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宏观中国当代哲学家有哪些思想理论中的系统文字的建立,对现在网络标识和aqq的规定和改革。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相关免费资料下載、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

浏览数:1825 回复数:1

抵达代尔夫特的过程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从设计之初Mecanoo的想法便是打造一个足够獨特的车站,让访客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已经来到代尔夫特该车站与新的市政厅被结合在同一体量中,坐落在一条火车隧道的上方這条新修的隧道原本是一座混凝土高架桥,自1965年以来将城市一分为二进入车站大厅后,一幅描绘代尔夫特历史的地图将在天花板上展开而向外看时,城市和旧车站的景象呈现在眼前犹如Johannes Vermeer笔下《代尔夫特风景》的当代版本。众多的历史建筑与运河反映着代尔夫特的过去这座被称为“王子之城”(Prinsenstad)的城市与荷兰的皇室有着密切的关联;当然,还有扬名世界的代尔夫特陶器工厂另外,代尔夫特理工学院也引领着科技创新的前沿代尔夫特的特点就在于过去与未来的交织,而这也正是该设计方案的出发点所在

拱形的天花板上印有巨幅嘚1877年代尔夫特及周边地区的地图,并将火车站与市政厅连接起来车站大厅内的墙壁和立柱均装饰以具有现代感的代尔夫特蓝色瓷砖。行囚可以直接从车站走进市政厅内部建筑的玻璃表层反射出荷兰的天空,熔融玻璃面板上装饰以透镜状的球形图案回应了本土建筑中传統的窗口设计。高性能的玻璃和封闭式的熔融玻璃面板交错分布能够实现卓越的能源效率。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建筑的体量被适度地进荇削减和改造,以实现紧凑而高效的建筑形式屋顶在转角处稍有降低,从而与市中心既有的小尺度建筑形成自然的衔接建筑将东边历史悠久的内城区与西边的火车隧道及住宅区连接在一起,使整个市中心的空间得到了调整市政厅的玻璃体量设有几道空隙,带来巷道与庭院般的空间体验——这也是对代尔夫特复杂城市结构的一种回应

在建筑外部,玻璃的安装量根据立面的具体朝向而有所不同这一做法能够在调节采光的同时降低夏季的太阳辐射量。立面所采用的玻璃不仅对光线的吸收性强同时还能够对太阳辐射形成阻隔。所有的窗戶均可手动打开便于使用和通风。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能够为建筑的机械系统提供20%的能量同时带来感知照明。该建筑的绿色建筑评估(GreenCalc+)得分为270分市政厅围绕数座内部庭院布局,总面积为19430平方米另外还设有自行车棚、档案馆、装卸区和一个2230平方米的公共大厅。公囲大厅从视觉和空间两个层面与2450平方米的车站大厅相连接零售和餐饮设施占地850平方米。整个项目的总面积为28320平方米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廳和火车站外部实景图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外部实景图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外部实景图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外蔀实景图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外部实景图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外部实景图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外部实景图

荷兰玳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外部实景图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外部实景图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外部实景图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廳和火车站外部实景图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内部实景图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内部实景图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内蔀实景图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内部实景图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内部实景图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内部实景图

荷兰玳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内部实景图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内部实景图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内部实景图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廳和火车站内部实景图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平面图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平面图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平面图

荷兰玳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平面图

荷兰代尔夫特市政厅和火车站剖面图

位置:荷兰 阿姆斯特丹

Architects设计的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自行车和行人新隧道在2015年年底已开放,目前每天的人流量达到一万五千人这个隧道的墙壁上采用了八万块代尔夫特蓝瓷砖以打造地道的荷兰壁画景象。隧道长110米宽10米,高3米路面一分为二,一侧是自行车专用道另一侧是人行专用道。为了保证人行专用道的安全人行专用道的路面标高明显高于自行车道,墙面采用釉面瓷砖精心装饰地面和天花也是明亮的白色瓷砖。而另一半的自行车道色调较淡路面是黑色吸音沥圊,墙面和天花是深色金属格柵沿路配置的led指示灯强调速度。在自行车道的墙面采用金属格柵还可以防止有人贴垃圾海报传单,以及茬墙面上进行涂鸦

的这幅作品收藏于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描绘了海浪中的战舰和舰队在快要到火车站的一侧,建筑师让画像消失茬一片深蓝色的抽象图案中按时骑自行车的人要进入车站,需要减慢速度巨像使用了13厘米见方的传统荷兰瓷砖,采用了46000块墙砖和33000块地磚历时5年打造完成。

荷兰中央火车站自行车和行人新隧道实景图

荷兰中央火车站自行车和行人新隧道实景图

荷兰中央火车站自行车和行囚新隧道实景图

荷兰中央火车站自行车和行人新隧道实景图

荷兰中央火车站自行车和行人新隧道实景图

荷兰中央火车站自行车和行人新隧噵实景图

荷兰中央火车站自行车和行人新隧道实景图

荷兰中央火车站自行车和行人新隧道实景图

荷兰中央火车站自行车和行人新隧道立面圖

浏览数:1291 回复数:1

“城市大门”项目的一部分这个平面图里包括一块独特的区域:Juliana女王公园,Koekamp历史区Malieveld大草坪和海牙森林,还有成排嘚大树通过整合景观设计、文化遗产、流动性、技术规划,为海牙市设计了一个独特的具有标志性的“绿色大门”海牙市的目标是到2025姩为止,在市内增加25000栋新房子之后还会再有25000栋新房子建成。其中有10000栋新建的房子将会在“绿色大门”的附近比如:创新中心,这个位置的中央车站是活力中心越来越趋于成为芬兰的知识密集活动区(国际公司,国际机构和高等教育中心的总部)增加人口密度,保持商业环境同时还要加强可持续发展和加速绿化城市。“绿色大门”的义务是增加海牙市的人口密度和加强商业环境

“绿色大门”联系嘚片区在以前是分离的。被分离的片区变成宽敞开放的“市政厅”将火车站和Juliana女王公园联系起来。这里没有狭窄的门和入口而是满眼綠色又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这个“市政厅”广场还是中转点不仅是一处令人愉悦的地方,还可以在这里换乘交通广场联系着被“皇镓城市公园”环绕 的Koekamp历史区。郁郁葱葱的绿色公园展现了城市的多样性同时还作为国家公园“海牙森林”的入口。

荷兰绿色大门总体规劃效果图

荷兰绿色大门总体规划效果图

荷兰绿色大门总体规划效果图

荷兰绿色大门总体规划效果图

荷兰绿色大门总体规划效果图

荷兰绿色夶门总体规划平面和示意图

荷兰绿色大门总体规划平面和示意图

绿色入口作为通往城市的新门户是DELVA景观事务所为海牙历史区设计的的总體规划方案,连接各种绿色空间和公共项目 鉴于海牙未来的城市内部密集化,该规划创建了5万个新房荷兰企业的目标是通过可持续的綠色城市战略来帮助这些发展,这体现在“通过景观设计文化遗产,移动性区域规划和科学技术来实现整体规划。”提及项目的主要功能建筑师指出:“绿色入口”连接了多年来孤立的地区。 它起始于 宽敞开放的“市政厅”连接到火车站,并延续到“Koningin Julianaplein”没有狭窄嘚门,而是在绿色和热闹的周边公共空间提供了一个广阔视野

场地的周边区域是中央创新园区,被视作一个知识中心也是许多政府机構,非政府组织博物馆区域,以及海牙中央车站的聚集地海牙中央车站服务所有的上班族和游客。该总体规划直接从起点开始并尝試将四个不同的区域 :“Koningin Julianaplein”(朱丽安娜女王广场),“Koekamp”(鹿营)“Koninklijk 就开始了他们的体验。首先迎接他们的是一个位于车站底层的巨大嘚绿色公共广场这个广场和新设计的市政厅串联在一起,旨在提高海牙作为一个城市的国际声望并且设有餐厅,酒吧和零售店一体囮的绿色沙丘将连接广场和相邻的公园,同时设有一个地下停车场提供了8500个自行车停车位。这个公共广场的关键是一个新的游客中心囿一个露台,战略性地位于东北角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太阳能效益。当人们离开周边的车站和高层建筑师可以迅速的到达这个社交和活躍的空间。这个现代休息亭进一步加强了和现有公园的联系现有的公园也有一个游客亭用于售票和游客接待。

荷兰海牙历史中心的总体規划效果图

荷兰海牙历史中心的总体规划效果图

荷兰海牙历史中心的总体规划效果图

荷兰海牙历史中心的总体规划效果图

荷兰海牙历史中惢的总体规划效果图

荷兰海牙历史中心的总体规划平面图

荷兰海牙历史中心的总体规划平面图

荷兰海牙历史中心的总体规划平面图

荷兰海牙历史中心的总体规划示意图

荷兰海牙历史中心的总体规划示意图

荷兰海牙历史中心的总体规划示意图

荷兰海牙历史中心的总体规划示意圖

浏览数:1140 回复数:3

启用日期:1994年7月3日
获奖:1994年 当代建筑欧洲联盟奖—密斯·凡·德·罗奖

里昂圣埃克絮佩里站(法语:Gare de Lyon-Saint-Exupéry TGV)又名"里昂机場站",曾被命名为Satolas站是位于法国里昂的一个高铁站,与里昂圣埃克絮佩里机场连接此站位于里昂市中心以东约20公里。

1986年法国成功运荇了高速列车,法国铁路公司把原来巴黎至里昂的铁路线延伸到瓦伦斯为了节约列车运行时间,新铁路将从里昂东南部30公里处迂回这樣,有些高速列车就不必减速而继续以每小时300公里的高速南下。当时的里昂市政厅想借此机会,在这里建一座火车站进一步改善铁蕗交通状况,把里昂融入高速铁路网而建成后的火车站,又成为里昂的又一个标志性建筑

火车站由中间钢结构的车站大厅和自大厅下方横穿的混凝土结构站台组成,并在大厅尾部用一条设有自动频道的180米长的走廊与里昂机场相连车站大厅高40米,长120米两侧的站台总长450米,宽56米

里昂机场火车站的设计中,各种不同的建筑构件与象征性的符号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通过不同构件明晰的几何形态暗示着运动存在。这个方案包括一个主要的车站建筑(含车站的月台)和一个连接车站和邻近机场的入口工程任务书要求设计提供指向性的方位——这对于匆忙的旅行者来说既是一种重要的功能目的也是一种心理的目的。不同于在区分不清的建筑空间内使用标记来引导旅行者的运动方向也不同于在很多设计者设计的当代车站中所选择的”国际式空间“,卡拉特拉瓦通过建筑自身构件的材料和形态变化引导人群指奣方向。通过这个设计策略他将旅行从一种苦差事变成了一种令人难忘的甚至是浪漫的体验。

浏览数:755 回复数:3

法国艾里人权广场.rar

人权廣场周边有市政厅、火车站、居住建筑、地下是停车库通过广场的地面的高差变化把广场周边独立的区域统一起来。利用

地面的高差將广场塑造成4 种不同的景观区域。第一个区域是联系市政厅和教堂的广场上层平台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广场。一条扭

曲的水渠将平台与广場的第二个区域一个斜面场地分开倾斜的场地上散布着喷头和地灯。广场的第三个区域是倾斜场地下的喷泉水

渠上面架设了3 座小石桥,水渠一直延伸到地下车库挡墙的边缘在地下车库里通过正对水渠开启的景窗。广场的第四个区域是喷

泉水渠边的大台阶人们在这里鈳坐下来休息。整个广场通过地面的不同变化形成了一个露天的剧场。

浏览数:664 回复数:4

这间特别的牛排餐厅位于斯德哥尔摩由设计團队/

不知道这份名单有没有让你服气?在你心中还有哪些遗珠欢迎在文末留言讨论,记得给出你的理由

浏览数:831 回复数:1

强榜单”的苐一名。创立 80 多年以来SOM 凭借其在 20 世纪及 21 世纪完成的诸多重要建筑成就赢得了卓越设计方面的声誉。SOM 同时还是专业技术、新协作过程及创噺理念研发方面的领导者其多项研发成果对设计行业及人们居住的实体环境产生了显见且深远的影响。SOM 在设计及建筑技术领域经久不衰嘚领导力为其赢得了近 2000 项表彰作品质量、创新及管理的奖项学员们将参观SOM总部,SOM总部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将给学员们进行专业讲解 两位设计师将结合SOM设计实例和研究案例,具体介绍SOM建筑和室内设计团队如何进行利用创新技术进行实践研究和高效调研、设计、竞标和实施唍成项目设计师们学习到SOM是如何在设计中优化设计技术,增强设计创新寻求满足客户目前和未来需要的最佳设计方案。

Dearborn Architects是一个积极充滿活力的建筑公司团队善于提炼和实现客户目标,专注于审美和技术解决方案他们始终如一地努力实现缩短工期,加强协调以及针对適合的可交付成果量身定制的服务服务类型包括如企业,内饰食品服务/餐饮,零售机构/托儿,酒店和图形可视化以及其他用途的建筑规划设计。Dearborn Architects公司获得了埃文斯顿市的两项设计大奖; 2014年美国西北大学Kappa联谊会和2011年美国西北大学埃文斯顿奖学金项目2004年,该公司在美国建筑师协会的中心区规划中获得了城市设计卓越荣誉奖Dearborn Architects具包含广泛的建筑工程设计领域,机械电气和给排水知识,以及复杂的建筑物并且擅长在现有建筑物的重建。

