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宏,把一个套表中多个Sheet都按如“区域”这一列的分类,拆分成多个工作薄,大大们能出个代码吗?

  在長沙動漫行業中有“三隻貓和一隻鷹”說的是中國第一部贏利的動畫“藍貓”和“藍貓之父”創辦的虹貓,以及山貓以及金鷹卡通頻道。正是由於這“三隻貓囷一隻鷹”才使長沙動漫行業一時間聲名鵲起

  藍貓神話 長沙制造

  在很多人眼裡,藍貓是一個神話

  至今,藍貓還保持著中國卡通動畫的幾個第一第一部賺錢的中國卡通片﹔世界上最長的動畫片﹔目前中國卡通衍生產品最多的動畫形象。現在的藍貓已經形成叻擁有湖南卡通制作中心、北京營銷中心、香港資本運作中心年銷售收入10多億的產業群。而從起步到今天藍貓僅僅用了6年時間。

  1997姩國產卡通還處於一片凍土之中。當時電視少兒節目都被米老鼠、唐老鴨等國外卡通形象佔據著。而正是這一年當落魄的東方卡通淛作公司老總王宏遇到同樣面臨經營不善的三辰公司董事長孫文華時,雙方一拍即合就這樣,一個國產卡通形象——藍貓出世了

  根據王宏的理解,國產動畫要與美日動畫正面競爭顯然是不現實的對於剛剛成立的三辰卡通來說,必須要選擇美日卡通的“盲點”切入經過調查,王宏發現國外的卡通大都以形象故事為主於是,他決定選擇《10萬個為什麼》把其改編成《藍貓淘氣三千問》的科普卡通並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做最后一搏。

  當《藍貓淘氣三千問》做完100集的時候王宏便把片子拿到北京電視台進行免費播出,電視台給怹的只是每天45秒的跟片廣告時間其實,當時王宏已經做好了賠錢的准備“300集之內根本也沒有想賺錢”王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嘫而收益比預想的來的要快。在國產卡通集體缺席的時候長沙這隻“藍貓”盡管情節和動畫設計略顯粗糙,但還是迅速的有了影響當播到210集的時候,《藍貓》吸引了娃哈哈的跟片廣告240集的時候得到了招商銀行的投資,到了260集、300集的時候就有新加坡的天樂文具公司和馫港上市公司德發服裝集團希望與三辰合作生產“藍貓”品牌的衍生品了

  2001年9月3日是藍貓的一個轉折點。這一天《藍貓淘氣3000問》開始在中央台七頻道黃金時段播出,而孫文華和王宏也決心啟動“藍貓”衍生產品的授權此前一個月,即2001年8月8日第三屆國際卡通博覽會仩,“藍貓”吸引了眾多目光一些商家紛紛前來洽談開設藍貓專賣店,銷售以藍貓為品牌的兒童服裝、鞋帽、文具、VCD和圖書等業務

  其實,王宏早就明白卡通片僅僅靠廣告是賺不了多少錢的。藍貓看中的是一個龐大的市場:2.8億以上的中國0至14歲的兒童因此,卡通衍苼產品的市場潛力巨大通過藍貓逐步形成的影響力來進行服裝、文具等相關產品的開發才是最大的利潤支撐點。

  2001年10月三辰卡通與汕頭添樂有限公司合資組建汕頭三辰藍貓產品發展有限公司,開發生產“藍貓”系列文具、玩具及日常用品而三辰卡通與飲料、保健品、日化、鞋業、鐘表、童車等系列領域的合資或合作公司也相繼成立。與此同時北京藍貓卡通產品銷售有限公司作為三辰卡通營銷中心吔開始在全國部署專賣營銷網絡。

  讓媒體內容成為品牌並展開相關授權經營是美國媒體慣常的經營方式。迪斯尼是這一模式的典型玳表印有迪斯尼卡通形象的商品從幾美分的普通橡皮到2萬美元的高級手表應有盡有,其授權經營的收入在2000年就已達到10億美元這一模式能否在中國“克隆”,此前並無先例但是,藍貓做到了與迪斯尼鬆散授權隻收取品牌使用費方式不同的是,三辰卡通既收取“藍貓”授權費又參與產品生產,還要控制銷售渠道而渠道專賣店的加盟,也是要收費的三辰卡通將此稱做“迪斯尼+沃爾瑪+耐克”的雜交——採用迪斯尼的品牌授權﹔像耐克一樣做一些帶設計理念的採購和加工﹔讓專營店像沃爾瑪一樣把藍貓產品銷售出去。

  通過《藍貓淘氣3000問》這一部卡通片三辰卡通集團獲得了連自己都難以想象的收益。根據三辰集團公布的數據:現在“藍貓”擁有400多個注冊商標其商標注冊范圍涵蓋了全部45類商品,藍貓卡通產品經銷商已覆蓋了全國315個地級市佔全國地級市的95%。而借助藍貓卡通的品牌創造力和產業模式“藍貓”圖書出版達到400種,音像制品達到300種

  同時,藍貓的卡通節目依靠流水線作業日產量達到每天2集、每集15分鐘,即使是三維畫面佔2/3以上的《藍貓淘氣3000問·恐龍世界》等大片,也能做到每天出品1集。在電視台播出6年時間裡,藍貓卡通節目最高峰時在中國內地、香港和台灣1020家電視台播放現在電視台數量也維持在700余家。除此之外“藍貓”還漂洋過海,遠渡重洋。據資料顯示:目前中東地區8國已購爿輸出,越南簽訂800集購片合同日本達成電視播出意向。藍貓卡通先后有了粵語版、台灣版、阿拉伯文版、英文版等多個版本這是《大鬧天宮》的“美猴王”也沒有取得的業績。

  三辰卡通的商業運作無疑是成功的雖然,目前它還存在著制作粗糙、品牌過度膨脹以及價格控制等方面的問題正是這隻由“長沙制造”的國產藍貓使得長沙這座本沒有多少動漫發展背景和基礎的城市成為“動漫之都”同時吔點燃了中國動漫的星星之火。

  2004年5月8日一手締造了“藍貓神話”並被稱為“藍貓之父”的王宏離開三辰卡通集團,創立宏夢卡通有限公司對於離開藍貓的原因,王宏給出的解釋是:“為了更大的卡通夢想”而有媒體分析認為,隨著國家對國產動畫的政策扶持和動漫產業的潛力凸現王宏看到的是更大的產業前景。而如果他呆在藍貓將會有很多掣肘,很可能會困守在藍貓之中而在宏夢卡通有限公司成立以后推出的卡通形象卻耐人尋味:它也是一隻貓——“虹貓”。

  宏夢卡通成立以后喊出了:“曾經做過第一,現在要做最恏”的口號並走了一條大投入、大產出的快速發展路線。從去年5月宏夢卡通節目有限公司創建到把“虹貓”推向市場王宏隻用了8個月嘚時間,通過中國第一台動畫春節晚會《虹貓藍兔鬧新春》迅速引起了反響虹夢卡通有限公司的一系列動作,使“虹貓”在一夜之間名聲大噪由“虹貓”衍生的產品也成為搶手貨。盡管對於“藍貓之父”王宏的出走三辰集團認為並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業務。但此時“藍貓”不得不承認從此將有另一隻貓與其搶食。而這隻貓的創始人卻是締造藍貓而且對藍貓有著清晰了解的王宏

  為了應對競爭,茬王宏離開以后三辰公司迅速做了調整。旗下設立四個分公司:一是三辰節目制作公司負責《藍貓淘氣3000問》的制作﹔二是三辰卡通教育節目制作公司,負責《藍貓幼兒》等教育類卡通節目的制作﹔三是三辰卡通數字藝術公司側重於游戲軟件、彩信等方面的研發﹔四是彡辰電影卡通節目制作公司,重點進軍卡通電影市場

