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在多大规模的工厂能发挥作用?中小企业是否适用?

  新京报快讯(记者张璐)工业互联网不仅是“新基建”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达3.1万亿元,对数字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16%。针对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基础薄弱的问题,今年,她建议基于工业互联网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改造。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受访者供图

  谈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

  去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达3.1万亿元

  新京报:作为“新基建”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如何?

  徐晓兰: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网络支撑能力显著提升,网络基础设施加速建设,推动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大带宽的高质量外网,应用5G等新型网络技术改造的企业内网,已经覆盖300个城市、连接18万家工业企业。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也在蓬勃发展,具有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平台已经超过70个,多层次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平台连接工业设备数量达4000万台套,工业APP突破25万个,35万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目前,工业互联网已应用到钢铁、交通、能源、物流等30多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

  据测算,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达3.1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2.9%,对数字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16%,带动就业人数131.29万人。

  新京报:工业互联网下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能发挥什么作用?

  徐晓兰:工业互联网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关键基础设施支撑和产业生态基础。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开展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用工量和压缩运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各环节的工作效率。

  同时,工业互联网可以推动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通过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互联互通,推动生产制造服务体系的智能化升级,带动技术高端化、产品高端化、装备高端化,催生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业态。

  新京报:工业互联网发展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徐晓兰:我国工业互联网开局良好,但产业基础并不牢固,核心技术能力和生态掌控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仍面临较高壁垒。

  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多数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网络化、智能化演进基础薄弱;工业网络标准、技术、产业基本被外商掌控,且标准众多、互通性差;工厂外网络主要依托公共互联网,难以满足工业生产高安全、高实时和高可靠的要求。

  在全球引领能力方面,我国缺乏类似GE、西门子等具备综合解决方案和全领域覆盖能力的龙头企业,企业长远布局能力薄弱,自主可控并引领国际发展的能力不足。

  另外,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资源要素投入力度不够。我国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的投入相比于国外领先企业差距很大。此外,工业互联网发展涉及工业、IT、通信等领域的纵向和横向整合,复合型人才以及大量新型技术工人缺口巨大。

  谈工业互联网助力疫情

  共享资源会聚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新京报:工业互联网在抗疫方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徐晓兰:工业互联网具备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功能,可以有效实现资源调度优化和精准决策。

  在本次疫情中,工业互联网提升了应急处置效率。比如在医疗物资供需对接方面,有的企业平台上线医疗物资信息共享资源会聚平台,上线一周就会聚了近千条需求信息,连接600多家医院、200多家企业,发布了超过20万件口罩、防护服等物资需求。在医院建设支撑方面,三一、徐工基于工业互联网对设备远程调度的能力,安排工业机械机群作业,支撑了火神山医院的快速建成。工业互联网还能帮助制造企业快速定位上游供应商,提升原料采购效率。

  新京报:工业互联网如何助力复工复产的?

  徐晓兰:工业互联网基于决策优化功能,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市场变化,实现智能化的按需生产。比如阿里云联合钉钉推出的防疫复工生产管理方案,实时监控工厂的运行状态,帮助企业提升复工生产管理效率50%以上。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据信贷服务,可以帮助制造企业将生产数据作为融资信贷评估依据,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搭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监测平台

  新京报: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目前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安全态势如何?

  徐晓兰:数字化在社会各领域的渗透,确实给网络安全领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2020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共享平台累计处置各类威胁9万个,比2019年的1.5万个增长了6倍。

  随着5G应用的落地,以及新基建的推进,安全风险从网络空间向物理世界不断延伸,针对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能源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高发。

  我国工业互联网虽未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但受攻击的设备持续增多,受攻击的行业范围广,截至2020年12月20日,国家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与风险预警平台累计检测发现恶意网络行为2335.2万次,涉及工业企业3581家。

  新京报:如何应对工业互联网的安全挑战?

  徐晓兰:面对网络安全挑战,安全保障体系正加速构建,部、省、企业三级联动的技术监测能力基本具备,覆盖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14个重点工业领域、150个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1万余家联网企业,安全威胁监测、通报、处置闭环基本建立。

  下一步可以从三方面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能力。一是加快完善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防护指南和配套标准规范,提升行业整体数据安全能力。高质量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搭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监测平台,形成数据安全监测、跨境评估、应急响应等监管支撑和服务能力。

  二是建立企业分类分级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各负其责、企业主体、政府监管的安全管理体系,督促企业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提高自身安全防护能力。

  三是建设工业互联网重要资产安全等监测平台,建立安全通报处置、事件报告和检查检测等工作机制,指导和服务企业排查安全隐患、通报安全风险,及时做好安全整改。

  建议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改造

  新京报:你去年的提案,目前是否有落实较好的情况?

  徐晓兰:去年我的提案聚焦“工业互联网”,比如《关于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支撑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提案》、《关于发展工业互联网助力中小企业走出疫情困境的提案》等。

  针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关键物资生产调度、中小企业受影响情况、全球供应链变化情况以及我国产业链受冲击情况提出的建议,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其中《关于发挥工业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在数字基建中的战略核心支撑作用的提案》被全国政协列为2020年全国重点提案,推动了全国政协围绕“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新京报:今年你的提案是关于哪方面?

  徐晓兰:今年我带来的提案,也都是关于工业互联网的。比如《关于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的提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但我国中小企业存在数字化基础薄弱、平台赋能成效尚不深入等问题。

  根据来自山东省、江苏省、湖南省、广东省、重庆市的684家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仅不到10%的中小企业处于深度应用阶段,超过60%中小企业数字化设备连接率低于40%,近50%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覆盖率低于40%、设备联网率低于40%,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尚处于初级阶段。

  新京报:对此你有何建议?

