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30的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本篇文章已收录于《Golang修养之路》 第一章第9篇

Golang的内存管理及设计也是开发者需要了解的领域之一,要理解 Go 语言的内存管理,就必须先理解操作系统以及机器硬件是如何管理内存的。因为 Go 语言的内部机制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它的设计,本质上就是尽可能的会发挥操作系统层面的优势,而避开导致低效情况。

本章节会围绕以下六个话题逐步展开。

(2)内存为什么需要管理。

(3)操作系统是如何管理内存的。

(4)如何用Golang自己实现一个内存管理模型。

(6)Golang中是如何管理内存的。

说到内存,及时没有任何的软件基础知识,那么第一印象应该想到的是如下实物,如图1所示。

图1中常被称之为内存条,是计算机硬件组成的一个部分,也是真正给软件提供内存的物理空间。如果计算机没有内存条,那么根本谈不上有内存之说。

那么内存的作用在于什么呢?如果将计算机的存储媒介中的处理性能与容量做一个对比,会出现如下的金字塔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计算机存储媒介金字塔模型

从图中可以得出处理速度与存储容量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性能越大的计算机硬件资源,越是稀缺,所以合理的利用和分配就越重要。

比如内存与硬盘的对比,因为硬盘的容量是非常廉价的,虽然内存目前也可以用到10G级别的使用,但是从处理速度来看的话,两者的差距还是相差甚大的,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硬盘与内存对比表
固态硬盘速度是300M/s,是内存的三十分之一 固态硬盘速度是300M/s,是内存的二百分之一
机械硬盘的速度是100M/s,是内存的百分之一 机械硬盘的速度是100M/s,是内存的五百分之一

所以将大部分程序逻辑临时用的数据,全部都存在内存之中,比如,变量、全局变量、函数跳转地址、静态库、执行代码、临时开辟的内存结构体(对象)等。

2 内存为什么需要管理

当存储的东西越来越多,也就发现物理内存的容量依然是不够用,那么对物理内存的利用率和合理的分配,管理就变得非常的重要。

(1)操作系统就会对内存进行非常详细的管理。

(2)基于操作系统的基础上,不同语言的内存管理机制也应允而生,有的一些语言并没有提供自动的内存管理模式,有的语言就已经提供了自身程序的内存管理模式,如表2所示。

表2 自动与非自动内存管理的语言
内存自动管理的语言(部分) 内存非自动管理的语言(部分)

所以为了降低内存管理的难度,像C、C++这样的编程语言会完全将分配和回收内存的权限交给开发者,而Rust则是通过生命周期限定开发者对非法权限内存的访问来自动回收,因而并没有提供自动管理的一套机制。但是像Golang、Java、Python这类为了完全让开发则关注代码逻辑本身,语言层提供了一套管理模式。因为Golang编程语言给开发者提供了一套内存管理模式,所以开发者有必要了解一下Golang做了哪些助力的功能。

在理解Golang语言层内存管理之前,应先了解操作系统针对物理内存做了哪些管理的方式。当插上内存条之后,通过操作系统是如何将软件存放在这个绿色的物理内存条中去的。

3 操作系统是如何管理内存的

计算机对于内存真正的载体是物理内存条,这个是实打实的物理硬件容量,所以在操作系统中定义这部门的容量叫物理内存。

实则物理内存的布局实际上就是一个内存大数组,如图3所示。

每一个元素都会对应一个地址,称之为物理内存地址。那么CPU在运算的过程中,如果需要从内存中取1个字节的数据,就需要基于这个数据的物理内存地址去运算即可,而且物理内存地址是连续的,可以根据一个基准地址进行偏移来取得相应的一块连续内存数据。

一个操作系统是不可能只运行一个程序的,那么这个大数组物理内存势必要被N个程序分成N分,供每个程序使用。但是程序是活的,一个程序可能一会需要1MB的内存,一会又需要1GB的内存。操作系统只能取这个程序允许的最大内存极限来分配内存给这个进程,但这样会导致每个进程都会多要去一大部分内存,而这些多要的内存却大概率不会被使用,如图4所示。

图4 物理内存分配的困局

当N个程序同时使用同一块内存时,那么产生读写的冲突也在所难免。这样就会导致这些昂贵的物理内存条,几乎跑不了几个程序,内存的利用率也就提高不上来。

所以就引出了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方式,操作系统提供了虚拟内存来解决这件事。

所谓虚拟,类似是假、凭空而造的大致意思。对比上图3.3所示的物理内存布局,虚拟内存的大致表现方式如图5所示。

虚拟内存地址是基于物理内存地址之上凭空而造的一个新的逻辑地址,而操作系统暴露给用户进程的只是虚拟内存地址,操作系统内部会对虚拟内存地址和真实的物理内存地址做映射关系,来管理地址的分配,从而使物理内存的利用率提高。

这样用户程序(进程)只能使用虚拟的内存地址来获取数据,系统会将这个虚拟地址翻译成实际的物理地址。这里面每一个程序统一使用一套连续虚拟地址,比如 0x ~ 0x ffff ffff。从程序的角度来看,它觉得自己独享了一整块内存,且不用考虑访问冲突的问题。系统会将虚拟地址翻译成物理地址,从内存上加载数据。

但如果仅仅把虚拟内存直接理解为地址的映射关系,那就是过于低估虚拟内存的作用了。

虚拟内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下几件事:

(1)物理内存无法被最大化利用。

(2)程序逻辑内存空间使用独立。

(3)内存不够,继续虚拟磁盘空间。

对于(1),(2)两点,上述应该已经有一定的描述了,其中针对(1)的最大化,虚拟内存还实现了“读时共享,写时复制”的机制,可以在物理层同一个字节的内存地址被多个虚拟内存空间映射,表现方式如图6所示。

图6 读时共享,写时复制

上图所示如果一个进程需要进行写操作,则这个内存将会被复制一份,成为当前进程的独享内存。如果是读操作,可能会多个进程访问的物理空间是相同的空间。

如果一个内存几乎大量都是被读取的,则可能会多个进程共享同一块物理内存,但是他们的各自虚拟内存是不同的。当然这个共享并不是永久的,当其中有一个进程对这个内存发生写,就会复制一份,执行写操作的进程就会将虚拟内存地址映射到新的物理内存地址上。

对于第(3)点,是虚拟内存为了最大化利用物理内存,如果进程使用的内存足够大,则导致物理内存短暂的供不应求,那么虚拟内存也会“开疆拓土”从磁盘(硬盘)上虚拟出一定量的空间,挂在虚拟地址上,而且这个动作进程本身是不知道的,因为进程只能够看见自己的虚拟内存空间,如图7所示。

图7 虚拟内存从磁盘映射空间

综上可见虚拟内存的重要性,不仅提高了利用率而且整条内存调度的链路完全是对用户态物理内存透明,用户可以安心的使用自身进程独立的虚拟内存空间进行开发。

那么对于虚拟内存地址是如何映射到物理内存地址上的呢?会不会是一个固定匹配地址逻辑处理的?假设使用固定匹配地址逻辑做映射,可能会出现很多虚拟内存打到同一个物理内存上,如果发现被占用,则会再重新打。这样对映射地址寻址的代价极大,所以操作系统又加了一层专门用来管理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映射关系的东西,就是MMU(Memory Management Unit),如图8所示。

图 8 MMU内存管理单元

MMU是在CPU里的,或者说是CPU具有一个内存管理单元MMU,下面来介绍一下MMU具体的管理逻辑。

3.3虚拟内存本身怎么存放

虚拟内存本身是通过一个叫页表(Page Table)的东西来实现的,接下来介绍页和页表这两个概念。

页是操作系统中用来描述内存大小的一个单位名称。一个页的含义是大小为4K(6字节)的内存空间。操作系统对虚拟内存空间是按照这个单位来管理的。

页表实际上就是页的集合,就是基于页的一个数组。页只是表示内存的大小,而页表条目(PTE), 才是页表数组中的一个元素。

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下面用一个抽象的图来表示页、页表、和页表元素PTE的概念和关系,如图9所示。

图 9 页、页表、PTE之间的关系

虚拟内存的实现方式,大多数都是通过页表来实现的。操作系统虚拟内存空间分成一页一页的来管理,每页的大小为 4K(当然这是可以配置的,不同操作系统不一样)。磁盘和主内存之间的置换也是以为单位来操作的。4K 算是通过实践折中出来的通用值,太小了会出现频繁的置换,太大了又浪费内存。

虚拟内存到物理内存的映射关系的存储结构就是由类似上述图3.9中的页表记录,实则是一个数组。这里要注意的是,页是一次读取的内存单元,但是真正起到虚拟内存寻址的是PTE,也就是页表中的一个元素。PTE的大致内部结构如图10所示。

可以看出每个PTE是由一个有效位和一个包含物理页号或者磁盘地址组成,有效位表示当前虚拟页是否已经被缓存在主内存中(或者CPU的高速缓存Cache中)。

虚拟页为何有会是否已经被缓存在主内存中一说?虚拟页表(简称页表)虽然作为虚拟内存与物理内存的映射关系,但是本身也是需要存放在某个位置上,所以自身本身也是占用一定内存的。所以页表本身也是被操作系统放在物理内存的指定位置。CPU 把虚拟地址给MMU,MMU去物理内存中查询页表,得到实际的物理地址。当然 MMU 不会每次都去查的,它自己也有一份缓存叫Translation Lookaside

从上图可以看出,TLB是虚拟内存页,即虚拟地址和物理地址映射关系的缓存层。MMU当收到地址查询指令,第一时间是请求TLB的,如果没有才会进行从内存中的虚拟页进行查找,这样可能会触发多次内存读取,而读取TLB则不需要内存读取,所进程读取的步骤顺序为:

(1)CPU进行虚拟地址请求MMU。

(2)MMU优先从TLB中得到虚拟页。

(3)如果得到则返回给上层。

(4)如果没有则从主存的虚拟页表中查询关系。

下面继续分析PTE的内部构造,根据有效位的特征可以得到不同的含义如下:

(1)有效位为1,表示虚拟页已经被缓存在内存(或者CPU高速缓存TLB-Cache)中。

(2)有效位为0,表示虚拟页未被创建且没有占用内存(或者CPU高速缓存TLB-Cache),或者表示已经创建虚拟页但是并没有存储到内存(或者CPU高速缓存TLB-Cache)中。

通过上述的标识位,可以将虚拟页集合分成三个子集,如表3所示。

表3 虚拟页被分成的三种子集
虚拟内存已创建和分配页,已缓存在物理内存(或TLB-Cache)中。
0 虚拟内存还未分配或创建。
0 虚拟内存已创建和分配页,但未缓存在物理内存(或TLB-Cache)中。

对于Golang开发者,对虚拟内存的存储结构了解到此步即可,如果想更深入的了解MMU存储结果可以翻阅其他操作系统或硬件相关书籍或资料。下面来分析一下在访问一次内存的整体流程。

一次CPU内存访问的流程如图12所示。

图 12 CPU内存访问的详细流程

当某个进程进行一次内存访问指令请求,将触发如图3.12的内存访问具体的访问流程如下:

(1)进程将内存相关的寄存器指令请求运算发送给CPU,CPU得到具体的指令请求。

(2)计算指令被CPU加载到寄存器当中,准备执行相关指令逻辑。

(4)从虚拟地址中得到虚拟页号VPN。

(5)通过虚拟页号VPN请求MMU内存管理单元。

(6)MMU通过虚拟页号查找对应的PTE条目(优先层TLB缓存查询)。

(7)通过得到对应的PTE上的有效位来判断当前虚拟页是否在主存中。

(8)如果索引到的PTE条目的有效位为1,则表示命中,将对应PTE上的物理页号PPN(Physical Page Number)和虚拟地址中的虚拟页偏移量VPO进行串联从而构造出主存中的物理地址PA(Physical Address),进入步骤(9)。

(9)通过物理内存地址访问物理内存,当前的寻址流程结束。

(10)如果有效位为0,则表示未命中,一般称这种情况为缺页。此时MMU将产生一个缺页异常,抛给操作系统。

(11)操作系统捕获到缺页异常,开始执行异常处理程序。

(12)此时将选择一个牺牲页并将对应的所缺虚拟页调入并更正新页表上的PTE,如果当前牺牲页有数据,则写入磁盘,得到物理内存页号PPN(Physical Page Number)。

(13)缺页处理程序更新之前索引到的PTE,并且写入物理内存怒页号PPN,有效位设置为1。

(14)缺页处理程序再次返回到原来的进程,且再次执行缺页指令,CPU重新将虚拟地址发给MMU,此时虚拟页已经存在物理内存中,本次一定会命中,通过(1)~(9)流程,最终将请求的物理内存返回给处理器。

以上就是一次CPU访问内存的详细流程。可以看出来上述流程中,从第(10)步之后的流程就稍微有一些繁琐。类似产生异常信号、捕获异常,再处理缺页流程,如选择牺牲页,还要将牺牲页的数据存储到磁盘上等等。所以如果频繁的执行(10)~(14)步骤会对性能影响很大。因为牺牲页有可能会涉及到磁盘的访问,而磁盘的访问速度非常的慢,这样就会引发程序性能的急剧下降。

一般从(1)~(9)步流程结束则表示页命中,反之为未命中,所以就会出现一个新的性能级指标,即命中率。命中率是访问次数与页命中次数之比。一般命中率低说明物理内存不足,数据在内存和磁盘之间交换频繁,但如果物理内存充分,则不会出现频繁的内存颠簸现象。

上述了解到内存的命中率实际上是一衡量每次内存访问均能被页直接寻址到而不是产生缺页的指标。所以如果经常在一定范围内的内存则出现缺页的情况就会降低。这就是程序的一种局部性特性的体现。

局部性就是在多次内存引用的时候,会出现有的内存被经常引用多次,而且在该位置附近的其他位置,也有可能接下来被引用到。一般大多数程序都会具备局部性的特点。

实际上操作系统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缓存来提升性能,或者在设计解决方案等架构的时候也会考虑到缓存或者缓冲层的概念,实则就是利用程序或业务天然的局部性特征。因为如果没有局部性的特性,则缓存级别将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所以在设计程序或者业务的时候应该多考虑增强程序局部性的特征,这样的程序会更快。

下面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来验证程序局部性的程序示例,具体代码如下:

Loop()函数的功能是遍历数组nums,并且将nums中的每个元素均设置为4。但是这里用了一个step来规定每次遍历的跨度。可以跟读上述代码,如果step等于1,则外层for循环只会执行1次。内层for循环则正常遍历nums。实则相当于代码如下:

如果Step等于3,则表示外层for循环要一共完成3次,内层for循环每次遍历的数组下标值都相差3。第一次遍历会被遍历的nums下标为0、3、6、9、12……,第二次遍历会遍历的nums下标为1、4、7、10、13……,第三次遍历会遍历的nums下标为2、5、8、11、14……。那么三次外循环就会将全部遍历完整个nums数组。

上述的程序表示了访问数组的局部性,step跨度越小,则表示访问nums相邻内存的局部性约好,step越大则相反。

接下来用Golang的Benchmark性能测试来分别对step取不同的值进行压测,来看看通过Benchmark执行Loop()函数而统计出来的几种情况,最终消耗的时间差距为多少。首先创建loop_test.go文件,实现一个制作数组并且赋值初始化内存值的函数CreateSource(),代码如下:

其次实现一个Benchmark,制作一个长度为10000的数组,这里要注意的是创建完数组后要执行b.ResetTimer()重置计时,去掉CreateSource()消耗的时间,step跨度为1的代码如下:

//制作源数据,长度为10000

Golang中的b.N表示Golang一次压测最终循环的次数。BenchmarkLoopStep1()会将N次的总耗时时间除以N得到平均一次执行Loop()函数的耗时。因为要对比多个step的耗时差距,按照上述代码再依次实现step为2、3、4、5、6、12、16等Benchmark性能测试代码,如下:

//制作源数据,长度为10000 //制作源数据,长度为10000 //制作源数据,长度为10000 //制作源数据,长度为10000 //制作源数据,长度为10000 //制作源数据,长度为10000 //制作源数据,长度为10000

上述每个Benchmark都是相似的代码,只有step传参不同,接下来通过执行下述指令来进行压测,指令如下:

其中“count=3”表示每个Benchmark要执行3次,这样是更好验证上述的结果。具体的运行结果如下:

对上述结果以第一行为例进行简单的解读:

(2)“366787”表示一共执行了366787次,即代码中b.N的值,这个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实际上是通过循环调用366787次Loop()函数得到的最后性能结果。

(3)“2792 ns/op”表示平均每次Loop()函数所消耗的时间是2792纳秒。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看出,随着Step参数的增加,内存访问的局部性就越差,那么执行Loop()的性能也就越差,在Step为16和Step为1的结果来看,性能相差近4~5倍之间。

通过结果可以得出如果要设计出一个更加高效的程序,提高代码的局部性访问是非常有必要的程序性能优化手段之一。

思考 在Golang的GPM调度器模型中,为什么一个G开辟的子G优先放在当前的本地G队列中,而不是放在其他M上的本地P队列中?GPM为何要满足局部性的调度设计?

