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师 尖锐犹好不好治呢?

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

汉代政治文化中心曾发生了重大变化。大致说来,西汉的政治中心是在关中地区,也就是秦之故地,而文化中心是在东部的故齐境内。东汉以后,不论是政治中心还是文化中心都在中原地区。从文化史的角度看,这一转变意味着战国历史的终结与新时代的到来。 (一)      在讨论西汉政治文化中心问题之前,有必要先扼要介绍一下西汉时期区域划分的情况。在这方面,扬雄的《方言》及司马迁的《史记》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根据《方言》的介绍,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第一,各地方言从战国到西汉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是因为,该书大量使用了诸如秦、楚、赵、魏、周、韩、郑等战国国名来标明区域界限,方言区有着明显的战国痕迹。此外,扬雄编撰此书时,除去查阅典籍外,更多地是向来京城的孝廉、卫卒了解各自地区的方言。孝廉、卫卒不可能通晓久已失传的古代方言。他们所提供的只能是当时正在使用的方言。当时使用的方言表现出战国的区域特征,这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从战国到西汉方言基本没有变化。第二,《方言》中也记载了一些普通语,这些普通语按周祖谟先生的意见,"是以秦晋语为主的"。〖1〗上述结论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一方面,西汉去战国不远,旧有的历史传统依然顽强存在,司马迁在《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中对楚地、齐地、河北赵魏等地的风俗描述也能使我们感受到,他生活的时代似乎还未迈出战国的历史之门。可以说,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从文化上看,战国还远未结束。另一方面,秦汉统一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已初露端倪。秦晋方言多为普通语,这与该地的政治中心地位是相适应的。 
    战国文化在秦汉继续存在的客观事实为我们研究当时政治文化中心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视角。 
西汉的政治中心与秦代相同,都是在关中地区。这与制度方面呈现出的所谓"汉承秦制"的特征是一致的。对此,我们当然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上求得解释。但是,这种解释似乎过于宽泛,也不一定符合当时人的认识。《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 
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

同书卷八《高祖本纪》: 

同书卷九五《灌婴传》: 

为校尉,可为骑将。汉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愿得大王左右 

以上“秦”、“秦人”、“秦民”诸例中的“秦”,其含义都是指战国故秦而非我们今天所说“秦汉时代”意义上的秦。所以,在秦汉之际的人们心目中,所谓承秦,恐怕主要并不是指继承前一个时代,而是指继承关中故秦而言。这正是上文所说战国文化继续存在的结果。秦指称一个时代,最晚要到西汉中期。《史记》卷九一《琼布传》:“琼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同书卷九六《张丞相列传》:“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这里,司马迁显然是在时代的意义上使用“秦”的概念。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不再列举。 
    总之,在秦末,"承秦"应是指承战国之秦。这样,"汉承秦制"就由一个时代接续的问题转换为一个地域问题。 
    刘邦与陈胜、项羽一样,均为楚人。战国后期,秦、楚矛盾非常尖锐。所以在反秦战争中,楚人扮演了主角。〖2〗陈胜、项羽都打出了“楚”的旗号。刘邦也不例外,故初起之时称”沛公“。《汉书》卷一《高帝纪》孟康曰:“楚旧僭称王,其县宰为公。陈涉为楚王,沛公起应涉,故从楚制,称曰公。”刘邦由“从楚制”转而“承秦制”,这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高敏先生在研究秦汉爵制时指出,“刘邦在起义过程中实行的赐爵制,从爵名来说,实因袭了秦国、秦王朝及东方诸国曾经使用过的各种旧爵名,尤其是因袭楚国的官爵名,并非单纯因袭秦制。”“公元前二○二年刘邦统一全国后,立即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恢复与推行秦王朝的二十等爵制。”?〗依此说,楚制变为秦制是在统一后发生的。但是,据李开元氏考证,刘邦早在汉元年(前二○六)四月进入汉中不久就废除楚制,转而依秦制。〖4〗李氏的考证是可以令人信服的。刘邦入汉中即废楚制,“汉承秦制”由此发其端。这当与其时的政治形势有关。刘邦自关中入汉中,事实上已经与项羽决裂,此后再打楚的旗号显然是不利的。因为项羽是楚国旧贵族,在楚地的号召力巨大,刘邦无法与之抗衡,放弃楚制势在必行。此外,就当时的形势而言,刘邦若想与项羽争天下,仅局促于汉中一隅是不行的,只有再次占领关中才有东进的可能。而在这方面,刘邦是有优势的。正如韩信所说:"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5〗刘邦在秦地的号召力一如项羽在楚地的号召力,夺取关中既属必要也有可能。这就决定了他在汉中必须走上一条弃“楚”从“秦”的道路。所谓“汉承秦制”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发生的。关于这个问题,研究者多从秦汉历史时代的接续性方面考虑。本文无意排斥旧说,只是想着重强调,项羽之“楚”的存在是促使这一转变出现的直接原因。 
    刘邦以故秦为依托,并不仅仅表现在制度一端。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汉书》卷三九《萧何传》:“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关中卒"实际就是秦民。这与前引以“秦民”为“骑将”的事例是一致的。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多年战争,刘邦军队实际是以秦人为主,当年的楚人并不多。所以,当“垓下之围”时,项羽听到“四面皆楚歌”后便不禁要问:“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6〗 
汉以秦人为主要支持力量,这在统一以后也是如此。《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 

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

六郡谓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

以上六郡都在故秦境内,六郡良家子实际上就是上文所说的"秦民"的后裔。羽林、期门为汉廷之精锐部队,"名将多出焉"。这反映西汉王朝在军事上继续倚重秦人。《汉书》卷六九传末赞: 

        秦汉已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何则?山西天水、陇西、安定、北地处势迫   近羌胡,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皆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耳。

班固认识到秦汉以来在军事上倚重秦人的事实,但他以“民俗修习战备”为解释似仍不够充分。因为北方与游牧族接壤,民俗善战者并非山西一地。“山西出将”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秦与西汉都是依靠该地的军事力量取得天下的。这样的历史背景为西汉将政治中心置于关中地区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我们注意到,刘邦建国之初,本来是准备建都于洛阳的,只是由于刘敬的建议才转而西进关中。《史记》卷九八《刘敬传》: 

    娄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变,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

