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小米 魅族 vivo,哪一个性价比比较好,目前是OPPO手机,但是用了3.4年了?

的未来毫无疑问就是我们所追逐的全面屏无边框手机了,当下如何在保持机身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带来极致视觉体验呢?小米MIX系列选择缩短屏幕顶部保留下巴叩响了全面屏时代大门,苹果 iPhone X 选择缩短下巴保留异形顶部引领了“刘海屏”潮流,在向真全面屏进化的路上首尾兼顾依然是尚待攻克的难题。目前大家认可度最高的全面屏机型莫过于不久前刚发布的 vivo NEX 和 OPPO Find X 这两款, 一直深耕线下以营销见长的蓝绿大厂竟然技术累积已如此深厚;其中 OPPO 带来的 Find 系列回归之作 Find X 更是将屏占比提升到了世界领先的93.8%。为实现如此之高的屏占比,OPPO 除了隐藏模块外,还采用了特殊的屏幕封装技术。屏幕封装技术已成为影响屏占比的重要因素,今天我们来聊聊常见的屏幕封装技术有哪些。

为何全面屏时代为何依然还有下巴?这和屏幕的工作原理相关,每一块智能手机的屏幕,不管是LCD还是OLED,都需要薄薄的排线来连接主板,一般都放在顶部或者底部,因为连接排线的存在使得我们依然不能做出真正的全面屏,新推出的手机屏占比越来越大,实际上就是尽可能的将排线压缩到手机底部的空间内,这就是所谓的屏幕封装技术。

COG封装,传统封装方案

COG,是英文“Chip On Glass”的缩写,即芯片直接放置在玻璃上。在18:9全面屏时代之前,基本上所有的手机都采用的是COG封装,这种封装技术可以大大减小整个LCD模块的体积,具有良品率高、成本低并且易于大批量生产等优势。

但由于LCD的玻璃材质无法被折叠和卷曲,只能将与之相连接的排线延伸至手机下巴里,导致手机下巴是比较粗大。对于非全面屏手机来说,COG是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但是随着全面屏发展,COG越来越力不从心。

2016年小米发布了首代小米MIX概念手机,陶瓷机身、三面无边框设计的当时可谓惊艳全场,为了降低成本,小米MIX采用的就是最传统的COG技术封装。

为了提升屏占比,采用无需开孔的超声波距离传感器,以及压电陶瓷技术听筒,规避了顶部额头的开孔,将前置摄像头与排线整合进了大“下巴”之中,是COG封装工艺的代表作

    智能安卓手机小米MIX采用全面屏设计,屏占比为91.3%,屏幕采用6.4英寸的17:9定制屏幕,最高可达500nit亮度,而小米特有的阳光屏幕、夜光屏以及护眼模式等也都有配备。整体的全面屏幕设计,让传统的听筒以悬臂梁式压电陶瓷声学系统替代,距离感应器则以超声波替代,日常使用与普通无异,而50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则放在下巴上(下沉式设计),这样,小米MIX正面无需开孔,无论是在亮屏还是息屏状态,一体性更高。小米MIX机身材质采用全陶瓷工艺,包括中框,而机身边框与后盖采用的是无胶榫卯卡扣式连接,契合度还是不错的,另外陶瓷材质相对于玻璃,不易刮花,日常使用也不易留下使用痕迹。正面一体式的设计也让小米MIX的指纹识别模块安装在背部,尊享版在相机和指纹环上还有18K镀金勾勒。而规格上,小米MIX标配高通骁龙821+4GB 原创8 好价0去购买查看详情

iPhone 8与8 Plus也同样采用了COG封装方案,屏幕尺寸与上代一致,采用LCD视网膜高清显示屏,不仅支持广色域和3D Touch,还移植了iPad上成熟的TrueTone原彩显示技术技术,可以让设备能适应周围环境,来调节屏幕颜色。

    Plus,主要的升级体现在新SoC的使用、后置双摄像头均有光学防抖,以及支持QI无线充电。外观方面,这代iPhone重回双面玻璃设计,屏幕也增加了True Tone特性。颜色上则提供金色、银色以及太空灰三种配色。型号iPhone 8 Plus外观7.5mm厚、202g重屏幕5.5英寸 1920 × 1080 IPS面板处理器A11(六核)存储64GB / 256GB前置摄像头700万像素 好价131去购买查看详情

COF封装,进阶封装方案

COF,是英文“Chip On Flex或Chip On Film”的缩写,中文为柔性基板上的芯片技术。相比COG,COF将芯片直接封装到FPC上,由于FPC可以自由弯曲,因此可以将其折到玻璃背面,从而缩小下边框,提升手机屏占比。

目前大部分全面屏手机用的都是COF封装方式。如果使用的是AMOLED柔性屏,对于COF来说会稍微容易一些,而LCD材质使用COF工艺对屏幕背光模组设计的挑战比较大。

vivo NEX为了实现零界全面屏设计效果,除了采用COF封装的AMOLED屏幕外,还为其配备了升降式的前置摄像头、“屏幕发声”听筒、第三代屏幕指纹识别、屏下光敏、微缝红外等黑科技,使得vivo NEX正面无任何开孔,屏占比高达91.24% ,握在手里就像握住一块屏幕。但由于底部预留了天线净空区,依然有小下巴存在。

    NEX采用双面玻璃+金属中框的机身结构,背部为纳米激光雕刻工艺,正面仅有一块6.59英寸的OLED显示屏(19.3:9比例),直接达到了91.24%屏占比。其摄像头、听筒和各类感应器件藏在机身内,从技术上消除了“刘海”的存在。vivo NEX标志性的升降式前置摄像头,可通过App控制升降启动,不用时则复位,其精密步进电机可保持50000次升降。机身左侧设置了一枚Jovi语音助手专用键,右侧为音量键,SIM卡托设置在机身底部。整机没有扬声器开孔,采用了屏幕发声技术。拍摄方面,采用索尼IMX363传感器的后置双摄,蓝宝石镜面覆盖不刮花,双核1200W像素+500W像素搭配,1.4μm像素,1.8光圈,支持4轴OIS光学防抖、P3色域拍照、P3色域屏幕显示、AI场景识别,前置摄像头为800W像素,光圈2.0,支持美颜和AI自拍。配置方面,vivo NEX拥有三种选择:6+128GB、8+128GB和8+256GB。其中6+128GB搭载骁龙710移动平台,采用背部指纹方案,而8+128GB和8+256GB则搭载骁龙845移动平台,两者采用屏幕指纹3.0方案,解锁速度比前代快了10%。内置vivo游戏引擎,针对市面上热门手游进行性能专属优化,保持低功耗的同时能够带来更稳定的帧率。vivo NEX搭载基于安卓8.1定制的Funtouch OS 4.0系统,集成Jovi智能语音助手,可一键识图、识人、识物等。电池容量4000mAh,Type-C接口充电,带有3.5mm耳机接口。73 点评0 原创6 好价11去购买查看详情

