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人开心山歌歌词是什么?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以春节为话题的作文8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贺大家新年好……

}

  漾濞县彝学会副会长:左德辉

  生活在漾濞江畔,白竹山下的瓦厂彝族(拉罗巴),以蛇马为中心,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彝族(拉罗巴)婚嫁习俗。
  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我们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一个民族,不可避免受到几千年传统封建婚俗的冲击,所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过去彝族儿女合婚的主要途径。据老人讲:解放前,婚姻由父母包办代替,女人必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木头抱着睡。”有些大人关系非常好,怀孕时就指着肚子说:“如果我怀的是儿子,你怀的是姑娘,就给他们做两口子;如果都是儿子就给他们打老友;如果都是姑娘就给他们打小姐妹。”婚姻没有一点个人自由。由此,彝族人为追求自由婚姻,不断地抗争。现在流传的大多数山歌、打歌调都是追求婚姻自由的心声。随着时代的进步,婚俗也在不断吐故纳新,移风易俗,逐渐形成“自由恋爱,长辈把关”的模式。
  2、自由恋爱、长辈把关
  在生产生活中、在读书打工中、在开会赶集中,男女青年产生了好感,或者一见钟情,经过不断接触,相互产生感情。但是,男青年往往脸皮薄,不善于捅破最后这层薄纸。这时候只好找本家叔伯去姑娘家上门探探口气。如果是姑娘招家,应有姑娘家主动到男方家去提亲。男女自由恋爱后,父母要把关。第一,本家(直系血缘关系)人不能结婚。解放前,同姓人不准结婚,如果结婚,这是“欺宗灭祖,大逆不道”的行经,必遭天谴。第二,不能两换亲。就是我家姑娘嫁给你家儿子,你家姑娘嫁给我家儿子。说这是一头好了一头坏,不吉。第三,八字不合不能结婚。比如五行相克的,如水火不相容、金火不到头等;属相相冲的,如属鼠和属马相冲、牛和羊相冲等;属相相害的,如鼠兔相害、牛龙相害等。第四,姑娘母亲名声不好的,一般父母也不容易接受。俗话说“说媳妇要相丈母娘”。除第一条外,没有什么科学根据,纯粹是迷信和无稽之谈。第一条符合婚姻法规定:近亲不准结婚,应该无条件服从,但是后面3条就不应该再继续把关了。由于父母的这些把关,不知拆散了多少对好姻缘。
  3、上门说媳妇、口头订婚约
  上门去说媳妇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男女青年没有互相交谈过,只要男青年看上某个女青年,带上一套礼物,领着一个伙伴晚上就去女青年家,表明来意。如果女青年家父母同意这门亲事,就高高兴兴收下礼物,给你做夜宵吃。如果不同意就不会收下礼物,婉言推辞。据说,有个男青年一晚上去了三家,礼物仍然没有送出去,完整无缺地背回了家,成为说媳妇的笑柄。另一种情况是男女青年已经互相交谈过,双方父母也已经默许,就只差说媳妇仪式。如果是这样,男方父母请来一位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一个男人和一个能说会道的妇女,择个黄道吉日,陪着男青年去女青年家提亲。带的礼物看各家情况,家庭宽裕、爱面子的可以多带,贫困而比较节俭的家少带也不会去计较。一般带四色礼:烟茶糖酒。老人说,过去没有纸烟,只能带自己种的两把草烟;后来带两条带把“春城烟”;现在一般带两条“大红河”软帧。茶,过去带两盒饼子茶;后来带两包“小茶王”;现在至少带两包“碧螺春”或“普洱茶”。糖,过去带两对甘蔗红糖;后来带两包白砂糖;现在带两包高级牛奶水果糖。酒,过去带两罐自制米酒;后来带两瓶“雪山清”;现在带两瓶“金六福酒”。
  上门说媳妇时,讲究“绕山卖路、说拽文”,也就是说话要说得委婉,至少开头要婉转些,使女方有好感。传说有个小伙子去杨家说媳妇,小伙子开口就说:“大爹、大妈,据说你家有几只小母羊,我想买一只做羊种,不知你们肯不肯卖给我?”老大爹一时转不过弯就回答说:“卖卖卖,你要光头羊,还是要弯角羊?青羊也有。”还是老大娘反映快:“我家小杨不卖,如果你看上了就可以给你一支呢!”有了这个话才慢慢进入正题。如果女方父母说:“我们没有羊子卖,你们去别处买。”十有八九是父母不同意这门亲事。要是女方父母同意,一般不会看重礼物和表达方式,如果不同意就会十分挑剔。
  女方同意后,如果路途较远,母亲或姐陪同姑娘到男方家看,满意后才算过了父母关。
  如果女方还不到谈婚论嫁的年龄,就先订鸡酒,认父母。
  4、订鸡酒、认父母
  解放前,彝族人十五六岁就结婚,十二三岁就开始订娃娃亲——订鸡酒(彝族语:汁厄献或汁厄定)。现在结婚年龄都比较大,订鸡酒和嫁娶大多数一次进行。
  订鸡酒男方要带3-40套礼物,也叫做认亲礼,女方父母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公婆的兄弟姐妹,每家一份礼物,一般为三色礼:红糖、白酒、茶叶每套礼物都要贴红纸一小张,以示喜气。第二要带“奶头布”:4米长的布要送给女方母亲,2米布送给女方父亲。现在条件好,干脆就送两套衣服。第三,一定要抱一只大红公鸡,脚上要拴红布条。千万不能抱白色或黑色的公鸡,因为彝族人认为白色黑色为凶,红色黄色为吉。第四要带双份四色礼(烟酒糖茶),火腿、火膀等。现在还要啤酒、饮料等。第五要带姑娘的新衣服两套,首饰若干。过去古钉桂花、撩帽、玉耳环、玉镯、银镯必不可少。但不带裤子,因为裤子分叉,不吉。第六,要带一套纸火:一把草香,黄钱纸、白钱纸几张、一瓶酒、一包茶。第七,要带两封纸炮,一封要到女方的大门口炸,一封要到女方家祭祖时炸。第八,还要准备一些葵花籽、瓜子、水果、水果糖、烟、酒、茶等。第九、大米100斤左右。第十、彩礼若干。据说彝族本来是不收彩礼钱,但是,随着其他民族的影响,近几年也有人陆续开始收。不过,彩礼数额看男方方便,女方不定数量。据说,在解放前,是要赶一条犁地的大骟牛(彝族语:拉维阿)作为聘礼。解放后,牛成了集体财产,赶牛的习俗就停止了。
  男方仍然要请叔伯一人,代表男方父亲;请舅舅、舅妈或姨妈一人,代表母亲;有介绍人(媒人)也一定要请上;帮忙男方的兄弟姐妹若干人等。人数可多可少,但一定要单数去双数回来。
  女方家要请好三亲六戚,男方来到以后,女方家如果请好总理,就由总理向客人一一敬烟,(有的彝族妇女抽烟,不能忘了敬烟),安排茶馆人员向客人一一敬茶。如果没有请下总理等帮忙人员,就只有女方父母、兄弟姐妹敬烟、敬茶。
  男方来的领导人(彝族语:仔母)稍作休息:抽完烟,喝了茶就要带领男方骨干人员和新姑爷去“谢礼”。向主人、总理、管库、厨师、做饭、茶馆等帮忙人一一敬烟,表示谢意。