  徐晓兰:我建议将培优中小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基于工业互联网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改造和上云用云,提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助力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针对尚未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中小企业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企业决策者数字化转型意识;针对数字化转型探索起步阶段的中小企业加强应用指导。鼓励和引导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和强安全”的轻量化应用,降低使用门槛。鼓励平台协助中小企业梳理转型业务需求,提供面向中小企业自身需求的针对性解决方案。

  编辑刘梦婕校对李世辉

}

日前,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提出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支持企业对照国家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体系标准开展评估工作,对评估等级在3A、4A、5A级的企业,省级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100万元、150万元。实施两化融合贯标升级工程,探索以能力分类分级建设推动区域企业全面加速数字化转型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围绕企业整体能力建设重点推进全链条贯标,支持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能力建设样板,力争每年新增200家企业通过国家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评估。



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

为充分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我省工业互联网发展,促进我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制定和实施以下政策。

一、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培育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培育一批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行业特色型、区域特色型、专业技术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建设一批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对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省级给予奖补,最高3000万元;对行业、区域、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省级给予奖补,最高1000万元;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省级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

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建立安徽省工业互联网(云)服务商资源池,实施动态管理,面向细分行业和中小企业提供服务。鼓励工业互联网(云)服务商对制造业中小企业购买和使用云计算资源及平台服务给予优惠,减轻用户费用负担,引导企业用户上云上平台。支持一批纳入省工业互联网(云)服务商资源池的企业,按照服务中小企业的数量和质量省级给予一次性奖补,最高100万元。(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

二、支持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加快工业设备网络化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实施设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改造,省级按照项目设备购置额的10%给予奖补,最高500万元。对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改项目3年期以上贷款,省级按照同期银行基准利率40%给予贴息,单个项目贴息期不超过3年,最高500万元。(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

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支持企业对照国家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体系标准开展评估工作,对评估等级在3A、4A、5A级的企业,省级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100万元、150万元。(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

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加大智能制造装备、先进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产品研发、生产控制、经营管理、物流营销等各个环节的应用,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对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省级分别给予企业一次性奖补50万元、100万元。(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

三、支持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企业内外网改造升级。支持以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工业PON(无源光网络)、5G等技术,以及新型工业智能网关、智能边缘计算设备等改造升级企业网络。每年支持一批网络改造应用良好的企业,省级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

建设标识解析体系。对省内建成的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省级按照不超过项目投资额30%的比例给予一次性奖补,最高300万元。深化标识在设计、生产、服务等环节应用,推动标识解析系统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APP等融合发展。(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财政厅)

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服务载体。面向区域产业特色,支持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体验中心、推广中心、公共服务平台、联合实验室、实训基地等,省级按照不超过投资额20%的比例给予一次性奖补,最高500万元。(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

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

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强链补链延链”。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开展工程产品首轮流片,省级按该款产品首轮流片合同或掩膜版制作合同金额的30%,给予一次性奖补,单个企业最高300万元。对集成电路、化合物半导体、微机电系统(MEMS)、功率器件产业链企业(含材料、装备、工具软件、设计、制造、封装、测试、配套服务等环节)上一年度购置关键研发设备及工具的,省级按其实际购置金额的20%给予奖补,单个企业最高1000万元;对其上一年度实施产业化项目并实际完成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的,省级按项目关键设备购置额的10%给予奖补,单个企业最高2000万元。(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

五、支持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

开展工业互联网诊断咨询服务。支持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企业提供服务,加强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单位的合作,开展工业互联网产业成熟度评估、工业互联网技术基础性研究、重点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评估和资源诊断、企业智能车间(工厂)测试验证、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评估等服务。(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

拓展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鼓励工业互联网服务商面向重点行业与典型场景,打造和推广整体解决方案和集成技术产品。每年分行业、分领域发布100个工业互联网动态场景清单。支持一批5G和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标识解析应用、新模式示范应用、优秀解决方案,省级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

六、支持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建设

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云服务商、工业企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提升企业安全防护能力,与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开展对接。支持工业企业和平台服务商开展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分类分级工作,省级按照不超过项目投资额50%的比例给予一次性奖补,最高100万元。(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财政厅)

七、支持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

组织打造服务专员队伍,每年面向1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由省市合力开展工业互联网素质提升培训。加快引进一批“高、精、尖”工业互联网技术人才和科研团队来我省创新创业,将工业互联网高层次人才纳入新时代“江淮英才计划”等各类人才计划,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政策规定,对在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领军人才予以褒扬、激励。(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各市人民政府)

八、支持工业互联网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

支持工业互联网企业融资发展。依托“十行千亿万企”中小企业融资专项行动,加强合作银行与工业互联网企业间双向推介、深度对接,全面提高融资服务效率。各市要积极摸排企业融资需求,筛选后形成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推荐给合作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开展融资对接。按照自主决策、风险可控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差别化信贷支持,做好全口径金融服务。(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银保监局,各市人民政府)

设立工业互联网基金。鼓励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以市场化方式设立工业互联网基金,省级现有股权投资基金通过参股、跟投等方式予以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市设立工业互联网基金,重点投向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服务商等,促进资本、技术和项目在我省加快集聚。(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地方金融监管局、省投资集团,各市人民政府)

