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喰种主题曲(unravel),高潮部分主角吼很多声的那个版本谁有??求!

原標題:95后少年:按不下停止鍵的自殺直播

  11月29日曾鵬宇在微博上發的剪發后的照片。

  11月30日,19歲少年小曾在這裡直播自殺。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曾鵬宇生前的最后兩條微博。

  11月30日上午,曾鵬宇在微博上直播他的自殺經過。網友紛紛圍觀。有網友報警后,瀘州警方找到了他。從網絡到現實,他最終還是死去了。

  根據鋼炭的燃燒程度,事后進過房間的鄰居猜測,炭火燃燒了不到一半。

  鄰居朱阿姨已經記不清房門被打開的具體時間,她隻記得雜亂的客廳裡,穿著藍色上衣的曾鵬宇雙手握在肚子上,仰臥在沙發裡,像睡著了一樣。

  墊在炭盆下的毯子被燙出了洞。

  網絡上他一次次的預告和記錄自己的自殺,現實中沒有留下一句話。

  11月30日上午11點34分,19歲的曾鵬宇將一盆即將點燃的鋼炭發到微博上,留下一句“對不起大家,我真的要死了”,在隨后的直播過程裡,引來了數萬條轉發和評論。

  這是一場在網絡上張揚的自殺。

  網絡上人群迅速聚集,這場自殺被圍觀。一些人勸慰、報警,一些人嘲笑、不屑。

  網絡上的激辯在某一刻停止了。警方証實了他的死訊。

  在網絡上直播自殺的小曾在現實中選擇了沉默。

  房門是被舅舅撞開的,家人和警察進入現場時,他已經失去了意識。

  小曾這段時間借住在小姨家中。進門,外婆何女士聞到了很濃的氣味。他穿著襪子躺在沙發裡。身邊是一板空了的安眠藥。窗子的縫隙被堵上了。

  參與搶救的急診醫生何霖回憶,因為吸入了太多的一氧化碳,小曾嘴唇發白,身子軟得像棉花,“生命體征已經很弱了”。

  11月30日,瀘州下起小雨,急救人員往樓下抬小曾,家人和鄰居一直囑咐,“別讓他著涼,披上個毯子。”

  在瀘州市納溪區人民醫院的急診搶救室裡,小曾停止了心跳。

  得知兒子燒炭自殺時,在海口工作的曾曉慧買不到直飛瀘州的機票。飛到重慶再坐大巴趕回瀘州時,已經是12月1日的凌晨2點。

  小曾在微博裡說,“我想寫個遺囑,把器官捐出去”,“寫在紙上放在身體邊”。

  曾曉慧什麼都沒有找到。

  12月2日,小曾火化。事發前暫住在小姨家裡留下的東西,都被搬了出來,家人試圖在這些東西裡找到孩子自殺的答案,沒有任何收獲。

  “娃兒好憨嘛,他剛回瀘州找了份工作,不曉得為啥子(自殺)。”外婆何女士說,11月26日,小曾從海南回到瀘州,兩天后就在一家投資公司找到了發傳單的工作。

  在媽媽眼裡,兒子在微博上“與女孩分手”的信息,不應該成為他自殺的理由,“他不是那麼偏激的孩子”。在事發的前一天,小曾還在電話裡告訴她,自己剛在納溪找到一份工作,“電話裡他很高興,還說積累點經驗就去成都找同學一起做。”

  11月29日是他第一天上班。業務經理葉女士說小曾雖然沒怎麼說話,但能看出來他想好好表現。她記得小曾面試時候的樣子,他顯得很健談。臨走前,領導囑咐小曾要把長發剪短,“不能非主流”。

  11月29日晚上,他和外公外婆一起吃晚飯。他說工資不錯,要好好做幾年。

  家裡人都沒有覺察到他的異樣。他也沒有試圖去訴說。曾曉慧說,兒子很疼人。這幾天一直提醒她注意腰疼病。沒有提過他有煩心事。

  在和小曾相熟的李念(化名)看來,11月29日晚上,小曾就有了自殺的念頭。

  當晚10時26分,小曾在微博上寫道,“心都死了還留著身體有什麼用?”