  接着,请总理安排相帮人员在彝族雕兰刻木(彝族语:尼此)面前摆放桌子板凳,男方把带来的礼物一一陈列在桌子上。摆放好后,请三亲六戚的老人、主人、总理、管库、厨师、做饭、茶馆等的代表到桌子周围的板凳上坐,座次由年龄最大的男人坐在最上面(即最靠近祖先灵位旁边的位置),年轻人和妇女坐在下面,一般人都懂这个礼节,所以大家主动让座,不需要专人安排,万一年轻人不懂,有人会提醒你。男方来的领导人取一碗净水,口含净水洗过牙齿,向东南方喷出,反复三次,再打开带来的草香点燃,双手上下举过头顶三次后插上香,奠酒、奠茶。“把鸡抱来!”鸡抱来后,男方领导人用碗里的净水在公鸡的鸡冠上倒一点水,口中说:“护--护!(汉语意:洗干净了)”在尾巴上倒一点水,口中继续说:“护--护!”在脚上倒一点水,口中仍然说:“护--护”。解开栓鸡的绳索,把鸡双手抱住头顶上下举过三次,口中念念有词:“某某家列祖列宗,今天我带某某来你家,给某某和某某订鸡酒,请各位祖先保佑!请厨师杀鸡!”杀鸡后,拔三棵鸡翅膀的羽毛插在灵位前,拔两撮腹部上的羽毛蘸一下鸡血,贴在灵位前。
  接着新姑爷和小伙子在领导人的带领下,分发礼物。领导人走在前面敬烟,叫小伙子改口送礼认亲。叫其他年轻人发水果葵花、倒酒给坐在板凳上的人和其他看的人。年纪稍大的妇女把首饰给姑娘戴上,试穿新衣服。男方还要负责拔鸡毛,开膛破肚,洗干净后送给厨师做。不是女方不愿帮忙,而是曾经有人故意开玩笑使人难堪。例如,有人故意留下几根鸡毛;有的鸡头洗干净后,故意在嘴里按上几颗苞麦籽,让吃鸡头的人恶心反胃。
  鸡肉做熟了,要挑出鸡头、鸡尾、鸡卦、鸡肚、鸡肝敬献祖先,祈求神灵祖先保佑。吃饭的时候也要把这些单独做一碗给男方领导人坐的这桌上。一般情况下,鸡头鸡尾只能由领导人来吃。鸡头鸡尾不能分开,讲究有头有尾、自始至终,白头偕老之意。再说,鸡头鸡尾是要看卦的,一般人看不了,所以,彝族人最忌讳吃鸡头鸡尾。俗话说:“吃鸡头误大事”。过去,生活困难,等到看完鸡头鸡尾鸡卦,人家早已把饭菜吃完走了,自己吃不饱饭。只有刚生牛犊不怕虎的小孩争着吃。鸡卦是鸡大腿上面一节,它的肉仅次于大腿。小时候,大人们不让小孩吃,说吃了鸡卦男的会娶不到媳妇,女的会嫁不出去。所以小孩都不敢吃鸡卦。鸡卦就由德高望重的人吃,不管会看不会看,闭着眼睛说上一些吉利话,一定会引来异口同声的“谢金口”。一边喝酒,一边说着吉利话,用了别人吃两三巡饭的时间。彝族人每逢喜事、逢年过节都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吃过饭后,男方订鸡酒仪式结束。男方可以邀请女方跟着回去。女方也要带两份礼物,一份给公公的,一份给婆婆的。送给礼物时,乘机改口叫阿爹、阿妈。一般礼物是自己缝的布鞋。因为缝鞋子最能体现女人心灵手巧的针线活水平。
  订鸡酒以后男女双方可以自由来往,成为大家认可的未婚夫妻。有的家庭特别困难或遇到特殊情况的,也可以不再迎娶。例如某一方有孝,三年内不宜结婚的;未婚先孕的;女方家无能力发嫁妆的等等。
  1、上门求亲、订时订礼
  男女双方到了结婚年龄,男方仍然要请叔伯一人,代表男方父亲;请舅舅、舅妈或姨妈一人,代表母亲;有介绍人(媒人)也一定要请上。到女方家上门求亲,约定嫁娶时间、彩礼数额、礼物数量、小菜钱、姊妹钱、压柜钱等。
  ○1、嫁娶时间,一般由男方请阿毕看《万年历》测定。既要让开新郎新娘的属相日,又要让开父母、公婆的属相日,最好还要让相冲相害日,还要让重丧日和红沙日。六十花甲中的五行相克日不能用;二十八宿的凶神值日不能用;十二建星的黑道日不能用;九星只能用煞贡、直星、人专三天,尽量要选双月双日。如果全部满足这些条件,只能在一年以前就要看好日子,否则,临时看日子是无法满足这些条件的。有的还要看好进门时间。
  ○2、彩礼数额,一般彩礼看男方的方便,女方大多数都不要。但是避免到时候出现尴尬的事,求亲时一定要问清楚。如果女方家实在不肯开口,男方家主动提出个数目或者对照邻居的做法。不论数额多少,后面一定要带六,图的是“六六大顺”口风。例如:1600、3600、6600、9600、16000、26000、36000等等。彝族人认为嫁女儿,不是卖女儿,所以,男方拿来的彩礼,都加倍置办嫁妆或加点钱给还新郎。
  ○3带的礼物,基本上跟订鸡酒时候差不多。男方要带3-40套礼物,也叫做认亲礼,女方父母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公婆的兄弟姐妹,每家一份礼物,一般为三色礼:红糖、白酒、茶叶,每套礼物都要贴红纸一小张,以示喜气。第二要带“奶头布”:数量和订鸡酒时差不多。第三,如果订过鸡酒就可以不带大公鸡。没有订过鸡酒一定要抱一只大红公鸡,脚上要拴红布条。第四要带双份四色礼,以备祭祖时候用(烟酒糖茶)。现在还要啤酒、饮料等。第五要带新娘的新衣服几套,首饰若干。过去要有古钉桂花、撩帽、玉耳环、玉镯、银镯等。现在一定要有一套手工绣的彝族服装:包括绣花山花帽、绣花坎肩、绣花镶边上衣、绣花腰带、绣花围裙、绣花鞋等。还要金项链、金耳环、金镯头、金戒指等。但不带裤子,因为裤子分叉,不吉。第六,要带一套纸火:一把草香,黄钱纸、白钱纸几张、一瓶酒、一包茶。第七,要带六封纸炮,一封要到女方家的大门口炸,一封要到女方家祭祖时炸。两封要在出门时炸;两封要回到家门口时炸。第八,还要准备一些葵花籽、瓜子、水果、水果糖、烟、酒、茶等。第九、大米猪肉若干斤。如果女方要求过礼,米肉要过礼时送到女方家。第十,一定要带一箩熟糯米(彝族语:杂度)。过去装米的箩是用竹子做的,现在用电饭煲代替了。在解放前,娶亲时还是要赶一条小母牛(彝族语:拉误阿)作为聘礼之一。集体化后已经取消。
  ○4小菜钱、姊妹钱、压柜钱。过去彝族只有压柜钱,没有小菜钱和姊妹钱(又叫针线钱)。小菜钱是指客人来女方家吃的小菜费,如果估计有五十桌,每桌200元,需要10000元。如果有了这笔钱给女方,就不用过礼。假设有20人姊妹,每人100元,需要2000元。压柜钱不多,在发箱柜嫁妆时,小孩在大人的怂恿下,坐在箱柜上,不给红包不离开。这时候男方迎娶领导人就需要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发给小孩。红包发完,小孩仍然坐在箱柜上不让,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零碎钱撒在地上,趁小孩忙着去捡钱时搬走箱柜等嫁妆。这本来是一个游戏,喜事,图个乐趣。但有人当真,所以商量好数量尤其重要。一个红包一百不多,一元不少,高兴就好。一般亲兄弟姐妹在100元左右,其他10元,5元、1元都可以。
  2、男方安床、女方备嫁妆
  求亲过后,男方家需要布置喜房,置办家具,安放喜床。布置喜房也有讲究:一般来说:东四命的新郎要住坐东朝西或坐南朝北的房;西四命的新郎要住坐北朝南或坐西朝东的房。如果房子有限,就在喜床上调整方位,符合新郎的吉祥方向。
  铺喜床(彝族语:苦督抖)要请大妈或姨妈主持。一般不能请姑姑,因为彝族人认为姑姑的谐音是孤单,意为“半路夫妻”,所以,姑姑,就不能铺床、接亲、送亲。铺床主持人在床的东南西北四边分别放大枣、花生、桂圆、谷子等,取“早生贵子”之意。床的四角要安放红包。过去用花钱(又叫大洋,即银元)、铜钱、硬币等。边压红包边说吉利话,如:一压永结同心;二压四季发财;三压白头偕老;四压早生贵子等,旁边的主人和客人都要异口同声地应和:“谢金口!”
