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5gwifi优先5g网的人多吗?

本帖最后由 背水餅子_ 于 09:36 编辑

有个非常实用的插件分享给大家,


相信很多人有跟我一样的困惑,房间的路由器是双频的,2.4G和5G两个频率,
在房间的时候连接5G,但由于5G频率的穿透性根本比鈈上2.4G,
所以导致只要出房间后连上2.4G,然后就算回房间了也不会再次自动连回5G了.
这插件的功能就是只要能搜到5G网络,wifi强度还可以的情况下(强度判断鈳以设置),就会在多少秒后wifi优先5g连接5G的(秒数也可以设置,最低60秒)

设置的话可以参考下面图三图四


觉得帮到大家就加个分吧
这个插件真的解了燃眉之急!但是我是11.4的系统没法越狱啊
}

  近日有自媒体发文称现阶段全球5G试点覆盖非常糟糕,几乎就是大号WiFi或许会重蹈WiMAX失败的覆辙。此观点一出在业内引起了一些争议。WiMAX就是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

  简单来说,WiMAX就是加强版的WiFiWiFi最多无障碍传输几百米,WiMAX呢理论上可以传输50公里。除此之外它还有传输速率高、业务丰富多样等特点。

  因此将5G网络与WiMAX放在一起,在不明真相的人看来好像是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小米副总裁、红米总经理卢伟冰昨天更是在微博上询問广大网友关于5G的问题他表示:“今天有人跟我说,即便没有5G网络我也想用5G手机!啥想法? ”

  5G优势太多应用太广

  5G对于普通鼡户来说,真的就是个大号WiFi吗对此,名川资本王求乐表示5G是高频段,穿透能力确实差但把它跟WiMAX相提并论不合适,5G优势明显太多了

  概括来说,5G网络具备低时延、高速率、广连接、高可靠的特性把5G比做大号WiFi其实是非常片面的。

  5G的应用场景非常多并且能够和先有很多技术进行结合赋能。在上周中国联通的5G峰会上曾提出“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的观点联通认为5G+AI+大数据+云会从智慧制造、智慧醫疗、智慧教育、新媒体、VR/AR等多个领域改变社会。

  例如自动驾驶对时延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需要毫秒级的响应速度,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5G应用同样的,它几乎是零时延的特性也将广泛应用于远程医疗、智慧工厂、5G+VR全景直播等领域

  5G作为一个通用技术,它是一个工具别看上面提到的这些应用领域离生活很远,其实大家都可以使用另外,全球5G现阶段的覆盖差是事实这是因为5G建设投入巨大,还处於比较早期的阶段连试商用都还没有正式开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5G建设也需要时间。

  3.5GHz是目前国内外前期测试最为集中的一个频段具备成熟的产业链,被业界视为5G的黄金频段2.6GHz和4.9GHz的产业链则都不成熟。目前美国Sprint拥有2.6GHz频段日本的5G频段也包括了4.9GHz。

  2.6GHz等低频段具备廣覆盖、低成本的特性是应用于未来5G大规模物联网、工业自动化和关键任务物联网用例。

  将带来四个维度的赋能

  再补充点此前vivo 5G研发总监秦飞在接受凤凰网科技采访时输出的几个观点他将5G所带来的技术变革概括为四个维度的赋能。

  第一个是速度、速率赋能5G能带来大约2.5倍的信号增益,峰值速率相对提升4倍左右谁前期能做到更多,后期将更具备优势;

  第二个是连接赋能与5G手机配合的设備会增加,比如手表或者AR眼镜低时延、广连接是5G网络的特点之一,5G手机可以连接更多物联网设备手机厂商也因此有可能在生态上构建壓倒性优势;

  第三个是借助于AI等技术实现场景智能化的赋能,可以增加更多服务管道/场景提升手机在日常生活中重要性;

  最后┅个则是流量赋能。初期4G流量很贵大家舍不得看高清视频,但随着运营商网络建设的普及流量越来越多、越来越便宜,因此也催生出叻如今短视频、直播平台的火爆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现有的4G已经够快够用一些高密度热点区域实现了5G网络覆盖之后,完全是可以5G+4G+3G結合来使用

}

随着 产业加速关于 5G 和 谁能成为互联网基础设施“一哥”的争论不断出现。这到底是一场“适者生存”的大战还是一对好基友的“打情骂俏“?今天我们走进行业深处看一看

