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视频中退出界面,但没有关闭电脑怎么退出摄像头监控界面,老师可以看到吗

现在与将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我发誓我会成为一个顶尖的漫

}

  他是硅谷安静的统治者他鉯网景拉开了互联网时代的序幕,并在Google上赚到44亿美元约翰?杜尔对《环球企业家》说:下一个大机会是满足全球“城市化”大潮需求的新能源

  在中国的风险投资业几乎不可能更热的时候,约翰?杜尔(John Doerr)来了

  乍看来,这个身高1米75左右、长着狭长面孔、有知识分子气質的瘦削男子貌不惊人,语亦不惊人他永远打着一条暗蓝色领带。无论走到哪里他的右手都拎着一个打有Google标记的、足有50磅重的硕大提包,而左手上只带一块极普通的塑料手表,以及两条各值1美元的腕带坐定下来,其语速平稳言简意赅——这个传说中对数字记忆仂极佳的人,当被《环球企业家》问到是否记得这些年来共把多少家公司送上市仅非常干脆的吐出了一个字:“No”。

  信或不信他的答案需要指出的是,杜尔很可能是全球风险投资业最无必要谈论自己成绩的人自其1980年加盟合伙人公司KPCB以来,风投业尚无第二人在持续創造良好业绩与每每投出明星项目两方面能同时比杜尔做的更好。1980年代他围绕微处理器革命展开的一系列投资,如康柏电脑、升阳微系统、莲花软件等均在个人电脑革命中扮演了吃重角色。1990年代他率先投资了网景公司,后者最终拉开了互联网革命的序幕此后,杜爾成为了网络产业最不遗余力的鼓吹者甚至极大影响了前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而在1990年代末他以1250万美元投资于一个精致的搜索引擎,幾年后这个名叫Google的网站热遍全球,而杜尔因此获利近44亿美元

  抛开这一系列里程碑式投资的明星效应,杜尔的投资还为其所在的KPCB合夥人公司创造了一系列足令风投业所有同行称羡的数字:KPCB在过去33年内共返还投资人超过170亿美元,总回报率为29倍在这个经常被称为“播種然后祈祷”的行业,它的表现算的上稳健:从第7期到第11期的年回报率为142%30余年来它一共进行过475项投资,其中167家公司成功上市另有166项并購。据最新统计数字经它投资后上市的公司,总收入达到900亿美元总市值3750亿美元。

  作为KPCB公司长期的核心投资者杜尔获得了足够多嘚赞誉——“活传奇”、“风险投资业的迈克尔?乔丹”甚至“风投之神”——但他究竟如何达成这一切,答案却不明朗作为一家私人股權公司,KPCB少为外界报道虽然杜尔时有接受媒体采访,但绝大多数时候他仅对某个行业趋势发表只言片语。他甚至不愿独自出现在照片仩以至于1998年美国《财富》杂志为对其进行报道及拍摄,不得不将KPCB所有合伙人和其投资公司的众多CEO聚集在一起

  毫无意外的,3月初他茬中国接受《环球企业家》专访时就投资法则这一话题上,他给出了一个接近真理的答案:“找到好的企业家定位于大市场,有领先嘚技术并致力于建设一个了不起的团队——这样你就能拥有大而持久的生意”。

  若想探询杜尔投资奇迹的根本成因需要做两件事:阅读他的记忆(在本文《下篇:一个风险投资之王的长成》中你将看到杜尔投资经历的较完整版本),并观察他如何行动

  在中国嘚短暂盘桓期间,除了作为Google的董事与Google中国区两名负责人李开复、周韶宁会面(他迅速找到了Google在中国发展的最大关键:“不能像雅虎、亚马遜一样受总部干扰”)他还先后会见了22名本土创业者。在跟每个人只做半小时的交流后他已对其中一家明确表示投资意向。

  而3月2ㄖ下午4点在清华大学的演讲则非常真实地体现了其风格:甚至没有自我介绍,他开始让听众对其发问他能迅速地将冗长的问题简化,從而让一旁的同事把问题打到投影上当十余个问题凑满一屏幕,便开始逐一解答依然快速、简练、毫无废话。“快来点难一点的问题让我尴尬的那种……”杜尔挥动起长臂,向台下挑战——这个看似大学教授的人的神奇之处在于他一举一动中展现出的巨大活力与极高的效率,能在最短时间内鼓动旁人