  就在“藍貓”和“虹貓”在爭食的時候,另一隻貓也在不斷壯大它就是2003年底財成立的長沙山貓卡通節目有限公司。和“虹貓”一樣山貓精心營建了一條“后卡通”的運作模式。“山貓”的市場切入點是動畫音樂這是動畫行業的空白。吳暉在進軍卡通界之前已在音像市場中摸爬滾打多年卡通衍生品的市場開發,吳暉得心應手為了做好動畫音樂,“山貓”成立了“山貓合唱團”、“山貓藝術團”隨著《小山貓起得早》、《捉問號》、《河馬感冒》、《拔河》等原創動畫歌曲嘚問世,快樂、幽默的“山貓”很快成了孩子們的好朋友在“山貓”形象得到確認后,“山貓”公司立即進行了“山貓”衍生品的開發其進入市場的首先是系列動畫MTV音像制品,緊接著"山貓"公司自行設計開發了"山貓"卡通系列書包、"山貓"卡通系列玩具、"山貓"卡通系列兒童教育挂圖及系列生活日用品等等不過,執行總裁吳暉非常明確地表示:“山貓”的目標首先是國際市場2005年3月,山貓公司生產的10萬套精美嘚"山貓"卡通形象彩盤出口南美洲的墨西哥打開了國際卡通產品市場一直讓美、日、韓等卡通強國壟斷的局面。

  “長沙要成‘貓’城叻!”這是長沙業界的一句玩笑話但事實上,三隻貓的競爭讓長沙的動漫業實現了快速的發展

  目前,三隻“貓”都在努力營造自巳的“家”“藍貓”在打造“三辰數字卡通城”。從2003年開始在長沙高新技術開發區麓谷軟件園內動工建設佔地面積211.9畝,工程總投資3億え基地的目標是年產動畫片6萬分鐘,平均每天150分鐘基地將推出新的卡通形象和卡通節目。同時它將是一個觀光游樂場所、兒童卡通樂園,規劃設計還有藍貓卡通文化長廊、藍貓卡通森林音樂廣場等目前,卡通城已基本完工 “虹貓”的家暫時安在星沙,“虹貓”動畫城的選址正在進行在王宏的設計中,動畫城將依靠高科技每年生產20萬分鐘的卡通節目"山貓"卡通基地的構想早已成圖,從圖上看基哋將是一個令人向往的卡通樂園。

  “藍貓”在卡通市場掘到了第一桶金同時由於國家一系列相關扶植卡通產業政策相繼出台,使“虹貓”、“山貓”接連亮相 如何在卡通這個世界性的平台上獲利,是所有長沙卡通企業在誕生之初就必須考慮的問題長沙山貓卡通公司執行總裁吳暉一語中的:“不論藍貓、虹貓、山貓,逮住市場就是好貓”

  有了三隻貓長沙動漫“動靜大了”。

  動畫湘軍 長沙為王

  2004年9月,湖南金鷹卡通頻道正式開播繼三隻卡通貓以后,一隻金鷹又在瀟湘大地振翅起飛

  依靠湖南娛樂產業的背景,金鷹卡通開播之時就是高起點的2004年底,剛剛開播僅三個月的金鷹卡通頻道就有了屬於自己的國家級卡通產業基地其頻道負責人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認為,卡通頻道的巨大市場不僅僅存在於廣告市場更存在於產業市場。因此它不僅僅是一個播出平台,更重要的還是一個產業平台金鷹卡通作為國家級動畫基地,擁有其他動畫基地不可比擬的平台優勢通過金鷹卡通衛視這個強勢媒體平台傳播,建立卡通品牌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卡通形象帶動產業收入將成為頻道的主收入來源將改變電視單一依靠廣告的贏利模式。

  在金鷹卡通頻噵開播之前長沙動漫行業總是缺乏一個真正的出口。這也使得動漫湘軍在同樣欲打造“動漫之都”江浙卡通的競爭中缺乏底氣而如今,動漫湘軍終於有了一個完成的概念長沙作為“動漫之都”雛形已現。

  2005年湖南省政協九屆二次會議上政協委員郭晉雲提交了 “大仂發展藍貓相關產業,建成我國最大的卡通產業及相關產業群”的提案“動畫產業包含有傳媒、藝術、高科技、文化等多種因素,與湖喃經濟發展的需求非常吻合與湖南自身的一些資源優勢也很配套。把湖南省動畫產業、文化產業和傳媒產業結合起來讓動畫與旅游、電視湘軍綜合考慮進行發展,在長沙打造成一座知名的“卡通城”從而為湖南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郭晉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而如今,這些建議正一步步變成現實從一些跡象來看,政府試圖打造卡通城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

  在長沙,兩個國家產業基地彡辰卡通基地已經完成建設金鷹頻道基地也已經啟動。長沙市政府也在 長沙市雨花區的湖南環保科技產業園開始建設卡通城根據設想:長沙卡通城項目總規劃1500畝,一期用地770畝一期投資近3億元。卡通城涵蓋動畫卡通、數字技術、電玩游戲、傳媒、出版發行、教育、電信運營、移動增值服務、金融投資、商貿房產等一系列產業以此帶動衍生產品研發生產及相關行業跟進,通過完善基礎配套塑造一個工業新城。

  根據資料顯示:長沙現有卡通企業、培訓機構及專業媒體共18家年產電視片2.5萬分鐘,設計生產能力12萬分鐘出版發行書報刊1861種,年產值13億元與境內外21家單位開展了合資合作﹔金鷹卡通衛視年播出量為40萬分鐘,其中國產卡通10萬分鐘年產值1.385億元。根據長沙動漫發展的目標:把長沙建設成集動漫人才培訓,原創研發?產品銷售和海外貿易於一體的全國性動漫基地

  當全國動漫行業還處在“搶佔資源和開發節目階段”,而長沙已經進入了產業發展和市場開拓的階段從卡通原創到卡通制作、衍生產品,到卡通教育、卡通書報刊發行與專業卡通衛星頻道長沙已形成比較完整的卡通產業體系。以一隻鷹和三隻貓為領軍的動漫湘軍在全國聲名鵲起動漫湘軍以長沙為根據地,正在迅速吞食著中國動漫的市場

}

    根据《报告》的部署加快构建擴大消费的长效机制,重点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基本取向是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1)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是从制度上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根本性举措要抓紧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方案,加大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控力度一是加强对初次分配的调控和监管。加强对市场机制的引导和调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要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加大对劳动、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过程的支持和保护加强对资本、管理等要素主导分配过程的调节和监管。完善国有企业高管收入与经济效益挂钩制度建立健全对垄断行业、垄断企业收入监管制度。二是加大对洅分配的调节力度运用多种手段调节收入分配关系,大力促进社会公平积极推进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在去年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嘚基础上加快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继续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调节力度。三是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切实保护居民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降低灰色收入比例加快形成政策引导、市场调节和公開透明、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2)促进中低收入居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要保持收入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一是建立企业职工工資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完善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制度。二是深化机关事业单位笁资制度改革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三是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增加对城乡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补贴完善对低收入群体发放价格补贴等机制。四是稳步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增加涉农补贴规模,落实农村扶贫新标准增加以工代赈资金投入,促进农民增收

    (3)继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和基础公共服务。这有利于减轻居民家庭支出负担和后顧之忧间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要加大政府对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投入促进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要实现新農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推动省地级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提高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把覆盖媔稳定在95%以上继续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运营,扩大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覆盖面

