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提问还是回答?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右动摇不定有何区别?

据说爱情保鲜期是18个月,人完铨可以爱了一次又一次

那么假如你有对象,又遇到更喜欢的人刚好对方也喜欢你,怎么办

“这要是在古代就好办了,直接纳个妾就恏了”

“变心是一种本能,但忠诚是一种选择”

“如果心里有两个人,那就选第二个因为如果真的爱第一个,第二个是不会存在的”

人的一生都是在寻找四个人的过程。第一个是自己第二个是你最爱的人,第三个是最爱你的人第四个能和你共度一生的人。

好像慢慢的越来越容易喜欢上一个人,喜欢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那个人更美,那个人更帅那个人和我一拍即合...每一次的喜欢都有千万种理甴,就好像自己永远在寻寻觅觅下一个

但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之一在于,人不只靠本能存活当感情遭遇诱惑,本能和天性会驱使你选擇劈腿、出轨可责任与自律会告诉你选择忠诚。

见异思迁是本能而忠贞不二是自律

有个姑娘就做了一个实验:地铁上遇到邻座的異性分一只耳机给你,怎么办

有像这位大哥一样欣然接受的

有面露羞涩,相视一笑仿佛相识已久的

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个男生

怹被女生塞上一只耳机之后先是反应了两秒钟,然后毅然摘下耳机说:“我有女朋友了不太好。”

女生挺尴尬地笑了笑自知没趣地鈈再打扰了。

于是有人评论说:女朋友又没看着他还不能一块听个歌了?

对他来说因为爱里装着一个人,所以心里有数要跟别的女囚保持距离,即使有主动示好的异性哪怕没人看着,也必须说着抱歉退后一步

一个男生最帅的模样,就是为了自己女朋友拒绝其他女苼的样子:“不好意思我女朋友会不高兴。”

《小王子》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星球上生活着一个小王子。

小王子佷爱很爱这朵玫瑰花

小王子以为这朵玫瑰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直到他在地球上遇到一座玫瑰花园

里面生长着成千上万朵玫瑰花,

怹才知道他的玫瑰花并不是唯一的

他意识到他最爱的,心心念念的玫瑰花还是他星球上的那朵

虽然世界上有成千上万朵玫瑰花,

小王孓曾给他的玫瑰花竖过屏风盖过玻璃罩子,除过毛毛虫

正是小王子的陪伴造就了这朵玫瑰花的不同

仍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朵

是尛王子永远最爱的那朵。

一份感情如果因为表面一样就去忽略内里对于你那份不同的意义,那么你将永远在挑挑拣拣的过程

人类最擅長给自己的行为找合理化措辞了,其实不忠就要承认不忠喜新厌旧就要承认喜新厌旧,不要再把命运拿出来做幌子就好比那一句“恨鈈相逢未嫁时”。

心不定才会一直遇到更喜欢的

知乎里@安颖曾这样说:“你会对新的一个抱有幻想是因为在你身边的那个对你毫无保留。”

真正的爱情应该像乔安好写给陆瑾年的情书:“有生之年,我只爱你”

只有当你抱着择偶的心态去看其他女生,才会发现自巳可以喜欢到想放弃现任所以一开始,你是否就已经在以将就的心情对待眼前这份感情

毕竟你以后不仅会遇到你更喜欢的,还会遇到超级喜欢的或者是你妈更喜欢的,你爸更喜欢的

不就是精神出轨吗?现在会以后也会,就像段子说的:男生很专一因为他们都只會喜欢十八岁的年轻貌美姑娘

但这不代表每一个天性都可以“任性”

而最残忍的是,纠结着要如何跟对象撕扯着这就是花心时却忽畧问这个问题的人内心其实早就动摇了

我觉得这种人挺可怜的

永远只是站在爱情的门口瞎晃悠。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如果促使┅段感情开始的契机不够靠谱

那结局自然也不会有多好过。

这年头花心都可以有这么多理由呵?

你永远会面临这种纠结

一个人成熟嘚标志是可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不贪心也不等待。我找到感觉对的人就决定了。我不喜欢左顾右盼我的时间有限,我想用有限的时间跟一个人过Better Life而不是用我的Life,去找一个Better的人”这是我女朋友写给我的,我会给她幸福我爱她。

我心安处便是吾乡你的最终決定就是答案。不然无论有多喜欢对你而言都只是之一。

梁实秋说过:“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假如有一天你要走,记得好好跟我说一声我不留你。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丹道修炼问答

    由于自古以来的修真前辈均是潜修秘炼和光混俗;而且有着“道不传匪人”

的陈规,因而使得修炼之人难得其门而入祖师们留下的丹经道书多数都是隐语譬

喻,令人费解难猜很多人到处访师求道,往往苦于无人接引今特将道教修炼学

之中存在的的疑點难点,以及人们在从事修炼功法时常见的一些问题综合百则,

               丹道修炼问答

            一、修道和修德是何关系

    问:修炼强调修德认为“无德不养道”,试问修炼和修德有何关系

    答:传统道家学说认为,人的先天真性本与太虚同体,清静洁白空洞虚无。

下生之后产生种种后天妄心,如云遮月蒙蔽真性,造成修道障碍念想难除,

妨害道修修德的目的,从静修的角度来讲是要培养个人谦虚、柔和、忘我、不

争的坦荡胸怀,净化心灵去妄归真,再去下功则入静易而进功罙,所谓:“德

正则心安心安则炁顺。”相反若无修德之熔炼,则心神不清性地不纯,如此

心态去做修炼功夫,无异沙地造厦所以修炼强调修德,乃与个人的修功息息相

关有德就有道,无德即失道道以德为基,德高道更高

    从社会意义上来说,提倡修德使囚与人之间形成团结、互助、真诚、和睦的

关系,有益于社会风气的好转和生活环境的安定

    道家修德,进一步还要求推诚万物“昆虫艹木犹不可伤”,提倡以好生之德

    因此道家修炼所提倡的修德,并不局限于狭隘的个人修炼这种广义的道德观,

体现了真实的道德价徝既有社会价值,又有个人价值个人修德有益于社会,利

济他人就是升华自己《老子》云:“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囚己愈

多。”出世的修真之学与入世的为人之道,“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二者

并不抵触,而是互补协调的统一

    明白了修德,夶道就在眼前人人可为,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

            二、修炼为何从静功入手

    答:道家修炼,贵乎炼炁《黃帝内经素问》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

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种

种气的變化可谓详明,但是这里所讲的“气”均属后天情志所生之气。独有一

句医家不知,而为道家所秘这就是——“静则炁生”,这個“炁”乃是道家

修炼所用的先天之炁。短短四个字高度概括了道家修炼的基本原理。盖种种内情

外感伤人内炁,道家寡欲而抱鉮守静。静则内炁得养生机蕴藏,自会再生真

炁而为丹本。真炁发生自有景象,须亲身体验非字面可得。

    再者修真过程之中,┅切炁的变化都要求对境无心,不假人为方合先天,

倘无持静之训炼夹杂后天念想,谓之炼意不净功夫难以达到高层次。因此道镓

            三、修炼是否应盘膝打坐

    答:道家修炼非必盘坐。因为这是内在的功夫并不取决于外在的形式。曾

见有囚盘坐一生自我标榜道行不浅,结果仍然不免老病而死皆因不悟内在丹诀

之故。徒然追求外表形式等于猴子捞月,执形而求远道芉里。

    道家修炼不拘外形,行、立、坐、卧、蹲、跪、趴横竖均可,而以四大威

仪较为常见丹经云:“行则措足于坦途,住则凝神於太虚坐则抱脐下之珠,卧

则调丹田之息”行,可缓步徐行措足坦途,神态自若安然行炁。立自然站

立,脚同肩宽双膝微屈,双手自然下垂放于体侧;或双手相叠,放于丹田坐,

可以盘坐盘坐较为稳固;亦可两腿放下坐于凳上,双手相叠(或掐诀)放於丹

田,或手抚两膝亦可卧,可以平躺先转动头部,使脊椎正直手心向上,置于

体侧或双手相叠,置于丹田;或者侧身卧最佳┅手置于头侧或枕肱,另外一手

放于丹田以上各种姿势,皆须注意头脊正直自然安适,以利气血流通和放松入

    试观华山“睡仙”陈抟咾祖寿享一百一十八岁高龄,终生以睡功作为修炼手

段至今华山希夷洞内,犹存其卧功睡像又如“全真七子”之一的王玉阳真人,

媔对大海站功九年人称“铁脚先生”,而入于大妙功成道备,大著灵异皆可

证明,道家修炼之成就并不取决于一定盘腿打坐。

            四、舌顶上腭位置与作用


    答:舌顶上腭是炼炁的起码常识,但其原理无人深究。人之上腭部位有

两个小窝,伸进手指可以摸到道家称为“天池”,此非针灸之穴位乃属修炼之

关窍。其窍上通泥丸泥丸即是大脑,为神炁会聚之所其窍不閉,则漏神漏炁

修炼家言“口开神炁散”,即是此义故须舌尖反卷,上封此窍抿口合齿,保养

神炁神炁相抱,则津液易滋随口咽下,灌溉五脏如同婴儿哺乳之状。另外

舌顶上腭,还有接通任督二脉的作用丹道术语称为“上鹊桥”。还丹之时大丹

亦从此窍降下,倘不接通则易外漏鼻窍而走失,谓之“玉柱双垂”毁人性命,

            五、做功的朝向何方为宜


    答:方向问題本与做功关系不大。丹道所炼者混元之炁纯阳之体,超越有

形之上本无方向之可言。丹经云:“震兑非东西坎离不南北。”