  因為共同的翻唱愛好,小曾在動漫歌曲翻唱網絡上認識了一批好友,這些人成了勸阻小曾自殺的第一撥人。他們看到這條微博后,紛紛留言安慰他。

  在這撥最早安慰小曾的網友看來,讓他情緒突然波動的原因,是剛談了一個星期的女朋友突然提出了分手,“他們都喜歡唱歌,認識了一段時間后就談朋友了。”李念說,女孩在成都,和小曾交往一周后確定要出國讀書,也許是感到兩人之間並不合適,女孩在網上和朋友們告別后,向小曾提出了分手。

  網絡世界裡朋友的安慰並沒有在現實中起作用。11月29日深夜,小曾在微博上說,“你們安慰我是挺好的,可是完全不感覺開心,我跟你們好多人也不熟啊。”

  這與他們印象裡的小曾形成了反差。網絡世界裡,他活躍、樂觀、且樂於助人。11月25日,回瀘州前的晚上,他還在網上安慰正讀高三的@47吱,要她壓力不要太大。

  朋友們說,小曾愛唱歌,歌聲清透而飽滿。母親也喜歡聽他唱,國慶期間,小曾在海口參加了一場動漫主題的唱歌比賽,得了第三名。

  19歲的小曾喜歡動漫。他和他的“二次元”朋友,更喜歡動漫裡的世界。對於所謂的“三次元”也就是現實世界,他們覺得太復雜了。

  小曾喜歡日本動漫《東京食尸鬼》裡的歌曲《unravel》,歌曲演繹的是主人公從正常人變種后的痛苦與糾結,即使網友已經聽過他唱的版本,他也要試下不同的音高,“也許歌詞讓他有種共鳴。”

  在小曾上傳網絡的幾乎所有翻唱歌曲裡,歌詞表達出來的情感都是相似的——悲傷、低落與糾結,但在他的朋友聽來,悲傷的背后也有溫暖和渴望。

  “就好像人生,有挫折和難過,但向往的卻是美好。”@47吱說,小曾喜歡音樂,為了在網絡上展示自己的翻唱作品,甚至願意在現實世界裡花錢給歌曲做后期,每首歌100元到200元的后期制作費用,是他位數不多的固定開銷。

  “我不想死”“你必須死”

  11月30日上午,他准備好了安眠藥和鋼炭。7點48分,正式開始了他的自殺直播。

  微博引起了網友的注意。留言越來越多。

  和前一天晚上勸慰小曾的相識網友不同,很多網友的留言並不友好。

  至少在一個時刻,小曾似乎動搖過自殺的念頭。

  11月30日11時20分,小曾在微博上留言“老子不死了行不行”,40分鐘內,數百條留言涌進了這條微博下方的評論,有人說“不行”,有人說“你賠我流量”,也有人說,“你必須死”。

  就在這條微博發出前后不長的時間裡,也有網友試圖阻止小曾自殺。

  @折原林也_琳和是兩名參與勸慰的網友之一。上午11時前后,她@了平安瀘州,但始終沒有收到回復。在報警與私信不斷勸慰的過程中,@折原林也_琳看到更多的網友涌進了微博,咒罵的留言太多,每刷新一次就會多出一百多條。勸慰的聲音瞬間被淹沒。

  “幾乎每秒都會有幾個人留下評論,看熱鬧、或是刺激他。”海南網友@47吱在現實中與小曾相識,發現小曾電話關機后,她通知了小曾的母親,並在13時58分微博聯系了瀘州警方,提供了小曾的姓名、照片和家人電話。