鼓励有实力的工业互联网企业上市。鼓励银行、保险、基金、信托、融资租赁机构强化投行思维,联动券商、创投风投综合运用“股、债、投、贷、租、顾”等方式服务企业上市全过程、并购重组各环节,让企业成长持续获得资金支持,促进资本链形成发展,带动要素资源优化配置。(责任单位: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银保监局、安徽证监局,各市人民政府)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会同省财政厅等单位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或申报服务指南。严格申报程序,加强审核评估,强化省市和部门会商,及时兑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市根据地方实际给予叠加奖补。加强资金监管、绩效评价和审计监督。

本政策自2021年开始执行,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负责解释。


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强省,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以构建网络支撑体系为基础,以打造平台赋能中小企业提质、降本、增效为重点,以拓展融合创新应用为路径,以筑牢网络安全体系为保障,推动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政策链“多链协同”的产业生态,高标准打造工业互联网高地,全面赋能制造强省,为打造“三地一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新的动能。

(二)发展目标。到2023年,工业互联网建设量质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对全省工业经济的引擎带动作用凸显。

——新型基础设施更加完善。5G网络全面部署,建成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有条件乡镇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重点行业普遍建成高可靠、广覆盖、大带宽、可定制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推动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中心在皖落地。5G基站建设水平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平台建设长足进步。培育3家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20家行业型、专业型、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00家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融合应用加速普及。新建800个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打造100个“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案例,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开展以数字化为引领的技术改造,重点企业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新模式应用普及率超过30%。

——赋能中小企业成效明显。推动集聚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商,推进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新增“皖企登云”企业2万家。面向3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开展工业互联网素质提升培训。

——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建成全省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推动全省100家企业实施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形成一批工业互联网安全综合解决方案。

——生态体系更加健全。培育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服务商,发挥行业协会、联盟作用,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联合体。

(一)网络体系强基行动。

1.推进工业互联网外网建设。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加强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升级省级骨干网络,加快推动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网络改造。大力支持合肥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争取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在皖布局。鼓励建设5G、高精度定位等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推动网络新技术向工业互联网领域落地应用,推进企业内外网络互联互通。加快5G和千兆光网建设,实现5G和千兆光网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有条件乡镇。(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省铁塔公司、各基础电信企业,各市人民政府)

2.推进企业内网改造升级。支持工业企业运用5G、TSN(时间敏感网络)、工业PON(无源光网络)等新型网络技术改造建设企业内网,探索在既有网络上升级部署新网络、新系统,支持对工业现场“哑设备”进行网络互联能力改造。优化企业内网络架构,提升内网的低时延、高可靠、确定性能力,推动信息技术网络与生产控制网络融合,建设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各基础电信企业,各市人民政府)

专栏1 工业互联网网络互联互通工程

优化网络基础设施。组织基础电信企业通过改造已有网络、建设新型网络等方式,优先在数字经济园区、智慧制造园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业互联网外网,为企业提供高速稳定专线支撑。加快企业内网升级改造。鼓励企业OT(操作技术)、IT(信息技术)和CT(通信技术)融合应用,结合企业需求推动5G、工业PON、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网、边缘计算等技术在企业的综合应用。每年遴选20家网络改造应用良好的企业,推广其建设经验。

(二)基础支撑增强行动。

3.加快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引导省内行业龙头企业、通信服务企业联合建设运营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联合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加大标识解析核心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创新力度,深化标识在设计、生产、服务等各个环节应用,加快解析服务在行业规模应用,促进跨企业数据交换,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质量管理水平。实现标识注册总量突破5亿。(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市人民政府)

专栏2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增强工程

持续争取标识解析体系国家二级节点在安徽落地,引导省内龙头企业或机构结合应用需求建设行业或区域综合型二级节点,力争全省建成10个二级节点。支持合肥、芜湖、铜陵、阜阳等地标识解析服务平台建设,到2023年各节点全面建成并为区域和行业企业供应链管理、产品追溯及生命周期管理、智慧城市等应用提供支撑。

4.推进工业大数据能力建设。推动工业大数据中心建设,优化工业数据集、工业算法、算力的综合布局。建立健全工业大数据共享机制,整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算力资源,为工业企业提供研发、云资源租赁等服务。依托江淮大数据中心,建立江淮大数据中心工业大数据分平台,面向政府提供工业经济和产业运行监测指挥等服务,面向行业提供数据管理能力提升、工业资源共享、解决方案推广等服务。(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数据资源局、省通信管理局,相关市人民政府)

专栏3 工业大数据能力提升工程

支持合肥、宿州、淮南、芜湖等地的数据中心、超算中心面向工业领域开展大数据相关服务,推进宝武马钢的长三角大数据中心和中国电信(安徽)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推动我省人工智能、类脑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算力企业与工业企业开展合作,实现特色算力资源在工业领域的创新应用。

(三)平台体系赋能行动。

5.建设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平台。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和技术领域优势,支持省内重点头部企业与省内外信息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企业、制造业企业强强联合,打造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型平台。加强平台设备接入、知识沉淀、应用开发等支持能力。引导平台持续迭代创新,扩大接入规模,深化工业资源要素集聚,提升平台应用推广和运营服务水平,形成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型双跨平台。(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国资委、省通信管理局,各基础电信企业)

6.打造行业型和专业型平台。以省内重点行业为突破口,支持引导各行业龙头企业建设行业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上平台、用平台,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的新型制造业生态系统,推动行业数据流通和开发利用。围绕特定工业场景,打造一批基于声音检测、视觉检测、知识图谱、物联网感知、工业仿真、区块链、数字孪生、标识解析服务等新兴信息技术的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数据资源局、省国资委,各市人民政府)