读这段史料,容易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似乎西汉建都长安纯属偶然。但联系上述考察,应该说,此项建议并非突然而来,如果没有刘邦在秦地多年的经营;如果没有秦人对刘邦的全力支持,刘敬不一定会提出“因秦之故”的设想,即使提出,恐怕也是难以实现的。 
    综上所述,由于具体政治环境的.制约,起自于楚地的刘邦必须承秦,关中的政治中心地位由此而形成。但是,若想全方位地继承秦的遗产也是不现实的。故秦的优势主要在于军事与制度两个方面。在政治方针及思想文化方面,汉初的秦人贡献无多。新的指导思想应该从何而来呢?在这一时刻,我们看到齐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建都长安出自齐人刘敬的建议,与匈奴和亲、徙六国后实关中等项重要政策也均出自他的建议。刘敬之外,齐人盖公倡导的黄老学说成为汉初的指导思想。齐人主父偃所献"推恩"之策,使诸侯国问题终于解决。在学术上,齐人的作用也十分明显。齐与鲁是经学大师汇聚之地。《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记述了当时的学术源流:“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淄川田生。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毋生,于赵自董仲舒。”除韩太傅、董仲舒外,经学大师均出自齐鲁之地。其中尤以齐地为多。董仲舒虽为赵人,但他所学的《春秋》公羊学却并不是产自赵地。《汉书》卷八八《儒林传》载:“宣帝即位,闻卫太子好《谷梁春秋》,以问丞相韦贤、长信少府夏侯胜及侍中乐陵侯史高,皆鲁人也,言谷梁子本鲁学,公羊氏乃齐学也,宜兴《谷梁》。”公羊学是齐学,从学术角度看,董仲舒应纳入齐的范畴。严格地说,汉武帝“独尊儒术”是独尊齐地之儒术。由以上可见,齐地文化及该文化所孕育出的士人在政治上、学术上都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齐”的参与,西汉的历史可能并非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论及秦汉历史,研究者多强调“汉承秦制”,就制度而论,大体如此。若就政治文化来说,汉承齐更多,齐地为文化中心当属无疑。 
    战国后期,虽然号称七雄并立,但真正强大的只是秦、楚、齐三国。秦灭六国,显示了秦的军力,起自于楚地的陈胜、项羽、刘邦接力相继,终于灭秦,又显示了楚的军力。在战争过程中,齐居于次要地地位。它的优势在政治文化方面。在汉初的和平环境中,齐地的优势终于显露出来。秦、楚、齐三地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发挥了作用。这表明战国历史并没有虽着战国的结束而突然结束,历史的发展表现出不容忽视的惯性。西汉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的分离正是这一时代特点所造成的。


    进入东汉,区域格局有了重大改变。从学术文化上看,一流的经学大师在故齐境内只有郑玄一人,而郑玄的学问与本地学术传统并无关系。《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八世祖崇,哀帝时尚书仆射。玄少时为乡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郑玄先到洛阳太学学习,后又西行向马融问学。这与西汉时学者蜂拥至齐地学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齐学之衰落已无可挽回。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中衰"篇称:"郑君徒党遍天下,即经学论,可谓小一统时代"。皮锡瑞恐怕是夸大了郑玄的影响力。《后汉书》郑玄本传只是说 当时"齐鲁间宗之"。东汉盛行古文经学,郑玄之前的大师如马融、杜林、贾逵都是扶风人,陈元是苍梧人,郑兴、服虔是河南人,许慎是汝南人。他们都与齐学无关。《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收录东汉儒生四十二名,其中兖州八人,豫州九人,青州五人,司隶五人,荆州三人,益州六人,徐州二人,扬州四人。很明显,儒生集中的地区在兖、豫而不在故齐。 
    兖豫所在地区按汉晋人的习惯常常被称为"中州"。所谓"中州",是指以洛阳为中心,以兖州、豫州为主体的中原地区。当然,这只是一种大致的划分,从文化区的角度来看,一些邻近兖、豫的地区很可能也应归属中州。限于题目,这里不可能对此一一加以识别,但是,有一个特殊的地区是必须注意的,这就是南阳郡。南阳的归属问题涉及到对中州政治文化的理解,以下---的讨论将围绕此点展开。 
   汉晋时期,人们常常把南阳与楚联系在一起。比如刘表之妻蔡氏称南阳人韩嵩为"楚国之望"〖7〗,陈寿的《三国志》称南阳人来敏为"荆楚名族"〖8〗。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南阳属于荆州,而荆州曾为楚地。但是,如果我们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而是从文化区域的角度观察,情形就不同了。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将楚地分为"东楚"、"西楚"、"南楚"三个区域,东楚是指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西楚是指沛、陈、汝南、南郡。南楚是指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三楚之中没有南阳。关于南阳,《货殖列传》是这样描述的: 

  颖川、南阳、夏人之居也。夏人政尚忠朴,犹有先王之遗风。颍川敦愿。秦末世,迁不轨之民于南阳。南阳西通武关、郧关,东南受汉、江、淮。宛亦一都会也,俗杂好事,业多贾,其任侠,交通颍川,故至今谓之"夏人"。

    司马迁将南阳与颍川合并介绍,又强调该地为"夏人之居",这就等于把南阳与楚区别开来。因为“夏”与“楚”是泾渭分明的,《货殖列传》称“陈在楚夏之交”,即其显例。由此可见,南阳在文化上与楚地无关,倒是与地处中州的颍川有共同之处。王莽末年,光武帝刘秀自南阳起兵时,所依靠的除本宗族成员之外,也正是这一地区的士人,如南阳人邓禹、岑彭、贾复、马武,颍川人王常、冯异等,所谓“云台二十八将”中,南阳人和颍川人占了大半。东汉以后,区域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譬如汝南,已摆脱了西楚风俗而与颍川紧密结合,在中州地区最为引人注目。〖9〗与这一过程相伴随,南阳不仅继续与颍川密切联系,而且与相毗邻的汝南也日益接近。《续汉书》卷一三《五行志》载,桓帝之末,河内牢川诣阙上书:“汝、颍、南阳,上采虚誉,专作威福。”牢川之语说明当时人对三地士人的关系是有明确认识的。在政治上,南阳士与声望极高的汝颍名士保持一致,由此跻身于士人的上层。《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所载三十五名党人领袖中,南阳有两名,即宗慈与岑

}


这个春节并不好过,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打乱了大家的节日安排,而今年都乖乖宅在家里,替国家分忧。

终于到了宅在家就是为祖国做贡献的时候,可日复一日的玩电脑、刷手机,是不是渐渐觉得审美疲劳、怅然若失?

很多朋友出现了焦虑、愤怒、伤感等负面情绪,“怕死”似乎成为了大家内心的最强烈的OS。

今天我们就跟随3位社会心理学家来认识“怕死”这种人类行为的驱动力。

我们都听过人们排除万难最终战胜死亡的故事,比如当纳聚会、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从德累斯顿、广岛、长崎的空袭中逃过一劫的人们。

诸如此类的故事都说明了一点:所有生物与生俱来就有自我保护的生理本能。

几十亿年来,大量复杂的生命形式一步步进化,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尽可能久地生存、繁衍,将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鱼用鳃呼吸,蔷薇用刺保护自己,松鼠知道把橡树果埋起来,留以数月之后食用,白蚁靠啃食木头为生。为了实现生存这一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不同物种几乎穷尽了各种方式。


1971年的平安夜,17岁的朱莉安娜·柯普科和她的母亲玛丽亚——一位德国的鸟类学家一起从秘鲁的首都利马乘飞机跨越亚马逊丛林地带,除她们之外,机上还有90名乘客。

母女俩准备前往普兰尔帕,同朱莉安娜的父亲汉斯·威廉海姆·柯普科——一位卓越的动物学家一同庆祝圣诞。突然,一道闪电击中了飞机的燃料箱,整架飞机瞬间断裂,消失在一片浓烟和灰烬中,此时,飞机距离下方广袤、荒芜的热带雨林仅有两英里。