  床铺好后要请两个四五岁以下的一男一女小孩滚床,取生男生女之意。主人要发红包给小孩。
  ○1喜箱喜柜。过去喜箱喜柜是必不可少的嫁妆。我记得母亲的喜柜在分家时,被哥哥要走了,我很是羡慕。虽然不值多少钱,但它是妈妈的念头,见到它就像见到妈妈一样。喜箱喜柜的最高峰是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逐渐好转,嫁妆的要求不断提高。本来喜箱喜柜只是白色,后来有人用红墨水染;再后来用红漆染。瓦厂有个叫马映忠的木匠,在喜箱喜柜上画上喜鹊登枝图、牡丹竞放图为主题,辅以各种花鸟虫草小品,深受彝族同胞的喜爱,特别是新娘子非要马映忠的喜箱喜柜不可,一时,马映忠木匠变画匠,有人专门做喜箱喜柜,马映忠专门画喜箱喜柜,还供不应求。不少人还请我画,虽然不及马映忠,但哄哄小新娘还是勉强可以应付。有时候,我白天上课,或画不完,晚上还要通宵达旦地画。有时候新娘出嫁了,漆还没有干透。现在,喜箱喜柜基本上被组合柜、矮柜、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电脑、摩托车、汽车等替代了。偶尔用喜箱喜柜也只是用塑料粘贴画罢了,木箱也变成了皮箱、密码箱、旅行箱等等。这份嫁妆用意在于告诉姑娘东西要放在一定的地方。
  ○2一套铺盖。虽然男方准备了铺盖,但女方家无论怎么困难,只要举行嫁娶仪式,都要打发一套铺盖的。最少有一床被子、一床毯子。现在,大家富裕了,不仅是一套完整的铺盖,而且是两套。一般包括有半透明的、给人以朦朦胧胧之觉的粉红蚊帐;有龙凤呈祥图案的被子;有雕龙画凤的新疆毛毯;有一对鸳鸯戏水的绣花枕头、枕巾;有牡丹怒放的床单、床垫等等。这份嫁妆用意在于告诉姑娘要自强、自立,不能依赖丈夫生活。
  ○3一套炊具、一套女人常用农具、一套五谷种子。炊具包括锅碗瓢盆、勺子筷子、火盆三脚。女人常用农具包括镰刀、锄头等。五谷种子包括绿豆(彝族语:阿怒社色.现在用黄豆【彝族语:阿怒马富色】替代)、苦荞(彝族语:阿卡色。现在苦荞未种,用玉米【彝族语:是门色】替代)、水稻子(彝族语:厄气色。现在用大米【彝族语:杂卡色】替代)、麦子(彝族语:社色)、麻子(彝族语:子色。现在用青菜子[彝族语:五色]替代)。这份嫁妆用意在于姑娘到婆家要继续勤俭持家、劳动致富。
  3、男方过礼、女方待客
  过礼是近几年受其它民族的影响与通婚才偶尔开始的,大多数彝族人不要过礼也不要小菜钱、彩礼钱。但是,俗话说“入乡随俗”。如果娶要过礼的民族姑娘,彝族人仍然按这些民族的习俗过礼。过礼要把求亲时说好的猪肉、大米、烟茶酒、油盐酱醋等在娶亲的头天晚上如数送到新娘家,作为女方招待客人的伙食。也有把东西算成钱,提前送去,不再过礼,这适合于路途遥远不便来回的人。
  男方家头天就杀猪宰羊,一是准备过礼,二是准备第二天小菜。晚上要炸好酥肉、和整条鱼。鸡是第二天(婚礼当天)清早杀的。
  女方在姑娘出嫁前一天晚上开始待客。过去彝族人办喜事,一定要请客。主人不管路途远近都要亲自到家去请,不能哪里遇到哪里请。否则,就以看不起、没规矩为由,拒绝赴宴。忧事(死人)不用请客,只要大桶一吹,唢呐一响,纸炮一炸,不管是不是本家亲戚,人们都主动来帮忙、来做客。但是,现在随着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意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会追究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所以一开始哪里遇到哪里请,说上一些道歉、客气的话就没有人怪罪于你。后来有了电话在电话里请。现在蛇马彝族连客也不用请了,愿意来的,热烈欢迎,不来的也没有意见。这个根源是:有人频繁办客,年年有事办,甚至一年办几次,有的十多年也没有事办。这样,请客的人不好意思再请了,做客的人也十分反感了,逐渐形成喜忧二事不请客的习俗。过去做喜事客礼物要重些,礼钱要高些,现在喜忧二事礼钱一样,带礼物却越来越少了。基本以红色的毛泽东像为起点。在改革开放前,喜事礼钱可以带1元两元人民币;也可以只带几尺布票或粮票;也可以带一条毛巾、一个香皂;带一件衣服是重礼了。在改革开放初期,五元是高礼钱,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10元是高礼钱;21世纪初50元是高礼钱;现在100元是低礼钱。礼钱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彝族人民的生活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变化。
  彝族姑娘出嫁是一件喜事,但毕竟是一种生离,所以一般不贴红色对联,不吹唢呐,也不打歌唱调。
  新娘家晚上要装箱装柜。装箱装柜要请本家叔伯、姑姑,舅舅、姨妈,爷爷奶奶、公公婆婆参加,一般由母亲主持:首先要在四角放四块土基。土基是用泥巴制成的四方体泥块,长宽高有三个瓦砖那么大,一般只是取一小块有水果糖那么大的泥块。有的人为了开玩笑,把整块土基放进去,让背箱柜的人背不动,让人好笑。放泥块的同时,也要说吉利话,周围要齐声应和“谢金口”。放土基之意是让姑娘不要想家,安安心心在婆家生活。据《本草纲目》讲,家中的灶灰土,叫做神仙土,可以带上一包,到远离家乡不服水土时,可以冲服一碗,药到病除。民间有火烧土基可以治腹泻痢疾之说。这样看来,土基还是一副药呢。接着在四边放红包,参加装箱装柜的叔伯、姑姑,舅舅、姨妈,爷爷奶奶、公公婆婆等把早已准备好的五十、一百元红包依次放入。父母的是大头,几百、几千上万就看家庭情况,没有定数。第三,要装准备好的五谷。第四,要装红糖若干,水果糖若干,烟茶酒若干,鞋子若干。这是到婆家的认亲礼。第五,要装一套衣服裤子一双鞋子到婆家后第二天穿。箱柜装满为止,如果装不下认亲礼可以另装。
  4、男方迎娶、女方送亲
  到了迎娶日,男方家一定要早。特别是遇到两家以上同日结婚的,就要更早。比赛谁更早成为习俗。第二,接亲的人不管路途远近,都不能空着肚子去,一定要吃上一点早点。这是因为新娘家吃早饭的时间可能会迟,忍不住饿。有的新娘家总理故意让接亲客最后吃,让人出洋相。第三,接亲客的人要单数去。包括代表父亲的叔伯一人;代表母亲的娘舅一人;介绍人一个;牵马二人、扶马二人,或者驾驶员若干人;背箱柜一人(这人可不好找,因为彝族人认为背箱柜会走霉运,所以只能请憨聋痴哑的人,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人越来越少,得到的报酬越来越高,现在一般要166元以上的红包,三色礼一份。实在找不到,也可以请铁杆兄弟或亲生兄弟);化妆师或换衣娘一人;吹唢呐二人;敲锣打鼓若干人;抬家具、嫁妆若干人;过去彝族人一般没有伴郎,现在受其它民族影响,开始有伴郎。伴郎一般请未婚年轻男子,如果有老友(朋友【彝族语:热楚】)是最好的伴郎。第四,要绕路。绕路就是去新娘家走一条路,回来时候走一条路,避免有人伏击捣乱。
  接亲人到新娘家房子旁边,要派人去通报,得到允许才能进去,进去时要炸纸炮,新娘家也要炸纸炮,以示欢迎。女方家要请好三亲六戚,男方接亲人来到以后,女方家请好总理,由总理向接亲客一一敬烟,(有的彝族妇女抽烟,不能忘了向妇女敬烟),安排茶馆人员向客人一一敬茶。
  男方来的领导人(彝族语:仔母)稍作休息:抽完烟,喝了茶就要带领男方骨干人员和新姑爷去“谢礼”。向主人、总理、管库、厨师、做饭、茶馆等帮忙人一一敬烟,表示谢意。
  接着,请总理安排相帮人员在彝族雕兰刻木(彝族语:尼此)面前摆放桌子板凳,男方把带来的礼物一一陈列在桌子上。摆放好后,请三亲六戚的老人、主人、总理、管库、厨师、做饭、茶馆等的代表到桌子周围的板凳上坐。如果订过鸡酒,就可以不杀公鸡祭祀。如果没有订过鸡酒,要补订鸡酒仪式。男方来的领导人(也可以用一套四色礼请阿毕或懂得礼道的人)取一碗净水,口含净水漱口后,向东南方喷出,反复三次,再打开带来的草香点燃,双手上下举过头顶三次后插上香,奠酒、奠茶。如果没有订过鸡酒,要杀公鸡祭祀,礼仪和订鸡酒时一样。