7.打造区域型平台。聚焦省内制造资源集聚程度高、产业转型需求迫切的地区或园区,鼓励建设区域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平台资源及区域服务能力整合优化,提升产业链和区域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产品创新力,推动平台在“块状经济”产业集聚区落地,促进区域内中小企业“规模化”数字化转型。(责任单位:各市人民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专栏4 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程

培育综合型平台。支持基础好、实力强的省内头部企业与信息通信企业、互联网软件企业、基础电信企业、制造业企业联合,发挥各自优势,打造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型平台。全省培育3家左右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双跨平台。建设行业型和专业型平台。鼓励支持汽车、电子信息、家电、装备、纺织服装、原材料、化工、食品、家居、新能源等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立足行业特色和企业特色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产业链高效协同发展,实现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建设区域型平台。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县区、产业园区(基地)结合自身特色建设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区域内中小企业“规模化”数字化转型。持续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功能性能评测,提升平台赋能水平。实施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台长制。建立省内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应用综合推进机制,构建建设有方、协调有力、供给有效、监管有序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体系。

8.建设企业级平台。支持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工业企业打造企业级平台,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物流、售后全环节信息化应用,实现工业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采集、感知和集成应用,建立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网络化、扁平化、平台化经营管理模式。鼓励企业围绕上下游产业链生态圈,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服务类平台,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以平台数据为支撑,帮助企业实现工艺流程改造和要素优化配置,降本增效,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各市人民政府)

9.推进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强面向中小企业的上云培训,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上云的认识水平和应用能力。不断完善工业互联网和云服务资源池,鼓励和支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云服务商针对不同行业的需求场景,开发中小企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引导中小企业加快传统制造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等云化改造,推动更多企业上云上平台。(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各市人民政府)

专栏5 “皖企登云”提质扩面工程

积极引进国内知名云服务商,加快培育壮大我省人工智能、设备远程运维等特色工业云服务平台,规模化推进企业上云。引导更多企业采取混合云或“云边结合”模式,实现设备登云、业务登云、数据登云。促进上云服务机构发展,面向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发掘、培育和宣传推广一批利用云上软件应用和数据服务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的典型案例。每年培育“皖企登云”企业6000家以上。

学习青岛柠檬豆云服务模式,准确把握中小企业最直接的成本、技术与效率等痛点需求问题,打造以“采购降本+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为内核的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升级的低成本解决方案。即:通过集采降本,打造工业互联网“拼多多”模式;针对企业痛点难点问题,整合外部技术资源,开展网络“揭榜挂帅”,实现中小企业研发创新精准服务;通过量身定制的智能制造方案,助力传统离散制造企业数字化升级,实现制造环节的降本增效。

(四)数字化转型提升行动。

10.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传统产业。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要手段,深入推进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每年滚动实施1000项亿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引导推动2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促进产品、企业、产业全面升级。开展智能制造专项行动,积极引导企业智能化升级,加强智能制造装备(含工业机器人)在机械、汽车、家电、电子、食品等行业的规模化应用。高标准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每年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8000台以上,工业人工智能应用100个以上。(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各市人民政府)

11.加强企业数字化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对照国家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体系标准、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等开展对标、评估、诊断,强化数据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数据集成应用能力,通过经验总结和案例推广,在各行业形成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通用解决方案。(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各市人民政府)

专栏6 两化融合贯标升级工程

探索以能力分类分级建设推动区域企业全面加速数字化转型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围绕企业整体能力建设重点推进全链条贯标,探索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同步开展核心能力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竞争力。支持优秀解决方案供应商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强合作,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能力建设样板,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应用推广模式。力争每年新增200家企业通过国家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评估。

(五)融合应用创新行动。

12.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支持企业将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VR/AR、北斗、量子等技术相结合,实现多个生产核心和外围环节的优化提升或创新突破,建设5G全连接工厂。建成一批“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培育一批“5G+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加快“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的示范推广,辐射到能源、交通、医疗等更多实体经济行业和领域。(责任单位:省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工作组)

专栏7 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工程

挖掘典型工业应用场景。鼓励基础运营商、数字服务商与企业联合进行企业内网5G改造,基于云网融合,开展数据采集和感知、精准操控、质量检测、辅助装配、智能物流、维护巡检、安全监控等应用创新,形成“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示范引领。推广创新型应用案例。打造“5G+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引领5G技术在垂直行业的融合创新。打造“5G+工业互联网”项目库,遴选优质项目纳入项目库,全面掌握我省“5G+工业互联网”实际建设需求和推进情况,形成行业内可复制、可推广的“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路径。

13.开展工业互联网新模式推广。

智能化制造。鼓励企业加大数字技术应用力度,全面提升研发设计、工艺仿真、生产制造、设备管理、产品检测等智能化水平。

网络化协同。支持企业间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技术、数据、模型、知识等资源共享,发展协同设计、众包众创、共享制造、分布式制造等新模式。

个性化定制。鼓励家电、家具、服装、食品等行业企业基于用户数据分析挖掘个性需求,打造模块化组合、大规模混线生产等柔性生产体系,推广需求驱动、柔性制造、供应链协同等新模式。

服务化延伸。支持装备制造企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打造设备预测性维护、装备能效优化、产品衍生服务等模式。培育一批在设备预测性维护等领域具有全国领先技术水平和影响力的专业服务商。