4 如何用Golang语言实现内存管理和内存池设计

本节介绍自主实现一个内存管理模块都大致需要哪些基础的开发和组件建设。接下来的一些代码不需要读者去掌握,因为Golang已经给开发者提供的内存管理模式,开发者不需要关心Golang的内存分配情况。但是为了更好的理解Golang的内存管理模型,需要了解如果自己实现一套简单的内存管理模块应该需要关注哪些点和需要实现哪些必要的模块和机制。

本节接下来的内容即是通过Golang自我实现一个内存管理模块和内存池的建设,该模块非企业级开发而是促进理解内存管理模型的教程型代码。

4.1 基于Cgo的内存C接口封装

因为Golang语言已经内置的内存管理机制,所以如果用Golang原生的语法结构如Slice、String、Map等都会自动触发Golang的内存管理机制。本案例为了介绍如何实现一个自我管理的内存模型,所以直接使用的C语言的malloc()、free()系统调用来开辟和释放内存空间,使用C语言的memcpy()、memmove()等进行内存的拷贝和移动。至于如何封装Golang语法的Malloc()、Free()、Memcpy()、Memmove()等函数,即是利用的Golang中的Cgo机制。

注意 Cgo提供了 Golang 和 C 语言相互调用的机制。可以通过 Cgo 用 Golang 调用 C 的接口,对于C++的接口可以用 C 包装一下提供给 Golang 调用。被调用的 C 代码可以直接以源代码形式提供或者打包静态库或动态库在编译时链接。
Cgo 的具体使用教程本章将不继续详细介绍,本章主要介绍下在内存管理设计所涉及到部分Cgo语法部分。

开始创建一个zmem/目录,作为当前内存实现案例的项目名称。在zmem/目录下再创建c/文件夹,这里用来实现通过Cgo来封装的C语言内存管理接口。

在c/目录下创建memory.go文件,分别封装的C语言内存接口代码如下:

接下来分别介绍上述代码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代表Cgo模块的启动,其中import “C”上面的全部注释代码(中间不允许有空白行)均为C语言原生代码。因为在下述接口封装中使用到了C语言的malloc()、free()、memmove()、memcpy()等函数,这些函数的声明需要包含头文件string.h和stdlib.h,所以在注释部分添加了导入这两个头文件的代码,并且通过import “C”导入进来。

这里以malloc()系统调用为例,通过man手册查看malloc()函数的原型如下:

函数malloc()形参是C语言中的size_t数据类型类型,那么在Golang中使用对应的C类型是C.size_t,是的,一般的C基本类型只需要通过C包直接访问即可。但是对于malloc()的返回值void来说,这是一个万能指针,期功能用法类似Golang中的interface{},但是在语法上并不能将二者直接划等号。而Golang给开发这提供了一个可以直接对等C中void的数据类型,就是unsafe.Pointer。unsafe.Pointer是Golang封装好的可以比较自由访问的指针类型,其含义和void万能指针相似。在语法上,也可以直接将void类型数据赋值给unsafe.Pointer类型数据。

3.Golang与C的字符串等类型转换

在Cgo中Go的字符串与Byte数组都会转换为C的char数组,其中Golang的Cgo模块提供了几个方法供开发者使用:

// Go字符串转换为C字符串。C字符串使用malloc分配,因此需要使用C.free以避免内存泄露
// Go byte数组转换为C的数组。使用malloc分配的空间,因此需要使用C.free避免内存泄漏
// C字符串转换为Go字符串
// C字符串转换为Go字符串,指定转换长度
// C数据转换为byte数组,指定转换的长度
 



新封装的Memcpy()的第一个形参是任意指针类型,表示拷贝的目标地址,第二个形参是[]byte类型,表示被拷贝的源数据,第三个参数表示本次拷贝数据的长度。因为C语言中的memcpy()函数原型如下:








接下来将上述封装做一个简单的单元测试,在c/目录下创建memory_test.go,实现代码如下:

//下面是为了将int32类型的指针转换成byte类型的指针 //取得pb位置对应的值 //由于b是byte类型,最多保存8位,那么只能取得开始的8位
单元测试接口是TestMemoryC(),首先通过Malloc()开辟4个字节内存,然后将这4个字节赋值为5,打印结果看data的值是否是5。最后是将100通过Memcpy()拷贝给这4个字节,看最后的结果是否是100,运行结果如下:


通过单元测试结果来看,目前的内存开辟和拷贝的相关接口可以正常使用,接下来就是基于这些接口来实现内存管理的模块实现。

4.2 基础内存缓冲Buf实现

 
 
在zmem目录下再创建mem文件夹,包mem模块作为内存管理相关代码的包名,然后再mem目下面创建buf.go,作为Buf的代码实现。文件路径结构如下:
接下来定义一个Buf数据结构,具体的定义实现如下: //如果存在多个buffer,是采用链表的形式链接起来 //当前buffer的缓存容量大小 //未处理数据的头部位置索引 //当前buf所保存的数据地址
一个Buf内存缓冲包含如下成员属性:
(1)Capacity,表示当前缓冲的容量大小,实则是底层内存分配的最大内存空间上限。
(2)length,当前缓冲区的有效数据长度,有效数据长度为用户存入但又未访问的剩余数据长度。
(3)head,缓冲中未处理的头部位置索引。
(4)data,是当前buf所保存内存的首地址指针,这里用的事unsafe.Pointer类型,表示data所存放的为基础的虚拟内存地址。
(5)Next,是Buf类型的指针,指向下一个Buf地址。Buf与Buf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链表结构。
一个Buf的数据内存结构布局如图13所示。
图 13 Buf的数据结构布局
 
 
Buf是采用链表的集合方式,每个Buf通过Next进行关联,其中Data为指向底层开辟出来供用户使用的内存。一个内存中有几个刻度索引,内存首地址索引位置定义为0,Head为当前用户应用有效数据的首地址索引,Length为有效数据尾地址索引,有效数据的长度为“Length-Head”。Capacity是开辟内存的尾地址索引,也表示当前Buf的可使用内存容量。
接下来来提供一个Buf的构造方法,具体代码如下: //构造,创建一个Buf对象
NewBuf()接收一个size形参,用来表示开辟的内存空间长度。这里调用封装的c.Malloc()方法来申请size长度的内存空间,并且赋值给data。
Buf被初始化之后,需要给Buf赋予让调用方传入数据的接口,这里允许一个Buf的内存可以赋予[]byte类型的源数据,方法名称是SetBytes(),定义如下:
操作一共有两个过程组成:
(1)将[]byte源数据src通过C接口的内存拷贝,给Buf的data赋值。这里要注意的是被拷贝的data的起始地址是b.head。
(2)拷贝之后Buf的有效数据长度要相应的累加偏移,具体的过程如图14所示。
 
这里要注意的是,拷贝的起始地址会基于data的基地址向右偏移head的长度,因为定义是从Head到Length是有效合法数据。对于unsafe.Pointer的地址偏移需要转换为uintptr类型进行地址计算。
//获取一个Buf的数据,以[]byte形式展现
其中C.GoBytes()是Cgo模块提供的将C数据转换为byte数组,并且指定转换的长度。
取数据的起始地址依然是基于data进行head长度的偏移。
Buf还需要提供一个Copy()方法,用来将其他Buf缓冲对象直接复制拷贝到自身当中,且head、length等于对方完全一样,具体实现的代码如下: //将其他Buf对象数据考本到自己中
接下来需要提供可以移动head的方法,其作用是缩小有效数据长度,当调用方已经使用了一部分数据之后,这部分数据可能会变成非法的非有效数据,那么就需要将head向后偏移缩小有效数据的长度,Buf将提供一个名字叫Pop()的方法,具体定义如下:
一次Pop()操作,首先会判断弹出合法有效数据的长度是否越界。然后对应的head向右偏移,length的有效长度对应做缩减,具体的流程如图15所示。
 
因为调用方经常的获取数据,然后调用Pop()缩减有效长度,那么不出几次,可能就会导致head越来越接近Capacity,也会导致有效数据之前的已经过期的非法数据越来越多。所以Buf需要提供一个Adjust()方法,来将有效数据的内存迁移至data基地址位置,覆盖之前的已使用过的过期数据,将后续的空白可使用空间扩大。Adjust()的实现方法如下: //将已经处理过的数据,清空,将未处理的数据提前至数据首地址
Adjust()调用之前封装好的c.Memmove()方法,将有效数据内存平移至Buf的data基地地址,同时将head重置到0位置,具体的流程如图16所示。
 
Buf也要提供一个清空缓冲内存的方法Clear(),Clear()实现很简单,只需要将几个索引值清零即可,Clear()并不会以操作系统层面回收内存,因为Buf的是否回收,是否被重置等需要依赖BufPool内存池来管理,将在下一小结介绍内存池管理Buf的情况。为了降低系统内存的开辟和回收,Buf可能长期在内存池中存在。调用方只需要改变几个地址索引值就可以达到内存的使用和回收。Clear()方法的实现如下: 其他的提供的访问head和length的方法如下:
现在Buf的基本功能已经实现完成了,接下来实现对Buf的管理内存池模块。

4.3 内存池设计与实现

 
 
一个Buf只是一次内存使用所需要存放数据的缓冲空间,为了方便多个Buf直接的申请与管理,则需要设计一个内存池来统一进行Buf的调配。
内存池的设计是预开辟内存,就是在首次申请创建内存池的时候,就将池子里全部可以被使用的Buf内存空间集合一并申请开辟出来。调用方在申请内存的时候,是通过内存池来申请,内存池从Buf集合中选择未被使用或占用的Buf返回给调用方。调用方在使用完Buf
之后,也是将Buf退还给内存池。这样调用方即使频繁的申请和回收小空间的内存也不会出现频繁的系统调用申请物理内存空间,降低了内存动态开辟的开销成本,业务方的内存访问速度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下面来实现内存池BufPool,首先在zmem/mem/目录下创建buf_pool.go文件,在当前文件来实现BufPool内存池的功能,BufPool的数据结构,代码如下所示:
首先定义Pool数据类型,该类型表示管理全部Buf的Map集合,其中Key表示当前
一组Buf的Capacity容量,Value则是一个Buf链表。每个Key下面挂载着相同Capacity的Buf集合链表,其实是BufPool的成员属性定义如下:
(1)Pool,当前内存池全部的Buf缓冲对象集合,是一个Map数据结构。
(2)PoolLock,对Map读写并发安全的读写锁。
(3)TotalMem,当前BufPool所开辟内存池申请虚拟内存的总容量。
接下来提供BufPoll的初始化构造函数方法,BufPool作为内存池,全局应该设计成唯一,所以采用单例模式设计,下面定义公共方法MemPool(),用来初始化并且获取BufPoll单例对象,具体的实现方式如下: //获取BufPool对象(单例模式)
全局遍历指针bufPoolInstance作为指向BufPool单例实例的唯一指针,通过Golang标准库提供sync.Once来做只执行依次的Do()方法,来初始化BufPool。在将BufPool成员均赋值完之后,最后通过initPool()方法来初始化内存池的内存申请布局。
内存申请initPool()会将内存的分配结构如图17所示。BufPool会预先将所有要管理的Buf按照内存刻度大小进行分组,如4KB的一组,16KB的一组等待。容量越小的Buf,所管理的Buf链表的数量越多,容量越大的Buf数量则越少。全部的Buf关系通过Map数据结构来管理,由于Buf本身是链表数据结构,所以每个Key所对应的Value只需要保存头结点Buf信息即可,之后的Buf可以通过Buf的Next指针找到。
 
初始化内存池主要是预先开辟一定量的空间 这里BufPool是一个hash,每个key都是不同空间容量 对应的value是一个Buf集合的链表
其中makeBufList()为每次初始化一种刻度容量的Buf链表,代码实现如下:
每次创建一行BufList之后,BubPool内存池的TotalMem就对应增加响应申请内存的容量,这个属性就作为当前内存池已经从操作系统获取的内存总容量为多少。
现在BufPool已经具备了申请首次初始化内存池的能力,还应该提供从BufPool获取一个Buf内存的接口,也同时需要当调用方使用完后,再将内存退还给BufPool的接口。
 
下面定义Alloc()方法来标识从BufPool中申请一个可用的Buf对象,具体的代码实现如下: //总内存池最大限制单位是Kb 所以目前限制是 5GB //2 如果该组已经没有,需要额外申请,那么需要加锁保护 //3 如果有该组有Buf内存存在,那么得到一个Buf并返回,并且从pool中摘除该内存块
Alloc()函数有三个关键步骤:
(1)如果上层需要N个字节的大小的空间,找到与N最接近的Buf链表集合,从当前Buf集合取出。
(2)如果该组已经没有节点使用,可以额外申请总申请长度不能够超过最大的限制大小 EXTRA_MEM_LIMIT。
(3)如果有该节点需要的内存块,直接取出,并且将该内存块从BufPool摘除。
 
定义Revert()方法为为退还使用后的Buf给BufPool内存池,具体的代码实现如下:
//当Alloc之后,当前Buf被使用完,需要重置这个Buf,需要将该buf放回pool中
 //每个buf的容量都是固定的在hash的key中取值
 //重置buf中的内置位置指针
 //找到对应的hash组 buf首届点地址
 