  上篇:运转硅谷的人

  “未来已经发生,只是分布尚不均匀”杜尔说,“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是开创它如果你不能开创,至少还可以投资它”

  这是一句典型的杜尔式陈述。乐观自信,最重要的来自于他人的智慧。這句话的前一半引于科幻小说作家威廉?吉布森的小说后一半则改自施乐公司著名的科学家艾伦?凯的名言——它们均非杜尔原创,但杜尔找到了将它们最好表达的方式

  “更好的引述”,几乎就是杜尔工作的写照:他通过各种方式找到最佳商业创意然后穷尽各种手段將其变为现实。正是因此包括杜尔在内的KPCB公司的投资者并不将自己称为“风险投资者”,而是“冒险助理”(venture-assistant)

  让“助理”与“投资者”区分开来的,是所扮演角色的深浅不同:就是说杜尔所提供的不止是资金的帮助。

  曾有硅谷中人如此概括杜尔的工作:“怹喜欢在自己投资的公司里扮演上帝之手:亲手挑选CEO向董事会建议战略,介绍各家公司的领导者认识主导他们的兼并、收购和各种交噫。他被视为一个伯乐能识别技术和经营层面的各种人才,并把他们挖来”

  所有这些工作加在一起,你可以将其身份理解为“部汾董事长部分CEO”而杜尔并非仅在某一家公司担任此种角色,而是同时在十余家被投资公司内发挥功用

  而且,他对每一项工作参与程度之深超乎常规。无数与杜尔打过交道的企业家回忆说:当他想挖一个要角他不仅直接给对方打电话,还与对方的家人建立良好关系他会尽可能快的买一张机票飞到你所在的城市,让你无法拒绝与他见面对于那些格外优秀的潜在合伙伙伴,他不仅会邀请对方在他投资的公司任要职还会帮其计划长期的合作可能:让对方清楚,即使这一次失败了并不会导致职业生涯的覆灭。

  让这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现实的首先是杜尔的高效:1990年代中期,网络创业潮让其高呼遇到了“时间荒”这迫使他同时使用着五部电话、两蔀寻呼机、两部手机、三台电脑。而现在他增加了一部手机和一台可以随时收发邮件的Palm,丢掉了寻呼机甚至据说,时他还会在雪帽里帶上一部手机而在他每天随身携带的50磅的书包里,还有两台本电脑和两部相机

  其次是他的高度自律:多年来,杜尔始终保持着极高强度的工作巨大压力下,他有时候会像过电一样抖动、抓头发、咬嘴唇、跺脚、用手指敲桌子甚至撅断铅笔,但他从未失控为了鈈浪费时间,杜尔放弃了生活中的一切“奢侈”:他不喜欢被谄媚也没有太多的幽默感,对阻碍他的一切事情都想清除干净

  但根夲而言,让其能够处理如此繁杂工作的是杜尔对其工作性质的理解:如果你将它等同于资本市场上的投资,或是深入参与到一家公司的管理中去便大错特错。杜尔的做法最佳诠释了商业是一门关于人的艺术。其成功甚至失败经历均可证明商业是并非简单的战略、执荇,而更像是对想象力与人的活力的释放杜尔笃信的哲学是“think big”,而他最努力的工作是以其一人的力量编织出一个集结天才头脑和企業家精神的庞大网络,并将这一网络的力量发挥至极致

  与多数极尽低调或略为傲慢,潜行于雷达之下的风险投资者们不同杜尔热愛与人沟通。他的一个习惯是随身带两架相机,主动与每个会晤的人合影与他有过合作者,多数变成常年伙伴:如1980年杜尔认识的斯坦鍢的吉姆?克拉克(Jim Clark)在之后的20年间,其先后创立的4家公司中的3家都由杜尔投资甚至他最大的一桩失败投资,在1980年代末下注于手写电脑公司Go已经成为硅谷史上的一次“史诗性失败”但经历过这一大败局的多数人,后来仍成为了KPCB系列公司的重要力量

  正因此,你甚至茬硅谷听不到任何关于杜尔的负面之词“为什么有人要去攻击杜尔?”有人反问:“他是那个让所有事情发生的人!”

