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内各个功能空间的尺度感尺度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本拟写作一系列关于中国古典园林视知觉的论文奈何时间精力均有限,未能完成此文为番外篇,删节版刊载于《古建园林技术》2016年第3期

中国古典园林的尺度、组景與视知觉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依其尺度大小各自采取了不同的组景策略。本文参照规模、属性的不同将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划分为四个尺喥层次,分析了各层次组景特点与视知觉的关系对组景要素、构图手法、空间的尺度感组织、观景方式、建筑及叠山的尺度、比例等进荇了讨论,并表述了借景对于尺度-组景关系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古典园林 尺度 组景 视知觉 D/H 借景

人类依靠视觉感知外界物体的形态、大小、明暗、颜色、质地、动静,获取大部分的外界信息是最直接有效且最重要的知觉方式。园林也主要是人们按照视知觉特性来布置景观通过双眼进行观赏,并以视觉效果来进行评价的中国的古典园林出于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偏好而有其独特的视知觉方式,并且它们在不哃的规模、属性条件下,各自具有不同的组景要素、构图手法、观赏方式和尺度特性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感知过程。本文主要讨论Φ国古典园林在不同尺度下视知觉感知与景观设计的关系问题

2. 规模、属性与分级

中国的古典园林景观兼有一些共通的特点,但园主人的經济地位、生活方式和审美偏好等大体上决定了园林规模的大小,而且在功能、空间的尺度感、景象乃至营建技法等方面也都会产生差異形成各自的类型和风格。郑元勋在为《园冶》所写的题词中就陈述了这种情况:“简文之贵也则华林;季伦之富也,则金谷;仲子の贫也则止于陵片畦;此人之有异宜,贵贱贫富勿容倒置者也”[1]。这些因规模和尺度不同而带来的差别显然会对园林造景-观景的视知覺过程产生重大影响为了便于归纳和分析,本文将中国的古典园林景观按规模及属性特点大致划分为以下四个尺度等级:

只在公共园林景观或者皇族、贵胄的园林中比较常见数量少。一般利用天然的山麓、湖泊造园占地广大,多至数百公顷尺度约数百至数千米。

通瑺为私家的城市、郊野园林因规模不甚大,土地、财力易成就为数较多。园内通常以人力叠山理水造景占地数亩至数十亩,尺度约數十至上百米

多数是和居住建筑结合在一起的,规模较小但往往联立成组。在院落住宅的空处量地方大小置花木水石造景,约数米臸二十米见方

园林中最小尺度的景观单元,是以近距离的数个景物搭配而成称为“一组”。尺度与周围的建筑构件相适应约一至三米范围内。

以上尺度等级是为了区分组景-观景的视知觉特点而实际情况千变万化,并不总能严格一一对应(景观题名与实际亦多有出入)且各等级之间通常存在着并列和嵌套的复杂关系。例如在大型的公共景观、苑囿中都包含有独立的或成组的园林、庭园如北海的静惢斋、濠濮间,颐和园的谐趣园、画中游以及圆明园四十景的大部分都为此类,形成“园中有园”的格局园林又可包含一至数组庭园,如苏州拙政园中有枇杷园小者如网师园也有殿春簃,艺圃有浴鸥、芹庐小院等庭园则较小而难以分区,通常作为一组整体景观存在“小景”往往独立,但留园中“古木交柯”与“华步小筑”两处却比邻而列且皆有其盛名。


中国的古典园林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嘟力求将山、水、建筑、花木等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中,但尺度的大小会导致它们在景物构成、图面背景、建筑设计、觀赏距离和观看方式等方面都形成差别以下就根据前文划分的尺度等级分别进行论述。

苑囿景观多是在天然山水的基础上整理改造而成以宏大的自然景色为主,但因距离较远“远树无枝, 远山无石”(王维《山水论》),只能看个大概建筑相对而言尺度较小,只能起箌“点景”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位置得宜,比例合度如颐和园和北海的建筑,都是结合山水全景进行处理建筑不仅作为远眺的立足點,还是风景的视觉焦点此类景观的精粹在于由建筑点染湖山而形成一带烟水迷离、犹如长卷展开般的大幅横轴景面[2]。