MI 小米 小米8 智能手机

小米8和iPhone X都保留了刘海,但小米8却没能干掉下巴。正面采用了COF封装带下巴的OLED刘海异形全面屏。三星供应的6.21英寸18.7:9的FHD+级AMOLED屏幕,分辨率为P,最高亮度为600Nits,这是小米旗舰首次用上三星AMOLED屏幕。

    智能手机小米8采用双玻璃机身,背部特有“水滴弧形”设计,双摄竖置。正面采用支持软件隐藏的异形全面屏。具体规格为6.21英寸 AMOLED屏幕,18.7:9的比例,分辨率为FHD+(),支持DPI-P3广色域。刘海区域多出一枚红外相机,增加了红外人脸解锁,支持在全黑环境下快速解锁。硬件上标配高通骁龙845 SoC,相机方面,后置摄像头采用与MIX2S相同的相机模组,均为广角+长焦方案,支持光学变焦、拥有人像模式,并且支持光学防抖。主摄像头采用SONY IMX 363传感器,拥有1.4微米超大像素,单个像素尺寸更高,并且拥有Dual PD对焦技术,提升了暗光条件下的对焦成功率。同时小米8面对暗光拍摄,在硬件上支持多帧合成降噪。小米8依旧拥有AI场景相机,面对不同的场景,小米8可针对不同场景提供独特的色彩优化。同时小米8也带来了AI影棚光效,支持7种不同光效,并可根据人脸自动调整光线角度。小米手机8前置拥有2000万像素,标配单摄虚化,并支持微整形级美颜,支持3D建模雕琢,更真实,更自然。其他方面,小米8依旧支持全功能的NFC,以及标配双路GPS(L1+L10双频双路GPS),优化手机定位,定位更精准。26 点评1 原创0 好价3去购买查看详情

MI 小米 MIX2S 全网通 全面屏智能手机

由于刘海、下巴和边框的宽度较宽,小米8视觉震撼感远不如自家MIX 2S。小米MIX 2S号称“一面科技,一面艺术”。 除了带来高通骁龙845、AI双摄外,还有全面屏2.0设计。在COF封装下,屏占比继续提升,但整体效果与MIX 2相同,依旧是5.99英寸 18:9()的LCD屏幕,非异形全面屏。

    2S是MIX2的升级版,继续邀请了吴亦凡为其代言人。小米MIX 2S采用了5.99英寸、18:9的显示屏,分辨率为。手机的厚度为8.1mm,重量为189g,颜色方面提供了黑、白双色,背部材质依旧是陶瓷,边框为铝制。小米MIX 2S摄像头升级为双摄,为竖向排列,摄像头边框依旧有金色勾勒。具体细节上,边框略为收窄,屏占比有了些许提升。配置上,采用了骁龙845处理器,主摄像头为1200万像素双摄(IMX363),4轴光学防抖,前置摄像头500万像素。根据内存组合的不同,小米MIX 2S也提供了多种版本,组合模式也与前作MIX 2相类似,分别为6GB+64GB版本,6GB+128GB版本,8GB+256GB版本(附送无线充电器、支持全球频段)。其他方面,支持Qi无线充电、NFC、小爱同学等技术。32 点评4 原创8 好价59去购买查看详情

坚果R1同样采用COF封装,也使用了工艺更难的LCD材质,相较于常见的AMOLED柔性屏,LCD屏幕对背光模组设计的挑战更大。R1正面采用一块6.17英寸的异形全面屏(Almost),类似夏普AQUOS S2的美人尖设计,在外观上大致延续了坚果Pro2的双面玻璃的设计。

    智能手机外观上坚果R1采用6.17英寸P3广色域全面屏,屏幕比例18.7:9,前置摄像头顶部中置,通过软件优化的方式将其隐藏到前面的屏幕当中;机身背面锤子科技logo与指纹识别合二为一;坚果R1拥有黑白两种配色,黑色版本具备标志性的细金线,白色版本则为了视觉统一去掉了该设计。配置上坚果R1采用高通骁龙845处理器,搭载人工智能引擎AI 18W快充以及10W无线快充。锤子科技还为其推出了专门的“坚果闹钟无线充电底座”,将坚果R1放入底座,屏幕也会自动呈现闹钟界面。拍照方面,坚果R1后置采用1200万像素(IMX363)+2000万像素(IMX350)双摄方案,支持四轴光学防抖及视频防抖;前置采用2400万像素摄像头,暗光条件下可智能合成1.8μm单位像素面积级别的更佳画质,并具备ArcSoft提供的美颜方案。交互上Smartisan OS为配合坚果R1的压感屏幕新增了“快捷文本操作工具”,任意界面按压屏幕呼出的扇形菜单包含“大爆炸、闪念胶囊”等工具的快捷方式。除了锤子科技体系内的应用,还支持自定义微信收款码等,可以在熄屏状态下快速呼出。为了能够将游戏体验输出至大屏,坚果R1还提供了高通TV OUT方案实现从手机到其他屏幕的4K HDR级别、DP 1.4输出。32 点评1 原创0 好价7去购买查看详情

同样是COF屏幕封装工艺,三星 Note8屏幕沿用了S8系列的18.5:9的Super AMOLED屏幕,2K分辨率,实现了83%的超高屏占比。除了使用了COF封装工艺外,屏幕的四个角经过CNC切割,屏幕玻璃本身弯折的全视曲面屏设计,在使用的观感上更加讨好眼球。

    Note8(SM-N9500)智能手机Galaxy Note 8是三星2017年推出的旗舰级智能手机,属于三星年度双旗舰的一款。在Note 7“爆炸门”事件后,三星在这代Galaxy Note 8的设计上比较保守,电池容量下降到了3300mAh,不过电池的安全性应该有保障了。外观方面,Note 8也使用了 Galaxy S8/S8+的“全面屏”,6.3英寸大小,不过整体更为方正,保持了Note系列的商务风。配置方面,除了使用旗舰级的SoC,Note 8最显著的升级就是摄像头升级为后置双摄,其方案类似iPhone 7 Plus,广角+中焦,支持2倍“光学变焦”,而且两颗后置摄像头都支持光学防抖。屏幕则是一块18:5.9的Super AMOLED屏幕,双弧面边框,并且取消了前置Home键。指纹解锁被改换到后置闪光灯附近,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5 点评0 原创0 好价25去购买查看详情

COP封装,完美解决方案

即便采用COF技术,仍然需要留一块地方留给软性电路板,无法做到真正的100%全面屏,但如果把COF封装没能折回去的驱动元件通过翻卷方式再折回屏幕下方,就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这种封装方式叫做COP,目前只有该技术才能彻底的去掉下巴。因为需要折叠屏幕,所以机身会变厚一些。目前这项技术三星可以实现。

得益于三星柔性OLED屏特有COP封装工艺,iPhone X专门找三星定制的刘海屏采用的是COP屏幕封装技术,将手机的四面边框压缩到了极致。

它的背板不是玻璃,而是柔性材料,只需要在COG封装工艺的基础上直接把背板往后一折就行,COP封装工艺的屏幕能够做到真正的四面无边框。不过为了实现Face ID面容识别功能,并保留前置摄像头,iPhone X采用了“刘海屏”的设计。