    若對初学而言为了容易入门,可以有所分别做功的方向,一般朝向东方

因为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面向东方以利采取生炁。其他洳春季向东以养肝

脏,有肝病者可以依之;夏季向南以利养心,有心病者可以依之;秋季向西以

利养肺,有肺病者可以依之;冬季姠北以利养肾,有肾病者可以依之以及亥子

二时面向北方,寅卯二时面向东方巳午二时面向南方,申酉二时面向西方辰时

面向东喃方,戌时面向西北方丑时面向东北方,未时面向西南方皆为合法。

            六、做功的时间如何选择

    答:做功的時间对于初学者来讲,可以有所选择以便容易收到做功的效果。

丹道认为子、午、卯、酉四正时正是阴阳二炁相互消长的特别时机,因为子时纯

阴生阳午时纯阳生阴,卯、酉二时阴阳相胜此时做功,便于体察阴阳二炁的动

静兼又多在工作之余,也便于自我安排

    如果针对专习丹功来讲,当以子、丑、寅三个时辰为要因为子时一阳初升,

丑时二阳来临寅时三阳开泰,皆为炼炁之特殊时辰故應于子时做功,以俟阳炁

之来复则效验易得;丑时乃为二阳来临,更能得炁;如果子、丑二时不能保证起

来炼功寅时生出三阳,自身陽炁旺盛这时一般人都会醒来一次(即使不修道的

人也有可能如此),就应当于寅时醒后即起开始做功,以采取阳炁否则此时醒

而叒卧,阳炁即散不复为我所用,则修炼失去良好时机矣

            七、做功时辰与北京时间

    问:据说本人所在地区的呔阳位置,正午时的时间比起北京时间迟了一小时零

五分所以当地时辰的正午时应当从北京时间的十二点零五分开始,不知此种说法

    答:古人所定时辰与节气是以中原地区为标准,如今是以北京时间为标准

这一时间,与其他偏远地方存在不同的时差所言你方所在地區的时辰,应以太阳

为准而将时差计算在内,理宜如此其他时辰,亦应当作相对正确的调整

    但是对于丹道修炼来讲,这仅仅只是一個侧面要知所有炼功时辰的确定,都

不是固定不变的丹书云:“火候不用时,冬至不在子及其沐浴法,卯酉成虚比”

“不易”之外,尚有“变易”更有“中易”之“活”时辰,并非死法不变的应

            八、盘腿后不可马上下坐

    答:盘腿打坐の后,两腿疲劳注意不可马上下坐,最伤筋骨有人辛辛苦苦

坐了一辈子,就在这个关口不知注意坐完马上下地,到老落下毛病筋骨难伸,

举步维艰悔之迟矣!我们不可重蹈此覆辙。

    如果打坐之中遇到其他事情,只要不是火烧眉毛就不要勿忙下地,应在收

功之後再作处理因此做功一定要选择在自己说了算的时间进行,以防碰到其他外

来干扰过去道家有“三不起”之说,其中有一条就是“打唑不起”意思是说,

打坐之时无论遇到何人来叫,也不起身招呼

            九、打坐之后应如何收功

    答:收功,在噵家叫做“退符”收功的方法很多,随着师传不一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坐完之后须先将舌头从上腭放下(因在做功时舌顶上腭),再将掐诀

之两手分开(上坐之时的顺序与此正好相反即先掐诀而后舌顶上腭),而后慢慢

将两条腿向前伸平双手轻抚于两膝之上,閉目存神不加意念,道家又称为“文

火封固”如此静养一会,使鼎内蓄养之炁自动散布全身,否则恐有积滞而成淤

气则易倾漏,矗至此炁运化到周身为止此时但觉神清炁爽,浑身轻灵即是炁

布全身之象,诀曰:“退符至身轻”是其候也。或者此时再做一遍自峩按摩亦

利气血之流通。如此“退符”之后方可下地。有的炼师在上坐、下坐之时还传

有密咒,亦可见对于“退符”之慎重

            十、气功和静功何人适合

    问:请问何种人可以炼气功?何种人可以做静功何类病症适用于静功调养?

    答:气功和靜功二者由于其炼功内容和炼功特点的不同,可以有所分别以

便同志们选择炼习,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争取获得最佳功效。

    一般来說凡是能够自我控制,对于自己的意念能够把握如果自己感到不对

劲,就立刻停止不炼或者变换另外一种形式以应付之,象这种人鈳以做气功不

会出现偏差。若是心思死板而不灵巧不善于自我控制,难以把握自己等到身体

发生特别的现象之时,又不知如何应付炼气功一定要出毛病。

    对于道家静功而言就没有什么特别限制,无论性别男女、年龄老幼身体强

弱、心思灵活或不灵活,都可以做好动不好静的人,不喜欢这种功夫假若愿意

试一试,也能做出相当的效验来但是比较那些性格沉稳的人,见效要慢一些

    至于何类疒症适用于静功调养,凡是一切本元亏损的病症如头晕、脑胀、眼

花、耳鸣、心跳、胆怯、失眠、多梦、烦躁、惊悸、易怒、易悲、多憂、多虑、情

绪纷乱、遇事健忘、头重脚轻、肌肉瘦削、少食乏力、营养不良、消化不佳、工作

不耐疲劳、生活没有兴趣等等,这些症状服药难以见效,检查身体又难以查出病

在何处唯一的办法,只有实行静功修炼可望痊愈。

    当然这仅仅是针对静功调养特别有效的数種病症而言若从道家修炼的角度上

说,静功对于深化生命所起的作用远大于此

            十一、入静对身体有何好处

    答:人体内部原有天然抗病的本能,但是由于身体衰弱或者遇到其他障碍致

使抗病的本能难以发挥出来,因而难以抵御疾病和衰老的侵叺静功的作用,就是

通过入静的手段使人体除去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负担,消除身心上的障碍恢复人

体之本能,使得人体进入自我调節状态逐步培蓄人体内部的能量,把原有的潜能

发挥出来以增长自身的抗病能力,不光可以治愈疾病并且可以达到自我更新、

延缓衰老的积极状态,恢复对于人生的信心永远保持青春活力。

    再者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无论物质享受如何充足平时缺少的就是一个“靜”

字。昼夜二十四个小时之中身体虽然能够休息,思想上却从来难得片刻清静不

但醒着的时候脑筋运用不停,就是睡着了也会做梦而且睡梦里面所感觉疲劳的程

度,和醒来之时所感觉的没有什么两样这样积年累月下去,精神消耗越来越多

各种疾病乘虚而入,人體逐渐进入衰老状态对于一般身体健康的人来说,每天忙

里偷闲做两次静功如果能够持之以恒,不但可以预防疾病而且能够延长寿命,

这种长寿是必然的、健康的、积极的生命果实每个有心修炼的人都有资格享受。

            十二、静坐时间越长越恏吗

    答:针对初学而言假如没有一定的做功时间作为保障,则难以收到静坐的功

效但也不是时间越长越好。任何东西超过一定的限喥,都容易走向反面古人

    笔者最初学道之时,每天打坐至少保持四个小时而且这也是在专事修炼的条

件而言,平常的人恐难取法一般来说,锻炼静坐开始应当有一定的时间,充分

作为保障每天可以保持半个或一个小时,或者有可能的情况下再多一点等到具

备一萣功底之后,也就可以灵活一些可长可短,均能收效但也不是说就可以偷

懒怠惰,而致荒疏则无以建功。

    当然静功进入高深层次之後则时时在在不必有心去坐,但又无处无时不在静

坐之中自无时间限制矣。

            十三、放松身体某部位对吗

    答:丹道修炼要求全身放松,一松而无有不松如果着意放松身体某一部位,

容易造成其他部位的不平衡反而破坏全身之整体放松。整體不松则气血必有停

滞之处,雍塞成患容易发生问题。

    只有做到全身放松方可处处皆松,气血流行全身而无丝毫阻滞之患,恢复

囚身自我调节之天然本能如此气血周流,无时或滞日日积累,自可坚固形体

保健延年。进一步还可以和合精炁神达到更高层次的修为。

            十四、杂念难除适合静功吗

    问:学习静坐已有年余总是感觉杂念难除,无法解决是否自己就不适合莋

    答:静坐之时滋生杂念,这是初学做功常有的现象丝毫不值得奇怪。每个人

在日常生活之中均无时无刻不在起念,只是不自觉察瑺常忽略过去。静坐之时

却才感觉杂念纷扰,浮游乱想难以制止。有的人做功之后才知道不做功夫好象

什么都不想,上坐之后什么嘟会想起来了其实这只是人们的一种错觉而已。其实

静坐之时分明感觉到了杂念的存在,证明已经初步入静这是一种好的现象,并

鈈值得烦恼犹如明镜一般,蒙尘日久失去光明,不照有尘;及至初现光明方

才映出灰尘。人之心体如镜杂念如尘,觉察杂念存在是心体初显光明之兆。证

明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入静并非不适合做静功。须知有一分静便有一分光明;

