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的邮箱服务手机客户端更换协议版本会导致本地文件不见吗?

配置站点在WAN侧的物理链路,是进行开局的前提条件。当开局方式为注册查询中心开局和云站点开局时,不需要配置ZTP,可以跳过此步,其他开局方式需要进行配置。

站点配置成功或激活成功后,支持新增或删除WAN侧链路。

  1. 已经创建站点。具体请参见。
  2. 已经配置站点的全局参数,具体请参见。
  3. (可选)若要配置WAN链路的地址为IPv6地址时,需要先配置管理面的南向IPv6地址。
  4. 在主菜单中选择,选择“更多 >
  5. 在主菜单中选择,在左侧单击“服务监控”,单击“进程”页签,进程列表中搜索“SDWANCfgService”,选中所有微服务器上的SDWANCfgService进程,先单击“停止”,再单击“启动”
  6. 查看进程列表的“状态”列,确认SDWANCfgService进程的状态为“正在运行”
  1. 在主菜单中选择。单击“ZTP配置”页签,进入站点ZTP配置页面。
  2. 选择需要配置接入网络方式的站点,进行“物理站点”开局。
    1. 在站点列表区域,选择“未配置”
  • 请根据开局场景和设备型号明确开局方式,具体参考中相关说明。
      • URL/U盘:使用邮件、U盘开局或手工开局选此模式。
  • 选择是否开启“多子接口”。开启“多子接口”之后,开局设备的物理口可以配置多个子接口,未启用时只能配置一个子接口。
  • 选择是否开启“增强模式”。推荐开启,开启“增强模式”之后,URL开局的IPv4协议链路将支持在线更新网络参数,更新之后无需重新开局。

    请参考,根据开局方式和设备型号选择是否开启“增强模式”

    表2-91 设备型号与功能对应表

    U盘开局、手工开局下不启用。邮件开局下可选。

    • “增强模式”默认关闭,开启之后则无法关闭。
    • 只有V300R019C13之后版本的AR设备支持此功能。
  • 配置设备的WAN侧链路。
    1. 单击“模板导入”,在“选择WAN链路模板”页面选择一个模板,单击“确定”

      如果已有模板不满足需求,可单击“创建”,创建新的WAN链路。

      当网关为AR设备时,最多添加2个AR设备作为网关,否则无法进行ZTP开局。

    2. 如果是双网关,需要设置“设备1”“设备2”
    3. 选择需要配置的链路,在“操作”列,单击。
    4. “设置WAN链路”界面中配置WAN侧链路的相关信息。WAN链路接口为LTE接口时必须使用子接口。接口类型不同,支持的开局方式也不同,请参考。

      表2-92 设备接口类型与开局方式支持

      • 如果站点内设备已配置过WAN链路,如果在设备上新增WAN链路,则新增链路的“URL开局配置”默认关闭,且不能开启。
      • 首次激活站点时,iMaster NCE-Campus会将新配置的Eth-Trunk下发到设备,无需在设备上手动配置。
    5. (可选)如果当前接口无法满足需求,单击接口后边的,进入配置物理接口页面对接口进行配置,详细操作请参见。
    6. 根据站点的网络规划,选择开启IPv4或IPv6,并配置相关参数,两者支持同时开启。
    7. 规划设备的上行容量和下行容量。
    8. 单击“确定”,完成WAN侧链路的配置。