Revert()会根据当前Buf的Capacity找到对应的Hash刻度,然后将Buf插入到链表的头部,在插入之前通过Buf的Clear()将Buf的全部有效数据清空。

 
 
 
 
如果再具体一些,则通过Golang的源码可以看到,Golang给内存池中固定划分了66个Size Class,这里面列举了详细的Size Class和Object大小、存放Object数量,以及每个Size Class对应的Span内存大小关系,代码如下:
下面分别解释一下每一列的含义:

(2)bytes/obj列为Object Size,即一次对外提供内存Object的大小(单位为Byte),可能有一定的浪费,比如业务逻辑层需要2B的数据,实则会定位到Size Class为1,返回一个Object即8B的内存空间。



(6)max waste列当前Size Class最大可能浪费的空间所占百分比。这里面最大的情况就是一个Object保存的实际数据刚好是上一级Size Class的Object大小加上1B。当前Size Class的Object所保存的真实数据对象都是这一种情况,这些全部空间的浪费再加上最后的tail waste就是max waste最大浪费的内存百分比,具体如图34所示。
 

从图3.34可以看出,Size Class为7的Span如果每个Object均超过Size Class为7中的Object一个字节。那么就会导致Size Class为7的Span出现最大空间浪费情况。综上可以得出计算最大浪费空间比例的算法公式如下:
 
 

虽然MCache与ThreadCache概念相似,二者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的,MCache是与Golang协程调度模型GPM中的P所绑定,而不是和线程绑定。因为Golang调度的GPM模型,真正可运行的线程M的数量与P的数量一致,即GOMAXPROCS个,所以MCache与P进行绑定更能节省内存空间使用,可以保证每个G使用MCache时不需要加锁就可以获取到内存。而TCMalloc中的ThreadCache随着Thread的增多,ThreadCache的数量也就相对成正比增多,二者绑定关系的区别如图35所示。
 
如果将图35的mcache展开,来看mcache的内部构造,则具体的结构形式如图36所示。
 
协程逻辑层从mcache上获取内存是不需要加锁的,因为一个P只有一个M在其上运行,不可能出现竞争,由于没有锁限制,mcache则其到了加速内存分配。

在图3.36中应该会发现,对于Span Class为0和1的,也就是对应Size Class为0的规格刻度内存,mcache实际上是没有分配任何内存的。因为Golang内存管理对内存为0的数据申请做了特殊处理,如果申请的数据大小为0将直接返回一个固定内存地址,不会走Golang内存管理的正常逻辑,相关Golang源代码如下: // ……(省略部分代码) //……(省略部分代码)
上述代码可以看见,如果申请的size为0,则直接return一个固定地址zerobase。下面来测试一下有关0空间申请的情况,在Golang中如[0]int、 struct{}所需要大小均是0,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开发者在通过Channel做同步时,发送一个struct{}数据,因为不会申请任何内存,能够适当节省一部分内存空间,测试代码如下:

从结果可以看出,全部的0内存对象分配,返回的都是一个固定的地址。
 

图 37 Golang内存管理各层级内存交换单位
 
 


 

注意 图38中MCentral是表示一层抽象的概念,实际上每个Span Class对应的内存数据结构是一个mcentral,即在MCentral这层数据管理中,实际上有Span Class个mcentral小内存管理单元。



表示没有可用空间的Span链表。该链表上的Span都不确定否还有有空闲的Object空间。如果MCentral提供给一个Span给到上游MCache,那么被提供的Span就会加入到Empty List链表中。

均由链表管理改成集合管理,分别对应Partial Span Set 和 Full Span Set。虽然存储的数据结构有变化,但是基本的作用和职责没有区别。
// 还有可用空间的Span 链表 // 没有可用空间的Span链表,或者当前链表里的Span已经交给mcache // 假设mcaches中的所有跨度都已完全分配。 // 以原子方式书写,在STW下阅读。
在GolangV1.16及之后版本(截止本书编写最新时间)的相关MCentral结构代码如下:
新版本的改进是将List变成了两个Set集合,Partial集合与NonEmpty Span List责任类似,Full集合与Empty Span List责任类似。可以看见Partial和Full都是一个[2]spanSet类型,也就每个Partial和Full都各有两个spanSet集合,这是为了给GC垃圾回收来使用的,其中一个集合是已扫描的,另一个集合是未扫描的。
 
Golang内存管理的MHeap依然是继承TCMalloc的PageHeap设计。MHeap的上游是MCentral,MCentral中的Span不够时会向MHeap申请。MHeap的下游是操作系统,MHeap的内存不够时会向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空间申请。访问MHeap获取内存依然是需要加锁的。
MHeap是对内存块的管理对象,是通过Page为内存单元进行管理。那么用来详细管理每一系列Page的结构称之为一个HeapArena,它们的逻辑层级关系如图39所示。
 
一个HeapArena占用内存64MB,其中里面的内存的是一个一个的mspan,当然最小单元依然是Page,图中没有表示出mspan,因为多个连续的page就是一个mspan。所有的HeapArena组成的集合是一个Arenas,也就是MHeap针对堆内存的管理。MHeap是Golang进程全局唯一的所以访问依然加锁。图中又出现了MCentral,因为MCentral本也属于MHeap中的一部分。只不过会优先从MCentral获取内存,如果没有MCentral会从Arenas中的某个HeapArena获取Page。
如果再详细剖析MHeap里面相关的数据结构和指针依赖关系,可以参考图40,这里不做过多解释,如果更像详细理解MHeap建议研读源代码/usr/local/go/src/runtime/mheap.go文件。
 
MHeap中HeapArena占用了绝大部分的空间,其中每个HeapArean包含一个bitmap,其作用是用于标记当前这个HeapArena的内存使用情况。其主要是服务于GC垃圾回收模块,bitmap共有两种标记,一个是标记对应地址中是否存在对象,一个是标记此对象是否被GC模块标记过,所以当前HeapArena中的所有Page均会被bitmap所标记。




从图3.40中可以看出,MCentral实际上就是隶属于MHeap的一部分,从数据结构来看,每个Span Class对应一个MCentral,而之前在分析Golang内存管理中的逻辑分层中,是将这些MCentral集合统一归类为MCentral层。
 
在之前章节的表3-4中可以得到TCMalloc将对象分为了小对象、中对象、和大对象,而Golang内存管理将对象的分类进行了更细的一些划分,具体的划分区别对比如表6所示。
 
 
针对Tiny微小对象的分配,实际上Golang做了比较特殊的处理,之前在介绍MCache的时候并没有提及有关Tiny的存储和分配问题,MCache中不仅保存着各个Span Class级别的内存块空间,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Tiny存储空间,如图41所示。
 
int32、 byte、 bool 以及小字符串等经常使用的Tiny微小对象,也都会使用从Size Class = 1申请的这8B的空间。但是类似bool或者1个字节的byte,也都会各自独享这8B的空间,进而导致有一定的内存空间浪费,如图42所示。
图 42 如果微小对象不存在Tiny空间中
 
 
可以看出来这样当大量的使用微小对象可能会对Size Class = 1的Span造成大量的浪费。所以Golang内存管理决定尽量不使用Size Class = 1的Span,而是将申请的Object小于16B的申请统一归类为Tiny对象申请。具体的申请流程如图43所示。
 
MCache中对于Tiny微小对象的申请流程如下:
(1)P向MCache申请微小对象如一个Bool变量。如果申请的Object在Tiny对象的大小范围则进入Tiny对象申请流程,否则进入小对象或大对象申请流程。
(2)判断申请的Tiny对象是否包含指针,如果包含则进入小对象申请流程(不会放在Tiny缓冲区,因为需要GC走扫描等流程)。

(4)将1B的Bool类型放置在16B的Tiny空间中,以字节对齐的方式。
Tiny对象的申请也是达不到内存利用率100%的,就上述图43为例,当前Tiny缓冲16B的内存利用率为,而如果不用Tiny微小对象的方式来存储,那么内存的布局将如图44所示。
图 44 不用Tiny缓冲存储情况
 
 
可以算出利用率为。Golang内存管理通过Tiny对象的处理,可以平均节省20%左右的内存。

6.7 小对象分配流程

 
 
上节已经介绍了分配在1B至16B的Tiny对象的分配流程,那么对于对象在16B至32B的内存分配,Golang会采用小对象的分配流程。

当协程逻辑层P主动申请一个小对象的时候,Golang内存管理的内存申请流程如图45所示。
 
下面来分析一下具体的流程过程:
(1)首先协程逻辑层P向Golang内存管理申请一个对象所需的内存空间。
(2)MCache在接收到请求后,会根据对象所需的内存空间计算出具体的大小Size。
(3)判断Size是否小于16B,如果小于16B则进入Tiny微对象申请流程,否则进入小对象申请流程。

(5)在定位的Span Class中的Span取出一个Object返回给协程逻辑层P,P得到内存空间,流程结束。




(10)MHeap收到内存请求从其中一个HeapArena从取出一部分Pages返回给MCentral,当MHeap没有足够的内存时,MHeap会向操作系统申请内存,将申请的内存也保存到HeapArena中的mspan中。MCentral将从MHeap获取的由Pages组成的Span添加到对应的Span Class链表或集合中,作为新的补充,之后再次执行第(7)步。
(11)最后协程业务逻辑层得到该对象申请到的内存,流程结束。

6.8 大对象分配流程

 
 
小对象是在MCache中分配的,而大对象是直接从MHeap中分配。对于不满足MCache分配范围的对象,均是按照大对象分配流程处理。
大对象分配流程是协程逻辑层直接向MHeap申请对象所需要的适当Pages,从而绕过从MCaceh到MCentral的繁琐申请内存流程,大对象的内存分配流程相对比较简单,具体的流程如图46所示。
 
下面来分析一下具体的大对象内存分配流程:
(1)协程逻辑层申请大对象所需的内存空间,如果超过32KB,则直接绕过MCache和MCentral直接向MHeap申请。
(2)MHeap根据对象所需的空间计算得到需要多少个Page。

(4)如果Arenas中没有HeapA可提供合适的Pages内存,则向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申请,且填充至Arenas中。
(5)MHeap返回大对象的内存空间。
(6)协程逻辑层P得到内存,流程结束。
 
本章从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申请到Golang内存模型进行的理论的推进和逐层剖析。通过本章的内存,可以了解到无论是操作系统虚拟内存管理,还是C++的TCMalloc、Golang内存模型,均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分层的缓存机制。针对不同的内存场景采用不同的独特解决方式,提高局部性逻辑和细微粒度内存的复用率。这也是程序设计的至高理念。

 
PTE是Page Table Entry的缩写,表示页表条目。PTE是由一个有效位和N位地址字段构成,能够有效标识这个虚拟内存地址是否分配了物理内存。
CPU每次访问虚拟内存,虚拟地址都必须转换为对应的物理地址。从概念上说,这个转换需要遍历页表,页表是三级页表,就需要3次内存访问。就是说,每次虚拟内存访问都会导致4次物理内存访问。简单点说,如果一次虚拟内存访问对应了4次物理内存访问,肯定比1次物理访问慢,这样虚拟内存肯定不会发展起来。幸运的是,有一个聪明的做法解决了大部分问题:现代CPU使用一小块关联内存,用来缓存最近访问的虚拟页的PTE。这块内存称为translation








Man 手册页(Manua pages,缩写man page)是在Linux操作系统在线软件文档的一种普遍形式。内容包括计算机程序库和系统调用等命令的帮助手册。








在Linux64位操作系统上。

本作品采用,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和本文链接
 
 

4.4 内存池的功能单元测试

 
 
接下来对上述接口做一些单元测试,在zmem/mem/目录下创建buf_test.go文件。
 

单测用例是首先申请一个内存buffer,然后设置“Aceld12345”内容,然后输出日志,接下来弹出有效数据4个字节,再打印buffer可以访问的合法数据,执行单元测试代码,通过如下指令:
通过上述结果可得出通过Pop(4)之后,已经弹出了“Acel”前4个字节数据。
 
接下来测试Buf的Copy()赋值方法,具体的代码如下:
将buffer拷贝的buffer2中,看buffer存放的数据内容,执行单元测试指令和所得到的结果如下:
 
之后来针对Buf的Adjust()方法进行单元测试,相关代码如下:
首先buffer被填充“Aceld12345”,然后打印Head索引和Length长度,然后通过Pop弹出有效数据4个字节,继续打印日志,然后通过Adjust()重置Head,再输出buffer信息,通过下述指令执行单元测试和得到的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第三次输出的日志Head已经重置为0,且GetBytes()得到的有效数据没有改变。

4.5 内存管理应用接口

 
 
前面小结已经基本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内存池管理,但如果希望更方便的使用,则需要对Buf和BufPool再做一层封装,这里定义新数据结构Zbuf,对Buf的基本操作做已经封装,使内存管理的接口更加友好,在zmem/mem/目录下创建zbuf.go文件,切定义数据类型Zbuf,具体代码如下:
接下来定义Zbuf对外提供的一些使用方法。
 

 
Zbuf的Pop()方法对之前的Pop进行了一些安全性越界校验,具体代码如下: //弹出已使用的有效长度 //当此时Buf的可用长度已经为0时,将Buf重新放回BufPool中
如果Buf在Pop()之后的有效数据长度为0,那么就将当前Buf退还给BufPool。
 
Zbuf的Data()方法就是返回Buf的数据,代码如下: //获取Buf中的数据
 
Zbuf的Adjust()方法的封装也没有任何改变:
 
Zbuf的Read()方法是将数据填充到Zbuf的Buf中。Read()方法是将被填充的数据作为形参[]byte传递进来。 //读取数据到Buf中 //不够存,重新从内存池申请 //将之前的Buf拷贝到新申请的Buf中去 //将之前的Buf回收到内存池中 //将内容写进ZBuf缓冲中
如果当前Zbuf的Buf为空则会向BufPool中申请内存。如果传递的源数据超过的当前Buf所能承载的容量,那么Zbuf会申请一个更大的Buf,将之前的已有的数据通过Copy()到新申请的Buf中,之后将之前的Buf退还给BufPool中。
 
上述的Read()方法代表Zbuf从参数获取源数据,如果为了更方便的填充Zbuf,可以封装类似接口,如Fd文件描述符中读取数据到Zbuf中、从文件读取数据到Zbuf中、从网络套接字读取数据到Zbuf中等等,相关函数原型如下: //读取数据从Fd文件描述符中 //将数据写入Fd文件描述符中 //读取数据从网络连接中
这里就不一一展开的,具体实现方式和Read()方法类似。这样Zbuf就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介来填充Buf并且来使用,业务层只需要面向Zbuf就可以获取数据,无需关心具体的IO层逻辑。
 
在了解Golang的内存管理之前,一定要了解的基本申请内存模式,即TCMalloc(Thread Cache Malloc)。Golang的内存管理就是基于TCMalloc的核心思想来构建的。本节将介绍TCMalloc的基础理念和结构。
 