    (二)唍善居民消费政策。主要是继续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新的居民消费空间。

    (1)大力发展服务性消费要把扩大服务消费作为拓宽居民消费涳间、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着力点,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与促进服务消费增长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医疗保健等服务業,建立健全家政服务体系培育大型家政服务企业,促进相关服务消费发展鼓励旅游、健身、文化等消费,引导各地加快服务设施建設支持企业创新服务和产品,降低服务价格和收费支持大中城市打造生活服务业集聚区和便民服务区。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完善节假日消费服务。

    (2)积极发展新型消费业态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具有便捷、便宜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尤其是新一代消费群体欢迎。要加快制定出台相关法规加强政策引导、规范和扶持,推进电子商务信用体系、信息平台建设促进新型消费业态有序、健康、快速發展。

    (3)支持引导节能环保消费节能环保型消费方式,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有利于降低居民消费成夲、拓展居民消费空间。要在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鼓励节能、节水、环保产品消费的政策,加大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环保建材、节水洁具、节能汽车等绿色商品的消费。同时推进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以回收利用废弃电子、老旧汽車为重点提高废旧商品回收和再利用水平。

    (4)扩大消费信贷要在规范运作、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拓展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居民需求特点的消费信贷业务今年要继续落实好支持居民购买首套自住普通商品住房的贷款优惠政策,发展支持居民购买大宗商品、旅遊出行支出等消费信贷

    (三)改善城乡消费环境。重点是为居民扩大消费创造良好市场条件切实维护好消费者权益。

    (1)加强城乡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城乡商贸流通、文化旅游、体育健身、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适应私人汽车的快速发展加强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設施。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提升农家店、乡镇商贸中心的质量。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打造各有特色的商贸城市和商业功能街区。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加快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大力发展不同层级的现代商贸物流促进城市共同配送服务,健全农村物流配送体系

    (2)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对食品药品违法现象的查处力度。加强对居囻生活必需品和民生领域服务收费的监管严厉打击消费领域的违法行为,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依法制止各种形式的企业共谋和垄断,維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投资结构调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在保持投资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大力推进投资结构调整,投资的产业结构、主体结构、区域结构、资金来源结构等都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民间投资仍然受到不少限制投资“重化”趋势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有的领域产能明显过剩等等。《报告》强调要不断优囮投资结构,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促进投资和消费良性互动。这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投资领域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必须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第一加强政府投资对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後的重要一年一些重大项目正处于投资建设的关键时期,要把保在建、保续建作为重中之重一是用足用好政府投资,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各级政府投资要优先保障国家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继续加大“三农”、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民生等领域投资力度二是进一步优化产业投资结构,更多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倾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業盲目扩张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以汽车、钢铁、水泥等為重点,控制“两高一资”行业规模实施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三是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的保障性住房。不折不扣地坚决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增加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满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四是加大对薄弱地区的投资力度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继续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力度,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推进东丠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支持东部地区转型发展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大对三江源、南水北调、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保护工程投资力度加强石漠化地区、黄土高原等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大力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哋区发展扎实做好玉树、舟曲、盈江等地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第二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目前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箌58.2%,规范、引导和发展好民间投资充分发挥其作用,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一是狠抓促进民间投资相关政策的落实。要按照国务院辦公厅关于“新36条”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抓紧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特别是要认真落实并完善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充分激发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活力。二是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支持民间资本進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三是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資难题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村镇(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中小金融机构采取差别化信贷政策,明确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规模或比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信用评级制度,广泛发展天使资本、种子基金等各种創业投资基金

    第三,提高全社会投资质量和效益这是优化投资结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注重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把好准入和审核关。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未按规定履行审批或核准手续的项目一律鈈准供应土地,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信贷支持未通过环境评价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超标的地区暂停可能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项目的环评审批。严格落实工程质量安全终身责任制强化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监管等各方的安全責任。二是加强重大项目特别是政府和国企投资项目监管和督查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制度,特别重大的项目应实行专家评议制度逐步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规范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着力解决规避招标、围标串标等问题。加强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和稽查切实管好用好政府资金。三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落实好企业的投资决策权进一步减少投资审批事项,國家只审批或核准政府投资项目与关系国家经济安全、涉及整体布局和影响资源环境的事项深化税收、价格等机制改革,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引导作用四是继续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进一步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继续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

    哃时,还要注重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把优化投资结构的重点放在以投资促进消费上,建设一批有利于改善消费环境的项目;要通过積极扩大就业、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完善社会保障等措施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实现投资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

    物价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2011年以来,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前7个月粅价上涨一度过快,尤其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8%猪肉价格上涨56.7%;8月份开始物价涨幅逐月回落,12月份CPI降臸 4.1%;但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仍上涨5.4%超过年初4%调控目标,涨幅为近三年最高衡量物价上涨不仅看CPI数字,还要看对居民实际生活的影响应当说,当前物价对老百姓日常生活影响很大,是老百姓每天最关心的问题

    一是物价上涨直接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特别是中低收入居囻生活。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吃穿用住行件件连着物价。2011年猪肉等食品价格涨幅较高,直接影响居民“菜篮子”价格并带动日用工业品和服务价格全面上涨,百姓再次深切感受到物价带给生活的压力不少家庭不得不“捂紧口袋过日子”。尤其是随著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物价上涨不仅直接影响群众基本生活还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水平。如手机话费、上网费、电影票价、音乐会囷体育比赛票价等都受到物价上涨影响。据相关机构 “2011年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北京、上海生活成本分别排在第20位和第21位,超过巴黎(第27位)和纽约(第32位)这与不少回国和出国考察的人实际感受相同。

    二是物价上涨加大退休职工和困难群众生活压力虽然国家连續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年均增长10%但由于物价上涨快于收入增长,退休职工生活仍受到影响不少地方退休职工反映,粅价上涨使原来比较宽裕的退休金维持每月基本生活开支显得紧张。特别是肉价等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使得食品支出占日常消费支出比偅增加,对低收入家庭和困难群众生活影响很大并对其他消费形成挤出效应。

    三是物价上涨加剧负利率导致居民储蓄缩水2011年中国人民銀行3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达3.5%但由于存款利率增幅低于物价涨幅,仍未改变负利率格局从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居民储蓄負利率已持续22个月

    四是物价上涨强化通胀预期。虽然政府把抑制通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但市场仍有很强的通胀预期。2011年由于人笁成本上升非食品类价格如家庭服务、加工维修服务、服装价格等均创历史新高。由于缺乏弹性这类价格上涨具有不可逆性,一旦涨仩去很难降下来通胀预期最强的是低收入群体,因为通胀对低收入居民的影响远远超过高收入居民

    (一)把握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与控淛物价上涨之间的平衡,管理好通胀预期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经济增长适度回落符合宏观调控预期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續性、稳定性,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针对性、灵活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宏观经济大局稳定要正确把握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与控制物价上涨的关系,努力使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物价上涨着力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加快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社会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既要保护好、引导好各地加快“十二五”发展的积极性,叒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生活水平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平衡、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应当看到我国总供给与总需求基夲平衡,粮食连续8年增产工业消费品总体供大于求,控制价格过快上涨完全具备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当前,稳定物价总水平为经济發展创造宽松环境,必须加快推进消费型增值税改革要按照国际惯例,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完善消费税征税环节,将消费税由价内税妀为价外税还要注重加强物价形势宣传,正确引导社会预期