从机舱弹出去之后,朱莉安娜发现自己正在广阔无垠的天空中飞翔,周围的一切都被静谧笼罩。

由于安全带依然紧扣,此时座椅仍在身下,她感到自己的身体连同座椅不停地在空中翻滚,那片雨林就像华盖一样,也在不停地旋转。

她朝着地面快速俯冲,无疑,等待她的似乎就只有死亡了。茂密的枝叶阻断了原本的跌落过程。朱莉安娜最终昏迷了。

再次醒来之后,她先把依然紧扣的安全带解开,接着便四处摸索起来。脚上只有一只鞋子了,眼镜也不见了。她摸了摸自己的锁骨,发现已经断裂。

此外,腿上还有一道深深的口子,胳膊上也有伤。本来就近视的双眼,有一边已经肿成了一条缝,另一边则完全睁不开了。

由于脑部受到了剧烈震荡,她感到无比眩晕。不过,由于深陷极度的震惊,这个时候她反倒觉察不到疼痛了。她不停地喊啊,喊啊,希望找到母亲,可是,根本没有任何回应。她发现自己还能行走,于是,便站起身,慢慢向外挪。

在接下来的11天里,朱莉安娜都在踉跄前行,慢慢穿越这片亚马逊雨林——凯门鳄、狼蛛、毒蛙、电鳗以及淡水黄貂鱼的家园。

倾盆大雨,在泥浆中匍匐前进,酷热难耐,时常被成群的虫子叮咬……这些,她都忍过来了,最终,她来到了一条小溪边。父亲曾经教导她说,大多数人都会临水而居,想到这个,她沿着小溪慢慢前行,最终找到了一条大河。

她蹚进水虎鱼和黄貂鱼泛滥的水里,半游半漂地顺流而下。

强烈的震惊救了她的命,她并不觉得饥饿,只觉得整个人似乎都被裹进了棉花。不过一窝又一窝的蚊虫叮咬让她很受折磨,她想在树下休息,可睡着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伤口上长满了蛆虫,被蚊虫叮咬的地方也严重感染了。在水中漂浮时,亚马逊特有的强烈日光将她晒伤了,此时,她全身开始爆皮、流血。然而,她还在麻木地向前。

最终,她找到了一艘汽船,并且镇定自若地用一个小油箱里的汽油浇死了伤口上的很多蛆虫。几天之后,汽船的主人在他们的小屋附近发现了她,并把她带到了最近的城镇,距离小屋七个小时的路程。

在那场坠机事故中,她是唯一的幸存者。



我们怎么就陷入了这样“怕死”的困境呢?

就存活这一最根本的生理需求而言,人类和其他的生命形式是一脉相承的,但与它们相比,彼此之间又在多个方面有着天壤之别。

从生理方面来看,人类并不那么突出:形体不算大,感觉系统不算敏锐,速度也不如猎豹、狼和马;

人类没有尖锐的爪子,只有脆弱无力的指甲;

没有锋利的牙齿,连牛排烤老了都嚼不动。

但是,我们的祖先,一小支非洲原始人类的群体,却实现了高度群居,多亏了他们大脑皮质的一代代进化,才有了今天高智商的我们。

进化发展催生了合作和劳动分工,并最终引领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工具、农业、烹饪、住房及其他形形色色的有用之物。

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继续繁衍生息,人类文明的种子也已在世界各个角落生根。

人类大脑的进化带来了两种尤为重要的心智能力,即高度的自我意识以及从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个角度思考的能力。

就目前而言,只有人类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于某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这是一个重要的特点。

与鹅、猴子及袋熊不同,我们在选择某项行动方案之前,会结合过去和未来,仔细思考当前的处境。

对于自我存在的意识让我们的行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这恰恰有助于我们生存。

较为简单的生命形式会对周围的环境做出一成不变的即时反应。

比如说,飞蛾总会千篇一律地飞向光亮,尽管这种行为对于引领其躲避捕食者有一定的作用,但若光源是蜡烛或篝火,那就是万劫不复的结果了。

与飞蛾不同,我们人类可以将注意力从正在发生的感官经验中转移。

除了奔向火焰,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行动,做出选择时不仅会依赖本能,还会依赖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我们会思考其他可以选择的反应及其潜在的结果,会设想新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自我意识确实发挥了不错的作用。我们生存、繁衍、将基因传给下一代的能力也因此提高了。

有自我意识感觉也很好,用奥托·兰克(Otto Rank)的优美词句来说,那就是,我们会认识到这一事实,即每一个个体都是“宇宙之力的暂时代表”。

我们都是直接来自最初的生命体,也因此与之、与曾经存在以及将要存在的地球生物相关联。能够活着并且能够意识到自己活着,对我们来说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一件事!

然而,正因为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因而也知道有一天我们终将不在。

死亡随时都会降临,我们无法预测,也无法控制。无疑,这一点很讨厌。

即使一个人足够幸运,躲开了有毒蚊虫的叮咬、野兽的袭击,躲开了刀枪子弹,甚至有幸逃脱了坠机、交通事故、癌症、地震,可他依然无法永生。

意识到死亡是人类智力的一大缺点。只要稍微想一想,对死亡的意识就会让我们陷入可怕的困境,我们甚至觉得这就是一个终极玩笑。

一方面,人类和其他所有生物一样,对生存有强烈的欲求;

另一方面,人类又足够聪明,知道这一根本需求最终是无效的。我们为自我意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恐惧是对死亡临近的自然反应,一般也是适应性反应。所有的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有感受恐惧的经历。

黑斑羚看到狮子扑来时,它的大脑会向边缘系统传递信号,进而触发搏斗、逃离或僵在原地的身体反应。

人类也是如此。只要感受到致命的威胁,比如遭遇高速行驶的失控车辆、持刀歹徒,感到胸部发紧、身体内有可疑肿块、飞机剧烈震荡......

恐惧感就会将我们吞噬,我们会受本能驱使,拼命搏斗、逃离或僵在原地。紧接而来的便是恐慌。


普通人对“死亡”的感受

人都是怕死的,因为有太多的牵挂,太多的眷恋,但愿本书能让我们接触到灵魂深处的东西,使我们可以安然面对一切。

坦白地说,随着年龄的渐长,对于死亡的恐惧却一丝没有消减。坐老式电梯时,一遇到不顺畅的感觉就生怕电梯会突然坠落;遇到强气流颠簸,害怕飞机会出事故;更甚至是出门在外担心自己家的狗会出什么意外 …… 对于“死亡”是排斥的,是不能掌控的一种恐惧。得到越多,体验更深,就越感觉到活着的必要性。对生的渴望——不仅仅是因为活着有多么美好,更因为生命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宗教常说,生命是有轮回的,逝去的尽头是一种再生或者升华。生死有命,只愿在有限的光阴里面,少一点遗憾和抱歉,也许,就够了吧……

托尔斯泰在其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中讲述,伊凡伊里奇是一个品性卑劣的地主,在痛苦中面临死亡,但是在生命结束之前,他突然意识到他的死亡是如此糟糕,正是因为他一直生活得如此糟糕。这给我们以最大的启示是:学会很好地生活就是学习如何能够很好地死去。如此,怕死的我们应该去热爱生活,去做爱做的事情,把自己沉浸在生活的河流之中。因为死并不像你想的那样——一切都会完全消亡;最重要的是,你的影响力依然存在,你的言行、你的思想所带来的持续能量依然能够使别人得到快乐。

