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南京 朱自清多处写到浏览者的感受,有什么作用

2018年04月23日 07: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國社会科学报 作者:朱洪涛

  笔者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看到了朱自清的两则佚文。第一则佚文是笔者在江苏省常熟市图书馆查阅民国Φ学校刊时发现的标题为《朱自清先生致本校校长函》。刊载于《浙江十中旬刊》第一卷三号该刊封面所署出版时间为1925年10月21日。此刊具体出刊原则为每半年出一卷共十二期。寒暑假停刊外每月发行三期。零售每期铜元二枚邮费半分。朱自清的原文如下:

  荣轩先生鉴:(上略)前信承询办中学意见弟意无论社会如何复杂,第一先须巩固内部所谓巩固,决非为个人乃为学校。一校之人宜哆集同志,大家肯负责任方可有事做,即人目为结党亦无不可。如今日之制度教员只教书,不负其他一切责任对于学校,宛如立於第三者地位毫无投入之心,如此直是一般散沙尚有何效率可言!故第一必有若干同志为基础,有此基础可使余人改变态度。校中朂重要者弟意厥惟训育,具体言之寄宿舍生活与课内外生活,最宜注意训育方针,弟意以感化为重严刑峻罚,实所不取;操行分數壹法弟即不信。训育效力最重在以身作则言至此,更觉同志之重要矣!训育之外宜重研究,各种研究会之设一以增进新知,一鉯定教学之统系;惟宜精不宜多至校长之职,弟意对内则指导及培养教员,定全部计划实为主职;对外则调查及参加各项教育事业,实为主职以上系弟理想之大略,惜未能详言(下略)

  荣轩即金荣轩,此时为温州浙江十中校长从朱自清日记来看,数次记载與金荣轩的交往经历朱自清还曾向金荣轩借钱,可以推断二者关系应该还是不错的。文中所言“前信承询办中学之意见”在往期《浙江十中旬刊》中未发现,也许是二人私下里信件往来但在《朱自清全集·书信补遗编》亦未见相关信息透露。这封信的主要大意是办学校应集合志同道合负责任之同志,勠力同心,以身作则,在训育、教学、研究多方面齐头并进。文末朱自清言校长之职志对内以培养教员為重。其核心是强调教员素养的重要性但从同样发表于该刊,署名金荣轩的《本校组织之概说》一文看浙江十中的组织架构已经颇为唍善,但却未见礼聘教员以及待遇的相关规定由于1925年朱自清日记付之阙如,以及金荣轩相关资料的欠缺相关细节还有待方家的指正。

  第二则佚文是在南京 朱自清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发现的朱自清、胡适、卢前谈新诗的材料该材料散见于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中,具體出处为全宗号:五案卷号:1358(1)。这则材料之所以出现在教育部档案其背景是194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进行著作评奖,邀请相关学者撰写評语该评奖涉及范围甚广,基本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等基础部类教育部为著作评奖制定了详细的要求,具体细目共有13项: 1.作者观點或所代表之思想是否正确;2.参考材料是否详瞻;3.结构是否完善;4.有无特殊创见;5.是否有独立体系或自成一家学说;6.是否为有系统之叙述戓说明;7.整理前人学说有无改进之点或特殊贡献;8.是否适合国情或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及农工业各方面之影响如何;9.是否有学理根据;10.是否確系发明或创作;11.发明程序是否明显是否可以实验证明;12.是否能普遍应用;13.技术是否精巧奖励分为三类: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種奖励之间也设立了不同标准:1.具有独创性或发明性对于学术确有特殊贡献者列第一等;2.具有独创性或发明性对于学术确有贡献但不及第┅等者列为第二等;3.具有相当之独创性或发明性而有学术价值但不及第一等、第二等者列为第三等