      完成WAN侧链路配置后,设备的配置状态为已配置。

  • (可选)配置Inter-CPE链路信息,对于双网关场景,需要配置网关之间的链路信息。

    ID的数量需要大于部门的数量。最多可以配置16个VLAN段,VLAN总数最多不超过301个。开局完成后支持修改VLAN ID。

    “MTU”:直连物理口的三层子接口和Eth-Trunk子接口推荐MTU小于或等于8996,二层VLAN

    “MSS”:直连物理口的三层子接口和Eth-Trunk子接口推荐MSS小于或等于2048,二层VLAN

站点配置完成后,配置状态如所示,后续处理如所示。

站点的WAN侧链路是否已经完成配置。

是否已经成功向站点中的网关发送开局邮件或下载该网关的ZTP文件。

表2-94 站点激活后续处理

站点激活后,需要扩容WAN链路时,可以通过新增WAN链路进行扩容。

  1. 在主菜单中选择。进入配置WAN侧链路页面。
  2. 单击“创建”,配置WAN链路参数。

站点激活后,需要减少WAN链路时,可以删除WAN链路。

  • 如果WAN链路被业务引用(如Underlay路由、NTP、Underlay ACL、上网、互访等),则无法删除WAN链路。
  • 当WAN链路被手动配置NTP客户端使用,则需要校验,不允许删除该WAN链路;如果没有被手动配置NTP客户端使用,则可以删除,此时需要对该条删除的WAN链路自动生成的NTP客户端对时配置清除。
  • 站点增删WAN链路,可能导致AR设备脱管。若删除URL开局的链路,则需要重新开局。若删除Eth-Trunk链路,则需要手动删除设备上Eth-Trunk相关配置,否则可能导致配置冲突。若所有链路都删除了,需要删除站点。
  1. 在主菜单中选择。进入配置WAN侧链路页面。
  2. 选择需要删除的链路,单击“删除”,在弹出的警告信息中单击“确定”

如果设备有多条WAN链路,如果需注册链路质量不好,或者需要切换新的注册链路,可以对注册链路进行切换。

  • 切换注册链路会导致设备有一定时间的断网脱管。
  • 只有V300R019C13之后版本的AR设备支持此功能。
  1. 在主菜单中选择,进入配置WAN侧链路页面。
  2. 选择需要切换的注册链路,单击“切换”,在弹出的窗口选择新的链路,单击“确定”

通过清除WAN业务,可进行删除站点操作,恢复设备未开局状态。站点已连接RR、加入虚拟网络和配置策略后,无法清除WAN业务。

  1. 选择开局完成的站点,单击“清除WAN业务”,站点被清除后,可以删除站点或重新开局。

表2-95 站点配置、设备配置参数说明

站点支持的开局方式有URL/U盘开局、DHCP Option开局。系统会根据不同的开局方式选择不同的编排方案:

    NCE-Campus会生成开局文件,将WAN接口IP地址、VPN等信息通过开局文件传递到CPE上,在CPE注册到iMaster NCE-Campus后,系统只需要自动下发公共IP、接口速率等信息到CPE。 NCE-Campus后,系统需要重新下发WAN接口IP地址、VPN等信息。

使能后,一个物理接口可配置多个子接口。

通过引用前面规划的站点模板,指定站点的网关、WAN链路等配置。

当前WAN链路的名称。对于使用默认站点模板创建的WAN链路,链路名称为“Internet”或者“MPLS”,对于使用自定义站点模板创建的WAN链路,链路名称为创建模板的时候指定的链路名称。此处不可修改。

WAN链路所属的传输网络的类型。此处不可修改。指定接入的WAN侧网络,该数据通过引用“全局参数配置”中已创建的传输网络来指定。“全局参数配置”中的传输网络数据规划可以参考“WAN全局配置”中的“传输网络”

指定每条WAN链路接入哪个网关设备。此处不可修改。

  • Active:主传输链路,用户的业务流量一般通过Active链路进行转发。通过Active链路建立Overlay隧道后,流量通过Active链路转发,并通过Keepalive报文检测Overlay隧道的连通性。当有多条Active链路时,可以通过智能选路功能实现主备链路,当主链路发生故障后业务流量切换到备份链路,当主链路故障恢复后,可以从备链路自动回切到主链路。
  • Standby:备传输链路,即逃生链路,一般使用LTE/5G链路。Active链路正常时,Standby链路不会建立隧道连接,不参与智能选路,不会消耗流量。Standby链路的优先级最低,只有在所有Active链路全失效时,才会通过Standby链路建立Overlay隧道,流量通过Standby链路转发,并通过Keepalive报文检测Overlay隧道的连通性。只要有一条Active链路恢复,则流量会切换到Active链路进行转发。单网关多条WAN链路场景下或者双网关场景下,至少有一条Active链路。

站点规划中选择的接口类型不同,需要规划的WAN链路参数也会不同。当前链路所使用的物理接口类型和接口编号。与链路名称一样,不可修改。可设置物理WAN口和虚拟口,虚拟口即LoopBack口。

NCE-Campus部署在数据中心的LAN侧时,支持设置多个物理口和一个虚拟口,物理口负责连接iMaster NCE-Campus与站点,虚拟口负责Overlay流量的连通。且物理口与虚拟口的“VN实例”需相同。

  1. 请确保物理接口类型必须为三层口,如果不是三层口请切换成三层口,否则会配置下发失败。
  2. 当启用虚拟口时,物理口链路不能开启Overlay隧道。
  3. 如果WAN链路接口类型选择的是LoopBack口,由于LoopBack接口的上下行带宽不可设置,所以站点/站点间的Overlay流量链路带宽趋势和应用的带宽使用趋势显示为0。
  4. 如果需要使用Eth-Trunk接口接入WAN链路,需要提前完成Eth-Trunk创建,详细操作过程请参见。

