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马拉雅只有平板电脑才有自制助眠?

【篇一:减肥的经典说说语录】

脸大不是病,腿粗要人命

让自己瘦到斤,哎呦喂,光想想就觉得自己开心的睡不着觉

要瘦,誓不达目标不罢休

肉肉,我不爱你了,你走吧,不要再迷恋

我们分手吧,我们不合适,真心的

亲爱的,再不瘦,就真的老了。

没吃饱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了就有无数个烦恼

我和脂肪做斗争,差点没牺牲

不要一个人占两个人的位置

胖子没资格吃,一定瘦了再说

看你那腿,你那大象腿就别自讨没趣的穿裙子

你要有人家的资本你就吃呀

当你老时,回想起来,一辈子没有瘦过,那

胖子都有一颗很敏感的心

自己吃肥,就一定能把自己瘦下来

一定要吃早餐,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多

单身并不意味着你不懂爱,大多数原因是你太胖

我曾经瘦过,想到就心酸

是一天一香蕉吃个星期。所以你看,就是要忍,为什么别人

那些想减肥又没有意志力喜欢吃东西的人

妈给自己找借口少墨迹果断点会死

反正世界上胖子这么多也不差你。

不管用什么方法瘦下来,只要你不控制绝对反弹

你知道那些瘦子为什么比你瘦吗

因为在努力劝你多吃点东西照

}

在线音频终于等来了新的故事线。

苹果在WWDC2022上发布了新一代CarPlay,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屏幕映射,试图与汽车硬件以及车内屏幕进行深度整合;吉利收购魅族的消息也尘埃落定,吉利的车机互联布局进入了新的阶段,不排除统一手机和车机系统、UI、操作逻辑的可能。

车载领域和物联网的进一步整合,说明了基础设施和应用服务的关系正在积累量变。对于和车载场景相随相伴的音频内容和平台,在新局面下所扮演的特殊角色,或许可以找到一些不一样的答案。

就像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机构尼尔森IQ在《入耳更入心,润物细无声——网络音频媒体价值研究》中指出的,音频媒体以“好声音”为本质,带给听众更多听觉的感官盛宴。音频媒体以其最核心的“陪伴”属性,与用户360度生活场景深度融合,既不会“打扰”用户当下行为状态,使用户实现时间上的“增值”。

无独有偶,耗时九个月打磨的全球首部《哈利·波特》官方授权中文有声书,也于6月21日正式上线喜马拉雅。这一重磅IP通过精湛的配音、精细的制作和丰富的音效,首次为中国的听众们带来了原汁原味、无删减的《哈利·波特》。喜爱这一IP的用户分布在学校、职场,在通勤、居家、休闲、亲子放松时刻,在喜马拉雅上以另一种方式进入“魔法世界”,成为在线音频最新的话题点。

一系列事件的背后,“音频生意”似乎正在抵近新的拐点。

流量可以说是互联网永恒的话题,即使是在人口红利消失、新增流量枯竭的背景下,对于流量的讨论仍然非常高频。

比如前两年风靡市场的私域流量,在流量价格高涨的局面下,从公众号、小程序、社群等渠道沉淀私域流量的做法蔚然成风;再比如短视频引爆的直播浪潮,引流、聚合、变现的方法论同样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当流量的主阵地从图文跳到短视频,音频成了被选择性忽略的一环,但也逐渐在车载、家居、休闲、睡前等特定场景下展露出流量曝光优势。

毕竟CNNIC早在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就已经揭示:网络音频已经是国内网民使用时长第三的应用,仅次于即时通讯和网络视频,在用户使用时长中的占比高达10.9%。

易观分析也在2021年的市场报告中写道:2021年1-11月国内“耳朵经济”市场的月活跃人数均超过8亿人次,月人均使用时长均超过3小时,月人均启动次数达到33次以上,超过80%的用户每天至少打开一次音频APP。