    11手势将会取代部分HOME按键的功能。对于苹果标志性的生物识别,在iPhoneX上苹果给出了Face ID这个答案。Face ID将对人脸进行3D建模,不仅是摄像头识别的图像,还有红外传感器大范围的扫描。另外,借助A11的AI计算能力,即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Face ID的成功率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不断提高准确性。iPhone X使用全新的A11处理器,6核心架构,苹果官方宣称这是智能手机有史以来性能最强、最智能的芯片。6核心包括2枚高性能核心,以及4颗高能耗设计的核心,运行速度相比A10提高了70%。iPhone X采用竖向排列摄像头,与iPhone 8 Plus类似,依旧双1200万像素摄像头,光圈值分别为F/1.8与F/2.4,升级之处在于两颗摄像头均具备光学防抖。并且iPhone X还拥有新的滤镜,以及4LED、双色温闪光灯,此外前置摄像头拥有双摄,可提供景深自拍,支持了智能打光。461 点评7 原创0 好价59去购买查看详情

OPPO“Find” 系列消失四年终于王者归来,在Find X 身上实现了今年以来业界呼声不断的真·全面屏,直接采用了类似三星的正反双曲面设计,并大胆的将其他厂商全面屏产品普遍集中于刘海部分的元件纳入到 “双轨潜望结构” 当中。OPPO Find X 正面为COP封装的6.42 英寸的 AMOLED 双曲面柔性屏幕,分辨率为,色域达到

    X配备6.42英寸“曲面全景屏”,93.8%的屏占比让屏幕几乎填满了全部正面空间,不仅顶部刘海消失,而且下巴部分也做到了极窄的程度。正面采用的多弧度加工在3D曲面屏玻璃两侧又进行了2.5D处理,营造了OPPO Find X盈润饱满的观感和手感。背部则借助“3D叠层流光点彩”工艺营造出边缘渐变色彩,OPPO Find X具备波尔多红和冰珀蓝两种配色。整机最亮眼的部分莫过于顶部的弹出式“双轨潜望结构”,包含了前后摄像头、3D结构光模块、传感器等于一体的部分在拍照、自拍或人脸识别时可以整块弹出,并在跌落状况下可自动感知并收回双轨潜望模块,官方数据表示它具备30万次使用寿命。双轨潜望结构内包含了2500万像素摄像头以及1600万+2000万像素智能双摄,以及O-Face 3D结构光模块。功能上3D结构光为OPPO Find X带来了支付宝人脸支付,以及类似Animoji的Omoji 3D表情功能。除此之外,O-Face 3D结构光在自拍的同时也可以准确分析人物与背景,并通过预设的多种光效对人像进行智能立体打光。其他方面,OPPO Find X搭载骁龙845移动平台,并运行ColorOS 5.1 AI智慧系统,内置智能语音助手功能。12 点评0 原创8 好价7去购买查看详情

“科技的本质就是让人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为了全面屏,厂商削窄了下巴,牺牲了传统的前置指纹识别,带来了新封装工艺,以及人脸识别、屏下指纹识别、屏幕发声、屏下光敏等。未来搭载透明屏幕、屏幕指纹、屏下隐藏摄像头等工艺的手机一定会被制造出来。或许当随意弯曲的柔性屏技术成熟后,手机可能会被可穿戴设备所替代,如BP机一般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

现在手机产品非常多,每款手机的各方面配置设计的都非常不错,很多拍摄爱好者对手机的光学变焦都十分关注,那么2021光学变焦手机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2021光学变焦拍照手机排行榜吧~

华为Mate 40 Pro的相机非常出色。它有一个 50MP f/1.9 主摄像头、一个 12MP f/3.4 潜望镜(具有 5 倍光学变焦)和一个 20MP f/1.8 超广角摄像头。从人像照片到广角风景、放大照片和特写拍摄对象,我在评测中发现,华为 Mate 40 Pro 几乎可以出色地应付各种照片。它甚至在弱光条件下也能表现出色。

虽然我们的重点是后置镜头,但华为 Mate 40 Pro 的正面也有不错的设置,配备 13MP f/2.4 摄像头和用于感应深度的飞行时间 (ToF) 传感器。

OnePlus 9 Pro是该公司在发布时推出的最好的拍照手机。它有一个 48MP f/1.8 主摄像头、一个 8MP f/2.4 长焦摄像头(具有 3.3 倍光学变焦)、一个 50MP f/2.2 超广角摄像头和一个 2MP 单色摄像头,用于增强黑白照片。虽然 OnePlus 9 Pro 具有强大的手动控制,但它在自动拍照时也能很好地工作,因此这是一个强大的傻瓜相机选择。凭借高达 8K 质量的视频录制和功能强大的 16MP 前置摄像头,无论是在摄影方面还是在大多数其他方面,OnePlus 9 Pro 是一款出色的多面手。

长焦镜头,以及一个 12MP f/2.4 超广角相机。与其较大的兄弟一样,它也有一个 LiDAR 扫描仪,可用于增强现实体验和拍摄夜间模式人像照片。与 iPhone 12 Pro Max 一样,夜间模式总体上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您可以在其他手机难以做到的情况下拍摄明亮、细节丰富的照片,并且您可以将夜间模式与主镜头和超广角镜头配合使用。

性能:骁龙888处理器,拍照:前置2000万;后置一亿800万像素+1300万超广角+500微距,外观屏幕:6.81英寸四曲面挖孔三星AMOLED、E4材质 120Hz刷新率 第七代康宁大猩猩玻璃,目前是最贵2K屏幕

续航:4600毫安大电池,最高55W超级快充,无线50W,旗舰手机守门员,首发骁龙888芯片+2K屏幕,拍照方面可圈可点后置一亿像素,没有长焦镜头。综合来看配置比较均衡。8+128GB版本3999元售价性价比相当高。

Pro+相比上一代提升了性能,拍照方面升级1300万5倍混合光学变焦,手机外光漂亮大方、拍照方面非常优秀,兼顾性能玩大型游戏没问题。

}

参考答案:您好!我叫**,来自湖北黄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目前已有3年的工作经验,之前负责了5个项目,在工作中我主要参与功能测试,自动化测试,接口测试以及性能测试。工作的内容大概是:需求分析和需求评审,协助上级完成测试计划的编写,编写测试用例并评审,测试环境的搭建以及测试执行和编写测试报告等工作。平时会去网上看一些软件测试方面的知识,加强自身能力,比如CSDN,博客园等地方,除此之外,我比较喜欢打篮球,听听音乐等等,以上就是我的一个自我介绍。谢谢。

2、为什么离职?(有些学员会说工资小,离家太远,这些理由都不行)

参考答案:项目组解散,待业工资太低了,等不了

公司晋升途径少:公司框架,都是老员工,新人根本没有机会晋升,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只能为上班而上班,我更希望有一个有饼可以看到的公司,这样起码会有奋斗的动力!不然一直都是一个普通职员,无论是管理岗还是技术岗,都没有晋升的希望!这对我这么一个有野心的人非常打击。

#如果继续问---我们公司也比较小,没有那么顺利晋升!

