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接外卖两单怎么送?谢、谢

美团外卖的配送是招聘的骑车进行配送,骑手端有一个App,就跟滴滴打车一样,系统会给你派发任务,接到任务以后骑手到店取餐,然后送餐。外卖骑手是平台自动分配订单,有时候是接一送一,如果单多就会一次送几单。
1、买家在商户下单,商家接单进入下一流程,商家接单这个步骤就会有一个预计送达时间了,一般是40分钟左右。
2、商家接单的同时,美团平台就会自动分配给附近的外卖骑手。
3、送餐小哥接单,前往商家,这时候你手机上显示就是已接单,正在前往商家了。
4、到店取货,有时候可能是饭口高峰,订的餐还没出来,那么送餐小哥就要等。
5、送餐小哥取餐后就给用户送过去。
但是在整个流程中,商家不可控的就是骑手能否顺利接单和送单,那么运力问题就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快跑者的聚合配送系统就是专门为了商家的运力痛点开发的系统,在聚合后台,商家可以通过多家运力平台派发订单,这样接单率就有了质的保障。从而提升商家口碑和客流量。系统的具体功能如下:

系统支持免费试用,欢迎咨询

}

原标题:两女子深夜点 竟要求外卖小哥干这事

外卖小哥都需要掌握什么技能?

大连的一笔外卖订单告诉你,

外卖小哥不仅要送得一手好外卖,

 一张外卖订单:外卖小哥要会打虫子

这两天的抖音平台上,一张来自大连的外卖订单承包了无数笑点。订单点了大连老味儿焖子、烤冷面、凉皮、两瓶水。

下单时间是6月1日,零点刚过,可这又有什么奇怪的!真正吸睛的是订单备注:

请找一个会打大虫子的外卖小哥,真的,不开玩笑,江湖救急,天花板上有一只大虫子,不敢打,求求外卖小哥了……

视频上还有天花板上一个虫子的附图和外卖小哥认真打虫子的场面。这个喜感十足的抖音,吸引了超过20万的点击量。

我们太想知道,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记者联系到视频发布者Vita。这位女孩姓牟,她说5月31日当晚是住在闺蜜家。夜里11点多,牟小姐正在打电话,突然闺蜜指了指天花板。顺着闺蜜手指方向一看,牟小姐立刻腿软了。

一条长了很多条腿的大虫子趴在天花板上,后经网友判断,应该是俗称为草鞋底子的多足虫,“目测那虫子至少有一根手指那么长。”小姐妹俩立刻慌了神,拿笤帚打吧,太高了够不着,“而且一旦没打好掉脸上怎么办?”

牟小姐和闺蜜盯住这条大虫子傻看了半天,虫子从天花板左边爬到右边,又从右边爬到左边。“眼瞅着半夜12点了,我们内心是崩溃的。”实在盯得太累了,牟小姐“急中生智”想出个办法:点一份外卖,请外卖小哥帮着来打虫子吧。

半夜上门帮打虫子,外卖小哥温暖了我们

“吃什么都不重要了,重点是小哥要会打虫子。”小姐俩注意力都在如何对付那只大虫子上,已无暇顾及这订单是否搞笑了。

没多久,一位年轻的外卖小哥上门送餐,放下订的餐,便赶紧问虫子在哪里。

这时,一直在天花板上“顾涌”的虫子竟然不见了,外卖小哥把虫子活动区域的窗帘附近仔细找了好几遍,那条困扰小姐妹多时的虫子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牟小姐说,那位外卖小哥非常有耐心,走的时候还轻轻带上了门。虽然没有真的打到那只虫子,但这位小哥的认真劲儿还是让牟小姐和闺蜜很感动:感觉整个世界都温暖了。

这笔订单算上优惠一共花了20多元钱,牟小姐还额外付了几元钱的感谢费表达谢意。“如果你们能联系上那位外卖小哥,请再帮我们跟他说声谢谢!”牟小姐说。

外卖小哥:内心哈哈笑了一会儿

可是当天接单的小哥毛亮却觉得“打虫子”这件事不值一提。

这位22岁的小伙子做外卖小哥一年多,曾遇到过帮代买烟买酒的订单,帮打虫子还的确是头回遇见,“抢下这单的时候,才注意看备注,内心哈哈哈笑了会儿。”