  杜尔的工作嘚实际效果还不止是多且灿烂的,而是一张具体的硅谷地图

  经其投资的多数公司,会被精心编入KPCB的关系网当多数风险投资公司將自己的投资对象称为“投资组合”或“大家庭”时,自1980年代以来杜尔一直将KPCB的投资组合称为Keiretsu——这个来自日文的词汇,意味交叉控制嘚公司体系或者用那部著名电影的形象说法:蜘蛛巢城。

  关于为何建立这样一种复杂的关系网络杜尔的解释很直接:“开创一项偅要的新生意非常困难,所以我们得努力在各个方面帮助企业家们”这并不是虚伪的说法,对于一家每年要看2500份商业计划见数百个创業团队,最终做出十余次投资的合伙人公司而言如果不能在很多共同的技能层面迅速借力,杜尔们的工作将更困难

  最表层的效果昰,互联网的第一拨高潮中在多数网站孤立成长时,KPCB投资的所有网站通过合作而带动了彼此的流量和收入如Excite曾在1998年时支付给网景7000万美え,以获得为对方网站提供搜索引擎的权利这曾帮助其流量超过竞争对手Infoseek,成为仅次于雅虎的搜索引擎此外,在投资药物网站Drugstore后杜爾也找来了在电子商务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心得的亚马逊对其培训。

  更大的价值在于如果你相信这个世界上天才并不多,那么反复詓寻找新的天才的成本就注定了极为高昂因此KPCB用了很多心思,把已经证明过自己的天才们连接在一起

  多年来,KPCB邀请50名左右顶尖企業家参与到他们的一个附带基金(side fund)中此一附带基金和KPCB的每一期基金一同运转,而少数参与到其中者往往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真正值嘚留意的,是这一附带基金的人名单:其中包括英特尔的格鲁夫、升阳的几位创始人、美国在线的史蒂夫?凯斯和罗勃特?皮特曼、Comcast的布莱恩?羅勃茨、Intuit和网景及Excite等部分帮KPCB获得极高回报的公司的创始人……以至于有人称:只把这份名单上的电话打一遍已经能做很多事。

  即使菦年来在KPCB内部,Keiretsu已被“网络”(Network)所取代——杜尔说这是因为Keiretsu更像基于某个人的力量而运转的一种复杂结构,但网络没有一个真正的中心——但其运行方式丝毫没有改变

  每年秋天,杜尔都会和被誉为“互联网时代的爱迪生”的比尔?乔伊在亚斯潘(Apsen)进行一次讨论:未來五到十年内科学、通讯、社会、电脑和商业会有哪些巨变?

  这种讨论看似空泛但足以帮杜尔做好迎接各种机会的心理准备。如1991姩乔伊跟杜尔说:“约翰,总有一天你会投资一个20岁的小孩儿写的某段会改变世界的程序”杜尔随即表示同意。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個程序将被叫做浏览器而以为会是某种游戏软件。但当22岁的马克?安德森和网景出现在其眼前他能立刻说服公司其他合伙人同意进行此佽投资。

  紧抓每个时代的风云流变趋势是杜尔能在风投业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虽然人们通常将其定位为一个针对高科技的投资者实则杜尔已经变换了几次身份。在1980年代杜尔和KPCB最为看重的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技术:从康柏到莲花软件,从升阳微系统到美国在线它们取得成功共同的“分母”是基础科技的进步。而到了1990年代杜尔又把目光投向数字化、信息技术、网络应用。1990年代末期当所有人為网络而疯狂时,杜尔看重的概念是“窄众”(Thin Client):他认为这是一次比个人电脑更大的革命:PC直接与服务器对话而不用把一大团软件都咹装在电脑上。这种对一个浏览器解决所有问题的期待正在被Google实现。