参考答案:但是可以学到新技术啊!这对我的软件测试人生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肯定!

3、你主要做哪些测试?

功能,接口,性能跟自动化都有一直在做,自动化就相对少一些,主要是功能稳定的模块我们才会写的,首先,我们会先判断这个系统能不能实现UI的自动化,如果可以实现的话,我们就会转化成自动化,一般是优先把冒烟测试转化成自动化,还有做回归测试的时候。

数据库我们主要用的是增删改查,比如:我们在前台下了一个订单,除了在用户中心和系统后台查看这笔订单是否正确,我们也会到数据库中查询该订单的数据是否正确。

5tomcat的端口在哪设置?

找到tomcat的安装路径,进去conf目录,打开server.xml文件,默认是8080端口,修改成要改的端口

6、linux命令背一背?

我们的服务器都是在linux上的,常用的linux命令都会,比如我们会在linux搭建测试环境,tail -f 来查看日志,top来查看资源等等

我们python主要是用来写自动化测试脚本的,在脚本中会用到变量的定义,代码的封装,模块调用,if条件判断,try...except异常处理等等。

8、产品上线流程是怎么样?

首先,由运维和开发进行代码上传以及各种配置,在环境配置好后,测试再介入,先进行冒烟测试,然后再根据当前上线的需求来进行功能点验证,验证通过就发邮件反馈验证结果,验证有问题先通知项目组内部成员进行复现和修复,能修复成功就不上报问题,不能修复成看问题严重程度进行上报,一般提示类问题可灵活变通,严重的短时无法修复的就要上报。然后再发邮件反馈验证结论。

7、迭代两到三周的项目,需求分析要多久,用例写多久,写多少用例,执行多久,发现多少个bug,做了几个版本,项目有没有上线?你负责的模块一共写了多少用例?

1)、需求分析1到2天,用例也是写两天左右,包括用例评审;

2)、用例的个数看需求和颗粒度的大小,如果时间充足,我们写的用例细,用例数就多些,一个版本大概有100多条,执行花的时间长了,一般要4到5天;

3)、每个版本发现的bug数量,要看需求和实现起来的难易程度,开发人员的水平和测试用例的质量,一般一个版本我们能找50-60个bug,越到后面,系统越来越稳定,发现的bug就越少;

4)、我们这个项目一共做了7个多月,每两周一个迭代,一共下来有十来个版本;

5)、项目上线了,我们在内部环境上测试完之后,产品经理会跟客户对接,完成上线的事情,之后交付给用户自己运营;

6)、每个版本基本上会有将近200条用例,到现在为止,xxx这个项目,我大概写了又2000条左右的用例。

这个项目到现在还一直在做,已经做了8个月了(多长时间,可以灵活修改),前期需求比较多,迭代的版本多一些,到后期项目基本稳定了,需求变化不大,我们会被调去做其他项目,这个项目后期如果需求发生变化,我们还是要负责测试。所以,在上家公司基本每个人都会跟着几个项目。

这个我还真没具体算过,我们差不多2-3周一个迭代,十几个迭代是有的

10、一个版本找多少bug?

两个星期一个迭代,我们一个版本的需求一般是5个左右。看需求的多少,基本每个迭代都有100多条用例

11、项目有没有上线?

具体业务这块的话,都是产品那边跟需求方(客户)对接的,我这块就不是很清楚了,测试组的话就只管测。

11、bug的分布一般都是怎样的?那些模块的bug比较多?

发现错误越多的模块,残留在模块中的错误也越多

12、哪些模块的bug比较多

13、经典bug印象深刻bug?

验证码没有时间限制,获取了一次验证码以后更换他人账号可以强制修改密码。

14、测试环境怎么部署的?

参考答案:搭建环境前,开发都会给到我们一份系统发布手册,我们会根据这个手册来搭建。比如,我这个商城系统,是搭建在Liunx系统下的,web服务器用的是Tomcat8,MySQL版本是5.7,程序是JAVA编写的,首先我们向开发拿到编译好的安装包,然后CRT远程连接上Liunx系统,把tomcat服务器停掉,把程序包(由于java包的后缀是.war,所以我们一般把java的安装包叫 war包)放到webapps目录下,然后再启动tomcat服务器就可以了

停止tomcat服务器的方法:

启动tomcat服务器的方法:

15、给你一个项目,怎么开展?

在项目开始前,我会去熟悉这个项目的需求,业务流程,将测试功能点列出来,把不明白的地方提取出来,和开发、产品经理确认清楚,然后根据项目的迭代周期确定一个测试计划,接下来开始编写测试用例并叫上开发、产品经理进行评审;在项目开发阶段,开发人员把接口代码编写完成后,我会对接口进行测试,保证底层接口的质量;等所有代码都编写好了,开发转测后,进行冒烟测试,冒烟测试通过了,接下来进行系统的功能,安全,兼容性,性能等类型的测试,发现bug就提交bug单给开发人员修改,跟踪并做好回归测试;这些测试完成后,挑选一些级别高的测试用例,在UAT环境上进行验收测试,验收测试通过后,编写测试报告,项目就可以上线了。项目上线后,可能还会出现一些遗留的问题,所以还要分析研究怎样做才能避免这类bug的遗漏。

16、测试,开发多少人

17、验收测试怎么做的?

在UAT测试之前,我们会制定测试方案,选择基线用例,即级别高的用例,在UAT测试环境上进行测试,如果测试通过,验收测试就通过了

18、冒烟测试怎么做的?

当开发写完代码,编译好后,会提交到测试部进行测试时。测试人员搭建好环境,首先要对系统的基本功能进行测试,确定主要流程的能否正常使用

19、回归测试怎么做的?

首先,把bug单对应的用例执行一遍,还要检查有数据交互的模块会不会受影响,有没有引入新的问题;项目上线前,还要把当前版本的重要功能以及冒烟测试的用例都回归一遍,确保重要功能上线后不出问题

20、你觉得测试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

21、谈谈你对测试的理解

软件测试就是使用软件,站在用户的角度,模拟各种正常的和异常的场景来使用软件。

22、职业规划怎么样的?是想往管理发展还是技术发展?

先熟悉公司的业务流程,做好本职工作,争取早点成为项目的骨干成员;工作之外,会进阶一下自己的自动化和性能方面的相关技术;

在公司里面往那个方向发展,那要看公司的安排了。

23、讲一下你做的app项目

讲一下简历里面的项目流程还有主要职责

24、你们用例怎么写的?

测试用例包括:用例ID、用例标题、用例级别、预置条件、测试步骤、预期结果,

25、怎么编写测试用例

从用户使用场景出发,考虑用户的各种正常和异常的使用场景;

用例的颗粒大小要均匀。通常,一个测试用例对应一个场景;

用例各个要素要齐全,步骤应该足够详细,容易被其它测试工程师读懂,并能顺利执行;

做好用例评审,及时更新测试用例。

26、接口的状态码有哪些??

接口状态码都是开发自定义的,0是操作成功,3001是非法请求,3002是系统类型为空或不合法

27、搭建测试环境时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问题?