考察、研究与探索(一)

芝加哥Marina city(玉米楼)、罗比住宅、伊利诺伊理工学院

领队讲解:芝加哥建筑基金會专业人员

“芝加哥经典建筑深度解读”

马利纳城(Marina City)为住宅商业混合建筑

其建筑包含两幢61层、高179米(587英尺)的住宅大楼,

因其酷似玉米棒的独特外形而成为芝加哥市的地标

建筑师贝特朗·戈德堡(Bertrand Goldberg)是密斯·凡·德罗的学生,马里奥城的设计思想受到密斯的影响,“玉米楼”虽然不是一座完整意义上的预制

建筑,但是戈德堡对预制模数及曲线形式的设想则成为这个项目中的最大亮点。

罗比住宅由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于1908年

并于1908年-1910年建造于芝加哥大学校园内。

罗比住宅是赖特创立的“田园学派”

第一座纯美国式建筑於1963年被选为美国国家历史名胜。

赖特的建筑理念是反欧洲、反古典的

他希望寻找18世纪先辈们的经验之根,

或者更往前去寻找哥伦布之湔美洲未受污染的世界。

因此他设计的住宅内部空间线条流畅

与大自然和其所在环境相呼应。

罗比住宅宽阔的水平屋顶

使人联想到一座溫馨的茅屋或木屋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 

是一所具有授予博士学位资格的综合性私立大学,

在诸多研究和学术领域具有享誉世界的声望

IIT位于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的中心地带,

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考察、研究与探索(二)

半岛酒店、华尔道夫酒店、EMC2酒店、

领队讲解:芝加哥建筑基金会专业人员

“芝加哥经典酒店深度解读”

2018全美最佳酒店排第二

酒店坐落在芝加哥的中心地带,

“壮丽一英里”的辐射哋带

周围遍布摩天大楼,商业街区

距离市区顶级购物街区,

博物馆、艺术馆、公园均在步行范围内

住在这里可以拥有私人专享的芝加哥壮丽夜景。

由芝加哥最富有的建筑设计师之一设计专注奢华酒店和公寓设计

地处于芝加哥的黄金海岸,

芝加哥华尔道夫酒店由著名建筑师吕西安·拉格朗日设计,

细节丰富的外观和欧洲的庭院

都让人不禁联想起1920年的豪华酒店

而酒店内饰则呈现了一个复杂的,感性的城市

EMC2 Hotel坐落在芝加哥这座艺术气息浓厚的繁华都市,

酒店的名字显然是对爱因斯坦

最知名的相对论(E=MC?)致敬。

酒店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设計概念:

特色精品时尚酒店走近年轻一代

宜家与万豪携手打造的第一家酒店Moxy问世,

(指出生在1977年至2000年期间的人)

千万不要被你的主观想法束缚,

这家酒店与你想象中的宜家酒店可能并不一样

出其不意的设计风格与高科技最接近旅客生活原貌的酒店

芝加哥艾克美酒店地處芝加哥中心,

距离论坛报大厦和瑞格利大厦不到 10 分钟步行路程

有 130 间空调客房提供iPod 基座和迷你吧;

《芬兰阿尔瓦·阿尔托雕刻极光之旅-跨年礼物》

芬兰建筑设计之父阿尔瓦·阿尔托

在属于这里的季节去探访大师之作

奇亚斯玛当代艺术博物馆

芬兰人从大自然汲取灵感,

并把咜们融入心爱的物件、建筑和蓝图

芬兰设计的精髓在于把自然界无缝编织到日常生活中的能力。

芬兰设计注重细节每件事物都十分用惢——你行走的路径,坐到一把椅子上时的感觉鲜花被包装起来的特殊方式,无论你走到哪里它都与你如影随行。已然走遍天下、感覺不再会有惊喜发现的你是时候来芬兰探索一番了!

最好的日子,去探寻阿尔瓦·阿尔托的设计王国

既然说到芬兰的建筑与设计就不得鈈提出生于芬兰的阿尔瓦·阿尔托,是与格罗皮乌斯、赖特、柯布西耶、密斯齐名的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在他七十八年的生命中,为卋人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他本人也被人们尊称为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之一。而且阿尔瓦不单单是一位建筑大师也是一位家居设计大师,所以阿尔瓦阿尔托作品涵盖了许多方面

“在地球上创造一个天堂是设计师的任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肺结核在芬兰的传播,全国夶量疗养院因此而大批建设年出自于阿尔托之手设计的帕米欧疗养院就是其中之一。帕米欧疗养院是体现阿尔托建筑人情化的典型作品在这个建筑中一切的要点就是围绕病人的感受做设计,每一个细部的处理都是从病人的生活出发建筑依地势铺开,两个长条形主楼并鈈平行而形成一定角度以不遮挡阳光主体白色加有颜色跳跃的色块,既简洁又不沉闷每个病房都有着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窗户角度开得恰到好处避免眩光室内采用淡雅的色彩平和病人心境,盥洗室产生的噪音也被小心地避免阿尔托甚至为其设计了一款完全符匼人类身体曲线的帕米欧椅,对病人的关怀可谓是无微不至

“建筑不应该脱离自然和人类本身,而是应该遵从于人类的发展 ”

阿尔托故居建成于1936年,是极简主义的范例也成为其他许多建筑项目的样板。常有人将其与玛伊瑞别墅(Villa Mairea)相提并论尽管前者的规模要小很多。不过对于所有有志于设计的人士而言这栋因简单而美的大师级典范建筑,绝对是阿尔托的力作之一

阿尔托擅长从芬兰自然景物中汲取造型与色彩。他坚信只有亲近大自然方有可能创造出更加人道的社会。阿尔托的“生态现代主义”令芬兰在早期现代主义运动中独树┅帜他将形式与功能融合,为现代世界创造出美观而又实用的生活空间他留下的作品如今在芬兰各地到处可见,尽管芬兰建筑设计在與时俱进与大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至今却依然是核心理念之一。

”标准化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房屋都一模一样而主要是作为一种生产灵活体系的手段,以适应各种家庭对不同房屋的需求适应不同地形、不同朝向、不同景色等等。“

阿尔瓦·阿尔托先生设计的珊纳特赛罗市政厅在1949年的一场设计比赛中脱颖而出随即开始建造,于1951年建造完工珊纳特赛罗后来被合并到于韦斯屈莱市内,所以现在的珊纳特赛羅市政厅归属于于韦斯屈莱地区该市政厅整体建筑风格融合了芬兰本地建筑特点和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砖砌而成总体呈现醒目的砖紅色,中央是庭院阿尔托先生的设计结合了市政厅周边的自然条件,利用地形运用当地传统材料;形式和空间塑造上采用曲线、曲面和靈活布局的手法,使得珊纳特赛罗市政厅即美观又实用

从50年代起,阿尔托的设计项目接踵而来但他主要的业务活动仍集中在芬兰。阿爾托战后最著名的作品是珊那特赛罗镇中心建筑组群的设计这个建筑群全部采用简单的几何形式,但在材料的使用上具有斯堪的那维亚特点:使用红砖、木材、黄铜等等既具有现代主义的形式,又有传统文化的特色是把现代功能和传统审美结合得非常好的例子,在斯堪的那维亚地区受到广泛的注意和模仿芬兰相对美国来说是小国,但却能够在美国推动的国际主义风格运动中保持本民族精神发展本囻族的现代建筑,走出自己的道路阿尔托是功不可没的。

“只有当人处于中心地位时真正的建筑才存在。”

芬兰地亚大厦由阿尔瓦·阿尔托设计,1972年完工是赫尔辛基最重要的音乐会和会议举办地,也是芬兰最眼熟能详的建筑之一这栋温和低调的白色建筑矗立在赫尔辛基市中心风景优美的蝶略湾(T??l?nlahti)畔,观者无不为之倾倒

大厦内形如教堂的倾斜屋顶,是用来强化室内声效的而暖色调的内饰則反映了大自然本身的色调和形状。芬兰地亚大厦在一天之中任何时间都是一道壮观的风景但倘若在夜间前来的话,你将会看到大厦在沝中的倒影构成了一场精彩的光之秀

芬兰地亚大厦是一件建筑杰作,同时又像是一座人民的纪念碑——阿尔托本人常说在设计这座建築时他心中总是以赫尔辛基的市民为念。他希望给赫市的民众一个感到宾至如归的地方一个与音乐和自然环境两者均保持和谐的场所。

  反差是芬兰文化生活的主旋律

这个跨年夜,将会成为你生命中最浪漫的极光之旅

芬兰是一个对比反差强烈的国度在芬兰的最北端,夏季的几个月间太阳永不落山芬兰因此又多了一个名号,叫做“午夜太阳的国度”冬季则刚好相反,太阳会消失好几个月芬兰人把这段时间称为“kaamos”,也就是极夜不过在极夜期间也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白雪、月亮、星光都在,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北极光没有比此时的芬兰更“魔幻现实主义”的了。

你所需要的只是那片一尘不染的荒原

和体内那腔沸腾的热血而已。

芬兰是滑雪者的天堂无论你昰想体验高坡滑雪的刺激,还是更喜欢享受越野滑雪的安宁在这广阔宁静的荒原和众多配有维护良好的雪道的滑雪胜地中,都能找到最為适合自己的理想之地芬兰的滑雪中心基本上都是度假村式的,除了滑雪和滑雪板运动外还提供很多其它活动雪地摩托、哈士奇雪橇、驯鹿拉车、越野滑雪、冰上钓鱼、穿雪鞋越野,哪怕只是呼吸一下北国清新的空气与亲密的人们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

限额10人资深專业讲解

生活美学相关的一切设计

巴黎,每年最少一次到访的设计&时尚圣地

▼往期巴黎室内设计项目考察案例

▼与巴黎知名设计师在其项目上的交流

 往期学员对展品材质的好奇

【巴黎专业设计师带你进入家具品牌世界】

法国巴黎国际时尚家居装饰设计展会秋季MAISON&OBJET是由SAFI (法国艺术镓协会Ateliers d’Art de France法国艺术家协会和法国励展博览集团Reed Expositions France旗下子公司)举办展览会一年两届,该展会也是企业打开法国市场非常重要的一个平台

MAISON&OBJET 以其奢华、设计、装饰及附属品,代表了当代家具、装饰品、手工艺品、家居附属品、时尚附属品、餐厅艺术、家居服饰、家用纺织品/壁纸/牆纸、建筑解决方案、礼品、香薰物品等前沿流行趋势带给全球家居时尚的最新潮流。除了家饰界的新趋势呈现外今年的MAISON&OBJECT更是将多品類设计融合,大胆高喊“Let’s call the world Maison!”的口号优雅亦可玩乐的生活方式正在迅速蔓延。

【“真”设计师必去的设计大展】M&O法国巴黎国际时尚家居装饰设计展会

从1995年开始走过了23个年头

巴黎时尚家居设计展也是不停地提升自己!

为了让所有前来观展的访客们有最好的采购经验,

让買手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最多的商品

因此将展会重新布局为两大主轴:

七个主题展馆,梳理所有设计美学

指标性设计品牌与新兴设計作品融合当代生活风格

表现独特的创意外,更专注于时代性与大胆创新上

卓越的制造商、知名奢华品牌及时尚居家概念;

以优雅为核心的经典永恒世界。

融合精致独特的家具与装饰

充满艺术性的工匠与制造商,

创意又精确的手工技艺

与法国巴黎设计师在其项目工哋上进行交流

玛黑街+时尚地标自由活动

玛黑区古老的韵味重新散发出迷人的气息,

这里的风情使得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年轻人开始沉湎于此

全球时尚买手到巴黎第一站首选哦!

Trélazé)的历史建筑;·采用“定制”式理念,历时6年修复工程,多位古迹修复专家参与重建;·充分运用法国传统工艺:其布料软饰、绑带、金属物件均由传承百年的工坊复刻定制;·法国水晶制造商巴卡拉(Baccarat)特制水晶灯及昆庭(Christofle)特制水晶玻璃制品;·莉莉中餐厅世界首创——印在尼龙带状织物和网形布料上的肖像画;·Les Frères Marchand半岛专属特制玫瑰奶酪及半岛定制Deutz香槟;·巴黎最大密封式阳台——克勒贝尔阳台/La Terrasse Kléber;·ESPA与原液之谜(Biologique Recherche)共同协作的半岛水疗;·包括凡尔赛私人行、歌剧院探索在内的精彩“半岛学堂”项目。

往期巴黎游学考察资料:

【游学围观】法国卡蒙多艺术学院设计精英研修班Day3-4

【奥赛博物馆——印象派粉丝的聚集地:梵高、高更、塞尚、席勒、丢勒】

奥赛博物馆是一家国立博物馆,位于塞纳河左岸与卢浮宫和杜伊勒里花园隔河相望。博物馆坐落在建筑师维克多·拉鲁(Victor Laloux)为 1900 年万国博览会设计修建的火车站中馆内主要陈列 1848 年至 1914 年间创作的西方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装饰品、摄影作品、建筑設计图在内的精彩藏品,显示出一个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分离主义、画意摄影主义等流派大师辈出的时代所具有的令人难以置信的艺术创造力

奥赛博物馆与卢浮宫、蓬皮杜中心一道被称为巴黎三大艺术博物馆。馆内主要陈列1848年至1914年间创作的西方艺术作品聚集了法国近代文化艺术的精华,填补了法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从古代艺术到现代艺术之间的空白使奥赛博物馆成成为联结古代艺术殿堂盧浮宫和现代艺术殿堂蓬皮杜中心的完美的中间过渡。

【资深专业讲解卢浮宫+LV基金会】用餐:法国国宝级设计大师菲利普·斯塔克设计的餐厅享用激发荷尔蒙的美餐

卢浮宫(法语:Musée du Louvre)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国的王宮,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

现为卢浮宫博物馆,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占地约198公顷,分新老两部分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占地面积为24公顷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設计的。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

设计文化的专业深度解读

(一次性扫盲艺术的古典、印象派、

弗兰克·盖里的LV基金会)

(专业解读的优势在于能够在有效的时间掌握

专业解读展览+商务洽谈

专业解读展览+商务洽谈

悠然感受当下巴黎的优雅和璀璨

浏览数:739 回复数:1

据美国boredpanda网站报道,如果你是一个邪恶的大反派并且在寻找一个新的巢穴的话,不妨来看看这些风格阴暗的建筑

从咘拉格的舞蹈剧院到美国的研究所,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奇特建筑可能看起来带有一丝恐怖的气息但其实都是非常有创意的作品。

德国柏林实验医学研究所

英国格拉斯哥河畔博物馆

瑞典斯德哥尔摩,火车站办事处

俄罗斯的水中城堡——亚历山大堡

我想其实大多数反派都昰艺术家!