  盡管兩分鐘后就收到了警方的回復確認,但不斷更新的留言仍然讓@47吱格外沮喪。尤其看到小曾那句“我會笑著讓你成為殺人凶手”時,不好的預感更加強烈,她認為這是小曾對咒罵他的網友最后的回應。

  等待警方救援的同時,@47吱和李念加入到了和圍觀者爭辯的人群裡,她們質疑對方為什麼見死不救、惡語相加,得到的是同樣潮水般的咒罵和攻擊。他們覺得,勸慰者和自殺者一樣,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炒作,目的就是騙取關注﹔有人在微博上寫:見証了750粉到1000粉。這條微博被不斷轉發並留言:我見証了400粉到1000粉。我見証了600粉到1000粉。也有人告訴她們,事情會沿著“放棄自殺”的腳本演下去,於是招來更多人來圍觀一場“表演”。

  在小曾最后的十幾條微博裡,他一直在說對不起。對不起,永別了。對不起,我錯了。對不起大家,對不起。

  他說想自救,但沒力氣。

  李念厭惡那些模仿的網友。小曾微博說了一句,“真的結束了,沒有多少空氣了”。

  這句話引發了網絡上的戲仿, “沒有多少空氣了”網友晒出了烤羊肉串,“沒有多少空氣了”,另外的網友晒出了酸奶。

  “這是我第一次感受網絡的力量,當我與那麼多人爭辯時,甚至會有恐懼。”@47吱說,自己是在恐懼與憤怒中和數以百計的網友爭辯的,直到警方証實了小曾的死,人們才安靜下來,說“他竟然真死了”,紛紛散去。

  小曾死后,數以萬計的網友找到他留在網站上的歌曲,最后一首翻唱的歌曲被播放了82688次,3分多鐘的翻唱,飄過了約1500條滑動留言,有網友留言說,“願你來生被世界溫柔相待。”

  留言不斷地被刷屏。“對不起,真的對不起”“你快回來”。

  小曾微博的關注人數達到了4萬多,很多人是在他死后關注的他。

  在微博裡,曾經刺激嘲諷他的一些人,態度也出現了反轉。

  @47吱說,小曾死后,通過私信向他道歉的留言達到了數千條。一名網友留言,“我知道不可能有原諒了,罵完平靜后心裡很難過,我把罵他的評論一條條刪了”,更多的網友留下一支蠟燭,寫道“對不起。”

  @47吱也收到了400多條微博網友的道歉消息,最開始還會回信,“再后來就不想回了,越看越覺得悲哀”,她不理解的是,為什麼要在人死之后,圍觀者才會動惻隱之心。

  很多當初咒罵小曾的網友,在事后都改了微博名,一名曾讓小曾“趕緊死”的網友說,當初留下這樣的話,只是因為“他已經折騰了一上午,我以為他是騙關注的”,他承認沒想到事情會以這樣的結局收尾,只是看到大多數人的態度在向一方傾斜時,自己也選擇加入更龐大的群體,咒罵、刺激或者嘲諷。

  事發后,一名網友模仿小曾,也在微博直播自己的“燒炭過程”,招來眾人的辱罵。這名網友說,“模仿的目的是為了調侃,自殺本身就是懦弱的選擇。”

  他猜測,小曾將自殺的過程公之於眾,也許內心並不想死,但在網絡上幾乎一邊倒的言論下,他可能一步步走到了極端,“我不能認定網友的反應與小曾的死有直接關系,但既然公之於眾,就要有承受的准備,網絡的力量太大了。”

  被問到網上對兒子自殺的反應,曾曉慧想了半天,“謝謝那些勸過他的網友”,似乎是下了很大的決心,她又說,那些(圍觀的)人應該被譴責,他們有多大的仇,要這麼冷漠無情。

  這些天,曾曉慧很少看網上有關兒子的事情,在朋友圈裡也避談和兒子有關的話題。她說兒子臨走還要承受那麼多人的指指點點,現在該讓他清靜清靜。

  小曾的家人刪除了他直播死亡的所有微博。

  小曾的骨灰會被葬到納溪的鄉下。

  那是外婆的老家,小曾是被外婆帶大的。

  在自殺直播時,有一則微博讓小曾的很多朋友覺得心疼。

  “1995年11月14日我出生在這個城市,這裡的每一個角落都有著我童年的回憶,可是只是一些麻木無知的,不痛不痒的記憶,我從出生就注定被拋棄,本來不該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我真的很脆弱,大家,對不起。”