是否使用子接口。当前只支持dot1q子接口。

  • “接口”“LTE”时,设置Number。
  • “接口”“E1-IMA(ATM)/Ima-group”,或者“接口”“Serial”“接口协议类型”“FR”时,设置子接口号。与对端设备的子接口号一致。

子接口的规划时需要考虑如下内容:

  • IPv4以太链路、xDSL链路(PTM)子接口:根据是否需要通过子接口终结用户VLAN进行选择。不支持Eth-trunk子接口。
    • 子接口编号:需要规划子接口编号。该编号将作为子接口的名称。例如WAN接口是GE0/0/0,指定子接口编号为10,CPE上将创建子接口GE0/0/0.10。
  • 子接口编号:需要规划子接口编号。最多可以创建两个子接口,将一条LTE链路划分为两条逻辑链路分别拨号接入LTE网络,需要确认站点的CPE支持LTE接口双通道分别拨号才可以支持。

    AR6700和AR8000系列设备使用LTE接口时,必须创建子接口,AR6700系列设备子接口编号取值范围为1~3,AR8000系列设备子接口编号取值范围为1~4。其他系列设备子接口编号取值为1~2。

  • 子接口编号:需要规划子接口编号。
  • 子接口编号:需要规划子接口编号。
  • 接入类型:可以选择P2P或P2MP。
    • 点到点子接口(P2P):用于连接单个远端设备。一个子接口只配一条PVC,不用配置静态地址映射就可唯一地确定对端设备。
    • 点到多点子接口(P2MP):用于连接多个远端设备。一个子接口上配置多条PVC,每条PVC都和它相连的远端协议地址建立地址映射,这样不同的PVC就可以到达不同的远端而不会混淆。

接口的描述信息。可以对站点的WAN侧链路统一规划,描述该接口所属的CPE设备和站点信息。在开局邮件中可以携带接口描述信息,使开局人员在开局时根据接口描述确认所在站点是否和规划的站点一致。

子接口号(只有使能了“子接口”后才可以配置)

子接口的编号,用来区分子接口的标识。取值范围为1~4094。

需要规划子接口编号。该编号将作为子接口的名称。

  • IPv4以太链路、xDSL链路(PTM)子接口:需要规划子接口编号。该编号将作为子接口的名称。例如WAN接口是GE0/0/0,指定子接口编号为10,CPE上将创建子接口GE0/0/0.10。
  • LTE链路子接口:需要规划子接口编号。最多可以创建两个子接口,将一条LTE链路划分为两条逻辑链路分别拨号接入LTE网络,需要确认站点的CPE支持LTE接口双通道分别拨号才可以支持。
  • Serial(FR)子接口:需要规划子接口编号。

VN实例名称。规划接口加入Underlay网络VN实例名称,是以“underlay_”开头的字符串,例如underlay_1。

APN(只有“接口”“LTE”,才需要配置)

PVC的虚路径标识符(VPI)和虚通道标识符(VCI),例如1/101。

VLAN ID(只有使能了“子接口”后才可以配置)

CPE与WAN网络之间物理端口链路的接口协议类型。

接口类型为Serial的协议类型为:

接口类型为Eth-Trunk的协议类型为:

接口类型为LoopBack的协议类型为:

链路接入方式(只有“接口协议类型”“IPOE/IPoEoA,才需要配置)

CPE接入WAN网络的接口的IP地址分配方式。当前支持如下类型:

  • 静态:静态配置IP地址。对于中心站点和汇聚站点,建议使用“静态”方式。
  • 动态:使用DHCP协议动态分配IP地址。对于分支站点,建议使用“动态”方式。

IPv4地址(只有“接口协议类型”“IPoE/IPoEoA并且“链路接入网络方式”“静态”,或者“接口协议类型”“IPoA”,才需要配置)

静态指定CPE接入WAN网络的接口的IP地址。对于中心站点和汇聚站点,该地址须与 “公共IP”保持一致。在NAT场景下,对于中心站点和汇聚站点,RR或Edge站点,该地址须配置为“公共IP”对应的设备内网地址。

掩码(只有“接口协议类型”“IPoE/IPoEoA并且“链路接入网络方式”“静态”,或者“接口协议类型”“IPoA”,才需要配置)