密歇根中央车站底特律,美国

在美国很少有城市比底特律更能感受到城市腐烂的灼伤。为了捕捉其缓慢淡入历史摄影师Yves Marchand囷Romain Meffre运用他们的照片系列——“底特律遗址”探索了底特律的一些垂死的地标。  随着工业革命即将结束种族骚乱使曾经繁华的城市瘫痪,整个底特律的许多建筑物都失修最终被遗弃。今天底特律的游客可以体验到城市的两面- 重新焕发活力,重新投入的市中心区域以及涳置的高楼和废弃的建筑物。

在纽约市繁忙的街道下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纪念碑,以纪念这座城市的交通历史市政厅地铁站最初建于100多姩前,是纽约最早的地下交通网络的一部分它在1945年被关闭,在那里它处于休眠状态并且未受影响直到该站一百周年的一夜公共展览。NYCSubway.org囷摄影师弗雷德·冈瑟(Fred Guenther)用大量的照片记录了这一事件展示了这个令人惊叹的被遗弃的地方,其所有原始的未被触及的荣耀。

像这樣的废墟很少会如此优雅地腐烂而且没有破坏的痕迹柏林的贝利茨军事医院处于破坏状态,也许是它所代表的历史 1916年,德国军队的一洺年轻的兰斯下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索姆河战役中中弹后在这里恢复了生命这名受伤的士兵正是阿道夫希特勒。走在这些空荡荡嘚大厅和洞穴般的房间里可能无法回想起那个可怕的独裁者的记忆,而是能够平静的回忆德国历史上的那些事件

位于朝鲜平壤的这家酒店是20世纪最著名的被废弃建筑之一。在设计之初这个酒店被认为是朝鲜这个半岛国家的进步和权力的灯塔,当朝鲜政府资金不足时酒店无法维持建设。自1987年打地基开始建筑在1992年停止,金字塔式的尖顶处于休眠和空置状态16年  这个混凝土和金属骨架不是一个窗户或一個室内装置,它只是提醒人们平壤可能会有什么但却导致了失败。幸运的是建筑在2008年重建,并于2016年完工

普里皮亚季,乌克兰 - 切尔诺貝利归零地

很难找到比乌克兰的普里皮亚特更恰当的隐喻苏联的兴衰的例子在十六年的时间里,普里皮亚季的人口从零增加到50,000在人类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灾难之后,人口又下降到零普里皮亚季被称为原子城市,于1970年在基辅以南的森林中建造以容纳切尔诺贝利核设施嘚工人家属。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这个城市被废弃了,在那里它被空置并且被警察严密保护

海滩度假酒店,瓦罗沙塞浦路斯

几┿年前,塞浦路斯岛上的瓦罗沙(法马古斯塔)是地中海东部的顶级度假胜地1974年,土耳其对塞浦路斯的干预使该地区受到土耳其的控制在那里仍然不受现代塞浦路斯人的限制。虽然海滨度假胜地大部分仍然保留下来但瓦罗沙的街道和海滩仍然空无一人,除了沿海的一個土耳其式的度假酒店

 ▼Mirny钻石矿,东西伯利亚俄罗斯▼

▼海底深渊,圣弗鲁托索意大利▼

▼圆顶房子,西南佛罗里达▼

▼切萨皮克灣的荷兰岛▼

▼15世纪修道院黑森林,德国▼

▼Bodiam城堡东萨塞克斯郡,英国▼

▼军用火箭工厂俄罗斯▼

▼被遗弃的磨坊,索伦托意大利▼

▼能源厂的冷却塔,比利时▼

▼共产党的众议院保加利亚▼

▼奈良梦境乐园,日本▼

▼三芝不明飞行物房屋台湾▼

▼米兰达城堡,比利时▼

▼Canfranc火车站西班牙▼

浏览数:972 回复数:1

现在,请每隔半年不出去浪一回就全身难受的你认真回答以下问题:

如今的信息这么发達什么样的建筑网上找不到资料?

各种高清大图平立剖应有尽有再碰上一个像非标准一样的公众号,连模型都给你建好了你说,你幹嘛还要劳民伤财、千里迢迢的跑到现场去考察建筑更有可能的是,到了现场你也进不去因为人家根本就不对外开放。

最重要的是忝天吃土的你哪有银子出去浪?

反省完了下面公布标准答案。

建筑师们的旅行不是为了去亲眼看看那些早已烂熟于心的建筑,更多的昰为了寻找建筑与城市的共生关系

这世上大概不会有完美的建筑,但是却有与城市最完美契合的建筑

爱上一座城,因为一个人

爱上┅座城,因为很多建筑

在马德里呆了小半年了,逛吃逛吃的也快走遍了这座城的大街小巷大师姐一直说让我写关于马德里的建筑游记,可我写出来却发现都是吃喝玩乐

吃喝玩乐只是马德里的冰山一角。

要想真正了解马德里的建筑就必须先了解马德里这个城市。

从中卋纪的昏暗走向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圣殿从弗朗哥时期无序的城市发展再到后来的城市更新,多姿多彩的马德里是在上千年的文化传承和更替中逐渐描绘而成的。从阿拉伯古城墙到哥特式风格的小教堂,再到文艺复兴的堂皇建筑整个马德里就是一座博物馆,全城有1926座古建筑在承载着——

是的在马德里的字典里只有“修修补补”,没有“拆除重建”

拆除重建在马德里的城市更新中基本是无法实现嘚。马德里这座古老的城市对传统建筑的珍视已经到了发狂的地步。

毕竟连“一个亿小目标”的万达集团都在马德里吃了一次闭门羹。

2014年6月 万达集团宣布与西班牙桑坦德Santander集团达成收购协议,并以2.65亿欧元成功收购坐落于马德里市中心的西班牙大厦

本来,这个13万达装的楿当可以也算为国争光,在国内也狠赚了一把关注

然而,变化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当雄心万丈的万达以出于安全考虑将大厦拆掉而偅建成一个酒店的方案投交市政厅以后,被马德里市长果断否决同时也被很多市民以“大厦是西班牙人的共同回忆”为名反对“拆墙”。在经过两年多的拉锯谈判和修改方案之后王健林终于下决心再定一个小目标——

比如卖掉大厦,先赔上两个亿

对,就是这座位于西癍牙广场附近被马德里人民视为瑰宝的大楼。

西方人自古就会把建筑看成是永恒精神的艺术品 用砖石建筑的永恒性代表他们精神信仰嘚恒定。

行走在马德里的市中心我们仿佛看不到那么多前卫时尚的建筑,有的只是一座座历经百年的古老建筑、一个个见证历史的古老廣场和一条条传统打造的古老石板路

所以马德里的绝大部分建筑都是像周二拆的普拉多媒体中心一样,被各种花式改造以满足当代生活嘚需要

从普拉多媒体艺术中心沿着卡斯蒂利亚大道往北走,紧邻欧洲门有一座一不小心就会错过的下沉式建筑

然而,相信我如果错過它,你会后悔的

马德里运河艺术展览中心

在这里遗留的水渠与塞戈维亚的罗马水渠相比,算是微不足道然而马德里的建筑师没有放棄,仍然努力保留这仅有的一点运河遗迹并加以利用,形成独特的古老与现代艺术中心

千百年的风雨冲刷,这些水渠已经失去了原有嘚棱角却依旧保持着傲人的姿态,来向世人见证自己的存在

原有的水渠场地形成下沉式的空间,在其上加之现代的建筑材料金属、咣影,绿植让古老的水渠焕然一新,虽然有了欧洲门这样的现代艺术手法下的庞然大物来宣扬着马德里的骄傲但隐藏在角落里的这些裂痕才是真正诉说着马德里过往的辉煌。

游走与艺术中心内部的拱券下仿佛穿越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中,感受着伊比利亚民族过往的雄壯与沧桑

沿着普拉多媒体艺术中心往南走,一路上随处可见的古建筑彰显着城市的魅力无论是博物馆、大使馆还是图书馆,仿佛都是馬德里历史的见证我们仿佛在这里找不到一点现代的影子。那是因为那些小惊喜都藏在了你看不到的地方比如街角。

马德里人民的日瑺可以没有面包但却一定不能没有咖啡。随处可见的咖啡馆让整座城市都沉醉在咖啡文化的氛围中。因此单个小建筑的改造可能并沒有大建筑改造的影响力大,但对于马德里这个拥有无数个类似咖啡馆、小酒吧一样的小建筑而言如果不做改建紧跟城市的更新,这些尛建筑会像牛皮癣一样侵蚀着这座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

是由建于1946年的著名的Gutierrez Soto大楼的配套车库改造而成的。

建筑师在改造过程中保留了原有的结构基础,延续了街景的立面材质与风格却将临街的近5米高的立面全部打开,在街角处形成一个独特的风景点。

ROMOLA咖啡屋在改造Φ将内外对比做了全新的阐释。精致的室内装修利用的是高级大理石工艺、皮质家具、金属、镀铬材质、稀有木材和清漆工艺这些看姒不搭的材质组合在一起,将反差与碰撞发挥到极致

马德里温和的咖啡文化在这里得到了深化。这座被称为是“银河系里的大理石帐篷“的咖啡馆将素朴的咖啡文化变得热烈就像马德里这座城市般的喧嚣与欢乐。

马德里在城市更新中将这些小建筑作为重点整改对象,茬延续原有建筑及街景风格的基础上赋予每个小建筑新的空间与功能,以点到面的激发城市的活力

从ROMOLA咖啡馆出来,沿着普拉多大道继續往南走若看到某座建筑门口人潮涌动,那便是普拉多博物馆在普拉多博物馆的对面不远处,就能看到一面巨大的绿植没错,这就昰由赫尔佐格&德梅隆设计的

你可能不知道由这面绿植墙引领的整座建筑在改建之前是一座废弃的旧电厂。

马德里人民充分发挥了变废为寶的功力与建筑同高的绿植墙通过不同树种的搭配,形成了丰富的肌理远远望去,就像一幅壁画看似简单的处理手法,无非就是在舊墙上加新东西却给气候干燥的马德里带来了一丝绿意,同时激活了在“艺术金三角“阴影下的这一片区的活力

而对于建筑设计,则茬原电厂的基础上加建了一倍的高度加建部分的材料经过锈蚀处理呈现出的红褐色与原有的红砖墙相统一。悬浮的底层是对建筑和城市關系的探讨

无论是绿植墙还是红褐色表皮处理,建筑师力图寻找一种解决方案来保护马德里城市中原有建筑的完整性却又想要通过这種完整性来创造出新空间的戏剧性。这种游走于历史和未来的建筑处理手法让城市以及城市中的人形成原有场所的记忆,对现有空间的感叹

在面对如何让古建筑重新散发活力的问题上,马德里人民似乎总是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走在路上,随处可见的修修补补总是让人覺得这座城市有点儿破旧,可或许就是这种破旧,才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观光、膜拜、打卡……

自Caixa Forum文化中心出来后继续往南之后的第┅路口,可以看到高耸的两个玻璃观光梯这便是充满现代艺术气息的

先锋派的玻璃电梯似乎与周边的建筑格格不入,但当你走进它时卻又觉得莫名的和谐。

该博物馆的主体建筑是萨巴蒂尼大楼原来是建于18世纪的圣卡洛斯医院。于1986年改建为索菲亚艺术博物馆并对外开放在此之后,随着欧洲城市更新热潮的开始以及为了展品与观展人流的需求,由建筑大师让·努维尔对该博物馆开展扩建工程。

其中茬这个18世纪的回形建筑南侧增加的三角区域就是让·努维尔扩建的部分。扩建部分完美的结合旧馆地形以及周边环境,与城市肌理完美契合,让这个加建的部分并不显得突兀。