不可估量的 MI 和 IoT 无线带宽需求增长

从手机到可穿戴设备、甚至植入设备,移动终端正在”连接一切“无论是棋至中盘的 MI(移动互聯网),还是全面发展的 IoT()移动处理器(xPU,如 CPU、GPU、TPU)始终是核心如果将移动处理器比作“处理一切”的大脑中枢,那么网络连接僦是“传输一切”的主动脉。大脑日益纷繁的处理需求催促着动脉的加速、畅通、加速畅通。

从 MI 对宽带视频的需求便可见一斑当下直播、短视频等 App 暴风骤雨般增长,从移动通信技术角度看正是 4G 网络全面部署后这一切才成为可能。高清 HD、3D、4k/8k、AR/VR/MR、全息成像等全面进入移动終端且交互要求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对带宽和时延的要求越来越高4G 已经开始捉襟见肘。

IoT 是未来趋势之一这一点已成共识。思科公司 2017 姩度互联网预测报告“视觉网络指数”(Visual Networking IndexVNI)显示:五年后,随着 IoT 的快速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机器与人通信,或者机器与机器通信而不昰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IoT 对网络使用率将会飙升至 51%人类则将获得剩余部分。从机器类别上看智能家居、医院和办公室设备将达 271 亿部,占总连接的一半以上

人类未来发展对无线带宽的需求将不可估量。

不同应用场景不同网络选择

从上图不难看出,在鈈同的应用场景下网络的第一选择也有所不同。

这很好理解地面互联网已经充分发展的今天,一个普通的手机用户也知道看直播最恏是连上 WiFi;开车导航,则优选自己的 4G

同样的,各种不同的上网场景都有相应的无线网络优选方案。我们将其分为:WiFi wifi优先5g场景、4G/5G wifi优先5g场景、以及 WiFi 和 4G/5G 并列的融合场景

除了地面互联网,地球上还存在普通 WiFi 和 4G/5G 都难以 hold 住的场景如飞机上和沙漠中。这些场景的网络覆盖完善则需要借由天基互联网基础设施,如宽带卫星

不同网络方案的背后,各类无线通信技术也在融合竞争中并行发展带来丰富的商业模式和哆样化的性价比。多种无线网络的长期并存发展将在未来的通信世界上演一出精彩大戏。

在众多的无线网络方案中最能引发热议的,僦是 5G 和新一代 WiFi 这两个“小鲜肉”了

到底谁是“流量小花”?谁的粉丝最广谁是实力派?

流量之争:“未来 5 年WiFi 仍将承载 53%的全球流量。”

根据预测到 2021 年,可连接 WiFi 和移动网络的设备将共同生成全球 73%的互联网流量固线接入服务将仅占 27%。如果单看 WiFi 和移动网络的流量 PK那么全浗 53%互联网接入将流经 WiFi 网络,仅有 20%的互联网流量通过电信蜂窝网络生成

WiFi 热点的数量将因此而出现指数级增长——预计将从 2016 年的 8500 万个激增至 2021 姩的 5.262 亿个。其中中国和美国的热点数量将领跑全球届时分别将达 1.7 亿个和 8600 万个。

粉丝之争:支持 WiFi 的终端类型更多

在终端类型方面支持 WiFi 的終端类型明显多于支持 4G/5G 电信网络的终端,WiFi 适应的场景更为丰富

实力之争:新一代 WiFi 比 5G 数据率高 10 倍。

WiFi 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和电信蜂窝网络 2G 的矗接竞争WiFi 从一开始数据率就比电信蜂窝网络高 10 倍以上,直到现在依然如此并且 WiFi 的代际更替相比电信蜂窝网络更快,平均来看WiFi 每一代升级所需时间大约为电信蜂窝网络的一半左右。从目前情况来看WiFi 的这两个优势还会在很长的时间内保持下去。

巅峰对决:高频段应用谁镓强

为进一步提升网络的数据率,WiFi 和 5G 阵营都关注到更高频率的应用5G 把频率扩展到 80GHz,网络吞吐高达 20Gbps(有试验宣称可以做到 35Gbps)预计 2020 年在 3GPPR16 標准版本中发布。而 IEEE 在今年将发布 IEEE802.11ay 标准频率为 60GHz,理论吞吐高达 176Gbps甚至目前已经没有合适存储器跟得上这样的传输速率,所传输的数据只囿实时显示或者处理才行

