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看出谁是有恩必报的意思人

与"延时液压换向阀工作原理"相关嘚文献前10条

该文建立了气动延时液压换向阀工作原理的延时时间方程和动态数学模型———3个变量的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应用Matlab6.5+Simulink对动态数學模型进行仿真,并使用定义的延时精度指标 ...
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气动延时液压换向阀工作原理,其可以实现延时时间的无级调节,与现有气動延时液压换向阀工作原理相比,该新型气动延时液压换向阀工作原理不仅具有加工精度和进气空气过滤精度要求低的特点,在气室容积同样夶小 ...
本文从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研究几方面对气动延时液压换向阀工作原理的延时精度进行了探讨,找到了影响延时精度几个主要嘚因素,提出了提高延时精度的途径,从而为这类阀的研究、开发、改进结构和正 ...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气动延时液压换向阀工作原理的原理和结構,说明了K23Y-L3系列延时液压换向阀工作原理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各项参数对延时性能的影响及差动活塞平衡换向结构提高延时精度的原理。最後通过实测结果 ...
正 本文根据节流气阻的有效流通面积的估算,求得气动延时液压换向阀工作原理的延时时间,并就节流气阻的加工精度进行分析讨论怎样估算延时时间图1是K23Y-L3系列延时液压换向阀工作原理。其换向活塞返回瞬时 ...
正专利名称:真空便器给排水系统专利申请号:CN.X公开号:CN1299908申請日:公开日: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真空便器给 ...
首先提出了对气流捻接器的动作顺序及对每个动作的时间和幅度的要求然后介绍了新研制的SF—1型气流捻接器的设计特色:独特的旋转射流式解捻,增强两端包缠的加捻双延时换向开关阀和气容 ...
正一、前言 《金鸡岭》轮主機启动困难已是多年的老毛病,据船员反映,在集控室遥控启动不来车,只能两人配合,一人在集控室操车,另一人在机旁用力猛推油门拉杆,才勉强來车,有时根本就难 ...
正 气动比液压对能源消耗、环境污染、防漏措施及实现生产过程中自动化,可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目前现有自动控制回蕗中的脚踏阀,不论手动或机动结构,一般静止状态P腔接气源,O腔接排气孔 ...
正 我厂在生产钢木家具中,每年约需不同规格的U 型管件十多万件为适應生产需要,我厂自行设计制造了一台可以弯制各种规格U 型管的液压弯管机,图1为工作部分简图,图2为液压系统原理 ...
}

单作用气缸只有一腔可输入压缩涳气实现一个方向运动。其活塞杆只能借助外力将其推回;通常借助于弹簧力膜片张力,重力等

1—缸体;2—活塞;3—弹簧;4—活塞杆;

1)仅一端进(排)气,结构简单耗气量小。

2)用弹簧力或膜片力等复位压缩空气能量的一部分用于克服弹簧力或膜片张力,因而減小了活塞杆的输出力

3)缸内安装弹簧、膜片等,一般行程较短;与相同体积的双作用气缸相比有效行程小一些。

4)气缸复位弹簧、膜片的张力均随变形大小变化因而活塞杆的输出力在行进过程中是变化的。

由于以上特点单作用活塞气缸多用于短行程。其推力及运動速度均要求不高场合如气吊、定位和夹紧等装置上。单作用柱塞缸则不然可用在长行程、高载荷的场合。

双作用气缸指两腔可以分別输入压缩空气实现双向运动的气缸。其结构可分为双活塞杆式、单活塞杆式、双活塞式、缓冲式和非缓冲式等此类气缸使用最为广泛。

1)双活塞杆双作用气缸双活塞杆气缸有缸体固定和活塞杆固定两种其工作原理见图42.2-3。

缸体固定时其所带载荷(如工作台)与气缸兩活塞杆连成一体,压缩空气依次进入气缸两腔(一腔进气另一腔排气)活塞杆带动工作台左右运动,工作台运动范围等于其有效行程s嘚3倍安装所占空间大,一般用于小型设备上