配置环境变量的时候漏了几个字母,然后软件就启动不了了

28、python的第三方模块有哪些??

29、测试环境的测试数据是怎么管理的?

功能测试环境的数据,用完了就自己造;性能测试环境的数据,在测试前会先备份一下,回归时候再导进来

30、提交的bug,开发一般多久修复?

一般我们提交了bug大概1-2个小时就会去看一下开发是否解决,没有解决,就催促一下开发

31、什么类型的bug会出现的多一些

32、怎么向数据库插入数据?插入10万条呢?

插入数据使用insert into,但是要插入10万条数据,则需要使用存储过程来实现,存储过程这个我以前没有自己写过,但是如果以后公司有需要,我会在工作之外的时间加强对这方面的学习

33、接口用例一个版本写多少?依赖关系的接口怎么处理?

一般大概50-60个接口用例左右

34、你觉得测试三年的收获是怎样的?

35、项目的开发模式是怎样的?

36、你的项目有什么特点和特色,对比京东和淘宝?

有个货到付款功能,付款方式除了直接关联账户扣款、汇款外,还可以选择货到付款,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方便买家看到货物后满意再付款,省去退款环节,同时解决用户对自营系统线上支付的疑虑,提高成交率;二是方便部分年长,不会使用网络支付的的购买者付款。

37、项目一做了多久,上线了吗,多少人开发的?

8个月,具体业务这块的话,都是产品那边跟需求方对接的,我这块就不是很清楚了,测试组的话就只管测。开发有7个,测试2个

38、公司多少人?谁负责开发的?

公司人数40-60个,项目组2个,每个项目组大概10个人左右

39、验收测试谁做的?

а测试,软件开发公司组织内部人员模拟各类用户行为对即将上市的产品进行测试。

β测试,软件开发公司组织各方面的的典型客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使用,并要求用户报告异常情况、提出改进意见,然后公司再进行完善。

在UAT测试之前,我们会制定测试方案,选择基线用例,即级别高的用例,在UAT测试环境上进行测试,如果测试通过,验收测试就通过了。

40、产品发布到线上,还测试吗?

需要的,通常在上线之后,我们还会进行基本功能的验证

41、项目一般什么时候上线?

凌晨12点,晚上用户少,出现问题可以马上去解决回归测试

42、订单管理这个功能,怎么测试?

订单管理之前做的,现在记得不是很全面,也是从六大特性下手的,最近做的购物车的测试点我记得比较清楚,我拿这个作为例子讲一下吧,+购物车怎么测

43、你们项目是怎么分工的?

如果你回答的是app的项目,就说:我们这个app是按机型分工的,我负责的是安卓设备的测试;

如果你回答的是WEB端的项目,就说:我们这个项目是按模块分工,我负责前台的xxx模块,后台的xxx模块。(至少说5个模块以上)

44、app的测试流程,app项目介绍是怎么的?

流程:app的性能分为服务器端的性能和手机端的性能。

服务器端的性能,我们用Jmeter工具进行测试的,和web的端性能测试方法一样的。

我们是用monkey做手机端App的稳定性测试的,使用monkey跑10万次,看它会不会出问题,如果出了问题,我们再定位原因,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

4、测试完成后查看monkey日志,如果说它跑的次数跟我设的次数不一样.就说明monkey中途跑失败了。那我就要去看看logcat日志有没有null point,或anr in的关键字,如果有null point,就表示app在测试过程中crash了,然后把null point前后的日志截取下来,发给开发定位;如果有anr in,表示app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了ANR(程序无响应),我们要把/data/anr/traces.txt文件取下下来,再把ANR进程号对应的日志发给开发定位问题。

系统架构:web端系统,更新服务器,不需要更新客户端;APP如果更新了服务端,客户端也要更新并测试;

兼容性。Web端要考虑不同的浏览器内核进行测试(IE、chrome、Firefox),APP的兼容性要考虑选择主流的机型,不同的分辨率、尺寸, 以及不同的操作系统;

App要考虑交叉事件测试,安装,卸载,前后台切换测试;

App还要考虑界面操作,如:横竖屏切换,多点触控,事件触发区域

46、app兼容性怎么测试?

1)主流手机的分辨率测试。比如(高*宽):、、等

2)不同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是否适配。比如,安卓从7.0-9.0

3)不同手机品牌。比如,华为,小米,oppo,vivo等等

Ps:iphone系统的APP也要考虑这些方面

47、测过那些机型?分辨率测试那些?

机型:安卓系统的机型,比如华为,小米,oppo,vivo等等

48、测试和开发的时间比是怎样的?

我们公司大致是 3:1,我们公司一般一个月迭代一次,无论需求多少,那么测试一般就是一周。这导致测试那边压力很大,经常只测一轮。之前一个大版本升级,涉及到一部分重构,测试时间又少,导致很多关键业务没测到,上线之后问题多多,一直处于修修补补状态,一个星期才稳定。

49、你对从业这3年的测试生涯感受是怎样的?

发展+技术+未来方向+自身能力几个方面提高

50、有没有要问我的?

1.如果我进来,我主要负责哪一块测试;

2.公司项目组有多少人,开发和测试分别多少;

3.公司有哪些类型的项目在做;项目多长时间一个版本,项目做了多久;项目的测试流程是怎样的

4.如果可以进入贵公司,我需要在学习哪方面的知识?

51、什么时候入职,优缺点?

52、讲一下项目怎么测的?

53、项目上线了?给客户做的?给自己公司做的产品?

具体业务这块的话,都是产品那边跟需求方对接的,我这块就不是很清楚了,测试组的话就只管测。我们以前是外包公司,都是接到什么项目就做什么项目

54、app多久更新一次?现在还有在做吗?

差不多2-3周一个迭代,一般产品给到需求都会做

55、负责那些方面的测试?

56、怎样才能覆盖用户的需求?

参考回答:项目开始前,我们会先熟悉需求,画好流程图,保证整个流程都覆盖全面,小组之间每个人都要根据各自的流程图,各个功能点有哪些限制条件,来讲解一下自己对测试点的理解,防止之后编写测试用例时出现遗漏;用例编写完之后,再进行用例的评审,看看测试点有没有用遗漏,对需求理解有没有错误,测试场景是否覆盖完全。

57、接口测试怎么做的?

1、拿到接口文档熟悉:(服务端开发人员把接口文档写出来,我们就可以拿过来熟悉):

 1)每个接口对应要实现的功能是什么

 2)服务器的地址、端口、接口地址(确定访问哪个接口)

 3)请求方式,请求参数有哪些,参数的约束是什么(工作当中了解请求参数的各种约束)

 4)熟悉响应数据:

2、编写接口测试用例(接口测试用跟功能类似,只多了一个请求报文,响应报文)

1)考虑正常异常的请求参数的请求报文

 2)考虑正常和异常请求后的响应报文(例如 :异常的错误码是什么,对应的错误信息是否正确)

我们是用jmeter执行测试用例,先建立一个线程组,再添加http请求,填写好请求地址,端口,和请求参数,设置参数化,添加断言等,最后添加查看结果树再运行。运行完后,检查接口是否通过,如果不通过,先定位下原因,如果是请求的参数有问题,修改后再进行测试,如果是接口本身存在bug,就把服务器上的日志取下来,提单给开发修改。

58、禅道,会搭建不?