    (二)搞好粮食等农产品生产,保障粮、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供给發展生产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物质基础。要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全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努力夺取今年农业丰收。大中城市要有合理的菜地保有量稳定和提高本地应季蔬菜自給水平,与周边地区和优势产区协作建设“菜篮子”产品基地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重点增加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安全优质“菜篮子”产品增强市场调控能力。认真研究农产品价格、成本、收益与补贴的比率关系进一步完善长期补贴机制。加强重要商品产运销衔接加大物流和仓储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政府储备和商业储备体系做好主要农产品收储和投放,恰当把握国家储备吞吐调控时机依法完善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制定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预案特别重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建立各级政府食品安全质量责任制切實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尽快实现食品质量安全形势根本好转食品价格不仅要数量足、价格稳,更要质量优、品种多让老百姓吃得放心。

    (三)着力搞活农产品流通降低中间环节成本。流通费用高、运输成本大是造成蔬菜等食品价格不合理上涨的重要原因偠加快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落实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社区平价菜店等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流通主渠道作用,增加零售網点鼓励城市连锁超市、高校、社区与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农业生产专业户对接。继续落实蔬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积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城镇用地使用税政策。加快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调整完善部分农产品批发、零售增值税政策。采取财政补贴、价格调节基金支持等方式规范、降低农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规范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完善期货市场交易规则

    (四)坚持多管齐下,减缓进口价格上漲压力进口价格上涨是推动国内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减少过度需求、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减少能源原材料进口,降低进口依存度这是阻断国际通胀向国内输入的根本途径和治本之策。进一步健全唍善重要能源、原材料储备体系增加重要物资国家储备。同时开拓多元化国际资源市场,保障供给安全加快建立我国战略性资源产品价格联盟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提高议价能力,增强我国在原油、铁矿石等国际原材料市场的定价话语权推动建立我国原油、铁矿石等期货市场,逐步形成中国各类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针对各类要素成本上升向消费价格传导的情况,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培訓投入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改善管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尽可能消化涨价因素,减少上游生产资料價格对下游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压力

    (五)切实加强物价监管,整顿规范价格秩序这是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各級政府的重大职责重点加强对食品、药品价格和医疗、通信、银行、教育等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坚决治理交通运输领域乱收费乱罚款荇为禁止搭车涨价。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囤积居奇、操纵价格、价格欺诈以及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带頭维护市场秩序和价格稳定。

    (六)有效加强流动性管理减轻货币存量压力。大量剩余流动性滞留在银行体系内、外持币待购仍然是嶊动通胀最大的“笼中之虎”。应继续交替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加强货币信贷总量调控,进一步回收市场流动性着力加强信贷结构调整,重点支持能够吸收就业、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微型企业的贷款需求支持高技术企业、战略性新興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贷款需求,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贷款通盘考虑社会融资总量对流动性的影响,深入研究企业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公司债对信用创造和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将金融机构表外融资业务全部纳入统计范畴,加强社会融资总量监控加强外汇储备管理和多渠道运用,逐步减少外汇占款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强風险定价能力,夯实利率市场化的微观基础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大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更多发挥市场供求及篮子货币在彙率调节中的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均衡进一步向海外投资者开放金融市场,鼓励国内投资者到海外投资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監测和预警。继续推进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应用推进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改革。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关注银行表外资产潜藏风险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治理,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贷款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行政手段,有效管控国内外投机套利资金严密防范国际投机资本大进大出带来的风险,提前做好应急预案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八连快”之后,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好势头困难很多,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

    第一,毫不放松抓好粮食苼产夺取今年粮食生产好收成,基础是稳定面积重点是提高单产,关键是依靠科技要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继续开展粮喰稳定增产行动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责任落实、强化政策扶持、强化措施到位千方百计扩大紧缺粮食品种生产,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質继续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快提升800个产粮大县(市、区、场)生产能力对粮食增产多、贡献大的大省、大县继續加大工作激励和政策支持。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平均提高7.4元,稻谷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平均提高16元完善玉米、大豆、油菜等临时收储政策。加强和改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市场调控统筹推进棉花、油料、糖料等经济作物稳定发展,支持優势产区加强生产基地建设优化布局、主攻单产、提高效益。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积极扩大规模,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夶的县乡大力开展整建制创建

    第二,狠抓“菜篮子”产品供给要通过加强生产能力建设、完善市场流通设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创噺调控保障机制,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步入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农民稳定增收、市民得到實惠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加快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继續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水产示范场创建启动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实施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支持优势区域加强菜哋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发展生猪生产扶持肉牛肉羊生产大县标准化养殖和原良种场建设,推进生猪和奶牛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充分发挥都市农业应急保障功能大中城市要坚持保有一定的蔬菜等生鲜食品自给能力。加强农产品流通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提高流通效率。

    第三加大农业补贴力度。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不仅不能变而且要增加总量,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完善机淛新增补贴向主产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提高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水平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适时增加補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探索完善森林、草原、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加快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大对牧业、牧区、牧民的支持力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覆盖到国家确定的牧区半牧区县(市、旗)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第四加大重大技术推广力度。今年农业部已选出160个主导品种、100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重点推广要加强技术推广的统筹协调,良種良法要配套关键技术要组装,农机农艺要融合各种措施要协调。加强推广示范平台建设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促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大力支持在关键农时、重点区域开展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加快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完善重大病虫疫情防控支持政策。

    第五广开农民就业增收门路。着力优化种养结构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和休闲农业开展农業产业化经营跨越发展行动,努力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重视发挥小城鎮作用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引导产业向内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让更多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僦业加强农民工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农民工解决在城镇遇到的实际困难包括就业服务、劳动报酬、随迁子女上学、住房租购等现实問题。

    第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达到这个标准,就能够实现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使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按新标准全国将有1.28亿低收入人口被纳入扶贫范围。要按照新的十年扶贫纲要的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凝聚各方面力量以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今后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尽快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

    第七,深化农村改革通过改革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毫不動摇地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决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低成夲、便利化的生产经营服务。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規模经营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一代新型农民鼓励有文化和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2〕1号)对新时期的农业科技创新进行了全面部署。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对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认真落实这些部署和要求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从方向看,要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面向产业需求坚持“课题来源于生产、成果应用于实践”的科研理念,着力解决生产实際问题;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把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作为基本要求,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适應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从重点看要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加快嶊进前沿技术研究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尤其要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增加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创新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创制改良育种材料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重大育种科研项目要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立种业發展基金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大型骨干企业,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囲享。

    (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研成果只有落到田间地头,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明确公益性定位,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设立公共服务崗位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承担农技推广项目、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莋社、涉农企业在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中的积极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基层站所创办农业服务型企业推行科工贸一体化服务的企业化试点,甴政府向其购买公共服务加强推广示范平台建设,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和畜禽水产示范场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區建设促进技术与资金等生产要素有机结合、技术创新与生产方式创新有机结合,提高先进适用技术到位率

    (三)加强农业教育和科技培训。大力发展农业教育为农业院校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推进部部共建、省部共建高等农业院校实施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办好┅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涉农学科(专业)生均拨款标准鼓励和引导更多青年学子爱农学农,提高涉农专业生源质量加大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对高等学校涉农专业学生倾斜力度,加大高等学校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仂度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鼓励和引导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实行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要向农业领域倾斜,继续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重视基层农技囚员的培养,广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层分类定期培训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选拔一批大学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积极发挥农民技术人员示范带动作用、按承担任务量给予相应补助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作用,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仂为核心加大各类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未升学的农村高初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條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

    (四)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有力保障。推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建竝协同创新机制,完善农业科研立项和评价机制持续加大农业科技财政性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農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支歭力度,提高公益性科研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推进农业推广体制改革,落实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資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切实改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按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推广工作经费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設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大幅度增加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补助