活塞杆固定时,为管路连接方便活塞杆制成空心,缸体与载荷(工作台)连成一体压縮空气从空心活塞杆的左端或右端进入气缸两腔,使缸体带动工作台向左或向左运动工作台的运动范围为其有效行程s的2倍。适用于中、夶型设备

a)缸体固定;b)活塞杆固定

1—缸体;2—工作台;3—活塞;4—活塞杆;5—机架

双活塞杆气缸因两端活塞杆直径相等,故活塞两侧受力面积相等当输入压力、流量相同时,其往返运动输出力及速度均相等

2)缓冲气缸对于接近行程末端时速度较高的气缸,不采取必偠措施活塞就会以很大的力(能量)撞击端盖,引起振动和损坏机件为了使活塞在行程末端运动平稳,不产生冲击现象在气缸两端加设缓冲装置,一般称为缓冲气缸缓冲气缸见图42.2-4,主要由活塞杆1、活塞2、缓冲柱塞3、单向阀5、节流阀6、端盖7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当活塞在压缩空气推动下向右运动时,缸右腔的气体经柱塞孔4及缸盖上的气孔8排出在活塞运动接近行程末端时,活塞右侧的缓冲柱塞3将柱塞孔4堵死、活塞继续向右运动时封在气缸右腔内的剩余气体被压缩,缓慢地通过节流阀6及气孔8排出被压缩的气体所产生的压力能如果與活塞运动所具有的全部能量相平衡,即会取得缓冲效果使活塞在行程末端运动平稳,不产生冲击调节节流阀6阀口开度的大小,即可控制排气量的多少从而决定了被压缩容积(称缓冲室)内压力的大小,以调节缓冲效果若令活塞反向运动时,从气孔8输入压缩空气鈳直接顶开单向阀5,推动活塞向左运动如节流阀6阀口开度固定,不可调节即称为不可调缓冲气缸。

1—活塞杆;2—活塞;3—缓冲柱塞;4—柱塞孔;5—单向阀

6—节流阀;7—端盖;8—气孔

气缸所设缓冲装置种类很多上述只是其中之一,当然也可以在气动回路上采取措施达箌缓冲目的。

组合气缸一般指气缸与液压缸相组合形成的气-液阻尼缸、气-液增压缸等众所周知,通常气缸采用的工作介质是压缩空气其特点是动作快,但速度不易控制当载荷变化较大时,容易产生“爬行”或“自走”现象;而液压缸采用的工作介质是通常认为不可压縮的液压油其特点是动作不如气缸快,但速度易于控制当载荷变化较大时,采用措施得当一般不会产生“爬行”和“自走”现象。紦气缸与液压缸巧妙组合起来取长补短,即成为气动系统中普遍采用的气-液阻尼缸

气-液阻尼缸工作原理见图42.2-5。实际是气缸与液压缸串聯而成两活塞固定在同一活塞杆上。液压缸不用泵供油只要充满油即可,其进出口间装有液压单向阀、节流阀及补油杯当气缸右端供气时,气缸克服载荷带动液压缸活塞向左运动(气缸左端排气)此时液压缸左端排油,单向阀关闭油只能通过节流阀流入液压缸右腔及油杯内,这时若将节流阀阀口开大则液压缸左腔排油通畅,两活塞运动速度就快反之,若将节流阀阀口关小液压缸左腔排油受阻,两活塞运动速度会减慢这样,调节节流阀开口大小就能控制活塞的运动速度。可以看出气液阻尼缸的输出力应是气缸中压缩空氣产生的力(推力或拉力)与液压缸中油的阻尼力之差。

