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发展?

与传统纸媒或PC互联网媒体而言,新兴的自媒体将新闻资讯的即时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不仅改变了媒体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也使媒体行业的经营形式呈现出新的特点, 进而影响到用户的消费习惯。如今的媒体受众者对各种信息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各类媒体的经营者需要更加重视内容生产的重要性,必然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内容创作的质量和数量上。

既然传播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变化, 内容生产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 为了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内容生产者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及时更新思维, 不断挖掘具有潜力的信息内容, 升级产品形式, 拓宽业务范围,这就是为什么更多的平台要求原创、首发,并且将这一内容列为媒体内容创作者考核的重要指标。做为新媒体内容的创作或者生产者,我们在创作的同时也必须开始思考和把握新媒体发展的趋势,调整媒体运营的策略,以求获得更好的发展。

内容创作者主体已趋多元化

在新媒体时代,资讯受众者被动接受信息的情况将发生改变,不可能像传统媒体一样传播什么受众者阅读或接受什么。每个用户都可能成为一个资讯的传播中心或发布主体,通过微博、微信、视频直播等各种各样的信息发布渠道生产和传播信息内容,而且这种传播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与以往的传媒机构创作生产信息内容不同的是,现在每个用户都可以作为个体性生产的主体。信息受众者在制作好信息内容后及时上传到网络凭他与其他人分享,这种便捷参与方式和信息传播及时性也提高了更多的个体参与创作的积极性。

创作主体多元化必然引爆内容生产数量的极速增长,在传统媒体时代,无论电视、网站或者报纸,信息的生产都是由特定的采编人员或者投稿人员创作生产,通过特定渠道发布。在新媒体时代,内容生产也不再是一个单一个体或单一的渠道,任何信息受众者通过手上的信息终端就能便捷地生产内容,用户的活跃度得到解放,相较于传统媒体读者反馈信息已经被简单的一个表情包评论所代替。同时受众者接受信息后加以改造创新,作为新的传播主体(转载)与其他人共享信息内容,必然引起内容生产的极速增长,以往我们认为PC互联网代引发信息数量的增长之后,移动互联网时代或者说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增长速度将更快、更多、更具时效性,如何生产更好的信息内容并更好的传播是新媒体信息生产参与者面临的巨大挑战。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设备的发展迭代都从不同侧面推动了媒体形态的多样化发展, 无论是计算机、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 抑或智能电视都能够满足用户对海量信息的需求。除了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外, 它们还新添加了其他各式各样的应用,用户如同身处由多样化内容终端构成的信息网络中,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参与信息交互与传播。

以往的传统媒体满足的知识用户进行信息搜索浏览的需求,相比之下, 各种新型终端不仅能够呈现信息内容, 还能使用户成为信息传播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内容生产将趋向平台化发展, 颠覆传统的信息生产、集成及销售模式。

特别是更高性能更多功能的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不断推陈出新, 进一步拓宽了内容信息的展示能力也提供了生产的渠道。 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不再局限于平面阅读模式,音视频的展现能力让信息的传播能力得到提高,也提高了信息展示的质量和效果。

纵观现在的新媒体平台,平台、创作者和用户的互动功能已经成为一种标配,这就意味着媒体的内容创作和传播已经过渡到内如与关系像结合的阶段,粉丝的互动关系直接影响到媒体发展。用户在阅读或者购买内容产品时,处理考虑该产品是否给自己带来实用性之外,也会考虑能否满足与其它用户之间交流互动。社区除了能够进行产品与品牌的推广之外,可以通过社区互动,采集平台或自媒体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加以分析,为整合更多的产品提供数据参考。

这就要求平台的研发者将社区与内容融合,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更要求媒体运营者必须十分重视与用户们的互动,使用户对平台或媒体账号的依赖性逐步提高。

内容产品的商品化属性越来越明显

进入自媒体时代,媒介产品的生产者致力于在用户和媒介之间形成一种新的、更加相互依存的关系。内容即产品,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变现而产生收益的,内容的商品属性得到广泛的认可。促使更多的内容生产者加入到新媒体的运营中来,同时新媒体平台的经营者也从平台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鼓励更多的优秀创作个体参与到信息内容的生产,将内容的价值体现出来与创作者分享。

不管是付费订阅或者电商直播,都在信息内容所具有的商品属性上做足了文章,以往我们认为的信息免费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

}

一直以来,新传媒一直标榜自己是商营机构。然而,因新传媒集团以淡马锡控股为大股东,加上新传媒的前身是政府部门,所以仍然有很人认为新传媒集团是个政府机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新传媒发展历史有哪些。