每个人都有烦恼,曾经有位朋友跟我讲述,他以为自己无畏死亡,而当真正面对死亡时,胆小的有些连自己都看不起,那种被孤独、悲戚包围的滋味,用言语难以形容…从此他不再轻易提“死”字,遇到难事,便告诫自己好好活着,显然,他不再想尝试那种灰飞烟灭的绝望。人虽有豪情壮胆,但没有人不怕死,这种临近极度深寒的界点,是可怕的。我觉得这个世界最令人恐惧的,是自己无法掌握生命,是无奈、束手无策、听天由命。

死是必然,是终点。人生路上迷茫的时候找不到方向的时候,不妨想想,我们理想的终点是什么样?拥抱末日,向死而生。用力死得其所,自然活的明白。

死亡是比生存更重要的话题,自古以来无论中外都不停的在思考死亡及死亡之后的事情,仿佛此生只是路过,大金字塔,巨大陵寝,教堂和复杂庞大的祭祀活动都在表现对生死的看法,而日本人更是对死亡有细节上的突破,切腹自杀变成了一个庄严的仪式。知生死是我们在世上永恒的使命,不管结论如何

人类较高层次的智慧总是告诉我们 向死而生,可是我们了解死亡本身吗?人类总会对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惧和无措,而死亡便是最大的未知。当我们深入这份恐惧,也就开始摆脱这份恐惧,从而更好地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保尔 我们不可以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不是有首歌这样唱吗?“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若我们这样想也这样做了,不管死亡何时来临,有什么可怕的呢?

人作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高等动物,小时候就会本能的对死亡产生恐惧。这本书从这种恐惧出发,将死亡转化为我们行为的驱动力,能够促使我们学会面对死亡,思考死亡。

人,在理智时会恐惧死亡;在失去理智的时刻不是不怕而是无暇顾虑死亡;只有在生命与生存受到不可逆转的威胁,对社会、人生等一切万念具灰的时候,对一切了无牵挂的时候才会真正的不惧死亡

见过生命突然就失去的情景,前一刻的活蹦乱跳,突然就安安静静了,也见过等待死亡的过程,注定要去另一个世界,那种告别世界的前奏,过一天便少上一天。也曾经与死亡擦肩而过,活着与死亡之间的距离看似天涯,偏偏咫尺。无论生活怎样艰辛,精彩的活着,精致的装扮着。

每个人都有烦恼,都有生命中一时想不通的事儿,曾经有位朋友跟我说,他在最困难的时候,有个和尚开导了他,让他重新回到了人生正轨,他以为自己无畏死亡,而真正面对死亡却被深度寒冷镇住了,那种孤独,那种悲戚,用言语难以形容…从此他不再提“死亡”两字,豁然开朗的是,小哥从此遇到难事,在墙上贴一“死”字,告诫自己,有什么坎比这个字更难的吗?没有就潇洒自如地活着。人虽多执念,但没有人不怕死,真正想死,便是临近界点,心如死寂,真正想死的人不会喊着想死,我认为这个世界最令人恐惧的,是自己无法掌握生命的,是无奈,是束手无策,听天由命…


如何理性面对“死亡”这种恐惧感


我们只要审视自己的生命本身就够了。

要按照我们的世界观,最终慢慢实现永生的愿望,我们就得感觉到自己是所在文化的宝贵成员。

因此,处理恐惧的一种重要途径就是感受到个体的意义所在,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自尊。

文化世界观形式多样,同样的道理,获得并维护自尊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对于苏丹的丁卡人来说,谁拥有最多的长角牛,谁就最受尊重。而在特罗布里恩群岛,要衡量一个男人的价值,得看他在姐姐房前堆放了多大的山药金字塔,然后让其慢慢腐烂。

对于很多加拿大人来说,如果一个人可以成功躲闪对方头戴面罩的守门员,用手中的球棍将橡胶球击进网,那他就是民族英雄。

我们深受自尊的驱使,这种驱使力无以复加。自尊保护着我们,即使日常生活掩盖下的恐惧在涌动,我们也不会受其影响。

自尊让我们每个人相信,我们的存在会持久、有意义,绝不仅仅是终将毁灭的物质载体。

坚信世界观的正确性,证明个人的价值所在,这两种相生相存的心理齐头并进,让我们远离只有人类才有的恐惧——对于不可避免的死亡的恐惧。也

正是在这样的心理驱动下,人类在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才取得了斐然的成就。

但是在科学心理学领域,死亡并未获得太多关注。即使今天,很多心理学家对于死亡的冷漠依然令人吃惊。

这可能是因为,大家普遍认为我们同死亡之间的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无法通过严密的科学方法获得理解和测试。

在后弗洛伊德时代,心理学依然在为成为被普遍认同的合法科学而苦苦奋斗,心理学家对于重大的宏论十分警觉,尤其是涉及潜意识思想及情感对于日常行为影响的方面更是如此。

但对于人类来说,真正的悲剧是,在逼近的危险消失后只有我们依然有恐惧感。

借用伟大的比利时歌曲作家雅克·布雷尔的话来说,人类的死亡就像是“一个守株待兔的老色鬼”,一直潜伏在心理暗影之中。这种意识很可能会将我们置于对存在的永久恐惧之中。

欧文·亚隆(心理治疗大师):

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却不会因此湮灭;死亡虽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

史蒂夫·乔布斯(苹果公司创始人):

"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重要的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东西。你有时候会思考你将会失去某些东西,"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知道的避免这些想法的好办法。你已经赤身裸体了,你没有理由不去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

很多人很纳闷,作为一个企业家,为什么不务正业去登山,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想说的是正因为登山使我能面对死亡,这是我登山的收获。实际上,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从生命到死亡,如果没有死亡不可能有生命。如何面对死亡,我们的态度截然不同。正因为登山,进山之后,甚至都不知道明天一早,还能不能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经历使你必须考虑原来回避的问题--如何面对死亡。

本文摘编自《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 e n d ————

}

1973年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48年,这一年,有一位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溘然长逝——巴勃罗·毕加索。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毕加索任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大画家之首;2021年,香港苏富比艺术品拍卖率先开槌,毕加索的《斗牛士》以1.2亿港元落槌,位列“神品”专场第一。

毕加索的作品,一直以来都是拍卖场上的宠儿,曾一举拍出11亿元的高价,他的绘画风格是如此的与众不同,以至于当你第一眼看到就会知道此画出自谁手。尽管这位独特另类的大师已经去世多年,但不管放在何时何地,他依然是位伟大的艺术家,是当代绘画艺术最具有创造性与影响力的大师。

毕加索的名气自然无需多言。高晓松老师曾在节目中提到过:

“1973年毕加索去世是艺术史上的一件大事……毕加索不光按今天的观念看,即使按当时的道德观看,他都不是一个好男人。”

这不禁让我有些好奇,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他都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男人,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女人为他痴狂?他对女人的态度又是如何?这些女人在他数千副画作中产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影响?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巴勃罗·毕加索

一副杰作的背后,往往蕴含着一部动人的故事,例如上一节我们回顾的文森特·梵高,在得知了画作背后那一系列的悲情往事以后再欣赏其作品,便会多一层感慨与动容。而毕加索的作品,实不相瞒,我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表示过质疑:这些画怎么一点也不美呢?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