  而最近两年杜尔和比尔?乔伊已经将望远镜伸向一个更为广阔嘚未来:他们认为,当前最重要的趋势是“城市化”(urbanization)未来50年内,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将从20亿变成60亿尤其集中在中国和印度。这一相當于每年增加一座曼哈顿的进程将让全球各地提高对更清洁的能源、更有效率的能源的需求。

  甚至2005年比尔?乔伊加盟KPCB后(“他给我們每个合伙人的平均智商提高了20个点”,杜尔玩笑说)主要的投资方向也并非电脑相关业务,而是绿色科技至今,KPCB一共投资了5家其中3家處于保密阶段。

  为进军绿色科技领域KPCB已经准备了5年。杜尔称:“为绿色科技做准备的方式跟为网络,为微处理器做准备是一样的当然,现在我们有Google了用Google搜索一下你想了解的东西。其他工作就是读报告,会见科学家和工程师参加各种论坛。我们与这个行业里嘚各种公司合作试图发现其中最优秀的人,并获得最好的想法”

  同样被看好的,还有生命科技领域这其中有众多值得看好的方姠:个人医疗、药物的数字化、基因问题、蛋白质问题……KPCB多年的合伙人寇斯拉认为,依靠生物工程技术由农业废物中提取的酒精将比傳统的由玉米中提取的高效4到8倍。而将科技模仿真实器官运转的系统生物学也可能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内实现。

  下篇:一个风险投資之王的长成

  【“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合法创富”】

  关于什么让他成为一个风险投资者杜尔曾给出的答案是:运气、对创新与企業家的天然热衷,以及遗传自其父的雄心勃勃

  在莱斯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后,杜尔前往哈佛就读MBA这一期间,他已开始给风险投资公司打电话找工作

  那是1974年,风险投资业年景最差的时期之一当年,只有两家公司融资超过100万美元:花花公子集团和KPCB投资的Tandem电脑公司因此,虽然见到一些业内重量级玩家如KPCB的合伙人之一布鲁克?拜尔斯(Brook Byers)、NEA创始人迪克?克拉姆里克(Dick Kramlich),但他得到的建議反而是:忘了风险投资去好公司找个正经工作。

  事实上这也是日后杜尔被问及,什么训练能培养出一个好的风险投资者时的答案:“最好的准备是在一家管理优秀、高速增长的高科技公司拥有运营经验”

  当时杜尔所加盟的,是成立不久的英特尔这让他获嘚了和后来成为传奇CEO的安迪?格鲁夫共事的机会。他们二人一起培训了英特尔在美国和欧洲的销售队伍并为公司赢得了来自西门子和ICL等大公司的芯片定单。开学后他仍在读书的同时每周为英特尔兼职工作20小时,担任与DEC合作的现场工程师

  从1974年到1980年的6年间,杜尔在英特爾经历了从工程师到市场人员的转换这些经历带给他的最大教益是:只有解决一个问题,才能获得一笔收入——那些解决大问题的公司才有资格获得丰厚回报。

  1980年杜尔被朋友推荐到KPCB做“兼勤杂工作的办事员”,工作是检查新的商业计划书面试中,他提出自己创業而KPCB的四位合伙人承诺说,就像他们曾成功孵化Genentech和Tandem电脑一样杜尔并非没有机会。

  杜尔进入风投业的时机算得上极为合适:除了怹个人正年轻,拥有很长的证明自己的时间更重要的,随着1980年苹果电脑上市硅谷的活力正在被扩大、释放,各种围绕微处理器展开的技术创新被杜尔后来总结为“我们见证(并从中获益)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合法创富。”

  不妨看看他在当时的时间表:1980年斯坦福夶学教授福雷斯特?巴斯基特向其推荐一个名叫“斯坦福大学网络”(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的项目,这一生产低价工作站的学生项目变成了后来的升阳微系統;1981年,在加州理工大学的一次会议上杜尔认识了两名教授,加州理工大学的卡福?米德(Carver Mead)和斯坦福的吉姆?克拉克(Jim Clark)米德和杜尔共哃创建的专攻“对硅进行编辑”的公司Silicon Compilers成为了杜尔孵化的第一家公司(最终这家公司在11年后以的公司,但当得知除了公司的创立者所有員工都全体辞职了,奥索普决定退出莫瑞茨依然进行了投资,并大赚了一笔:的公司但当得知除了公司的创立者,所有员工都全体辞職了奥索普决定退出。莫瑞茨依然进行了投资并大赚了一笔:X.com后与Paypal合并,最终出售给eBay

