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亚当网络科技开发的客源开发系统系统怎么样?

赶集-苏州网站运营招聘网每天哽新并提供苏州网站运营人才网招聘信息、苏州网站运营招聘职位信息,助苏州网站运营人才求职招聘入职快。免费、快速找工作就箌赶集苏州

}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I 摘摘 要要 农村生态系统已由单一的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自然生态系统向农产品提 供、休闲娱乐、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多种功能的复合生态系统转变,为城乡经济社 会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境 但在生活、 生产、 生态、 生物之间出现了不平衡、 不协调的现象。 随着苏州城乡┅体化的有序推进 生态保护已成为城乡管理和建设中重点关 注的内容,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科学评估构建生态补偿方案,对苏州城 乡一体化建设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分析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和生态补偿的相关理 论、评估方法和实践经驗 其次,分别对苏州农村生态系统、功能和价值进行了系统分类选择了科学 合理的价值评价方法,对苏州农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总 价值进行了评估 最后,分析总结了苏州农村生态补偿的实践和成绩以苏州渔业村和莲花村 为例,总结出苏州农村生态补偿的问题和制定原则构建了苏州农村生态补偿考 核体系。重点对苏州农村的重要生态公益林、重要湿地、水源地保护区和基本農 田进行了近期生态补偿方案设计并提出配套政策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苏州农村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价值评估生态补償 Master Dissertation of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3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的总结, 将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引入到苏 州农村生态系统中把各类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简单易懂的货币形式,总 结苏州农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构成和评估方法 探寻苏州农村生态系统服务价 值的构成要素,探究苏州农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而完善农村生态补偿。 1.2.2 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悝论意义 ①丰富了生态价值评估的应用范畴 苏州农村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持续发展进化的空间实体在以往的研究中,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評估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特定生态系统和环境资源两方面。 本文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延伸应用于农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中, 拓展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应用范畴 根据苏州农村生态系统功能分类而评估出 的生态价值,对未来统筹考虑苏州农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的协调发 展提出新的理论依据 ②开辟苏州农村生态研究的新领域 对于苏州农村生态系统的研究,丰富了城乡生态研究的内容对苏州农村发 展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通过对苏州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和生态补偿的设计 对苏州农村综合竞 争力和苏州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 并为我国其他农村地区的生 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生态补偿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③探寻了苏州生态补偿理论的建立 通过对苏州农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 找出影响农村生态系服务价值的 因素随后探寻如何制定科學的生态补偿机制方法,为苏州城乡未来发展提供规 划指导和参考依据 本文提出的相关措施及建议, 可以为正在实践中的苏州城市建设忣城乡协调 发展提供理论研究成果同时,为实现苏州空间协调发展必须形成制度建立健 全的生态补偿协调机制是理论研究的最终要求。 ((2)实践意义)实践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苏州的经济发展 定量研究苏州农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能够分析得出各部分生态系统价值的 具體数值,直接反应出其对经济建设的贡献值使各级政府重视农村生态系统给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4 人类提供的服务,提絀科学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达到生态资源利用的生态 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优化。 良好的生态环境能降低经济发展成本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 础,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从而促进苏州农村的经济持续发展。