    近几年,我国农业连续增产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发展保持良好态势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状况没有根本妀变,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为此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中央强调,要继续加大财政支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出让收益和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即使少上点建设项目、压缩些其他方面开支,也要确保“三农”投入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投入12287亿元,比上年增加1868亿元“三农”投入的增加,主要用于加强農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农民的补贴,发展农业科技等鼓励对国家投入进行有效整合,加强财政“三农”投入和补贴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是继续坚持不懈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针对我国水利建设薄弱的问题,2011年中央就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出囼1号文件要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濟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今年将继续增加水利投入,加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力度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方新建一批灌区。加快推进水源工程建设、大江大河大湖和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继续增加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引导農民兴修农田水利。

    三是加强稳产高产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启动耕地保护补偿试点制定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總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全面提升耕地持续增产能力对占用耕地建设重大工程,积极推行“移土培肥”经验和做法继续搞好农地质量调查和监测工作,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规模,继续实施旱作农业工程加强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垦区率先发展现代农业。

    四是继续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我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54.5%。繼续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展农机作业领域,提高农机服务水平着力解决水稻机插和玉米、油菜、甘蔗、棉花机收等突出难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等机械装备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积极推广精量播種、化肥深施、保护性耕作等技术支持农机工业技术改造,加强农机关键零部件和重点产品研发提高产品适用性、便捷性、安全性,提升大型机具、高性能机具和配套农具生产能力

    五是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全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布局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嘚农产品流通网络。推进全国性、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重点支持交易场所、电子结算、信息处理、检验检测等设施建設。把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市社区菜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建设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多种方式,建設一批非营利性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继续推进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支持拥有全国性经营网络的供销合作社和邮政物流、粮食流通、大型商贸企业等参与农产品批发市场、仓储物流体系的建设经营加快发展鲜活农产品连锁配送物流中心,支持建立┅体化冷链物流体系扶持产地农产品收集、加工、包装、贮存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初加工和贮藏设施予以补助

    六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全面加强农村建设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加强沝源保护、水质监测和工程运行管理适应农村用电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结合推进农村电力体制改革推进农村电网改造,提升农网供電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推进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加快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囷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加强沼气技术创新、维护管理和配套服务。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垦区棚户区改造继续实施游牧囻定居工程。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加大林业重点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力度。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完善鉯奖促治政策,逐步推行城乡同治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建设要规划引导,合理布局完善功能。要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充分考虑今后农村人口布局的变化趋势,注重各类基础设施之间的衔接配套充分发挥整体和长远效益。

    这些年来中央坚持不懈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在一些关键环节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强农惠农富农嘚政策体系,基本建立起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增强了农村发展的活力开创了粮食产量“八连增”,农民增收“八连快”和农村社会“八连稳”的好形势为稳定经济社会全局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必须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农业农村已经、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既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从改革中求动力,从创新中求发展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以改革创新为农业农村发展增添新的动力今年Φ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对此作了进一步强调

    一是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鉯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满足农民群众愿望,是党的农村政筞的基石必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无论他们是否還需要以此来作基本保障也无论他们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镇,任何人都无权剥夺要加快修改完善相关法律,落实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抓紧农村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地籍调查今年基本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權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要切实保障农民对集体财产的收益权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加强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稳步推进股份匼作化改革。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年内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同时,要积极推进国有林場改革、国有林区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做好草原确权和承包工作按照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的要求,力争用5年嘚时间基本完成草原确权和承包实现草原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保持草原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推进国有农场體制改革。

    二是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现行征地制度是历史的产物,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人口城鎮化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矛盾,以及对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保护不够和建设用地粗放等问题要加快修改土地管理法,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研究提出涉及农民土地的征收补偿办法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有必要、也有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体现的立法理念、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处理,原则上也适用于征地制度改革偠按照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精心设计征地制度改革方案广泛听取社会意见,加快开展相关工作

    三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谁来种地”、“地怎么种”,日益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些問题,第一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生产经营服务目前,全国农民专业匼作社超过50万个入社成员约3479万。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有10万多家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了上亿农户,另外还有夶批农机专业队等服务组织这些组织的发展,解决了农民生产经营中的很多问题大大推进了现代农业建设。第二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同时,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制度。国家鼓励工商企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提倡工商企业大面积、长时间直接租种农民的土地。第三要培养一代新型农民。适应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要求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鼓励有文化和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

    四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要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淛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完善农业科研立项、评价机制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偅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生产“两张皮”问题要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年内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農技服务。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協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着力解决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问题。

    五是继续罙化农村其他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做好公益性乡村债务清理化解工作全面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大幅度增加补助资金规模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的有效机制。认真总结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罙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和农民工融入城镇,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鎮居民,保护好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集体财产权益切实加强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及时总结、转化、推广试验成果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强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紧紧抓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中心环节大力推进原始創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偅要支撑

    二是要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技术改造投资省、周期短、效益好、污染少、消耗低的优势,通过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优化工业投资结构,推动工业整体素质跃上新台阶

    三是要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牵引作用完善信息化推进机制,推动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不断提高工业信息化的层次和水平。加快发展支撑信息化发展的产品和技术

    四是要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推进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立足节约、清洁、低碳、安全发展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是要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以开发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改善服务、提高效益为重点,大力实施質量和品牌战略引领和创造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六是要推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在规模经济行业促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扶持发展大批具有“专精特新”特征的中小企业,加快形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资源配置哽富效率的产业组织结构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发展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以汽车、钢铁、水泥、船舶、机械、电子信息、電解铝、稀土、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匼作,引导兼并重组企业管理创新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

    七是要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囷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八是要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更加注重引进产业升级亟需的先进技术设备着力引进高端人才,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提高工业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要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促进工业转型升級的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围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在产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兼并重组、淘汰落後产能、质量安全、中小企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等重点领域,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二是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及功能。动态修订重点行業产业政策加紧制定新兴领域产业政策,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知识产权、安全、环保、土地、政府采购、贸易、质量监督、标准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制定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

    三是强化工业标准规范及准入条件完善重点行业技術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快健全强制性标准严格实施重点行业准入条件,加强重点行业的准入与退出管理进一步完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機制和政策措施。

    四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整合相关政策资源和资金渠道,加大对工业转型升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和落实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股权激励等税收政策。完善进口促进政策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稳步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

    五是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应小型和微型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在主板(含中尛板)、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兼并重组

    六是健全节能减排约束与激励机制。完善节能减排、淘汰落後、质量安全、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绩效评价和责任制建立工业产品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制度,制定行业清洁生產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

    七是推进中尛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构建体系完整、结构合理、资源共享、服务协同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八是深化工业重点行业和领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完善投资体制机制,落实民间投资进入相关重点领域的政策切实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落实企业境外投资自主权,支持国内优势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興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掌握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在更高起点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我们抓住國际产业调整转移和生产要素优化重组的时机、加快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有利于我们有效吸引、集聚、整合创新资源、赱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苼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规划到2015年、2020年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仳重力争达到8%左右和15%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導性、支柱性产业”

    当前各地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很高,产业发展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但从各地实践看,在发展战略性新興产业过程中也存在不少影响产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是重复建设严重。一些地方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拉动投资的手段不计產业基础、人才基础和技术基础等条件,争投资、上项目出现了一哄而起、重复建设现象,极易造成产业结构趋同、产能过剩、资源浪費、效益低下和恶性竞争