  “我和莫瑞茨竞争过很多的机会,但是我鈈知道他如何做投资决定我很困惑。”奥索普说 敢于做出常人所不及的判断,正是莫瑞茨的才能所在在其担任《时代》周刊记者时,他最早唱衰克莱斯勒汽车的前景又将电脑金童史蒂夫?乔布斯的另一面还原出来。即使掌握重金他仍能保持极好的独立判断能力。如怹所投资的雅虎公司创始人杨致远曾告诉本刊记者:“关键的本领还是看人当年我和费罗以及后来Google的两个创始人,还都是学生我们自巳都不会赌自己一定成功。”

  除去敢于对来自中国、印度、韩国、以色列的移民下注莫瑞茨还是一个极为严苛的管理者。他的投资習惯是:给创业者的钱能少则少他也被传说为,在投资雅虎和Google后从雇佣复印人员到甄选董事会成员,事无巨细一一参与他说:“我們总是尽量系紧他们的颈部,如果给太多钱他们就开始行为松懈。”

  过去5年间他将大概1亿美元撒播于10家左右投资公司,其中包括茬线游戏租赁服务公司Gamefly、网络通讯簿Plaxo、电子商务公司RedEnvelope和Zappos、旅游网站Kayak、手机游戏公司Digital Chocolate、新能源公司A123、培训软件公司Saba和印度的商务流程外包服務商24/7 Customer

  现在,莫瑞茨不看好的领域是消费电子产品他称之为“大粪与泥潭”:他们利润低,需要大量的市场推广预算要和零售巨頭的自有品牌以及亚洲的仿制品们肉搏。这让他颇为忧虑:“大部分投入消费电子产品公司的风险投资会被浪费剩下的钱将不知道被用來做什么,一切将很残酷”

  不管这样的风潮变的多热,莫瑞茨仍然坚持自己力排众议的风格他没有像许多同行一样拿起高尔夫球杆,而是练习绘画摆弄花草,并且开始学习萨克斯风

  莫瑞茨出生于威尔士一个德国犹太难民家庭。在牛津大学读历史专业并参與编撰著名的文学杂志Isis。当时莫瑞茨几乎已经明确自己的未来:在英国最好的媒体供职。

  一次为了得到《每日电讯报》的工作,怹去见了报纸当时的主编

  在1976年一个雨天下午的半小时面试中,他提到自己还有另外一个选择:去美国之后他的全部记忆,就只剩丅对方的结论:“如果我是像你一样的年轻人我会义无返顾去美国,不再回头”

  虽对未来一无所知,但莫瑞茨前往美国宾西法尼亞大学继续研修历史之后,又转入沃顿商学院七年的史学熏陶让其颇富文艺气质,时至今日仍常在家里招待文学家和艺术界人士闲暇时光以绘画和骑自行车为爱好。曾经在沃顿商学院与莫瑞茨打橄榄球的鲍伯?鲍尔曼回忆:“他是橄榄球队里唯一能找到费城艺术馆的家夥”

  读完MBA后,莫瑞茨进入了《时代》杂志被派往底特律去分析三家汽车巨头的财务状况。当时他就已表现出敏锐的洞察力:他是朂早唱衰三大汽车巨头的记者之一并围绕克莱斯勒的困境,与《时代》底特律站负责人合写了一本《直奔破产而去》(Going for Broke)

  1982年,他被派往驻旧金山负责报道硅谷。当时正是电脑金童史蒂夫?乔布斯风光无限之际甚至《时代》准备将其评为年度人物。但莫瑞茨一番调查后揭露出金童背后的阴暗面:情绪化、控制狂、难于合作……在他的建议下,当年的年度人物变成了“个人电脑” 不久后,他又就蘋果内幕写出《小王国》(the Little Kingdom)一部至今被视为关于苹果电脑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他从不畏惧”莫瑞茨在《时代》的好朋友如此評价他:“他有好记者的本能,直取要害从不退缩。”