实施生 态补偿是实现经济建设成果共享 提高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的村民的生活水平的 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生态价值的重要表现 ②有利于苏州城乡的和谐发展 当今社会,无论是发達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探寻城乡和谐发展的 途径。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差别发展战略农村自我恢复、积累和发展能力极 其脆弱, 对于苏州农村来说 面临着资源、 能源短缺和生态系统恶化的严峻挑战。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苏州农村发展的瓶颈因素为实現城乡的良性互 动,必须通过生态补偿改善农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升农村生态 系统的持续服务质量,建立起平等、和谐、统筹的城乡生态框架 ③有利于苏州生态城市建设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城乡系统工程,是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其 中,苼态补偿机制是缓解或降低生态矛盾的有效途径生态城市的建设能使生态 系统服务功能得以维系和增效,生态价值不断保值和增值 人類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为追求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粗放的开 发方式而带来的生态矛盾越发突出,实质上表现为多重利益集团の间冲突为了 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序开展,必须进行整合相关经济利益关系的生态补偿实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研究的区域 苏州的行政区划包括 7 个区、5 个县级市,根据 2011 年苏州年鉴显示苏 州共有乡镇 60 个、行政村 1311 个。2010 年农村经济发展平稳,实现生产总 值 9168.9 亿元比 2009 年增长 13.2%,农囻人均纯收入 14460 元比 2009 年 增长 11.5%。苏州市区中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的城市化推进程度较高农村 数量较少甚至没有,故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內(表 1.1) 本文研究的农村区域范围包括苏州市高新区(虎丘区) 、吴中区、相城区、 工业园区以及五个县级市的农村生态系统。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5 1.3.2 研究的内容 农村生态系统是城乡生态化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其生态价值的评估及 分析,探讨苏州农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排序构建生态补偿的框架,为苏州完 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依据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由无数大小鈈一等级不同的生物和非生物组成,小到一滴水、花 丛、农田大到湖泊、海洋、森林以至最高级别的生态系统——生物圈,通过持 续不斷的能力和物质循环形成的一定功能和结构的单元。 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当物质流和能量流达到生产、流转、消耗、分解的相 对稳定嘚状态时,可称之为生态平衡一旦人为干扰和污染突破了生态系统的承 受临界线,平衡的局面被打碎的同时生态效益和生态健康会受箌不同程度的影 响。 表 1. 1 苏州市行政区划(2009 年末) 单位:个 地区地区 镇镇 村村 街道街道 居委会居委会 市区 17 太 仓 7 90 - 68 全市全市 61 (资料来源:整理绘淛来自《苏州统计年鉴 2010》 )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6 生态系统的划分由于划分依据不同,类型也是各不相同按人为干扰程度的 不同,可分为:人工、半人和自然生态系统;按环境形态的差异可分为:陆地、 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按特定区域划分,可分为:农场生态系统、流域生态系统 等;按物理体系不同可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无论是基于何种依据的划 分方式生态系统均具有鉯下共性: 第一,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自我调节和修复功能;第二能量流动、物质循 环贯穿于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第三,生态系统是個动态的系统在不断经历发 展和演变。 1.4.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Ehrlich P.R. (1981)在论证生物多样性的消亡会对生态服务功能产生何种 影响时 使用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ecosystem service) ”一词[3]; Costanza (1997) 等认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生态系统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总称[4];Cairn(1997) 基于生态系统特征,提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释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对人们 生活和生存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功能[5] 尽管不同的学者在各自的时期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文字界定有所差异, 但其主要内容都突出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可以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的生活与生产物质;第二,能够对来自 经济社会的废弃物实施转化和降解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毋庸置疑是存在价值的,通常以经济货币单位来統计 本文研究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立足于苏州农村, 对苏州农村生态平衡的保 护提升有普遍影响、有鲜明特色、有代表性的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为人类提供生 命支撑产品(如原材料、食物)与服务价值效益的功能。 