TCMalloc最大优势就是每个线程都会独立维护自己的内存池。在之前章节介绍的自定义实现的Golang内存池版BufPool实则是所有Goroutine或者所有线程共享的内存池,其关系如图18所示。
 
这种内存池的设计缺点显而易见,应用方全部的内存申请均需要和全局的BufPool交互,为了线程的并发安全,那么频繁的BufPool的内存申请和退还需要加互斥和同步机制,影响了内存的使用的性能。
TCMalloc则是为每个Thread预分配一块缓存,每个Thread在申请内存时首先会先从这个缓存区ThreadCache申请,且所有ThreadCache缓存区还共享一个叫CentralCache的中心缓存。这里假设目前Golang的内存管理用的是原生TCMalloc模式,那么线程与内存的关系将如图19所示。
 
这样做的好处其一是ThreadCache做为每个线程独立的缓存,能够明显的提高Thread获取高命中的数据,其二是ThreadCache也是从堆空间一次性申请,即只触发一次系统调用即可。每个ThreadCache还会共同访问CentralCache,这个与BufPool的类似,但是设计更为精细一些。CentralCache是所有线程共享的缓存,当ThreadCache的缓存不足时,就会从CentralCache获取,当ThreadCache的缓存充足或者过多时,则会将内存退还给CentralCache。但是CentralCache由于共享,那么访问一定是需要加锁的。ThreadCache作为线程独立的第一交互内存,访问无需加锁,CentralCache则作为ThreadCache临时补充缓存。
TCMalloc的构造不仅于此,提供了ThreadCache和CentralCache可以解决小对象内存块的申请,但是对于大块内存Cache显然是不适合的。 TCMalloc将内存分为三类,如表4所示。
 
 
所以为了解决中对象和大对象的内存申请,TCMalloc依然有一个全局共享内存堆PageHeap,如图20所示。
 
PageHeap也是一次系统调用从虚拟内存中申请的,PageHeap很明显是全局的,所以访问一定是要加锁。其作用是当CentralCache没有足够内存时会从PageHeap取,当CentralCache内存过多或者充足,则将低命中内存块退还PageHeap。如果Thread需要大对象申请超过的Cache容纳的内存块单元大小,也会直接从PageHeap获取。
 
 
TCMalloc中的Page与之前章节介绍操作系统对虚拟内存管理的MMU定义的物理页有相似的定义,TCMalloc将虚拟内存空间划分为多份同等大小的Page,每个Page默认是8KB。
对于TCMalloc来说,虚拟内存空间的全部内存都按照Page的容量分成均等份,并且给每份Page标记了ID编号,如图21所示。
 
将Page进行编号的好处是,可以根据任意内存的地址指针,进行固定算法偏移计算来算出所在的Page。
 
多个连续的Page称之为是一个Span,其定义含义有操作系统的管理的页表相似,Page和Span的关系如图22所示。
 
TCMalloc是以Span为单位向操作系统申请内存的。每个Span记录了第一个起始Page的编号Start,和一共有多少个连续Page的数量Length。
为了方便Span和Span之间的管理,Span集合是以双向链表的形式构建,如图23所示。
 
 
参考表3-3所示,在256KB以内的小对象,TCMalloc会将这些小对象集合划分成多个内存刻度,同属于一个刻度类别下的内存集合称之为属于一个Size Class。这与之前章节自定义实现的内存池,将Buf划分多个刻度的BufList类似。
每个Size Class都对应一个大小比如8字节、16字节、32字节等。在申请小对象内存的时候,TCMalloc会根据使用方申请的空间大小就近向上取最接近的一个Size Class的Span(由多个等空间的Page组成)内存块返回给使用方。
如果将Size Class、Span、Page用一张图来表示,则具体的抽象关系如图24所示。
 
 
在TCMalloc中每个线程都会有一份单独的缓存,就是ThreadCache。ThreadCache中对于每个Size Class都会有一个对应的FreeList,FreeList表示当前缓存中还有多少个空闲的内存可用,具体的结构布局如图25所示。
 
使用方对于从TCMalloc申请的小对象,会直接从TreadCache获取,实则是从FreeList中返回一个空闲的对象,如果对应的Size Class刻度下已经没有空闲的Span可以被获取了,则ThreadCache会从CentralCache中获取。当使用方使用完内存之后,归还也是直接归还给当前的ThreadCache中对应刻度下的的FreeList中。
整条申请和归还的流程是不需要加锁的,因为ThreadCache为当前线程独享,但如果ThreadCache不够用,需要从CentralCache申请内存时,这个动作是需要加锁的。不同Thread之间的ThreadCache是以双向链表的结构进行关联,是为了方便TCMalloc统计和管理。
 

 
 
PageHeap是提供CentralCache的内存来源。PageHead与CentralCache不同的是CentralCache是与ThreadCache布局一模一样的缓存,主要是起到针对ThreadCache的一层二级缓存作用,且只支持小对象内存分配。而PageHeap则是针对CentralCache的三级缓存。弥补对于中对象内存和大对象内存的分配,PageHeap也是直接和操作系统虚拟内存衔接的一层缓存,当找不到ThreadCache、CentralCache、PageHeap都找不到合适的Span,PageHeap则会调用操作系统内存申请系统调用函数来从虚拟内存的堆区中取出内存填充到PageHeap当中,具体的结构如图27所示。
 
PageHeap内部的Span管理,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对于128个Page以内的Span申请,每个Page刻度都会用一个链表形式的缓存来存储。对于128个Page以上内存申请,PageHeap是以有序集合(C++标准库STL中的Std::Set容器)来存放。
 
上述已经将TCMalloc的几种基础结构介绍了,接下来总结一下TCMalloc针对小对象、中对象和大对象的分配流程。小对象分配流程如图28所示。
 
小对象为占用内存小于等于256KB的内存,参考图中的流程,下面将介绍详细流程步骤:
(1)Thread用户线程应用逻辑申请内存,当前Thread访问对应的ThreadCache获取内存,此过程不需要加锁。
(2)ThreadCache的得到申请内存的SizeClass(一般向上取整,大于等于申请的内存大小),通过SizeClass索引去请求自身对应的FreeList。
(3)判断得到的FreeList是否为非空。
(4)如果FreeList非空,则表示目前有对应内存空间供Thread使用,得到FreeList第一个空闲Span返回给Thread用户逻辑,流程结束。








综上是TCMalloc一次申请小对象的全部详细流程,接下来分析中对象的分配流程。
 
中对象为大于256KB且小于等于1MB的内存。对于中对象申请分配的流程TCMalloc与处理小对象分配有一定的区别。对于中对象分配,Thread不再按照小对象的流程路径向ThreadCache获取,而是直接从PageHeap获取,具体的流程如图29所示。
 

(1)Thread用户逻辑层提交内存申请处理,如果本次申请内存超过256KB但不超过1MB则属于中对象申请。TCMalloc将直接向PageHeap发起申请Span请求。
(2)PageHeap接收到申请后需要判断本次申请是否属于小Span(128个Page以内),如果是,则走小Span,即中对象申请流程,如果不是,则进入大对象申请流程,下一节介绍。
(3)PageHeap根据申请的Span在小Span的链表中向上取整,得到最适应的第K个Page刻度的Span链表。
(4)得到第K个Page链表刻度后,将K作为起始点,向下遍历找到第一个非空链表,直至128个Page刻度位置,找到则停止,将停止处的非空Span链表作为提供此次返回的内存Span,将链表中的第一个Span取出。如果找不到非空链表,则当错本次申请为大Span申请,则进入大对象申请流程。
(5)假设本次获取到的Span由N个Page组成。PageHeap将N个Page的Span拆分成两个Span,其中一个为K个Page组成的Span,作为本次内存申请的返回,给到Thread,另一个为N-K个Page组成的Span,重新插入到N-K个Page对应的Span链表中。
综上是TCMalloc对于中对象分配的详细流程。
 
对于超过128个Page(即1MB)的内存分配则为大对象分配流程。大对象分配与中对象分配情况类似,Thread绕过ThreadCache和CentralCache,直接向PageHeap获取。详细的分配流程如图30所示。
 
进入大对象分配流程除了申请的Span大于128个Page之外,对于中对象分配如果找不到非空链表也会进入大对象分配流程,大对象分配的具体流程如下:
(1)Thread用户逻辑层提交内存申请处理,如果本次申请内存超过1MB则属于大对象申请。TCMalloc将直接向PageHeap发起申请Span 。
(2)PageHeap接收到申请后需要判断本次申请是否属于小Span(128个Page以内),如果是,则走小Span中对象申请流程(上一节已介绍),如果不是,则进入大对象申请流程。
(3)PageHeap根据Span的大小按照Page单元进行除法运算,向上取整,得到最接近Span的且大于Span的Page倍数K,此时的K应该是大于128。如果是从中对象流程分过来的(中对象申请流程可能没有非空链表提供Span),则K值应该小于128。
(4)搜索Large Span Set集合,找到不小于K个Page的最小Span(N个Page)。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Span,则说明PageHeap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则向操作系统虚拟内存的堆空间申请一堆内存,将申请到的内存安置在PageHeap的内存结构中,重新执行(3)步骤。

综上是TCMalloc对于大对象分配的详细流程。
 
本章节将介绍Golang的内存管理模型,看本章节之前强烈建议读者将上述章节均阅读理解完成,更有助于理解Golang的内存管理机制。
 
Golang内存管理模型的逻辑层次全景图,如图31所示。
 
Golang内存管理模型与TCMalloc的设计极其相似。基本轮廓和概念也几乎相同,只是一些规则和流程存在差异,接下来分析一下Golang内存管理模型的基本层级模块组成概念。
 
 
与TCMalloc的Page一致。Golang内存管理模型延续了TCMalloc的概念,一个Page的大小依然是8KB。Page表示Golang内存管理与虚拟内存交互内存的最小单元。操作系统虚拟内存对于Golang来说,依然是划分成等分的N个Page组成的一块大内存公共池,如图3.21所示。
 
 
Golang内存管理针对Size Class对衡量内存的的概念又更加详细了很多,这里面介绍一些基础的有关内存大小的名词及算法。
(1)Object Size,是只协程应用逻辑一次向Golang内存申请的对象Object大小。Object是Golang内存管理模块针对内存管理更加细化的内存管理单元。一个Span在初始化时会被分成多个Object。比如Object Size是8B(8字节)大小的Object,所属的Span大小是8KB(8192字节),那么这个Span就会被平均分割成1024(4)个Object。逻辑层向Golang内存模型取内存,实则是分配一个Object出去。为了更好的让读者理解,这里假设了几个数据来标识Object Size 和Span的关系,如图32所示。
 

注意 Page是Golang内存管理与操作系统交互衡量内存容量的基本单元,Golang内存管理内部本身用来给对象存储内存的基本单元是Object。

(3)Span Class,这个是Golang内存管理额外定义的规格属性,是针对Span来进行划分的,是Span大小的级别。一个Size Class会对应两个Span Class,其中一个Span为存放需要GC扫描的对象(包含指针的对象),另一个Span为存放不需要GC扫描的对象(不包含指针的对象),具体Span Class与Size Class的逻辑结构关系如图33所示。
 
//……(省略部分代码) //……(省略部分代码)
}

安徽省脱贫攻坚政策问答

1.为什么要开展扶贫对象建档立卡?

精准识别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和前提。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就是要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并检查帮扶责任人履职情况和贫困对象脱贫情况。对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掌握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为扶贫开发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

2.建档立卡的范围和对象包括哪些?

我省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在全省70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市、区)开展,包括31个重点县(含片区县)、39个非重点县。

建档立卡对象是指贫困县(含片区县)、贫困村和农村贫困户。

3.贫困户识别标准、扶贫标准、脱贫标准有何区别?

识别标准:按照“规模控制、群众评议、程序合法”的方法识别。既要考虑收入,更要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和致贫原因等因素。

扶贫标准:我省执行国家扶贫标准。2013年的扶贫标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2014年、2015年扶贫标准分别为2800元、2855元。

脱贫标准:以“两不愁、三保障”(即中央提出的“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为核心,综合考虑群众发展能力、增收渠道、家庭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结构。居住地有相对完备的水、电、路、网等基本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4.对贫困户识别的程序有什么要求?

贫困户识别要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

各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探索了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比如贫困户识别“五比五看三优先”:比家庭收入、看经济来源;比家庭资产、看消费水平;比家庭劳力、看劳动观念;比生活环境、看居住条件;比贫困程度、看致贫原因。残疾人的家庭优先,独生子女家庭优先,纯女户家庭优先。

5.贫困人口识别“两公示一公告”指的是什么?

贫困人口识别必须做到“两公示一公告”,即:通过农户自愿申请,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全乡镇贫困户名单,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行政村公告。

6.贫困户建档立卡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包括家庭基本情况、主要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脱贫时限、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方面内容。

《扶贫手册》填写要及时,信息要真实、准确,做到各级帮扶工作全过程记录,扶贫手册内容与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保持一致。

7.贫困村识别标准和程序是什么?

贫困村识别原则上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进行。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高于所在县(市、区)贫困发生率,行政村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所在县(市、区)平均水平,行政村无固定性集体经济收入(或者固定性收入低)。

按照贫困村识别标准,符合条件的行政村采取“村委会自愿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的流程识别,并进行“一公示一公告”。

8.贫困村识别“一公示一公告”指的是什么?

乡镇人民政府向各村宣传贫困村申请条件和工作流程。各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村级组织充分讨论基础上,自愿提出申请,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形成贫困村初选名单。乡镇人民政府对贫困村初选名单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市、区)扶贫办,经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进行公告。

9.贫困村建档立卡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包括基本情况、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情况、帮扶情况、帮扶成效和出列时限等方面内容。

10.重点贫困县和片区县怎样建档立卡?

我省贫困县包括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大别山片区县,共31个。由县(市、区)扶贫办每年年初负责填写《贫困县监测表》,报经省扶贫办审核后,录入扶贫开发信息系统。

11.建档立卡的数据更新有什么要求?

贫困户、贫困村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更新工作在县(市、区)扶贫办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帮扶单位、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按照规定时间及时完成。贫困县数据更新也要按照规定时间及时完成。

12.要保存哪些建档立卡档案?