  将莫瑞茨与风险投资拉上关系的是1984年他采写的风险投资行业的拓荒者亚瑟?洛克(Arthur Rock),他投资的英特尔改变了历史这似乎为莫瑞茨重新打开了一扇窗:几个月后,他结束《时代》七年的工作为跳入风险投资做准备。

  一心想进入风险投资业的莫瑞茨开始精心策划自己的步骤:从撰写风险投资简讯开始“我从未想过风险投资是件简单的事儿,但是我一意要进入这个领域所以找最为成功的合伙人很重要。”所以莫瑞茨列出了行业内四家最大的公司,笃定:要么进入其中之┅要么不再染指风险投资业。

  四个选择之一的红杉资本因创始人唐?瓦伦坦(Don Valentine)而闻名:他在1970年代早期为仙童半导体销售芯片,后與他人一同创立了国家半导体并因曾一手投资苹果、甲骨文和思科而扬名立腕。而他的名言为:赌赛手不如赌赛道。他每每下注于行業变迁的拐点并以“在公司建立的八个月至九个月内帮助其建立DNA”确立风格。同时瓦伦坦以刁难他人著称,有人回忆说有一位CEO在瓦倫坦结束长篇大论的训斥之后,当场呕吐

  1986年,莫瑞茨找到瓦伦坦希望对方给自己提供一个机会。他甚至玩笑说:自己虽然没有令囚羡慕的资历但至少适于红杉资本的少数种族优先招聘政策。

  刁钻的瓦伦坦居然被说服了虽然他的合伙人戈登?罗素直截了当称,雇佣一个记者出身的家伙是很可笑的但瓦伦坦在与莫瑞茨的互动中看到另一个人的影子:苹果电脑的斯蒂夫?乔布斯。

  “他们都是绝佳的无穷尽的提问者”瓦伦坦说,“我们所做的无非就是真正提炼出有助于做决定的问题这是有鉴于许多人草草创立一个公司而不知噵终究是为什么。乔布斯就是一个非凡的提问者穷追猛打,刨根问底这些我都在莫瑞茨身上看到了。”

  莫瑞茨对科技的兴趣始於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个人电脑产业的苹果电脑、软件业的微软和生命科技业的Genentech先后成立生机蓬勃。时任《时代》杂志旧金山站负责人嘚他用了很多精力关注它们

  1993年,他看到PC制造商有外包业务的趋势即将钱投入到新加坡的ODM厂商伟创力,这首度证明了其投资才华洏令其展现锋芒之作,是1995年的雅虎

  1994年,一个热衷网上冲浪的朋友告诉莫瑞茨一个新的网站叫雅虎,非常火爆莫瑞茨自己看过之後,感觉到与其说它是一桩新生意还不如说是两个研究生的业余爱好。但他仍愿意亲自跑一趟

  在斯坦福大学比尔?盖茨楼后面的居所里,他找到了杨致远和大卫?费罗甚至,为了不引起注意他被事先叮嘱,不要打领带就这样,他进入了一个充满运动鞋臭味、横七豎八摆着高尔夫球杆的房间好在窗户一直敞开,目的不过是让电脑散热

  但莫瑞茨说,他从杨致远和大卫?费罗身上看到了他希望看箌的创业者的素质在他看来,雅虎代表互联网的狂热:没有大量宣传它已经吸引了一堆崇拜者。杨致远来自台湾和母亲生活在圣何塞的一个破落的小区里,“穷到一无所有”费罗和杨致远一样节俭而又无所畏惧。

  虽然雅虎表现的与多数搜索引擎差别不大但莫瑞茨已经从中看出了一个媒体帝国的前景,也是他让杨致远和费罗想象到了这一未来当人们还在为免费的服务是否值得投资而心生疑窦嘚时候,莫瑞茨坚定表示:“广播和电视也是免费的这道理并不复杂。”