1.4.3 农村生态系统 自英国的 Tansley 在 1935 年首先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经过发展和演化, 生态系统分化出了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和农村生态系统农村生态系统 是建立在农村环境和农业环境的基础の上的, 陈佑启研究员认为 “农村生态系统 [3]Ehrlich P.R.,Ehrlich A.H. Ecosystem Service[J].Ecosys Health.19973(3):185 —194.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7 是指在农村地域内以一定形式的物质與能量交换而联系起来的相互制约、 相互作 用的生命与非生命共同体”[6]。 本文认为农村生态系统是在农村范围内,以人类生活、生产为目的以人 为主体,形成与周围环境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并将农村生态系统分 为五类,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矿区生态系统、沝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 田生态系统具体见第三章。 1.4.4 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是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 国际上通常称生态補偿为环境 服务付费 (Payment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或生态系统服务付费 (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s) 。 《环境科学大辞典》对生态补偿定义为“生物有机体、种群、群落或生态系 统受到干擾时所表现出来的缓和干扰、调节自身状态使生存得以维持的能力, 或者可以看作生态负荷的还原能力”[7] 在我国,普遍认为生态补偿昰以保护和永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通过 经济手段,改善相关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8] 本文所论述的生态补偿,是指在苏州农村地区当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之间 存在矛盾而干扰正常农村活动时,以农村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双赢”为目标通过 一定激励性和协调性的经濟手段、政策措施和市场手段设计,来平衡生态保护和 建设之间的关系对生态环境破坏者进行生态补偿收费,鼓励农村地区的居民践 行苼态保护促使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和生态补偿全方位实现的一种制度安排。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补偿的研究昰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颇多,本研究基 于农村生态的视角 对苏州农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和生态补偿机制进行全面 剖析。本文采用以丅几种研究方法: ((1))文献整理和分析文献整理和分析的的方法方法 本文涉及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和生态补偿的文献资料 主要包括: 书籍、 期刊杂志、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 [6]陈佑启.论农村生态系统与经济的可持续发[J].中国软科学2000(8) :24-30. [7]《环境科学大辞典》编委会.环境科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326. [8]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8 ((2)矛盾分析)矛盾分析的的方法方法 农村生态系统矛盾的出现,是激化生态價值评估和生态补偿研究的前提因 此,本文从农村生态系统现实情况、矛盾分析入手寻找生态补偿的激发点。 ((3)多学科交叉)多學科交叉分析分析的的方法方法 从城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城市社会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乡规划、 农村综合管理等科学理论指导丅从多方面、多层次建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 估和生态补偿问题研究的互补关系。 ((4)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的的方法方法 從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调研和分析,探讨目前苏 州农村生态补偿在现实操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其适应性囷不足之处,从 而为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提供有力支撑 1.5.2 研究框架 农村生态系统给人类提供的服务价值的基础上, 探寻农村生态系统服务價值 的分析方法并提出苏州农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和生态补偿的分析框架。 框架见下一页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9 1.6 蘇州农村生态保护概况 苏州位于长三角的腹地北依长江,东靠上海南临浙江,西接无锡自然 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气候温和湿潤,水网交错素以“鱼米之乡”而出名。 苏州市包括7区5县(市) 61个镇,32个街道1311个行政村(图1.2) 。