  有關家庭的話題,是小曾和朋友交流的禁區。偶爾會聊起母親。他和母親住在一起的時候,為了准備母親的生日禮物,他會把為數不多的工資攢下來,之前他隻為買一部心愛的手機,這麼攢過錢。

  外婆何女士說,小曾兩歲時父母離婚,此后很少和父親來往,跟了母親的姓,母親改嫁后又有了孩子,如今一家人生活在海南多年,“娃兒說這話,應該是這個意思。”

  她說,小曾雖然很少提起父親,但心裡還是希望有這樣一個角色。初中畢業的暑假,小曾到深圳和父親生活了兩個月,但這段經歷並不開心,“兩個人住在一起,娃兒說連口熱飯都吃不上,他還那麼小。”

  外婆一直嘆氣,她說,人在的時候沒人疼,回老家就有人照顧了。

  19歲的他沒有留下多少痕跡。

  他在納溪一所職業學校讀過三年書,但提起他的名字,5名專業課的教師已經完全想不起來了﹔位於海南的健身俱樂部,幾名工作人員在電話裡想了半天,遲疑著互相詢問,“有這個人嗎?”

  QQ群裡,小曾兒時的伙伴還記得當年一起玩游戲的場面,幾個人結伴去后山“探險”,有時還一起踢足球,“好多球都踢到山下,再沒撿回來”,在伙伴們的印象裡,小曾是個重義氣的人,只是記憶已經模糊,早已想不起來了。

  和現實中的悲傷相比,網絡裡的情緒更多是遺憾。

  李念至今仍在指責刺激過小曾的網友,“我們曾經勸了他那麼久,他本來已經不想死了。”她說,11月29日夜裡,小曾情緒已經穩定,再次波動很可能與網友的刺激有關,“他說過,‘那些說我快去死的人,你們如願了’。”

  11月30日12時34分,小曾的最后一條微博寫著,“到了最后一刻你卻拉黑我”。

  他在乎網絡世界裡別人對他的態度。

  他那些同樣喜歡動漫和翻唱的網友們,說的最多的是,希望你在二次元裡過得開心。他們說,“三次元”太冰冷了。

  小曾最愛的歌,《文乃的幸福理論》。在他翻唱的這首歌裡,最后一句是:

  “幸福真是不可思議,又能再喜歡上明天了”。

  可惜沒有明天了。(記者 賈鵬 實習生 王蘊懿 瀘州報道)

}

  6月4日,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举办“夏狂热·仲夏夜之狂想”音乐会。本次音乐会共分大合奏、电声乐队、小合奏共三个部分。