IPv4网关(只有“接口协议类型”“IPoE/IPoEoA并且“链路接入网络方式”“静态”,或者“接口协议类型”“IPoA”,才需要配置)

在站点WAN侧网络的PE设备上,与站点通信的接口的IP地址。

是否使能Overlay隧道功能。若使能,则在这条WAN链路上创建Overlay隧道。

是否使能WAN组网的NAT穿越能力。如果站点在私网内,到WAN侧网络之间有NAT设备,需要使能NAT穿越功能,才能正常和其他站点以及RR之间建立Overlay隧道。IPv6 WAN链路不需要NAT穿越。

使能后,在NAT场景下,实现外部网络用户访问内网服务器和内部网络用户访问外部网络功能。

NAT穿越场景下必须在路由域下开启传输网络的IPSec加密功能,开启方法请参见。

是否对当前链路使能URL开局。

  • 若使能,该接口的IPv4配置参数需要通过URL开局方式加载到设备。
  • 未使能,该接口的IPv4配置参数通过NETCONF南向协议下发给设备。
  1. 此配置项只在ZTP模式为“URL/U盘”时可使能;每个设备最多有三条链路可设为URL开局。
  2. 选择URL开局模式的站点,单网关至少要选择一条链路进行URL开局。

设为设备南向接入地址(只有“URL开局”使能时,才需要配置)

使能后,开局邮件中将使用该链路的控制器南向接入服务主IP作为设备上线的南向IP地址。如果多条链路的控制器南向接入服务不同,则只能开启其中一条链路的“邮件开局链路”,即只能使用其中一条链路的控制器南向接入服务主集群IP进行开局。

NCE-Campus南向接入服务的IP地址。预定义站点模板中的WAN链路均默认使用默认南向接入服务。若系统管理员已启用其他南向接入服务,则可为WAN链路选择其他自定义接入服务,开局后不可更改。

当前只支持FE,GE,XGE类型接口的IPoE接入方式配置IPv6,包括子接口。

  • 静态:静态配置IPv6地址。
  • 动态:使用DHCP协议动态分配IPv6地址。
  • 邻居发现:通过邻居发现协议自动生成IPv6地址。

IPv6地址(只有“接入方式”“静态”,才需要配置)

指定CPE接入WAN网络的接口的IPv6地址。

仅GE/FE/XGE类型的接口支持IPv6地址。RR站点仅支持“静态”方式接入网络。

子网前缀长度(只有“接入方式”“静态”,才需要配置)

IPv6地址的前缀长度。

IPv6网关(只有“接入方式”“静态”,才需要配置)

接口的IPv6默认网关地址。

是否对当前链路使能URL开局。

  • 若使能,该接口的IPv6配置参数需要通过URL开局方式加载到设备。
  • 未使能,该接口的IPv6配置参数通过NETCONF南向协议下发给设备。
  1. 此配置项只在ZTP模式为“URL/U盘”时可使能;每个设备最多有三条链路可设为URL开局。
  2. 选择URL开局模式的站点,单网关至少要选择一条链路进行URL开局。

NCE-Campus南向接入服务的IPv6地址。预定义站点模板中的WAN链路均默认使用默认南向接入服务。若系统管理员已启用其他南向接入服务IPv6地址,则可为WAN链路选择其他自定义接入服务,开局后不可更改。

映射到PVC的对端IP地址。

设备不同的ATM(子)接口不能映射相同的IP地址,否则会导致转发不通。

用户名(只有“接口”“LTE”或者“接口协议类型”“PPPoE/PPPoA/PPPoEoA,才需要配置)

运营商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用于接入WAN侧网络。

密码(只有“接口”“LTE”或者“接口协议类型”“PPPoE/PPPoA/PPPoEoA,才需要配置)

协商模式(只有“接口”“GE/FE/XGE”,才需要配置)

链路两端的协商模式要保持一致。如果自协商模式下接口仍然频繁Up/Down,可以尝试将接口改成非自协商模式,强制两边速率、双工一致。

接口工作模式(只有“协商模式”“非自协商”,才需要配置)

仅Combo接口支持切换光口模式和电口模式,用户可根据组网需求选择使用“光口”或者“电口”。其余类型的接口,用户需根据接口的实际支持情况选择。

如果接口实际不支持光口模式,配置工作模式时又选择光口模式,那么配置下发到CPE后会失败。

双工模式(只有“协商模式”“非自协商”,才需要配置)