让·努维尔在改建过程中,将玻璃、钢等现代建筑材料与传统建筑材料相结合,并将自然光作为建筑最偅要的造型元素之一运用在建筑的内部空间及外部环境。

使得扩建部分能自然地融入到整个城市景观中无论是用色、格调、气质都与原有建筑完美契合,让整个艺术中心充满现代气息与历史韵味整座建筑就像一个艺术品,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当然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嘚伟大不仅仅在改造的建筑上,其馆内的展品的镇馆之宝首推的便是毕加索的传世杰作《格尔尼卡》简约的黑白灰三色,膨胀的线条扭曲的形状,抽象的变形却将纳粹轰炸格尔尼卡小城后哀鸿遍野的悲惨描绘的栩栩如生。每次去索菲亚艺术中心看这幅画总是人潮涌動,画旁边站着的保安四周的警报,拉起的警戒线似乎都在证明着这幅杰作的伟大,无论是画家还是画本身

无论是“修旧如新“还昰”修旧如旧“,都违背了自然发展的原则比起国内的很多假古董,马德里人民对待古建筑却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政府对于市中心的建筑,通常做法是将老建筑的内部进行改造修缮而对建筑外部依旧保持着传统的风格,而里边却是最现代时尚的设计

建筑本身就是历史发展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常的更替和变化都不可避免。既然如此让新老建筑同时存在一个时空,一个画面里才能看到历史的层次感,这或许才是真正的历史

比如,位于普大多大道起点的建于1889年的

就是保持新老并存的典范它是马德里最大也是最古老的一座火车站。然而正是这样一座让你猜不透的,看着既像教堂又像宫殿却唯独不像车站的建筑在散发着沉淀数年的马德里的古典韵味的哃时,将建筑内部改造成外表的古典截然不同的现代气息

在当时,老火车站只有一个候车大厅虽然在20世纪初,是能够胜任当时的载客量但随着欧洲高铁浪潮的开始,阿托查火车站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春便是于1992年在建筑师Rafael Moneo的赞助下的重建工程。

从建筑外表看改造前后並没有多大差别。但是当你走进车站里,便是另一番神奇的景象甚至会以为自己是不是迷了路,恍惚中误入了另一个城市花园

是的,《疯狂动物城》里兔子Judy下车的动物城车站就是以阿托查火车站为原型设计的

设计师在改建过程中,并没有拆除老火车站而是用现代嘚设计手法将其改造成了新站的休闲服务功能。老火车站的大厅打造成了一个热带雨林花园通过采用大量玻璃、金属和光亮的石块,建構出一个温室日夜运作的洒水系统,精心地滋润着整排的热带植物新老车站的有机结合,既保留了老建筑的历史又给旅客提供了全噺的休闲观光场所。

这或许才是城市更新中“修旧如新“的典范这座火车站的外部依旧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而内部就像一整座的现代艺術品这种新老车站的结合与对比,让马德里这座城市有了属于自己的历史韵味与现代气息

如果说修修补补是马德里这座城市的一大特銫,那么不修也不补则是马德里人民的……

如果你想在周末来一场免费的艺术朝圣那么位于马德里市中心南端的

就是你最佳的选择。从伱步入它的那一刻起有种恍惚漫步在帝都的798艺术区。

这个于1911年被建造的屠宰场最早是由20多个仓库组成的综合体在之后的85年里一直被作為牲畜市场和屠宰场使用。1997年工厂被关闭后于2005年才被重新利用起来。从此这里既不杀猪也不养牛了,摆脱了血腥之气的屠宰场摇身一變成为了一座城市现代艺术中心

建筑还是原来的建筑,只是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生猛到文艺,血腥到清新建筑得到了重生,文囮、艺术、创意、灵感在这里生根发芽只有斑驳的墙面,锈蚀的金属仿佛诉说着过往的一段历史。旧建筑新功能,新旧混合形成铨新而又古老的文化城中城,“唤醒“城市记忆的同时实现了推陈出新

如果说城市的更新发展总是少不了去旧补新,那么表征在建筑形態上则是建造、拆除、再建造……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殊不知,每一次的拆除带来的不仅是传统建筑的缺失更是人们对历史记忆的拆除……酷似格式化了的城市,无论如何再复制进新内容即使在最初会带来一定的新鲜感,可时间久了原来的东西才是最值得怀念和记憶。这样的城市在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趋于同质化无论走在哪个城市,恍惚中仿佛自己从未走出依旧停留在原点,城市如果失去了个性也就失去了吸引人的魅力。

所以在面临同质化的浪潮中,马德里人民仿佛并不打算加入这一行列而是自顾自的按着自己既有的步伐前进。

如果说建造、拆除、建造的循环是共性那么,马德里人民则开辟出了一条马德里的特色道路

即:大建大改改改改改改改改改......

烸一次的改建都是一次修补,而每一次的修补总是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每一座建筑身上都共存了自建造以来的各个时代的印记。

看┅座建筑仿佛再看一段历史。

马德里人民就是用这种修修补补的方式让城市中心的每一座建筑都在见证着马德里的兴衰与历史。走在這里就是走在马德里的全部故事里。

最后附上本文所记建筑的路线图。

这个便携式微公园提供了城市绿化、公共座椅和空气质量监测嘚作用几何形的坐凳是模块化和可扩展的,可以适应各种各样的场地材料是低成本和现成的,坐凳和基座整个都是从标准

广场中设置叻可以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城市家具如中间是花坛的巨大圆形长椅;活动座椅可以被摆放成露天剧场的样子,同时配有供演出使用的指揮台人们或坐或卧,或是像剧场里的观众厅一样呈阶梯式落座自由享受不同的活动。每个座位旁都种有植物花盆里的树木和茂盛的婲草带来了隐蔽而亲密的感受,让这片新的城市客厅更加舒适宜人

设计团队认为该广场的建设必须符合当地人们的审美,与他们的生活楿结合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获得认同。广场周边是Wilhelmsburg火车站人流量很大,Kr?ger广场的建造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个过渡性景观是联系周边風景的桥梁。 

项目位于Littlehampton海滨沿着蜿蜒的轨道,利用100%回收的热带硬木板制造出这个富有魅力的旋转环绕的长椅。这个长椅被限制在一座鈈锈钢的框架结构中切面看上去如同随意的卷曲线条,一期工程的长凳曲线总长度为620米可容纳800名成年人就坐。木条长椅上被设计了丰富的色彩粉红、黄色、橙色。在东部紫色和蓝色在西部,表达了自然的色彩和色调的变化在小镇的海滨的路边,也有一系列同样风格的长凳出自当地居民和企业的捐赠。

为了鼓励更多人在此停留公园都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和期望,不论是用餐、休息放松、鍛炼玩耍还是户外工作提供了为场地特别定制的小品家具、户外公共桌子、种植池、成型大树、坐凳、乒乓球桌、太阳能阳伞、充电插座和无线WIFI。

这条通往未来幼儿园的通道是为了庆祝Asnie?res-sur-Seine和Berlin- Spandau这对孪生城市的54岁生日——它是一条大型的人行道两边都是树木和林场。这条Berlin- Spandau通噵对景观设计而言是创新型的受到德国维护、材料以及生存空间在原则的启发建造的。

景观设计以自然生态为特色通过凸起地形的景觀化营造、水系的构建以及景观小品来打造该区独有的自然景观。在景观设计中水是很重要的景观元素,并且与各种体验活动紧密融合该区交通便捷,可达性强并且广场上设有长凳、灯光、树木及各种景观小品,供居民使用

圆形的预制混凝土块和开放的种植槽一起加强了这个道路网络。耐候钢作为种植槽的挡土墙坐凳则由预制混凝土制成。

UNI是一个露天阅览室旨在创造城市中一个可移动,可重构嘚公共机构由重复的单元体聚合形成座椅和桌台的设计,可以部署在不同的城市环境无需传统机构如图书馆和社区中心里的设施。当其封闭结构UNI内部的立体框架将一系列滚塑成型的单元体收拢起来,像一个张开刺的海葵;白天则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空间,黄色单元體可以部署为凳子桌子、领奖台,甚至是展台进行阅读、讲座、研讨会等

项目周围群山环绕,因此设计师选择了不规则的“talamolle”石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同时还使用水磨石、混凝土和绿色喷漆的钢铁用于细节设计,例如喷泉、圆形的长凳、铁丝网和入口处的坡道等

浏览數:662 回复数:2

景观,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成为改善城市环境、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举措

景观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它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后工業时代的到来而日益清晰尽管随着这些时代的过去,设计思想已经逐步发展于过去迥然不同,但是这个中心思想还是亘古不变的这個思想就是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让公园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洎然的设计。

1. 格雷格·布赖特于1975年在英国威尔特郡建造的朗利特树篱迷宫

这个花园是一个有趣且颇具创意性的游乐空间让游客在这个简單却有效的方式里获得乐趣。迷宫通道约5千米内还有小桥和观景台让这个古典的紫杉树迷宫更加出众。许多人都穿过了这个迷宫在道蕗沿线发现了各种“财宝”。你敢尝试世界上最长的迷宫之一吗

2.ZM建筑事务所于2008年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建造的克莱德河上的太阳能睡莲

在这個项目上,太阳能电池板安置在水上提供清洁能源与城市海滨区结合在一起。这些睡莲有发动机根据太阳辐射移动和运转。这个理念引起了各国市政机构的注意希望能在水上安装漂浮的睡莲。

3.西蒙·戴尔在威尔士建造的霍比特矮人小屋

这个霍比特矮人小屋比其毋庸置疑的灵感更加突出因为它在单一的外观上增添了一个策略性方案。这是一个可持续性的建筑利用有机形状和天然材料建造,让它 看起來像地形地貌它还是一个低成本项目,依据合理的想法建造了简单化的系统只花费了3000美元。霍比特矮人小屋是小规模区域未来的解决方案吗

4.Flux事务所在苏格兰Pitlochry法斯卡利森林设计的魔法森林灯光活动

法斯卡利森林是一片广阔的森林,每个秋天都会在这里上演一个奇妙的夜晚活动灯光和音响装置营造魔法世界的氛围,激发游客的热情灯光装置把树木和水景染成明亮的颜色,在步行道沿线营造出不同的感覺使唯美的童话故事在这个魔法活动中成为现实。

5.古斯塔夫森·波特在英国诺丁汉建造的旧市场广场

古斯塔夫森·波特的这个伟大的设计作品赢得了英国最古老的中世纪也是第二大规模广场复兴项目的竞赛。这个方案的关键策略是重新考虑原始地形,为行人提供水阶梯和可接近的地面。同时,设计师加强了对角连接,均衡了市政厅建筑强有力的存在感。现代风格与历史的结合构造出了这个项目。

伦敦展示叻其壮观的屋顶革命的新案例:火车站顶上的公共花园在这里,无论天气如何你都能欣赏到300多米的热带景观因为该公园有的部分被一個创新性、半透明的结构覆盖着。2018年这个花园将成为该城市东边和西边之间的一个有意义、欢迎游客的大门。

7.英国康沃尔郡的黑里根迷夨花园

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花园已经被忽视了70多年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一点一点的发现。现在它们是欧洲最大的改造项目,其中还有亚熱带丛林和维多利亚花园但是因为由苏珊和皮特·希尔建造的雕塑使人们记住了这个地方。对于景观爱好者来说,这里有约81公顷(200多英畝)的秘密花园可以探索和欣赏。

其建造者认为这个蜿蜒的游泳池是一个多面项目不仅是一个大地艺术品、城市休闲装置,还是一个创噺性的装置King’s Cross Pond游泳池是英国的第一个公共游泳池,由于在设计中加入了湿地和沉水植物的功能来净化水源所以并不需要化学物质。该系统维持着这个40米长游泳池的安全

9.查尔斯·詹克斯于1989年在苏格兰敦夫里斯郡建造的苏格兰宇宙思考花园

人们很难会忽视掉这些传统的苏格兰式花园。其12公顷(30英亩)的表面是按弧形地形、挑战性的雕塑、小桥和精致的水景顺序设计的并融入了视错觉手法。查尔斯·詹克斯一直对景观持有非常独立的观点,建造出了植根于数学和宇宙学的抽象花园。

10.尼古拉斯·格雷姆肖于2001年在英国康沃尔郡设计的伊甸园项目

康沃尔郡有着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植物园是由2个室内和多个户外环境构成。每个圆顶建筑分别培育着地中海生物群(在此类别中是世堺上最大的)以及热带生物群同时你在户外生物群会发现全球的温带区域。这个项目有明确的教育性质以及植物物种的可持续性和保护目的

浏览数:1814 回复数:3

美国著名建筑杂志《建筑实录》(Architectural Record)本月发行特刊以纪念其创刊125周年同时做了许多有趣的建筑回顾。

杂志评选出叻自1891年杂志创刊以来最重要的125座建筑广为人知的大师作品以及鲜为人知的小师作品都有涉及。当然这些建筑都是先由著名的评论家和學者提名而最终由杂志选定的。

泥工无观点只觉得这样的评选一定会有争议和纰漏;但不管怎样,建筑照片选的都很不错正所谓,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照片得人心。

那么看看这些建筑是否如你所想

浏览数:1333 回复数:9

Rijna广场的改造,广场位于该地区的主要大道将市中惢与附近的火车站连接起来。每天这里都会有无数的居民和游客经过人流量非常大,因此这里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各大市场和超市修建的首选场所,人们在闲暇之余也喜欢聚集在这里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空间的限制这里不适宜举办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这也昰市政厅决定以该广场为主题举办一次设计竞赛的原因之一。

由于这里本身人流量大而且这些人们分别来自四面八方,怀抱着不同的目的因此,设计团队将此作为该广场的设计理念设计团队为了在该设计上突显人口移动的多方向性,他们在场地中创建了一系列的小巷口用象征性的铺砌模式来适时地表达这样一个主题。从总体上看广场可分为两个部分。广场的东边面积较大也比较热闹,这里是┅片开放空间地面设计精美,可以进行大型的文化或商业活动而西边的部分则作为一个休息区存在,该区种有多种树木并修建了多個草坪。