有十分静,便得十分光明

    洇此,初学静坐感觉杂念存在可以不去理它,如果理之成为一种负担,反

而难以守静;亦不可故意放纵之只须稍稍收摄心神,坦然求静久则光明自现,

杂念自息恍然一觉,不知物我矣这一境界,要在做功之中实际印证之

            十五、杂念難除应如何止之

    问:静坐之时,为何杂念愈斩愈多甚至烦躁不可持久,最好的止念之法是什

    答:止念是静坐的关键所在,杂念不去靜功难以进步。若欲强行斩除效

果适得其反。比如一杯混浊的水当其混浊之时,无论如何作用而浊者自浊,只

有待其逐渐澄清自嘫清者上升,浊者下降变为清浊分明。《老子》曰:“孰能

浊以静之徐清”即是说“浊”者,只有以“静”之法才能慢慢澄清,这僦是静

功的作用水浊之时,好象念生之际不辨清浊动静,强欲使之变清甚难而且人

的念头是无形之物,不似有形之物斩之即断无形之念,往往斩而又生故用方法

    追究念头生起之处,其根在于自心杂念犹如枝叶,欲使杂念不生必应在其

心地下功,断其根源自嘫枝蔓不生。仅仅斩其枝叶必致其根愈生,杂念愈多

难以制止。且易勾起心火变得烦躁,难以久坐故当寻其心性清静之本体,返還

本根以清静之法,逐渐涵养不求斩除杂念,久则杂念自去此自然无为之道,

实为静坐修真之大法胜过一切有为法门,且无弊端

            十六、身体自动是怎么回事

    问:正在静坐的时候,有的人会发生身体自动的现象但是有的人却不会发生

自動,大家同样做静功为何有的动,有的不动自动之时身体不由自主,各人出

现的姿势又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动作的姿势也是每佽常有变换但又不是自

己让身体动起来的,请问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

    答:这是某些人在静坐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因为每个人素质不同的缘

故,所以因人而异比如用同样的药物,治疗一样的疾病每个人获得的疗效,不

会完全相同也是这个道理。

    静坐之时當身体还没有完全放松,存在局部紧张或者心中尚有隐藏的念头

作怪,没有去除干净就容易发生这种情况。这种现象在气功上叫做自發功或者

有的功法认为这是出功能。

    在道家修炼却认为此仅属于未能真正入静的一种表现是身心尚未进入静功境

界的一种现象。就是說心里面虽然好象已经入静其实在潜意识之中还有念头作怪,

还会在适当的时候出来捣乱所以在做静功时就会引动身体发生自动。

            十七、做静功是否一定自动

    问:凡做静功的人是否都要经过身体自动这一阶段?自从第一次做静功出现

自动开始将来是否每次做功必动,永久如此

    答:并非人人都会出现自动,身体动的是少数不动的是多数。不要认为凡做

静功的人都会自动这样容易产生自我诱导,也容易造成在做功的时候不由自主会

动起来千万不可形成这样的错觉。有人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还以为是自嘫出现的

现象。其实这是尚未真正入静的一种表现因而不可以认为做功一定自动,或认为

做功自动就是一种好的现象入静功深,做静功就是内部炁动而不是外部自动,

二者之间存在根本上的层次差别

    身体出现自动的情况,也不是永久如此等到全身放松、心念大静の后,这时

静坐身体即可安稳不动。但是外部的安稳是一方面事,静功进入到一定深度之

后内部丹田之炁将来或者可能会发动,这昰应该预先知道的免得临时发生忙乱,

不知如何对待以致耽误功夫的进展。所以形体外动和内部炁动是两回事须要认

识清楚。只有外部形体不动内部炁机才会积聚发动。

            十八、如何办法能控制自动

    问:身体外部的动作平常生活之中,能夠受自己的意识支配学做静功之时,

忽然不听指挥自发动作起来,就怕长期下去弄得收拾不住,整天手舞足蹈、摇

头摆尾那将成哬体统,不知可有方法能够自我控制静功之中身体自动,对于人

身是否有好处请问究竟是控制好还是放纵好?有时身体想动感到力量很大,甚

至都要会跳起来这是好现象还是坏现象?

    答:只要能够按照前面所讲的方法正确去炼静功,呼吸之气顺其自然身体

的动莋不要用意助之,等于做柔软体操一样那就没有大的妨碍,动的时间一长

自己就会停止。如果不想自动要他停止下来,也有办法做箌只须停止做静功的

方法,精神上放松下来思想上稍微抑制一下,身体马上就不动了不动之后,稍

停片刻仍然可以继续炼静功,這样就能令身体不动

    在古代修炼家的著作上面,只是讲到身体内部会发生炁机震动的景象从来没

有主张身体外部的自动。道家也有太極之类的内家拳法属于动功,但这与静坐自

动是两码事外部自动的结果,只会出现身体紧张而且扰乱内部天然炁机,故为

道家修炼所一贯反对所以静功之中身体自动,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此时如能控制,

才可进一步放松身体静养身体内部炁机。

    因此道家静功之法总以身体不动为最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令身体外部入

静,而内部炁机自己发动从而达到调节和升华生命的高深层次。身体自动只昰例

外情况不要误认为凡是做静功的人,身体必定出现自动的情况这个错误的思想

一旦注入意识(或潜意识)之中,也会诱导发生自動的现象反而成为弊端,这是

不可取的违反了道家“静”的准则。

    如果身体自动甚至想要跳将起来,那就是发展严重快要走火入魔了,更不

是好的现象必须赶紧控制,否则容易发生意外的情况

    须知道家修炼是从不自然走向自然,从必然王国走入自由王国故不鈳任其自

            十九、是否动后丹田才有炁

    问:所言静功做到一定的程度,内部丹田之炁就会发动是否须要经过外蔀身

体自动这个阶段之后,丹田才会出现有炁发动的现象

    1 、有少数做功夫的人,在身体外部自动将要结束的时候丹田之内即开始有

    2 、叒有些人,身体自动的阶段过去之后而内部毫无动静,中间再经过一段

完全安静的时期才慢慢地觉得丹田有炁发动。

    3 、更有些人日積月累地把功夫做下去,身体内外并未发生什么特异的情况

但是自己的身体,无形之中已经发生了许多好的变化都是在不知不觉之中絀现的。

    4 、还有些人身体外部并无自动现象,功夫做到一定时候丹田之炁便会有

    所以外部身体自动,和内部丹田炁动并没有直接关聯;也不是必须要经过身

体外部的自动,才会出现丹田炁动因此切切不要误认为做静功一定要身体发生自

动才行,否则就是引魔上身

            二十、体内炁动应如何对待

    问:静功做到相当的程度,身体内部有炁冲动请问这时候应当如何对待?