我们若想看懂一副画,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其创作背景,于是,为了更好地解读他的画作,我看了一些讲述毕加索生平的影视与书籍,在深入了解到其凌乱纠缠的感情生活后,这......才真正颠覆了我对于画家的认知,但同时我也惊讶于他旺盛的生命力与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叹服其极具智慧与远见的商业头脑,毕加索的成就,确实不是凡人可以企及的。

1881年,毕加索生于西班牙安达鲁西亚自治区的马拉加市,他从小就很有艺术天赋会做惟妙惟肖的剪纸,还创作了许多惊人的绘画作品,左邻右舍都赞叹不已称他为天才。然而,这个“天才”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上课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折磨,听课时他不是漫无边际地幻想,就是看着窗外的大树和鸟儿。

作为坏学生,在学校关禁闭就成了毕加索的家常便饭,禁闭室里只有板凳和空空的墙壁可是毕加索却很高兴,因为他可以带上一叠纸,在那里自由地绘画。好在有父亲的支持,毕加索可以每天都沉浸在想象的天地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艺术的世界找到了快乐。

1895年,毕加索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术学校,1897年,又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但他从来不是只沉浸在绘画世界的艺术呆子。那时他就结交了很多朋友,和他们一起出入酒吧、赌场、妓院,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声色犬马、一晌贪欢是年轻时的毕加索生活的全部内容。

他承认过这一生只爱过7个女人——娶过的两位妻子:奥尔嘉与雅克琳,还有五位情人:费尔南德、艾娃、特蕾丝、朵拉、弗朗西丝·吉洛特。在巴黎艺术圈里流传着毕加索“一天三换女伴”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从他一生的情史来看也不无可能。

“在我的心中,谁也不会占据真正重要的地位,对我来说,女人就像飘浮在阳光里的尘粒,只需挥动一下扫帚,它们就得飞出门外。”

90岁的时候,毕加索还说:

“年龄迫使我们不再抽烟,但是烟瘾还是有的;做爱也是如此,虽然不做了,但是欲望还是有的。”,直到90岁高龄,毕加索才渐渐从性这事儿脱离出来。

爱是做出来的,画是女人中来的。性与艺术贯穿着毕加索的一生,每个女人都是他的灵感缪斯。他会把每一任情人都置于自己的画布中,虽然他画的女人基本都认不出脸…但这些女人分别对应了他人生的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的创作风格。下来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他的每一任人情人以及所对应的作品。

1904年,情场上的毕加索已是老手,但23岁的他还是认真的谈了场恋爱,费尔南德。费尔南德是毕加索第一位有名有姓的情人,也是其真正意义上的初恋。她童年不幸,在过去的婚姻中遭遇家暴,之后从自己的家庭中逃逸出来并改了名字,来到巴黎专门给画家当模特。

费尔南德与毕加索相遇时两人都是23岁,这时的毕加索就住在蒙马特的“洗衣船”公寓楼里,这附近还聚集了不少只住得起蒙马特的穷酸艺术家。这面满是乞丐、波西米亚人、乐师还有舞厅,于是毕加索便开始创作他在蒙马特所看到的周遭世界,

毕加索此刻知道,如果要出名,就必须别出心裁的表现这些人物,这个狂妄自大的年轻人励志要在艺术界里叱咤风云、名留青史。而他打破常规作品中最伟大的一幅,便是在1907年创作的那副堪称丑陋但令人震撼的——《亚威侬的少女》

这幅画描述的是妓院里的景象,毕加索依据自己的记忆创作了此幅画作,他从非洲部落艺术中汲取灵感,并打破了百年来支配着西方艺术世界的绘画规则。看惯了柔美温顺的女性形象的观众们,被这幅画弄得焦躁不安,但这幅画之所以令人如此的不安 其实还另有原因——

画面中的妓院姑娘们,在痛苦中表现出一种赤裸裸、豪不难为情的、动物般的直率,毕加索抛弃了传统观念里人们对于裸体,所抱有的一切美与温柔的想象,站在画前的人们,会第一次感到自己不是在主动的欣赏一幅画作,而是被画面中的人物毫不掩饰的轻视了,这便是他们感到不安的原因之一。

这幅画带给人一种既无比亲密又十分野蛮的视觉冲击,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女性们“畸形”的裸体,这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性,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会发现,她们并不像过去那些学院派作品中的女性那样,顺从地坐着或站在那里、避开男性的目光、表现得既娇羞又妩媚,而是非常有力的回敬这些视线,带着超乎寻常的自信与性感,这些女人不可一世的表情似乎并不在意你看不看她,这是一种女性反抗意识的觉醒,我认为这幅画的魅力正在此处。

大多数人在第一次见到这幅画时都不知道该往那里看,而毕加索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亨利·马蒂斯在看到这幅惊世骇俗的作品时,还当它是一个“不好笑的玩笑”,马蒂斯毫不避讳的表现出对这幅画的厌恶,并向世人放出狠话:

“毕加索会吊死在这幅画面前,因为它实在是太糟糕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幅画都无法示人,因为它过于直白、简单粗暴、具有强烈的攻击性。但毕加索的追随者们则认为,《亚威侬的少女》意味着一个革命性的时刻即将到来,这幅画将代表着现代绘画的开端。事实确实如此……

毕加索与费尔南德在一起的时期,毕加索为其创造了60多幅肖像画,并完成了这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作《亚威侬的少女》,之后毕加索开始名声大噪。毕加索与费尔南德共渡了七年光阴,但这期间他们对彼此都不忠诚,到了1912年毕加索提出了分手。曾经的穷小子毕加索为费尔南德勾勒过美好的未来,然而当他结束贫穷的时候,也结束了和费尔南德的关系。

每当毕加索回忆起蒙马特时,总说这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然而他却表示不想再与费尔南德有任何的关联,因为她的存在总让他想起那些辛酸痛苦的日子;可见,毕加索并不是真心喜欢在蒙马特的生活,而只是一种 作为成功人士在回顾过往时,故作云淡风轻的感慨罢了。但正是这段曾经甜蜜蜜的初恋,改变了他的绘画风格——在遇到费尔南德之后,毕加索由抑郁压抑的蓝色时期过渡到玫瑰时期,柔和的粉红色开始成为他画作的主要色调。

毕加索与费尔南德的结局非常难堪,是因爱生恨的典型代表。两人分手20年后,费尔南德还特地写书爆光旧情人的八卦丑闻,毕加索感到既愤懑又无奈,但他是个爱面子的人,所以还是给了费尔南德一笔不菲的封口费,于是书只出版了其中6篇文章。费尔南德以此为筹码,向毕加索索要每月固定的生活费,以换取直至毕加索死前不出版该书的条件,毕加索答应了,但他却不介意自己死后人们再看他的八卦。这本《Picasso and His Friends》在毕加索去世的15年后得以出版,于是后人们才有幸窥探毕加索不为人知的一面。

离开费尔南德不久,毕加索爱上了画家朋友的妻子,伊娃。她比毕加索小4岁,身材娇小、温顺体贴。两人很快都离开自己的伴侣投入对方的怀抱。可惜后来伊娃患上了肺结核总是咳嗽不停。因为害怕自己被传染,毕加索远离了她并开始和其他女人厮混,后来伊娃病情加重不治身亡。