县(市、区)、乡(镇)、村都要确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保存的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四大类:一是文件类,包括各级出台的建档立卡工作文件以及上报文件;二是表格类,包括贫困户申请书、入户调查表、贫困村和贫困县调查表等;三是记录类,包括各类会议记录、评议情况和培训活动,尤其是扶贫手册是否按照一式两份(村和贫困户各一份),帮扶措施填写完备,帮扶过程全程记录等;四是公告公示类,包括贫困村和贫困户公告公示情况等。资料收集齐全后要进行分类,并设计封面、列出目录、装订成册、专人保管、集中存放。各县(区、市)扶贫办可以统一规格和样式,由收集资料的单位负责装订。

13.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精准核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全省70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市、区)都要全面开展一次建档立卡精准核查,包括非贫困村中的贫困户。一是扶贫对象识别准不准。重点核查贫困户识别准不准、基础信息准不准、致贫原因准不准、帮扶措施准不准、扶贫手册填写准不准、帮扶责任人准不准、帮扶记录准不准。二是建档立卡程序把关严不严。严格按照《安徽省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皖扶办〔2014〕27号)进行核查。三是基础信息采集录入真不真。各县(区、市)扶贫办和乡(镇)人民政府要对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已采集的2015年度建档立卡户表、村表、县表中的漏项及错误数据进行认真核对、修正、补充和完善,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四是帮扶措施制定实不实。进一步摸清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脱贫需求,全面掌握贫困村和贫困户在基础设施、生产发展、提供就业、生活改善、能力提升、政策惠及和“五个一批扶贫路径”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并以需求为导向,找准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发展的突破口,逐一制定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并填写扶贫手册。五是“四项清单”制定是否具体。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核查相关数据,摸清各类需求,确保“四项清单”的信息真实、准确、具体。六是档案资料保存全不全。保存的档案资料主要包括文件类、表格类、记录类、公示公告类四大类,并设计封面、列出目录、装订成册、专人保管、集中存放。

14.我省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按照“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总要求,实行“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到2018年,全省总体上达到脱贫标准;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力争达到5万元以上;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15.“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分别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18日在贵州省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具体要求,即:

四个切实: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

五个一批: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教育培训脱贫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选派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16.我省扶贫开发“四项清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扶贫对象和需求清单、脱贫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脱贫责任清单。

17.我省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是哪些?

产业脱贫工程、就业脱贫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生态保护脱贫工程、智力扶贫工程、社保兜底脱贫工程、健康脱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金融扶贫工程、社会扶贫工程。

18.选准特色种养业脱贫产业应该坚持的原则有哪些?

选准特色种养业脱贫产业,应该坚持的原则:一是顺应市场需求;二是立足资源禀赋;三是尊重群众意愿;四是保护生态环境。

19.加大特色种养业脱贫工程政策支持要求有哪些?

省级层面,安排涉农资金时,要把贫困情况作为分配的重要因素,并按照重点县、非重点县、没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顺序安排。市级层面,市本级的项目资金,以及省下达到市的资金,也要按照优先顺序对贫困地区倾斜支持。县级层面,在安排项目资金时,要向贫困村、贫困人口、带动主体倾斜;竞争立项的,同等条件下要优先安排给贫困村、贫困人口、带动主体。

20.如何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粮食生产专业村?

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村,优先开展发展专用品牌粮食试点,并在专用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上给予倾斜安排。支持粮食专业村实施“双千工程”(亩收千斤粮、亩增千元钱),推行粮食+经济作物的耕作模式,推广稻鸭共育、稻鱼共生。支持粮食专业村实行农牧结合、以种定养发展青贮玉米和优质饲草。各级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示范村、示范家庭农场优先安排在31个贫困县、3000个贫困村,在绿色增产关键技术物化补贴上给予重点倾斜。

21.如何支持贫困地区发展蔬菜生产专业村?

支持贫困村发展蔬菜生产,重点支持贫困村发展日光温室、大棚等设施蔬菜,皖南及皖西山区贫困村重点发展夏季高山蔬菜、食用菌。对于贫困地区蔬菜生产专业村、带动贫困户发展蔬菜生产和就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安排实施蔬菜标准园项目。

22.如何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畜禽养殖专业村?

支持贫困村发展生猪、家禽、牛羊养殖和兔、蜂等特色品种养殖,皖南、皖西南草场资源优势区域贫困村发展肉牛、肉羊养殖。支持畜禽养殖专业村开展绿色低碳循环生猪生产模式攻关,重点支持畜禽养殖专业村推进村内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帮助与粮食生产专业村等粮食规模经营主体对接,构建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生猪大县奖励资金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生猪养殖专业村支持。畜禽标准化养殖项目、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补贴、生猪良种补贴、肉牛良种补贴、奶牛良种补贴、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等,优先安排在畜禽养殖专业村。

23.如何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水产养殖专业村?

支持水面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村发展大水面生态友好型渔业,科学确定品种结构和密度,在财政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专项资金上给予倾斜安排。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村开展池塘标准化健康养殖,优先安排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项目、渔业财政项目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完善健康养殖配套设施。

24.如何支持贫困地区发展茶叶、水果、中药材等生产专业村?

支持皖南、皖西茶叶主产县贫困村发展茶叶生产,优先安排茶产业绿色增长模式攻关示范;帮助推广无性系茶园,开展低产茶园综合治理,实施茶园绿色防控,优先支持茶叶标准园创建。支持水果产区贫困村建设水果、中药材等生产专业村,帮助推广新优品种、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优先支持水果标准园创建。

25.如何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林业特色专业村?

支持林区贫困村依托林业特色资源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打造木本油料、毛竹、苗木花卉、名特优经济林等特色基地。支持专业村大力发展林下种养业,优先安排林下经济和低产林改造等林业项目。大力开展林业技术推广和技能培训,提升专业村贫困户林业致富技能。

26.如何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休闲农业、森林旅游专业村?

支持在水果、茶叶、渔业、林业、人文历史等特色资源丰富和生态优美的贫困村,以及城市、名胜景区、自然生态区、森林公园周边的贫困村发展休闲农业、森林生态旅游。指导专业村兴办农家乐、开心农场、开心菜园、采摘园、休闲垂钓基地等,兴建森林旅游景区(点),创建“森林旅游人家”。支持专业村休闲农业、森林旅游基础设施以及道路交通建设,兴建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等设施。加强休闲农业、森林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将休闲农业、森林旅游讲解员、导览员纳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27.我省光伏扶贫的实施范围、实施对象和申报程序有哪些?

实施范围:主要在全省31个大别山片区县、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施。鼓励其他县(市、区)自主实施光伏扶贫,建设资金来源由各市、县(市、区)研究解决,不享受省级补助。

实施对象:一是无集体经济收入或集体经济薄弱、资源缺乏的贫困村;二是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户。

申报程序:充分尊重贫困村和贫困户意愿,实行贫困村和贫困户“自愿申报、乡(镇)审核、县级审批”。

28.我省光伏扶贫工程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从2015-2020年,用6年时间在31个重点县建设光伏电站96万千瓦,实现受益贫困户家庭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受益贫困村集体年均增收6万元左右。具体任务如下:(1)在31个重点县选择1000个贫困村,每个村建设1座60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共计6万千瓦。(2)在31个重点县选择30万户贫困户,每户建设1个3千瓦的户用光伏电站,共计90万千瓦。

29.光伏扶贫项目的资金来源渠道和收益主体有哪些?

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建设资金,采取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帮扶单位支持、贫困村自筹等办法筹资。贫困村自筹部分资金,可以通过扶贫贴息贷款和社会各界支持等途径解决。

重点县贫困户户用光伏电站建设资金,采取省级补助0.8万元、市县补助0.8万元(市、县两级出资比例由各市自定),不足部分由贫困户自筹。自筹部分可以通过自身出资、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和社会帮扶等途径解决。

光伏电站的产权及收益归贫困村或贫困户所有。

30.实施光伏扶贫工程用地有什么要求?

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选址要尽量选择荒山、荒坡、空闲地建设,也可以建设光伏大棚,既节约耕地,又提高效益;贫困户户用光伏电站选址原则上在贫困户屋顶或庭院建设,有条件的村也可以集中建设。

31.负责光伏扶贫项目的部门和职责有哪些?

扶贫办负责宣传发动、选择贫困村和贫困户、拟定年度计划、牵头组织项目实施;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筹集与监管;发展改革及能源部门负责光伏发电指标的争取与分配,编制光伏扶贫实施方案、技术指南、用户手册,以及光伏扶贫招标标准合同;金融管理部门负责协调金融机构、保险机构支持光伏扶贫;供电企业负责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确保满足光伏发电上网需求,并负责电表调试与安装、并网发电、及时发放上网电量补贴资金。

32.我省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坚持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新方式,支持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开展乡村旅游创业就业,分享旅游发展红利,实现稳定脱贫。到2020年,全省建设300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每个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通过乡村旅游带动40万贫困人口脱贫。

33.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重点有哪些?

一是科学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将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全省旅游“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二是完善重点村旅游基础设施。加大重点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条件。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每个重点村至少建成一座旅游厕所。三是开发重点村旅游产品。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生态农庄、森林旅游人家等休闲度假产品,开发乡村摄影、踏青赏花、养生养老等新业态。四是强化重点村宣传营销。将重点村纳入省市县旅游精品线路,每年组织国内媒体和旅行商赴贫困地区开展踩线采风活动。五是优化重点村旅游管理。加强乡村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将重点村旅游综合执法和旅游安全纳入全省旅游安全监管工作。六是支持贫困户增收脱贫。为发展乡村旅游的评级授信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内、免抵押、免担保、财政给予贴息支持的扶贫小额信贷。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建立扶贫资金投入、贫困户入股分红的资产收益分配机制。七是加强旅游扶贫人才培养。每年培训乡村旅游个体经营户(贫困户)600人次、乡村旅游服务人员3000人次。

34.我省财政支持脱贫攻坚有哪些保障措施?

一是加大对贫困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贫困县新增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原则上主要用于脱贫攻坚。二是加大对贫困地区专项转移支付。省级按照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增列专项扶贫资金预算。三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扶贫投入。四是市县政府加大专项扶贫投入。重点贫困县及所在设区市,按照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其他有脱贫任务的市、县(市、区),按照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10%以上,增列专项扶贫资金预算。省级分配市县两级的新增地方债,优先用于脱贫攻坚。五是加大财政存量资金对扶贫投入。市县两级政府清理收回的财政存量资金,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优先用于脱贫攻坚。对其中可统筹使用部分,确保50%以上比例用于脱贫攻坚。

35.统筹扶贫资金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建立扶贫资金统筹整合清单。围绕“五个一批”任务,除各种补贴给农民个人的资金、救灾资金及其他国家规定有特殊用途的专项资金外,将中央、省、市、县安排的扶贫资金、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地方政府债券以及财政撬动的社会资金等各类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全部纳入整合范围,聚焦投向贫困地区。扶贫资金不得统筹整合用于与脱贫攻坚无关的事项。所有预算安排的专项扶贫资金,由各级扶贫部门商同级财政部门统筹提出分配意见,报同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财政部门据此拨付资金。所有投向贫困地区、用于扶贫项目、落实到贫困人口的相关涉农资金,要纳入扶贫资金严格管理,用途不变,专款专用;各级项目主管部门安排涉农项目资金时,要主动商同级扶贫部门和财政部门提出分配意见。

36.统筹扶贫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统筹整合支持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村综合改革、“一事一议”、库区移民搬迁、生态移民搬迁、技能培训、地质灾害防治、跨区域水资源保护补偿等各类涉农项目,与发展生产脱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补偿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社会兜底脱贫等项目全面聚合。各部门现有的普惠性项目,在政策无特别规定前提下,加大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力度,特惠用于脱贫攻坚。部门安排的涉农项目资金,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优先投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且比例原则上不低于40%。

37.统筹扶贫资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统筹运用产业基金、金融资本、社会资金、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市场、企业和社会资源,聚焦脱贫攻坚,营造脱贫攻坚“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氛围。优先支持在贫困地区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积极运用扶贫公益捐赠企业税收抵扣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扶贫捐赠力度。支持搭建网络平台,运用社会众筹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脱贫攻坚。

38.如何实施资产收益脱贫?

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可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强化监督管理,明确资产运营方对财政资金形成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资产收益及时回馈持股贫困户。完善各项补贴政策,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光伏扶贫、土地入股、政府购买服务等,增加贫困对象补贴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建立健全财政投入直接脱贫增收机制。

39.脱贫“摘帽”后是否还能享受扶贫政策?

建立促进加快脱贫摘帽的正向激励机制,重点县退出后,在攻坚期内国家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建立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对已经脱贫的农户,在一定时期内让其继续享受扶贫相关政策,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

40.我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由谁审批?

中央和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直接到县。扶贫项目实行“群众参与、村级申报、乡(镇)审查、县级审批、省市备案”。坚持谁审批、谁负责,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项目的立项、实施和管理负主体责任。县(市、区)扶贫办负责项目规划编制、年度计划制定、组织指导、验收和监督检查。省、市扶贫部门负责扶贫项目备案和监管。

41.如何做好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公告?

全面推行落实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对个人补贴类资金,实行乡村两级公开;对工程项目类资金,实行县、乡、村三级公开。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项目上报备案后的10日内,将年度资金使用计划、项目安排和支持额度等情况在门户网站或主要媒体进行公告公示。村基层组织要在县级下达项目批复后的10日内将项目和资金使用在村内进行公告公示,公告公示期为7天。公告公示内容应包括项目名称、资金来源、资金规模、实施地点、建设内容、实施期限、预期目标、项目目标、项目实施结果、实施单位及责任人、举报电话等。

42.实施就业脱贫工程有哪些举措?

就业脱贫工程是对16-59周岁农村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贫困劳动者,通过采取技能培训、发展产业、就业促进、创业带动、政策扶持、就业服务等精准手段,确保技能培训精准到位、措施落实精准到位、资金使用精准到位,实行“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

(1)按照“准确、清楚、动态”的要求,对登记建档的贫困劳动者逐一进行普查,全面了解贫困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就业愿望、培训需求、岗位需求、就业服务、创业服务等情况;全面登记就业创业贫困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联网建档立卡,分级分类制定并落实就业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实现就业创业脱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

(2)统筹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培训基地,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和创业培训,提升发展技能。

(3)公开招募选择一批热心公益、待遇较高、交通便利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作为就业扶贫基地,建立乡企对接、村企对接机制,支持贫困劳动者到扶贫基地就业。开展皖江地区企业与贫困地区劳务对接,组织贫困劳动者省内转移就业。

(4)培育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及家庭作坊式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电商、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贫困劳动者在投入小、风险低、自己熟悉的领域创业,重点支持通过“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或加盟农村电商等形式创业,实施就业促进、创业带动,不断拓宽就业空间。

(5)鼓励适合分散式、家庭作坊式生产的企业在贫困地区设立工厂或车间,组织无法外出就业的贫困劳动者在家从事手工编织、来料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等工作。开发农村保洁、保绿、保安、护林、护路等辅助性岗位,组织无法外出就业的贫困劳动者在家门口就业或参与公共服务。

(6)开展免费劳务信息服务,搭建贫困劳动力和用人单位就业平台,对未就业的贫困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一对一”免费就业服务,让贫困劳动者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切实帮助劳动者转移就业。

(7)离校前,为贫困家庭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帮助其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离校后,对未就业贫困家庭毕业生,提供“一对一”重点帮扶,促进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

(8)实施“小城镇乐业工程”,把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和推进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健全小城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建设就业创业服务系统。对易地扶贫搬迁对象集中、就业困难较大的地区,实施“精准对接帮扶”。

(9)对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求职创业支持;对符合条件烦人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者给予小额信贷、担保贷款及财政贴息等政策支持,对积极自主就业的贫困劳动力的予以补助,对安排贫困劳动者就业的各类单位和实体给予奖励;健全完善就业保障制度,输入地政府要优先为在城镇就业的贫困劳动者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有序推进在城镇稳定就业的贫困劳动者市民化。

43.易地扶贫搬迁的原则是什么?