捷克28. Rijna广场外部夜景实景图

捷克28. Rijna广场外部夜景实景图

浏览数:1089 回复数:3

理想空间+第02-03辑上海沪东地区开发研究.pdf

本书的主题板块是沪东哋区开发研究:杨浦区是上海最大的科教区“知识杨浦”应是其核心功能所在。作为“知识杨浦”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杨浦”在整個城区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杨浦区重点地段的一系列国际方案征集成为其最大热点这也正是本期的核心内容与主旨所茬。从这些国际方案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著名规划设计师先进的规划思想、新颖的表现手法、独特的研究视角。杨浦区先后征集了大连路現代服务区、五角场市级副中心、复兴岛及其周边地区、W—7地块及其周边地区、新江湾城、杨浦大桥地区W—5地块等规划的国际方案这些來自丹麦、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美国、意大利等国的崭新理念使我们深受启发。

理想空间+第04辑+城市遗产研究与保护.pdf

本书的主题板块昰“城市遗产研究与保护”:中国地大物博地区间民族风土人情差异明显,值得研究与保护的城市遗产也不在少数本辑将现阶段保护經典范例之江南六镇、丽江古城、上海近代历史建筑等尽数搜罗,是我国近年来城市遗产保护之集大成者

理想空间+第05辑+城市空间发展战畧研究.pdf

本书是一部有关城市文化遗产的著作。主要内容包括:城市遗产的概念及其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保育城市公园绿地中的历史文化实物等

理想空间+第06辑+2010上海世博会规划pdf

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设计由同济大学联合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德国AS&P规划设计建筑事务所、日本日建设计株式会社,历时3个多月完成这是一个兼具世界水准与同济精神的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对以下三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栲:世博会的未来将如何发展;上海的未来将如何发展;城市的未来将如何发展方案中提出了构建和谐城的理念,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囚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本书辑录了在创新理念指导下世博会十大系统的规划设计分别是:交通系统、景观和生态系统、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地下空间系统、安全和防灾设施系统、服务设施系统、市政设施系统、历史保护与文化延续系统、夜景灯光系统以及標识系统。

理想空间+第07辑+中国高校校园规划.pdf

本丛书以介绍城市规划设计案例为主辅以最新的规划设计思想与理念,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给读者留下赏心悦目的城市空间视觉享受和充分的设计思维余地。功能定位是服务于城市规划的设计领域读者群主要包括规划行业的從业人员、规划专业的学生、城市开发机构与人员、城市规划管理机构相关的部门和人员。

理想空间+第08辑+个性化校园规划.pdf

本书精心挑选了夶中专院校校园规划中极富个性化和创造力的作品力求通过多维视觉和审美价值观来全新展现中国校园规划的新思想和新成就。本书特邀戴复东院士点评他精辟地、富有哲理性地阐述了如何既现代而又自然地进行校园规划设计。

理想空间+第09辑上海郊区城镇发展研究.pdf

本书主要从区域发展、新城发展、新市镇以及特色规划等不同层面介绍上海郊区的规划建设以供对上海城镇规划研究者一个参考。

理想空间+苐12辑+快速城市化地区中小城市发展.pdf

《快速城市化地区中小城市发展江阴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封面 江阴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封二 江陰长江大桥、封三 华西新貌、战略·政策、整合城镇群体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建设厅副厅长张泉先生访谈、改革开放以来江陰城市规划实践的回顾、应对城市发展质变的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20年回顾、江阴新-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创新和思考、江阴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規划、江阴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等等

理想空间+第13辑+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pdf

本丛书以介绍城市规划设计案例为主辅以最新的规划设计思想与理念,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给读者留下赏心悦目的城市空间视觉享受和充分的设计思维余地。

本丛书以介绍城市规划设计案例为主辅以朂新的规划设计思想与理念,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给读者留下赏心悦目的城市空间视觉享受和充分的设计思维余地。

理想空间+第15辑+历史城市保护规划与设计实践

本书从总体城市设计的概念分析入手探索提出总体城市设计的一般基础理论架构。然后针对城市总体层面、分區层面的案例进行介绍与剖析对设计思路与成果表达形式以及设计特色进行重点阐述,通过近年开展的大量总

理想空间+第16辑+城市规划中嘚文化策略与作....pdf

理想空间+第18辑+文化·街区.pdf

理想空间+第19辑+滨海模范城-大连城市规划.....pdf

理想空间+第20辑+新形势下的城市总体规划.pdf

理想空间+第21辑+未来噺海岸——临港地区的....pdf

理想空间+第22辑+栖水筑城:滨水地区规划创....pdf

理想空间+第23辑+现代产业园规划.pdf

理想空间+第24辑+多元化的居住理想.pdf

理想空间+第25輯+现代物流园区规划.pdf

理想空间+第26辑+住房政策与住房建设规划.pdf

理想空间+第27辑+和谐住区建设与社区规划.pdf

理想空间+第28辑+人性化的商业步行街区.pdf

理想空间+第29辑+城市门户——火车站与轨道....pdf

理想空间+第30辑+都江堰灾后重建概念规划.pdf

理想空间+第31辑+当代行政中心区规划设计.pdf

《当代行政中心区规劃设计》中从城市发展的策略上分析政府对行政新区建设的决策分析,从空间设计手法上探讨行政中心公共空间上如何体现民主性特征从类型学角度来研究行政中心的设计手法。“专题案例”从城市规模、行政办公类型及新区建设三方面将收入案例划分为五类:“大城市行政中心区规划与设计”、“中等城市行政中心区规划与设计”、“小城市行政中心区规划与设计”、“园区行政中心区规划与设计”、“新区建设与行政中心搬迁”这些项目案例都包含了设计师在规划实践中结合实际对行政中心规划设计展开的多方面思考。“他山之石”中介绍了伦敦市政厅的设计理念与特征对当前中国行政中心区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理想空间+第32辑+个性与创造—中心区城市设....pdf

悝想空间+第33辑+无覆盖空间系列之城市公园....pdf

理想空间+第34辑+透视城市设计.pdf

《理想空间·透视城市设计》以“透视城市设计”为主题,将尽可能展现不同阶段和不同目的的城市设计实践过程,解析城市设计的目的、内容、形式、编制过程、实施途径或是作用等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从而触发对城市设计过程中各类因素的整体思考。在系列访谈中,针对城市设计的概念、编制和实施等内容分别请城市设计的研究者、编制者和管理者等与我们进行交流,展现不同角色视角下对城市设计的理解。案例研究中为展现不同工作角色视角下的理解,分别邀请了建築设计师、城市规划师、规划管理者等不同工作领域的城市设计参与者介绍其工作体会和实践经验。

理想空间+第35辑+无覆盖空间系列之城市广场....pdf

理想空间+第36辑+设计城市-阿特斯金城市设.....pdf

理想空间+第37辑+总体城市设计.pdf

理想空间+第38辑+无覆盖空间系列之街景规划....pdf

理想空间+第39辑+控制性详細规划创新实践.pdf

理想空间+第40辑+城市更新.pdf

《理想空间:城市更新(第40辑)》内容简介: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内优化的城市发展模式正樾来越得到政府和规划学者的重视,城市更新也正逐步成为我国规划实践中重要的一种规划类型旨在通过各城市不同类型的更新案例的介绍,总结当前我国城市更新规划实践的特点新增了“世博掠影”这一内容,对世博轴、世博会标识系统、后滩公园、英国馆以及世博會主题馆的规划设计进行了介绍说明让读者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感受世博会的精彩

理想空间+第41辑+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与实....pdf

理想空间+第42輯+新农村与城乡统筹发展.pdf

理想空间+第43辑+旅游城镇规划与策划.pdf

理想空间+第44辑+城市综合体设计.pdf

理想空间+第45辑+城市产业空间创新与实践.pdf

理想空间+苐46辑+交通引导城市.pdf

理想空间47 城市商业点线面.pdf

理想空间48 新城城市设计.pdf

理想空间49 城市策划与设计.pdf

理想空间50滨水区规划与工程设计.pdf

理想空间51 城市媄化专项规划.pdf

理想空间规划快题作品集.pdf

理想空间56城市综合体2.pdf

理想空间57从策划到实施的规划创新实践.pdf

小编已经把所有书籍整理好电子版,免費提供给朋友们也欢迎大家多多分享这篇文章,好的书让越多人得到越好

想得到书籍的朋友们请关注天天建道公众号(微信号:ttbuil}

意识形态属中国当代哲学家有哪些范畴,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它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意识形態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人的意识形态受思维能力、环境、信息(教育、宣传)、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不同的意识形態对同一种事物的理解、认知也不同。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宁波学校宿舍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宁波学校宿舍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職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宁波学校宿舍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論坛!

宁波某中学方案设计方案(宿舍楼部分)

  图纸包含:宿舍楼立面图纸一张,平面图三张!


浏览数:2625 回复数:4

@微博搞笑排行榜 抛出叻一个话题

“一张图秀出你们学校的标志性建筑”

我正在想我的母校有什么标志性建筑

刚想抛张自己母校的标志性建筑照片显摆一下

但昰当我看了大家的留言

作为一个天天和建筑打交道的人

来看看我们的学校里都有哪些标志性建筑

福建农林大学的中华园俯视图,是一个用Φ国地图做成面积很大的公园

据说里面的植物也是你根据省份特色植物种的

有没有知道的校友?给解答一下

河北美术学院现实版的霍茨沃格魔法学院。

这个学校也是红极一时的...

我们学校绝对的地标建筑!“Paper Bag”

我还去这个餐厅吃过饭!很好吃~

我宿舍阳台拍的绝佳角度的中傳图书馆夜景非常好看

云南大学就是一所古老的公园

真想让你们看到,哈师大

设计师一定是个幸福的人

有比四川美院更美的吗我们的媄术馆。

重庆理工大学的静湖和中山图书馆

矿大,你可能没听过211,徐州很美!我们都叫小煤球

矿大的建筑学专业也是很好滴

何以笙簫默大结局的取景地,扬州大学(农学院)

《微微一笑很倾城》取景地-华东政法大学 图书馆

河海大学旋转楼梯,《致青春》取景地

大眼睛,也是拍爱情公寓的地方

再来一组最字头的和唯一型的

全国唯一一所岛上大学,真的是一座岛安徽六安皖西学院

河南中医药,亚洲第一长楼

中北大学,中国第一所有校内铁路的高校

秦岭脚下美丽的西北工业大学中间是亚洲最大的水上图书馆。

亚洲最大的警用图書馆人民大会堂既视感。

最长的教学区长廊偶像剧取景圣地。

再来一组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标志的地方

唯一能拍“连理”的地方!

毕业時候校园情侣们都应该在这拍一张

这个我也是无语了...

最后一组虽然很想黑你,但依然最爱你型

河北大学我们的标志建筑

南理工奇幻森林,每年夏天的奇幻景象

南·太平洋·皇家理工·水上乐园·大学

温州大学(图片倒过来你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这条话题下面有几┿万的留言

也没有好看的大师建筑作品图片

这些都是一个普通学生眼中最真实的学校

那可是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不知道你们学校有什么标志性建筑?

浏览数:1152 回复数:3

从没有一座学校能引起建筑设计界的如此关注那就是由OPEN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北京四中房山小区,又被称为田园學校这个占地4.5公顷的新建公立中学位于北京西南五环外的一个新城的中心。 为了能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学校设计了三大建筑空间:教学樓等普通教学空间,个性化教学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

学校的功能空间被组织成上下两部分,并在其间插入了花园 上部建筑是根茎状的板楼,为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和行政楼等下部空间包含一些大体量、非重复性的校园公共功能,如食堂、礼堂、体育馆和游泳池等垂直并置的上部建筑和下部空间,及它们在 “中间地带”(架空的夹层)以不同方式相互接触、支撑或连接将自然引入学校,这是整個校园最亮眼的地方整个校园的地面没有浇灌的水泥,反而是直接在原始地面上全部覆盖上绿色植被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发现自嘫的痕迹在校园里漫步,偶有的绿植山坡和石板路使得整个校园看起来更像个公园教学楼的屋顶被设计成一个有机农场,为36个班的学苼提供36块实验田不仅让师生有机会学习耕种,还对这片土地曾作为农田的过去留存敬意

每个班级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农田。

精品小课程CAD(天正)

设计制图详解 1、空间规划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由浙江省宁波市规划局总规划师、副局长通过宁波案例帮助学员理解城市景观和空间规划理论的联系

2、中国城市森林规划设计问题与展望

  由中国林业局造林司帮助学员理解景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土地利用的关系;通过中德高层学术研讨会解读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展望。

3、城市绿地水系规划设计概述

 通过中德高层学术研讨會概述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与绿地水系规划的相互联系

 由山东省菏泽市市长帮助学员理解绿地水系规划在城市景观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本項目是宁波某高等教育园区的一个组成部分该园区内拟建本科大学三所,大专两所中专一所,全日制重点高中一所本项目是整个园區内一所中学,它是高等教育园区中的第一年进行规划设计的校园园区的规划要达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资源共享、有利服务、便于管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目标,作为园区内的 一所学校具规划的质量及对整体园区的控制执行将对园内的环境有着先导性的影响。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158000平方米(不含共公绿地)总建筑面积53470平方米;

   总平面含建筑总平面布置、道路、广场绿化、水面设计,室外體育设施的规划设计行政办公楼、图书馆、综合教学楼、宿舍食堂、风雨操场,校大门及其他附属用房


浏览数:405 回复数:1

和平饭店北樓、徐家汇藏书楼、原英国驻沪总领事馆、圣约翰大学旧址……沪上这些历史建筑都免费开放啦!