数字化管理。推动重点行业企业打通内部各管理环节,打造数据驱动、敏捷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推进可视化管理模式普及,开展动态市场响应、资源配置优化、智能战略决策等新模式应用探索。培育一批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成效明显的企业。(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专栏8 工业互联网新模式推广工程

支持和引导领先制造企业与特色中小企业,根据企业发展规模、行业需求、产品及服务特点,开展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探索与推广,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和应用场景。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应用宣贯与培训,支持建立一批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模式应用体验中心。

14.利用工业互联网提升安全生产。聚焦本质安全水平提升,针对原材料、危险化学品、矿山、民爆、城市管理等重点行业领域,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生产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及评估体系。遴选一批面向安全生产领域的优秀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在行业内推广。建设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基本形成工业互联网与安全生产协同推进发展格局,切实提升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应急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六)融通应用深化行动。

15.加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鼓励大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创新生态,促进生产制造领域共享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发展,重构产业组织模式,降低中小企业创新转型成本。鼓励大企业开展面向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工业互联网领域平台企业、龙头企业、基础电信企业在基地落户,为小微企业及创业者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16.加快一二三产业融通发展。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实现农业精准作业、精准管理,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促进农村消费提质升级。支持有能力的农业装备企业探索装备制造、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模式。引导服务业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先进生产模式、资源组织方式,创新管理和服务能力,实现供应链、营销链等一体化整合,用数据驱动价值链转型升级。(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专栏9 工业互联网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工程

以工业互联网为手段,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不断培育服务业发展新动能。支持服务业多业态融合发展,发挥枢纽型平台型服务企业的引领聚合作用,带动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培育发展一批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联盟。推动省内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社会化能源管理、废弃物协同处置、污水处理、热力供应等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等服务。推动省内装备制造行业企业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鼓励物流、快递企业融入制造业采购、生产、仓储、分销、配送等环节,持续推进降本增效。

(七)技术能力提升行动。

17.加强新兴技术应用攻关。充分发挥我省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技术、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基础优势,围绕底层数据采集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平台使能技术等开展攻关,推动设计研发、生产管理、经营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鼓励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过程、质量追溯、维护检修等领域的应用。运用智能传感、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带动提升工业装备、工业控制系统、工业软件,打造智能网联装备。(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18.加快工业APP解决方案培育。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建设行业通用工业APP和企业专用工业APP。鼓励工业互联网供应商面向重点行业与典型场景,打造和推广整体解决方案和集成技术产品。开发和推广平台化、组件化的工业互联网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培育和壮大一批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专栏10 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培育推广工程

建立完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资源库。不断总结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提炼先进经验,加强示范引领,将单个企业的成功做法复制推广到行业领域,总结形成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模式和发展路径。支持建设工业APP。加快培育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基本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维护和经营管理等制造业关键业务环节的重点需求。针对重点工业场景需求,优选一批优秀工业APP推广应用,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每年遴选20个优秀工业互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培育100个优秀工业APP。

19.推动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鼓励省内人工智能企业、工业企业、科研机构等,积极参与编制工业互联网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将自主创新技术形成工业互联网细分领域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围绕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体系建设和行业解决方案,系统推进标准应用示范和行业推广。(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专栏11 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程

实施工业互联网标准引领计划。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围绕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在工厂内网、网络资源管理、边缘设备、异构标识互操作、工业大数据、工业微服务、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等细分领域制定标准。实施工业互联网标准推广计划。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标准在重点行业和企业中先行先试,开展企业工业互联网标准符合度评测,以及行业标准应用水平评估评价工作。提升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标准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创新技术成果向标准转化。

(八)安全保障强化行动。

20.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管理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实施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分类分级管理,明确企业安全责任要求和标准规范,督促企业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安徽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建设,打造安全感知、监测、预警、处置、评估体系,构建覆盖全省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和态势感知能力。建立威胁信息的共享、通报、处置等联防联控机制,开展态势研判、风险评估、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发现、整改网络安全隐患,提升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公安厅)

21.提升网络安全支撑和防护能力。推动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集成商与安全企业加强协同创新,打造具备内嵌安全功能的设备产品。支持合肥高新区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建设,集聚省内网络安全龙头企业力量,打造公共安全产业集聚基地。支持省内工业互联网安全产品企业和服务商加快网络及数据安全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推动密码技术深入应用。强化企业自身防护,鼓励支持重点企业建设集中化安全态势感知和综合防护系统,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技术能力。督促标识解析系统的建设运营单位同步加强安全防护技术能力建设,确保系统安全运行。(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公安厅,各市人民政府)

(九)生态体系构建行动。

22.构建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广体系。整合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资源,围绕重大共性需求和重点行业需要,开展工业互联网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广和体验中心,开展新技术、新模式应用验证,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创新体验环境。收集梳理全省工业互联网重点需求,动态发布工业互联网场景清单,促进供需对接,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和新业态,培育和壮大一批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商。围绕工业互联网各体系及领域,在全省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培育遴选工作,分行业分区域宣传推广。(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数据资源局,各市人民政府)

专栏12 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工程

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服务载体。围绕重大共性需求和重点行业需要,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工业互联网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面向区域产业特色,鼓励服务商会同应用企业,搭建创新中心、应用推广中心、体验中心,以实景或虚拟方式展示工业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加速工业互联网在全省的应用推广。力争建设10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推广中心、体验中心、实验室等创新服务载体。动态发布场景清单。收集梳理全省工业互联网重点需求,每年分行业、分领域、分批次发布100个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鼓励技术产品服务商“揭榜挂帅”,以精准的需求侧场景,吸引供给能力集聚,形成供需之间的动态平衡与合作对接。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服务对接活动,遴选一批工业互联网服务专员深入工业企业开展指导和咨询服务,畅通场景赋能“最后一公里”。树立新模式新应用示范标杆。全省遴选50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积极创建国家级试点示范,分行业分区域在全省开展宣传推广工作。