  请新娘家总理或德高望重的老人挑糯米箩,新郎和新娘家的代表还要谦让半天,最后还是要新娘家代表挑,先向祖先点上三炷香,奠酒,奠茶,然后说:“某氏门中列祖列宗,今天某某来接某某做妻子,主人请我来挑糯米箩,敬请列祖列宗来入坛”。然后打开糯米箩,先挑出肥肉用菜刀切开,放在碗里祭奠祖先。接着用筷子把糯米挑进碗里,边挑边说吉利话:“一挑挑出双喜来——”旁边的人齐声说:“谢金口!”“二挑挑出金子来——”旁边的人齐声说:“谢金口!”“三挑挑出银子来——”旁边的人齐声说:“谢金口!”“四挑挑出四季发财——”旁边的人齐声说:“谢金口!”“五挑挑出五谷丰登——”旁边的人齐声说:“谢金口!”“六挑挑出六畜兴旺——”旁边的人齐声说:“谢金口!”“七挑挑出永华富贵——”旁边的人齐声说:“谢金口!”“八挑挑出金玉满堂——”旁边的人齐声说:“谢金口!”“九挑挑出久久长远,白头偕老——”旁边的人齐声说:“谢金口!”“十挑挑出十全十美,新婚幸福,万事如意——”旁边的人齐声说:“谢金口!”用这碗糯米祭奠祖先后,其余的糯米分给坐在桌子周围的人吃。
  接着新郎和伴郎在领导人的带领下,分发礼物。领导人走在前面敬烟,让伴郎抬着礼物,叫新郎送礼改口认亲。比如,新郎双手端着“奶头布”给岳父时叫:“阿爹!”岳父把早已准备好的红包给女婿。新郎双手端着“奶头布”给岳母时叫:“阿妈!”岳母也把早已准备好的红包给女婿。彝族人认为对岳父岳母要叫“阿爹阿妈”,不能叫岳父岳母,至少不能当面叫,否则,岳父岳母很不高兴。其他受礼的人,如果方便就给红包,不给也照样送。叫其他年轻人发水果葵花、倒酒给坐在板凳上的人和其他看的人。换衣娘或化妆师把首饰给新娘戴上,穿上接亲的新衣服。
  如果订过鸡酒,女方家杀只公鸡,祭献祖先。鸡肉做熟了,要挑出鸡头、鸡尾、鸡卦、鸡肚、鸡肝再次敬献祖先,祈求神灵祖先保佑。吃饭的时候也要把这些单独做一碗给男方领导人坐的这桌上。一般情况下,女方家父亲或叔伯陪吃,鸡头鸡尾只能由老辈人来吃。鸡头鸡尾不能分开,讲究有头有尾、自始至终,白头偕老之意。再说,鸡头鸡尾是要看卦的,一般人看不了。鸡卦就由德高望重的人吃,不管会看不会看,都只会说上一些吉利话,一定会引来异口同声的“谢金口”。一边喝酒,一边说着吉利话。
  吃过饭后,男方领导人抽完烟,喝了茶就要带领男方骨干人员和新姑爷去“谢礼”。向主人、总理、管库、厨师、做饭、茶馆等帮忙人一一敬烟,表示谢意,同时,请总理安排出嫁仪式。在院场中心摆上几张八仙桌,把主人、总理、管库、厨师、做饭、茶馆等帮忙人和老人以及送亲客、接亲客请坐在桌子周围,新娘家把嫁妆一一摆放在桌子上。新郎在岳父岳母的带领下,发放姊妹钱。小孩爬到嫁妆上,等待压柜钱。小孩自己不肯爬的,父母把他抱上去,说给他新郎不给红包莫下来。有的小孩莫名其妙,吓得哭了起来。引来周围一片笑声。最尴尬的是新郎准备来的钱发完了,小孩还不让,拿不走嫁妆。这本来是游戏,让新郎难堪,逗人好笑罢了。殊不知有些不知玩笑的新郎,会发火,甚至要跑回家等有钱了再娶。这个情节更逗人好笑。笑归笑,笑过后,有的把孩子劝走,有的劝新郎。有经验的,准备好一些零钱,往空中一撒,钱到处落下,小孩都去捡钱去了,忘了压柜,接亲人乘机搬走嫁妆。新娘父母要求箱柜铺盖要人背,不能用车拉,或者用牲口驮。新郎家早有准备,用红布带或染红的绳子,把柜子、箱子、被子捆拢在一起,让背箱柜人背走。如果太重,就让两个小伙子左右抬着,到车旁边,还是用车拉,连背箱柜的人也坐车,到新郎家旁边再背几步。过去不通车路,只能靠人背。牲口是不能驮的,只得几个人轮流背。
  现在有的新娘父亲或哥哥,把新娘从闺房背出,交给新郎。新郎给父亲或哥哥一个红包。然后新郎新娘到祖先灵位(刻木雕兰,彝族语:尼此)前跪下磕三个头,默念着向祖先告别。然后向父母告别。许多父母还是转过身去,擦着眼泪。新郎马上背着新娘向车子跑去。,以防马惊。伴娘撑着伞紧追不舍。过去彝族姑娘出嫁没有成年伴娘,只有一个不满10岁的小女孩(彝族语:阿莫列迟)陪伴,直到回门时才回去。这个人有亲妹妹最好,如果没有,也可以请堂妹或表妹。古时候没有车,新郎新娘骑马,有专人负责扶着新郎新娘,有专人负责牵马以防新郎新娘从马上摔下来。前面有敲锣打鼓的人开道,后面有吹着唢呐的队伍。因为古时候野兽经常出没伤人,敲锣打鼓,吹着大桶唢呐可以驱赶野兽,保护新郎新娘及接亲人的安全。现在蛇马没有了野兽,敲锣打鼓、吹奏唢呐的习俗已经失传。所以,现在年轻人认为,一听见唢呐吹,就以为死人了。只有白族人至今还保留着吹唢呐娶亲的习俗。
  送亲人中不能请姑姑(又叫阿娘。彝族语:阿故),因为彝族人认为姑姑的谐音是孤单,意为“半路夫妻”,所以,姑姑,就不能送亲。另外,丧偶的男女(鳏夫寡妇)也不能送亲,避免“传染”。这些显然是迷信,毫无科学依据。但是彝族人还是这么坚持着,担心以后遇到不幸。第三,送亲的人数要单数,和接亲人单数加起来正好是双数。第四,过去送亲人和接亲人都走路,现在家家户户都通了车,不管路途远近大家都坐车。第五,新娘的父母不能送亲,只能是兄弟姐妹去。第六,送亲的人也有负责人,代表主人或族人向男方家族移交新娘。负责人一般由叔伯承担。
  迎娶队伍到房子边,阿毕早已设坛准备退喜神。退喜神彝族先民没有这个习俗,近几年受外民族影响,才陆续有人做。彝族人是最善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民族了。客观上讲,由于“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冲四旧,许多习俗被禁止。改革开放以后,你说一调,我说一调,没有文字可查,就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大杂烩。
  退喜神时新郎新娘要磕头,阿毕或祭师念念有词,挥刀驱邪。彝族人找不到对象,就叫“喜神不醒”(彝族语:喜神麻度)。新郎新娘找到对象后就要赶走喜事,免得婚后喜神作祟,女子红杏出墙,汉子戴绿帽;或者汉子喜新厌旧,另娶新欢。所以有退喜神一说。
  退喜神结束就要进门。此时,男方请好的打歌队和新郎家的三亲六戚、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在大门口列队迎接。唯独没有新郎的父母,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彝族人认为新娘娶进门时,公公婆婆不能看,免得以后儿媳与公公婆婆吵架斗嘴,所以公公婆婆早已躲在楼上去了。
  新郎背着新娘在前面跑,淘气的小伙子在新郎的脚后跟炸纸炮,急得伴娘也要跟着跑。因为新娘是万万不能晒着太阳的,这是娘家人一再交待的。现在有的新娘还学着外国人穿白色的婚纱,这对彝族文化来说是不恰当的。第一,彝族的喜事是不能见白色的,因为白色代表忧。过去,有些穿着白色衣服的人来做客都不受欢迎。第二,彝族婚礼不在教堂,而是在山路上,长长的婚纱行动实在不便。更何况新郎背着新娘奔跑,端婚纱的小孩也根本跟不上。当然,这也是照相馆免费出租婚纱也有一定的关系。
  5、打歌队迎亲、新郎新娘抢进门
  三亲六戚喜笑颜开拍着手,打歌队穿着盛装载歌载舞迎接着送亲队伍。有的人学着电视里领导人的样子,挥挥手后满面笑容伸出双手,逐一握手。场面还十分滑稽有趣。新郎把新娘背到喜房门前,让新娘穿好鞋子,在“预备——跑”的喊声中,新郎新娘一起冲进喜房门里,看谁先进去。据说,谁先进去以后就由谁当家。这本来就是一个开心的游戏,目的是为了制造喜事的气氛,谁输谁赢与当家毫无关系,但不少人还信以为真。有的新娘没有争着哭了,新郎让她重新比一次,故意让她赢,她才破涕为笑,还好,赢得一片笑声。最不好玩的就是新郎心甘情愿地让新娘先进去,自己在后面不慌不忙地进去。结果,有趣的游戏被宽宏大度的新郎破坏了。
  6、敬烟敬茶招待送亲客、相帮弟兄安置嫁妆
  送亲客是整个婚礼中的一等一的贵宾,要派专人招待,腾出专门房间给予休息。总理亲自递烟,茶馆送茶倒水。新郎父母这时就可以出来招待送亲客,父亲敬烟敬酒,母亲送糖送水果。送亲负责人咪了几口酒,打开了话匣:“亲家,这回我们的包袱就交给你们了,娃娃不知事,全靠你们担待。”“哪里哪里,是我们得着了金元宝啦,以后我们全靠她开枝散叶,光宗耀祖呢!”母亲接话道。“亲家母真会说话!我们给你们累头货是了,不合的,不对的地方,你们骂她,打她,好好教育她得了,我们不会护短。”父亲说:“亲家哪里的话?儿媳妇就是我们亲生的姑娘一样,你们尽管放心,我们绝不会亏待她!”