虽然觉得好玩,但毛亮还是认真对待帮客户打虫子这件事,可惜的是找了一阵子没找到那个虫子。由于打虫子耽搁了一会儿,下一单的客户还有点不高兴了。不过毛亮说了,下次有这种事还愿意帮忙,“举手之劳嘛。”

网友:外卖小哥要会十八般武艺

一位曾做过外卖小哥的快餐店老板告诉记者,他送餐的时候,遇到要求代买东西的是最常见的,还有要求外卖小哥个子高的,“具体多高没说,就要求高。并不知道要干嘛。”这位老板说。曾有一个订单备注那天是朋友生日,外卖小哥送餐时要给唱一首生日歌助兴,“能满足的都会尽量满足。”

围观网友在给小姐俩出消灭虫子的金点子的同时,也“心疼”了一下外卖小哥。“这大半夜的还送餐,不容易不容易。”还有人对外卖小哥的十八般武艺点赞:颜值高、能唱歌、会画小脑斧、还要能打虫子……简直是无所不能的外卖小哥啊。

}

饮品店做外卖,月销1500+单都实属不易。

最近,我发现广州一家外卖月销7000单的咖啡馆,并且这家咖啡馆不靠促销、不搞低价竞争,起送都要25元。

他们是如何实现月销7000单的?能否借鉴?

不靠促销,外卖月销7000+单

And Coffee,开在广州五羊邨附近一栋不大引人注意的大厦楼下,位置相当低调,不熟悉地形,你很难直接找到。

门店面积40平米左右,设计也十分简单,整体黑白配色,没有过度的装潢。进店后,左边是点单区域,右边区域像一个“咖啡超市”,有挂耳、咖啡豆和一些烘焙类产品,中间的过道摆了两张桌子。

这家一不留神就会错过的店,却是当之无愧的“外卖网红”。开店3年,如今外卖月销依旧能做到7000+单。

仔细看And Coffee的外卖平台,你会觉得很“反常”:

没有大额满减,也没有促销单品,所有的产品都是正价售卖。

而且,产品大多400ml~500ml 出品,比通常280ml到320ml的外卖咖啡容量更大。为了保证咖啡的品质,他们用的都是自己烘焙的咖啡豆。

开店3年,And Coffee是如何做到持续外卖高销量的?我与创始人潘锦荣聊了聊。

持续热销的外卖咖啡,是什么样?

分析高销量,首先要看客群。

And COffee 店面虽不显眼,但1公里外就是广州CBD核心城区珠江新城,附近写字楼成群,拥有众多“把咖啡当做日常”的刚需人群。

潘锦荣曾经开过8年的培训学校,多年的经验告诉他:白领需要咖啡更多是需要咖啡因,服务好这些客群,一杯随时买到、符合消费者口感需求的咖啡更有市场。

于是他们将营业时间调整为早8:30到晚6:30,严格跟着上班族的时间走。

然后再来分析产品的热卖逻辑。

符合附近白领口感需求的咖啡,该怎么做?潘锦荣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1.这杯咖啡不是“酸”的

根据他对市场的观察,中国精品咖啡的发展反映在产品上,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精品咖啡是酸的”。但这并非意味着大众消费者已经接受酸,“喜欢喝酸,喝果汁更好。”他说。

因此,And Coffee一直都选用深烘的豆子,顾客的接受度、复购率都不错。

2.这杯咖啡能提供花果香、浓郁度

很多人对深烘豆有一个误解:选品质一般的豆子就行,深烘后风味差异并不大。但事实并非如此,用好的豆子做深烘,同样可以保留花香感、浓郁度。

于是,他们把“创造有风味、优质的深烘豆”根植在品牌基因里,团队也多次在烘焙大赛获得优异成绩。

对于很多喜欢咖啡、但研究没那么深的消费者来说,花香感、浓郁度就是他们追求的“咖啡味”。

3.打造爆款,离不开顾客认知度高的味道

在And Coffee外卖平台,销量第一的是一款名为“黑樱桃招牌熔岩咖啡”的产品,售价32元,这杯产品由特调巧克力搭配自家深烘焙豆,再结合香醇牛奶,一个月单品能卖出2000多杯。