23.开展示范基地建设。鼓励省内基础较好的产业园区聚焦主业,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和融合创新引领能力,开展工业互联网产业基地建设。引导各地结合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打造一批协同效应显著、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鼓励各地建设“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探索具有地区及产业特色的发展模式。(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各市人民政府)

24.促进区域协同发展。鼓励各地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开展针对性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国内工业互联网优秀双跨平台企业、解决方案服务商来皖落地。加强与沪苏浙在工业互联网全方位深度合作,构建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各类资源要素聚合平台,共建共享长三角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探索建立统一的服务商和高端人才的遴选及互认机制,共建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助力打造数字长三角。(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各市人民政府)

三、发挥市场和企业的主体作用

(一)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鼓励龙头企业自建或引入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公共服务领域、行业应用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标杆。加快提升产业园区新型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融合创新引领能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链,完善配套支撑产业链,壮大产业供给能力。鼓励各地整合优势资源,集聚创新要素,构建“资源+资本+上下游”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各市人民政府)

(二)广泛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多元化、多渠道社会投入机制。鼓励国内外企业、投资商、运营商采取多种形式参与我省工业互联网建设,引导创投风投等基金投入工业互联网领域。积极拓宽企业工业互联网建设融资渠道,大力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等支持全省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搭建银行与企业交流平台和对接合作机制,为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提供精准信贷扶持。(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银保监局、安徽证监局、省投资集团,各市人民政府)

(三)提高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开展工业互联网共性技术攻关,支持工业互联网领域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需求有效对接,参照支持新兴技术领域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扶持政策,建设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领域综合创新载体。通过股权投资形式,支持综合创新载体有效融合,共建工业互联网科教产融合示范园区。(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各市人民政府)

(四)完善人才体系建设。开展工业互联网招才引智工作,积极吸引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研究机构、国内优秀服务商来皖落地、合作,引入一批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高端人才。支持和指导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加强工业互联网相关学科专业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实训基地,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工业互联网技术人才和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人才。每年组织开展面向1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业互联网素质提升培训。(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各市人民政府)

(五)激发商会协会活力。畅通政府、企业、商会协会沟通渠道,发挥商会协会独特资源优势和平台集聚作用,加大对工业互联网的知识传播、案例分享、要素供需对接等工作力度。加强与上海、青岛、深圳等工业互联网先行区的交流互动,利用世界制造业大会、工业互联网大会等平台发布我省最新发展成果,开展跨区域合作、双招双引等产业活动。(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各市人民政府)

四、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一)加强工作组织协调。坚持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各级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工作组,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推进机制。健全任务督促检查和发展成效评估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集中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加强对各地重点项目及推进工作的监测、调度和督导。研究设立工业互联网发展指标,纳入对各市政府考核。(责任单位:省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工作组成员单位,各市人民政府)

(二)制定相关建设标准。组建安徽省工业互联网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工业互联网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为重大决策、政策实施提供专业建议。实施全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应用水平提升计划,依托省内外龙头服务机构,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相关标准制定。面向全省中小企业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等咨询诊断服务,培育打造我省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各市人民政府)

(三)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强化工业互联网专项资金导向作用,大力支持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加大对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体系等重大项目以及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培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各地要加大对工业互联网的财政支持力度,带动社会资本支持全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重点项目。(责任单位:省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工作组成员单位,各市人民政府)

(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对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解读和社会宣传,将相关知识纳入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内容。编制发布工业互联网发展年度报告,定期推广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优秀解决方案和典型案例。(责任单位:省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工作组成员单位,各市人民政府)

附件:省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工作组名单



【版权提示】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快递业持续高速发展,已连续6年保持50%左右的增速。2016年业务量突破300亿件大关,与上年相比实现了100亿件的增长,继续稳居世界第一。

我国快递业保持快速发展,不仅成为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先导性产业,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了经济发展中的一匹“黑马”。

快递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人口众多、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旺盛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电子商务价格便宜、消费便利等特征。同时也表明我国经济的新结构、新模式、新动能等一系列新特征正在形成,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崭新力量。

快递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成本上升过快、低价竞争与同质化严重等隐忧。下一步,快递业应尽快完善顶层设计,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标准化建设,完善企业文化,推动整个行业做大做强。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正式颁布实施,确立了快递服务业的法律地位。此法提出的“鼓励竞争、促进发展”原则,极大地释放了快递服务业的发展活力。同时,快递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十二五”期间,快递服务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从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整体低迷中脱颖而出,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匹“黑马”。

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快递行业迎来了发展新纪元。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发展迅猛,已连续6年每年增长超过50%。从2006年到2016年,业务量增长31倍,业务收入增长13.7倍。我国快递业现已位居世界第一,在全球每年约700亿件的快递量中,占了300亿件。

从历史数据看,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100亿件,超过美国跃居全球第一。2015年我国快递业继续以45%以上的增长势头,突破年业务量200亿件大关。2016年突破300亿件,同比增长53%。