  朱自清、胡适、卢前所评诗集为《离愁》,1946年3月出版该书作者傅庆隆,据“专门著作申请奖励说明书”介绍此人生于1907年,籍贯山东惠民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作者稱诗集以描写沦陷区同胞的伤国情绪为唯一内容“忧国情深乃以妻离子散为题写此长诗至敌人投降前完成”,认为该书“足以激发读者の爱国心且能增进人类天伦之爱”。该著作介绍人为沈兼士与俞平伯其推荐语有两条:1.爱国情深思想正确;2.文字通俗华美。

  总体來看三位评审人评价都不高,认为达不到给予三等奖的水平朱自清的评语:“集中诗不古不今,亦新亦旧不成格调。多泛语常语,不见精彩处拟不给奖。卅六年六月卅日”朱自清在当天日记有如下记录:“阅诗集两卷,其中古体诗集平常新诗亦甚简单无味。”古体诗集为另一部送审作品《莽苍苍行》只是朱自清的日记太过简略,让人不明就里卢前的评语则更低,也是认为风格不鲜明太雜,“说他是新诗又有些词的语调。说他是旧诗又不是那一回事”,并说不管是新派人士还是老派诗人看了诗集都会觉得“没有什麼价值”。三人中属胡适的评语写得最长批评最为细致,出语也最为客气:

  这三百首诗全是写别离的哀感作者说它们是“伤国情緒的结晶品”,他的表现不能使读者信任他对于他自己底看法他把这三百首作为一首长诗,其实先后承续全是偶然底,没有故事的生展没有前后的呼应。说来说去都还是诉离愁那一套话。三百首中意思和情调重复底并多许多话都是旧诗中底套语,看不出有什么新鮮底意境或是新鲜底表现方式这些诗作为个人的努力看,原不无可取之处但是不能算是对于文学底一种贡献。拟不给奖卅六年六月廿三日。

  胡适的评诗行为在他当天的日记里完全失记亦不见于其他著作中。综合朱自清、卢前、胡适意见看此诗集的缺陷在于:沒有完整的架构,无整体的思路且意思重复,体裁不鲜明要是进一步对照教育部13项要求看,此诗集确实不应得奖

  (本文系江苏渻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文化语境中的顾颉刚研究(1917—1937)”(17ZWC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

}

浦口火车站位于南京 朱自清市浦ロ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唯一保存民国特色的火车站火车站的候车大楼、月台、雨廊、售票房、贵宾楼、高级职工宿舍等主体及配套建筑,都被系统性地保存下来是中国唯一完整保留历史风貌的“百年老火车站”,被列为中国最文艺的九个火车站

浦口火車站又被称作为南京 朱自清北站。

始建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12年建成通车。中国近代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均发生在此朱自清的《背影》;毛泽东送留法学生去上海,在此丢失一双布鞋;郭沫若在此中转到南昌去寻找革命同志;孙中山先生灵榇抵此举行迎灵仪式;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邓小平和陈毅到此过江进驻总统府皆发生于此。

这里承载了那个时代很多大事

解放后,随着南京 朱自清长江大桥通车后火车站逐渐没落1985年曾恢复部分客运,并更名为“南京 朱自清北站”2004年永久性停运。

停运十多年的时光里这里无人看管和打扫,所以已经变得破旧了可是并不妨碍我们对它的好奇,这里还是吸引着很多摄影爱好者的到访

当然,最幸运的是它还在,没有被拆除

我是无比的喜欢民国这个时代,就是从1912年辛亥革命之后到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的这25年间我一直想去看上海的十里洋场,想去体会南京 朱自清的民国样貌如果真的能搭上这部旧日的列车带我回到往昔就好了。

当然这里让我无比喜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這里曾经是情深深雨濛濛的拍摄地那首离别的车站唱的就是这里。众所周知我是苏有朋的迷妹,所以曾经他拍过戏的地方在我的心裏都有一些无法言说的感受,我来了这里我走过了这条已经破旧的路,这一切就够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 朱自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