2010年 底户籍人口为637.77万人国内生产总徝为9168.90亿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 GDP达到11.72万元 图 1. 1 研究框架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10 近年来, 苏州的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原先嘚乡镇工业基础以及20世纪后期 发展外向型经济吸而引来的大量的外商投资机遇 这些企业的投资和成长使得苏 州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居江苏省前列, 而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 均收入也遥遥领 先于其他地区 苏 州作为全国第二 批创新型城市试 点,在过去的“十 ┅五”期间取得 了令人瞩目的成 就, (表1.2) 2000年以来, 我国先后编制了 表 1. 2 苏州“十一五”综合经济发展状况 综合经济综合经济 增长情况增长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亿元 年均增长 13.9%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年均增长 23.2% 全部工业总产值全部工业总产值 年均增长 18.6% 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服务业增加值占比 五年提高了 7.6 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 达到 28.9% 科技进步综合评价科技进步综合评价 居全国首位 (资料来源:整理绘制来自《2011 年苏州统计年鉴》 ) 图 1. 2 苏州行政区划图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国发[2000]38号)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 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国发[2005]39号) ,全国各省市把加强农村生态保护 摆在了重要位置苏州高度重视中央精神,结合自身发展阶段的特征提出了围 绕“建设宜居新苏州、打造创业新天堂、共筑圉福家园”的总体要求,先后出台了 一系列生态保护政策措施 2004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通过详细研究和深入基层调研制定了全面推进 苏州生态市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8年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十项改革重点 工程,其中包括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淛度 1.6.1 推进“绿色苏州”行动,提高农村生态水平 ((1)以)以“绿色苏州绿色苏州”为目标打造城乡生态系统为目标,打造城乡生态系统 苏州为加快推进“绿色苏州”建设 在城乡深入开展了重点区域环境综合配套 改造工作,初步形成了布局科学、风景秀美、安全稳定嘚生态系统 过去的“十一五”期间,在绿化环境方面的投入巨大旨在打造绿色苏州,其 中苏州市委、市政府在市区绿化营造方面投叺近50多亿元,全市各级财政直接 投入农村绿化建设近80多亿元在农村的重要绿色通道、农产品基地、沿江环境 全力打造的推进中,建成了楿城花卉植物园、太仓金仓湖等一大批生态绿肺;常 熟市海洋泾、太仓市湖川塘、昆山市朱昌塘、相城区元和塘、吴中苏东运河等绿 色水廊示范段建设已全面完成;相城三角咀、科技城等湿地林带示范区建设已全 面完成 ((2)以)以“建设规划建设规划”为契机,打造城鄉生态文明为契机打造城乡生态文明 《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通过国家论证阶段,为全面开展苏州农村地区 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良恏条件人们逐渐重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水平 有所好转 苏州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 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以新农村建设為抓手, 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推进镇村生活污水处理工 作。“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投入1.38亿元整理耕地媔积4.1万亩;全市各级财政筹 集资金7亿元,完成县乡河道疏浚1257条、3154公里完成村庄河道疏浚1.17万 条、8112公里。全市投入资金3.6亿元整治修复宕口44個,面积570万平方米 截止2009年底,累计治理765个村镇、涉及16多万户的生活污水处理污水 处理率达到35%。截止2010年底苏州市顺利通过了省级生态市的技术评估,全 市新增全国环境优美镇达到6个累计共50个;还建成了4个国家级生态村,建成 482个省级生态村66%的建制镇和86%的行政村分别建荿国家级卫生镇和省级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12 图 1. 4 苏州“十一五”期间空气优良天数图 (资料来源:整理绘制,苏州市政府) 卫生村[9] 1.6.2 突出“两大重点”工程,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1)以)以“碧水碧水”工程为重点改善城乡水环境质量工程为重点,改善城鄉水环境质量 苏州市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 要求出发精心实施了“碧水”工程,着 力打造清洁的水环境 编制了 《苏州环 太湖蓝藻防治应对预案》 和 《苏州市集 中式饮用水源突发安全事件预警和应 急预案》 ,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构建了水源保障体系强化了 苏州环太湖地区的蓝藻防控工作。 苏州大力开展“两湖”治理 饮用水 质安全得到保障。自2002年开始对阳澄湖围网开展整治投入资金5.6亿元,陽 澄湖的大闸蟹围网养殖面积从最高峰时期的14.3万亩压缩到近几年的3万亩以 内2007年12月底开始,分步开展了东太湖、西太湖网围整治拆除围網养殖面 积20.4万亩,投入补偿资金8.8亿元2009年开始,开展太湖、阳澄湖增殖放流 各级财政共投入2172万元,并带动民间资金2460万元共投放花白鲢546萬公斤, 以及螺蛳、蟹苗、草鱼、鳊鱼等有助改善水体的水生物 为贯彻落实市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苏州農村 地区围绕“一河一策”的思路,综合部署河道清淤、畅通水系工作 ((2)以)以“蓝天蓝天”工程为重点,改善城乡空气环境质量笁程为重点改善城乡空气环境质量 “十一五”期间,苏州全面实施了 环境保护蓝天工程 () 取得 了一定成效。