毕加索一生情人无数,但他只结过两次婚,第一任妻子就是奥尔嘉,一位俄罗斯芭蕾舞演员。古典芭蕾于现代 听起来感觉是个很高大上的专业,然而在那个时代并非如此。芭蕾舞演员在当时绝对不可能是什么崇高的艺术家,都是穷苦人家的女孩们才会去做的职业。

巴黎的歌剧院与其说是艺术的殿堂,不如说是上流社会的男人们心照不宣的妓院。对于芭蕾舞女来说,芭蕾不过是个跳板,重要的是被哪个有钱男人看上然后被包养起来,从此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奥尔嘉是不是也属于这些想拼金主的舞女中的一员,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她在舞团里并不出色,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底层演员。在成功的画家之妻与永远当不了首席的普通舞女之间,她很快做出了决定。

于是奥尔嘉在遇到毕加索后不久便决定离开舞团,他们于1918年完婚,据说毕加索在与奥尔嘉结婚前,曾把她带回家见了自己的母亲。深知儿子本性的母亲,竟然对准儿媳妇说:“你不要嫁给他,没有一个女人跟他生活会幸福。”可这句警告并没有对奥尔嘉起到任何作用,三年之后她生下一个儿子。毕加索在这段时期开始回归古典主义。

值得一提的是,毕加索的这个儿子后来给老爸做了一辈子司机,还给他生了孙子,然而毕加索从来都没抱过…由于生育后的奥尔嘉身材变得臃肿,脾气也逐渐暴躁,这引起了毕加索的诸多不满,婚姻中的各种矛盾迅速爆发,并逐渐白热化,为了获得艺术的灵感,毕加索很快又出去寻觅新的女人。

1927年,毕加索46岁,此时他的绘画事业已经如鱼得水、蒸蒸日上,然而为了获取灵感,他还在一个领域苦苦追求着,那就是各种各样的女人。毕加索身高不到一米六五,长相也不算英俊,却总有前赴后继的女人拜倒在他的脚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这些女人在毕加索身边时她们会感到自己与众不同。

毕加索爱这些给他带来艺术激情的女人们,喜欢她们簇拥着自己,并且他的每一幅大作都是受到了身边那些如流水般女人的启发。但这其中,总有几个会显得比那些过客更为重要,这其中就有玛丽-特蕾斯·华尔特。

玛丽与毕加索有过一段很久的感情,初次相遇时,玛丽年仅17岁。当年的毕加索在老佛爷百货门口的橱窗内看到了青春靓丽的玛丽,于是便在门口等待,等她出来的时候毕加索说:“小姐你好,我是毕加索,我想要为你画一幅肖像。”玛丽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她完全不知晓毕加索是谁,不过据玛丽后来的回忆称:“那时毕加索很有魅力,打着一条漂亮显眼的红领带。”于是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这是毕加索最有名的肖像画之一《梦》,画中的女人正是玛丽。2013年这幅画以1.55亿美元售出,是史上所有美国买家买过的最贵的画。

天真无邪的玛丽疯狂地爱上了这个魅力四射的画家,而毕加索也迷恋着玛丽的肉体…他觉得玛丽硬朗的五官以及稍显健硕的运动员身材很有希腊风范,这尤其启发了他的“沐浴者”系列(Bathers Series, )。

在1932年的《梦》里,玛丽·特雷斯向后靠着 陷入了性爱后的遐想。曼妙的曲线勾勒出她性感的体态,渲染于缤纷、浓郁、厚重而柔和的粉彩中。画中的她宛若一个性感摇曳的舞者。

与玛丽在一起的这段时期,毕加索创作了大量女人的肖像及裸像,模特基本都是玛丽。同之前的女人一样,她用自己的美貌和所扮演的角色给举世闻名的毕加索带来疯狂作画的灵感,但是成为毕加索的缪斯并不是件浪漫的事,因为这个职业非常短命,模特必须随叫随到、全身心投入,终年无休,而且同一时期,会有几个与你相同的人,但你们之间全都一无所知,所以这份工作并不容易,她们需要同时兼顾毕加索的身体与灵魂,满足他的一切要求,这跟照顾小孩其实没什么两样。

后来玛丽怀孕了,却被毕加索的正妻奥尔嘉发现,奥尔嘉申请离婚但毕加索不同意。这并不是因为他还爱着奥尔嘉,而是因为他不想与妻子对半分财产。讽刺的是,毕加索当初结婚时以为自己永远不会离婚,所以婚前协议上写着:夫妻所有财产共有,包括所有的画作。就是因为这一点,毕加索一直到74岁还和奥尔嘉保持着婚姻关系,尽管他们自从那次闹离婚之后就分居了,奥尔嘉的葬礼他也没去。

毕加索与玛丽度过了幸福且非常高产的十年,这个女人一生都爱着毕加索,不过后来毕加索开始察觉到自己的灵感开始枯竭,这对于画家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于是在玛丽生下他们的女儿没过多久后,毕加索就因为有了新欢而抛弃了她。然而玛丽却一直心存幻想,期待有一天毕加索会娶她为妻。

1955年正妻奥尔嘉去世后,玛丽以为自己终于等到了毕加索恢复自由身,结果毕加索完全没有和她结婚的意思,娶了别的女人…尽管这样,玛丽还是深爱着他,当毕加索去世时玛丽大受打击,不到四年她就以自杀的方式殉情了…

灵感曾一度枯竭的毕加索度过了两年非常艰难的时期,险些完全放弃作画去做一位诗人,然而毕加索还是在1936年的一天遇到了人生的转机,他眼前又出现了新的灵感缪斯。这年54岁的毕加索在双偶咖啡馆里经人介绍,认识了28岁的女艺术家朵拉·玛尔。这个女人便是日后那副名扬中外的《哭泣的女人》中的人物原型。

毕加索由于工作关系认识朵拉,在咖啡馆内,他看到这位贵妇坐在不远处正玩着一把尖锐的刀,她拿刀刺向自己张开的手指,好几次都把手刺伤了却并不打算停止这种自残行径,桌子上满是血迹。普通人看到这种场景,大概率都觉得这是个疯子,赶紧离远些,但毕加索却看的十分沉醉认为这个样子的朵拉很是迷人,他甚至还一直保留着朵拉那副沾了血迹的手套作为留念的爱情信物……

朵拉是一位摄影师兼画家,与甜美温柔的玛丽相比,朵拉是与之截然相反的另一种女人。这位新欢以政治艺术家的身份为毕加索展现了他们那个时代的残酷与黑暗,这让毕加索开始以全新的方式思考与创作,险些江郎才尽的他此刻正需要一位像朵拉这样,阴郁、深沉、极具智慧与创作性的女性,为他的艺术注入新的血液。

朵拉与毕加索的亲密关系不只在爱情上,还有他们的艺术创作。她给毕加索做模特、为工作中的毕加索拍照,甚至参与到了毕加索的绘画中。毕加索在1937年创作《格尔尼卡》的时候,朵拉则在一旁用镜头记录他工作的瞬间,而且她还帮忙画了这幅巨画中的少数部分。最重要的是,她的摄影方法很大程度影响了毕加索。她当时经常使用多重曝光的方法来创作超现实主义作品,这和毕加索画中割裂的空间如出一辙。