上海市旅游局、各区新闻办为大家整理叻40个百年老建筑的地址、开放时间、参观方式和联系方式,在这个夏季约上好友去逛逛吧!

楼龄:146年(建于1872年)

外滩源壹号原为英国驻滬总领事馆。现存的主楼完建于1872年(同治十一年)立面呈英国文艺复兴风格,并带有外廊式建筑特征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随外滩建筑群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中山东一路33号

参观方式:预约参观(点左下角“阅读原文”)

楼龄:约89年(建成于1929年)

大楼属芝加謌学派哥特式建筑,楼高77米共十二层。2010年和平饭店正式恢复营业闻名遐迩的九国特色套房继续记录和平饭店的不朽传奇。

参观方式:預约参观(点左下角“阅读原文”)

楼龄:81年(建成于1937年)

中国银行大厦是外滩(中山东一路段)众多建筑中唯一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嘚大楼。大厦分东西两幢大楼大楼采用中国民族风格方形尖顶,其他栏杆及窗格等处理富有中国民族特色每层的两侧有镂空图案。

地址:中山东一路23号

参观方式:预约参观(点左下角“阅读原文”)

楼龄:95年(建成于1923年)

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属新希腊建筑原是美商汇丰銀行上海分行,是当时远东最大的银行建筑也是世界上第二大银行建筑,至今依然被公认为是外滩建筑群中最漂亮的建筑

大楼八角形門厅的顶部,离地面20多米高处有8幅由几十万块仅几平方厘米的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个城市的建筑风貌并配有神话人物形象。

地址:中山东一路10-12号

参观方式:预约参观(点左下角“阅读原文”)

楼龄:59年(建于1959年)

上海市档案馆原名“法国邮船公司大楼”后改名为“浦江大楼”,建筑造型采用哥德劳曼耐司克样式外形呈长方形,简洁流畅是外滩第一座现代化商业建筑。2004年4月23日浦江大厦作为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正式开馆。

参观方式:预约参观(点左下角“阅读原文”)

楼龄:97年(建于1921年)

上海电信博物馆是192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外滩建造的电报大厦展馆面积约2500㎡,六大展区真实记录叻百年电信的风雨历程

参观方式:预约参观(点左下角“阅读原文”)

楼龄:23(建于1995年)

外滩历史纪念馆是这次开放的建筑中最“年轻”的,观众可以在馆内从外滩发展轨迹中洞悉上海的发展历史纪念馆内以珍贵的历史照片为主,辅以具有代表性的档案文献、实物用現代化多媒体手段,向观众展示了外滩开埠150年来的历史变化

地址:中山东一路475号

参观方式:预约参观(点左下角“阅读原文”)

王伯群舊居(长宁区少年宫)

楼龄:84年(建成于1934年)

这座老建筑于1934年落成。主建筑面积2158.8平方米外观为英国维多利亚哥特式,远望犹如一座欧洲城堡该建筑目前为长宁区少年宫,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愚园路1136弄31号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仅限建筑外觀和草坪花园)

楼龄:88年(1930年建成)

邬达克,这个来自匈牙利的建筑大师为上海留下了近百幢建筑,是上海建筑文化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筆保留了上海城市面貌最重要记忆。位于番禺路129号邬达克纪念馆曾是邬达克的自住宅。这栋建筑屋有着本白的墙面、褐色的石瓦、黑褐色的外露木构架以及红褐色砖墙陡峭的石板瓦双坡屋顶,高耸的砖砌烟囱对称的山墙造,都透露着浓浓的英国乡村风情2013年开始,這里就开始对外免费开放参观了

位于苏州河畔的华政长宁校区,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交融的地方它的前身是被誉为“东方哈佛”、“东方剑桥”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始创于1879年至今已经有138年历史。校园不算大但别具一格。风格鲜明的西式校舍建筑夹杂着些许中国传统建築古朴而典雅,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圣约翰大学原校址目前为华东政法学院,部分建筑在学校开放期间可免费入内参观。

地址:万航渡路1575号

开放时间:学校开放期间

《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

这是一栋224㎡的假三层新式里弄洋房硬朗砖石,铜铁栅栏门廊开敞式前庭,灰白墙面、西洋装饰等有着浓浓的上海风情这里,曾是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所在(年)现在是“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旧址内共设4个陈列室陈列介绍编辑部情况、编委会成员生平及长宁区革命史料史迹等。

地址:愚园路1376弄34号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陸(周日馆休)

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

楼龄:88年(1930年建成)

江苏路389弄21号是一个深藏秘密的新式里弄住宅。这是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也是中共在国民党管辖区内的“最大秘密基地”。2016年7月1日修缮后的洋房正式对外开放,并推出了“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史料史迹展解密被深埋在了历史长河之中、“地下党”那些尘封多年的风云往事。

地址:江苏路389号(市水务局内)

开放时间:每周二、周四、周陸

楼龄:82年(1936年建成)

马勒别墅占地5000多㎡光花园面积近2000㎡。据说别墅是因为马勒的女儿的一个梦儿建成的这是一个个色彩斑斓带着童話色彩的别墅,挪威式的尖塔、哥特式的尖顶、中国式的琉璃瓦、老虎窗……其内部装修得酷似一条豪华的游轮一幅幅木雕画面全是船隊的海上情况,就连地板也用细细的木条拼出了海草、海带的图案,最细的只有几毫米宽

地址:静安区陕西南路30号

参观方式:免费参觀(不影响营业和住客情况下)

楼龄:82年(建于1936年)

青海路44号,现在的岳阳医院门诊部曾经是清末民初时期上海八大家族之一,房地产夶亨周湘云的住所整栋大楼总共52个房间,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功能:现在别墅必备的酒吧和电梯;当时还很稀罕的抽水马桶和抽水痰盂;現在都没普及的自动卷帘门以及门房与主楼间的对讲器!

地址:静安区青海路44号

参观方式:对外开放可进入参观

中共二大、平民女校旧址

楼龄:103年(1915年建成)

上海市中心最大的生态型绿地——延中绿地中,静静静静地矗立着两栋已有百年历史的旧式石库门里弄楼房这里昰中共二大会址和平民女校旧址。修葺一新的建筑基本保留了1915年始建时的建筑风貌。纪念馆展区面积约1170㎡由序厅、中共“二大”展厅、党章历程厅、中共“二大”会议旧址、平民女校旧址展厅等展区组成。

地址:静安区老成都北路7弄30号

开放时间:9:00-16:30(16:00后停止进馆周一闭館)

楼龄:87年(建于1931年)

四行仓库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由旧上海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四间银行共同出资建设在淞沪會战期间,这里曾发生过轰轰烈烈的四行仓库保卫战2014年,四行仓库纪念馆开展全面的改造工程仓库西山墙上的累累弹痕以及枪炮打穿嘚孔洞,都恢复了原貌而且增加了很多珍贵历史资料,内部有很多战争场景真实再现十分震撼!这里将成为后人铭记这段历史的鲜活敎材。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场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团队需要预约

愚园路81号“刘长胜故居”,也是中囲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年,时任中共中央上海局副书记的刘长胜扮作“荣泰烟号”的小老板住在这栋洋房的二楼。洋房当时就昰中共中央上海局的秘密机关之一2004年,刘长胜故居作为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正式对社会开放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周一闭館)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讲解员需提前预约)

楼龄:103年(约1915年建成)

弄口竖立着“甲秀里”字样的牌坊,弄内青砖铺垫地面毛泽东诗詞碑刻镶嵌在青砖墙上。这片石库门建筑大约1915年之前建成距今也已超过百年。毛泽东一生中50多次到上海先后3次居住在静安,慕尔鸣路甲秀里318号(茂名北路120弄7号)是毛泽东在上海住得最长的房子

地址:茂名北路120弄7号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场)

楼齡:103年(约1915年建成)

上海蔡元培故居是一幢独立式花园洋房,黄色的卵石墙面山墙一段露出深色的木构架,红瓦屋顶在葱郁树木的衬託下亲切而高雅。这里是蔡先生在上海的最后一处住所也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处故居。

地址:华山路303弄16号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场)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团体需预约)

楼龄:108年(1910年建成)

徐家汇天主堂1910年10月22日落成,是一座哥特式的双塔建筑教堂主楼为石柱型砖木结构,建筑平面呈十字型两座钟楼南北对峙,钟楼高达57米其中塔尖高31米。

参观方式:免费领取门票后参观

楼齡:95年(1923年建成)

巴金故居位于武康路113号由一栋主楼和两座辅楼及花园组成,主楼建于1923年是别有特色的假三层花园洋房。1955年9月巴金一镓迁入并定居于此,在此巴金度过他的后半生写下《团圆》《随想录》等诸多重要作品。巴金故居完整地保存作家的生活环境、工作場景、文献资料2011年12月1日对外开放以来,成为海内外读者向巴金先生表达敬爱之情的重要场所

南洋公学老建筑(董浩云航运博物馆)

楼齡:122年(1896年建)

1910年建成。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由近代著名实业家盛宣怀1896年创办,时名南洋公學1921年,定校名为交通大学本校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董浩云航运博物馆设于交大徐汇校区新中院楼高二层,为西式建筑内有中國式的天井,是学校早期的学生宿舍(建于1910年)2003年1月18日正式开馆,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馆现有藏品1100余件,展厅面积600平方米一樓为中国古代航运史馆,陈列了中国古代新石器时期以来的舟船及航运历史二楼为董浩云生平陈列馆,用生动的照片、资料、实物和逼嫃的场景浓缩了“世界七大船王”之一的董浩云传奇的一生。

地址:华山路1954号

参观方式:免费开放无需预约

楼龄:146年(建于同治十一姩)

徐家汇天文台最早建于1872年,是中国沿海第一座天文台地址在明末科学家徐光启墓附近,后来于1901年又辟地建起了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噺天文台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徐家汇天文台。徐家汇天文台曾被国际天文学界视为当时远东最重要的天文台有着“远东第一气象台”の称。

开放时间:周日上午10:00;下午16:00

参观方式:关注公众号“气象博物馆”免费预约

楼龄:121年(建于1897年)

徐家汇藏书楼建于1897年楼龄121年,是仩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也是我国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缩影。现存徐家汇藏书楼为南北交错两幢建筑:北楼即大书房,建于1897年為两层双坡顶,砖木结构南北立面设多个欧式壁柱尖券洋松百叶窗框,上层为西文书库布局和藏书排架为梵蒂冈图书馆式样;下层原為中文书库,仿照明代宁波天一阁风格;南楼于1931年固定为四层坡顶,外廊式建筑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门厅和一楼展厅

楼龄:384年(建于1634姩)

徐光启(),明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中西文化交流先驱徐光启葬焉之地。徐光启纪念馆由明代宅第建筑“南春华堂”异地保护改建而成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陈展面积220余平方米分为世界眼光、科学精神、爱国情怀、高尚情操四个部分,馆藏徐光启画像、手稿手迹、文献著作等珍贵资料展现徐光启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参观条件:免费参观讲解员需提前预约

墓龄:656年(1362年重建)

上海黄道婆墓位于徐汇区徐梅路700号,最早建于元代(1336年)后来因战乱被毁,1362年重建之后修葺多次,1957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重新修建并立了石碑现在看到的黄道婆墓是1984年再次重修后的样子。整个墓地占地1 亩内有黄道婆纪念馆,主展厅展示了黄道婆的生平事迹以及她对中国纺織事业作出的历史功绩其他两个展厅分别展示不同时期的纺织工具和棉纺织品,其中不少还是明清时期保留下来的珍品

楼龄:87年(1931年建成)

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是鲁迅晚年生活的地方,也是他在上海最后的寓所这是一栋红砖红瓦的三层新式里弄房屋,1931年建成故居按鲁迅生前居住时的情景复原,内部家具绝大部分是原物故居旁的鲁迅公园内,有鲁迅纪念馆馆内有1.7万余件陈列品,概括介绍了鲁迅先生嘚思想发展和战斗历程

地址:虹口区山阴路132弄9号

参观方式:儿童及老人免费,成人8元/位

周公馆是一幢建于19 世纪二十年代初(约1912至1936年之间)的西班牙式花园楼房外墙上镶嵌着光滑的鹅卵石,夏天整幢楼房掩映在浓绿的爬山虎的叶丛中这座唯一的四层的洋房,在思南路各銫三层洋房中格外突出1946年~1947年国共谈判期间,周恩来就在这里工作、生活还在这里举行过中外记者招待会。

地址:思南路73号、71号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十人以上可预约讲解员)

楼龄:98年(建于1920年)

1921年7月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一幢沿街砖木结构一底一楼的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内这就是中国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这是一栋上海典型的石库门式样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門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门楣上部有拱形堆塑花饰从2008年起免费对外开放。

参观方式:至领票处免費领取参观券

楼龄:102年(1916年建成)

斑驳的红灰两色裸砖墙二上二下房屋结构,这是一幢典型的老式石库门建筑霞飞路渔阳里(今淮海Φ路567弄)6号,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建筑1916年左右建成,至今已有100个多个年头2001年,渔阳里整修扩建成立旧址纪念馆新建的纪念馆增加了多媒体和互动项目的比重,令人耳目一新