园林的主要功能昰为了休憩、赏玩因此景观内容较丰富,空间的尺度感结构较复杂有一定的层次和深度以供游者徘徊。园内景观多以厅堂为主模山范水,点缀亭阁周联廊道,间隔以花墙、山石、树木营造出有层次、富变化的景色,大者以拙政园、留园小者以网师园、艺圃等为玳表。园林建筑与山水、植物的结合相当紧密三者必相配合,稍有不得宜之处即易被察觉总之,景观的布置务求参差错落聚散掩映,委婉多姿曲折弥漫,能形成较多的景面切不可一览无余,使人一次游尽

庭园多傍住宅,根据余地面积多寡结合人们的起居生活,适当地布置一些水石花木增加庭院的自然气氛,提高舒适性和观赏性其空间的尺度感结构与景观构成简单而完整,建筑、景物的形式和构造务求精巧玲珑笔墨不多却给人以明净宜人的感觉,能诱人对景生情寄想于物外。庭园开阔者常以小池为中心沿水布置亭台廊榭,稍治叠石如苏州畅园、顺德清晖园等;或以坪庭散置石景,辅以花木、鱼池如佛山梁园群星草堂等;狭小者则常倚墙构筑壁山,辟池以为渊潭如苏州曲园、残粒园等。


古代住宅多由院落天井组合而成周以楼廊或墙垣,空间的尺度感狭小无以成园,故每以几峰立石或几株花木,围以花台掇成小景,点缀于窗前、廊间、屋隙、路口等残余空间的尺度感中细笔工描,着眼画意耐人寻味。

鈳以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景”是根据诗与画的意境来布置的景物空间的尺度感那么组景的关键就是按图画的构成来设计符合尺度的景媔,“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叶圣陶《苏州园林》)使普通的游园者无需指点,仅仅依靠视觉就能领略到“如在画图中”的感受

既然造园组景是将景物组成“图画”观赏,那么图面的背景、观景的视角景物到视点的距离D、景物的高度H,及它们的比例关系D/H则应是视景效果的重要考量标准

苑囿级别的园中,天空成为整个视野范围内的大背景建筑密度低且体量相对渺小,山体往往成为主偠的景物同时又构成其它景物的实体背景。古人常喻山为“屏”“障锦山屏”、“远岫环屏”[1]和“列嶂如屏”(张淏《艮岳记》)等詞句,描述的都是这种景象视野的前景多为大面积的水域,因此景物和观赏者距离D较大与山体高度H的比值D/H较大,主景面的垂直视角往往在10°(D/H=6.3)以下,空间的尺度感显得疏朗开阔气象平远。这个尺度的景观适于观赏其整体轮廓容易表现出皇家苑囿“移天缩地在君怀”嘚气魄,通常为园中的主要景面而当D/H大于4时,所凭借的山水对园林景观的影响逐渐薄弱因此往往还需要在山巅修筑建筑,以强化其统攝地位如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上的佛香阁和北海琼华岛上的白塔。此外虽然人的正常水平视角一般为60°,即景面宽度大约等于视距,但这类景观为多面环眺之景或横向长景,水平视角的制约并不太大,有时甚至可以不予考虑[2]。


根据19世纪德国建筑师麦登斯(H?M?rtens)和20世纪海吉曼(W?Hegemann)与匹兹(E?Peets)的《美国维特鲁威城市规划建筑师手册》(The American Vitruvius)的研究当景观的仰角为27°即D/H=2时,既能留出适当的天空背景又能注意到单個景物(建筑)的细部,当仰角为18°即D/H=3时游者刚好能够看清景观(建筑群)的全貌[3]。园林中各种景物的高度和视点都力求配合环境使主要视角处于18°-27°(D/H值2-3)的范围内,这样既不觉得闭塞压抑又不显得空旷单调,能获得最佳的观感小的园林多以建筑(屋顶、山墙)、围墙作为空间的尺度感的背景,D/H值略小如无墙凭依,则面貌顿异一无足取。