黑樱桃招牌熔岩咖啡(左)

潘锦荣表示,一开始他们也没想到这款产品能成为爆品,“只是想把记忆中广州巧克力味道融入到咖啡里”。

但这款产品的火爆也让他们团队意识到,客群认知度高的口味,融入产品里,往往自带销量。

前不久,他们上新了一款椰乳拿铁,将今年最火的椰子元素与咖啡融合到一起,如今已经荣登销量榜第二名。

月售7000+单,门店怎么做到高效?

咖啡外卖能持续热销,除了产品好喝,重要的还有效率,下单后能不能快速地拿到。

与潘锦荣聊完,我发现他们有一套提高出品效率的逻辑:

1.两个7米吧台,留足操作空间

在And Coffee,40平方的门店里有两个7米的吧台,其中一个是开店后加装在制作间里的。

他告诉我,以前只有一个吧台的时候,一遇到高峰期吧台就一片混乱,物料摆不开,也增加食安风险。

2.8个冰箱、3台制冰机,保证备料充足

潘锦荣曾经做过测算,一家咖啡馆,配置一台冰箱、一个制冰机、一个咖啡机,在不影响出品质量的前提下,出杯量最多能做到200杯。

想要高效出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把准备工作做到位,设备够用、备料充足。

And Coffee的门店有5个冰箱、3台制冰机、2个双头咖啡机,另外,他们还在在咖啡馆旁边租了一件100多平的仓库用来摆放物料,里面还摆放了3个冰箱。

3.准备外卖取单架,优化一切细节

为了方便外卖员有序、快速地取单,他还在门店室外准备了外卖取单架。

总的来说,团队在能加快出单效率的地方,都要尽量优化,但不要为了提升效率而忽视出品。

除此之外,他们在外卖服务体验也值得借鉴。

通常情况下,“外卖做不好服务和体验”,是很多咖啡馆的误区。但And Coffee 给我的感受是,只要你想,任何消费方式都能体现服务的用心。

做外卖,也能体现服务的用心

1.产品分装解决撒漏,也让顾客体验出品过程

点这家店的咖啡,一个不一样的体验是,你收到的是分装产品,包含咖啡液、冰杯、咖啡冰。

只要按照包装上的顺序,123分别倒入咖啡杯中,就会得到一杯冰咖啡。

外卖最容易差评的撒漏问题解决了;

让顾客也参与到咖啡的制作中,有参与感,还可以个性化定制,小红书上,就有顾客评论And Coffee让外卖咖啡变的有趣;

在炎热的广州,外卖咖啡很容易被冰块稀释,换成分装,可以尽可能地接近堂饮出品。

2.冰块都要做测试,模拟外卖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And Coffee还进行了模拟,置身顾客视角发现问题,优化体验。

比如,模拟顾客倒的顺序,根据测试结果准备一个说明小卡片,新手照着说明操作就能得到一杯出品稳定的咖啡。

为了防止撒漏问题,油纸、保鲜膜也都利用了起来。

冰杯他们也做过测试,通常情况下,冰杯的溶解率为每分钟1%。因此针对较远订单,And Coffee都会在冰杯中多加冰块。

这看似不起眼的动作会带来硬成本的增加,但在潘锦荣的眼里,“做咖啡馆要有大格局,不要总想着控制成本。”

换个思路,做好一杯杯咖啡、一次次服务体验,最终不单是单量的提升,还有品牌势能的持续积累。

仔细看And Coffee的菜单,你会发现团队把它当作一个“咖啡集成超市”,不仅有咖啡,挂耳包、咖啡豆、培训课程也都售卖。

做咖啡生意,本质是最大限度地从顾客角度出发,满足需求、体贴细节,通过一杯杯咖啡的售卖,最终建立消费者和品牌的链接。

而当品牌有价值时,变可以做更多地延伸。

统筹|妮可  视觉|江飞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送外卖同时接几单合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