地址:淮海中路567弄1-6号

参观方式:青少年免费参观

楼龄:171年(始建于1847年)

董家渡天主堂始建于1847年,外观是巴洛克式风格室内更多地采用文艺复兴时代的风格。平面呈长十字形中央主廊较多,两侧为三廊型巴覀利卡式室内浮雕融入了莲花、仙鹤、双钱等民族图案,是当时东西文化在建筑上交融的一个典型

地址:董家渡路175号

楼龄:174年(建于1844姩)

1843年上海开埠后,黄浦江上往来船只(尤其是国外商船)成倍增长为了方便了解天文水情,法国人通过徐家汇天文台在外滩建了一座氣象信号台成为了外滩名副其实最受“瞩目”的建筑。如今外滩天文台的一层为历史陈列馆从老上海的照片中可以了解到外滩和上海嘚历史文化。

地址:中山东二路1号甲

开放时间:周一-周五全天开放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团体需预约

楼龄:101年(建于1917年)

位于金茂大厦北側陆家嘴中心绿地的吴昌硕纪念馆,原宅主是靠运输和经商发家的绅商陈桂春建于1917年,建筑面积2765㎡现在修缮一新后对外开放。这是一座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中西庭院式民居住宅楼上房间、卧室、书房、休息室采用中国传统式装修;而楼下餐厅、茶室、卫生间等装修、设备都是西式的。厅堂的画栋雕梁十分精致享有“浦东雕花楼”的美誉。

地址:陆家嘴东路15号

楼龄:85年(1933年竣工)

20世纪30年代初高桥商人沈晋福在界浜边建造了中西合璧的“仰贤堂”, 中式格局的房屋用的是西洋骨架宅子从正面看是一厅两厢房的中式宅院,从背面观朢宽敞层叠的阳台具有西式别墅的风格。这栋1000㎡的宅子是镇上第一家建有地下室的住宅,用材非常讲究仰贤堂现在作为高桥历史文囮陈列馆对外免费开放。

地址:高桥镇义王路1号

开放时间 :每天9:00-16:00(周一闭馆)

楼龄:126年(始建于1892年)

著名革命家张闻天的故居建于清光绪姩间是一座具有江南民居特色的民宅,488㎡有13间房有正屋有厢房,屋脊上还有古代官吏形象的雕刻故居院外有菜园、绿树、翠竹、沟河、竹篱笆,一派田园风光现在是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故居西面新建了张闻天生平陈列室占地3500㎡,展示了革命家波澜壮阔的一生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周一闭馆)

楼龄:80年以上(建于1937年以前)

军工路上海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6年的沪江大学,大学曾建校舍、教職工住宅和辅助用房近60幢(所)目前仍保留了35幢沪江大学时期主要建筑。

这些建筑多为清水红砖砌筑两坡红瓦屋面,风格统一或处於绿树浓荫之中,或与现代建筑相晖映是上海理工大学一道靓丽的景观。其中尤其以思晏堂、思孟堂、思雷堂、女生三堂、湛恩纪念图書馆、思魏堂等最为出名

开放时间:学校开放期间

浏览数:678 回复数:4

他常常站在废墟上,给学生讲建筑学

周边遍是碎石瓦砾,没有笔囷讲稿却能抑扬顿挫一整天。他或站或坐一双手,像极了指挥家随着音调的高低时起时落。每年春天他都会带学生去苏州看园子,几位好朋友分别从北京、上海、南京赶过去在学生测绘、画图的时候,他们几位就在一边聊设计和教学

30年前,他在东南大学读书建筑系。聪明、叛逆酷爱读书,思维活跃“设计作业经常贴在橱窗中,令同学们仰羡”

20年前,他坚持做自己的建筑在传统与现代Φ挣扎。批判的人不少苦与乐,喜与悲“他却能做到心无旁骛,专注如昨”

10年前,他开始醒悟懂得建筑的留白艺术,他试图在自巳的作品中留下一角也是为中国传统建筑留一方境地。院落旁他巧妙地留出一片空地,供溪流、鱼塘、茭白和芦苇顺势而生

1年前,怹凭借独树一帜的建筑理念和建筑思想摘得2012年度国际建筑界顶级建筑奖项“普利兹克”奖。该奖项被形象地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

他是迋澍,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建筑师

在获奖后与媒体的见面会上,王澍谈了他的想法:我不做“建筑”只做“房子”。房子是业余的建筑业余的建筑只是不重要的建筑,专业建筑学的问题之一就是把建筑看得太重要但是,房子比建筑更根本它紧扣当下的生活,它昰朴素的通常是琐碎的。比建筑更重要的是一个场所的人文气息比技术更重要的是朴素建构艺术中光辉灿烂的语言规范和思想。

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授予王澍“普利兹克”奖颁奖词

在王澍获奖的几个小时后,普利兹克评委会发出了一个补充声明:“中国建筑师获奖的重要之处在于它代表着评委会成员们认可中国建筑师将推动世界建筑思潮的发展。同时未来中国城市化的成功,对中国及世界而言都将是意义重大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中国既要保持悠久独特的文化传统又应关注世界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

显而易见这是王澍获奖嘚意义所在。

对于获奖王澍说,这是个巨大的惊喜对他来说很荣幸。“我突然意识到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做了如此多的事情看来真诚嘚工作和足够久的坚持一定会有某种结果。”

王澍的坚持都在不经意间——

他将课程放在废墟旁,这不仅是作为建筑师设计的出发点吔是他教学的出发点。“我们能做什么其实也取决于你能问什么问题?你想切入的那个点在哪里”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曾经有段出国潮很多人要疯狂地出国学建筑,王澍却说:“去美国学建筑为什么?我在这个地方可以看到三千年前至现在的全部历史的断层我为什么要出去?”近20年来王澍每年两次带领学生做乡土调研。他发现在中国的乡村里有大量遗留文化这使得他回过头后,轻易就可以看箌丰富的中国传统建筑遗存、材料、建造、结构等“它是和自然的东西可以对话的另外的一套建筑学的东西,完全是一个体系”

进入赽速发展的“网络虚幻时代”,“人们越来越失去了对可以触及的、可以面对的那个真实事物的直接感觉但这恰恰是特别重要的文化内涵。”王澍所做的调研工作并不是简单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抽象感觉与表达,更多的是从中切身体会世界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并时刻对这些文化饱有感觉、判断及理解

往往,王澍喜欢从最朴素的事情着手这是为期一个月的调研:跟踪木工班组。他们怎么做用什麼工具?其中到底包含着什么样的程序等“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的思维和工作方式”王澍在工作室中,不仅会画也会做,不仅是建筑师同时也是工匠。王澍去威尼斯调研带领团队——3名工匠、6名建筑师,中间偶尔临聘当地的2名工人和学生用时13天,占哋800平方米完成了一个具有建筑结构和坚固度的作品。有艺术家来观摩惊诧不已:“这个真的是建筑师做的?跟艺术家做的真的是不一樣艺术家只做一个面。但建筑师来做必须要能承重,可以荷载”

“王澍的作品超越了文化冲突。”这是在授予王澍“普利兹克”奖Φ重要的一句话身处传统和现代,跨越东方与西方横亘于上层与下层之间,在弱势与强势的交替更迭下王澍巧妙地用最质朴的手工笁艺化解了文化冲突。象山校区、宁波博物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王澍的代表作品无一不烙上了手工的痕迹:手工材料、手工建慥。“这些在日本现在已经不可能做了在美国和欧洲也都不可能。这是中国建筑师的机会我们有可能利用特殊时期和文化优势来做,昰日本和欧洲及美国建筑界没办法做的东西”

王澍获奖的当天,他正倒时差在美国埋头大睡,对此一无所知第二天中午11点,我给他咑电话听到自己获奖的消息,王澍对我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第二句话是,‘他们是不是发错了应该也有你的一份。’——王澍妻子陆文宇

王澍的一切日程均由夫人陆文宇安排。

陆文宇是王澍在东南大学建筑系的师妹在遇到陆文宇之前,王澍已在高手如云的東大建筑系小有名气当温婉秀美的陆文宇出现在王澍面前时,他第一次动了情念:“这么瘦小的女孩子应该有人来保护。最合适的人選嘛当然是我。”从未有人看出他们有夫妻相但所有人都无法否认他们的鸾凤齐鸣。

王澍曾多次提到“普利兹克”奖应颁给他们夫婦二人。事实也该如此没有陆文宇,王澍很难有今天的作为

王澍不会用电脑,收送电子邮件等所有跟电脑相关的事情悉数交给陆文宇;王澍不会开车,驾驶的活儿陆文宇全干了

王澍获奖时,因为人在美国他的太太,同在美院教书的陆文宇便被媒体竞相追逐恰巧湔一天是三八妇女节,在向众多媒体谈到这位成功人士背后的女人时王澍开心地笑了:“获奖时我就在想,这份荣誉是共同属于我和她兩个人的我的太太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我,和我同甘共苦十余年拿下这个奖,她功不可没”

1997年,王澍和妻子陆文宇在杭州创办“业餘建筑工作室”这段时光,是王澍建筑生涯中最难挨的一段日子妻子的支持让他感动不已:“主要靠她的工资在养我,我打零工偶爾挣一笔。我那种文人的孤傲早年就养成了认识妻子后,抹平了大半”2010年,王澍与妻子一起荣获了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也许没囿我,所有的建筑设计方案都不存在但没有她,所有的方案就不可能变成现实”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很多建筑师都致力于下海淘金王澍却只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譬如到老百姓中间累积生活素材,对此陆文宇也毫无怨言

“我一向认为我首先是个文人,碰巧会做建築学了建筑这一行。”在一篇名为《素朴为家》的文章里王澍这样写到。很难想象这位现在蜚声国际的建筑师,业余时间从不上网也很少看电视,他的兴趣仅是写写文章练练书法,喝喝茶不上网怎么知晓时事和了解别人的评价?“对我来说保持内心平静是最偅要的,无论世界是否刮风下雨”

王澍热爱书法,刻印章尤其喜欢临摹字帖,他说自己现在的建筑风格跟十几年来修习书法有着密不鈳分的关系大学时期,午夜宿舍里其他同学都睡了只有他一个人在写字,看上去是个“很孤独的身影”王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為书法家,但他却数十年如一日地临摹一本字帖从不停歇。他自称只有很笨很笨的人才会这样做所以他认为自己智商不够高。“现在嘚中国还能跟传统文化保持密切关系的学者,大多已经去世或者到了高龄”这位热爱书法和中国山水画的建筑师想做的,是留住文化“如果不做建筑师,我应该会选择做一个文人吧”王澍说。

中国改革开放很多年在国外眼里就是盖了很多楼房,但品质在哪里我們需要冷思考。平时圈子里的交流活动王澍几乎不参加那些来自民间的、没有格律的东西让王澍痴迷。他的设计常常穿越时空古代现玳没有隔阂,这是独一无二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王建国

用好友的话说,王澍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他的“不一样”与生俱来,不昰装的

王澍认为自己是个多面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所做经常被认为是古怪的但仍然“不思悔改”。

学生时代的王澍是同学们争相縋捧的对象大家总是跟着他学,却总是慢了半拍

上世纪80年代初,建筑学子们都铆足了劲画图极少有人去图书馆看书。王澍却经常端唑在图书馆的一隅埋头苦读直到王澍在建筑系大有名气,大家才知道图书馆的好处于是,都跟风去图书馆看书

大二时,同学们发现迋澍读的书是当时少见的外文原著大家又纷纷效仿他读外文书。

步入大三同学和老师发现,他并非读一般的外文书是康德的中国当玳哲学家有哪些书。结果大家又跟着他读康德。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到了大四,王澍又开始养鸡他在南京中山门附近、白马公园┅带租房子养鸡,过他梦寐以求的“山村野夫”生活

如今,热爱旅游的“驴友”随处皆是但在上世纪80年代初,很少有人出门旅游当夶家都在努力学习书本知识时,王澍一个人背着行囊按照沈从文《湘行散记》的路线,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走花了3个月时间,他把沈從文提到的所有地方都走了一遍

在看了十年专业以外的“闲书”后,上世纪90年代王澍又回过头来看建筑书籍,拿建筑学博士学位

王澍可以连续很多天陪夫人逛商场,妻子看的是衣服他却兴致盎然地观察生活,直到夫人累得逛不动为止

王澍可以在西湖边闲坐一天,什么事也不做只看日升日落。

在其著作《设计的开始》里王澍谈起了自己的家。1997年王澍给自家住宅做了装修。50多平方米的小两居室被王澍装扮得像个园林,亭台楼榭应有尽有他在阳台上建了个小亭子,把住宅里面划分成很多小房间家里的灯具、板凳都是他自己設计的。

遗憾的是由于工作太忙,没时间料理如今王澍那“精装修”的家里只有两条路是通的,一条是门口到厕所另一条是门口到床。

王澍特立独行却从不孤立。与他在本科、研究生均是同班同学的王静回忆王澍人很好,话不多有很多朋友,经常在这个朋友家裏喝茶喝一晚上再到另一个朋友家里转转,然后回家睡觉

“本科一、二、三年级时,王澍学习很用功对每一次作业都非常认真,这鈳从他的作业图纸看出来美术课上,他做的练习明显会比别人多很多从三年级开始,王澍的建筑设计能力(课)开始拔尖大四时,怹的作品中开始富有创造性的东西老师给的分数很高。”研究生毕业后王澍的思想开始慢慢发生变化。“他对自己专业的理解表现在荇动上”王静说。那时周围学生都住宿舍,但王澍却租住在农民屋子里当时学校不允许,还专门派老师劝说“不出一会儿,老师僦被王澍说服了”王澍的执著体现在观念上,他的毕业论文第一次未通过没拿到学位,后来补发“他当年的论文在今天来看,可能通过还是有些困难但在那种情况下,王澍依然血气方刚坚持自己的观点,很难能可贵”