3、 打开xampp-control.exe,并启动MySql和Apache,(如果启动不了,按所给的方案把修改下对应的端口即可把问题解决)。

59、项目一做了多久,测试几个人维护,开发投入了多少人?

8个月,维护2人,开发2人

60、开发语言是什么?

后台:java ,具体不了解

HTML称为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一种标识性的语言

62、http协议了解不?

参考答案:http协议是应用层的一个数据传输协议,由请求和响应构成,主要的请求方式有get和post两种,get请求的请求数据在请求头,post请求的请求数据在请求体;响应的数据也包含响应头和响应体,常见的http响应码有200,302,400,500等等。

63、讲一下你最近做的app项目

64、app测试点有哪些?

功能,兼容性,用户体验,安全性,安装卸载升级测试,交叉事件,UI测试,性能测试

65、测试过程中遇到怎么办?

2、CSS定位比较稳定。

68、接口的压力测试怎么做的?

69、点击一个app软件,没有反应,怎么去分析?

兼容性问题、这个功能本身不可用、考虑是否crash(软件)或ANR(硬件)

70、app测试用的是真机?还是什么?

用的是真机,电脑配置太差了,不用模拟器

71、jmeter环境怎么搭建的?

1)、因为JMeter是JAVA程序开发的,所以要先安装JDK;

3、勾选上所有选项,更换证书,重启fiddler

73、monkey跑挂了怎么分析问题?

如果说它跑的次数跟我设的次数不一样.就说明monkey中途跑失败了,那我就要去看看logcat日志有没有null point,或anr in的关键字,如果有null point,就表示app在测试过程中crash了,然后把null point前后的日志截取下来,发给开发定位;如果有anr in,表示app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了ANR(程序无响应),我们要把/data/anr/traces.txt文件取下下来,再把ANR进程号对应的日志发给开发定位问题。(日志具体的信息,我们看不懂)

74、你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优点:责任心强,工作细致认真

缺点:测试做了几年,发现自己可能得了职业病,遇到什么都先怀疑一下,我朋友说我疑心有点重,在工作上是件好事,但是在生活上多少会有点影响吧,比如,做事有点犹豫,不够果断

75、学习能力强,有哪些提现?

我认为一个接受完大学教育的人,他就具备了学习知识的能力,首先,具备学习能力的人比不具备的人更有学习意识,其次,具备学习能力的人拥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新知识的逻辑和方法,最后,具备学习能力的人能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估,并对下次学习过程提供改善信息。

76、你觉得测试的价值是什么?

1.开发人员不能够完全的发现自己的bug

2.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的立场不同,前者立足技术,后者立足需求,关注质量

3.测试人员能够更好的促进项目沟通与反馈

77、有没有做过提好测试效率,让测试工作更有价值?

引入自动化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

78、偶然性的bug怎么处理?

在测试执行过程中,一旦系统出现异常信息,我们第一时间要做的是截图,保存证 据;确定是偶然性的bug之后,收集相关的日志,连同截图一起提单给开发定位; 如果该缺陷的影响程度比较低,可以提交问题单进行跟踪,跟踪三个版本,如果后三 个版本都无法复现,就可以关闭该缺陷; 如果这些不可复现的Bug是很严重的Bug,比如导致系统崩溃等,并且,实在没有再 次出现,除了要及时反馈给上级之外,最后还要写到测试报告中,说明出现了什么现 象,但无法再现!

79、你们的测试环境,服务器几台?

一般做功能的话,服务器就一台,如果做性能的话,会多一些有两台web服务器,一台DB服务器

80、app多久更新一次?

需求做完了一两个月更新一次,如果没有就算两周一个版本

81、本来周五上线,白天加了一个需求,怎么办?

82、你了解我们公司吗?

提前看一下公司的主营内容等等

83、项目大概做了多久,*更新了多久?

84、自己公司做的还是给别人做的产品?

85、系统用户数怎么样,*大概有多少?

app在友盟统计可以看到日访问量,网页自己在后台看

86、退货流程怎么测的?

退货流程之前做的,现在记得不是很全面,也是从六大特性下手的,最近做的购物车的测试点我记得比较清楚,我拿这个作为例子讲一下吧,+购物车怎么测

87、什么时候上线?版本发布什么时候?

(晚上用户少,出现问题可以马上去解决回归测试。)

88、接口测试出错了怎么定位

首先,我会先检查一下请求参数啊,还有其他的填入的数据是否有问题,如果这些都没问题,我会ping一下网络,看网络通不通,如果网络也没问题的话,我会去看看系统服务器有没有启动,如果服务器也没问题的话,那可能就要发给开发定位一下了。

89、接口用例怎么编写?

我们每个版本都会有四五个接口需求,有的是新增的接口,有的是原来的接口做了一 些调整,我们会查看这些接口有哪些参数,每个参数有什么约束条件,加密方式是什 么,正常和异常的响应信息有哪些,然后编写测试用例来覆盖这些需求,一个版本下 来大概有五六十条接口测试用例。

90、你在项目有没有做过什么提高效率的事情?

引入自动化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

91、测试风险有哪些?怎么回避? 

风险包括进度风险、质量风险、人员风险、需求变更、成本风险等

1、测试人力不足导致测试进度滞后   规避风险:开发人员兼职测试

2、测试人员经验不足导致测试结果分析不全面   规避风险:多组织培训、多进行技术、经验交流

92、bug的组成,bug状态,开发不改bug怎么办?

1、组成:标题、所属模块、级别、操作步骤、预期结果、实际结果、相关日志和截图;

2、状态:激活、已解决、已关闭;

3、先跟开发沟通,确认系统的实际结果是不是和需求有不一致的地方;有些地方可能需 求没提及,但是用户体检不好,我们也可以认为是bug。 如果开发以不影响用户使用为理由,拒绝修改,我们可以和产品经理,测试经理等人 员进行讨论,确定是否要修改,如果大家都一致认为不用改,就不改。

93、Python数据类型有哪些?定义类的关键字是啥?

不可变数据:int (整型)、float (浮点型)、str(字符串)、Tuple(元组)、Sets(集合);

可变数据:List(列表)、Dictionary(字典)。

定义类的关键字:class 类名:属性

94、自动化测试怎么做的?

就拿简历上的xxx项目来说吧,在编写脚本前,我们会对系统进行评估,确认这个系统可不可以实现UI自动化,如果可以的话,就筛选出能实现自动化测试的用例,一般优先把冒烟测试用例的转为成脚本。我们是用selenium工具来实现自动化,采用python脚本语言,基于unittest框架进行用例的编写。比如,下单这个功能的脚本,我们是这样做的:首先,我们会构建一个测试工程,测试工程包含public部分(这里封装脚本公共的内容,比如,打开浏览器,登陆等操作),testCases(存放测试用例),reports(存放测试报告),runAllCases(用于运行项目自动化用例),脚本调试完后,我们会用jenkins持续集成工具,设置脚本每天晚上8点跑一遍脚本,跑完后生成html格式的自动化测试报告。

95、自动化脚本失败的原因

1)、可能是测试环境的网络不稳定;

2)、开发修改了代码没通知到测试人员修改脚本;

3)、开发引入了新的问题

96、在工作期间,你对公司(项目)有什么贡献?