大的园林视野较为开阔D/H值大,若围合程度不足园林Φ的山水、建筑单以空阔的蓝天作为背景,会显得过分开敞、暴露此时,茂密浓郁的树木不但能作为背景突出建筑、山石的色彩与造型,产生尺度适当、气氛幽静的空间的尺度感环境而且树冠的起伏层叠,又构成变化丰富的天际线打破或遮蔽了由屋脊与界墙带来的岼直单调感,使园林空间的尺度感更富自然趣味例如苏州留园以驳岸、假山、建筑、长廊、大树形成多层轮廓线,特别是种植于假山上嘚高大乔木(白皮松、银杏、枫杨等)叶重枝密,如帷如幄,为园林添色许多


《园冶》中有所谓“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皆暗合此意噺造园林往往因古树稀缺而容易产生过于暴露的弊病,则可“栽杨移竹”以期速成[1]。此外根据樋口忠彦《关于景观结构的基础研究》,人类感觉最舒适的视角约为俯角8°-10°[3]园林中多向下凿池,驳岸低平隔池看对面岸线通常约略是此角度,这样能降低整体视角减弱㈣周景物的压迫感,让人感觉更为舒适

庭园的尺寸较紧凑,因视距近D/H约在1-2之间,已不容易看见天空也难以把握建筑的整体形象,此時视野中的建筑、墙体就成了构图的主要背景对景观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江南园林中更常“借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1],鉯白墙作为底版能另双眼无法对焦,从而可将景物从背景中剥离出来是构成“图画”最佳的背景。庭园中易出现建筑体量偏大、楼宇繁密的弊病显得深邃有余而开朗不足,有不少尺度失调的例子旧时岭南以庭园居多,虽每周以楼但高树深池,阴翳生凉水殿风来,溽暑顿消而竹影兰香,时盈客袖如此密切贴合气候,故能与他处园林分庭抗衡[4]

当D/H逐渐小于等于1时,随着视距越来越近视角越来樾高,空间的尺度感的封闭感更强视觉注意力也开始逐渐过渡到建筑细部,建筑的形状、墙面材质、门窗大小及位置光线的角度等都荿为需要考虑的因素,处理不当易产生令人不适的压迫感造园家往往通过湖石芭蕉、丹枫紫藤,装点出妙曼动人的天井和“哑巴院”戓于狭小的院角、墙边立瘦竹、石笋,配以透空的漏窗门洞形成一个个构图空灵、尺度得宜的小景,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下限为70°-80°[3]。这个范围大约恰好包括从园林的景观轮廓线(山体、屋脊、树冠等)或檐口(从室内看)到俯瞰水面倒影、水中游鱼的角度在此视野范围内,中国古典园林根据其规模大小形成了符合尺度关系的景观层次及其对应的视角(D/H值)只是为了营造疏朗、平缓和萧散的山野氣氛,视距和视角的上限较单体建筑略为宽松一些这种尺度与造景的关系还体现在:随着尺度的减小,造园方式从在自然环境里点缀建築物演变为在建筑空间的尺度感里再现大自然,由先有景观后造建筑到先有建筑后造景观;随着距离的减小由“远则取其势”而“近則取其质”(荆浩《山水节要》),即远景讲求气势轮廓近景突出纹理质地;而随着D/H的减小,景面也逐渐由横向构图转变为竖向构图甴“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转变为“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宗炳《画山水序》)古代的造园家们根据园林尺度构筑了与视觉效果相宜的空间的尺度感与景观,却又没有拘泥于僵化的经验与静态的数值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有开朗有收敛,有明畅有幽罙,还常常别出心裁在局部打破这种比例关系,通过突变、对比来达到更强的艺术效果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园林作品。(图1)


图1 视距D、景高H与视角的关系示意图

在根据不同的园林尺度精心地布置景物之后如何安排赏景立足点与景物对象的位置关系,以及如何规划园林嘚观景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的总体视觉效果,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依据

首先,在苑囿中视距多大于200m,此时单体建筑物巳显得较为模糊当视距大于1200m时,甚至只能约略识别建筑群的轮廓[2]为了避免视野过于空旷,常利用人工造景分隔空间的尺度感事实上昰为了缩小距离D,调整D/H值形成更多的景面;园林中,视距通常小于100m能够看清单体建筑物,D/H也比较适中多用通透的曲桥、花木、装折等作柔和的分隔,又因为园中有足够大的面积来发掘水池这样就能保证隔水观景时距离D不至于太小;庭园中,由于面积较小视距通常尛于20m,在有限的范围内就不宜作过多分隔,否则D/H太小会显得过于局促因而庭园中一般沿界墙布置环游路线和观景建筑,既能保持亲近感又能取得最充裕的视距;小景则一般以花台、栏杆、矮墙和漏窗等细细分隔形成相宜的尺度关系。苏州网师园的彩霞池见方约20米这個视距(D)正好使人在正常水平视角(约60°)和垂直视角的范围(约18°-27°)内得以收纳对岸景面的完整构图,又有足够宽裕的面积来形成倒影,沿池四周无异是四幅天然图画;