这个时期毕加索的作品偏向超现实主义。

毕加索1937年创作的这幅《朵拉·玛尔的肖像》看起来就像一堆被拼凑起来的碎片,红色的指甲似一把满是血的尖刀,和朵拉那挑衅般噘起的嘴唇十分相称,画中的女人被涂满了尖酸的颜色,全身都是冷冽的棱角 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可爱,毕加索笔下的朵拉总是用极具挑战性的眼神回应这我们,身上燃烧着强烈的个性。

而在朵拉的耳朵上,停留着一只蜜蜂正在汲取她脑中的“花蜜”,有人说这可能象征着毕加索本人,同样的蜜蜂在日后《哭泣的女人》中也有出现。所以毫不意外,多拉才是那个改变了毕加索思想和绘画风格的人,她将毕加索拽出了创意枯竭的泥潭。

《哭泣的女人》这幅画,也是我在小学的美术课本上,第一次见识毕加索的作品,记忆犹新的是当年老师带领我们欣赏这幅油画时,全班都发出了“天啊!怎么这么丑“的呼喊声,时至今日,我依旧不认为这幅画有多美,但对画中的女人 却多了一层理解与感悟。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哭泣的女人》是他画的最后一幅,也是公认最好的那幅,现存于英国伦敦的泰特美术馆。如果你近距离欣赏这幅油画很快就会发现这幅画涂得异常厚重,画面上的有些地方 颜料甚至多得快要掉下来,这一点非常有趣,因为在同一时期,毕加索大多画都很薄,但在这幅画里他想用颜料来突出图画,而非用图画突出颜料,这与他之前的作品有着天渊之别,不过也说明了他在创作这幅作品时非常用力、竭尽所能,画里浸透了他的汗水与希冀。

这幅油画的尺寸不大内容也及其简单:一个带着红帽子的女人正在哭泣,手里拿着一张手帕,表情悲痛万分,这样一幅简易的像是卡通片般的画作却十分有力量,它几乎能够刺痛观者的双眼令人过目不忘,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一个原因便在于它大胆的配色,毕加索加入了所有温暖大方的色彩,红、金黄和亮橙色,又将这些色彩推到画面的背景里,构成了女人身后的那堵墙和脚下的地毯。女人的头部由粗黑的线条塑造,拼接了明亮青涩的黄绿和较为暗淡的红蓝,而人物的脸上又几乎都是冷色调,他用了大量冰冷的白色、忧虑的蓝色,这样的色彩选择可以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一种孤寂、哀伤的痛苦基调。

画面上呈现着一个饱受煎熬的女人,极致的痛苦对她百般折磨,脸上的眼泪就像一滴滴雨珠或一颗颗宝石,她的皮肤上布满了丑陋的蓝色伤痕,看起来就像是被老虎抓伤了一样,我很少看到画像里的人会露出牙齿,而在这幅画却可以看到牙齿,这样做同样是为了突出悲伤的丑陋。比起那些严谨细腻的学院派画作,这幅作品似乎更像是纽约地铁里的一张个性涂鸦。

但我必须说这是幅精彩的涂鸦,画中透出一种强烈的迫切感,毕加索运用了立体派的扭曲手法、入木三分地描绘出人类的孤独与哀伤,为的不是卖弄新的思考和绘画方式,而是想告诉大家,他作为一名现代画家也能够发人深省,自己并不比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差,哭泣的女人是毕加索最早也是最为震撼的政治宣传画,它宣扬了一种真实、毫不掩饰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以及这幅画,便是毕加索为世界留下的宝贵财富。

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毕加索的画也有“真实”的地方,当我们试着回忆一个人的脸时会发觉,脸上的五官很难在脑海中正确无误地再现,无论是多么熟悉的人大脑也几乎无法重现一张完整的画面,每次跳出来的只有这张脸的某一部分:左脸、额头、鼻梁、嘴唇…而这些部分却没有办法在同一个瞬间被组合起来,只是不断地分别闪现在回忆里。除非此刻我们正看着这个人的脸或照片,否则难以记起一张完整的头像。从这个角度来说,毕加索的画确实捕捉到了大脑记忆人脸的方式,只不过他把这些影像都放在了一张画布内,就好比把所有的连环画都画在同一个画框里。

朵拉性情激烈、热情、主动,与安静、被动、柔弱的玛丽是完全相反的类型。毕加索笔下的玛丽总是以柔和的色调和感性的曲线出现,但他的朵拉呢,形体是撕裂的、面部是痛苦扭曲的、色彩是剧烈不和谐的,这其实也是两个情人带给毕加索的不同感受,而且他在自己的画面中反复强调着这些不同点。

朵拉与毕加索的恋情持续了八年之久,这期间毕加索也没有和玛丽断绝联系,事实上,毕加索一生都没有断绝与玛丽来往,而且一直给她和女儿一定的赡养费。朵拉和玛丽一直都知道对方的存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争风大战实在不亚于甄嬛传。有一次,两个情人在毕加索的工作室见面,双方对峙甚至大打出手,而毕加索只是在一旁饶有兴致地观看…甚至还画成了画。后来,直到毕加索遇到了下一个女人弗朗索斯时,才正式与朵拉分手。

朵拉一直患有轻度的抑郁症,与毕加索分手以后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还曾经住院过一段时间。在一定的意义上,朵拉遭受了伊卡洛斯般的悲剧——有时候你离太阳太近 就会被其灼伤。而随着毕加索名气的不断攀升,《哭泣的女人》的存在,也意味着朵拉将长期生活在这幅画的阴影之下。但这幅画本身却具有着意义非凡的价值,因为这幅普世的杰作,能够引起我们所有人的共情,它讲述的是人间苦难,并且不幸的是,终有一天,我们都将接受属于自己的那份苦难……

弗朗索斯是富人家的女儿,也是一名艺术院校的学生,她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拥有好几个学士学位,是毕加索所有女朋友中最有文化的一个。相识那年,弗朗索斯22岁,而毕加索已经62岁了,和毕加索谈恋爱以后,弗朗索斯选择了辍学专职搞艺术…感情的开始都比较罗曼蒂克,艺术家的诡魅气息与少女的青春魅力,碰撞在一起产生的感官刺激又一次激发了毕加索的创作灵感。下面是弗朗索斯的照片以及毕加索笔下的她。

弗朗索斯为毕加索生了一儿一女,下面着幅展品画的就是这对儿女。这是当年的拍卖行拍出最贵的一幅画,2820万美金,猜猜这个价是哪位土豪出的?是万达集团,2013年这幅画以两千多万美刀也就是1亿多人民币的高价被万达集团买下。

两人在一起10年(),毕加索一如既往地花心,最后弗朗索斯甩了毕加索(唯一主动甩毕加索的女人),几年后她就同别人结了婚,从此和毕加索老死不相往来。直到11年以后,弗朗索斯写了一本关于她和毕加索共同生活的回忆录《Life with Picasso》。和上次费尔南德的回忆录一样,毕加索先是叫律师去吓唬人家,然后打算一堆钱扔在弗朗索斯脸上让她闭嘴,但都没有什么用,弗朗索斯照样出版回忆录,就因为这样,毕加索从此不肯见他的那一对儿女…