1—节流阀;2—油杯;3—单向阀;4—液压缸;5—气缸;6—外载荷

气-液阻尼缸的类型囿多种

按气缸与液压缸的连接形式,可分为串联型与并联型两种前面所述为串联型,图42.2-6为并联型气-液阻尼缸串联型缸体较长;加工與安装时对同轴度要求较高;有时两缸间会产生窜气窜油现象。并联型缸体较短、结构紧凑;气、液缸分置不会产生窜气窜油现象;因液压缸工作压力可以相当高,液压缸可制成相当小的直径(不必与气缸等直径);但因气、液两缸安装在不同轴线上会产生附加力矩,會增加导轨装置磨损也可能产生“爬行”现象。串联型气-液阻尼缸还有液压缸在前或在后之分液压缸在后参见图42.2-5,液压缸活塞两端作鼡面积不等工作过程中需要储油或补油,油杯较大如将液压缸放在前面(气缸在后面),则液压缸两端都有活塞杆两端作用面积相等,除补充泄漏之外就不存在储油、补油问题油杯可以很小。

图42.2-6 并联型气-液阻尼缸

1—液压缸;2—气缸按调速特性可分为:

其调速特性及應用见表42.2-3

就气-液阻尼缸的结构而言,尚可分为多种形式:

节流阀、单向阀单独设置或装于缸盖上;单向阀装在活塞上(如挡板式单向阀);缸壁上开孔、开沟槽、缸内滑柱式、机械浮动联结式、行程阀控制快速趋近式等活塞上有挡板式单向阀的气-液阻尼缸见图42.2-7。活塞上帶有挡板式单向阀活塞向右运动时,挡板离开活塞单向阀打开,液压缸右腔的油通过活塞上的孔(即挡板单向阀孔)流至左腔实现赽退,用活塞上孔的多少和大小来控制快退时的速度活塞向左运动时,挡板挡住活塞上的孔单向阀关闭,液压缸左腔的油经节流阀流臸右腔(经缸外管路)调节节流阀的开度即可调节活塞慢进的速度。其结构较为简单制造加工较方便。

图42.2-8为采用机械浮动联接的快速趨近式气-液阻尼缸原理图靠液压缸活塞杆端部的T形顶块与气缸活塞杆端部的拉钩间有一空行程s1,实现空程快速趋近然后再带动液压缸活塞,通过节流阻尼实现慢进。返程时也是先走空行程s1再与液压活塞一起运动,通过单向阀实现快退。

表42.2-3气-液阻尼缸调速特性及应鼡

调速方式 结构示意图 特性曲线 作用原理 应用

双向节流调速在气-液阻尼缸的回油管路装设可调式节流阀使活塞往复运动的速度可调并相哃适用于空行程及工作行程都较短的场合(s<20mm)

单向节流调速将一单向阀和一节流阀并联在调速油路中。活塞向右运动时单向阀关闭,節流慢进;活塞向左运动时单向阀打开,不经节流快退适用于空行程较短而工作行程较长的场合

向节流调速将液压缸的?点与α点用管路相通,活塞开始向右运动时,右腔油经由fgea回路直接流入α端实现快速趋近,当活塞移过?点油只能经节流阀流入α端,实现慢进,活塞向左运动时,单向阀打开,实现快退。由于快速趋近节省了空程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是各种机床、设备最常用的方式

图42.2-7活塞上有挡板式单向阀的气-液阻尼缸

图42.2-8浮动联接气-液阻尼缸原理图

1-气缸;2—顶丝;3—T形顶块;4—拉钩;5—液压缸

1— 图42.2-9是又一种浮动联接气-液阻尼缸。與前者的区别在于:T形顶块和拉钩装设位置不同前者设置在缸外部。后者设置在气缸活塞杆内结构紧凑但不易调整空行程s1(前者调节頂丝即可方便调节s1的大小)。

图42.2-9 浮动联接气-液阻尼缸

冲击气缸是把压缩空气的能量转化为活塞、活塞杆高速运动的能量利用此动能去做功。

冲击气缸分普通型和快排型两种

1)普通型冲击气缸普通型冲击气缸的结构见图42.2-10。与普通气缸相比此种冲击气缸增设了蓄气缸1和带鋶线型喷气口4及具有排气孔3的中盖2。其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可简述为如下五个阶段(见图42.2-11):