可以找到的数据还有喜马拉雅的招股书,2021年平均月活跃用户达2.68亿,其中移动端平均月活用户为1.2亿……在用户规模和用户粘性上已经超过不少超级APP。喜马拉雅代表的在线音频平台无疑是被低估的流量高地,而之所以会出现被低估的现象,其实离不开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在线音频应用场景和终端的多元化。比如喜马拉雅的月活用户组成中,移动端的用户占比45%左右,物联网平台和智能终端占了剩下的55%,其中物联网和第三方平台的月活用户在2021年就达到了1.52亿。

截至2021年9月,喜马拉雅与70家主机厂实现紧密合作23家方案商,10家后装厂商达成合作。车载场景下,喜马拉雅音频平台覆盖用户成熟理性,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喜马拉雅有车用户的车辆品牌中,BBA品牌占28.69%。

二是“眼球经济”主导的流量思维定式。不管是PC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流量的载体在不断更新,可终归离不开屏幕,以至于流量的聚合和分发逻辑都是围绕屏幕产生的。但音频主导的“耳朵经济”属于闭屏流量逻辑,用户无需用眼,就可以在通勤、家务、工作学习间隙、休闲、睡前等场景使用音频,产生收听时长。

时间终归才是商业的终极战场,在“屏幕时间”增量见顶的时候,“耳朵”时间的价值终归会被越来越多人发掘。一个鲜明的趋势在于,智能手机的销量自2017年开始就在逐年下滑,而智能汽车、IoT等产品的销量却在持续增长,时间的“抢夺暗战”从眼球转向耳朵,可以说是笃定的结果。

那么,闭屏流量的新语境下,“耳朵经济”的价值能否被看到?

尼尔森《网络音频媒体价值研究》的调研报告,看似只是对在线音频媒体价值的研究,却从三个维度向外界阐述了“耳朵经济”中独特的媒体商业价值。

第一个层面是内容种草。“眼球经济”时代屡试不爽的策略,在“耳朵经济”中同样适用。

国内坐拥2.68亿月活的喜马拉雅,已经推出了节目定制、播客营销、场景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尼尔森《网络音频媒体价值研究》的调研显示,网络音频人群对广告接受度较高,一线、车载、泛亲子人群更愿意主动留意广告。相较于传统广播人群77%广告接受度,网络音频人群广告接受度更高达80%。

第二个层面是品牌认知,高级的营销从来都不是说教,而是影响消费者的心智,提到一些关键词时能够自发联想到品牌。

尼尔森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即音频在品牌认知的形成中有着独特的“补点”作用。在线音频的使用场景包括居家休闲、睡前、通勤、家务、开车等等,音频在这些场景中常常是用户接受信息的唯一渠道。而品牌营销需要组合不同属性的媒体,对目标人群进行广泛、精准覆盖,在线音频可以对某些触点进行补充。

第三个层面是行为转化,在用户的时间和空间越来越碎片化的当下,需要重构品牌策略,抓住最佳的品牌转化触点和契机。

尼尔森在报告中引用了喜马拉雅的声音流贴片案例:闭屏状态下,喜马拉雅任意节目时长超过8分钟的免费专辑,在每期节目自动切换的过程中面向非会员用户和会员用户的30秒声音广告流正强化品牌在用户中的听觉+视觉印象加成,支持品牌实现跳转转化。简单来说就是闭屏时结合大数据和用户行为深挖兴趣点,然后再进行精准触达。

可以找到的例子有很多。

慕思床垫在世界睡眠日期间联合喜马拉雅打造了“助眠频道”, 帮助慕斯床垫和入眠困难人群进行了深入“沟通”,期间“助眠频道”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到68分钟,慕斯品牌的总曝光率超过25亿次。

中国移动与喜马拉雅联合推出的《宇宙电台》,在日谈公园、黑水公园、跑题大会、壮游者等30多位高质量播客KOL参与和推动下,吸引了目标用户的深度参与,仅日谈公园在平台的播放量就逼近1.5亿。