1、引入自动化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

2、在做交叉测试时候,发现了我同事测了几个版本都没发现的问题,并且是比较严重的那种,我举个例子吧:用户修改密码时,会接受一个手机验证码,由于系统没有对用户名和手机号码做绑定验证,接收到验证码后,填入别人的用户名可以进入密码修改页面,把别人的密码修改了

97、接口测试关注哪些内容?

1)、发送给服务器的请求数据是否正确;

2)、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端的信息是否和预期结果一致;

3)、进入数据库,检查接口是否实现的相应的功能;

4)、接口的响应时间是否符合需求。

98、为什么要做分布式压力测试?

因为当时我们做性能测试,自己的电脑是带不动那么多用户的,所以才需要分布式的环境

99、测试用例评审会有哪些人参与?

产品、开发、测试和我们组长都会参与

100、冒泡排序怎么写?

思路:大体思想就是通过与相邻元素的比较和交换来把小的数交换到最前面。这个过程类似于水泡向上升一样,因此而得名。举个栗子,对5,3,8,6,4这个无序序列进行冒泡排序。首先从后向前冒泡,4和6比较,把4交换到前面,序列变成5,3,8,4,6.同理4和8交换,变成5,3,4,8,6,3和4无需交换。5和3交换,变成3,5,4,8,6,3.这样一次冒泡就完了,把最小的数3排到最前面了。对剩下的序列依次冒泡就会得到一个有序序列

101、你简历上的专业和你毕业证上的不一样,什么原因?

102、你在xx项目中,有没有学到什么,对自身的成长有没有帮助?

在我的XXX项目中,我们是首次开始做了自动化,之前我的自动化都只是停留在自己私下做的一个阶段,那一次是第一次在项目中使用通过这个项目首先是丰富了我自身的测试经验,然后这个项目也是有做性能、接口、自动化等等,这让我的测试能力更能全面的发展,同时通过项目也让我对web端的测试更加熟悉,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对web端的项目能够尽快上手的

103、工作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太大的困难倒没有,不过在上个项目我遇到过一个比较紧急的问题,当时我们的测试环境有问题,在界面上构造不了数据,导致测试堵塞了,项目赶着上线,领导一直在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我找到开发和运维的同事,让他们帮忙从生产环境上把数据导到测试环境上来测试,因为要协调其他部门的同事,所以印象比较深。

104、自动化的登陆脚本,如果我想一个脚本里面完成多个用户登录,怎么做?

这个我们以前工作中没有接触过,那如果是需要并发登录,我们可以使用Jmeter实现

105、你们接口测试是一个个做,还是系统做?

我们是将这个系统的所有接口,都放在Jmeter的一个线程组下一起执行。

106、如果一个模块有很多条用例,我想跳过其中几条,怎么做?

不以test开头,或者把不执行的用例注释掉

107.页面有个日期控件,我需要写入一个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有没有遇到过

1)、如果可以直接修改值,就用send_keys()输入值;

2)、如果输入日期的输入框不能直接修改,一般来说,这个输入框有一个readonly的属性,调用js将这个属性删除,然后再用send_keys()输入值;

108、怎么验证前端加密的信息是不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我们在客户端输入好了信息,提交,然后用Fiddler抓包,看客户端加密后的数据,与开发给到的加密脚本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就是没有问题。其次,还要看返回的数据是不是正确的。

109、app版本升级具体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app的升级,我们可以在后台设置,只对指定的手机进行版本的推送,然后现在这几台手机上进行升级的测试,如果没有问题,再去全量推送。

110、升级出现问题怎么办?

升级出现问题,就先修复问题,然后修复完成之后,再在测试机上进行测试,没有问题,再全量推送了。

111、怎么去找到难以复现的问题 ?

1)、查找日志,看是那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2)、尽量去重复操作出现问题的步骤,从不同角度去尝试

112、为什么选择做测试?

刚开始,在xxxx公司上班,做的是技术支持类的工作,我们的系统问题比较多,客户经常投诉,当时全公司只有一个测试,因为测试人手不够,公司把我调过去做测试,后面就一直做软件测试这个行业。

113、线上有没有发现bug啊

这个我说没有想必你也不相信,一般我们发现了线上bug的话会先复现问题后,提交问题单进行跟踪;然后评估该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修复问题时的影响范围,回归测试需要测试哪些功能;等待问题修复后,先在测试环境上回归,通过后再在生产环境上打补丁,然后再进行回归测试;最后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避免下次出现同样问题。

114、有没有跟开发吵过架

没有。不过,有时候讨论问题会稍微激烈些,都是对事不对人的

115、怎么看待加班呢?

我反正是没有六点下过班,干我们这一行的,加班很正常,只要不是无理的加班都能接受,毕竟公司不赚钱哪有钱给我发工资呢,很多事情还是要为公司考虑考

116、当用户需求变更时,你会怎么做?

这个会经常遇到的,一般如果是小的需求变更,合理的话,能改的,经理会让开发直接改,然后测试再测一下就好了,如果是涉及到比较大的改动的话,一般会建议放到下一个版本再修改,如果必须要改的话,开发就会改的,测试也会重新修改一下测试用例,把可能会影响到的模块再测一遍。

117、对于用户需求,你是怎么理解的?

用户需求,就是描述用户希望把产品做成什么样的一个文档,有些需求写得很全面,什么信息都有,很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拿到的用户需求都是比较粗的,不全面的,甚至是有问题的,这时候,我们要及时和上级,还有产品经理反馈

118、如果项目很赶,经理安排一个项目要三周内完成,你知道你完成不了,你怎么办?

先和经理说明,时间太短,存在风险;然后,将任务划分优先级,先完成优先级高的任务 ,保证项目的主要功能没问题,然后,时间允许的话,再做优先级稍微低的;在这个时间段内,每天向 上级报告工作的进度,让领导知道现在的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风险

119、如何与开发沟通

1)、坚持原则;2)、对事不对人,拿证据说话;3)、尊重对方的劳动成果,平时和开发人员打好关系,不要把关系搞僵。

120、项目版本更新,怎么更新

2.进入tomcat服务器下webapps目录下,删除需要替换的系统的老版本工程文件,把新的war包放到webapps

4.先在测试环境上验证新版本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在上线,然后再到生产环境上验证把主要功能验证一遍。

我们公司会有个专门的打包管理平台(Jenkins),开发把代码上传到这个平台,我们选择需要打包的需求,按操作流程来做就好了

122、更新表结构发生变化,数据库怎么弄?

开发会写DDL语句,我们把之前的表数据备份,删掉原来的表,然后执行开发写的语句,导入入数据就可以了。

124、测试环境的测试数据是怎么管理的?