2016年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7410亿元,同比增长45.9%;业务收入5380亿元(不含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2%。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313.5亿件,同比增长51.7%;业务收入完成4005亿元,同比增长44.6%,连续6年保持50%左右的高速增长。邮政普遍服务和快递服务满意度稳中有升,消费者申诉处理满意率达到97.6%。

2. 对扩大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快递业对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尤其对带动就业作用巨大。2015年全国发出的207亿件快递,带动203万人就业,就业领域包括快递员、分拣员和货车司机等多种岗位。

2016年超过300亿件的业务规模连带产生的效果是,日均服务超过2.5亿人次,支撑网络零售额超过4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12.5%,新增就业20万人以上。2016年,全年农村地区收投包裹超过80亿件,直接服务农产品外销达1000亿元以上。数据表明,快递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巨大,较好地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3. 快递服务业推动邮政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时代,邮政业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电子邮件取代普通信件成为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快递逐渐取代传统邮政包裹成为人们寄递物品的主要方式之一,改变了邮政行业过去服务“马马虎虎”,速度“慢慢腾腾”,价钱“没得商量”的旧模式。在快递服务业的带动下,邮政业开始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使行业服务质量整体向“又快又好”转变,由此推动了邮政业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4. 快递业成为农产品输出的重要渠道

快递作为农业产业化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着农产品是否能及时从农田里运出来,影响着农产品的新鲜品质,以及农产品的最终定价,最终也影响到农民的利益和市民的食品安全。目前,我国乡镇快递网点平均覆盖率已达80%。到2020年我国乡镇快递网点将做到百分之百覆盖,借此打造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带动农村消费。

快递业快速发展得益于哪些因素

1. 政策推动快递业加快发展

2016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提出要向各类资本进一步开放国内快递市场,支持快递企业兼并重组、做优做强。这些措施的落实,对于促进快递业的转型升级,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从规模效应走向精细化管理,使快递行业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在法制的轨道上快速而安全地前行。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快递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

随着电子商务、制造业、农业等关联产业升级,快递业上游产业环境逐步优化,多元、规范、精细化的供给模式正加快形成。“互联网+”为快递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引擎。通过邮政体制机制改革,大大解放了快递业的生产力,释放了市场需求,也提高了供给和需求的适配性。

3.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快递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步入务实合作阶段,中国制造“走出去”步伐加快,快递企业订单处理、跨境运输、海外仓储、境外投递等能力的逐步提升,以及行政管理“放、管、服”的改革为快递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新助力。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程序不断优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持续释放了快递市场的需求与活力。

八大问题影响我国快递业发展

1. 单价持续走低,高价业务比重持续降低

国内快递服务业门槛较低,且产品种类少,同质化现象严重。近年来,快递市场多元化发展,竞争激烈,尤其是对单价较低的电子商务依赖较强。2015年电子商务类快递业务量占47.2%,比2013年提高了16.2个百分点。如此业态使快递服务企业对电商平台的议价能力沦于弱势,无序低价竞争愈演愈烈。

根据近三年全社会快递业务量及业务收入测算,境内同城快递为7.8元/件,境内异地快递为12.1元/件,港澳台地区快递为69.1元/件,国际快递为90.4元/件。境内快递业务比重三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达到了97.1%;而港澳台地区及国际快递业务比重则降低至2.9%。根据测算的快递业务单价来看,作为高端快递产品的境外快递占比持续降低,而低价业务比重仍在不断提高,快递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下降。

2. 低价竞争,挤压利润空间

在劳动力、场地租金等快递成本要素不断上涨、快递市场上揽收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快递行业竞争非常激烈,竞争手段以降价为主,快递服务价格多年保持不变甚至降低,快递企业依靠“以价换量”的“价格战”方式来抢占市场份额,虽然实现了业务量和收入的双增长,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企业利润,长期来看将不利于行业的发展提升。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5年,国内快递行业平均单价已从28.5元降到13.4元。据中金公司的数据显示,由于激烈竞争,快递行业毛利率已经从2007年的30%下滑到目前的5%。

虽然快递市场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但行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为盲目扩展、低价揽件、快递员工作环境恶劣、快递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并带来投诉率居高不下等问题。调查显示,快递企业存在违规设点、快递车辆违规行驶、派件扰民等问题,造成了市场的混乱,不利于行业和村镇快递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

4. “用地难”制约快递企业发展

快递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平面生产作业场地依赖度高。不只仓储物流中心的选址,甚至要租个体小店面当收发点,“用地难”使快递企业感到为难。尽管快递业已延伸至乡镇一级,但乡镇网点基本以租用代办点、挂靠食杂店等形式为主,甚至还有一些是由车库改造而成的,网点不仅小、散、乱,门店也存在脏、乱、差等现象。而都市区的快递网点、仓储中心,地点好的租金太贵,符合预算的交通又不便,“用地难”一直制约着快递企业做大做强,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5. 村镇网点成本压力大

村镇网点经营成本上涨问题突出,其原因主要为业务量相对较少难以抵消成本上涨的压力。一方面,农村地区人口分散,道路状况相对较差,交通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人员流动性大、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带来了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部分村镇网点需要补贴才能维持。

6. “绿色”快递、“环保”快递遭遇瓶颈

快递运输主要依靠公路运输,运输车辆数增长迅猛,汽柴油的消耗量不断攀升,城市环境承受污染排放的压力不断增大。同时,随着快递业务量的迅猛增加,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大量的快递包装盒(袋)处理问题。这些包装废弃物中有大量不可降解的塑料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威胁。虽然部分高端快递品牌企业已在积极推广电子面单,尽量减少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但仍有不少私营快递企业对采用环保材料有抵触心理,不愿意牺牲利润采用成本相对高的包装物。