正如尼尔森在报告中写道的:对任何一个品牌而言,“听”的战场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当我们试图理解并重塑“听”的价值,会发现音频媒体投资的价值洼地。音频媒体这种“娓娓道来”的属性特质,在媒体投资长期主义的战略里,通过整合营销的逻辑,必能发挥出独特的价值。

厘清了在线音频的流量潜力和营销价值,一场波及在线音频的“注意力争夺战”,似乎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国外市场已经有了战况日趋激烈的迹象。Twitter在Clubhouse走红后推出了实时音频产品Spaces;亚马逊先后收购了独立播客平台Wondery和提供播客托管与“中插广告”服务的Art19;Netflix挖走了曾在Apple Podcasts任职的员工;HBO Max也已经在APP中发布播客内容……

国内市场似乎要平静许多。喜马拉雅领跑、蜻蜓FM和荔枝FM跟随的格局相当稳固,整体还处于投入换增长的扩张阶段,却也不乏涌动的暗流。字节跳动在2020年推出了“番茄畅听”,腾讯在2021年将酷我畅听和懒人听书合并为“懒人畅听”,网易云音乐悄悄加入了FM功能,短视频平台快手也上线了播客App“皮艇”……

需要回答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当音频营销的价值被越来越多品牌认可,耳朵经济的潜力在越来越多的案例中印证,属于音频平台的护城河在哪里?尼尔森的报告里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却也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音频在一些场景中有独占性,比如开车、通勤、睡前等场景里,既不会“打扰”用户的行为状态,又能够实现用户时间的“增值” ,进而充分利用音频多场景伴随的特质,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这也是喜马拉雅推动耳朵经济的重要抓手,超过140分钟的用户日均收听时长,正是对用户碎片化时间的汇集,对开车、睡前、通勤、休闲、亲子等场景进行了深度覆盖。不仅培养了用户粘性和忠诚度,也为品牌伙伴提供了多触点、多场景沟通消费者的机会,潜移默化中加固了品牌资产。

另一个关键赛点是内容。

驱动海外平台深耕播客的诱因,离不开《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路透社、《大西洋月刊》等媒体上线音频内容的行为。国内的喜马拉雅等平台则构建起了PGC+PUGC+UGC的内容供给金字塔。

可以找到的一组数据是:到了2021年,喜马拉雅活跃创作者的数量已经超过1351万,在内容生产层面遥遥领先同类平台。喜马拉雅在目前已与160余家头部出版社展开合作,并与数十家出版社打通纸质图书与有声产品的融合,目前亲子儿童类别下,已有超过20个反向出版专辑。

喜马拉雅的内部布局也在近几年进入到了新赛段,剧场化运营模式上线了回响剧场、白夜剧场、赛搞岛、类星体剧场、书岛、天马座剧场等,推动中外经典文学、悬疑、二次元、科幻、游戏、有声动画等有声作品实现圈层受众有效触达。

随着《三体》、《红楼梦》、《哈利波特》等精品广播剧和精品有声书的问世,让有声市场从野蛮生长走向精品制作,推动了动漫、游戏、文学等多种内容的有声化改变。出版社、影视平台也开始纷纷携带优质IP进行多元化开发,加速了有声书的改编浪潮。

内容作为填充用户时间的“精神养料”,作为和用户进行情感连接的纽带,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潮水的方向,影响着平台的吸引力。

随着注意力红利消失,在线音频在国内市场经过十年的打磨,正在逐渐打开属于“耳朵经济”的时代。

毕竟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商业法则,苹果、吉利等硬件厂商的整合,自然会在市场卷起层层涟漪:在线音频的流量高地被重新认识,耳朵经济的营销价值被重新认可,而在汽车和智能终端上及锋而试的喜马拉雅,注定会在强大内容生态的加持下,成为耳朵经济再次爆发的弄潮儿。