功能测试环境的数据,用完了就自己造;性能测试环境的数据,在测试前会先备份一下,回归时候再导进来

125、Jmeter做性能测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主要就是以Jmeter来控制压力机,来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126、你能够把控的风险有哪些?

一般可以把控的风险主要是进度风险、质量风险,进度风险我们之前每天都会开一个晨会,了解一下大家的工作进度,如果有风险就会去帮助他,那质量风险我们主要是通过需求评审和用例评审两个阶段来控制

127、购物车涉及到的接口有哪些?

添加购物车接口、库存查询接口、下单接口等等

128、项目在数据库有哪些表?

130、JS的脚本怎么调用?怎么上传文件?

131、用户支付完成,金额直接到达商家账户?(第三方支付)

132、支付信息安全性怎么保证?、

133、优惠卷的类型?

134、App的安装怎么测?

135、自动化的元素属性值是动态变化的怎么定位?

136、怎么获取元素的属性值?

137、怎么上传文件?

138、字符串反转输出?

140、Monkey测app的性能关注什么性能指标?

143、促销活动有哪些?

145、举例说下场景法怎么用的?

147、相对并发和绝对并发的用户比率是多少?10%

1、给你一个杯子,你怎么测试?

1.1 水杯是否可以正常装水

1.2 水杯是否可以正常喝水

1.3 水杯是否有盖子,盖子是否可以正常盖住

1.4 水杯是否有保温功能,保温功能是否正常保温

1.5 水杯是否会漏水,盖住盖子拧紧后是否会漏水

主要关注水杯外观、颜色、设计等方面

2.3 颜色搭配及使用是否让人感到舒适

2.2 杯子外观大小是否适中

2.3 杯子是否有图案,图案是否易磨损

主要关注水杯使用是否方便

3.1 水杯喝水时否方便

3.2 水杯拿起放下是否方便,这里会衍生到水杯形状的测试

3.3 水杯装水是否方便

3.4 水杯携带是否方方便

3.5 水杯是否有防滑功能

3.6 水杯装有低温或者高温水时,是否会让手感到不适

4.1 水杯装满水时,是否会露出来

4.2 水杯最大使用次数

4.3 水杯的保温性是否达到要求

4.4 水杯的耐寒性是否达到要求

4.5 水杯的耐热性是否达到要求

4.6 水杯掉落时时,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4.7 水杯长时间放置时,是否会发生泄露

主要关注水杯是否可以装其他液体,如果汁、汽油、酒精等

主要关注水杯放置环境等

6.1 将水杯放在常温环境中,使用是否正常

6.2 将水杯放在零下的环境中,使用是否正常

6.3 将水杯放在高于正常温度的环境中,使用是否正常

主要关注水杯外观和各种异常条件下是否释放有毒物质等

7.1 当水杯装满热水时,水杯是否会烫手

7.2 当水杯装上水后,是否会产生有毒物质

7.3 把水杯放在零下环境时,是否会产生有毒物质

7.4 把水杯放在高温环境时,是否会产生有毒物质

2、给你一个报表,你怎么测?

报表测试的六大用例设计点

1、数据来源是否正确。

2、数据范围是否对应。

3、指标的特定条件是否满足。

4、明细与合计是否一致。

1、确定报表是否有针对不同用户角色,设置相应查看权限的需求;

2、不同的用户角色,其查看权限是否正确;

1、报表的标题或者表名是否正确;

2、报表的整体显示格式是否符合客户提供的表样;

3、数据显示格式或误差是否与需求保持一致,如小位数、百分号、单位、汇率等;

4、报表页面的时间段是否用户选择的时间段;

5、当输出的内容过多时,分页方式是否正确;翻页时,是否有与上页相同的样式,第2页输出是否正确;

6、需要特别提醒的数据(一些异常数据)是否突出显示;有些指标计

算方法特别或某些指标容易混淆的情况下,页面是否有加注释;

1、各个指标的组合筛选查询是否正常;

2、输出功能,如导出PDF、excel等使用是否正常;

3、打印设置、打印效果等是否正常;

4、分页,或分布导出等是否如常;

5、导常情况下的使用等。

测试的前需要了解的信息:用户访问的频率、使用习惯、数据范围等。

2、筛选查询的响应时长;

3、QPS(即每秒的响应请求数)。

1、当数据源有实时数据入库时, 相关报表类的展示多久统计出来?

2、是实时还是会有延缓?延缓多久?

3、数据延缓对指标有何影响?

3、针对百度首页,怎么去测试?

百度首页呈现的功能: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这8个是最主要的;紧接着次要的百科,文库,hao123,更多;除此之外就是把百度设为主页,安装百度浏览器,加入百度推广,关于百度等等;和用户相关的还有登录,注册.

百度首页8个主要功能,排除地图部分的搜索其他7个比较类似.这里主要讲网页搜索,那么测试的也就是输入框,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边界值测试和区间测试.

边界值测试可以测试一下输入字符的数量:

a)不输入文字,直接按搜索

b)输入38个汉字后点击搜索按钮,成功跳转到搜索结果页面

c)输入39个汉字,截取前面38个汉字

d)输入100个汉字,截取前面38个汉字

e)尝试输入101个汉字,无法成功输入

复制粘贴38个汉字进入搜索文本框,并中间加入62个连续空格后按下搜索

a)有意义的关键词做输入值,预期能搜出结果

b)无意义的关键词做输入值(比如用脸滚键盘来输入一些乱七八糟的关键字),预期搜不出任何结果

那么对于搜索有个问题就是如何校验搜索结果的正确性?这里就不再适用黑盒测试的方法,可以尝试白盒测试或者自动化测试,可是这个校验算法本身就很难,用什么规则去定义呢?用另一套完全不同的搜索逻辑去对比,比如谷歌和百度对比;或者设计一些通用的规则,然后去校验

图片、字体、颜色、按钮等

b)搜索结果页提示”要找的是不是xxxx“

c)搜索结果页提示”关键字里去掉引号可以找到更多xxx“

d)搜索结果页提示”您输入的网址是不是xxx“

51、购物车,怎么测的?

将商品加入购物车,页面跳转到登录页面,登录成功后购物车数量增加。

所有链接是否跳转正确;

商品是否可以成功加入购物车;

购物车商品总数是否有限制;

商品总数统计是否正确;

商品文字太长时是否显示完整;

购物车中下架的商品是否有标识,是否还能支付;

新加入购物车商品排序(添加购物车中存在的店铺的商品和购物车中不存在的店铺的商品);

是否支持快TAB、ENTER等快捷键;

商品删除后商品总数是否减少;

购物车结算功能是否可用。

BS架构:不同浏览器测试,比如:IE,火狐,谷歌,360这些。

APP:在主流的不同类型,不同分辨率,不同操作系统的手机上测试,华为,vivo,oppo等

是否有回到顶部的功能;

商品过多时结算按钮是否可以浮动显示;

购物车有多个商品时,能不能只对单个商品结算;

界面布局、排版是否合理;

不同卖家的商品是否区分明显。

打开购物车页面要多长时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华为oppovivo哪个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