  一首开场乐曲《云宫迅音》把人们带入大气凛然,层层推进,配器丰富,混搭自然,编曲颇有迷幻的味道,主题旋律优美、剧情音乐契合到位的意境之中。紧接着一曲《夜莺》引领观众进入曼妙的琴音世界;悠扬清越的笛声,婉转飞扬的小提琴,低沉肃穆的大提琴,还有雄浑壮丽的钢琴,带领观众走进充满童真的安徒生童话。《赶摆晚归》真实地反映了傣族人民赶摆归来的场景,音乐抒情明快,节拍鲜明,重音清楚,处处体现了傣族的民族风情;而深受大家喜爱的《洗衣歌》则表现了解放军和藏族人民结下的深厚情谊。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幽默曲》以其滑稽而幽默风趣,加上恬淡朴素、明朗愉快音调,把泥土以及生命的这首颂歌,以土生万物、生生不息的自然景象呈现给观众;法国浪漫主义音乐作曲家吉恩·加布瑞尔·马利的《金婚曲》轻快诙谐的节奏,优美动听的音符,表现了结婚50年的忠贞不渝的婚姻,安逸中透出灵动的感觉。轻柔婉转的《紫竹调》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起伏爽朗,既有江南水乡的吴侬软语,又有海派文化的奔放而不失含蓄;富于浪漫色彩的《天鹅湖》,表现出诗般的意境,刻画出主人公纯洁的性格和忠贞不渝的爱情,这样的童话般的曲调,至今仍是芭蕾音乐的典范作品;《军队进行曲》曲调起伏跌宕,充满欢乐与激情。描写士兵行进时的雄姿和人们在街头欢迎士兵的场面;最后,一首大合奏《瑶族舞曲》突出了民族乐器的音色与性能,为音乐会第一部分划下未完待续……

  注入了新鲜血液的艺术拓展中心管弦乐团红领巾乐队带来音乐文化的激情碰撞,演绎属于自己的仲夏梦故事。来自电声乐队演奏的《I just wanna run》激情澎湃,似是将胸腔热血喷涌而出;选自电影“缝纫机乐队”插曲《都选C》粤语摇滚瞬间将全场引爆,怀念“社会青年”梦想的憧憬和感动;致敬黄家驹,歌曲串烧《不再犹豫》和《光辉岁月》挥别匆匆那年,面对人生十字路口“不再犹豫”,想念追逐梦想的“光辉岁月”。

  伴随着阵阵的蝉鸣声,星空,长夜,故事,那一份纯真的静谧,音乐会进入最后一部分,悠悠荡荡走进仲夏夜之梦。一曲《战台风》音乐形象鲜明,快速段落紧张激烈,慢速段落优美抒情,表现了码头工人大无畏的精神和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赵奕鹏和杜剑桥用手指及琴弦歌唱的DEPAPEPE,他们用音乐里不同趣味风貌的曲调,邀观众进入《风向仪》这变幻多彩的吉它的世界;似忧伤,似回忆,似残情,被手游《奇迹暖暖》用作BGM的《梦蝶花物语》,旋律优美,楚楚动人;悦耳轻快的《四季调》将深深的爱恋融入其中,节奏明快,具有“花儿”的风格;纸醉金迷,慢调回味,《Lily here》犹如一位金发女郎吹着萨克斯,俏丽的脸庞,风情万种;“千百年来,仍是一片了无休止的争斗光景,比诸于政坛上男人们的角逐,更见动魄惊心,血肉模糊”一曲《金枝欲孽》将曾经的“金枝热”愈演愈烈;“妙曲生花,留我十指谈笑风华”,《樱愿》物哀情怀,睹物思伤,樱花炫丽而短暂,就如人生一般匆匆而逝,感叹人世无常;“三月梨花雪,几载开了又败”《霜雪千年》展开一幅蜡雪煮酒水墨画,婉转连绵;来自《东京食尸鬼》的主题曲《unravel》一曲响亮,观众仿佛看到二次元男主人公的优柔复杂内心;“若有来生”道出唐僧的无奈,一首《女儿情》更是将两人的情意缠绵演绎得淋漓尽致;最终,一曲《千本桜》为此次音乐会划下完美句号。夏夜的清凉与浪漫,仿佛融入今夜的星空,刻下永恒的模子,印在每个人的心间。

  当一段段穿越时光的经典旋律在演奏手中流淌,音乐的传承与沉淀,在这个离别的盛夏演奏出最美妙的音符。他们敲响心鼓与耳鼓和着这音乐会的声浪,挥别这匆匆的大学时光。“夏狂热·仲夏夜之狂想”音乐会虽暂告一段落,但这群怀着无限梦想的青年终将会一路热忱,一路辉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nravel东京食尸鬼歌曲下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