历史总是螺旋式上升,视觉注意力红利消退的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能否跟上耳朵经济的新红利周期,将直接左右音频玩家们在千亿市场中的话语权。

我们需要用新的标准丈量音频赛道的商业潜力,以“陪伴”和场景“独占”制胜的在线音频,目前折射出的流量价值和商业潜力不过是冰山一角,身处其中的喜马拉雅等在线音频平台需要来自用户、资本、广告主等更长期的关注和投入。

}

曾经,快手抖音让你彻夜不想睡;如今,有人在快手抖音上专门哄睡。

全中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有人在网络上求哄睡,也不足为奇。奇怪的是,当点开快手等视频平台上所谓的“哄睡助眠”直播间,不少都是衣着暴露、美颜开满、不时作出挑逗性动作的女主播。与能不能让人入睡相比,她们似乎更在意有没有人刷礼物。

近几年,国内不乏一些真正的助眠音视频创作者,这类内容有个专有名词:ASMR,即通过视听等感知刺激神经达到放松舒缓的反应,也被当作一种治疗失眠的疗法。创作者一般会贴近麦克风轻声细语,或通过各种道具触发出轻微的声音,帮助受众舒缓精神更易入睡。事实上,现实中,这样的视频或音频也确实治愈了不少睡眠焦虑患者。

不过,三年前,一部分主播打着ASMR的旗号在短视频平台上打起“软色情”擦边球,遭遇平台严打,让当时的ASMR内容被各大直播平台封禁。很多ASMR博主不得不给作品“改名换姓”,不少知名创作者甚至因此退圈。

曾经玩坏ASMR,如今又打着“哄睡助眠”的幌子,此类“软色情”擦边球在视频平台上有卷土重来的迹象。

网络“哄睡师”,门槛有多低?

漫漫长夜,究竟有多少人睡不着觉?

近日发布的《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当下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一份2020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调查发现,中国人平均睡眠时长为6.55个小时,58.9%的人一周至少熬三个夜晚,38.8%的人因为长期睡眠障碍导致免疫力下降。

为了睡个好觉,有人购买助眠耳塞,有人使用助眠喷雾,有人服用褪黑素,还有人换了床垫和枕头。不过,大部分助眠产品效果寥寥。

现在,网络上最流行的助眠方式是被人“哄睡”。

开菠萝财经在抖音、快手搜索“哄睡”、“助眠”,粉丝10万以上的博主大有人在,其中也不乏拥有百万粉丝的“红人”。这些博主的账号简介显示,他们中大多数人的直播时间为晚上10点至凌晨2点,有的甚至会持续到凌晨5点,给受众可选择的“哄睡”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的通过道具摩擦、敲击制造声音,辅以手势引导;有的主打人声哄睡,如轻声读书、聊天;声音类型也可选择,有的“声控助眠”博主在简介上写道“可奶可狼可甜可憨”。

抖音上的“声控助眠”博主/抖音直播截图

开菠萝财经在晚上10点半进入一位“哄睡”主播的抖音直播间,画面中女主播正在通过道具制造“掏耳朵”的声音,观看人数达到3000多人。其直播页面下方标明,主播用来制造声音的道具包括海绵、发贴、纸杯、兔耳毛绒、杯垫、耳勺、水沙漏、解压球等。此外,观众也可以赠送礼物点播特定的声音,比如模拟洗头、快速掏耳。

另一位男主播用来制造声音的方式,还包括挤压抱枕、播放音乐盒、摇晃太空沙、敲击化妆品等。也有的主播不显示直播画面,仅仅通过声麦向用户传递使用道具制造的触发音、轻人声或者纯粹的环境音。

经常收听助眠视频的小贤告诉开菠萝财经,相比国外,在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大多数博主制作的助眠视频仍属于业余水平,不过吸流量却很容易。