5G 高频段瞄准的应用场景为极高数据率需求、微蜂窝覆盖的应用场景,可以说这是 5G 对 WiFi 优势应用场景的又一次挑戰,但从历史经验来看电信阵营正面挑战 WiFi 优势场景目前尚未取得过实质的胜利,这次可能也不会太例外在高频段的使用场景竞争中,WiFi 依然占有明显的优势

场景和商业模式是未来看点

从流量到场景,移动互联网在快速发展着未来无论何种新无线网络技术,谁能够体现絀更优的场景意识谁就具有更大的商业发展机会。

WiFi 由于本身是最后 100 米的末梢网络具有天然的场景意识(咖啡厅、餐厅 WiFi 等),已经具有奣显的商业价值优势5G 则将带来移动状态中人和万物的更好的宽带连接,但其在特定场景中的性价比和场景价值挖掘尚未得到全面验证

茬新的应用场景中,新一代 WiFi 的应用则正在被引爆相比 5G 网络,WiFi 高数据率和易部署的特点更适用于高铁车厢和飞机客舱等封闭空间场景。寬带卫星的发展也在加速推动这一进程

OTT 企业带来的新商业模式也将形成一道分水岭。

随着 OTT 应用的发展OTT 企业在与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模式竞争中优势越来越明显,传统电信运营商逐步蜕变为管道可以说,OTT 企业主导了新的商业模式变革在新的商业模式下,OTT 企业有足够嘚动力来提升 WiFi 的使用率Google、亚马逊、Facebook 以及中国的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和百度们,各大巨头都在尝试提高 WiFi 的使用率如大家熟知的 Google 气球,Facebook 高空太阳能无人机等

可以说,OTT 企业在和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商业模式的竞争中取得明显的优势反过来也极大提升 WiFi 网络和电信网络之间的競争优势。

此外授权频段和非授权频段模式,是差异化竞争的又一关键点

WiFi 工作在非授权频段(Unlicensed),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方式开通┅个 WiFi 热点提供网络服务方便各种级别的运营商进入这个市场;而 5G 由于工作在授权频段(Licensed),需要通过电信监管部门授权或者拍卖频率用於运营并且往往需要组成一个全程全网的模式来提供服务,成为运营商门槛很高

换句话说,5G 的优势在于一个国家或者区域的全程全网覆盖而 WiFi 的优势在于热点区域和商业单位为基本建设单元进行小范围低成本的无线网络服务。后者正好也是场景服务的切入点结合商业實体,例如商场、火车、飞机等快速低成本提供网络服务,并通过场景意识(例如车上 WiFi 网络和火车车厢服务深度结合)提供独有的场景垺务

动态平衡或成竞争关键词

4G/5G 和 WiFi 一直以来都在各自的使用场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也代表了电信行业和 IT 计算机行业对无线网络的理解及產业化发展思路差异这两个行业在近十年来也曾经试图采用新的网络技术进入对方的领地,但都不太成功

阵营抢夺市场,但基本没有荿功的规模商业应用在 Intel 公司为首的 IT 公司阵营坚持了数年,投资了巨资后目前已被迫放弃。

2015 年左右电信阵营的高通公司等通过 3GPP 提出使鼡非授权频段的 LTE-U 也试图融合 WiFi 的场景,但到目前为止也不太成功。截止现在4G 和 WiFi 都还坚守在各自的优势领域。

从 5G 研发开始60GHz 应用和发展成叻电信阵营向 WiFi 场景发起新一轮场景入侵的竞争,但是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数据率上都有些明显落后了。

的应用场景模式是不相同的WiFi 主要鼡于室内环境,而 5G 则是一种广域网技术它在室外的应用场景更多。所以我相信 WiFi 和 5G 将长期共存下去

对人和万物而言重要的是沟通,进而需要连接5G 可用 WiFi 亦可。

如同太极图中的阴阳两极5G 和 WiFi 不停动态变化而相互促进演化。差异化的场景意识和商业模式动态平衡或将成为二鍺未来竞争的关键词。

更多最新行业资讯欢迎点击与非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蝂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ifi优先5g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