者任课教师,申请加入线上课程QQ群听课。待正式开学后,根据结业生重修课程办理要求以及线上学习情况在系统内补办选课手续。

Q:在家里如何访问教务管理系统?

A:  疫情防控期间,新版教务管理系统已申请开通外网访问权限。同学们可直接在校外网通过教务处主页应用快速链接栏目,点击“教务系统->学生”或者直接访问网址:访问新版教务管理系统。疫情结束后,教务管理系统将恢复内网访问限制。

Q:各类学籍异动申请如何办理?

A:  休学、保留学籍、退学等需要线下办理的学籍事项,将在正式开学后按正常程序办理。需要办理复学的同学,可通过“网上办事大厅”提交申请。建议需要申请复学手续的同学,提前提交线上申请,以便2月24号后正常进行选课操作。

未办理完成复学手续的同学,可先依据个人新的培养方案确定好本学期的课程,通过开课学院教务员老师或任课教师进入相关课程QQ群学习。待复学手续完成后,根据线上学习情况在系统内补办选课手续。

Q:2020届毕业环节如何安排?

A:  按照尽量不延迟学生毕业的原则,2020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资格审核及证书发放等工作暂按原计划不变,具体时间安排以教务处通知为准。

Q:2020年春季学期的结业换证工作如何安排?

A:  按照尽量不延迟学生毕业的原则,2020年春季学期的结业换证工作暂按原计划不变,具体时间安排以教务处通知为准。

Q:2020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如何安排?

同学们返校前,指导教师利用微信、QQ及邮件等通讯工具,远程对同学们进行指导,确保每周有不少于一次的指导活动,并形成指导佐证材料。视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指导教师可适当调整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进度原则上要求参照《关于认真做好202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务处网站2019年12月25日发布)执行,开题报告截止日期延至3月16日。

Q:在校外如何登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

同学们可通过学校VPN系统登陆毕业设计(论文)系统。(1)输入VPN网址:/vpn,登录账号密码为学校统一身份认证账号及密码;(2)登录VPN后,选择左侧栏目的“学生资源组”,然后选择“教务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即可转到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的登录页面,输入毕设系统的账号及密码。华南理工大学VPN系统使用说明,详情请见

Q:如果忘记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的密码怎么办?

A:两种方式:,在邮件中须告知学号姓名等信息,同时附上学生证照片用于核验身份。

Q:如何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修改课题名称?

A 指导教师在系统左侧的“特殊情况处理”环节,点击“已审课题修改”,对相应课题名称进行修改后提交,专业负责人审核后生效。

Q:疫情期间实习实训活动如何安排?

暂停我校全体本科生及研究生一切校内外实习实训活动(包含但不限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社会调研、专业实践、挂职锻炼、外出参与校外课题研究等)。疫情结束前,不得安排任何新的实习培训,各学院要立即与实习培训单位对接,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并及时通知学生和家长。详情请查看《关于暂停学生实习实训活动及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实训“日报”制度的通知》。

Q:疫情防控期间出国用成绩单及相关证明如何办理?

A 疫情防控期间,本科生出国成绩预约打印系统可正常预约(校外访问需通过学校VPN系统登录, VPN系统使用说明详情可查看: ,如仍有问题请咨询学校网络中心:)。为减少路途或室内人多的传染风险,建议同学们在接到学校通知返校后再来办理取件事宜。因出国、参加交换项目急需办理该业务的同学,可学校相关老师代为领取。取件时间调整为每周三下午,取件地址五山校区:一号楼1楼师生服务中心,大学城校区:图书馆一楼101室。

已毕业学生的出国材料办理业务暂停,具体开放时间另行通知。如有特别情况请先发信息至教务科老师邮箱:zyanan@或电话咨询:020-,我们会力尽所能共同商量解决办法。

Q:疫情期间交流结束返校或不能按原计划派出的学生需办理哪些手续?