在B站上搜索“声控助眠”发现,一些国内博主自制的相关视频,播放量轻轻松松便能达到数万,上百万的大有人在,播放量最高的一则直播录屏视频高达177万。

在小贤看来,制作一则声控助眠视频乃至成为一名助眠博主,门槛不算高。“我在B站关注的第一个助眠博主是一位小哥哥,一开始他的设备很简陋,只有一个手机,他通常通过点燃火柴、敲击化妆品制造触发音,后来关注者多了,视频观看量达到几万,他就买了更专业的麦克风等设备。”

2020年初疫情期间,观看了不少国内外博主制作的助眠视频后,小贤突发奇想,决定自己也尝试一下。

“感觉录音对设备的要求不是很高,制造声音的道具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比如敲击化妆品,边化妆边录音就可以。不过如果要制造一些口腔音,技术难度还是比较高的,因为很容易喷麦,影响收听感受。”小贤只是随手一试,没想到自己当时的一条视频刚传上B站不到几天,便涨了近100个粉丝,播放量近一万。

短视频助眠,真的有效吗?

不过,视频平台上比比皆是的助眠视频和直播,真的能达到助眠效果吗?

“圈内大神”Richard对此不置可否。

他解释,所谓的“哄睡”“声控助眠”,实际上是由“ASMR”演变而来的。ASMR中文直译为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即通过视、听、触、嗅等感知上的刺激,使人在颅内、头皮、背部或身体其他部位产生舒缓愉悦效果的反应,又称为耳音、颅内高潮等。

十几年前,国外一批博主开始专业创作并在网络上传此类视频或音频节目,帮助受众达到解压或催眠效果。2014年,加拿大籍华裔Richard制作了第一支中文ASMR视频,将这一小众爱好引入国内,并与两位同好逐渐建立起中文ASMR圈。

Richard在B站上传的助眠视频/B站主页截图

在Richard看来,专业的ASMR创作实则门槛很高。

“首先,设备的门槛就不低,要真正通过声音让听者达到舒缓、解压乃至助眠的效果,声音的底噪一定得低,要能制造出立体音效,尽量高保真,这意味着需要选择比较专业昂贵的设备。”

Richard把ASMR分为触发音和环境音,触发音又分为视觉触发和听觉触发,听觉触发细分为正常触发和近耳触发。

创作者凑近麦克风轻声低语,或者贴近麦克风喝水,用手指摩擦小纸团、纸币,形成很细小的声音就是近耳触发。创作者也可以拿刷子或砂布直接摩擦麦克风,形成贴耳触发。这类触发音对创作者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不能喷麦。

而视觉触发一般指视觉元素引发的反应。Richard曾经无意间将一个紫外线小电筒照射在镜头上,他发现,这种动作控制好手法的话,会在屏幕上产生一些光斑,观众能感觉到柔光在抚摸自己的脸,这也是一种ASMR。

Richard认为,不同的ASMR创作者应该有自己的创作哲学和手法。在B站一些UP主搬运的国外视频中,颇受欢迎的ASMR博主“柴娜”特有的口腔音和涂抹唇釉等化妆品的声音,就颇受年轻女性喜爱。“德叔”则最擅长通过各种道具进行有节奏地敲击或抚摸,制造了无数年轻人与ASMR的第一次触电。

国外博主柴娜的助眠视频/B站搜索截图

目前,B站也是Richard和国内ASMR创作者的主要阵地。除此之外,他们以往的大部分创作都通过音频上传在喜马拉雅、网易云、echo回声、猫耳FM等音频网站。

据Richard讲述,去年,抖音曾邀请他入驻,并表示可以给予流量扶持。Richard注册了抖音账号,尝试上传视频,但很快便发现,自己的作品在抖音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专业的ASMR创作,是要让受众达到舒缓、放松的效果,简单点说就是让人心静下来,这必须有一个过程,最少也得十几分钟。而抖音一个视频的播放时间只有十几秒钟,所以在抖音或者快手创作ASMR很难生效。”