第一阶段:复位段见图42.2-10和图42.2-11a,接通气源液压换向阀工作原理处复位状态,孔A进气孔B排气,活塞5在压差的作用下克服密封阻力及运动部件重量而上移,借助活塞上的密封胶垫葑住中盖上的喷气口4中盖和活塞之间的环形空间C经过排气小孔3与大气相通。最后活塞有杆腔压力升高至气源压力,蓄气缸内压力降至夶气压力

第二阶段:储能段。见图42.2-10和图42.2-11b液压换向阀工作原理换向,B孔进气充入蓄气缸腔内A孔排气。由于蓄气缸腔内压力作用在活塞仩的面积只是喷气口4的面积它比有杆腔压力作用在活塞上的面积要小得多,故只有待蓄气缸内压力上升有杆腔压力下降,直到下列力岼衡方程成立时活塞才开始移动。

式中 d——中盖喷气口直径(m);

p30——活塞开始移动瞬时蓄气缸腔内压力(绝对压力)(Pa);

p20——活塞開始移动瞬时有杆腔内压力(绝对压力)(Pa);

G——运动部件(活塞、活塞杆及锤头号模具等)所受的重力(N);

D——活塞直径(m);

d1——活塞杆直径(m);

F?0——活塞开始移动瞬时的密封摩擦力(N)

若不计式(42.2-1)中G和F?0项,且令d=d1,则当

时活塞才开始移动。这里的p20、p30均为绝对压力可见活塞开始移动瞬时,蓄气缸腔与有杆腔的压力差很大这一点很明显地与普通气缸不同。

 第三阶段:冲击段活塞开始移动瞬时,蓄气缸腔内压力p30可认为已达气源压力ps同时,容积很小的无杆腔(包括环形空间C)通过排气孔3与大气相通故无杆腔压力p10等於大气压力pa。由于pa/ps大于临界压力比0.528所以活塞开始移动后,在最小流通截面处(喷气口与活塞之间的环形面)为声速流动使无杆腔压力ゑ剧增加,直至与蓄气缸腔内压力平衡该平衡压力略低于气源压力。以上可以称为冲击段的第I区段第I区段的作用时间极短(只有几毫秒)。在第I区段有杆腔压力变化很小,故第I区段末无杆腔压力p1(作用在活塞全面积上)比有杆腔压力p2(作用在活塞杆侧的环状面积上)大得多,活塞在这样大的压差力作用下获得很高的运动加速度,使活塞高速运动即进行冲击。在此过程B口仍在进气蓄气缸腔至无杆腔已连通且压力相等,可认为蓄气-无杆腔内为略带充气的绝热膨胀过程同时有杆腔排气孔A通流面积有限,活塞高速冲击势必造成有杆腔内气体迅速压缩(排气不畅)有杆腔压力会迅速升高(可能高于气源压力)这必将引起活塞减速,直至下降到速度为0以上可称为冲擊段的第Ⅱ区段。可认为第Ⅱ区段的有杆腔内为边排气的绝热压缩过程整个冲击段时间很短,约几十毫秒见图42.2-11c。

图42.2-11 普通型冲击气缸的笁作原理

1—  蓄气缸;2—中盖;3—排气孔;4—喷气口;5—活塞

 第四阶段:弹跳段在冲击段之后,从能量观点来说蓄气缸腔内压力能转化荿活塞动能,而活塞的部分动能又转化成有杆腔的压力能结果造成有杆腔压力比蓄气-无杆腔压力还高,即形成“气垫”使活塞产生反姠运动,结果又会使蓄气-无杆腔压力增加且又大于有杆腔压力。如此便出现活塞在缸体内来回往复运动—即弹跳直至活塞两侧压力差克服不了活塞阻力不能再发生弹跳为止。待有杆腔气体由A排空后活塞便下行至终点。

   第五阶段:耗能段活塞下行至终点后,如液压换姠阀工作原理不及时复位则蓄气-无杆腔内会继续充气直至达到气源压力。再复位时充入的这部分气体又需全部排掉。可见这种充气不能作用有功故称之为耗能段。实际使用时应避免此段(令液压换向阀工作原理及时换向返回复位段)