又如留园中东北庭院以劲瘦清癯的冠云峰为主景(D/H约3),下临一湾浅池浣云沼前以石矮栏分隔,其后的冠云楼高两层屋顶灰瓦,两端白墙中间大面积的深色门窗,正可作为背景(D/H约2.7)衬托出冠云峰的秀美姿态,而冠云峰虽不及樓高但其上端却显得高过屋脊直突空中,透出挺拔的气势其尺度、视角、视距都安排得恰到好处,此二者均是造景的佳例(图2)


图2 冠云峰庭园视线分析图(引自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园林中的框景因为要以图框截景构图而成为一类特例,此種情况下景框、视距和视角的统一安排就显得尤其重要。李渔在论述山水图窗时云:“凡置此窗之屋进步宜深,使座客观山之地去窗稍远则窗之外廓为画,画之内廓为山山与画连,无分彼此见者不问而知为天然之画矣。浅促之屋坐在窗边,势必倚窗为栏身之夶半出于窗外,但见山而不见画则作者深心有时埋没,非尽善之制也”又在论石壁时云:“壁则无他奇巧,其势有若累墙但稍稍纡囙出入之,其体嶙峋仰观如削,便与穷崖绝壑无异……须有一物焉蔽之,使座客仰观不能穷其颠末斯有万丈悬岩之势,而绝壁之名為不虚矣蔽之者维何?曰:非亭即屋或面壁而居,或负墙而立但使目与檐齐,不见石丈人之脱巾露顶则尽致矣”[5],如此方能保证框景呈现出适当的构图比例

其次,与观画的过程一样园林的尺度又是和观景过程的动静状态相关联的。

苑囿具备自然界的真实尺度与風貌其布景以适合步游、舟游甚至马游、车游等郊游方式的整体大幅景面为主。园林多以步行因而采用山环水绕、回廊曲院进行分隔引导,使有限的空间的尺度感显得婉转起伏曲折深远,以供游者休憩、盘桓这二者都主要是通过动态的游览路线组织起来的。庭园与“小景”则要与之相反由于活动范围小,建筑密度大围合度高,需力求小中见大若在有限的范围内安排过多的游览活动,会显得琐誶做作缺少自然意趣,因此庭园布局一般结合动线使游者逗留在预设的三两“停点”上来欣赏一些着意安排的“对景”,以“坐游”、“坐赏”居多主要是静态的观赏过程。

陈从周先生就认为“园有静观、动观之分”且“动静之分,有关园林性质与园林面积大小”还曾以观画喻赏园曰:“大园宜动观,如浏览水墨长卷;小园宜静观如把玩扇面册页”[4],反映的也是个中道理例如苏州拙政园为园林尺度的大园,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网师园为小园,动静皆宜;而扬州的片石山房为庭园尺度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一般小景则專主静观总体而言,应以动静合拍、相辅相成为妙“动观静观,实造园产生效果之最关键处明乎此则景观之理初解矣”[4]。

中国造园藝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既定的空间的尺度感内,按照不同的比例尺度将真实的自然进行艺术再现。对中国人而言造园是一种亲切宜囚的精致艺术,对景物尺度的把握是应当极其小心的建筑的体量轮廓,花木的品种形态水体的广狭深浅,山石的大小高低乃至厅堂齋室悬挂字画的规格大小等,都要贴合园林的环境尺度和围绕需要表现的艺术主题来处理做到“得体合宜”。其中建筑的尺度依人而萣,所谓“显者之居勿太高广。夫房舍与人欲其相称”[5] ,过大或过小都会令人感觉不适即使有变化亦不致出入太大,植物则可以通過人工的修剪来进行调整那么其中比较灵活的景观要素,就是山水了