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量力而行、保障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确瞄准、创新机制,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原则。

44.易地扶贫搬迁的对象是哪些?

搬迁对象是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方,以及居住过于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难度大、成本高的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优先安排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问题。

45.易地扶贫搬迁有哪几种安置方式?

结合新型城镇化、工业园区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安置方式。

集中安置主要包括:依托靠近交通要道的中心村,在本行政村内就近集中安置;依托新开垦或调整使用的耕地,建设移民新村集中安置;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依托小城镇或工业园区安置;挖掘当地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等资源,依托乡村旅游区适度集中安置等。

分散安置主要包括:依托安置区已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土地、空置房屋等资源插花安置;引导搬迁群众通过进城务工、投靠亲友等其他方式自行安置等。

46.易地扶贫搬迁的有哪些建设内容?

住房建设。按照“保障基本”的原则,中央补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宅基地严格按照当地标准执行)。坚决防止盲目扩大住房面积,防止出现因建房致贫返贫。

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建设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必要的附属设施及水、电、路、气、网等基本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建设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搬迁对象生产生活基本需要,满足搬迁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47.易地扶贫搬迁的建设资金如何安排?

我省纳入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3万人,其中2016年完成30个县(市、区)2.8万贫困人口的搬迁任务。

易地扶贫搬迁的建房补助资金安排: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安排我省人均7000元,省地方债安排人均近1万元(由省政府负责偿还),县(市、区)专项建设基金人均3000元(由县统筹并负责偿还)。纳入同步搬迁的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建设人均补助6000元,补助资金来源由省、市、县政府按照3:2:5的比例安排解决。从严控制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步搬迁。

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后续产业发展建设的资金安排:专项建设基金安排人均5000元(由县偿还),国开行、农发行政策性长期低息贷款(中央财政贴息90%)人均35000元(由县偿还)。

48.生态保护脱贫工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加快生态脆弱地区治理步伐,合理调整贫困地区基本农田保有指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林业血防、湿地保护与恢复、坡耕地综合整治和水生态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

(2)加强环境基础设施管理,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改厕和村庄绿化美化为重点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开展生态镇、生态村、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推动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3)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监管,加强保护区、风景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加大工矿企业监管执法,防止破坏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探索实施生态移民。

(4)加大贫困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力度和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开展贫困地区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健全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建立湿地保护机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贫困地区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给予补偿。结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

(5)开展林业碳汇试点,加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完善贫困地区农村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和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加强防灾减灾避灾,加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力度,重点抓好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治理等综合防御措施。

49.实施生态脱贫工程有哪些资金支持渠道?

争取国家生态保护项目资金,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支农、扶贫资金,优先支持贫困地区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补偿。稳步推进森林保险试点,逐步扩大覆盖范围,提高省级财政保费补贴标准。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林农小额信用贷款和保单质押贷款。

50.我省从哪些方面开展人才科技文化扶贫?

(1)建立政策激励机制,鼓励各类人才扎根贫困地区基层建功立业,对表现优秀的人员在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倾斜。

(2)加大农村贫困地区科技扶贫支持力度,强化贫困地区基层科技服务,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科技特派员开展“包村联户”扶贫服务。

(3)积极推进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普及培训,提高贫困户劳动力致富技能。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业标准化生产,支持贫困地区创建国家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支持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推介营销。

(4)建立完善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标准化、均等化。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专项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实施一批文化扶贫项目,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51.教育扶贫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从2016年起,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对建档立卡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各类教育资助方式,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贫困家庭子女都能公平接受有质量的教育。到2018年,贫困地区幼儿园实现基本覆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生活设施设备和教学仪器设备配备任务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基本达到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学校校舍建设标准,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未能升入普通高中和高校的贫困家庭适龄学生都能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或接受不低于半年的职业技能培训,拥有一技之长。到2020年,贫困地区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有较大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办学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以及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基础能力满足贫困地区技能人才培训需要。通过教育资助帮助8万人脱贫,贫困地区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52.实行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内容有哪些?

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在园幼儿予以资助。对建档立卡的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补助国家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2000元;对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中职国家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2000元;对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普通高校本专科(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学生补助国家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

53.重点高校对我省贫困地区有哪些政策支持?

继续落实并组织实施以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和“211工程”高校为主的一本批次高校面向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定向招生的“国家专项计划”,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单独招生的“高校专项计划”,省属重点高校面向农村地区定向招生的“地方专项计划”。根据贫困地区全科医生的需求,积极支持省属医学院校加大定向培养力度。

54.怎样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运转经费保障?

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础上,对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按照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切实解决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运转困难。对农村地区不足100人的规模较小学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保障贫困地区农村儿童就近入学。指导贫困地区加强县域内公用经费统筹,向条件薄弱的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倾斜,提高其经费保障水平。

55.贫困地区特殊教育有哪些政策支持?

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重点支持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招收较多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特教班)建设资源教室(中心)、配备特殊教育学校设备设施。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公用经费保障水平,2016年起,按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切实保障贫困地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56.改善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有哪些政策?

面向贫困地区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支持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校舍改扩建、体育场建设、图书采购、仪器设备购置,帮助其改善办学条件,使这些学校的教学、实验及学生生活设施基本达到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学校校舍建设标准。推进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提高办学质量。

57.雨露计划支持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扶持对象、方式和政策有哪些?

扶持对象: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含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院校,以下同)、高等职业教育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扶持方式: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无论在何地就读,学生在校期间,其家庭每年均可在户籍所在地申请扶贫助学补助。从2015年起,按实际学制补助直至毕业。同时,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覆盖,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做到应补尽补。其补助资金须通过一卡通直接补给建档立卡贫困户。

扶持政策:各地根据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职业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统筹安排中央到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地方财政扶贫资金,确定补助标准,可按每生每年3000元左右的标准补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各地可在到县扶贫资金中预留项目补助资金(非重点县可在建档立卡贫困村分配资金中预留安排)。享受上述政策的同时,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符合条件的,享受国家职业教育资助政策。

58.我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扶贫标准什么时间实现“两线合一”?

2016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于扶贫标准的地区,适度加大增长幅度,确保到2017年实现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两线合一”。

59.如何实现农村低保人员应保尽保?

农村低保标准高于扶贫标准的地区,要将所有扶贫对象纳入低保范围;农村低保标准低于扶贫标准的地区,要将所有低保对象纳入扶贫对象。对纳入低保范围的A类、B类对象,按其本人享受低保标准的30%和20%分类别增发保障金。建立健全低保对象动态调整机制,对经过扶贫开发收入增长实现稳定脱贫并高于低保标准的,要按规定退出低保范围;对没有劳动能力或暂时无法通过扶贫开发脱贫的困难家庭,要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实行“兜底保障”。

60.如何提高特困供养人员供养水平?

全面建立特困供养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义务人)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60%合理确定供养标准,有效保障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继续实施农村五保供养民生工程,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供养水平。有条件的地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探索建立特困供养人员护理保险、护理补贴制度,逐步解决特困供养人员护理难题。

61.怎样保障困境儿童基本生活?

继续完善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适时调整提高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健全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全省统一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购买商业保险等形式,实施针对困境儿童的医疗救助项目,提升困境儿童的医疗保障水平。

62.怎样进一步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市级财政加大对本行政区域内贫困县的资金补助力度。县级财政要根据测算的资金需求和上级财政补助资金情况,足额安排本级财政医疗救助资金。实施过程中的缺口部分,由市、县级财政及时予以兜底。二是扩大医疗救助对象范围。从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重点救助对象)扩大至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特大疾病患者及因病致贫家庭重特大疾病患者等。三是资助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资助重点救助对象参加当地农村合作医疗,代其缴纳个人应负的全部参合资金,资助率达到100%。四是完善住院救助。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各类补充保险等补偿后,仍难以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救助。重点救助对象救助门槛全面取消。对重点救助对象在年度救助限额内,住院自负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70%,对特困供养人员的救助比例适当提高。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农村0—14周岁急性白血病及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按原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印发〈安徽省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并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0版)〉的通知》(皖卫农〔2010〕34号)文件确定的医疗救助标准执行。对经上述各种保险补偿(含保底补偿)或医疗救助后,剩余个人自负医疗费用仍然较高的救助对象,各地酌情予以再次救助。

63.农村危房改造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到2017年底,完成全省3000个贫困村所有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且自愿实施改造的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到2019年底,全面完成全省存量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确保贫困群众住有所居、住得安全。

64.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和政策包括哪些?

农村危房改造对象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重点是大别山片区县、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村中有危房改造需求的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

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以农户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多渠道筹集。政府实行分类补助,补助标准为: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重建房屋户均2万元,修缮加固户均0.6万元;其他贫困户家庭重建房屋户均1万元,修缮加固户均0.4万元。具体标准按当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办法执行。

65.申请危房改造补助的程序是什么?

加强农村贫困户和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信息比对,县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扶贫部门逐一核实农村贫困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村中有危房改造需求的贫困户基本情况,及时完成信息对比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信息录入《全国农村住房信息系统》,纳入危房改造计划。各地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实行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等补助对象认定程序。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及时在村务公开栏公示补助对象的基本信息和各审查环节结果。县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组织做好与经批准的危房改造农户签订合同或协议工作,并征得农户同意公开其有关信息。

66.农村危房改造的建设方式有哪些?

一是拟改造农村危房属整体危险(D级)的,原则上应拆除重建;二是属局部危险(C级)的,应修缮加固。

67.如何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管理和农户档案管理?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各地要严格执行中央、省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规定,直接将补助资金打卡发放给补助对象,严禁截留、挤占、挪用或变相使用。坚决查处冒领、克扣、拖欠补助资金和向享受补助农户索要“回扣”、“手续费”等行为。

农村危房改造档案实行一户一档的农户档案管理制度,批准一户、建档一户;实施一户、注销一户(对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材料包括明白卡、档案表、农户申请、农户个人有关信息证明、危房鉴定、审核审批、公示、协议、竣工验收报告等材料。严格执行农户纸质档案表信息化录入制度,将农户档案表及时、全面、真实、准确录入系统。

68.实施健康脱贫的举措有哪些?

健全贫困地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贫困地区县级医院、县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到2018年,实现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卫生计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1)大力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重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力度。

(2)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对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门诊统筹率先覆盖所有贫困地区,降低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支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支付后自负费用仍有困难的,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

(3)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和医疗救助力度,扩大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

(4)建立贫困人口健康卡。对贫困人口大病实行分类救治和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

(5)深入开展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大力实施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贫困县医院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项目。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和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类本专科学生项目招生计划数向贫困县倾斜,支持贫困地区实施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

(6)全面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加强贫困地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

69.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通过实施贫困地区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水利建设扶贫工程、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等,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70.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的建设资金如何解决?

从2016年起,用3年时间,在全省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包括县乡公路畅通工程和乡村道路畅通工程两大块,建设资金通过交通运输部和省级补助、市县整合、帮扶单位帮扶、社会支持、村级“一事一议”等多种渠道解决。

71.县乡公路畅通工程目标任务及补助标准是什么?

县乡公路畅通工程包括:

一是实施县级公路畅通工程,通过对现有公路进行升级改造或路面改善,到2017年6月底,使全省每个乡镇具备1条连接国省干线或县城的路况良好、安全设施齐全的三级及以上公路。补助标准为:部、省补助资金合计按一般地区60万元/公里、省级贫困县70万元/公里、国家级贫困县80万元/公里予以定额补助,其余资金由市、县政府负责筹集,市、县政府出资比例由各市政府自行确定。

二是实施乡级公路畅通工程,通过对现有公路进行路面改善,到2017年底,使全省每个乡镇具备1条与相邻乡镇最短捷的路况良好、安全设施齐全的四级及以上公路(其中31个贫困县中农村公路密度小于25公里/万人的乡镇各增加1条通往相邻乡镇或主干道的四级及以上公路),原则上路面宽度不低于5米。补助标准为:部、省补助资金合计按一般地区40万元/公里予以定额补助,省级贫困县、国家级贫困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15%和20%,其余资金由市、县政府负责筹集,市、县政府出资比例由各市政府自行确定。

72.村级道路畅通工程目标任务和补助标准是什么?

村级道路畅通工程包括:

一是实施老村级道路加宽改造工程。到2018年底,完成交通运输部认定的建制村优选通达路线窄路面拓宽改造任务,原则上在原有路面宽度的基础上加宽不低于1米,对原有路面宽度已达4.5米的路段不再拓宽改造。补助标准为:部、省补助资金合计按一般地区10万元/公里予以定额补助,省级贫困县、国家级贫困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15%和20%,其余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筹集。

二是实施撤并建制村路面硬化工程。到2018年底,完成交通运输部认定的撤并建制村路面硬化任务,路基宽度不低于5米,路面宽度不低于4米;特殊路段路基宽度不低于4.5米,路面宽度不低于3.5米;错车道设置间距原则上不大于500米。补助标准为:部、省补助资金合计按一般地区20万元/公里予以定额补助,省级贫困县、国家级贫困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15%和20%,其余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筹集。

三是实施贫困村内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对全省30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在实施撤并建制村路面硬化的同时,增加实施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到2018年底,每个较大自然村硬化一条从村口到既有农村公路的最短捷连通道路,路基宽度不低于4.5米,路面宽度不低于3.5米;特殊路段路基宽度不低于4米,路面宽度不低于3米;错车道设置间距原则上不大于500米。较大自然村须符合以下条件:皖北平原地区每个自然村50户以上、江淮丘陵地区每个自然村40户以上、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每个自然村30户以上。补助标准为:部、省补助资金合计按一般地区20万元/公里予以定额补助,省级贫困县、国家级贫困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15%和20%,其余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筹集。

在实施乡村道路畅通工程中,除各级政府补助外,鼓励村级通过“一事一议”、受益群众投工投劳、帮扶单位帮扶、社会支持等多种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73.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是市级负责指导检查和协调服务,安排市级补助资金;县级政府是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实施主体,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落实应承担的资金。

二是尊重群众和基层政府的意愿,群众愿意干、政府就支持,市县先建设、省里再补助。

三是要落实项目法人制度、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实行项目公示制,在施工现场设立公示牌,公开项目实施的时间、规模、技术标准、资金来源、项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监督电话等情况,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四是按照“政府监督、业主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要求,建立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履行工程验收程序。加大现场抽查力度,省交通运输厅对县级公路畅通工程、乡级公路畅通工程、乡村道路畅通工程抽查率分别不少于10%、5%和2%,市、县交通运输部门的抽查率不得低于省交通运输厅抽查率。严格执行质量缺陷责任期和质量保证金制度,对不合格工程责令整改并按合同约定扣减相应的质量保证金。

五是部省补助资金必须全额用于工程直接费,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

六是加强养护管理。县乡公路畅通工程和老村级道路加宽改造工程竣工验收后,由县、乡(镇)按照农村公路管理规定进行养护管理;撤并建制村路面硬化工程和贫困村内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竣工验收后,参照《安徽省农村公路条例》规定的村道进行养护管理。建立健全养护管理长效机制。

74.我省水利建设扶贫工程的四项重点任务和惠民措施是什么?