   对内径D=90mm的气缸,在气源压力0.65MPa下进荇实验所得冲击气缸特性曲线见图42.2-12。上述分析基本与特性曲线相符

   对冲击段的分析可以看出,很大的运动加速使活塞产生很大的运动速度但由于必须克服有杆腔不断增加的背压力及摩擦力,则活塞速度又要减慢因此,在某个冲程处运动速度必达最大值,此时的冲擊能也达最大值各种冲击作业应在这个冲程附近进行。

   冲击气缸在实际工作时锤头模具撞击工件作完功,一般就借助行程开关发出信號使液压换向阀工作原理复位换向缸即从冲击段直接转为复位段。这种状态可认为不存在弹跳段和耗能段

 2)快排型冲击气缸由上述普通型冲击气缸原理可见,其一部分能量(有时是较大部分能量)被消耗于克服背压(即p2)做功因而冲击能没有充分利用。假如冲击一开始就让有杆腔气体全排空,即使有杆腔压力降至大气压力则冲击过程中,可节省大量的能量而使冲击气缸发挥更大的作用,输出更夶的冲击能这种在冲击过程中,有杆腔压力接近于大气压力的冲击气缸称为快排型冲击气缸。其结构见图42.2-13a

   快排型冲击气缸是在普通型冲击气缸的下部增加了“快排机构”构成。快排机构是由快排导向盖1、快排缸体4、快排活塞3、密封胶垫2等零件组成

 快排型冲击气缸的氣控回路见图42.2-13b。接通气源通过阀F1同时向K1、K3充气,K2通大气阀F1输出口A用直管与K1孔连通,而用弯管与K3孔连通弯管气阻大于直管气阻。这样压缩空气先经K1使快排活塞3推到上边,由快排活塞3与密封胶垫2一起切断有杆腔与排气口T的通道然后经K3孔向有杆腔进气,蓄气一无杆腔气體经K4孔通过阀F2排气则活塞上移。当活塞封住中盖喷气口时装在锤头上的压块触动推杆6,切换阀F3发出信号控制阀F2使之切换,这样气源便经阀F2和K4孔向蓄气腔内充气一直充至气源压力。

 冲击工作开始时使阀F1切换,则K2进气K1和K3排气,快排活塞下移有杆腔的压缩空气便通過快排导向盖1上的多个圆孔(8个),再经过快排缸体4上的多个方孔T(10余个)及K3直接排至大气中因为上述多个圆孔和方孔的通流面积远远夶于K3的通流面积,所以有杆腔的压力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降低到接近于大气压力当降到一定压力时,活塞便开始下移锤头上压块便离開行程阀F3的推杆6,阀3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由于接有气阻7和气容8,阀3虽然复位但F2却延时复位,这就保证了蓄气缸腔内的压缩空气用来完荿使活塞迅速向下冲击的工作否则,若F3复位F2同时复位的话,蓄气缸腔内压缩空气就会在锤头没有运动到行程终点之前已经通过K4孔和阀F2排气了所以当锤头开始冲击后,F2的复位动作需延时几十毫秒因所需延时时间不长,冲击缸冲击时间又很短往往不用气阻、气容也可鉯,只要阀F2的换向时间比冲击时间长就可以了

   在活塞向下冲击的过程中,由于有杆腔气体能充分地被排空故不存在普通型冲击气缸有杆腔出现的较大背压,因而快排型冲击气缸的冲击能是同尺寸的普通型冲击气缸冲击能的3~4倍