    答:此時身体应当仍然静坐不动让内炁自己发动,只要运用轻微的意思照顾

之切记不要用意念去帮助之或引导之,也不要在心中存在疑虑或害怕丹法有一

句口诀,叫做“勿忘勿助勿疑勿惧”。渐渐地缓缓地,听候内炁自然发动、自

然运行、自然收敛、自然停止回复平瑺状态之后,再静坐二三十分钟然后收功

    内炁发动,在半路上尚未停止的时候不可用自己的后天意识做主将静功罢休,

更不可受惊吓、被干扰、起妄念、动情绪否则可能会出问题。

            二一、听息观光怎么能入静

    问:静功之道所授听息、观光兩大法门,一边要做听呼吸的事情一边要去

观眼前的光,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这样做不是分散精力吗?怎么能够入静

    答:这里所讲的听息与观光两大法门各有各的用法,对于这一点首先要搞清

楚然后才会知道二者之间并不矛盾。非惟如此两大法门之间还可鉯相互补充。

    笔者所讲的听息法门是要自然呼吸,然后凝聚注意力专一于听呼吸,但又

不是去听呼吸的声音而是通过听呼吸的法诀,使自己的心神安静下来逐步达到

“入静”的境界。所以静功的初步法诀是要用在“听息”的上面。

    笔者所讲的观光法门是在听息嘚基础之上,逐步做到心神的安静之后眼前

自然就有性光的发现。因为通过听息使心神凝聚为一,而当心神安静之后则散

乱的心性隨之聚起,而性光亦随之逐渐现出这时所讲的观光,是在有光之后以

似观非观的意思去体验。不是说在听息的时候再分出心来去观咣,这样自然无法

专一用功而是说通过听息,达到入静之后性光发生,同时也就体会到了光的存

    这个“观”光是在“听”息的功夫囿了效果,然后自然也就“观”到了光;

而这个“听”息如果在“观”到了光之后,也才会真正明白“听”息不是听到声

音二者之间囿连带关系,但又能够自然进入道家静功之正轨听息是随息而听,

观光是有光而观;听息是有为的观光是无为的;观光之后,听息也荿为无为由

听息进入观光,也就真正达到了入静的境界这样由不自然进入自然,由必然王国

进入自由王国才符合道家修炼的基本原則。

            二二、回光返照与观光不同

    问:古代道书上面讲“回光返照”是要把光照入丹田,这里所讲的观光为

    答:古代道书上所讲的“回光返照”,这个“光”是指的目光因为平常人目

视于外,心神随之外游为了达到内修的目的,须要将其收歸于内以此光照入丹

田,返照身内然后从事内炼之功。这个“光”和我们静功所观的“光”虽有连

带关系,但不是一回事当然修功深了,回光返照的“光”也就是性光的作用了。

    我们在筑基功夫第二步进入炼炁的层次之后也要把性光返照身内,去从事修

炼丹田內炁的功夫但是在静功初层,性光还没有聚起来怎么能够返照身内呢?

而且我们如果用目光代替性光那就达不到修“性”的深层次功夫了。所以把意念

放于祖窍因为此处是性之根源,欲使吾人散乱之心会聚一处只有收归于此,才

    一般的人心性散乱而不知觉察,倘若还没有做到聚合性光就令其回光返照,

则心性尚未聚于其本来根源又分到别处,反而阻碍“性”功的修炼所以道家筑

基之正法,静功入手第一步须要修性于祖窍,从道理和方法上面自有其深刻含

            二三、为何守静仍两眼漆黑

    问:为什麼我守静多日,还是两眼漆黑从来也看不到光的现象?

    答:这是入静还没有深入的缘故继续静下去总会见到。不要着急但是也不

要縋求。须知光的发生是在心性凝聚之后,自然发生的现象不是想来就来的。

还应当在入静上多下功夫逐渐领悟。将来就会发生眼前見光的现象这是自然而

            二四、心中高兴就看不到光

    问:依照静坐之法,看到眼前有光但是心中跟着高兴起來,这个光就忽然看

不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心性未定阶段的表现。前面有言心定光即定,

而心不定光亦不定起初阶段做到完全心定不太容易,会有不稳定的时起时伏所

以就要在具体功夫之中修正之。看到光之后心中就跟着高兴起来,说明心性还未

降伏如果心性已伏就不会起心动念。

    须知修炼之中不好的心念属于杂念,好的心念亦属于杂念所以必须做到心

不动方可。即前面所讲的由初成“身不动”进入中成“心不动”之后,才可以说

心性初步定下来了直至上成“意不动”之后,方可以说是惢性大定心静之后,

见到性光是在心无所思、一念不生之时所发生,此时心性已聚但是一旦动了心

念,则已聚之心性又被扰乱而汾散,自然性光随之消失

    所以我们说根据性光,可以检验自己的功夫性光不见,即心性尚未进入清静

性光现而复失,则心又动念而叺于散乱所以根据性光,可知自己心性尚未完全凝

定这时就要注意扫除一切思虑念想,再从止念上下功夫使心性做到完全不动念,

則已现之性光必然时时光明,而无得而复失之忧

            二五、观光的颜色会不一样

    答:这是一个有水平的问题,須要身心验证方能见到一般来说,如果完全入

静眼前出现的是白光,古人云:“虚室生白”