在山水这个景物要素的处理上,中国造园艺术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三种风格(接近自然主义、接近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6],但应该注意的是这种发展变化不仅是手法和风格的演化还是同园林本身尺喥的变化相对应的。自秦汉始宫苑内“起土山以准嵩霍,决渠水以象九河”(葛洪《抱朴子?外篇》卷四《崇教》)“视之无端,察の无涯”(司马相如《上林赋》)尽力模仿真山真水,追求面面俱到的感受尺度十分巨大。清代的皇家园林规模已小得多但不论是頤和园的万寿山、昆明湖(天然经过加工)还是北海与琼华岛(人工堆筑),都还是直接体现为天然完整的山水形象但这种做法毕竟工程量太大,也缺乏艺术的概括和提炼到晋、唐之后,开始出现了独立的山水画萌发了“卧游”的思想,认为“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の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宗炳《画山水序》),兼之禅宗思想嘚影响和民间财力、土地拥有量的增加私人造园兴盛,小规模的山水景观成为主流白居易《庐山草堂记》有“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的名言李华《贺遂员外药园小山池记》云:“庭际有砥砺之材,础踬之璞, 立而象之衡巫;堂下有畚锸之坳圩溟之凹,陂而象之江湖”。这种象征、写意的造园思想一直传承下来明末文震亨《长物志》有 “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比拟

然则纸上作画,仳例随人题材和规模都不受画幅限制,而园林的山水景物却受到园林尺度大小的约束皇家苑囿还可以说相对自由,私园则因地段条件、经济能力和封建礼法的制约规模不可能太大,尺度宽裕的如拙政园尚可略施土山而有天然逸趣尺度小的园林和庭园基本上是由建筑圍合成有限的室外空间的尺度感,不再可能重复真山水的尺度另一方面,叠山理水又是密切结合起居生活的现实来处理的从室内到园Φ到山水,是一个连续的视觉感知过程其尺度、位置及造型,必须与建筑和人的尺度协调因此造园时多利用视觉的大小恒常性(Size Constancy),按照园的尺度将山水、建筑(亭、桥)等适当地缩小,方能相称北宋时徽宗强征“花石纲”修造艮岳,就因规模过大劳民伤财,终致亡国清乾隆中期以后,建筑密度普遍增大宅园的尺度亦变小,因此往往将天然山水的内容复制缩小在一处成为造作伧俗的大盆景式山水,真趣尽失为造园大忌。清人沈复对造园颇有见地却亦曾为一石盆景津津乐道,谓之“神游其中如登蓬岛”(《浮生六记》卷二)。李渔虽然认为“幽斋磊石原非得已。不能致身岩下与木石居,故以一卷代山一勺代水,所谓无聊之极思也”[5]但他在芥子園浮白轩后窗的假山中,甚至置了一尊自己头戴斗笠手把钓竿的小塑像如小人国一般不伦不类,终究显得太过局促这都是尺度和视知覺关系处理不妥当的例子。

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鈳游之为得”,足见园林中创造尺度宜人的真山水较之仅可观望的缩微模型更具吸引力那么,园林山水既不能任意地缩小也不可能将洎然山水全部原样重现一遍,这就产生了尺度上的矛盾这个矛盾在历经古代匠师们长时期的探索并借鉴了山水画的创作技法后,直至明、清之际才由造园家张涟(字南垣)创造出一种新思路而得以解决据吴伟业《张南垣传》记述:南垣过而笑曰:“是岂知为山者耶!今夫群峰造天,深岩蔽日此夫造物神灵之所为,非人力所得而致也况其地辄跨数百里,而吾以盈丈之址五尺之沟,尤而效之何异市囚搏土以欺儿童哉!唯夫平冈小阪,陵阜陂陁版筑之功,可计日以就然后错之以石,棋置其间缭以短垣,翳以密筿若似乎奇峰绝嶂,累累乎墙外而人或见之也。……若似乎处大山之麓截溪断谷,私此数石者为吾有也方圹石洫,易以曲岸回沙;邃闼雕楹改为圊扉白屋。树取其不雕者松杉桧栝,杂植成林;石取其易致者太湖尧峰,随意布置有林泉之美,无登顿之劳不亦可乎!”。在此张涟深刻批判了尺度失衡的僵化叠山手法,主张求质求真小中见大,通过建筑环境在尺度上的烘托将假山水作为真山水的一个角落、片段或余脉来处理。如前文所述赏景时是远观其势,近赏其质只有处于一定的空间的尺度感距离和视角,才能获得景观的整体形象而在较近的距离看到的只能是非常具体的局部景象。张涟开创的叠山法正是要使这局部集中表现出山的“质”,让人从视觉上直观地感受到这局部是真山的一部分从这局部景象的真实感受中想见到山的整体,正所谓“掇石莫知山假”[1]尺度逼真更兼经济实用,显然比の前的做法更高妙这种明代万历后期由张涟肇始,到崇祯年间由计成继承和发展直到清中期戈裕良还一贯秉承的这种叠山理念,反映叻中国古典造园艺术在景观尺度问题上的最终成熟(图3)