链路两端的双工模式要保持一致。

光接口默认为全双工模式,电接口请根据接口的具体情况选择“全双工”或者“半双工”

速率(只有“协商模式”“非自协商”,才需要配置)

配置接口速率。链路两端接口的速率要保持一致。

光模块类型(只有“接口”“XGE”,才需要配置)

根据传输速率需求选择光模块类型,分为GE和10GE,GE的下发速率是1000Mbit/s,10GE的下发速率是10000Mbit/s。选择10GE时,不支持配置协商模式。链路两端接口的光模块类型要保持一致。

仅RR站点需要配置,Edge站点将向RR站点的公共IP地址发起访问请求。IPv6 WAN链路不需要公共IP。

CPE设备接入到WAN侧所使用的IP地址。仅RR需要配置。

外部可访问该地址,Edge站点可通过该地址注册到RR站点。在运营商场景下,由运营商来统一分配。在企业网场景下,由企业的管理员在运营商分配的网段中选取一个。

在NAT场景下,必须配置为映射到外部的公网IP。

接入类型(只有“接口”“Serial”并且使能子接口,“接口协议类型”“FR”,才需要配置)

  • P2MP:点到多点。用于连接多个远端设备。一个子接口上配置多条PVC,每条PVC都和它相连的远端协议地址建立地址映射,这样不同的PVC就可以到达不同的远端而不会混淆。
  • P2P:点到点。用于连接单个远端设备。一个子接口只配一条PVC,不用配置静态地址映射就可唯一地确定对端设备。

仅当配置站点模板时设置“端口”“Serial”并且使能“子接口”才显示。

鉴权方式(只有“接口”“LTE”且关闭“URL开局”时,或者“接口协议类型”“PPPoE/PPPoA/PPPoEoA,才需要配置)

鉴权方式,包含CHAP和PAP两种方式。

端口上下行传输速率限制,请按实际链路带宽填写。根据接口实际的上下行带宽规划接口上下行容量的值,单位是Mbps。如果配置的值小于实际带宽,一旦出口流量超过配置的值就会出现丢包,无法充分利用带宽,影响业务。

WAN链路的ID。可以给每条链路规划一个SD-WAN网络中唯一的ID号,便于维护时通过ID号查询链路信息。

Inter-CPE链路(只有“双网关”需要配置)

使用LAN侧二层物理口

双网关之间内链路使用的物理接口是否使用LAN侧二层物理口。

  • 当双网关之间没有直连链路时,需要使用LAN侧链路。
  • 当双网关之间有直连链路时,不需要使用LAN侧链路。

双网关之间的内链路和部门(VPN)需要使用该VLAN ID,VLAN ID的数量需要大于部门的数量。双网关场景下,iMaster NCE-Campus会在双网关之间的内链路端口上为不同的部门配置不同的VLAN,进行部门间隔离。该参数取值范围为“1-4086”~“9-4094”,且差值需大于等于8,小于等于300,最多可以配置16个VLAN段,VLAN总数最多不超过301个。

开局之后,VLAN ID支持修改。

最大传输单元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是数据链路层定义的用来标识IP报文是否分片的选项。如果对端发送的IP报文长度超过MTU值,则IP报文会进行分片处理。默认配置MSS值为1500字节。

Size)是TCP协议里面定义的一个选项,表示可以被对端设备接收的最大TCP报文段的长度。通信双方在建立TCP连接时会协商出MSS值,以确定TCP报文段的最大数据长度,当对端发送的TCP报文段的长度超过协商出来的MSS,报文会进行分片处理。一般为了不影响报文传输,MSS值加上报文开销(TCP首部、IP首部等)不超过MTU值。默认配置MSS值为1200字节。

双网关之间的内链路使用的物理接口。同一个设备下的两个端口类型必须一致。设备间的端口类型必须一致。根据双网关之间是否有直连链路,具体要求不同:

  • 当双网关之间有直连链路时(即已经关闭“使用LAN侧二层物理口”),必须使用三层接口。如果创建一条链路,则创建直连物理口的三层子接口作为内链路接口;如果创建多条链路,iMaster NCE-Campus会自动将这多条链路接口做Eth-trunk子接口,保证链路的可靠性。
  • 当双网关之间没有直连链路时(即已经开启“使用LAN侧二层物理口”),必须使用二层接口。如果CPE和LAN侧交换机之间有互联的二层链路,则通过指定VLAN ID,两个设备之间通过VLAN IF接口互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手机邮箱邮件不更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