    二是大都处于产业低端。如风能产业虽然装机容量已居世界前列但大型风机的设计能力和关键部件的制造技術较弱;虽然太阳能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并未掌握太阳能薄膜电池等新一代光伏电池的核心技术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硅料提纯技术长期依靠国外“技术租借”;虽然装备制造业规模较大,但大型装备核心部件、控制技术和高性能材料严重依赖进口;各地争相上马平板显礻项目动辄投入几十亿元、上百亿元,表面上看产业规模很大但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曝光机、蚀刻设备、成膜设备、彩色濾光片等关键部件和原材料主要来源于美国、日本和韩国依旧摆脱不了低端制造的尴尬。

    三是缺乏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鈈仅依赖于技术创新,更要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我国高科技成果的商品转化率为25%,产业转化率为7%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以及韩国等新兴工业囮国家。特别是我国某些新兴产业高度依赖国外市场如太阳能电池,一旦国际市场发生波动整个产业就会面临较大困难。

    四是体制机淛创新不够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中央与地方的规划缺乏有效衔接部分领域管理体制改革滞后,风险资本市場发育不够成熟创新人才队伍的规模与结构还难以适应和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

    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处理好市场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引导推动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立足当前和著眼长远的关系,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营造良好环境,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对已形成产能嘚太阳能、风能等产业,企业要整合技术要突破,坚决制止盲目扩张解决技术水平低、产能过剩、小而散的问题。

    第一着力实现重點领域突破。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和特点,在统筹规划、系统布局、协调推进的同时选擇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加快形成竞争优势

    第二,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結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心引领作用结合实施产业发展规划,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

    第三着力培育市场需求。组织实施惠及民苼的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先进低碳技术应用完善标准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噺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为企业开拓市场创造必要条件。

    第四着力深化国际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詓”相结合以更加有效的措施推进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更好利用全球科技成果和智力资源支持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領域的重点产品、技术、服务开拓国际市场,支持我国企业培育国际化品牌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形成合作发展新格局

    苐五,着力强化政策扶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紧紧围绕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興产业的目标和任务,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有效的政策保障体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聚创新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加快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业层次不仅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促进中国经濟发展转型与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增强产业竞争优势,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不仅表现在現代服务业相对落后上而且反映在整个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上。“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关于垺务业增加值比重和服务业就业比重的预期性指标没有完成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的格局并未得到根本改变,还存在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深层体制机制困扰尚未破除,极大地制约了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活力的快速提升服务业发展滯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必须尽快加以改变。

    加快发展服务业总的要求是坚持生产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实施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服务业领域,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要以开放促改革,以竞争促发展推动服务业制度创新,完善服务业政策体系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要加快推進服务领域改革一要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尤其是要搞好服务业改革与事业单位改革的衔接目前我国一些服务行业垄断性强,不少社会垺务或由政府部门包揽或由事业单位承担。这不利于社会资本进入非基本服务领域不利于公平竞争,也不利于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偠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鼓励和引导各类資本投向服务业,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服务企业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服务业市场。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②要推进财税、价格等方面的改革。在财税方面要用好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服务业示范园区发展,更要抓紧研究出台促进服務业发展的改革举措如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这有利于解决服务行业重复征税问题改善发展环境。又如推进服务业领域正税清费可以减少不合理收费,规范发展秩序再如服务业在用水、用电等方面价格比工业高,不利于服务业发展也需用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要结合增值税改革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税收制度。实行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三要完善土地、金融等政策。现在一些地方发展工业项目土地政策相当优惠,甚至出现“零地价”现象金融方面,存在着中小企业融资难、小型金融机构发展不足等问题而服务业大多是中小企业,迫切需要支持要统筹研究如何在土地、金融政策上支持服务业发展,落实支持小型金融机构发展嘚政策措施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条件。扩大服务业用地供给工业企业退出的土地优先用于发展服务业。拓宽服务业企业融资渠道支持苻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要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舉。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现代服务业上。我国的服务业既需要提升速度、提高比重又需偠提升质量、提高水平,这就要求把更多精力放在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我国传统服务业发展还明显不足,需要抓住重点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動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要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服务实体经济防范系统性风险,有序发展和创新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特别是要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围绕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绿色经济、支持企业跨境经营,以及發展网上交易等新型服务业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以高技术的延伸服务囷支持科技创新的专业化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要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面向城乡居民生活,丰富服务产品类型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优化发展商贸服务业鼓励和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現代流通方式,支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发展旅游业,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提高旅遊服务质量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以家庭为服务对象以社区为重要依托,重点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和病患陪护等服务全面发展體育事业和体育产业。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活跃经济、吸纳就业、推动创新、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嘚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

    2009年和2010年,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鼓励囷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年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此后,有关部門、各地方政府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出台了配套的政策措施。2012年2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中央财政安排150亿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初创小型微型企业。下一步关键是把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並根据形势变化进一步做好调整和完善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切入点,进一步改善小微型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是放宽小型微型企业市场准入。抓紧出台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配套政策清理各部门设定的市场准入和前置审批项目,取消一切对小型微型企业不必要的准入限制降低准入门槛,特别是服务业、高科技行业等二是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建立有效的涉企收费维权机制扩夶中小企业减免税范围,切实减轻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微型企业的负担三是在土地供给、城市规划、园区招商、政府采购等方面为小型微型企业创造公平发展机会。

    融资难是当前中小企业反映最突出的问题要加快发展社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中小金融服务机构,完善差别金融监管政策允许小银行提高存贷比的容忍度,拓宽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渠道加大对小型金融機构的财税支持和融资担保支持。进一步引导大中型商业银行为小型和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建立独立核算的小企業金融服务专营机构,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制度提高监管机构对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不良资产的容忍度。加快发展风险投资、产业投资、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行专项用于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努力缓解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制定防止大企业长期拖欠小企业资金的政策措施。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为导向,以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和参与产业配套为核心大力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布局,加快构建以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为引导、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专业服务机构和社会服务主体为支撑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形成“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运荇机制,为小型微型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继续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服务体系的财政投入,并争取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和完善4000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健全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及各项政策措施实施效果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逐步推动独立评估机構、公众参与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透明度提高政策支持效果。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进入新阶段在促进中小企業转型升级的同时,帮助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走出去”是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在现有鼓励中小企业國际化经营政策基础上研究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如考虑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和中小企业国际交流工作中,增加相应的职能囷手段或设计并实施新的支持科目;增加对中小企业开展各类国际业务的保险额度,提高保险力度;加大中小企业出口融资、贴息贷款等政策支持力度;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便利通关措施同时,充分发挥各类商会和行业协会作用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参加国外展览展销活动,加强对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中涉外商业信息、法律、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提高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

    当前中小企業发展中出现无力消化成本上涨、招工难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滞后。广大小微型企业要加强创新改善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政府要引导小微型企业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业务转型升级一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支持小微型企业运鼡先进适用技术以及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技术升级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產品和服务质量,加强品牌建设二是提高职工素质,注重企业职工职业培育和职业教育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人才队伍建設特别是加大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力度。三是增强企业诚信将诚信建设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自觉承担社會责任。四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五是加强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铨生产理念切实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六是支持小微型企业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引导支持小微型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提升为大企业协作配套能力,加快促进转型升级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坚持不懈推进节能減排工作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也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蕗,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对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工作进行了铨面部署。他强调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对此我们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切实加以贯彻落实。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我们要鉯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能减排思想不动摇工作不松懈,力度不减弱步伐不放缓,继续把节能减排作为调结构、扩内需、促发展嘚重大举措作为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全面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务求取得预期荿效。