一是推进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采取以“集中式供水为主,分布式供水为辅”的方式,全面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的饮水安全问题,2018年底前实现3000个贫困村村村通自来水。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入户费用,市县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免除或优惠。贫困县规划内农村饮水工程取消县级配套资金。二是加快贫困村“八小”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对贫困村范围内的“八小”水利工程进一步调查摸底,编制省级和县级“八小”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精准扶贫实施方案,优先安排贫困县及贫困村“八小”水利工程改造提升项目,力争2018年底前全部改造一遍。省级以上立项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县、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等项目优先安排到贫困地区,重点支持贫困村“八小”水利工程改造提升。

三是大力建设贫困地区重点水利工程。加快皖北、大别山区及沿淮贫困地区重点平原洼地治理、行蓄洪区建设,以及淠河、史河河道治理等进一步治淮重点工程建设,建成下浒山水库,建设江巷水库,有序推进列入国家规划内的新建小型水库工程建设。加快大别山区及皖南山区贫困县农村水电增效扩容工程建设。实施潜山县、太湖县、六安市裕安区、金寨县、石台县等5个贫困县(区)山洪沟治理项目。在利辛县、颍上县、临泉县、阜南县、寿县、霍邱县、金寨县、望江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岳西县、砀山县、灵璧县、泗县、颍东区、谯城区、涡阳县、蒙城县、怀远县、颍泉区、颍州区、界首市、萧县、太和县等25个贫困县(市、区)开展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

四是着力实施贫困县水土保持工程。2020年底前,完成列入计划内的贫困县水土流失治理任务。2017年底前,完成国家级贫困县中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规划的太湖县、岳西县、潜山县、六安市裕安区、舒城县、金寨县等6个县(区)和省级贫困县定远县、六安市金安区的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任务,每个县(区)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20平方公里。

75.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达到什么目标?

到2018年,解决贫困地区农村电网“卡脖子”“低电压”等问题,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明显提升。到2020年,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2千伏安/户,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供电自动化和普遍服务水平显着提高,满足光伏扶贫发电及时安全上网。

76.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范围有哪些?

全省贫困地区110千伏及以下电网,重点为农村中低压配电网改造升级,以及用于满足新建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配套电网建设。

77.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资金如何筹集?

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加大电网企业自有资金投入,确保全省农村电网建设改造资金60%以上用于贫困地区电网建设改造。对入户线及户内线改造有困难的贫困户,县级要安排专项资金,解决“最后一百米”问题。

78.贫困地区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实施?

贫困地区政府对推进本地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负主体责任,要认真查摆本地农村电网薄弱环节,科学测算改造需求,确定建设项目和投资规模,会同电网企业做好项目储备。

一是简化审批手续。贫困地区政府职能部门要在规划、国土、环评、林业、交通、水利等行政审批环节,开辟电网建设项目绿色通道,及时协调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规划选址、环境评价、林地占用、道路和河流跨越(穿越)、土地划拨等相关手续,简化程序、优化流程、压缩时限、提高效率,优先保证工程建设需要,保障项目尽快开工和顺利实施。

二是优化外部环境。贫困地区政府要加强组织协调,营造良好工程建设环境。明确乡镇和村在农网改造中的民事协调责任,进一步明晰征地拆迁、林木砍伐、青苗等合理补偿标准,协调解决征地拆迁、林木青苗补偿等问题,积极处置恶意阻扰施工的行为,促进工程建设快速有序推进。加强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支持农网改造。

79.加快贫困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将采取哪些措施?

到2020年,实现贫困村宽带网络全覆盖。完善农村及偏远地区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覆盖贫困村。开展互联网为农便民服务,提升贫困地区农村互联网服务水平,扩大信息进村入户覆盖面。

80.金融扶贫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目的:将金融与扶贫相结合,探索建立“政府基金拉动、财政贴息助力、政银保联手共担、贷款评级授信、健全机制管控”的金融扶贫机制。

意义:撬动银行资本投入,放大扶贫资金效应,解决贫困农户发展缺资金问题,激发贫困对象自我发展内生动力与活力,实现扶贫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81.金融扶贫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推进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要坚持开发式扶贫、商业可持续、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原则,按照培育金融需求、改善金融供给、发展普惠金融的工作思路,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82.金融扶贫的对象和范围是什么?

对象:主要是扶贫部门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兼顾能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产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等。

范围:支持从事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物流业、旅游业、服务业、光伏发电、电子商务等致富产业;支持农户购买农机具、生产资料;支持贫困农户、农村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妇女、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农民工、残疾人等群体技术培训、就业、创业;支持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危房改造、生态环境建设等。

83.什么是扶贫再贷款?其发放对象是什么?

扶贫再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为引导贫困地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贫困地区涉农信贷投放,降低贫困地区融资成本,促进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而对其发放的再贷款。扶贫再贷款利率在正常支农再贷款利率基础上下调1个百分点,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切实降低贫困地区涉农贷款利率水平。

发放对象为《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扶贫办 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2014〕65号)确定的832个贫困县和未纳入上述范围的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辖区内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4类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84.我省从哪六方面加大金融扶贫力度?

一是支持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和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大力推进扶贫小额信贷;三是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贫龙头企业发展扶贫产业;四是降低贫困户和扶贫开发主体融资成本;五是对贫困户子女发放助学贷款;六是完善贫困户保险保障体系。

85.怎样支持吸纳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扶贫产业?

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吸纳贫困户脱贫致富情况给予扶贫贷款支持,按每吸纳1户贫困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10万元以内的贷款进行累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单户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单个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其中,贷款额度50万元(含)以内,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采用信用方式发放。对有稳定还款来源的扶贫项目,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允许采用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发放过桥贷款方式,为扶贫项目提供过渡性资金支持。

86.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的实施范围、对象、方式和用途是什么?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在有扶贫开发任务的70个县(市、区)开展,其对象为有发展意愿、有发展潜质、有资金需求、有还款来源、通过农商银行评级授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内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实行利率优惠,贷款利率比照同期基准利率执行。贷款主要用于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等生产经营项目或支持贫困户带资入股参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不得用于子女上学、看病、还债等非生产性支出和赌博、放高利贷等违法活动。

87.如何开展扶贫小额信贷评级授信?

根据贫困户的家庭劳动力、家庭收入、社会信用度三项指标,按照村级评议、乡(镇)审查、县级审核的程序,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进行评级授信,制定“贫困户评级授信表”(一式三份,贫困户、当地扶贫办和农商银行各执一份)。所有贫困户必须开展评级。农商银行根据评级情况进行授信并发放信用贷款。各地要结合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为贫困户量身制定评级授信方案。

县、乡(镇)、村要成立评级授信工作组,负责评级授信具体事务。县工作组由农商银行、扶贫和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乡(镇)工作组由当地农商银行支行和乡(镇)人民政府抽调人员组成;村工作组由村两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民代表组成,其中村民代表人数必须占2/5以上。

88.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已经通过评级授信的贫困户,持“贫困户评级授信表”和本人有效身份证和相关资料向当地农商银行办理贷款手续。相关农商银行应建立扶贫小额信贷绿色通道,优先办理贫困户贷款;具备条件的农商银行,可以使用金农·易贷福农卡(简称:易贷卡),方便贫困户在农商银行柜面、ATM机、助农取款点、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渠道,自助办理借款和还款手续。具体办理流程由各农商银行制定扶贫小额信贷管理办法。

89.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的贴息标准和程序是什么?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获得信用贷款的贫困户给予贴息支持。贴息标准原则为实际贷款额度的5%,但不得超过同期基准利率;贴息期限以贷款实际期限为准,但每年贴息资金总额每户原则上不得超过3000元。贷款到期,贫困户全额还款后,各县(市、区)扶贫办依据农商银行提供的贷款合同、还款证明等材料,经核实后,会同县(市、区)财政局办理贴息资金结算手续。贴息资金直接打卡发放给贫困户。贴息对象和贴息资金额度应在当地政府门户网站或主要媒体进行公告公示。

90.什么是扶贫小额信贷人身意外保险?

扶贫小额信贷人身意外保险是防止贫困户人身意外伤亡加深贫困程度的特殊金融扶贫手段,也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精准扶贫、专门为贷款贫困户开发的扶贫惠农小额保险产品,具有投入小、缴费低、保障全、赔付高、效果好等特点。

91.扶贫小额信贷人身意外保险的工作范围和对象是什么?

项目扶持范围是在有扶贫开发任务的70个县(市、区),其对象为获得扶贫小额信贷的贫困户(即借款人)。

92.扶贫小额信贷人身意外保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当借款人因发生意外导致死亡、残疾而丧失还款能力时,中国人寿支公司为借款人向金融机构偿还贷款余额。“扶贫小额信贷保险”将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作为第一受益人,如果保险金额大于贷款余额,再将剩余的赔偿金给付给借款人指定的顺位受益人,体现金融机构和贫困家庭的双重保障作用。

93.扶贫小额信贷人身意外保险投保金额及收益如何计算?

保险费为每个借款人每年40元,贷款期限不满1年的以1年保费计算、超1年不满2年的以2年计算、超2年不满3年的以3年计算,保险金额为5万元/人,保险合同生效日期与贷款合同签订日期一致,保险期限根据保险费对应标准分别为1年、2年、3年(扶贫小额信贷保险的具体内容见“国寿农村小额扶贫贷款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2014版〉”,由中国人寿各县〈市、区〉公司提供给各县〈市、区〉扶贫办)。

“扶贫小额信贷保险”的保险费由县(市、区)自主安排,可以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列支。

94.扶贫小额信贷人身意外保险工作流程是什么?

“扶贫小额信贷保险”与扶贫小额信贷紧密相连,获得扶贫小额信贷的贫困户都要办理投保手续。具体程序分为三步:

一是确定投保人名单。各县(市、区)扶贫办定期与相关金融机构加强沟通与联系,掌握获得扶贫小额信贷的贫困户名单及相关信息,经审查核实后确定投保人名单。

二是完善投保手续。各县(市、区)扶贫办于每月25日将投保人名单及相关信息材料(包括借款人姓名、身份证号、放贷金融机构、借款合同号、借款额度、借款期间、借款合同签订日期等)提供给中国人寿各县(市、区)支公司,经中国人寿各县(市、区)支公司审查无异议后,由各县(市、区)扶贫办商县(市、区)财政部门统一支付保险费,中国人寿各县(市、区)支公司出具保险单。保险生效日期为借款合同的签订日期。

三是实行快速理赔。当借款人在保险期内发生意外伤害导致死亡、残疾时,当地中国人寿支公司开通绿色理赔通道,按照保险单的相关条款规定进行理赔,并及时支付赔偿金。

95.贫困户子女助学贷款发放的标准和期限是多少?

国家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其中,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最高为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最高为12000元,在校期间财政部门按相关规定给予贴息,延长助学贷款期限至20年、还本宽限期3年。

96.财政支持贫困户参保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的范围、方式和标准是什么?

支持范围:享受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精准扶贫的对象,限定为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

支持方式:通过调整优化财政扶贫资金支出结构方式,由有关(县、区)在省财政下达的专项扶贫资金中统筹安排。

支持标准:对直接参保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的贫困户,给予最高不超过50%的保费补贴。有条件的市应承担保费补贴,进一步降低县(市、区)级财政和贫困户的保费负担。

97.社会扶贫工程有哪些内容?

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内容包括实行领导联系和单位帮扶贫困地区制度、“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定点帮扶制度,“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志愿者扶贫行动,公益众筹扶贫行动,“10·17”全国扶贫日行动等。

98.单位包村如何安排?

31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含片区县)由省、市、县三级组织单位包村。非重点县的贫困村,由所在市、县组织帮扶。

省直定点帮扶单位(包括国有企业、大专院校和中央驻皖单位)在已定的帮扶县内至少确定一个贫困村包村帮扶(其中省直牵头帮扶单位原则上在牵头帮扶的县内包村),具体帮扶村由定点帮扶单位和所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协商确定。确定贫困村要尽量与结对共建工作相结合。

市直各单位(含垂直管理单位)要在辖区内的贫困县包扶一个贫困村,具体帮扶村由各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安排确定。

除省、市确定包村帮扶的贫困村外,其余贫困村由各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安排县直各单位(含垂直管理单位)包村帮扶。

对人员编制少的单位,可以安排两个以上的单位包村帮扶。

99.干部包户如何安排?

贫困村的贫困户,经驻村干部核实后,由包村帮扶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进行结对帮扶,可以一人联系一户,也可以一人联系多户;对包村帮扶单位人员编制少,不能全部包扶贫困户的,由所在乡(镇)、村干部负责联系。非贫困村的贫困户由县、乡(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按照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的原则,由所在乡(镇)、村统筹安排联系人。贫困户中的五保户和无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原则上由所在乡(镇)的民政委员和村干部联系。

帮扶责任人的基本情况要分别填写到国家统一印制的《贫困户登记表》和《扶贫手册》。

100.“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内容和职责是什么?

建立“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简称“双包”,就是对每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都确定一个定点帮扶责任单位,每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都确定一名帮扶责任人。

单位包村主要职责是:宣传扶贫政策,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走访贫困村,开展调查研究和送温暖活动;帮助贫困村制定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发挥单位优势,统筹各类资源帮助贫困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贫困户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组织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户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并实现转移就业;根据当地实际,帮助贫困村培育和发展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帮助改善贫困村内的道路、农田水利、生活用水、用电、村容村貌等公共基础设施;帮助贫困户解决危房、就学、就医等实际困难;帮助贫困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确定一名事业心强、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常年驻村帮扶。贫困村不脱贫,包村帮扶单位不脱钩。

干部包户的主要职责:在单位驻村干部和乡(镇)、村干部的指导与协助下,了解掌握贫困户家庭情况及致贫原因等;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帮助制定具体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定期走访贫困户,帮助解决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使其尽快脱贫致富。

101.驻村扶贫工作队由哪些人员组成?

驻村工作队由包村帮扶单位派驻的驻村帮扶干部、联系贫困村的乡(镇)干部以及所在村的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有关人员组成,每个驻村工作队不少于3人,队长由驻村干部担任。每批驻村工作队任期为3年。驻村工作队队长是选派干部的,担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或书记,其他驻村工作队队长是党员的可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非党员的可担任村主任助理。

102.驻村扶贫工作队的职责有哪些?

(1)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工作特别是扶贫开发的重大方针政策,帮助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扶贫措施。(2)根据所驻村的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帮助制定村级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3)配合村“两委”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和动态管理工作,协调落实干部包户结对帮扶工作。(4)引导村民发展符合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条件的主导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项目。(5)组织开展农户实用技术培训,组织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户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并实现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6)动员和组织村民参与村道、农田水利、生活用水、用电、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7)帮助贫困户解决危房、就学、就医等实际困难。(8)协助组织实施各类到村到户扶贫项目,管理、监督、检查扶贫项目和资金。

103.驻村工作队队长的职责有哪些?