  总理通过征求主人意见以后,吩咐相帮弟兄把新娘带来的嫁妆有条不紊地安排好。
  打歌是彝族一种喜闻乐见的群众性的载歌载舞的娱乐活动。打歌主要分两种,一种叫“阿玛”,是传统的打歌方法。南涧、巍山、漾濞的瓦厂、鸡街、龙潭、顺濞都基本一样,只要笛子一吹,脚板就痒起来了。另一种是各地方自己创作的打歌方法,叫做“阿然”。比较完善的是鸡街近几年创作的一套打歌。根据表演者的动作速度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以“笛子王”吉建贵为首的“劲派”,动作刚劲有力,舞步夸张豪放,比较适合男人和年轻人;另一派是以“小刀王”著称的吉用伟为首的“柔派”,动作柔软优美,舞步准确到位,比较适合女人和老年人。这两位都是蛇马打歌师傅,吉建贵弟子主要是蛇马村打歌队和羊井槽打歌队。吉用伟的弟子主要有马火塘打歌队、小龙潭打歌队和阿列路打歌队。吉建贵笛子吹得动听舞又跳得精彩,很受蛇马人的喜爱。所以,近几年婚礼打歌,吉建贵的笛子声随时回荡在蛇马村的家家户户。婚礼打歌主要有这么几项议程:进场、祭坛、开堂、一打歌(“阿然”)、二打歌(“阿妈”)、唱山歌、敬酒等。
  打歌队(一般16人)打扮好(穿好打歌衣服)拿着笛子,抬着大刀、捧着芦笙到大门外,主人和三亲六戚在大门外迎接。一阵阵纸炮声后,打歌队带着喜气洋洋的笑脸,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大门,主人上前像国家领导人迎接外宾一般,和打歌队一一握手。口里说着“辛苦了,辛苦了!”。打歌队来到主人事先准备好的八仙桌旁边的板凳上坐下。男人带笛子、大刀、芦笙的坐在上面,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坐在下面。桌子上摆放着16份礼品,包括饮料或矿泉水一瓶、香烟一包、红包一个。还有共有的几盘苹果、香蕉、橘子、葵花子、水果糖等。有一堆叠起的大理草帽和毛巾。最前面有一个升斗(现在用盆子替代),装着大米,大米上插着装有利市钱的三个大红包、三包香油。升斗前面摆放着一对红糖、两瓶酒、一包茶,一打钱纸,几根冒烟的草香。
  主持人宣布打歌队祭坛开始,打歌队队长或师傅把总理准备好的香插在升斗上,敬酒、敬茶。接着吹笛子师傅、舞大刀师傅、吹芦笙师傅三人走到八仙桌最后面,面对家堂,双手把笛子、大刀、芦笙举过头顶鞠躬三次。他们回到座位上以后,笛子师傅并开始吹奏,高亢嘹亮的笛声压住了客场上的噪音,似乎全场都在屏住了呼吸,只有笛声在飘荡飞扬。不一会儿,男女打歌队员边唱边拍手,最后在“恩厄索呐厄数则,数呐下、数呐下,呜!”的喊唱声中结束祭坛。打歌队队长或师傅烧钱纸,总理叫相帮弟兄撤走香火,把烟和红包分给笛子师傅、大刀师傅和芦笙师傅。
  8、长辈上座、新郎新娘上场
  撤走神坛以后,主持人宣布新郎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大爹大妈、叔叔婶婶、送亲的长辈请到台上坐。很多人比较拘束,经过新郎父母的一再邀请才缓缓走上台。等长辈坐好后,主持人宣布新郎新娘上场。新郎新娘手挽手从喜房走出来,站在台阶下面的打歌队师傅前面,面向打歌队。打歌队唱祝福歌:
  “世界上有很多老公和老婆,
  最般配的一对就是你们了。
  一个是男才一个是女貌,
  平平淡淡比什么都快乐。
  嗨呀嗨呀生个胖小子,
  快快乐乐过一生!”
  “世界上有更多老公和老婆,
  最幸福的一对就是你和她。
  你在外打拼她在家里想你,
  你俩的爱情将会天长地久。
  嗨呀嗨呀生个胖小子,
  快快乐乐过一生!”
  齐声呼喊:祝你们新婚快乐!
  接着总理、新郎的父母、送亲客代表祝贺;新郎新娘表态;喝交杯酒。这些环节基本都是从汉族那里学来,没有彝族特色,不再赘述。
  伴娘或新郎端着装有鞋子的盘子,新娘拿起一双男鞋送给新郎父亲:“阿爹,我笨手笨脚,针线活不好,这双鞋子您试穿一下!”新郎父亲双手接过鞋子:“不用试不用试,肯定合我的脚,做得好漂亮哟!”边说边掏出红包给新娘。新娘礼节性推辞后把红包放在盘子里:“谢谢阿爹!”新娘又从盘子里拿出一双女鞋送给新郎母亲:“阿妈,我针线活不会,这双鞋子您穿瞧一下,不合脚我再改!”新郎母亲双手接过鞋子:“会合呢,会合呢!真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好媳妇呢!”边说边掏出红包给新娘。新娘礼节性推辞后放在盘子里:“谢谢阿妈!”彝族新娘给公婆的一般礼物是自己缝的布鞋。因为缝鞋子最能体现女人心灵手巧的针线活水平。后来有人除了送给公婆的鞋子外,其他是买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小媳妇学针线活的时间没有了,社会也不需要妇女再做针线活,所以送公婆的鞋子基本上都是到皮鞋店里买的。针线活也不再是衡量彝族好媳妇的标准之一了,但是至今仍保留这个送鞋子的习俗。
  婆婆给儿媳戴玉镯头。彝族人认为:“金有价,银有价,玉无价”。所以对玉手饰特别看重。玉镯头、玉耳环、玉戒指成为传家之宝。做独儿子媳妇的这三宝都可以得到,儿子两个以上的谁得,就看谁更有孝心了。
  打歌队再唱祝福歌:
  “今天我们在一起,带祝福,
  祝福新郎新娘新婚快乐!