7. 安全事故频出,对本地就业拉动有限

快递惠及民生,但是近些年来安全生产事故频频发生,受到广泛关注。如,货车车祸,整车快递烧毁;未严格执行开箱验货制度,危险品混入其中导致安全隐患;快递员违反交通规则屡被罚款,等等,各类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影响了快递行业的整体形象。

快递服务业消化了大量进城打工就业的人员,缓解了部分低学历人员就业难的问题,但快递服务业对本地户籍人口的就业拉动作用有限。快递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岗位技能要求相对较低,基层收递人员的文化知识层次与法律意识普遍不高,就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8. 与发达国家相比行业发展仍有较大差距

与发达国家快递企业相比,我国快递企业的差距明显,特别是在单件收益、经营范围、企业文化建设、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以及标准化方面差距明显。从2016年300亿件的业务量来看,平均每件收入仅13.3元,相对偏低。而某外资快递企业年平均单件收入为12.2美元。比较来看,差距明显。另外,国外单个大型快递企业的年收入接近600亿美元,已相当于我国快递业的总收入。再有,我国跨境电商70%的订单是由国外企业完成的。比较来看,更显示出差距。

快递业将保持较好较快的发展势头

未来几年,我国快递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速,发展前景广阔。而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成熟,快递行业将会加快发展,发展空间巨大。据国家邮政局预计,2017年我国快递业发展总体上将呈现快中求好、转型升级的特征,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地位将进一步强化。预计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9260亿元,同比增长25%;业务收入完成645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423亿件,同比增长35%;业务收入完成5165亿元,同比增长30%。

从空间布局看,沿海地区将继续保持现有增长态势,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将进一步释放。随着快递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省(区、市)会更加重视快递业发展。“快递下乡”覆盖率将进一步提升,“普惠快递”的特征将越来越明显;“快递出海”、“快递向外”将在推动我国快递业的全球布局以及跨境贸易方面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将有更多快递企业成为社会资本的重点关注对象。业内竞争以及对优质快递资源的争夺将从快递市场延伸到资本市场。率先登陆资本市场的第一批快递企业将加速向“平台型”、“生态圈”等模式转型,以共利、共赢、共享的协同发展,追求长远可持续发展。一些快递企业力求通过差异化竞争和供应链竞争,降低甚至摆脱目前同质化价格竞争对企业的影响,建立企业“护城河”。

快递企业对土地、人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需求更为旺盛,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流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水平。在人力资源方面,我国快递业专业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正处于初级阶段,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快递业务处理能力将有质的飞跃。2017年,快递企业将有一大批具有超强处理能力和先进处理设备的转运中心相继投产使用,交叉带分拣和机器人分拣的使用将加快推进。运输设备能力不断提升,载重汽车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最大买主,新能源车辆保有量将大幅提高,而车辆租赁公司的出现,将提高社会资源的效率和降低企业成本。

快递市场将由价格竞争转向品牌竞争。2017年,快递市场主体格局不会有很大变化,价格竞争将逐步缓和,向服务质量品牌竞争转变已到了时间节点,主要快递企业与物流企业、电商企业从业务合作、技术合作向资本合作发展。快递和电商的界限会变得模糊,但是两者间的生产规律不会有很大变化。“打通上下游,延展产业链”已成必然趋势。

“最后一公里”难题有望得以缓解。2017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各省市促进快递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将继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制约快递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难点、热点问题,通过各级政府采取统一、规范、责任管理,将逐步缓解。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快递业可持续发展

1. 推动城乡快递末端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

商务、农村、教育、社会建设、住房建设等部门与邮政管理部门一起认真研究将快递服务业纳入地区关系民生的优先发展产业加以重点支持,将快递末端投递服务纳入城市配送体系,支持物流(快递)配送站、智能快件箱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区物业、村级信息服务站(点)、便利店等提供快件派送服务。

支持快递服务网络向农村地区延伸,支持快递企业或第三方服务以进校园、进社区、进楼宇、进机关、进乡村为重点,以共同配送、智能快件箱为主要模式完善快递最后一公里投递服务。政府各部门加强协同配合,并给予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

2. 以优质服务改变“低价跑量”的发展模式

一要做好企业兼并重组的准备,优化资源配置,整合部分中小企业,做大更要做强国产快递品牌,以“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为契机,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快递业务,提升“港澳台地区和国际”及高端快递业务比重。

二要结合“向下、向西、向外”工程,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争取更多的客户支持。快递企业应与电子商务平台建立战略合作,提升自身产品议价能力,减少低端产品的供给与低价恶性竞争。

同时,快递企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优化完善服务网络,培育更多需求,使“工业品下乡”和“农副产品进城”的双向渠道畅通无阻,进一步推动快递业务量更快更好的增长。

3. 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赢得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快递服务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是目前整个行业的短板,要改变现状就必须要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通过定期业务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工作责任心和法律意识。

以交通大整治为契机,强化一线员工遵守城市交通法规的意识,树立企业形象。同时,建立良好的员工激励机制和福利待遇,大力吸引本地员工的加入,培养企业员工的忠诚度,减少员工的流失率,为提升快递整体服务水平打好基础。

此外,要加强高级管理人才的引进,尤其是各种专业人才的引进,如大数据分析、信息化管理、供应链管理和国际快递经营等高水平人才,提升企业国际化视野,推动企业由低水平劳动密集型,向国际化、信息化转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化智能物流装备与技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