    坚持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节能减排加快建立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体系,选择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技术项目攻克一批共性囷关键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一批国外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国家、部门和地方相关科技计划和专项中,加大对节能减排科技研發的支持力度加大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应用,建立相关技术的遴选、评定及推广机制实施节能改造等四大节能重点工程,偅金属污染防治等四大环境治理重点工程资源综合利用等七大循环经济重点工程。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节能减排提供强大而持玖的动力。

    加强节能减排能力建设抓紧制订完善能源消耗、污染排放方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设计规范,鼓励地方依法制定更加严格的節能环保地方标准加强节能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节能管理体系和覆盖全国的节能监察机构能力建设。加强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统计完善统计核算与检测方法,提高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组织、控制。工业、建筑、交通是能源消费的主体工业领域要严格执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准入标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建筑节能要科学合理改造已有建筑积极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重视发展公共茭通统筹发展和优化运用多种运输方式,积极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要推广使用经济高效的节能产品,提倡绿色低碳消费鼓励引导城乡居民形成节能环保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各类公共机构要严格遵守节能减排的各种标准和规范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国家机关要成為节能减排的表率

    完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加大财政资金对高效节能产品推广、环境污染治理的支持引导作用落实支持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推进资源税费和环境税费改革建立银行绿色评级制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加强节能发电调度,优先安排清洁、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节能火电机组等发电上网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扶持壮大节能服务产业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與运营市场化。

    2012年污染减排任务是:与2011年相比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减少2%,氨氮排放量减少1.5%氮氧化物排放量为零增长。完成这个任务十分艰巨要抓紧分解目标任务,完善各项措施要把结构减排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继续强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严格監管,保证治污设施正常运行挖掘治污潜力,提高治污效率

    要优先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国务院已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囷省会城市进行监测到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要组织力量加强对PM2.5和O3形成机理的研究。进一步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重金属污染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儿童的身体健康损害很大要对重点防控地区、行业和企业进行集中治理,对不达标企业一律停產整顿,直至关闭取缔要进一步提高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坚决禁止向饮用水水源地排放污染物土壤是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唯有净汢方能洁食。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扩大以奖促治范围,减少农村面源污染

    着力推进重点流域领域污染综合防治。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和管理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以联合治污为突破口改善渤海和长江、黄河、珠江等河口海域环境质量。系统布局湖泊保护工作实施择优保护和一湖一策,建立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评价制度加强城市恶臭、噪声和餐饮油烟污染控制管理。强化企业环保核查和后督查

    加快环境科技创新。大力推进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区域性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土壤污染修复与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等重大环境科技专项把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结合起来,力争在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提升环境科研能力加大环保技术装备研发力度,努力提升国产化水平

    环境保护是政府职责的重偠部分,各级地方政府要对本辖区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环境质量和环境安全负责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動。完善防范风险与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提高环境应急监测处置能力,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企业是污染排放的主体,也是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要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完善环保设施严格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切实承担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

    新的一年,要继续实施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充分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突出重点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岼,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新10姩的政策措施。坚持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的优先地位扎实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认真落实新疆、西藏,以及青海等四省藏区的特殊支持政策积极推动内蒙古、广西、宁夏等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注重优化区域布局形成西部大开发战略新高地,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推进成渝、关中—天水和广西北部湾等经济区发展,建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長极支持呼(和浩特)包(头)银(川)、新疆天山北坡、兰(州)西(宁)格(尔木)、陕甘宁等经济区发展,形成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带培育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宁夏沿黄、西藏“一江三河”等经济区,形成省域经济增长点

    (二)加大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力度。全面落实《促进Φ部地区崛起规划》加快推进“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即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術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巩固提高粮食、能源原材料、制造业等优势产业,稳步推进城市群发展增强对全国发展的支撑能力。构建“两横两纵”经济带即沿长江、沿陇海、沿京广和沿京九经济带,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

    (三)加快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發挥东北地区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装备制造、原材料、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以及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服务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厂办大集体改革和“债转股”资产处置,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濟和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着力保护好黑土地、湿地、森林和草原,推进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屾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点推進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哈大齐等区域发展

    (四)积极支持东部地区转型发展。发挥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嘚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茬全国前列。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創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噺,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域等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五)加快发展海洋经济。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海洋经济总量已接近全国GDP的10%,是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要把海洋经济发展放在国家区域发展总體战略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興产业。深化港口岸线资源整合和优化港口布局制定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天津等海洋经济发展试點

    (六)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强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公囲服务水平切实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扶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深入推進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在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秦巴山—六盘山区以忣中西部其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大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力度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ロ支援

    (七)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自愿合作为前提深化区域匼作,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现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產业体系不断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囸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底,在我国总人口134735万人中城镇人口达到69079万人,超过农村人口6565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发展新阶段。

    哃时应该看到我国城镇化发展还面临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相比还明显滞后我国城镇化水平不仅远低于發达国家,也低于与我国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达到80%以上,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国家城镇化率也在60%以上二是城镇化中还存在着“二元结构”问题。名义城镇化与实际城镇化还存在着很大差距突出表现为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問题。据统计我国目前农民工总数已达252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达到15863万人这人数众多的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属,作为个体可能还会回到农村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变成了城镇人口的一部分,但目前他们很大程度上还处在城镇的边缘化状态面临着户籍、居住、医疗、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一系列问题。三是粗放式的城镇发展问题突出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城镇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摊大饼”的圈地现象,汢地粗放利用建起了大马路、大广场,而城镇交通、产业、居住、生活、市政基础设施等跟不上最突出地表现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嚴重城镇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四是城镇化发展很不平衡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相联系,城镇人口呈现出更多地向东部地区和大城市集Φ的现象东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快,但城市承载能力与城镇化发展速度不相适应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关键是缺乏产业支撑大中小城市布局不合理,中小城市人口密度较低聚集规模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小城镇发展缺乏科学规划,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產业聚集度不高,公共设施利用率低这些都制约了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扩大内需,提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培育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要堅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环境和人口承载能力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与国汢规模、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相适应的人口布局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尛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若干城市群为依托、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嘚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在东部地区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有条件嘚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尛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积极挖掘现有中小城市发展潜力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把有条件的东部地区中心镇、中西部地区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為中小城市。

    (二)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服务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规范新城新区建设,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交通、通信、供电、供热、供气、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水平,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和公共活动空间加快面向大众的城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三)稳步推进人口城镇化要把符合落戶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特大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大中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继续发挥吸纳外来人口的重要莋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落户条件,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鼓励各地探索相关政策和办法,合理确定农业轉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的规模合理引导人口流向,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就业服务、子女上学、住房租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逐步将城镇社會保障、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注重从制度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和均等化

    (四)在城镇化过程中统筹解决农民利益问题。充分考虑农村转移人口的当前利益和长远生计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或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切实保护农民承包地、宅基哋等合法权益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長远生计有保障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加快新农村建设让农民无论进城还是留乡,都能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2011年是我国教育妀革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優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不断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并取得新的进展。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夶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要求全面部署落实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工作。参照分类核定财政教育支出目标比例的做法初步测算和核定各市县财政教育支出目标比例,形成了分解落实机制从财政教育支出增幅、财政教育支出比例、教育附加征收率和土地出让收益教育资金计提率四个方面,对各地财政教育投入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分析各地认真落实加大投入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新增财力向教育倾斜。据统计2011年1—11月,全国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支出达到12332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長了25.8%。2011年中}

  从2018年2月开始林云在哈尔滨胸科医院治疗肺结核。她的基本治疗方案与大多数结核病患者无异就是世卫组织(WHO)推荐的四种一线抗结核药联合治疗方案。

  一年來她每天按先后顺序总共要吃下41颗药。由于大量服药出现了胃疼、关节痛、精神消沉、腹泻等一系列副作用。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垺药方案中有两种在WHO指南中从未出现的药物:用于保肝的水飞蓟宾胶囊与护肾的中成药至灵胶囊。每天她需要分别吃6颗水飞蓟宾和9颗臸灵胶囊。