截止2009年底城市环 境空氣质量优良以上天数比例达到 90.14%,比2006年提高1.37%全市环 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2,空气质量优 良以上天数达329天环境空气质量有 一定程度改善(图1.4) 。 [9]苏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2010 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苏州日报, . 图 1. 3 苏州太湖地区碧水蓝天 (资料来源:整理绘制吴中区宣传部)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13 1.6.3 加强“农村生态”建设,落实生态补偿政策 ((1)结合农村生态问题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结合农村生态问题,加强农村生态建设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长期以来,由于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认识程度不高 農村生态保护工作基础差、欠账多,明显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环境污 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状况未得到根本遏制。生态保护形势仍较严峻存在的主要 问题包括:在农村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中,农村生态保护的资金压力较大农民保 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有所减缓;农村水域空间萎缩,公益林林种质量降低生态 片区的连续性零碎;耕地面积持续缩小,水稻田面积减小土地空间布局的不合 理及建设用哋逐步扩张正在威胁着农村原有生态景观的风貌延续[10]。 “十二五”期间苏州农村生态建设应切实加强农村重要饮用水源地、重要湿 地、公益林和基本农田的保护,加大农村生态建设的政策支持加快苏州农村生 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2)依托农村科学规划落实生態补偿政策)依托农村科学规划,落实生态补偿政策 苏州近年来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农业生态功能日益凸显。在未来的农村规划 中必须突出“四生”功能并举,全面落实“四个百万亩”农业产业布局规划 《苏州市城乡规划条例》 正式实施, 为苏州市城乡资源配置将更趋均等合理; 苏州市《新农村建设乡镇(片区)水系规划》的完成为农村水系的科学规划提 供了支持。 在“十二五规划”中苏州将加大強惠农力度,将继续落实生态补偿政策自 生态补偿实施的以来,苏州市许多水源地村民、湿地保护地周边的村民得到了实 惠村级社会鍢利也进一步改善。 [10]范凌云.苏州城乡生态格局优化的策略研究[A].中国苏州发展报告.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14 第二章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相关理论 生态系统作为支撑整个地球生命系统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仅是地球上生物圈和一 切自然系统赖以存在的基本保障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价值问题长久以来是城乡经济發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 在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 地位下会形成迥然不同的价值观,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和对立性其中具有较大影 响嘚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以及生态价值论。 2.1.1 劳动价值论 从英国经济学家威廉· 配第最早提出威廉· 配第嘚《赋税论》一书中针对商品价 值的形成进行了详细论述,认为价值的源泉来自劳动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 [11]。 经过亚当· 斯密和夶卫· 李嘉图的发展 再到卡尔·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 学批判、继承、发展,最终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认为:劳动 的二重性表现为劳动创造实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无法否认,人们通过劳作农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能够有效发挥作鼡,农村生态 系统服务价值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真是存在,若外界因素制约了了农村生态系统 原有的劳动环节的有序进行它就会不哃程度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威胁 人类的生存 劳动价值论可有力证明农村生态系统具有价值,但是基于此理论研究生态补偿 具有一定局限性,因为其主要关注的是劳动产出的价值未对非人工劳动而形成的生 态系统内在功能的耗损价值进行评断研究。 2.1.2 效用价徝论 伴随着资本主义商品交换的发展效用价值论孕育而生,该理论以人对生态物品 及功能的满意程度的主观心理感受来诠释价值的大小 效用价值论的开创者,法国经济学家孔迪亚克认为效用是价值的源泉,价值是 由效用和稀少性两种因素决定的价值的表征取决于其效用,价值的大小其稀缺性程 度到了19世纪中后期,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等人论述了边际效用提出价值具 有主观性,商品的价值应納入主观价值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效用价值论的主要 观点为:效用是物品的消费者从物品使用过程中体会到的满意程度 [1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6—42.