1930年,新加坡港务局伯爵爵士开始每周三和周日在吉隆坡广播短波

1936年6月1日,新加坡第一个无线电台开播

1937年3月11日,桑顿爵士成立了马来亚广播公司,并在新加坡的加利谷山(今天的新媒体总部)设立了一个发射台

马来亚广播局后来成为海峡殖民地政府交通部的直属部门,并更名为马来亚广播公司

1942年,日军占领了Star和马来西亚的无线电波,直到次年

1946年4月1日,广播部成立

1963年8月31日,马来西亚成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广播电视马来西亚新加坡(新加坡,RTM(S))宣告成立。早在同年2月15日,电视开播(见:5频道)

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新加坡电视台更名为新加坡广播电视台

年:重组并成立新加坡广播公司

1983年,广信成立了戏剧部,开始系统地制作地方电视剧

1984年,第12频道开始广播,播放最初分别由第5和第8频道播放的马来文和泰米尔文节目。1994年,第12频道被分割成一个选定的马来语/泰米尔语频道,是播放英语儿童节目和纪录片的首选频道

年:广信公司化并重组为新加坡国际媒体机构,负责新加坡电视组织和新加坡广播组织

1995年:8频道、5频道播出24小时。同年,新视野国际频道在台湾省开播,由台湾省新视野国际有限公司(TCSI)运营,主要播放第八频道中国剧;2000年3月1日,新加坡国际传媒机构考虑到台湾省有线电视频道过剩,新视国际频道难以在台湾省市场运营,决定退出台湾省市场。

1999年:新加坡媒体协会重组,新加坡国际媒体组织更名为新加坡媒体组织(“新媒体组织”)

2001年:为应对媒体自由化,凸显企业形象,更名为新媒体集团,推出统一品牌:新视、TV12更名为新媒体电视;新电台更名为新媒体电台。

【/h/】2009年,新媒体与上海世博局签约,正式成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合作媒体”。新媒体亚洲新闻频道通过卫星直播向亚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节目。未来一年左右,将积极编写上海世博会报道,制作和播出世博会专题节目,包括名为“世博连线”的每周信息节目,以提高人们对世博会的认识和关注。该节目自2009年5月起在亚洲新闻频道播出。

2010年:争议9年的TVMobile于2010年1月1日停播。自2001年2月以来,移动电视已经登上了1500辆智能公交。这项数字移动电视服务在推出之初就备受争议。大众批评得很厉害,认为电视发出的声音是一种干扰。

2010年3月:新媒体与微软联合推出双语信息娱乐网站xinmsn。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深圳生活网小编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91071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深圳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

我们再了解新媒体的发展的前提下,必然要回顾过去传统媒体的发展脉络。

2015年底公布的数据,2015年纸媒的整个印刷量比2014年下降了15.8%,所以在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纸媒的受众日益相对老龄化。

在互联网还没有广泛发展的时候,我们的生活中的媒体表现就只有报纸、电视之间媒介去实现,而如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诞生了新媒体这一新鲜事物,它把以往在电视、报纸上才能显示的事物通通都汇聚在了网络上,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与旧媒体有很大的区别。

又随着5G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又经过微信的多次更改,订阅号改成信息流、多次大面积封号、短视频大热、小程序爆发。

可以看到,在今年又是一场互联网大变革,新媒体是最快做出反应也是最明显的群体。对于新媒体来讲,未来的技术发展导向必将是:万物互联,智能加速。

我们都知道,传统媒体在技术的冲击下已经面临很多的挑战:纸媒的重组、区域媒体整合都将在未来上演。

新媒体在与传统媒体的共存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保有新时代的思维,以移动和智能优先,以生产高质量内容作品为目标。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在未来的融合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确定一些评估指标和体系,这也正是新媒体所需要的。

去年春节,微信全球月活跃用户数首次突破10亿大关,截至2019年3月31日,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1.12亿,同比增长6.9%。

截至2019年3月底,微博月活跃用户达4.65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增长约5400万,日活跃用户同步增至2.03亿。微博商业化稳步推进,2019年第一季度营收达26.8亿元,同比增长21%。

今日头条凭借新闻客户端、短视频、知识付费产品等形成组合产品链,发展势头强劲。最典型的就是我们最关注的抖音,一些“官方号”的入驻,产生非常不错的影响力。

在“后真相”时代,呈现客观事实、深度信息的报道显得格外珍贵。在新媒体产品领域亦是如此,内容的价值更加重要。

随着内容付费领域的不断拓展,知识IP和知识领袖不断涌现,短视频和音频将成为内容付费行业的主要产品形式。

然而,如何确保知识付费产品的高打开率将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内容付费也成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输出的一个新方式。

对于新媒体从业者来说,只要身在这个领域,永远会比局外人提前看懂局势,这就是机会;

只要互联网长期存在,社交网络长期存在和发展着,新的内容形态也仍然会不断涌现,那么即便老的平台会衰退,也一定会持续涌现出其他的全新的平台。新媒体的前景在于,这个风口过了,下个风口还会来,而在来之前,你必须还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媒体发展的未来趋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