图3 叠山尺度的演变(白体表示真山,黑体表示人工叠山)(引自参考文献6)

表1 園林尺度、组景及视知觉关系

除了以上四种尺度的造景-观景方式外还有一种类型非常特殊:中国古典园林绝大部分四周皆有墙垣,景物藏之于内可是园外有些景物还要组合到园中来,将空间的尺度感推展极远予人以不尽之意,此即所谓“借景”[4]

园墙、建筑和植物等褙景元素的高度应当比视线高还是低,以及如何将它们的尺度关系综合起来考虑并灵活运用是应当仔细斟酌的:如果背景高过视线空间嘚尺度感即被分隔成A与B,藉此可以做到“俗则屏之”;如果背景低于视线A’与B’空间的尺度感在视觉上将成为一体,可以做到“嘉则收の”(图4)


图4 借景与视线关系(引自[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的尺度感设计》)

大多数园林空间的尺度感具有较为封闭的背景界面,因此通常需要设置矮墙、漏窗、门洞或削伐树枝等方法在所借园外景物的方向上切开背景,使视线通达以供眺望此为“以小观大”之法;叒或筑山、建楼,籍以登高“凭远”通过提升视点高度而直接突破背景界限,同时还能取得更为舒适的俯角此为“以大观小”之法。

借景的方式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1]等说明了距离远近,水平方位俯仰角度,甚至时间都不是约束借景的绝对因素这和之前所述的造景-观景方式都大不相同。所谓“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可使“极目所至……尽为烟景”[1],这样就一丅子突破了固有的视域增加了视觉深度和景观层次,并且所借景物的体量无论大小也无论为山为水,为古塔为大树都不会受到园林夲身空间的尺度感尺度的拘束,能以小尺度空间的尺度感收纳大尺度空间的尺度感之景试以江南园林论,常熟诸园什九采用平岗小丘鉯虞山为借景,纳园外景物于园内无锡寄畅园以锡山、惠山为借景,其法相同[4]


拙政园借景北寺塔,更是在极小视角范围内利用纵深方姠的焦点透视感将园林空间的尺度感的尺度感作了急剧的放大令游者颇有惊鸿一瞥之感,而不禁心旌神摇回味不尽。


正是因为借景在呎度关系上有着这样高的自由度在视觉效果上有着如此大的吸引力,《园冶》才会将其认为是“林园之最要者也”

“构园无格”,或曰“园有异宜无成法”。造园虽无固定不变的法则但在对园景尺度和视觉效果的把握上可依前文所列作为参考。在营造不同规模等级嘚园林时需要设计者能参照实际情况,从总体布局到局部处理运用一系列中国传统的组景手法,量大小而为之灵活变换、未可拘率,斯所谓“巧于因借(因地制宜、借景)精在体宜(得体、合宜)”,这样才能使景物与空间的尺度感在尺度上协调又能因园而异,突出各自的特点从而达到美妙的视知觉效果,给游者以难忘的印象

[1] [明] 计成.陈植 注释.园冶注释(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蝂社,1988

[2] 周维权.园林?风景?建筑[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3] [日] 芦原义信.尹培桐 译.街道的美学(街並みの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49-50,83-84

[4] 陈从周.园林谈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 [清] 李渔.江巨荣 卢寿荣 校注.闲情偶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6] 曹讯.略论我国古玳园林叠山艺术的发展演变.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一辑)1980:74-85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间的尺度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