最终,Richard还是选择回到B站。

“软色情”卷土重来,专业助眠师还在努力抗衡

专业的ASMR博主不去,不意味着抖音、快手等平台没有助眠博主。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哄睡”“助眠”的掩护下,曾经连累ASMR视频被全平台封禁的“软色情”擦边球再次出现了。

晚上11点,开菠萝财经在快手搜索关键词“哄睡”发现,正在直播的大多为穿着性感或暴露的女主播。与真正的ASMR创作者会将镜头对准上半身或脸部不同,直播画面中出现的是胸部和大腿,有主播通过摩擦丝袜制造近耳触发。评论里,不断有网友加入互动,“穿这样直播也行?”“加微信有福利吗?”

在一名为“狸沫助眠哄睡声控”的快手直播间,页面显示“输入‘爱狸’有机会触发亲亲么么”。当有观众赠送礼物时,主播会发出撒娇、呻吟、舔舐的声音,并在镜头中做出伸舌、亲吻等性暗示动作。随后,主播直言“可爱在性感面前一文不值,以后就走性感路线”,并让赠送礼物的观众私聊发送微信号添加。

在名为“麦兜筱筱 哄睡,助眠”的快手直播间,主播会不时调整画面,时而露出全脸,时而将画面调整到胸部和腿部,观众可以通过评论要求换视角,通过送礼物点播需求,例如让主播发出掏耳声、咆哮声,赠送更贵的礼物可以要求主播换装或者添加微信。

谈起如今快手等平台上再次出现打色情擦边球的“助眠”博主,Richard见怪不怪。

在ASMR传入国内两年后的2016年,直播火起来了。Richard和一些圈内朋友发现,在当时势头最勐的斗鱼、虎牙等平台,出现了不少走性感风的所谓ASMR女主播。“她们只不过是打着ASMR的旗号,通过双声道来撩拨观众,打擦边球。”

“太吓人了。”Richard想起当时自己点进去的一个所谓ASMR直播,“一开始画面和声音都是正常的,突然间下一秒麦克风就放到了女主播的大腿上,然后就是摩擦大腿、蹭丝袜的声音。”

从那之后,与ASMR相关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地被打上“软色情”的标签。为此,Richard和同好尝试打出“清水派”的名号,努力让这一小众圈子避免被“污名化”。“但我们的力量太小了,实在无法与越走越歪的‘圈内生态’抗衡。”Richard很无奈。

直到2018年,ASMR遭遇严格监管。当年6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约谈多家音视频网站负责人,要求各平台大力清理涉色情低俗问题的ASMR内容。之后,ASMR视频在斗鱼、虎牙、B站等平台全面下架,该名词相关搜索内容也被完全屏蔽。

ASMR被禁后,创作者们只能改用助眠、近耳触发等名词,在网络平台发布ASMR助眠视频。直到现在,Richard和一些圈内知名的创作者依然保持更新,“ASMR的本质是让受众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只要我还有能力,就不想抛弃这个圈子。”

但比较无奈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监管一旦放松,曾经让ASMR遭受“毁灭性打击”的“擦边球”内容大有卷土重来的势头。

事实上,对于“软色情”博主来说,曾经被玩坏的ASMR也好,正在被利用的哄睡、助眠也好,都只不过是一个幌子,只要平台和渠道还在,即便一些关键词被屏蔽,他们也能找到新的名词、新的圈层为自己打掩护。

ASMR圈里,像Richard这样的专业创作者依然在和“色情哄睡师”抗衡。今年的视频创作中,他更注重通过营造气氛打造冥想导向的片段,探索ASMR的更多可能性。而直播间里,平台官方孜孜不倦地提醒着每一个进入直播间的用户,出现违法违规、色情低俗、诱导欺诈等行为,请及时举报。但只要有流量、有利可图,“擦边球”主播很难罢手。

来源:开菠萝财经/吴娇颖、金玙璠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喜马拉雅助眠片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