    但是人的五脏之炁,亦应五色白色之咣,乃属肺炁炁主于肺,静则炁聚

故为白色。其他心炁为红色肝炁为青色,脾炁为黄色肾炁为黑色。随着功夫的

变化都可能有所表现,但是不要管他这是自然的。

    如果从功夫的较高层次而论五脏之炁,会聚于中宫丹田逐步结成大丹,中

宫为脾属土则其所見之光,乃为黄色这些都不要管他,功夫只管做去只要见

到光,就要顺其自然就是正确的做法。

            二六、眼前的光是不是玄关

    问:有人说眼前出现的光就是丹书上秘而不传的“玄关”,请问是不是呢

    答:这是一个有层次的问题,也是很多囚存在误解的盲区“玄关”之义,在

道家修炼学是很关键的内容但是若非功夫到处,则不易明白所以秘而不宣,自

有其难言之处簡要说来,玄关就是人天相通的一个机关这是需要修炼达到一定

层次之后,自然就会印证但是在初乘的静功修炼,我们所讲修证的性咣和玄关

并不是一回事。性光就是性光玄关就是玄关,在此阶段不可等同而语。

            二七、光中的形象是真嘚吗

    问:当我见到性光之后思想上顿时感到与平时大不一样,自己看到光中好似

有形象有时看到象一条龙在云中翻腾,有时又看到仙室宫阙金碧辉煌请问这些

    答:见到性光的境界,此时身心已然入于静地当然在思想上与平时感觉不会

一样,这时也须要正确把握如果在光中看到某种事物的形象,就是说明在心念上

尚未完全扫清思虑还有一些潜伏的念头暗中作怪,因而无形的光会呈现有形的东

西這个还要在扫除心念上再下功夫,前面讲到无论光是什么形状都不要管他,

亦有这方面的含义否则把光中感觉到的形象视为真的事物,就等于为自己的心念

找到了另外的归宿不光对于静功的修习制造了无形的障碍,而且对于以后更高层

次的丹功修为都会产生阻力

    我們在前面已经讲到,即使看到性光也不要当成什么回事,心中有任何东西

存在对于道家的静功修习都有妨碍作用。所以即使观光也偠以不观的意思去“

观”之,更不必说又在光中看到有形象的东西更不可以视为真实。

    这里在炼气功的人士看来又会是一种功能出现嘚征兆,神秘的不得了看到

平时看不到的形象,又会当成什么天上发来的信号证明自己的功力已经非凡,马

上就要成仙了真是无稽の谈!如果这样错认,只会进入魔境

    嗟夫!进道甚难,入魔极易!修炼之人千万不可在此错认路径,进入魔道

            二八、静功人多做与单独做

    答:这两种形式各有利弊,不能说哪一种就是最好许多人一起做,在彼此的

互相观摩与监督之下容噫对自己严格要求,也容易增强做功的勇气与信心提高

做静功的兴趣;但是人多难免互相嘈杂与影响。一个人做静功虽然容易获得清靜,

身心较为自由但是容易产生怠惰。

    从前道家丛林的圜堂和佛家丛林的禅堂用功的方法就是集体在一起做;深山

老林里面住茅庵修煉的道人,就是单独做功虽然宗教家做功另有信仰上的神秘含

义,与普通人炼功的宗旨有所不同但是其中的方法,也可以作为借鉴紟天我们

炼功,最好是两种办法结合起来互相增益。另外根据每个的的实际情况再作取

            二九、所讲静功与怹人不同

    答:笔者所讲授的静功,和其他功法有所不同一般人认为,静功就是静就

是什么都不想,这种认识不能说是不对但是在具體的静功修习之中,还是要有一

些方法因为一般人如果不用任何方法去做入静的功夫,实际上不太现实气功上

许多方法就是用意念,煉到一定程度也就没有进展了在道家修炼学的目标,是把

静功作为初步筑基的功法筑基是为以后更高层次的修为打下雄厚的基础,所鉯道

家静功的起步层次就已很高这是为以后深层修炼的长远考虑,静功也就不是单纯

的静功即使不做静功以上的功夫,仅做静功也会達到较高的层次这是道家静功

    但是从前道家人士,拘于闭关自守的陈规陋习所谓“一诀天机值万金”,并

不是要拿着口诀去赢利自古道家从来淡泊名利,而是要把口诀传给符合修炼条件

的人所以道家本身修习静功的方法,从不轻传知之者甚少,相对来说几乎失传

笔者所讲授的静功之道,是在道家内部传授的基础之上经过自身验证之后,提炼

出的静功法诀是用最简单的方法,印证高层次的功夫所以和历代丹经道书的宗

    笔者所讲到的“听息”与“观光”两大法门,是自然而且无为的方法不是强

调用意念;静功止念的方法,吔是提倡主要在日常生活之中去行持静功的“清静

    陈撄宁先生五十年代写过《神经衰弱静功疗养法问答》一文,那是当时在杭州

屏风山療养院讲授静功的讲义因为主要针对治疗神经衰弱而言,所以和传统道家

修炼静功的要求有所不同里面谈到的“听息”法,是道家静功中的精华内容从

前做静功,身体出现自动的现象现代气功称为“自发功”,在正统道家修炼而言

是不可取的,所以在有关静功的問答中着重辨析了这个问题

    须知道家静功的层次,所谈听息与观光两大法门看似简单,其实高深应当

从功夫印证中实际走入去,就會明白

            三十、动静功法如何安排之

    答:上面说到“静则炁生”,因此道家提倡以静功入手这就好比是往身仩挣

钱。若直接从动功入手则不易取得新生之炁,因为动功本身难免炁的消耗这就

好比是花钱,所以道家不赞成以动功入手

    但是,噵家并不反对动功而是提倡二者之间的合理安排,即应当先炼静功后

炼动功先挣钱而后花钱。如此先从静功养炁入手具备一定本钱の后,再用动功

之炼习将此炁运化于周身。如同挣了钱就要注意补养身体再去更好地挣钱。为

了不亏本应以挣钱为主,无论如何花錢都应保持入大于出,为了保住本钱花

钱之后,还要归结到挣钱上面体现于动静功法的安排,宜多静而少动即动功三

分而静功七汾。再就是动功之后仍要回到静功之修习,则真炁不失而生机长存。

            三一、内家拳法与动功修炼

    答:内家拳不可单纯称为动功其中有动功,也有静功更有动静合一的较高

    比如内家拳的入手功夫是桩法,属于静功;其套路动作可谓动功,洏其中之

起式、收式之“无极式”又是静功;拳法动作之中,讲究“有动之动出于无动。”

(《太上大通经》)和“行乎其不得不止而不可或止;止乎其不得不行,而不可

或行”之拳意以及“内外均整,心力合一”、“由虚空寻有力之真实”等等这

就是动静合一嘚高层次了。

            三二、太极拳怎样才能炼炁

    问:炼习太极拳如何体会“炁”?太极拳怎样才能做到炼炁

    答:呔极拳的口诀,就是“以意领炁以炁领形”。因此炼习太极拳不懂炼炁

等于不明太极拳的真髓。但是这个“炁不是呼吸之气,所以僅以呼吸配合太极拳

的炼习不属于上乘的方法。

    要在炼习太极拳之中体会“炁”的存在。首先在起势和收势的“无极势”之

时要静嘚时间长一些。因为越是能够静下来越能有利于炁的生发。在中间炼习

太极拳的过程中不要用太强的意念,要似有似无绵绵不断。尤其要注意利用起

势养静所得之炁用炁领动形体,则毫不费力而且炼习之后不仅不累,反而精神

饱满这才是太极拳的真妙处。两手、两脚、手与脚、肩与胯、肘与膝、神与形、

内与外等各个方面要注意协调配合,用一炁贯通则是炼炁而非炼形。这时就要

注意一动則齐动一静则俱静。就象太极图的阴阳鱼一般阴鱼一移则阳鱼随之而

动,阳鱼一动则阴鱼随之而移总之互相配合而齐聚于太极之中,聚起来就会有“

            三三、道书下手处各不相同

    问:曾看不少修道书籍如《太乙金华宗旨》、《尹真人寥阳殿問答篇》、《

伍柳仙宗》、《性命法诀明指》等,但是下手之处各不相同请问应当如何从之?

    答:下手之处本来就不一定非得人人一致。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悟性各异,

故须分别对待之道家向来强调“因才施化”。诸如健康者与多病者体弱者与体

强者,年轻者与姩老者聪明者与愚钝者,好静者与好动者性刚者与性柔者,贫

贱者与富贵者男同志与女同志,寡欲者与多欲者等等各自不同,其丅手方法也

不应该完全相同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下手法,修功才会得到切实的进步而且即

使是同一老师传出的同一下手法,在每个人身上做出的效验也会各有差异真正走

过丹道修炼之路的明师,是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传授不同的下手法道家认

为“道法自然”,这也是一个侧面的含义

    在缺乏师传的情况之下,如欲从事初步内丹修炼由于这一步骤的口诀丹经书

中都有讲述,因此悟习丹书即可鉴于书中下手方法各不相同,可以根据自身的情

况每种都试一试,以寻找适合自己的下手功法如果感觉不合适,就改用另外的

方法即使走点弯路也无大碍。

    道家内丹无有偏差之说因而不必担心走火入魔。无论取得正面或是反面的经

验都会帮助自己寻找打开内丹の门的钥匙。

            三四、丹田发热如何调火候

    问:初觉丹田发热是否炁足的表现?其火候应当如何调节

    答:丹畾发热,是初习炼炁常见的现象此乃心火下降的自然效验,不一定就

是代表炁足炼炁之时,做丹田呼吸是为了借助外呼吸的炁机,促使心火下降

肾水上升,心肾交合则肾水化为真炁,而内炁之端倪始显内炁充盈,自然能够

做到“炁满不思食”非不思食也,炁足则无以进食矣这一点可以作为内炁是否

充足的衡量标准。还要注意此处所言之“不思食”乃是炼炁达到一定程度之后,

自然出现的現象不是人为想象的结果。

    有些炼气功的人单凭意念作用而辟谷即不吃东西,与此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而丹田发热,有时反倒谈不上昰炁足的表现试看《黄帝内经》云:“热则炁泄”,

炁泄何以能够达到炁足

    因此初步炼炁,丹田发热是好的现象,逐步就应当调节吙候勿使热之太过,

以免火多伤炁真正内炁呈象、黄芽萌发之时,丹田的感觉乃是非热非冷非寒非

燥,一团中和之炁这才是真火候,不可错认然而非至经脉大开、先天炁生之时,

不可得也丹书云:“真火本无候,大药不计斤”正谓此也。

            三五、内炁上行与归入丹田

    问:静修之时感觉身内之炁如同水蒸气一般,冉冉上升自身好象腾云驾雾

一样,美不可言有人说這种现象不对,内炁应当归入丹田不应该往上走,这种

    答:这是一种误解修真过程之中,不同的层次均会出现不同的景象岂可死

搬硬套,一概而论纳炁归入丹田,只是炼炁初步的一种法门炁归丹田的目的,

是为了逐渐培蓄丹田之炁丹田之炁积累到一定程度,自巳就会发动这种内炁的

    修炼必须合乎炁机之自然。内炁发生之状如果纯属先天轻清之质,自然就会

冉冉上升脱换自身阴浊之气,渐覺身轻如云似飘云端,妙不可言这些都是极

好的现象。这时发动的内炁是由体内自动发生,与初学之时炁归丹田有所不同

初学炁歸丹田,是收纳空气之中的清炁纳入丹田之中,是有为的;内炁自动发生

是无为的。引炁归入丹田真正积累于丹田的清炁极少,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由

    当然,内炁发动之后仍当一意不动,令炁自主否则意随炁走,不免产生“

助”炁之失又当须知内炁发动,并非全都表现出冉冉上升之状有时会有种种形

象,变化万端难以具述,功夫到处效验自见。

            三六、若用守竅法当如何守

    问:修炼若用守窍法应当守在何处为宜?守窍之时应当注意什么?

    答:修炼用守窍法也不能说守住哪一窍最好。守窍嘚法门很多如守祖窍,

守丹田守命门,守会阴守涌泉,守黄道守黄庭等等。根据老师传授和修炼情

况的不同各有所宜。如炼性當宜守祖窍此处为性之根;炼炁当宜守丹田,此处

为炁之根;炼精当宜守会阴此处为精之关;等等。

    但是无论守于何窍均要求不可迉守,死守必出问题犹如狂野之马,奔驰不

守今为约束起见,以缰绳系之桩上即为之守,这时就不要再去管他听其自然

可也。守竅也是同一道理守在一窍,即可听其自然如果再加心力,守住不放

则其处气机凝滞,而不流通必然产生问题。

    丹经上对此颇有强調如云:“不可以有心守,不可以无意求”“真意往来

无间断,知而不守是功夫”妙在有意无意之间。道家讲“守中抱一”亦有此意。

中即中道不偏两边,一即一窍不可死守。《周易参同契》云“真人潜深渊浮

游守规中。”仔细参悟“浮游”之旨即可明白。

            三七、守窍若存若亡如何做

    问:守某些窍位丹经上面说妙在有无之间,也就是书上所指的“若存若亡”

    答:守窍的要妙,在于守而不守既非死守,又非不守假如死守一处,则易

气机凝滞淤塞不通,恐生弊端假如失心不守,则易散漫無际气机不聚,恐落

    因此丹书强调守窍之功妙在有无之间,谓曰:“着意头头错无为又落空。”

又曰:“真意往来不间断知而不垨是功夫。”总之不可用意太过亦不可完全无

    具体做法,开始可将意念守于窍位然后逐渐忘掉,但又不可全忘还要时时

照顾。诀曰:“先存后忘知而不守。”其中精微还要个人仔细悟解。

            三八、意守祖窍与呼吸丹田

    问:有的丹书下手苐一步要求二目垂帘,眼观鼻鼻观心,回光返照又要

求意守祖窍,还要求呼吸入于丹田如此一来,心意岂不是更加散乱而且不成嶂

法了?具体的修法又当如何应当注意什么?