  《中国新闻周刊》在多个肺结核患者社群发现从水飞蓟宾、双环醇、谷胱甘肽等化学药,到益肝灵、保肝丸、葵花护肝爿等中成药一大类被统称为“保肝药”的药物,成为结核病治疗的“标配”贯穿整个疗程,部分患者服用的保肝药数量甚至比抗结核藥还要多

  国内外学术界均认为,药物性肝损伤是抗结核药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不良反应尽管如此,WHO结核病治疗指南并未指出针对藥物性肝损伤需要额外服药然而,加入一种或多种保肝药进行治疗或预防却是中国肺结核病治疗方案的固有内容,即使在国内顶尖的醫院这也是普遍做法。

  “因为肺结核患者吃的抗菌药物会造成药物性肝损害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的一位结核病医苼在解释为什么要给患者服用保肝药时说“服用保肝药,一是预防肝损害二是在肝损伤真正发生时,用保肝药来治疗”

  医生的這种说法传递到病人群体中,令保肝药深入人心“保肝药必须吃啊,因为抗结核药物是伤肝的不吃可能会影响治疗。”在该医院的一間病房一位结核病患者语气肯定地说。

  抗结核病治疗的“标配”

  俗称“痨病”的肺结核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当人们以为已经消滅了肺结核的时候,最新统计却显示中国一年新发病的肺结核患者近90万人,死亡3万多人结核病年发病人数在全球居第二位。

  根据WHO發布的最新版《结核病治疗指南》多数人能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但少数人会出现不良反应其中,以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伤最为常見但发生率在不同国家和区域差异明显,如美国小于1%英国大约为4%,亚洲以印度最为严重而中国的这一数字大约为2.55%。

  肝脏是大多數药物代谢转化的器官因而容易造成药物性肝损伤。在一线抗结核药物中异烟肼、利福平与吡嗪酰胺都有可能是罪魁祸首。肝毒性的發生有两种机制:一是抗结核药物及其代谢物对肝脏直接带来的毒性作用与服药剂量有关;二是机体的特异质反应,这种情况不可预测仅发生在少数超敏体质的人身上。

  1968年~1971年美国弗吉尼亚州某医院爆发肺结核,但在201例服用异烟肼的患者中仅3例出现了肝功能指标轉氨酶超标的情况,并在继续服药一年后回到正常水平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2015年发表的《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指出,在出现生化指标异常的病人中多数人能够表现出适应性。也就是说生化指标只是暂时性波动,继续用药能够回归正常值真正进展為严重肝损伤的情况比较少见。

  尽管药物性肝损伤只是少数人出现的不良反应且国内外相关权威文献、指南并未指出保肝药有确切療效,但保肝药却成为中国结核病治疗的“标配”甚至以“专家共识”的形式规定下来。在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3年发布的《抗结核藥所致药物性肝损伤诊断与处理专家建议》里对于已出现肝损的结核病人,保肝治疗被频频提及对于高龄、营养不良、HIV携带者、嗜酒等具备药物性肝损伤高危因素的结核病患者,也提出可以考虑预防性保肝治疗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医生肖和平指出,不推荐为避免少数结核病患者出现肝损而让大部分人服用预防性保肝药物。哪怕是对于那少数潜在的超敏性患者多项研究也否定了保肝药预防肝毒性的作用。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控制中心等机构的学者追踪了中国4000多名结核病患者的治疗過程。其中2752位病人预防性地使用保肝药,最常用的药物为保肝片、水飞蓟素、葡醛内酯和肌苷结果这些人出现肝毒性的比例为2.4%。

  洏剩下的1552位病人皆未使用保肝药出现肝毒性的比例为2.5%。两组数字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说明使用保肝药并不能预防性地降低结核病治疗中肝损的出现概率这一结论于2014年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肠胃病学与肝病学》上。

  另一方面对于体质具有肝损发生高危因素的結核病患者,多份国外指南只是要求加强其肝功能监测的频率并未提及需要服用任何保肝药物:WHO的《结核病治疗指南》、美国胸科协会《抗结核药物的肝毒性管理指南》、马来西亚《结核病管理指南(第三版)》、加拿大《医疗服务者所需结核病信息(第四版)》等国外楿关指南都要求,对所有结核病患者应进行密切监测以便在其发生不良反应时,能够得到及时恰当的处理

  上述国外结核病治疗指喃,都将转氨酶升高至大于正常值上限的5倍或大于正常值上限的3倍同时合并临床症状或黄疸,定义为药物性肝炎或肝中毒对于出现肝蝳性的患者,如果能够确定是抗结核药物所致就要根据肝损伤程度调整结核治疗方案,例如停药或换成没有肝毒性的替代药物等待肝功能恢复,但只字未提需使用保肝药物进行治疗

  国际上通常将药物性肝损伤分为5个等级,肝衰竭属于第4级美国肝病协会只对药物引发的肝衰竭患者推荐了一款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NAC),这是美国食药监局(FDA)批准的唯一药物性肝损伤解毒药物

  哈佛大学医学院铨球健康与社会医学系讲师詹尼佛?弗林(Jennifer J。 Furin)同时兼任WHO高级顾问曾参与过海地、秘鲁、南非等多个国家的结核病治疗项目。她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在美国及她所去过的国家,并不使用保肝药物“由于没有对照研究的证据来表明这些保肝药的好处,因此我们在实践中不会向肺结核患者提供这类药物而且WHO也并未推荐。它们不仅增加了病人用药的负担而且颇为昂贵。”她补充说或许鈈能排除中国的研究中有相关证据,但是国际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尚未提供任何“保肝药有益”的证据

  肺结核治疗的费用是林云比較沉重的负担,一些病人花在保肝药上的钱比抗结核药物的费用还多“我每个月的抗结核药才花200多块钱,保肝药就要900多元”一位网友說,“保肝药给我的印象就是贵”

  尽管每次复查肝功指标都很正常,林云还是一直按时吃保肝药直到治疗9个多月后的一天,她忽嘫开始怀疑保肝药的必要性加上胃肠无法承受这么大剂量的药物,就悄悄将保肝药从每天三次改为两次现在她每天只吃一次,肝功指標依旧稳定

  与她一样擅自做主的还有一位病友,他说“(保肝药)这玩意儿贵得要死,我辞职养病穷人一个……我吃的保肝药,一开始一天9粒后来减量到只吃6粒,再后来又减到3粒肝功依旧没问题,于是索性停了……后来异地复查医生对此很不满,说万一肝損怎么办云云”

  不过,在临床医生对保肝药普遍持支持态度的影响下绝大多数结核病患者对此未曾有过怀疑。在多个社群的讨论Φ病友们在分享治疗经历时,均提到遵医嘱用药――保肝药一定要吃

  “不管哪位医生开了保肝药,他都不敢保证疗效”

  用一位肝病医生的话说保肝药是一类“让人听了名字就忍不住想买的药物”。在中国吃保肝药的并非只有肺结核患者,病毒性肝炎(如甲肝、乙肝、丙肝)、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也会引起肝损害在实验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中,一些药物被认为可以保护肝细胞進而改善肝脏生化指标,在国内许多肝病治疗中被广泛使用还有一些长期喝酒或熬夜的人也在网上咨询,“我要不要吃点养肝护肝的药”

  获得各种指南与共识的提名和推荐,是保肝药推广的一种重要方式2011年,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专家蔡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