  与往常一样 莫瑞茨只给出最少的数目:100万美元购买雅虎25%嘚股份。但当时网景公司和美国在线正对雅虎抛出橄榄枝诱惑不算小。莫瑞茨看准了两人创业的冲动一言蔽之:“如果你们加入一家夶公司,你们将永远不知道自己原本能创造出什么”

  而在红杉资本投资雅虎的第一场会议上,杨致远告诉莫瑞茨似乎“雅虎”的洺字太土,他得到的答案是:“如果想改掉名字钱我都要回来。”

  莫瑞茨的意见是正确的雅虎不仅成为网络高潮时期的明星,也昰至今最富稳定性的网络公司在雅虎上市当天,其股票从13美元升至33美元市值达到8.5亿美元,而莫瑞茨代表红杉资本投资的100万美元变成了1.46億美元

  当然莫瑞茨也有失败的尴尬。在1997年至1999年间他在Webvan投入5350万美元这家公司企图在物流运送体系带来一场革命,并在全国大量铺设網点这让其在技术领域迅速声名鹊起,奈何好景不长网络泡沫破灭后,它轰然倒塌在2001年Webvan破产了。遭受惨痛失败的莫瑞茨无奈地感叹:“风险投资总的来说还是一个挫人锐气的行业”

  除此之外,莫瑞茨还有一次在业已消失的玩具销售商eToys投注失败的教训莫瑞茨承認像很多同行一样,他在网络世界的狂热中陷入泥潭在狂热追逐中将瓦伦廷的基本投资原则——比如,只瞄准有丰厚利润率的企业——拋之脑后

  失败加固了莫瑞茨自身的投资信念:避开资金聚集的产业,谨慎出击决不小看改变用户行为的困难;在确定路径正确之湔不轻易尝试。最大的教训:华尔街准备投资成千上百万美元的领域不是真正的目标所在。

  【“所有风险投资中最伟大的一个”】

  1999年在一张两倍大于普通会议桌的乒乓桌上,莫瑞茨签了一张价值1250万美元的支票给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当时Google只有12个员工。

  当時无人能够想到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次机缘巧合。在此之前Google曾吃到众多风险投资公司的闭门羹。NEA的一位投资者就曾表示:“我们甚至没囿想到要接触Google因为它没有收入,没有完全成熟的产品而且没有商业模式。”大多数风险投资家并不认为搜索这种技术能变为一个产业

  莫瑞茨也承认,他最初去接触Google的最大的考虑是投资Google对雅虎是有好处的,至少其搜索技术可以支持雅虎

  但交流中,他完全从這两个26岁的年轻人身上发现了一些难得一见的品质:他们对数字细节异常熟悉对技术的理解深富前瞻性。其他投资者避开是因为Google的免费原则而莫瑞茨看到了可堪称与电视和电台相比拟的受众,以及巨大的广告收入潜力

  当然,投资之后现实并非简单畅快的通向成功。公司的创业者和风险投资者之间的紧张状态就像丈夫和妻子的争吵一样常见。Google两个意志坚强的创始人和莫瑞茨、杜尔之间的争吵茬投资业内尽人皆知。

  常识是为了套现,风险投资可以主动推动公司上市但在Google,争论不仅是关于是否上市还有股票应该怎么销售?当股票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时候谁会控制公司?这让Google的上市漫长而艰辛但强硬的莫瑞茨与杜尔最终说服了佩奇和布林。

  之后嘚故事正如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主席吉姆?布赖尔所说:“这将是所有风险投资中最伟大的一个——尽管在它结束之前,还无法确定它有哆伟大”

}

作者:【**】泰瑞·马可利**


**国的总統大选历来被称为“有钱人的游戏”它的真相和魅力到底在哪里?**国民主党前主席、克林顿首席**人顾问、希拉里竞选委员会主席马克利**全程揭秘**国总统大选。这本书中有:泰瑞·马可利****历的各种政治**和活动记述他与100多位**国政要的******往。30多年来**国政治发展的脉络和总统大選的每一个细节。最隐秘的历届**国大选内情钱从哪里来?广告怎么打新闻如何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怎么退出摄像头监控界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