  我们祝福新郎新娘永结同心,
  祝福你们心想事成。
  今天我们在一起,带祝福,
  唱着欢乐的歌曲来祝福,
  祝福亲戚朋友身体健康,
  祝福你们全家幸福安康。”
  10、打歌队继续开堂
  悠扬的笛声再次响起。男女打歌队员用彝族话对唱,大意是:
  男:今天是个好日子,好日子嚜办喜事。
  女:今天喜事真热闹,我们不来可惜了。
  男:主人家嚜会做人,糖果吃食摆着了。
  女:糖果吃食谁先吃,新郎新娘先来吃。
  男:糖果吃食谁先吃,老人长辈先来吃。
  女:糖果吃食谁先吃,亲戚朋友先来吃。
  男:糖果吃食谁先吃,相帮弟兄先来吃。
  女:糖果吃食谁先吃,打歌队员最后吃。
  年轻的姑娘或打歌师傅边唱边发糖果。
  男:主人家嚜会做人,草帽毛巾摆着了。
  女:一人一顶戴起来,戴起草帽打歌去。
  如果请得摄影师,也给一顶草帽和一条毛巾。
  男:一人一床带起来,甩起毛巾打歌去。
  女:板凳头上爬起来,主人院心打歌去。
  唱到这里男女打歌队员从板凳上站起来,各人带上红包、香烟和饮料,准备打歌。总理安排相帮弟兄撤走八仙桌和板凳,打扫院心。
  11、开始打歌“阿然”(汉语义:打歌的儿女)
  首先由笛子师傅吹过门调,男女打歌队员围成一圈,笛子师傅、大刀师傅芦笙师傅在圈子中间。吹笛子的时候,吹芦笙的也在吹,但不知道吹什么调子,声音也不大。所以,有些打歌队干脆就不要吹芦笙的人了。当笛子师傅吹完过门,向前一跳,旋转360度。芦笙师傅也跟着跳,跟着旋转。大刀师傅也不闲着:右手握住大刀把,用力往地上一砸,再举起大刀饶过头顶一圈,随着脚步的前后移动,手里的大刀也一前一后舞动起来。男女打歌队员先喊一声“喂——呜”以后,随着“勒多密、勒多密”急促的笛声,边跳边拍手,跳起“两翻两转(彝族语:阿列波)”,在“呜”声中结束。笛子又转到“前三步”,速度稍缓。接着是“后三步”了“挖脚”、“阿子务(汉语义:我抓子)”、“慢步”、“三跺脚”、“三井三退”、“叠坚”。最后在“三翻三转”的高潮中结束。
  12、传统打歌“阿玛”(汉语义:打歌的母亲)
  笛子转入传统打歌调,男女打歌队员唱打歌调邀约新郎新娘、送亲客、新郎父母、爷爷奶奶以及所有喜欢打歌的人。
  “跳进来,跳进来,
  诶苏诶数则,拉啊数拿下!”
  “跳进来,跳进来,
  诶苏诶数则,拉啊数拿下!”
  “跳进来,跳进来,
  诶苏诶数则,拉啊数拿下!”
  “跳进来,跳进来,
  诶苏诶数则,拉啊数拿下!”
  “跳进来,跳进来,
  诶苏诶数则,拉啊数拿下!”
  喜欢打歌的人都跳进去,一圈围不下就围两圈、三圈。这时候主要不是看优美的舞姿,而是欣赏男女对调,内容一般为相互问候,唱些你敬我爱的曲子。这时候有几个酒醉包摇摇晃晃、东倒西歪地跳着,也增添了不少乐趣。更有趣的是不会跳的男男女女,弯脚弯手、笨手笨脚,人家前进他后退,人家转身他踢脚,惹得一片笑声。不过,喜事需要的就是笑声,谁会创造笑声,谁就是好汉。彝族打歌有时候故意请不会打歌的一男一女,就是为了让观众笑,只有笑才达到预期的目的。
  吹笛子人看时候差不多,就把调子转到“三翻三转”,请来的打歌队员都留下来跳,大多数人不会,自觉退出。打歌在“恩厄索呐厄数则,数呐下、数呐下——呜”中结束。
  13、打歌队领着新郎新娘唱山歌
  唱山歌不能在家里唱,要选一个风景优美,在家里听不见的地方去唱。唱山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打歌队员唱给新郎新娘;一部分是男打歌队员领着新郎和女打歌队员领着新娘进行男女对唱。
  ○1许么易打歌队员唱祝福歌摘录几节,供大家欣赏:
  你俩子妹调合了嚜配合了,
  我说新郎新娘哇——
  你俩子妹调合人才配合心。
  ——祝你们新婚快乐
  郎合心来妹合尼意,
  合心合意尼嚜做一家。
  郎合心来妹合尼意,
  合心遇着嚜合意尼人。
  ——祝你们俩子妹新婚快乐
  难调合来嚜难配合,
  啊世上难调合心人。
  郎是金鸡妹是凤——哎——拉,
  ——祝你们新婚快乐
  ——祝你们新婚快乐
  ——祝你们新婚快乐
  ○2许么易打歌队男打歌队员领着新郎和女打歌队员领着新娘进行男女对唱,摘录几节,供大家欣赏。
  女:欧回——欧回——闪过来!
  男:欧回——欧回——
  说——是了——阿表尼妹,
  说——是了——阿表尼哥,
  男:说——阿妹呀——
  郎一调来嚜妹一调,
  说——是了——阿表尼妹,
  一家一调嚜唱拢来。
  女:说——阿哥呀——
  郎一步来嚜妹一步,
  说——是了——阿表尼妹,
  一家一步嚜走拢来。
  男:对面的阿妹有情义来嚜哎——
  可是尼啰可是尼啰?
  阿妹是我尼小心肝,
  阿妹是我尼小心肝。
  女:对面的阿哥有情义来嚜哎——
  可是尼啰可是尼啰?
  阿妹是我尼小心肝,
  阿妹是我尼小心肝。
  男:对面的阿妹是有情义来嚜哎——
  蜜蜂采花来路远,来路远,
  花见蜜蜂是笑着开,
  可是尼啰,可是尼啰,
  阿妹是我尼小心肝,
  阿妹是我尼小心肝!
  女:对面的阿哥是有情义来嚜哎——
  蜜蜂采花来路远,来路远,
  可是尼啰,可是尼啰,
  阿哥是我尼小心肝,
  阿哥是我尼小心肝!
  男:一根竹子十呀嚜十二节哇,
  一天想你十呀嚜十二回。
  爱玩小妹说给你,好是好玩尼——
  就是害呀害呀害羞些。
  女:一根竹子划呀嚜划两半哇,
  两半合拢合呀嚜合成心。
  爱玩小妹说给你,好是好玩尼——
  就是害呀害呀害羞些.
  男:阿妹亚——啊,
  郎在高山路又远,哎——啰!
  阿——说你了郎尼妹子——
  妹在河边洗衣裳,哎——啰!
  男:阿妹亚——啊,
  妹有情来郎有义,哎——啰!
  啊说啊是了郎尼妹子——
  有情有义做一家,哎——啰!
  说是尼啰——妹尼哥,
  有情遇着有义人,哎——啰!
  男:阿阿妹亚——阿啊,
  说得拢来叙得就,哎——啰!
  阿啊说啊是了郎尼妹子——
  这个子妹做得成,哎——啰!
  女:阿哥——阿啊,
  说是尼啰——妹尼哥,
  这个子妹做得成,哎——啰!
  男:阿阿妹亚——阿啊,
  郎一山来妹一洼,哎——啰!
  阿啊说啊是了郎尼妹子——
  一山一洼呕拢来,哎——啰!
  女:阿哥——阿啊,
  说是尼啰——妹尼哥,
  抬个石头坐拢来,哎——啰!
  唱到这里把新郎新娘拉拢在一起,边唱边回家。
  14、祭天地、祭祖先
  彝族人凡是逢年过节,喜忧二事都要祭拜天地、山神、本主、石保大爹、圈神、水神、门神、财神、火神、旮旯神、祖先亡人等。
  天地(彝族语:尼底密尼)神是彝族所有祭拜神中最大的,所以,首先要祭拜天地。过年时候栽种天地松树,松树就是代表天地神,接受祭拜。正月十五以后,拔走天地松,就把堂屋右边的银柱作为天地神祭拜。举行婚礼一般不在春节期间,所以就把右边的银柱作为祭拜天地神的地方。祭拜时一般要两个人,最好是新郎的父母。一人在前面点香,一人在后面抬着筛盘,筛盘里放着大米饭一碗;油煎粑粑和橄榄片一碗;鸡肉一碗(一定要有头尾、鸡卦、肚子、肝);猪肉、牛肉、羊肉、鱼肉可以做一碗;钱纸一打;茶水一杯;酒一杯;(有人不主张献牛羊肉,觉得腥臭)。点香人点好香后,抬起茶杯、酒杯,奠茶、奠酒。抬筛盘人微弯腰,把筛盘举过头顶默念道:“某氏门中某某和某某儿子某某与某某今天结为夫妻,请天地老爷保佑他们恩恩爱爱、早生贵子、白头偕老、永结同心!天地老爷晚饭熟了,请喝酒、吃肉、吃饭、喝茶!”