弗朗索斯的回忆录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本书至今已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卖出超过一百万册,现在维基百科上对弗朗索斯的介绍首先是画家、批评家、畅销书作家等等个人成就,最后才是“毕加索的情人”。现在看来,与毕加索分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起码弗朗索丝·吉洛特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毕加索的女人里不是自杀就是疯了,或者一辈子郁郁寡欢,弗朗索丝应该算是毕加索所有女人中结局最好的那一位(论女孩要独立、有文化的重要性)。

杰奎琳是毕加索的第二任妻子。当年因为毕加索不想与奥尔嘉分财产,所以一直都没和她离婚。他与玛丽、朵拉、弗朗索斯、杰奎琳她们在一起时都还处于已婚的状态。直到奥尔嘉去世了,74岁的毕加索才重回自由身。不久他便与28岁的杰奎琳低调完婚。

杰奎琳出身于社会下层的单亲家庭,她和前夫有一个女儿,杰奎琳是在一家陶瓷店里打工时认识的毕加索。毕加索结婚以后还是经常在外拈花惹草,但他此任妻子却可以忍受种种不忠,这到底是不爱还是深爱?个中故事我们只能浮想联翩。他们结婚一起生活了将近20年,晚年的毕加索非常依赖他的妻子。

1973年毕加索去世,这位继承了毕加索大笔遗产的杰奎琳却并没有过上富婆的潇洒生活,毕加索去世十三年后她也自杀了,两个人没有孩子。

毕加索对女人们充满着好奇心,满怀着无尽的激情与欲望,他把生生不息的热情、血液里流淌的火热、疯狂,融进自己的画布里。画与性——是他生命中无法分割的部分。每一次感情的经历都影响着毕加索艺术风格的转变。在其一生创作的近37000件作品,女性角色占据了大多数。毕加索从女性的身体里获得满足,从刺激中寻求创作动力。

“艺术本就不是纯洁的,我们应该禁止它与尚无准备的纯洁者接触。没错,艺术是危险的,但是,如果它纯洁了,就不成其为艺术了。”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生都脱离不了女人的原因吧,天才总有常人所不理解的疯狂以及不按伦理出牌的言行。在天才艺术家眼里,也许这个世界就是荒诞的,这不是一个规则的世界,甚至没有任何伦理可言。

毕加索一生经历着那么多种女人,有过丰富多彩的感情生活,他的情感经历也影响着艺术风格的转换——蓝色时期——玫瑰时期——立体派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在这么多艺术家里,很难有一个画家经历过这么多次风格的转变,而且他每次的转型都成功了。

蓝色时期的画作以蓝与蓝绿为主色调,极少使用温暖的颜色,这是受到他的朋友卡洛斯·卡萨吉马斯的自杀影响,使得蓝色时期的画作常显现得非常阴郁。玫瑰时期是受到初恋情人的影响。立体派时期则是他开始走向理性、抽象的世界,将物体重新构成、组合、带给人们更新、更深刻的感知。超现实主义时期他的作品则蒙上了一层更加神秘的色彩,《格尔尼卡》就是在超现实主义时期完成的。

《格尔尼卡》Guernica cm*776.6cm 现藏于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

如果梵高的人生用一个大写的“惨”字概括,那当我们看完毕加索的情史以后,大概可以用一个“渣”字来总结,但我过去就常说,我们生活的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凡事都有多面性,如果毕加索仅仅只是拥有着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情史、画过数以千计、大胆直白的裸体画,那这一切还不足以奠定他今天的成就与地位,真正展现他人性中脆弱与敏感;博爱与伟岸的正是这幅反映西班牙内战的反战题材大作——《格尔尼卡》

1937年4月, 朵拉·玛尔将一则关于战时暴行的新闻报道推到了毕加索面前,报纸上写着一条西班牙的村庄遭到德军飞机连续几天轰炸的新闻,照片上的城市遍地狼藉,成百上千人在爆炸中丧生,俨然一派人间炼狱的可怕场景。

此刻,毕加索的祖国惨遭内战的倾覆,国民军与共和军展开激战,支持国民军的纳粹和意大利法西斯势力仅仅是出于好奇就炸毁了西班牙北部重镇——格尔尼卡,他们想要看看大规模空袭能达成什么样的效果,而这次袭击本身并没有任何战略目的,这是欧洲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轰炸,这场灾难向世人无情展示着现代战争的可怖威力。

格尔尼卡发生的惨剧令毕加索勃然大怒,他坚信艺术是道出真相的谎言,并想通过画作让世界都看到这一点,因为艺术比任何一种语言都善于沟通,它能够消除人类之间的一切语言障碍。毕加索怀着满腔的怒火仅用数周便完成了《格尔尼卡》的创作,他收集了大量的新闻报道与战地照片,为的就是真实再现残酷的战争场面,这也是为什么这幅画作全部都是由黑白灰三种颜色所组成,因为当年的新闻影像就是黑白色的。

色彩的缺失给整幅画平添了震撼之感,画面上满是痛苦不堪、厉声尖叫、濒临死亡的人和动物,毕加索利用这幅画表现了西班牙人民所遭受的惨痛经历,他同时也在回应一种新型的暴力:仅仅是指点江山就能谋杀整座城市里的人。

画面最左边那个抱着孩子、悲痛欲绝的女人是如此的振聋发聩,它和《哭泣的女人》共用的是同一个模特,朵拉·玛尔。在毕加索创作期间朵拉一直陪伴左右。这个在各方面都像是他翻版的女子改变了毕加索的一切,在此之前,毕加索的画作都只围绕着自己的世界,而现在,他正在为自己的政治立场发声,这给毕加索赋予了新的武器——一位爱好和平的的反战画家

这幅画的诞生之初并没有为毕加索赢得即刻的赞颂,一部分人认为它的宣传意味太过浓重,就像一块直白浅显的城市广告牌,还有一部分人又认为它太过抽象,不易看懂,但这幅画终有一天会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将奠定毕加索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艺术家之首的地位。

在现代艺术的世界,成功与否可能不在于细节的好坏,衡量成功的因素,包括野心的大小、价格的高低、亦或是媒体出镜率的多寡。简而言之,“体量”很重要。毕加索除了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同时也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他深谙经销之道,卖力地推销着自己的一切,这点我在过往的文章中曾提到过,在此就不多赘述了。

置于他那一段段风流韵事我其实是这么看待的:每一位艺术家先排除天赋与勤奋的部分,能促使他们不断迸发思维火花的,基本离不开两种东西——人格的缺失+心灵的扭曲。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只有苦痛才能激发灵感,才会驱使你去反思人性。幸福会使人精神懒惰、智商日趋退化,人一旦坠入幸福基本上就再也造不出好作品了。

所以请世人们尊重艺术家心中的那份孤独自我、那份离经叛道,不要苛求别人德艺双馨。真正的艺术源自人性的缺口它不可能德艺双馨,德艺双馨的都是唱红的伪艺术家,优秀的艺术家们并不在意世人看待他们的眼光,他们的心中有一块圣洁、旁人无法染指的秘密花园,这个花园就叫做艺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尖锐犹湿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