(1)负责对工作队队员的管理,制订工作队年度工作计划。(2)负责建档立卡的数据更新。(3)牵头编制扶贫项目,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并组织实施、管理和监督。(4)负责安排和管理工作队工作经费。(5)负责落实单位包村的各项帮扶措施,协助做好本单位干部包户工作。(6)定期向包村单位汇报贫困村工作情况并争取支持;年底撰写工作总结,并向乡(镇)、县级组织、扶贫部门以及派出单位报告。

104.驻村工作队队长日常管理有什么要求?

日常管理工作由乡(镇)党委具体负责,各级扶贫部门要加强督查和工作指导,包村单位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人员由原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担负的扶贫工作由驻村工作队队长安排。

驻村工作队队长要吃住在村,每年在岗时间不少于220天(含因公出差、开会和培训);离岗时要履行请假手续,离岗一周以内的,要经乡(镇)批准;离岗一周以上的,经乡(镇)批准,报县级扶贫部门备案。驻村工作队队长请假期满后,要及时向准假的单位销假,准假单位要将上述请销假情况记录备案。包村单位不得无故抽调其承担其他工作。

105.驻村工作队队长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调整更换?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包村单位经书面申请同级组织、扶贫部门批准,可对驻村工作队队长进行调整更换:(1)因病或家庭有特殊困难不能坚持在村工作的;(2)因本人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不适应在村工作,且经帮助后效果不明显的;(3)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年度考核为不称职等次不宜在村工作的;(4)调离原单位或辞去公职的。

106.“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以民营企业为帮扶方,以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为主要途径,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动员全省民营企业参与、帮助1000个左右贫困村加快脱贫进程。主要帮扶方法:

(1)工商联、光彩会组织动员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全面做好扶贫办提供的1000个左右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帮扶工作,重点抓好“双包”定点帮扶工作。(2)采取“多企帮一村”、“一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商协会帮若干村”等方式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针对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需求,引导帮扶企业有什么帮什么。(3)企业和商协会根据根据扶贫办提供的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名单以及扶贫项目,自愿认领结对帮扶,并与帮扶对象签订帮扶协议,做到一企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策。(4)推动南北结对合作帮扶,积极组织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宁国等市县的民营企业与皖北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107.我国从什么时候设立“扶贫日”?

为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畅通互帮互助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到贫困地区捐资捐助、参与扶贫开发,释放社会公众扶贫济困的巨大潜力,形成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支持扶贫的浓厚氛围。2014年8月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

10月17日同时也是国际消除贫困日,联合国于1992年12月22日通过设立决议,旨在促进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减贫意识。

108.贫困县约束机制禁止的事项有哪些?

为引导贫困县重点抓扶贫开发,约束“戴帽炫富”这种不正常现象,我省针对31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立了贫困县约束机制。

贫困县要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中办发〔2013〕17号),自通知印发之日起5年内,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准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严禁以危房改造等名义改扩建楼堂馆所。办公用房确有困难的,要严格履行审批程序,采取维修改造、整合调剂办公用房资源、租用等措施合理解决。维修改造项目要以消除安全隐患、恢复和完善使用功能为重点,严格执行维修改造标准,严禁豪华装修。严格控制财政资金投向城区建设的比例,严禁搞华而不实的标志性建筑、形象工程、景观景点。

贫困县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勤俭节约、过紧日子、与贫困群众同甘共苦的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公务接待标准,接待上级机关的工作人员,不组织专场演出,不赠送土特产,不安排宴请。严禁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住房和公务用车。严格控制出国(境)团(组)数量和规模。不得使用财政资金或通过摊派方式举办各种奢华铺张的庆典、仪式、会展、演出等活动。贫困县内的少数民族乡镇举办相关庆典活动,按有关法律和规定执行。不得搞形式主义的达标升级活动,不得向基层单位下达招商引资指标,不得参与民间组织开展的各类“百强县”“小康县”等活动的申报。

109.脱贫攻坚工作主要考核哪些内容?

围绕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重点考核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量减少、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等年度脱贫计划完成情况。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减贫成效、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扶贫资金、措施落实、责任落实等方面。

110.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结果如何运用?

依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皖发〔2015〕26号)文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挂钩。对扶贫实绩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对未能完成年度扶贫开发目标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对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且不予评先评优,3年内不得提拔、重用或调离。

}

高考冲刺:应试技巧、临考知识梳理

高考前夕,考生已进入“临战”状态,这时适度的紧张和压力是有好处的,但是许多考生过分焦虑,惶惶不安,甚至睡不好、吃不香。这种状态非常不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在考前保持良好的心态,对高考考点进行系统的梳理;在考场沉着冷静,充分利用各种应试技巧,踢好关键的“临门一脚”,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 

每天都做题,高考不着急

每天不做题,高考干着急

保温(停一天,退三天) →升温

稳定、合理、有难有易、语言地道

补一个漏洞比攻克一个难题要有用的多。

基础题反复做,错题重做

词汇表天天带,饭前饭后不离开

词汇是英语学习最基本单位。是高考取胜的基础。

单词就在那里,不背不会。

在英语考试之前听10分钟左右的英语磁带。如果没有可能就读10-15分钟左右的英语课文。这叫“英语热身”。这样考试时就可迅速进入英语思维。 

重视试听,熟悉朗读者的语音语调、音质、语速(不一定完全听懂),以便一开考就能迅速自然地进入状态。 

预览问题,大胆猜测,带着问题听。 

听时做简单记录,如数字、地名、人名。 

学会抓住含有关键信息的语句,学会预测。 

回答概括中心的题,注意重点词(反复出现的词),重点句(尤其是首尾句)。 

念两遍的材料,第一遍重在听,可做简单判断,第二遍进一步判断、核查。 

根据单词重音、句子重音、语调语速的变化判断句意。 

比较长的对话与独白常常附了三四道题,一般是先读的先考。

切记对于没有听清的题目(尤其是第一部分)采取及时放弃的原则,随便选择一个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到下一题,抢在下一题播放之前看完下一题的三个选项,千万不可以纠缠于已播放完的前一题。

语法填空出题一般涉及以下方面:

1.动词和副词或介词搭配构成的固定短语;

3.从属连词和并列连词的用法,这时主要看上下句的逻辑关系;

4.派生词的用法,大纲涉及的构词法规则要熟记;

5.动词的谓语和非谓语用法,判断所在句子需要谓语还是非谓语,然后进一步判断填入形式;

6.情态动词的用法,主要从空格所在句子需要什么样的语气、情绪下手;

7.从句的引导词选择:判断从句所缺成分及含义。

粗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细读第一句,因为第一句一般不挖空,是全文的窗口。 

第一遍重在理解全文,可确定有把握的答案。 

第二遍逐个解决时,注意后线索的现象。 

答案不仅要在原句中合理,也要在全文中合理,要有全局观。 

短文中的连词、代词等作用重大,不可忽略。 

具体判断时可考虑动作顺序、时间关系、情感因素、同义词、反义词等问题。 

重点注意名词、动词的用法、搭配与辨析。

先看文章再做题,先看题再读文章,两种方法各有利弊。高考时不要临时改变自己一贯熟悉的做法。 

最好先大概扫一眼文章,再细读全文。遇有个别词、句不明白应大胆向前看,不要频繁回读。 

注意文章标题,这是全文中心意思的体现。 

借助跳读找细节,借助略读找中心。扩大眼幅,争取以意群理解句子。 

全文中心体现的是各段之和。干扰项或是远离文章内容,或是以偏概全。段落中心常与该段首句、尾句相关。  

猜测词义时,一定要回到原文中,因为没有上下文就没有词义。

事实细节确认题一定要核准原文,不可仅凭印象。 

推理判断题应注意从文章作者立场出发,从短文中找答案,而不是从考生的角度谈看法。

略读——快速浏览,抓住文章中心大意以及文章的结构(借助所给图表结构)。

细读——带着问题,找到文章对应点,确认题型,分析整理归纳信息并且准确表达信息。

复读——反复揣摩所填之词是否符合文章内容,其拼写是否正确,大小写是否正确,名词的数和格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字数限制。

选项大致包括以下三类:主旨概括句(文章或段落整体内容)、过渡性句子(文章结构)、注释性句子(上下文逻辑意义)。

主旨概括句如果是标题,往往短小精悍,多为名词性短语或祈使句;如果是首段首句或尾段首句,往往是文章主题,首尾呼应;如果是中间段首句,往往总结下文,是本段主题。

中间过渡性句往往承前启后。可以根据代词或冠词判断,如it, they, this, the...;也可以看空前,空后的逻辑关系判断,如however, but, so, though, also ...;还可以看相似元素、相关性最强的表达,如同义词、近义词的重复使用;同一词根、不同词性的单词复现。也可以看行文逻辑是否完整全面。

注释性句子注意不能和上文脱节,注意同义的不同方式表达。

先通读全文。在做题之前确保已经弄清原文大意。注意文章中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时态、人称、主谓、指代等是否一致。

聚焦出题热点、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句子为单位对不同的错误情况(改词、加词或删词)进行分析和回答。

再次通读全文,校对自己的改正是否正确。一般各种改错的方式都应该用到,如果出现了某一种改法(如加词、删词等)没有用到,要考虑自己的改错可能有问题,要对不是很有把握的重新推敲。

书面表达  仔细审题,看清题目要求与注意事项。

时间再紧也得有构思过程,千万不能拿起笔就写。

看全内容要点,主要内容缺一不可。 

尽量写草稿,实在没时间也要写一个简略提纲。 

用所见过的句型来写,不生造中国式的英文。如写句子首先要确定主语,但汉语中的主语不一定是英文中的主语。

写好首句尾句,注意关联词语的使用。 

可适当使用复杂结构和较高级的词汇,但应以准确传达意思为第一原则。 

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切忌胡乱涂写。

必考语法:冠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动词及动词短语辨析、倒装语序、主谓一致、强调结构、日常交际用语。

通常命题老师增加试题难度的方法有:省略、倒装、强调、插入语等。 

解题方法:信息暗示法、题干还原法、省略补全法、排除法、代入法、情景分析法以及语法分析法等。

考前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巩固单词,比如在老师的帮助下集中学习《考试大纲》所列词汇,扩大词汇量;或是每天早上按词汇表顺序回顾复习单词,并联系其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及其常用短语、常用句型和常用套语。尤其注意以往掌握不牢固的重点词和句型,在考前一段时间应安排时间重新过一遍。特别注意“熟词生义”的现象。

2. 单复数意义不同的名词:

情态动词重点掌握 

must只用于肯定句中,表示有把握的推测;

can’t表示“不可能”;

may, might常用于肯定句中,表示不太肯定的推测,may not表示“可能不”;

should 只用来表示对将来的推测。

解题时,注意推测的时间:

1. 当条件状语从句和主句的行为发生的时间不一样时,动词的形式要根据它所表示的时间来调整。

1. 熟记八种基本时态的用法和构成,尤其相关时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了解被动语态使用场合,尤其是用主动表示被动的情况:

不定式作定语,且句子的主语是不定式的执行者时。be easy to operate

3. 答题时要研读题干,寻找尽可能多的“时间参照信息”,尤其是句中其他动词的时态,以及修饰动词的状语信息。

1. 非谓语动词的时态

一般式:不定式动作表示发生在谓语动词之后;现在分词表示正在进行;过去分词表示已经完成。

完成式:非谓语动词的完成式表示非谓语动词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之前。

进行式:不定式的进行式表示不定式的动作正在进行。

2. 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区别

现在分词:表示一个主动的、正在进行的、未完成的或伴随的动作,作表语表示主语的客观属性。

过去分词:表示一个被动的、已经完成了的动作,作表语表示主语所处的状态。

3. 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

通常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是句子的主语、宾语或被修饰的词。如果他们不能做逻辑主语,则用下列复合结构:

现在分词:代词主格或名词构成he doing sth

done表示一个已经完的成动作;

6. 两种形式的过去分词:

1. 明确非谓语动词和逻辑主语的关系。

2. 确定非谓语动作发生的时间:

3. 注意不定式的使用情况。

4. 注意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

5. 非谓语动词不可使用并列连词,但可使用从属连词。

要熟练掌握语法一致和意义一致的特例,明确就近、就远的使用范围。

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高考对名词性从句的考查主要以引导名词性从句的连词为主。特别是:

定语从句的考查主要以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用法,“介词+关系代词”,关系代词 which和as的用法区别为主。

考生应掌握下列关系代词和副词的区别:

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强调句的区别以及定语从句中的主谓一致。

高考对状语从句的考查主要以状语从句引导词的辨析为主,尤以时间、条件、让步、原因状语从句为重。而引导状语从句的从属连词都有一定的意义,因此解题以代入法为主。

省略结构、强调结构、倒装结构、和插入语既是高考重点掌握,也是命题老师增加试题难度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强调结构和其他类似结构的区别;倒装结构要注意引起部分倒装和完全倒装的不同条件;省略结构要弄清省略了什么成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题意;要了解英语最常见的插入语。

12. case  n. 具体情况,事例,事实,理由,诉讼案,病例

100. worth  a.有……价值,有价值;n. 价值,能用(一个星期、一个月等)的东西,意义,作用

  come to 恢复常态,共计,达到(某状况,尤指坏的局面)

6. cut in 插嘴,(马达或发动机)发动,超车抢道

7. get through  用完,顺利通过(考试等),打通,完成,(设法)处理

  go for  被……所吸引,选择某物,袭击某人,适用于某人(或某事物)

9. hold on (电话用语)别挂断,停住,坚持住

11. keep up  (天气)持续不变,跟上,使某人熬夜,沿用某事物

12. look at  (仔细)察看,思考,研究,(用某种方式)看待,考虑

15. take in  吸入,包括,领会,欺骗,改小,去看,观看(电影等),注意到

16. turn on  接通,打开,突然攻击,取决于,以……为议题

从2016年起,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将会采用全国卷,纵观近几年全国卷的高考真题,可以发现如下特点:

听力部分:话题都是考生熟悉的情景和内容,涉及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会出现同学们完全陌生的场景,建议同学们把最近五年的听力原文看一遍,更好了解选材的特点和口语用词特点。

完型填空部分:近几年的完型填空的体裁大部分是记叙文,夹叙夹议,以叙事为主,叙述个人工作、生活或学习经历,最终由故事引出哲理。较难的选项集中在对动词、名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的正确理解方面。提醒同学们一定要立足语篇,理解文中的“I”在此情此景下应有什么想法和行为。

阅读理解:A篇和B篇多为记叙文或者广告之类的应用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多集中于C篇或D篇;细节理解和推理判断题占到绝大部分。临近高考,同学们针对阅读理解四种题型的应对技巧应当做到熟练运用,在考场上争取时间。

短文改错:近年的短文改错大多是多1个,少1个,错7-8个;除逻辑词外,改错大多是同根词之间的变换。

书面表达:近年的书面表达都采用文字提示的方式,采用应用文的体裁。同学们务必在书面表达上审题准、要点全,先写对,再求好,连词不可少。

共涉及10个空,七个空给出提示词:

动词4个,两个需要用谓语形式,两个需要变为非谓语形式;

代词1个,需要变成所有格;

名词1个,需要变复数;

形容词1个,需要利用构词法变成副词。

三个空没有给出提示词:副词1个;从句引导词1个;固定搭配介词1个。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算58-14+28应该先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