  接着第二大就是山神(彝族语:库主尼)、本主、石保大爹。一般这三个神设在房子东北方的一座山包上的大树下,有人用砖砌个简易的小房子,把这三个神安放在里面,没有砖的挖个地洞或用石头砌。三个神,其实只有一个像人样的石头。有条件的请石匠雕个人头,没有条件的在箐沟里选个像一点人头的供着叫石保大爹。这个石头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彝族过春节要在腊月三十晚上封门,踩门(春节第一个进门的人)必须是小男孩和成年男人,而踩门人会生病或有霉运,所以难以请到踩门人。彝族人就在初二大清早(天亮明时候)点两炷香到山神处,把石保大爹抬回家,到大门口说:“开门,开门,大吉大利,大发大旺。一年十二月,月月保平安,一月30天,天天发财!”里面的主人说:“谢金口!”开门进去,把石保大爹供在灶头上,一直到正月十五才把它抱回去。有点“泰山石敢当”之妙。山神,顾名思义就是一山之王。俗话说:“山神不开口,老虎不得肉”,可见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本主,可能受白族崇拜本主的影响,无法细考。这个地方要点三炷香,奠酒奠茶之后,抬筛盘人仍然微弯腰,把筛盘举过头顶默念道:“某氏门中某某和某某儿子某某与某某今天结为夫妻,请山神老爷、本主老爷、石保大爹保佑他们恩恩爱爱、早生贵子、白头偕老、永结同心!山神老爷、本主老爷、石保大爹晚饭熟了,请喝酒、吃肉、吃饭、喝茶!”
  第三大是圈神(彝族语:哼嘎密四)。据说,圈神是一个放牛娃,因为牛没有找到,不敢回家,躲在房背后饿死了。后来彝族人在他死的地方设坛祭祀,结果这家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后来彝族人在除夕夜在此杀献封门大公鸡,与六月二十五火把节祭山神遥相呼应,所以圈神的地位仅次于山神。这个地方要点两炷香,奠酒奠茶之后,抬筛盘人仍然微弯腰,把筛盘举过头顶默念道:“某氏门中某某和某某儿子某某与某某今天结为夫妻,请圈神老爷保佑他们恩恩爱爱、早生贵子、白头偕老、永结同心!保佑我们六畜兴旺、健康长寿。圈神老爷晚饭熟了,请喝酒、吃肉、吃饭、喝茶!”
  其次就是水神(彝族语:鲁饿尼)。水神也就是龙王爷,它主宰人们吃水,靠它风调雨顺、阴晴雨雪。所以人们万万不敢得罪它。办喜事遇到下雨,人们嘴里虽说:“好日子多有雨。”但马上就问你献过龙王没?龙王居住在水井、池塘、沼泽、江河湖海之地。现在人们不必跑到水井边去献,水龙头就是龙王,有龙王,就有龙母。所以在水龙头旁边要点两炷香。奠酒奠茶之后,抬筛盘人仍然微弯腰,把筛盘举过头顶默念道:“某氏门中某某和某某儿子某某与某某今天结为夫妻,请龙王老爷、龙母奶奶保佑他们恩恩爱爱、早生贵子、白头偕老、永结同心!保佑我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龙王老爷、龙母奶奶晚饭熟了,请喝酒、吃肉、吃饭、喝茶!”
  门神(彝族语:阿克撇尼),就是守卫大门的神。他负责保护一家人出入平安,不让天灾人祸、疾病瘟疫进门;不让金银财宝、和谐健康出门。大门一般有左右两扇门,彝族人认为就是左右两位把门将军。后来在左右大门上分别贴秦琼和尉迟恭是受汉文化的影响。在大门的左边点一炷香,右边点一炷香。奠酒奠茶之后,抬筛盘人仍然微弯腰,把筛盘举过头顶,左一下,右一下。再把筛盘举过头顶,对着大门默念道:“某氏门中某某和某某儿子某某与某某今天结为夫妻,请左把门将军、右把门将军保佑他们恩恩爱爱、早生贵子、白头偕老、永结同心!保佑我们无病无痛、健健康康。把门将军晚饭熟了,请喝酒、吃肉、吃饭、喝茶!”
  财神(彝族语:给皮尼),一般没有具体位置。堂屋的门钉着开财门的一方红布:中间一个八卦图,右边大书“天开黄道家兴旺”,左边大书“地涌莲花金满斗”。右边小书“日进千乡宝”,左边小书“时招万里财”。东南方和西北方遥对“东成西就”,西南方和东北方遥对“南通北达”。祭财神就是对着这块红布,在门的左边点一炷香,右边点一炷香。奠酒奠茶之后,抬筛盘人仍然微弯腰,把筛盘举过头顶,对着红布默念道:“某氏门中某某和某某儿子某某与某某今天结为夫妻,请左把门将军、右把门将军保佑他们恩恩爱爱、早生贵子、白头偕老、永结同心!保佑我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人口清吉、财源滚滚!财神老爷晚饭熟了,请喝酒、吃肉、吃饭、喝茶!”
  火神(彝族语:路组尼)就是灶君。据老人讲,灶君是埋伏在我们每家每户的“特务”,只要他知道我们的一点秘密或做了什么坏事,灶君就会马上说出去或“打小报告”去了。所以家中防火防盗更要防灶君。例如,小孩看见一窝小鸟,你在灶旁边说了,第二天小鸟一定搬家了,大人说就是灶君去告诉小鸟妈妈的。过去彝族人的灶和人睡的床一样高。灶在中间,三方连着床。大人不让小孩烤火的时候,穿着鞋子把脚抬到灶上,说这是对灶君极为不敬。还说要经常把蜘蛛打扫干净,不然灶君顺着蜘蛛网爬到天上去告状。灶君纯属是人中的小人,神中的小神。小人不能得罪,小神就更不能得罪。灶君在哪里,它在每一个灶中。所以,每一个灶都点一炷香,都要奠酒奠茶,抬筛盘人仍然微弯腰,把筛盘举过头顶,对着做菜的灶、蒸饭的灶、烧水的灶都要默念道:“某氏门中某某和某某儿子某某与某某今天结为夫妻,请灶君老爷保佑他们恩恩爱爱、早生贵子、白头偕老、永结同心!保佑我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人口清吉、清吉平安!为我们全家保守秘密!灶君老爷晚饭熟了,请喝酒、吃肉、吃饭、喝茶!”
  旮旯神(彝族语:二捕),就是各种技师的祖师爷,跟汉族的鲁班师傅差不多。每逢二月初八都要祭它。那一天,要灶来鲜红的枫叶,用草针把叶子缝成彝族妇女的围裙(彝族语:妈看)一样,还吊上不知名(彝族语:三麻付皮)的木片,作为飘带。因为把它安放在墙旮旯里,就叫旮旯神。老人说,这天学什么都可以学会。还要做两道特别的菜,一是把鱼腥草拌在捣碎的熟青豌豆里(彝族语:五得);二是煮过年猪的心肺(彝族语:尼妈此妈斧)来祭献。一般人现在都不再祭献。但老人还是祭献惯了还在继续。这里点一炷香,奠酒奠茶之后,抬筛盘人仍然微弯腰,把筛盘举过头顶默念道:“某氏门中某某和某某儿子某某与某某今天结为夫妻,请旮旯神老母(彝族语:二捕妈母)保佑他们恩恩爱爱、早生贵子、白头偕老、永结同心!保佑我们心灵手巧、学艺精湛。旮旯神老母(彝族语:二捕妈母)晚饭熟了,请喝酒、吃肉、吃饭、喝茶!”
