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助听器听不清,跟人家说。大家都不信怎么办?

想必很多验配师朋友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患者佩戴了助听器,但是还是听不清楚,尤其是在嘈杂的环境下。

患者换了一台性能更好的助听器,对聆听效果十分不满意,还是喜欢原来的旧机器。

有些患者甚至因为效果不好,直接放弃了使用助听器。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真的是助听器不管用吗?

2019年6月8日-6月9日由北京听力协会主办的“2019北京国际听力学大会”上,丹麦国际听力临床产品经理Dennis Mistry先生分享了几个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使用真耳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1、“你们的助听器根本没有用!”

利用残余听力实现最佳目标匹配

患者:我在背景噪声中根本听不清,对助听器效果很不满意。在诊所调试了很多次,仍然没有改善。我想尝试人工耳蜗,因为助听器根本没用。

检查发现患者在低频处有足够的残余听力,高频处听力损失严重,结合过去使用助听器的情况认为患者适用NAL-NL1公式。

通过真耳分析,了解目前助听器的工作情况,发现助听器并未达到目标增益。

对助听器做一些调试,把低频区的增益往上提,用移频技术把高频区往前移,使助听器增益匹配到目标值。

效果反馈(2周后):改善很明显,虽然噪声下聆听还有一些问题,但患者已可以接受这个效果。

使用真耳分析在开放耳验配中进行客观验证

患者:一开始我觉得戴了助听器后,耳朵像堵住了一样。听力师给我换了一个耳塞后,我却什么都听不见了。我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感觉助听器完全没有用!

检查发现用户低频区听力良好,不适用封闭的耳塞,这种耳塞会产生堵耳效应。

听力师检测对于开放式的耳塞助听器现在的增益,发现在中频区明显低于目标增益。对比发现,之前助听器使用封闭式耳塞时目标增益非常好,而开放式耳塞在500-4000HZ增益是不够的。

使用开放耳验配校准,对助听器效果进行分析,以达到目标增益曲线。

效果反馈(3周后):难以想象小小的一步竟然带来如此大的变化。我很开心现在带着开放式耳塞,听到的声音也很清楚。

2、“新助听器效果很差!我还是喜欢原来那个”

发掘用户真正的聆听需求,提升满意度

患者:我花了很多钱买了这对助听器,但我不喜欢。我还是喜欢之前旧机器的音质,可是旧机器确实不能用了,但现在这个助听器的声音太尖太细了。

目前患者助听器的增益设置使用的是NAL-NL2公式,很适合用户的情况,增益也匹配到目标值。为什么还是不能满足用户的聆听需求?

对旧助听器进行分析,发现旧助听器比新助听器的增益小,新助听器有更宽的频带。认为或许是高频放大太多,需要一种折中的方式验配新助听器。这种折中的方式既要能保证足够的舒适度,又有足够的频宽。

效果反馈(3周后):助听器变得清晰多了,尖细的声音也没有了,下一次调试或许验配师可以把增益再往上提一下。

理解换机时不同公式产生的聆听效益,合理设定新机程序

患者:我一直使用A品牌的助听器,尽管你说B品牌更好,但我之前尝试过B品牌,并没有觉得好,还是更喜欢A品牌的声音。你说B品牌有更好的技术,但我不在乎,我需要一个我喜欢的声音。

为什么用户觉得拥有更好技术的B品牌效果不好?先看看他的旧助听器验配公式和在耳道内的情况。旧助听器使用的是厂家特有的验配公式,把之前这个公式和DSL公式比较,发现之前的公式在高频区并没有给到足够的增益。与NAL公式进行对比,发现NAL公式更接近之前的公式,但尽管接近,用户还是更喜欢之前的声音。

(1)利用真耳分析把助听器的增益匹配到NAL公式

(2)把旧的助听器作为目标曲线去验配新助听器

验配师最终决定设定2个独立程序,一个基于原来助听器的验配公式,一个基于NAL公式。

效果反馈(3周后)我喜欢这个新品牌助听器,连接非常顺畅,我会使用新程序去交流,但仍然更喜欢基于老的助听器设立的程序。

真耳分析在助听器验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想必这几个案例也让大家感受到了真耳分析的魅力。除了帮助发掘用户聆听需求、提升佩戴效果、帮助开放耳验配、合理设定助听器验配程序,真耳分析还可以帮助发现助听器的一些“隐形”故障,如助听器麦克风防尘罩堵塞等。

真耳分析能给听力师验配和患者良好聆听提供诸多帮助和指导,各位在实践中遇到类似难题不妨想一想有没有利用好这个工具。

图片来源:北京听力协会

}

本帖最近回复记录:共条回复

: 平时觉得能听得见,可能听不清吧。
回复 : 听得见,就能说话,怎么会重度呢
平时如果都能听得见,估计并不是太严重或者不是全频都有听力损失,只是在部分频率有损失,从而影响聆听。你这个程度不严重,应该佩戴助听器就可以矫治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人气值 +1


不要着急,我外甥在1岁时检查就是重度耳聋,配了外戴助听器,长大后(现在13岁),平时与人交流没有戴助听器也正常,上学都没有什么 问题。

本帖最近回复记录:共条回复

: 好的,谢谢你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

听力不行,一般伴随的是语言能力也会不行啊。怎么会3周了才发现?尽快做人工耳蜗吧,别影响语言功能的发育。

本帖最近回复记录:共条回复

: 一直以为她讲话是讲比较晚,没想到是听力的问题,连老师都觉得她听力是没问题的。

首先要知道,孩子1-3岁是语言最关键时期,所以在这期间最好能尽快采取对应的措施来干预,听力不到位,语言是直接受到影响

其次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在百度上可以先查询一下针对耳朵方面的相关咨询,心里有个概念,结合医生的建议

同时可以通过QQ输入相关病因的QQ群,有一些群友相互之间可以了解到一些相关问题

貌似有一些政策是可以安排免费做人工耳蜗,估计需要排队,如果确实经济上有问题,可以做一些关注,或者通过目前比较多的水滴凑公众号做一些召集

最后还是父母的心态,我们是孩子的天,目前情况已经是这样了,所以天不能塌,保持好心态,了解好孩子情况后,自己先要多了解相关咨询,阶段性积极配合引导孩子,争取做到最大化,要有绝对的耐心,打好人生这场战,因为在孩子的心里,你就是他的一切

本帖最近回复记录:共条回复

: 谢谢,我已经在了解各方面了。最坏的打算就是做耳蜗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人气值 +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配了助听器还是听不清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