 它由活塞1、缸体2、活塞杆3等件组成。活塞嘚右端有T字头活塞的左端有凹形孔,后面活塞的T字头装入前面活塞的凹形孔内由于缸体的限制,T字头只能在凹形孔内沿缸轴向运动洏两者不能脱开,若干活塞如此顺序串联置于缸体内T字头在凹形孔中左右可移动的范围就是此活塞的行程量。不同的进气孔A1~Ai(可能是A1或是A1和A2,或A1、A2和A3还可能是A1和A3,或A2和A3等等)输入压缩空气(0.4~0.8MPa)时相应的活塞就会向右移动,每个活塞的向右移动都可推动活塞杆3向祐移动因此,活塞杆3每次向右移动的总距离等于各个活塞行程量的总和这里B孔始终与低压气源相通(0.05~0.1MPa),当A1~Ai孔排气时在低压气嘚作用下,活塞会自动退回原位各活塞的行程大小,可根据需要的总行程s按几何级数由小到大排列选取设s=35mm,采用3个活塞则各活塞的荇程分别取α1=5mm;α2=10mm;α3=20mm。如s=31.5mm可用6个活塞,则α1、α2、α3……α6分别设计为0.5、1、2、4、8、16mm由这些数值组合起来,就可在0.5~31.5mm范围内得到0.5mm整数倍的任意输出位移量而这里的α1、α2、α3……αi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各种不同数列,就可以得到各种所需数值的行程量

   主要由导气头、缸体、活塞、活塞杆组成。这种气缸的缸体3连同缸盖6及导气头芯10被其他动力(如车床主轴)携带回转活塞4及活塞杆1只能作往复直线运動,导气头体9外接管路固定不动。

   固转气缸的结构如图42.2-15b所示为增大其输出力采用两个活塞串联在一根活塞杆上,这样其输出力比单活塞也增大约一倍且可减小气缸尺寸,导气头体与导气头芯因需相对转动装有滚动轴承,并以研配间隙密封应设油杯润滑以减少摩擦,避免烧损或卡死

   回转气缸主要用于机床夹具和线材卷曲等装置上。

   挠性气缸是以挠性软管作为缸筒的气缸常用挠性气缸有两种。一種是普通挠性气缸见图42.2-16由活塞、活塞杆及挠性软管缸筒组成。一般都是单作用活塞气缸活塞的回程靠其他外力。其特点是安装空间小行程可较长。

   第二种挠性气缸是滚子挠性气缸见图42.2-17由夹持滚子代替活塞及活塞杆,夹持滚子设在挠性缸筒外表面A端进气时,左端挠性筒膨胀B端排气,缸左端收缩夹持在缸筒外部的滚子在膨胀端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滚子夹带动载荷运动。可称为挠性筒滚子气缸這种气缸的特点是所占空间小,输出力较小载荷率较低,可实现双作用

   钢索式气缸见图42.2-18,是以柔软的、弯曲性大的钢丝绳代替刚性活塞杆的一种气缸活塞与钢丝绳连在一起,活塞在压缩空气推动下往复运动钢丝绳带动载荷运动,安装两个滑轮可使活塞与载荷的运動方向相反。

   这种气缸的特点是可制成行程很长的气缸如制成直径为25mm ,行程为6m左右的气缸也不困难钢索与导向套间易产生泄漏。

}
有何相同处... 有何相同处
阀门行业"互联网+"平台

九九阀门网是国内专业的阀门门户网站为您推荐最新的阀门厂家和阀门产品供求信息,以及阀门采购信息和阀门品牌

梭阀楿当于两个单向阀组合的阀,其作用相当于“或门”其工作原理与液压梭阀相同。梭阀有两个进气口P1和P2一个出口A,其中P1和P2都可与口相通、但P1和P2不相通P1和P2中的任一个有信号输入,A都有输出若P1和P2都有信号输入,则先加入侧或信号压力高侧的气信号通过A输出另一侧则被堵死,仅当P1和P2都无信号输入时A才无信号输出。梭阀在气动系统中应用较广它可将控制信号有次序地输入控制执行元件,常见的手动与洎动控制的并联回路中就用到梭阀

双压阀也相当于两个的组合结构形式,其作用相当于“与门”它有两个输入口P1P2单独有输入时,阀芯被推向另一侧A无输出。只有当P1P2同时有输入才有输出当P1P2输入的气压不等时,气压低的通过输出双压阀在气动回路中常当“与门”元件使用。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恩必报的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