  祭祖先亡人,要重新换碗筷、饭菜、酒茶。一般祭献三代,例如:新郎的父母在,就祭献爷爷奶奶、曾祖、太祖。如果新郎父母不在一个,就祭献父亲或母亲,爷爷奶奶、曾祖父曾祖母。一般不满20岁,且没有儿女的不能进入祖先亡人当中。彝族的祖先灵位一般安放在堂屋的正中墙上,挖一个60厘米长,高50厘米,深30厘米左右的壁洞,用一块40厘米见方的蔑板,用木钉固定在墙上,(不能用铁钉,因为神灵害怕铁器)。把雕兰刻木(代表祖先灵位)固定在蔑板上。壁洞前面放张桌子,(过去有专用柜),桌子上安放一个香炉,三代内有几个近故亡人就点几炷香,摆几套碗筷。碗里盛着饭菜,最大的要装鸡头鸡尾、其次是鸡卦、鸡翅膀、鸡肝、鸡肚等。再别筷子放在碗上,头在前,不能颠倒。边奠酒边说:“某某,来喝酒!”边奠茶边说:“某某,来喝茶!”然后按长幼顺序依次磕三个头。边磕头边默念道:“某氏门中某某和某某儿子某某与某某今天结为夫妻,请历代祖先(彝族语:阿肥阿呗、阿孤、阿尼、阿爹、阿妈。活着的人不能说进去。辈分不同,称呼也相应改变。)保佑他们恩恩爱爱、早生贵子、白头偕老、永结同心!保佑我们心想事成、万事如意。阿肥阿呗、阿孤、阿尼、阿爹、阿妈晚饭熟了,请喝酒、吃肉、吃饭、喝茶!”有的长辈还要求新郎新娘在祖先灵位面前喝一杯酒,以请求祖先保佑。婚礼上的交杯酒不算数,因为这不是彝族的婚俗。
  15、彝族喜事八大碗
  彝族办客有传统的八大碗:
  第一碗是大坨肥肉,白色的肥肉还要点上两点红颜色,以示喜气。每人一个,碗里一般放10个,八个人一桌,故意让它剩两个。表示多,吃不完。现在由红烧肉替代。
  第二碗粉蒸,用糯包麦(糯玉米)炒熟,用石磨磨成面,作为面料,茴香叶作为香料,用猪骨头或羊肉作为肉料,辅以核桃油、草果、砂仁、盐巴等掺水拌合,放在小碗里蒸,色香味俱全,不失为一道美味佳肴。可惜现在千篇一律用蒸肉粉替代。
  第三碗是酥肉,酥肉粉一般用豌豆面,和鸡蛋、瘦猪肉混合搅拌,在核桃油中炸,做出来酥而不腻。
  第四碗姜骨。名字叫姜骨,其实没有骨头,是用猪血、猪肠配上姜做的。现在有人嫌它脏,不让上桌,这是不对的。
  第五碗是凉菜盖片。凉菜是用白竹山上的树花配萝卜,调进酸菜、油辣、核桃舂面(把核桃仁舂成面,再用烧红的盐巴放进去一起再舂)等。每碗头上放经过蘸水浸泡的10块猪肝片或瘦肉片。
  第六碗是油煎木瓜鸡肉。先把鸡肉在油锅中炸黄炸熟后再掺水,等水涨后,再放入青木瓜或干木瓜。鸡肉又香又酸而不腻。可惜,每碗18至20个。
  第七碗是骨头煮薯。因为薯的彝族语是“嚜”。“嚜”与彝族语中的“好看”意思相同,所以喜事就要办得“好看”。
  第八碗是炮豆腐。豆腐经过高温油炸,再放进清水中煮,吃起来香而不硬、不腻、不热。可惜后来有人从下关街上买来的炮豆腐比洋芋价还便宜,结果客人不再敢吃,于是现在喜事很难吃到自家做的炮豆腐。过去炮豆腐是喜事的标志,白豆腐(豆腐不经过煎炒,直接放进开水中煮)是忧事的标志。
  现在有人认为八大碗只有忧事才做,喜事要做十碗以上,这是误区。忧事是不讲究碗头的,困难人家只做两碗三碗大家也不会在意,富裕人家做九碗十一碗也不算多。喜事一定要双数,忧事一定要单数。
  16、打歌队代表主人向客人、相帮弟兄敬酒,唱酒歌。
  摘录许么易打歌队唱酒歌几节,供大家欣赏。
  祝福新郎一杯酒,一杯酒,
  我们大家举起杯呀,
  我们一起再喝一杯,
  但愿我们友谊长存,
  友谊长存,友谊长存。
  彝族语音译:彝族语汉译:
  智度利,智度利,来喝酒,来喝酒,
  能五能汉住起达,三亲六戚到我家,
  能汉智利迟卡度,亲戚好酒喝一口,
  能汉智利迟卡度。亲戚好酒喝一口。
  ——度————喝——
  彝族语音译:彝族语汉译:
  然务嚜了些妈次,不仅小郎生漂亮,
  然务科妈利嘎嚜,讨得新娘也漂亮,
  然务妈嚜阿地达,小郎不漂亮哪跌得,
  啊四仄利求拉。啊四仄利求拉。
  ——度————喝——
  彝族语音译:彝族语汉译:
  嘎以密是住气辣,山高路远到这里,
  阿撒继饿阿-死?这是谁家住尼房?
  啊妈务底地倍吴,我来仔细告诉你
  然务介饿介爹罢。小郎住处很好在。
  ——度————喝——
  彝族语音译:彝族语汉译:
  阿嘎阿拉醋木打,阿哥阿嫂人做下,
  阿已阿婶醋木嚜,弟弟弟媳会做人?
  然度科妈字气打,侄儿媳妇讨到家,
  啊四仄利求啦。啊四仄利求啦。
  ——度————喝——
  彝族语音译:彝族语汉译:
  主事爬然醋木克,,办事主人会做人,
  能五能汉哈资资,三亲六戚都来齐,
  介叠了四迟恩阿,高高兴兴是一天,
  啊四仄利则啦。啊四仄利则啦。
  ——度————喝——
  17、闹洞房-压饭、画锅烟子
  彝族青年结婚要闹洞房。就是要把饭菜抬到喜房里,新郎新娘约年轻人参加,但必须是同辈份人。敬酒、祝福、唱歌以外,还要压饭。就是趁人不注意把饭添给人家,或者把又肥又大的大坨肉放在别人碗里让人吃不完,给人笑。如果某人没有吃完,放下碗走了,是非常失面子的事,要被人讥笑的。彝族人非常好面子,“劁死老母猪不要紧,名誉要紧”,“人争一口气,树争一层皮”,“死要面子活受罪”。所以有许多“活受罪”的笑料出现。由于压饭是不文明、不卫生的习俗,现在已经基本取缔。
  画锅烟子就是用手去擦锅底,把黑色的烟灰捈在新郎新娘或者伴郎伴娘的脸上,引起大家的好笑。年轻人也可以把它画在自己喜欢的人脸上,如果对方喜欢你,也会画还你。画锅烟子把喜庆推到了最高潮。但是,画锅烟子有人缺德,有的在烟灰里兑香油,洗不掉,擦不净。甚而有人用油漆就更难去除,加上不够文明,所以,现在再也不画锅烟子了。
  过去结婚打歌要一直打到天亮。年轻人趁打歌寻找自己的意中人;中年人趁打歌寻找自己的婚外情人;老年人趁打歌寻找自己失去的青春;小孩在追逐嬉戏。外行看热闹,内行听调子。男女的感情是通过对调子传递的,打歌只是一种载体,真正有趣的是在调子上,所以通宵达旦而不累。
  现在晚上打歌热闹一下而已,一般不会超过十一点。原因是:一般打歌队是请来的,工钱只是一天的;二是打歌找情人几乎不大可能,现在都是自由婚姻,婚外恋非常少;三是年轻人爱打歌、会打歌的人少,更不会出口成歌,所以年轻人在打歌场上找对象也不可能。
  19、新娘清早扫地
  彝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妇女的勤劳主要体现在会做针线活,早起洒扫庭除,喂鸡喂猪、不睡懒觉。新娘结婚第二天就要早起,天蒙蒙亮就要开始扫地,伴娘或送亲姐妹可以帮忙,但新郎和新郎父母不能帮忙,如果帮忙就显得新娘不称职,公婆不信任。
  20、新媳妇请岳母开锁,新郎亲自去接新娘父母
  新媳妇(新娘)扫完地、洗漱化妆后,请岳母开锁。岳母打开锁后,新娘送给岳母一个红包,请岳母带新娘认亲戚。新娘拿出从娘家带来的礼物,岳母走在前面,逐一介绍亲戚,新郎递两支烟(表示新郎新娘双喜),新娘送礼物,近亲送鞋,远亲送三色礼。现在一般客人不再送礼,只在挂礼时候,送一包葵花。过去,曾一段时间,凡是来做客的都送一包饼干,或一对红糖。
  新郎要早起去岳父家,请岳父岳母到新姑爷节做客。过去用马接,现在用车接。
  早饭后,送送亲客和新娘父母回家。婚礼结束。
  三、第三天回门、本家户族送鸡
  新郎新娘第三天就要回娘家,就是回门。伴娘(彝族语:阿莫列迟,一个十岁以下的小姑娘)要一同回去。新郎要给伴娘一套衣服或者一个红包。要给岳父岳母、伯伯、叔叔、爷爷奶奶、分了家的堂哥、堂弟等,每家带去一份二色或四色礼,路近的每家每户都要送到,收到礼物的本家户族,都要回送一只母鸡或一只小母猪,有早生贵子之意,所以不能回送公鸡、公猪之类。
  回门的新郎新娘不能在娘家过夜,一定得当天回来。
  四、生小孩抱鸡报喜
  如果新娘生了小孩新姑爷要到娘家报喜,生男孩要抱一只母鸡去,生女孩要抱一只公鸡去,还要带上一瓶酒、一包糖、一包茶。岳父岳母要抱给女婿一只公鸡或一只母鸡,背给一瓶事先准备好的米酒,粉子面、鸡蛋、绣花虎头裹背、小孩衣服等。如果路上有人问,一定要骗人,生男要说是女孩,生女孩要说是男孩,这样就可以生男生女、保证小孩健康成长了。

  2017年6月于漾濞县河西公租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让人心痛的山歌歌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