A同学们需在开学前登陆“网上办事大厅”申请复学,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学生课表将在复学手续办理完成后生成。未办理完成复学手续的同学,可先依据个人新的培养方案确定好本学期的课程,通过开课学院教务员老师或任课教师进入相关课程QQ群学习。待复学手续完成后,根据线上学习情况在系统内补办选课手续。

Q:疫情期间是否可以赴国(境)外交流学习?

学校原则上暂停疫情期间所有学生海外访学研修团组,具体安排将另行通知。近期所有师生因公临时出国(境)计划原则上应延期执行,建议同学们抓紧时间与邀请方沟通作推迟或取消处理。已经获得批件并确有必要近期出国(境)的同学,出访前应向所在学院报告并上报学校,审批同意后方可执行。详情请查看《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加强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的通知》。

Q:如因疫情不能按原计划派出,已获学校资助会保留吗?

A 原计划2020年寒假及春季学期派出的已获学校国(境)外交流资助的本科生,如因疫情原因不能按原计划派出的,资助资格将予以保留,学校将在学生实际派出后给予资助。

Q:如何取得相关课程的电子教材?

A教务处正协同学校图书馆引进电子教材,也积极联络出版社,以开放更多电子教材资源。最新资讯将在“教务处主页-线上教学资源-线上教材”栏目持续更新:

Q: 返校前课程线上教学期间本科教学意见如何反馈?

A: 线上教学过程中会面临各种与传统教学不同的问题,如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同学们可随时通过本科教务管理系统进行反馈(登录教务管理系统-教学评价-教学信息反馈-

点击右上方“反馈信息”-填写信息-点“提交”,系统学年学期信息默认不动),也可通过本科生在线学习咨询QQ群反馈(QQ群1:;QQ群2:)。教务处将在“教务管理系统-通知-本科课程线上教学问题集锦”或“教务处主页-线上教学资源-常见问题”中持续更新反馈。

}

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方案及考生应试指南

根据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降低感染风险,我校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统一采用网络远程在线考核方式。

一、关注学校及报考学院相关通知

请及时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 和报考学院网站,特别关注和订阅我校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微信搜索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研招办”或“rucyzb”订阅)和各学院微信公众平台或企业微信号,及时查询相关信息,了解考核环节和相关政策法规。

各学院于5月25日后陆续发布博士生招生考核办法,准考证将于5月29日起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非申请考核制”学院初试考核外语笔试将于6月8-10日统一组织。笔试形式为线上闭卷限时考试,时长为30分钟。各“非申请考核制”学院外语笔试时间安排如下:

小语种(俄语、日语、德语、法语)

文学院(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古典学专业)

具体要求及线上会议号详见我校后续通知。未参加线上测试者视为自动放弃外语笔试考试资格,不得参加正式考试。

各“非申请考核制”学院初试科目除外语笔试外,其余初试科目根据学校指导意见由各学院自定,具体参见各学院考核办法。

三、提前做好软硬件调试并选择适合应试的空间

网络远程考试考生应按报考学院要求备妥软硬件条件和网络环境,提前安装指定软件,并按报考学院要求配合完成网络远程应试软件测试。考生需要准备可以支撑“双机位”运行的硬件,即需要两部带摄像头的设备及附件,包括笔记本电脑、手机、手机支架等,具体请根据各学院通知准备。一台设备(第一机位)从正面拍摄,放置在距离本人40cm处,另一台设备(第二机位)从考生侧后方45°距离本人右肩头40cm处拍摄,确保第一机位须可看到考生本人手部、头肩部及桌面,第二机位须可看到考生第一机位屏幕、考生面前桌面及手部动作。效果图如下。

考试开始前,考生应当根据考务人员的指令,手持摄像头,环绕360°展示本人应试环境。

考生应当选择独立、可封闭的空间,确保安静整洁,考试期间严禁他人进入考试独立空间。除考试要求的设备和物品外,考试场所考生座位

研招办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崇德东楼四层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邮政编码:100872)。