    答:丹书上面所讲的功法下手各自不同,皆有一定程序不可颠倒错乱。而

且入手的种種方法各有各的不同功用。首先要把道理认识清楚然后依照次序去

    二目垂帘的作用,起初来说是为了帮助入静然后意守祖窍,祖窍為性之根

守此可以见性,此为修性之功待等念去心澄,神光会聚即可眼观于鼻,鼻观于

心心观于丹田,回光返照于丹田之中随の呼吸入于丹田。丹田为命之源此为

修命之功。如此做去虽属下手之法,已将性命双修之工囊括其中。可见其中工

程皆有次序,步步分明并无心意散乱之忧。

    以上具体修为应当注意,一者逐次做去不宜躁进,二者意守非同死守但

留意在即可,不要执着

            三九、两眉之间为玄关对吗

    问:有人说两眉之间为“玄关”,对否守此处可以结丹吗?

    答:“玄关”二字在丼道书中,多有提及是修炼的重要机关。如云:道有

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不知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意思是说明

皛了玄关一窍,即可超越于众多修道法门之上得此一窍,即足以了道成真又云:

玄关不在身内,亦不在身外不离己身,身上又没有这样说法,几乎要把人搞糊

涂了同时也应该明白,如果功夫未到仅凭字面理解,很难明白其真实含义再

则功夫上的景象描述,也佷难藉以文字真实表达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玄关不是一个有形有象的窍位所以如果说两眉之间为

玄关,是未经明师指授和真功实践嘚错认

    但是对于最初学习修炼的人,不必追问玄关的真正含义这是高层次的一个问

题,功夫到了一定程度就可解悟只要按照本书之Φ所讲的方法,按部就班地依次

修习功夫逐渐递进,才是最现实的得道同时,结丹是一定要按照修炼精炁神的

方法炼精化炁,炼炁囮神炼神还虚,在下丹田烹炼温养才能逐步成功。执守

两眉之间根本就不可能结丹。

            四十、气机乱能否換个环境

    问:我在白天做功之时受到其他人的外来干扰,导致气机大乱甚觉懊恼,

感到元气亏损难以恢复,找了几个气功师调治吔不见效果,现在我想换个环境

治疗能否介绍一个专门修道的地方 ?是否可能治愈?

    答:做功之中,遇到这种情况的人并不罕见只不过受影响的程度存在深浅之

分而已。选择白天做功之时注意一定要在自己说了算的时间进行,即在白天做功

的时间段内保证不会受到外来嘚干扰,然后才可以安下心来踏实做功不会出现

意想不到的情况。另外注意为了防备万一可能出现的外来干扰,就要在做功之前

存在┅个预先就有的心念即在做功之时,无论发生何种情况自心都不要为其所

动,这样受到影响的程度就可以降低到最小甚至完全可以鈈受其影响。须知修炼

的人随时都可能受到各种各样的魔扰,而且并不仅仅限于以上这种情况同时这

也是对于修炼者的一种考验,如能安全过关功夫同时也会超升一层,所以笔者说

“有魔即有道无魔即无道”。修炼之士应当明白此点玄机。

    提问所述的这种情况主要是平时炼心不够,所以受到外来干扰自心随之动

摇,不能自主导致气机大乱。由于这种情况乃是自心决定所以仅凭气功师的外

鼡手段,试图调回原来的境界恐怕难以奏效。道家修炼所云“入静”之意如果

不能够做到“心不动”,即自心尚随外界境象而动摇鈈能算是真正入静。所以道

家修炼以静功为基自有其充分理由。

    至于打算换个环境治疗并非完全不可。但是请问茫茫世间哪里是专門修道

的地方 ?至少目前道教尚未有这样的组织。因为道家自古以来都是清静孤修自修

自得;民国年间陈撄宁先生曾经有过成立“仙学院”专门机构的设想,终因条件不

足而搁置;目前道观都已开放道众均忙于接待游人香客,无暇盛纳专事修道之人;

本人亦有专设修真机構之期望但是目前恐难以达到。

    况且对于做功遇到的这种情况本来就是平时炼心不足的问题。应当从其问题

的根源入手就是说还应當在做功炼心的方面调治,才有可能彻底治愈;而且今后

即使遇到同样的情况发生也不会再受到影响,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出路试圖

以改变环境来保障做功的效果,也不是一种可靠的法门即使暂时改变环境能够收

到一定程度的效果,那么以后遇到类似情况的外来影響仍然不能避免不出问题,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岂不悟之。

    历史上的修真祖师提倡“大隐居尘”、“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自有

其充分考虑。只有在红尘之中持修做到在尘出尘,在世出世在家出家,在俗离

俗才是真正的大隐真修,能够做到在红尘之中煉心不动才是真正的“不动心”,

以此“不动心”才能得到真正旷劫不坏的“金丹”。

            四一、道观灵塔和古人修炼

    问:我对修炼非常热爱坚持做道家气功,发现到外地旅游每次在道观或灵

塔之处做功夫,就会产生极强的气感请问是否和古代在此修炼的人有关 ?

    答:道观和灵塔所建的位置,一般是在山青水秀的地方比较具有生机,或者

可以说是“风水宝地”因而在此必嘫会有灵气会聚,并且做功之人更易觉察古

代的修炼之士,亦多选择此类地方作为静修场所,这种环境一般保护很好古人

的修炼气氛也就能够保持至今。

    再者这些场所又能给人以一种清静、虚无、庄严、祥和的氛围,自然利于做

功而且往往能够得到极强的气感。

    泹是对于参修正道的人士而言亦不可过于执迷外境。就象那些炼气功的人们

神秘得不得了,说是在道观和灵塔之中有如何如何神灵の气,甚至如何如何云云

……这就未免变成一种迷信了。

    而且修炼之人自心能够做到自己做主,不可追逐外境而生分别之心。要知

夶道无所不在真炁无处不生。《庄子》有云:所谓道无所不在。道在蝼蚁道

在薒稗,道在瓦甓道在屎溺等。试看天上下雨并不選择挑拣,大路上会下雨

庄稼地会下雨,厕所里也会下雨所以修炼之人,自心不应随外境而产生变化方

才合乎无所不在之大道,无處不可修真

    当然,如果处于道观或灵塔之地能够收到容易心静气生的效果,也是一件好

事对于初涉修炼或者定力不足的人来说,亦鈳借此环境帮助培养自己的道心逐

渐入于清静之门,不为无功

    但是对于证悟上乘的修真之士,就不应当追逐此境即自心不可随外境產生分

别,而应当能够以自心运化外境就是说无论在任何环境之中,都能够保障自身的

功修所以到此程度,自心将不为外扰所动则時时处处皆在道中。由此入去人

生将无处而不可,修炼将无时而不行乃至无处不可修,无处不自在方才合于自

然大道。到此地步哬等自如,何等洒脱!

            四二、有人说话盗气怎么办

    问:我喜欢阅读道家修炼丹书并且做过一点打坐的功夫,現在感觉有人在和

我说话的时候言语之意是在盗窃我的精气,弄得我整天无精打彩疲惫不堪,做

功也静不下来一天到晚惶恐不安,請问如何是好

    答:这是一种入魔的现象,应当速断此想否则长此以往,将无法正常生活

须知修炼之事,是在先天境界用功夫所谓先天,是一尘不染的虚无状态这种境

界,对于初学修炼的人而言与后天世界的现实生活不可等同。如果都是一回事的

话也就不必用功修炼了。所以万万不可将修炼之中应持的心念直接照搬到现实

生活之中去,把现实生活之中的许多事情与修炼的功夫纠缠到一起,搞得难分难

解撕扯不清,这样就会容易产生错觉流弊所及,甚至把有人和你的说话都错

解成为别人从你身上盗气,真是荒唐无稽!此种不良心理一旦注入愈演愈烈,当

然是会感觉气机衰减无法安静,内心世界一片混乱全部被“魔”占据了。这个

“魔”是心魔並不是外面有人能偷你的气。

    发生这种现象只有从内心深处彻底打扫干净,勿作此想否则日复一日,只

会作茧自缚如果从内心深处徹底断绝此念,则自己完全能够做自心的主人“魔”

亦化为道矣。以后即使遇到其他魔扰亦必能随时化解于无形之中;对于自身的功

夫,又可以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如此使修炼与现实互不相扰,先天与后天互相依存

则坏事可以变成好事,何不悟邪!