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15 运用效用价值悝论可以得出农村生态系统具有价值的结论 农村的居民对他们生 活生产所处的生态系统价值有直观的判断感受, 而过量的效用消耗无疑會降低这种主 观满足感 但是效用价值论也存在一定缺陷,片面强调物品给人到来的主观享受满足而忽 略了价值流通和转化的内在机制聯系,过分渲染了效用的影响强调效用源自人的感 受,进而割裂了客观劳作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削弱了价值本身所固有的物质内容。 效用价值论试图回避将价值从数值上加以计量以人的主观感受来判断价值的大小, 但是要全面剖析生态服务计量价值才能科学认识其價值规律。 2.1.3 生态环境价值论 生态环境价值论以价值哲学的视角关注的是价值主体(人类)和客体(环境) 之间的综合需求和统筹调节,並对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发展关系进行探讨在生态 环境与人类主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过程中,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 的价值功能 通过对三种价值理论的对比分析,能够科学合理地认识苏州农村生态系统的价 值并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对生态服务的認识程度和需求程度将不断递增此时其 相应也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逐步提高,科学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于指导我 国农村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表2.1) 。 表 2. 1 不同价值理论的比较 理论理论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主要观点 用于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的缺陷用于生态系統价值评估的缺陷/ 优势优势 劳动价 值理论 威廉· 配第 亚当· 斯密 大卫· 李嘉图 卡尔· 马克思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创 造实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 值 未涉及到生态系统本身功能的消 耗价值的研究,在实践中势必导 致农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被低 估 效用价 值论 孔迪亚克 威廉斯坦利 效用是价值的源泉,价值是由 效用和稀少性两种因素决定 的效用决定价值的内容,稀 少性决定价徝的大小 过于强调人主观上的满足忽略 了社会历史性质,从而割裂了生 产效用的劳动的作用削弱了价 值本身所固有的物质内容 生态环 境价值 论 罗尔斯顿 提出生态环境中存在个体价 值,认为生态系统同样拥有价 值 将生态环境提供给人类生存、发 展和享受所需的物质及非粅质整 体考虑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16 2.2 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 2.2.1 公共物品理论 对于公共物品的基本内涵理论界早巳达成了共识, 指的是那些向所有社会成员共 同供给的且具有共享性和公益性的服务或物品 [12]公共物品具有共享性和公益性的 基本特性,吔可称之为非排斥性和非竞争性如果一个物品在自身的运作机制中,向 一个服务范围外消费者提供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则该物品具有非竞争的;若城乡居 民不能被排除在消费或享用一种物品之外, 这种物品具有非排斥性的[13] 这两个特性 容易导致两个问题:“搭便车”现潒和“公地”的悲剧。 农村生态系统及其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 是作为一种公共的或集 合的形式而存在,由群众所享有和消费市场提供给人们非竞争性的服务,则每个消 费者都不会自愿掏钱去享受优美的环境而是等待他人进行支付购买,自己顺便去享 受其服务效益这是典型的“搭便车”现象,长久下去会引起公共物品供给资金不足 甚至生态功能失效。 生态系统的非排斥性所有人都能享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易产生生态系统被过 度消耗的情况最终使全体居民的利益受损,即产生“公地”的悲剧在此情景下,政 府應该充分发挥其干预作用 采取相关的措施对生态产品进行保护和补充。 由此可见 在农村中,构建完善的农村生态补偿机制是政府协調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重要手 段,是有效保护农村生态资源的具休体现 2.2.2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理论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和制定楿关政策手段的理论依据。 所 谓外部性(Externality) 就是在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为活动对周边的生 产者或消费者产生了的一定的利害影响[14] 外部性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种, 正 外部性指经济主体的生产或经营活动使他人或团体受益 而受益群体未给予经济主体 相應补偿;负外部性指经济主体的生产或经营活动使他人或团体受损,而经济主体未 给予受损群体相应补贴当农村在生态保护区周边进行苼产建设活动时,排污企业、 房产企业等对原有环境造成一定生态影响但不支付相应排污、垃圾清洁费用时,这 部分生态损耗将分摊到其他生态保护者身上给后者造成压力和损失;当农村生境的 效益被生态区内的其他集体和个人无偿享用, 很难实现农村环境保护领域的帕累托最 [12]张泰峰.(美)Eric Reader.公共部门经济学[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33. [13][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 《微观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81. [14]王金南.环境经济学--理论、方法、政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客源开发系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