研究生院咨询电话:010-。

中国人民大学查号台:010-。

考生对考试政策和考试准备存在疑问的,可查阅报考学院相关办法中公布的联系方式。

}

  笔试过去有段时间了,成绩预计2月21日开始可以查询哦!小伙伴们应该有估过分,也有正在准备复试的,看最近的疫情消息报道,估计今年部分地区还是可能通过网络进行线上复试。因此,关于网络复试的相关准备事宜大家也要提前了解呢~

  一、网络复试一般流程

  网络线上复试与线下复试在流程上会有一些区别,如果是线上复试,院校一般会取消笔试环节。

  线上复试的主要流程:签到——确定考试顺序——待考——复试——退场

  签到:主要为了确定考生信息,同时也为了测试设备,一般会在面试前1个小时进行,考生应提前调试好设备。

  确定考试顺序:等签到完以后,会场老师会随机抽取考生复试顺序。

  待考:确定好考试顺序以后,考生需要在“待考会场”等待自己被呼入面试会场,跟线下区别不大。在等待的时候,老师会提醒考试注意事项,也会协助调整机位。

  复试:就是正式的面试,考生首先会被要求做自我介绍,然后是抽题作答,至于英语与专业课综合面试的顺序,不同学校不一样。

  二、网络复试设备及机位摆放说明

  近两年院校网络复试使用过得平台有:学信网、钉钉、 腾讯会议、 ZOOM、We-Link、飞书、 中国移动“云考场”、学校内部平台、微信、QQ等,对于前面几种平台给同学们简单介绍下注意事项:

  曾使用过学信网作为复试平台的院校有:大连外国语大学、东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院校。

  1、推荐使用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外接高清摄像头)进行考试。iOS用户请使用最新版浏览器;安卓用户请使用Chrome最新浏览器。

  2、首次登录需要进行短信验证,输入考生手机号,点击获取短信验证码并输入;选择“四川大学”后,首次登录需要设置登录密码(6位以上,包含字母和数字),下次登录输入账号和设置的密码可以直接登录。

  3、加入会议前老师会提供ID、密码,姓名格式按照老师要求填写。

  关于机位摆放,有一机位、双机位、三机位、双机位&双系统等,大多数院校采用双机位。

  曾经清华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院校采取双机位模式。

  推荐使用带摄像头笔记本电脑1台(也可以是台式机+外接高清摄像头+麦克风)用于“第一机位”面试采集考生音、视频源(考生正前方);

  手机1部用于第二机位监控,采集面试过程中考生“第一机位”显示器的音、视频源及考生本人画面(考生侧后方),加试考生需另准备1部手机,用于笔试答卷拍照上传。

  设备调试注意事项:

  1、保证设备电量充足,网络连接正常。考生端两台设备均开启摄像头。

  2、“主机位”:考生本人正对设备摄像头,保持坐姿端正,面部、上半身及双手在画面中清晰可见。“辅机位”:设备摄像头从考生后方成45°拍摄,要保证考生“主机位”屏幕清晰地被复试专家组看到。

  3、关闭复试设备的通话、录音、录屏、直播、外放音乐、闹钟、其他APP的消息通知等可能影响复试的应用程序,并保持平台软件静音。

  4、主次机位通过测试得到老师确认后正式复试时不可改变位置;

  5、根据老师通知时间提前至少20分钟电脑或IPAD登陆复试平台(主机位),手机或IPAD登陆复试平台(次机位)候场,并保持打开状态。

  6、提前了解清楚摄像头像素要求,一般是的要求是。

  三、网络复试相关问题解答

  ,如有侵权可联系qq:删除。

  2023考研全年密训营

  金程考研带你提前开启备考复习

点击图片,了解复试备考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QQ:)予以更改或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以在手机上考试的软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