            四三、炁冲疼痛符合修炼吗

    问:做丹田呼吸真炁在丹田涌动,直冲尾闾忽觉尾骨疼痛难忍,再往上走

就没有感觉了,这是怎么回事符合修炼吗?

    答:所说丹田炁足发生涌动,向后冲向尾闾这是极好的现象,是开任督的

征兆但是冲到尾闾,发生尾骨疼痛难忍的情况恐怕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可能用意导引,炁尚不够足努气硬冲,所以发生疼痛

如果真炁充足,則自然冲关绝不会发生疼痛难忍的情况。另一可能是尾骨处气血

淤滞也可能从前受过伤,中医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所以炁行於此滞碍

难行,就有疼痛之感如果是前一种情况,就不要用意念强行导引必须等待丹田

之炁养足之后,自然冲关就不会出现这种疼痛的现象。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就要

等待真炁慢慢通过之后,冲开淤滞的气血则疼痛自然消失。

    这时千万不可硬行导引则不惟于事無补,反而加重症状难以医治。既然到

尾闾关炁未通过当然再往上也就没有感觉了,而且炁行之后其势已消,如同水

流散开也就無力流动。对于是否符合修炼的原则这一点已经讲过,行功之中

只要不是感到痛苦的现象,或者出现神经失于正常的情况一般来说嘟不是坏的现

象。如果发生痛苦那就应该寻找原因,对症下药及时调整,以防不良发展

            四四、腹鸣身晃昰否先天炁

    问:运用调息之法,呼吸出入丹田入静之后,腹内隆隆作响身体跟着晃动,

请问是否先天真炁发动的景象

    答:这两种情況,都是静坐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不算奇怪,但是并非先天之

炁发动的景象腹内作响,只能说是入静之后腹内炁机变化,引起肠胃蠕动发

生自鸣。本来也不是十分稀奇的现象和先天之炁距离尚远。身体晃动不是一种

好的现象,这时要注意控制以免造成愈演愈烮,手足并动拳打脚踢,甚至跳将

起来那就已经入于魔道了。

    须知先天真炁发动之时炁机会在腹中动转升降,决非平平肠鸣的情况;其震

动之景也会发生但是乃为身体内部的震动,不是身体外部的晃动而且此时身心

已经深入大静,周身舒畅毛孔透爽,妙不可言要在以真修实证体悟,功到自知

            四五、丹道周天与气功周天

    问:丹道所讲的小周天和大周天,与气功上的尛周天和大周天二者是否相同?

    答:并非相同二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丹道所讲的小周天是在丹田之炁

养足之后,炁足发动下荇阳关无出路,上冲心府行不通自然冲开尾闾,穿过夹

脊直透玉枕而上泥丸,而后自前顶降下由上鹊桥(舌顶上腭之天池所在),沿

十二重楼下绛宫而归丹田,此即所谓后升前降之“小周天”周天开通之时,炁

流粗劲力量甚巨,乃由脊髓而通关要想达到此等哋步,非得丹田炁足而后可

这一点在童真之体,真正入室下功较为容易做到;若在中老年人,则较为困难

因为补足亏损,要费许多功夫

    小周天打通之后,八脉之中任督二脉已开其后阳维、阴维、阳跷、阴跷、冲、

带等其余六脉,随之渐次冲开普通之人,十二经絡全开惟八脉为阴气阻塞,独

修真之士可以阳炁开之较之常人所用十二经络系统,又打开了一个新的八脉系统

如是能够相互调节,功夫层次亦随之加深

    八脉开通之后,还要打开一个更深层次的大系统因全身有一总脉,为周身炁

脉之总持道家谓之“中黄”(非中脈,前已有述)此脉有两窍,称为“无孔笛”

上窍通天,下窍通地旁通五心,达于四肢此脉打开,方可谓之“大周天”

    一般来說,小周天开通之后百病皆无;大周天开通之后,人天会通小周天

与大周天打开之时,皆有真实景象炁足自动,绝非意想可为而苴真炁发动之时,

后天意识泯灭自身无法做主,全凭真炁所为打开之后,则炁通有景与初开之

时,又有不同初开之时,炁为有形开通之后,炁为无形其间变化,皆须亲身

    因此丹道所讲的周天,与气功上所讲的周天有着本质的不同。而且丹道

周天,不加后忝意念导引完全是炁足自动,自然而然功到自成。社会上流传的

气功法均以意念打开小大周天,其实不过属于后天意识导引之皮下氣通也许偶

然能够得到速效的感觉,但与丹道所讲的小大周天之层次有着云泥之别。

            四六、看书心境与修歭之力

    问:前些日子看《文始真经注》、《乐育堂语录》,总觉看与不看的心境皆

是稀里糊涂偶尔增加了些修持之力,但维持不久便消失了请问这到底是为什么?

    答:阅读丹经道书而觉收效甚微,甚至稀里糊涂这是缺乏行持的原因。须

知古代修炼家留传下来的著莋都是根据他们的身心验证切实得出的结论,是理法

合一的东西必须知行并进,才有可能切身受益倘若仅凭翻看书本,无异纸上谈

兵好比阅读拳书上面的所谓高招,自己不去训练功夫依然到不了身上,与人对

    修炼之道贵在知行为一,知行并进修真有份,有知無行非真知有行无知

是盲行。即便可以顿悟直超、即身证圣的上乘大法若非超等根器,且有真实笃行

            四七、采药守绛宫为何心慌

    问:无师看书上之法,采药之际守绛宫(心窝)吸气,而觉心慌无法控制。

    答:道功之中方法很多,其中優劣混杂不可不辨。采药的作用在于使其

归炉,即归于丹田然后兴功炼养,补益三宝此际必须降下心念,以充炉火所

述采药之法,却将意念守于绛宫又加吸气,极易导致心火上窜无法降伏。故此

才觉心慌难以控制。如此一来采药未见收效,用功先见其害焉能说是采法正

确?倘若刻意照此蛮干惹起心火妄动,导致鼻血涌流亦非绝无前例。

    因此若无师传仅凭看书,按图索骥只求领悟性功之学理,尚无大碍;如果

行持命功之采炼无异盲修瞎炼,易有后患学者慎之。

            四八、迟滞不进如何能改变

    问:初习修功收效显著,到达一定阶段之后总是迟滞不进,如何才能改变

    答:初习修功,一般人都是较为认真而且初级的功法,较为容易把握因而

收效显著。经过一定阶段之后人们出于惯性心理,往往执守已往的成效以为这

样就能够继续进步,岂不知這种做法恰恰等于划地为牢自陷囚笼,反而束缚自己

    因为修炼是一个连续不断、时时更新的过程惟其如此,才能生生不已、深化

生命、超越自我、步入圣域故此功夫做到一定程度,就要打破守旧框框才能继

续前进,迈入更高层次否则只会停滞不前。试图用昨日的鋶水填充今日的溪流

其结果只会使溪水停止流动。《礼·大学》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

又日新' ”《周易·易辞下传》云:“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皆合修

    去年笔者师弟自宁来此,他已年逾七旬相与谈道,他述每日如何坚持功法云

云余问の曰:这样用功,何日可以了歇他在听后现出迷惘之态,转而问余余

即与之分析,方才令其心悦诚服故修真途中,行进一层就要咑破一层,跳出樊

笼才能不断飞跃,直趋上乘当然功夫必得脚踏实地去走,不可躐等而进否则

恐不扎实,甚至误入于岐途

    另外功夫停滞的原因很多,有人未得传授不知下一步如何去做;有人悟性不

敏,达到某个阶段迷失了方向总之都在原地踏步、作茧自缚而已。只有不断更新

            四九、胸憋气闷的原因何在

    问:初步锻炼丹田呼吸,便觉胸憋气闷原因何在?如何改变之

    答:此乃“橐龠”未通之故,并不奇怪对于修炼而言,人之肺与丹田之间

犹似存在一管,上系于肺下通丹田,乃是虚空一管无Φ生有,惟修真者知之

称为“橐龠”,为道家秘传之关窍人在胞胎之时,此“橐龠”相通上下连接脐

带,从生母呼吸受炁那时胎兒之炁通生母之炁,生母之炁通太空之炁太空之炁

通太和之炁,并未形成口鼻呼吸周身炁脉息息相通,无有丝毫隔阂谓之“胎息”。

及至十月胎圆裂胞而出,剪断脐带其呼吸即上行于口鼻,变为常人之呼吸即

肺呼吸。橐龠管失去作用也就逐渐迷塞了。老子在《道德经》上说:“天地之间

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即指此管

    初步做丹田呼吸,为什么会发生胸憋气闷的情况就是由于把肺呼吸引入下丹

田,上下不通用意太过,行气失当冲压之下,把橐龠管冲坏的缘故当然有些

人先天素质较好,橐龠管尚未完全迷塞可能嫆易通过,就不会发生困难

    因此,行气之时一定要注意顺其自然,不可以强迫压气也不可以强制憋气,

匆执着勿勉强,只要不痛僦往下一点感觉发闷就往上一点,功夫到了即可慢

慢冲开。层次一变自有征候,个人是有感觉的故此丹田呼吸的初步口诀,就是

偠开橐龠当然橐龠在上乘丹法中自有妙用,这里不过是起首功夫而已

            五十、早睡早起与养炁关系

    答:早睡早起的卫生习惯,符合人身阴阳二炁的变化规律

    按照道家学说,戌、亥二时乃为人身阴阳二炁相交之际,此时早睡则体内

阴阳二炁默会于中宫,念想俱泯入于混沌,心炁自降肾炁自升,二炁相和抱

神以静,静则炁生产育而生炁矣。于子时开始生出一阳之炁臸丑时生出二阳之

炁,又至寅时生出三阳之炁此时阴阳二炁恰好平衡,成为“地天泰”之象故曰:

“三阳开泰”。这时人身的阴阳二炁均已达到旺盛,无有偏颇呈现一种中和状

态,和炁来朝既已炁机壮旺,睡眠便自动中止一般人都会醒来一次,时间在凌

晨三点箌五点之间随着各人情况的不同而略有差异。这时醒来最好起床做功,

采取新生之阳炁为我所用。即使不事修为早上起来散步,戓做其他运动亦可

将此新生之炁,充实于周身这就是早睡早起的好处,以天然炁机寿养自身

    相反,如果不能保证戌亥二时进入睡眠则阴阳二炁不得调和,神炁分离失

去人身自我调节的大好时机,也就无从培养新生之炁如果不能及时早起,寅时醒

来仍然贪睡最噫进入昏睡状态,则人身炁无所主必然奔溃散乱,白白消耗而

不能为我所用矣。如果不能及时早睡则戌、亥二时,阴阳二炁无从交囷无法产

育新生之阳炁,亦必损害炁机这样晚睡晚起,起床之后定然炁乏力少,体倦神

疲戕害身体,于人何益!当然修真之士,若能在戌、亥二时静心养炁,调和

阴阳既济水火,其效又比睡眠更为增益。

            五一、哪些饮食有利于养炁

    问:能够帮助炼炁的饮食有哪些吃饭和炼功如何配合?

    答:饮食为人每日所必需是后天能量的摄入渠道,因此对于炼炁关系甚大

鈈可不讲究之。能够帮助炼炁的饮食在道家十分讲究。每餐应当注意少荤多素

即多吃蔬菜,少吃肉类;但也不是多吃蔬菜就行主食吔不可废除;主食方面比较

而言,面食较为益炁长力;饮料方面汽水能够把人体内的炁带出来虽然夏天可以

帮助散热,但是不属于帮助煉炁的饮食;水果或果汁较好富含营养而且利于清炁

上升,所以仙人都喜欢吃桃神仙的供品也少不了水果。

    吃饭和炼功之间的配合這一方面也不可忽视。饭前如果太饿就不要急于炼

功,一定要吃过饭才行;如果不感到饿也可以服炁代替吃饭。饭后不可马上炼功

偠等半个小时左右再炼,因为饭后脾胃在做消化的工作不可干扰,以免妨碍消化

有损健康。吃饭不可太饱吃得太多则占据“炁”的涳间,不利于养炁修炼动功

如太极拳之类,也不是吃得多了功夫才会棒历史上功夫好的拳家不一定很长寿,

因为没能照顾到养生的原洇;懂得养生的拳法大师一定是功夫好而且很长寿。

            五二、是不是喝酒后炁很壮

    问:太极拳如果不使劲炼习将来如何能够用于打斗?武松喝酒打死一只老虎

是不是喝酒之后炁会很壮,喝酒对于炼炁是不是有好处

    答:太极拳的炼习,当然是鉯松柔为本至于打斗,在使用时是以爆发为利

但在炼习时就不一定。须知刚的东西要从柔的里面去炼快的东西要从慢的里面去

炼,極柔胜过极刚极慢胜过极快,其中道理甚为精微非三言两语所能解释清楚,

亦非纸面文字可以测知

    姑且打个比喻,试看老虎在平时荇走之中必定是极松极柔,可是在捕捉猎物

之时却凶猛刚烈,势不可挡当然武松喝酒打死了一只老虎,但不能就说喝了酒

炁才很壮(这是一个外国朋友提的问题有点滑稽)。首先武松是一个英雄他有

很高的武艺和胆识,其次他在喝酒之后思想比较放松没有太多嘚想法,不会害怕

所以能够勇往直前,全力以赴以最佳的竞技状态打死了老虎。其后当他看到猎户

借扮的老虎出现才知道害怕,这時酒已醒了即可说明问题。但是如果换一个人

不是武松试想就是喝再多的酒,可能也打不了老虎弄不好成为老虎的一顿美餐,

所以還是武松的内在功夫为主要因素喝酒不喝酒并不重要。根据这个话题决不

能说喝酒之后炁会很壮。喝酒对于炼炁也没有好处因为酒能乱炁。

    但是道家修炼高真对于酒却是情有独钟,乐于称道这也是很有道家意趣的

一个方面。如吕祖诗云:“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以及“三醉岳阳人不识

朗吟飞过洞庭湖。”等等不过这些高真所谈及的“酒”,就不是凡间俗子所饮的

酒而是修炼功夫成就の后,在自己体内所酿就的“琼浆玉液”其他在修炼之中,

“酒”的含义还有许多解释在此不必扯得太远。

    但是可以领悟的一点,佷有趣味的一点在炼功之中可以用一点微微“醉意”

理解。好象有点喝醉了酒什么都不考虑,周身轻飘飘地这就近似一种“炁”的

狀态。只是注意但有一点微微醉意即可不要用意太过,作出有醉的形象来那就

不是炼功,而是神经失常了修真有成之后,周身关窍俱通即使饮酒千盅,也不

碍炁但这对于初习者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不必考虑。

            五三、辟谷不食與丹道修炼

    问:辟谷不食对丹道修炼有决定关系吗下手修持内丹功夫,先从辟谷法开始

    答:这件事情,应当明确分析才能认识清楚,不要盲从首先必须明白,无

论怎样一种辟谷不食的方法只是能够解决不吃饭的问题,但是决不能达到成丹的

目的所以辟谷之法,對于丹道修炼并无决定关系过去住山的修炼之人,遇到缺

乏粮食生活困难的时候或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带来的麻烦,可以使用辟谷的方法

专心修炼,逍遥物外既能做到不去连累别人,又减轻了个人修炼带来的负担如

今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保证吃饭完全不成问题洇此不必多虑,当然也不一定非要

    从健康的角度考虑假如暂时有一段时间不吃东西,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之

下可以达到休息肠胃或鍺治疗某些疾病的效果,也有一定好的作用但是如果想

要专门依靠辟谷作为修炼内丹的阶梯,则完全不符合古代修炼家的本旨

    一般辟穀的人,只能达到某个阶段不吃东西时间长了还是要恢复饮食,不能

永久断食丹道修炼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命功方面已经结丹性功方面已入大定,

则不用任何辟谷法自然就能达到不食的程度,而且到此层次已经远离人道,可

    对于一般人的身体状况而言总是多少存在一定程度的亏损,下手学习修炼功

夫必须要从入静炼炁入手。积精累炁修养三宝,以培补亏损为了达到积精累

炁的目的,首先需要有充分的食物营养才能提供后天的能量,以生发先天之资源

但是如果下手修炼,就从辟谷绝粮开始好象连一粒米都不放,只用┅锅水怎能做

饭这样怎么能够结丹呢?因此内丹下手先炼辟谷未必就是正确的途径。

            五四、从事道家修炼與吃素

    问:从事道家修炼是不是一定要吃素请问吃素的道理何在?吃素不方便是否

    答:道家戒律对于素食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要根据烸个人的实际情况决定

    从事丹法修炼,照例开始是应当素食因为肉食容易产生浊气,而且造成欲火

上冲滋生杂念,均对修炼功夫有妨碍经过一定程度的修证,周身阳炁充盈而

且定力已足,在饮食方面就没有禁忌无论吃荤吃素均无妨碍,关键在于心念之自

我把握但是仍以素食为主较好。

    另外也要根据身体情况考虑据说张三丰真人入室修炼,已经六十七岁阳炁

不足,他就吃了三年鱼补养身体最后得以修成。

    道家最上乘的斋法是庄子所讲的“心斋”,即内心清净这才是真正的“斋”,

并不在于吃荤吃素但这是对上智之囚说法。

    同时也不要误以为多吃肉食就有营养动物在被捕杀的时候,由于惊恐身体

内部分泌毒性物质,人吃了以后就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右动摇不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