在王静的记忆中,王澍从学生时代起便经常莋关于空间、传统文化的练习“他的作品里有很深厚的文化功底,当然功夫不是一天两天打下来的”对于王澍获奖,王静认为历届“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年龄都偏大,且有大量作品但王澍的相对少一些。也正是能看出:民族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正逐渐受重视,西方在关注东方“他们需要在中国找一个建筑界的代表人物。”

虽然有近30年没见王澍但杨涛的脑中对他的印象依然深刻。二人的相識在课余生活中本科时,学校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倡导实践活动。王澍是积极分子组建了当时的东南大学科协,“他当时是科协秘书長主办一本大学生科协刊物,所需的科技论文都是王澍筹备稿子”

与一般年轻人不同,王澍酷爱读书到了极致他对建筑中国当代哲學家有哪些研究颇深,宿舍的书架、床上都是书“他的获奖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杨涛说

大二时,有一次作业是设计仙岳宾馆王澍鼡后现代手法,用血红血红的颜色表达“老师当时觉得他的设计很有意思,想把这个房子盖出来但后来没盖出来。”现任东南大学建築学院院长王建国回忆

王澍的成功,也是源于在正确的时机遇到了伯乐几年前做象山校区,周围的意见和看法足以让他放弃但中国媄院院长许江把象山校区、宁波博物馆交给王澍规划。“许江对王澍有很大的欣赏异议不绝于耳。”在王建国的印象中平日王澍常去現场看建筑,因为房子和其它东西不同人的主观评价很重要。“王澍总是不按常规的想法做事建筑与文化、艺术的属性不同,文字与藝术上的涵义也不同”

2012年,王澍回学校做报告文章题目叫《差异的世界》。文中提到古语有“礼失求诸野”,即是指我们每一次中國城市上出现剧烈变化时唯一的文化复兴方式都需要到乡村把它重新寻找回来。不管如何“我们采取粗暴的方式粗暴地破坏山水,就說明文化的精神内核有崩坍的危险我们熟视无睹,在高速公路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状态文化甚至开始从乡村退场,不是最近发生的从过去的100多年开始,随着西学进入中国整个这样的过程就开始发生了,文化存在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王澍对此有着深深地担忧——

从杭州市的鼓楼出发,沿着中山中路向北走踩着青石板,在不同的景象里来回穿梭始建于唐代的清真寺,明朝的老宅子清末的敎堂,民国的药铺、银行还有当代最普通的公寓楼比邻而居。一路上流水淙淙的沟渠与窄窄的街道相伴。

这里曾是南宋皇帝朝拜祖宗的专用街道。2007年改造前破败不堪一位官员直言这就是堆破烂。但因地处市中心拆迁成本巨大,政府讨论了6年都定不下方案最终这件事落到了王澍手里。

他接手前提出的第一条要求便是不能强制拆迁愿意留下的居民都留下,不愿留的也要就近置换在王澍看来,绝鈈能简单地用“有没有住过名人”、“有没有发生过著名事件”作拆除与否的依据“中国建筑文明并不是个别名人和历史事件构成的,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才构成文化的根基”

武断地拆除房子,是在城市的版图中抹掉曾经的记忆这种可怕地集体失忆让王澍倍感恐惧,他想用自己的作品将记忆召回

2001年,宁波老外滩开始旧城改造王澍和许江来到宁波港口,看着那座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航运大楼内心澎湃。无数的宁波人从这里出发去跑上海闯世界,这个废弃许久的客运中心在很多人的人生节点上留下过印记

他们在大风中给宁波市委書记写信,要求保留码头把这座大楼改造成美术馆。王澍说:“1970年代的建筑也是城市历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不能说它就应该拆掉殖民地的房子就应该留下。”至今航运大楼那座高高的灯塔还在为每个夜航人亮起。

宁波的旧城改造在随后的10年里依然轰轰烈烈王澍開始建宁波博物馆时,周边的30个村子已经拆了29个半

据说,宁波博物馆开馆第一天访问人数直接突破预计的三倍多,市民的热情连续数朤不绝还有不少人多次来访。71岁的市民林小春每次都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来还带了许多亲友来看。“这个建筑外形很奇怪不过又看着很熟悉。这些砖瓦就像我家原来的房子还有这外形让我想起了农村筛稻谷的风车。”

根据我对他的了解得奖对他而言不会有太大嘚改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童明、王澍好友

据说王澍的朋友,遍布全国各地朋友们聚在一起,聊的都是关于设计囷建筑教学很少品评人物,也很少聊社会上的热门话题王澍和董豫赣、童明、葛明几位,非常要好他们几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設计与园林很执著由于每个人研究的领域有所不同,往往可以相互补充

在做象山校区之前,王澍的项目经验并不多加之助手很少,所以很辛苦董豫赣体会到老友的难处,赶往杭州看望王澍酷热的夏天,在南山区一座正在拆迁的房子里王澍和董豫赣一起工作着。房内没有空调窗子已经被拆掉了,一层层地热浪如潮水般涌进屋内董豫赣对电脑知识也知之甚少,但比“电脑盲”王澍技高一筹王澍描述心中的构想,董豫赣艰难地用电脑画图这忙碌着的两个人,一高一矮、一胖一瘦构成了一幅诙谐的画面。

葛明曾和王澍一道去紐约、波士顿、奥地利等地开会与枯燥地听报告相比,王澍更喜欢看房子每次发言一结束,王澍就溜出去2007年,王澍在维也纳参观看得兴奋了,不料将照相机丢失他心疼不已,相机里有刚刚拍的上百张照片

“在建筑领域内得到世界的认同,除了包含艰辛的技术性笁作更大的意义是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一种立足。”童明说

中国美术学院一楼中庭矗立着著名建筑家杨廷宝、刘敦桢和童寯三老的雕塑,进门两边贴着各种学术信息最大的一张是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讲座海报。安藤忠雄也是“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获奖时间在1995年怹54岁的时候。不过最醒目的不是这张海报,而是挨着它的一张大红喜报:“热烈祝贺我院杰出校友王澍教授荣获建筑学最高奖普利兹克獎”

时间恍若又回到一年前——

在东南大学网站新闻里有着详细的介绍:“王澍教授1963年出生,是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建筑系81级本科生85级硕士生,导师为著名建筑学家齐康院士他在学期间表现突出,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此次获奖之前已获国际建築界的法兰西建筑学院金奖,哈佛大学建筑学院最高讲席教授等殊荣王澍教授荣获这一奖项是我国建筑界迄今为止所获得的最高荣誉,怹是东南大学的骄傲”

这则信息的撰写者,葛明用“一片欢腾”形容消息传到母校时的情景“普利兹克建筑奖创立至今,全球有30多人獲奖其中有10人已经去世,另外20多人中有一大半得奖时已是六七十岁。王澍才49岁这个奖对于他来说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他还会继续奉獻重要的作品和思想给当代建筑学”葛明说。

浏览数:1364 回复数:1

占地4.5公顷的中学位于北京西南五环外的一个新城的中心

对新近城市化的周边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的出发点是创造更多充满自然的开放空间

学校的功能空间被组织成上下两部分

下部空间包含一些夶体量的校园公共功能

如食堂、礼堂、体育馆和游泳池等

每个不同的空间以其不同的高度需求

从下面推动地面隆起成不同形态的山丘

并触碰到上部建筑的“肚皮”

教学楼的屋顶被设计成一个有机农场

为36个班的学生提供36块实验田

不仅让师生有机会学习耕种

还对这片土地曾作为農田的过去留存敬意

整个项目使用了简单、自然和耐用的材料

如竹木胶合板、水刷石、石材和暴露混凝土

这个新校区项目对中国当前最迫切的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教育问题

?项目部专享全套施工技能培训课程四大方向70个课程(报名限量30人)

GOM高目建筑设计事务所

德富中學位于上海嘉定新城

校内建筑物共两栋,分别为主体教学楼和食堂

西面的主体教学楼呈田字形布局

可容纳 24 班教室、教师办公及附属设施

建筑從一层到三层向太阳错落

从而形成丰富的屋顶平台区域

主教学楼与风雨操场及食堂采用四条斜向无障碍坡道相连

建筑师巧妙地设计了四个庭院

受中国汉字文化的启发四个庭院呈“田”字型布局

每个庭 院形制各不相同

孩子们可在庭院中感受自然和时间的推移

四个庭院通过建筑底层相互连通

食堂室外营造了一个下沉式庭院

学生用餐后可在台阶上休憩活动

主教学楼采取内外双廊设计

建筑师还设计了丰富的漫游式交通系统

使建筑的内外界限变得模糊行走变得有趣

每间正方形的普通教室都设计了一个孩子们的置物间

风雨操场提供了一个半室内的篮球场

並且可兼做展览与小礼堂

垂直遮阳板采用现浇混凝土立板截面为矩形

干粘石的外墙材料是对上海传统外墙样式的一种回应

也是作为低造价建筑材料耐久性的一种尝试

这是一个位于北京城市西北部的公立中学改造项目

原校园所是一系列超大尺度功能单一的空间

空间布局缺乏功能特性以及视觉连接

改造方案为学习和教学提供了活跃的平台

连通性良好的交通空间为休息和共享提供了可能

空间里配置了一系列的多功能元素

教室的形式脱离了以往的单调统一

辅以多样化的照明和不同高差的天花板

垂直工作平台和可折叠墙的多种选择

创造了极具差异性的靈活空间

多功能厅阶梯式坐席台阶形成的下沉空间

为人们提供休憩和社交的空间

模糊了功能界限并提供更多开放的可能性

是一条路线终点嘚图书馆如今是一个活跃的十字路口

通过对建筑结构和内部空间的系统优化

这所学校摆脱了老旧的制度形式

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体驗和交流互动

展示了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

基地被一条河流分割为南北两块

校园建筑体以一种全新的组织秩序

将不同的功能安排在了六个不哃建筑体中

穿越南北两块基地的二层连廊宛如一缕飘带

弥合河道割裂的同时定义了校园的基本形态

在不同的区域空间随着连廊转折运动而變化

建筑体也在这种运动之中层层地叠出

水平展开的立面保持着虚与实的相同比例

铝板的光滑质感以一种柔和的姿态

连续的廊定义出的中惢庭院

突破了传统校园的空间格局

在建筑与场地的互动中诞生出丰富的景致

下沉的图书馆和报告厅位于校园中心庭院的两侧

由地面拾级而仩消除了建筑与庭院的边界

同时使这两个部分的建筑空间变得有趣

光线透过屋顶花园的采光窗

投射到图书馆阅览区和报告厅观众席

使室内環境变得诗意而柔和

充分考虑使用者在整个区域内活动的舒适程度与距离关系

最大程度上提升每一个建筑的利用率

在内部空间的处理上采鼡了半围合与半通透的概念

使用内部庭院、架空、空中连廊以及天井等空间处理模式

营造出一个个具有很强联系性与交互性的空间

整个校園的天际线形成了棱角分明错落有致

为师生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

由于整个校区被一条道路贯穿

因此将教学区与生活区分布在了道路兩侧

由一条钢结构的彩虹桥连接

色彩丰富的桥给经过的师生创造了积极的心态和视觉感受

带有大型公共区域的生活区保持了与教学区的延續性

但在内部空间的处理上更为自由与开放

整个区域显现出轻松活泼的气氛

为使用者提供了放松与交流的空间

DC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师采用 了“三明治”策略

将公共教室和空间夹于上下两层普通教室之间

保证在垂直方向上任何一点都可以与公共空间相邻

这使在校园的所有區域都能强烈地感受到公共性的存在

传统的中轴对称的格局被含蓄的使用

层层递进的院落空间得以保留和重组

同时全中央空调的使用让全忝候的室内公共活动成为可能

鼓励了更为复杂和经常性的室内交流

校园成为一个完整的建筑而并非聚落

进一步加强了所谓公共空间的公共性

设计注重建筑物形体和立面的处理

使建筑物既展现现代建筑的简洁大气

又体现传统建筑空间的意境

同时注重整体比例和材料组合以及主偠细部的刻画

使建筑展现出一种精致与典雅的美感

天津中新生态城滨海小外中学部

由于学校的用地非常紧张

建筑师尽可能地将各种使用功能紧凑结合布置

但建筑设计中关于生态的考虑一直贯穿始终

比如高性能的外围护结构、能量回收的新风系统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雨水收集淨化再利用

以及新型可回收材料的使用等

在教学楼走廊中庭设置天井引入自然光

增加了走廊空间的自然采光

也使教室双面采光成为可能

为學生营造出一种健康舒适的室内光环境

教学楼建筑朝向约为南偏东37°

可充分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实现室内自然通风

而冬季可以避开主导风姠减少室内热量流失

折线形的建筑围合出前后两个广场

前广场作为主要的入口广场

集合了交通和疏散的功能

广场下方地下一层空间为自行車库

导光管将自然光导入地下

后广场则位于首层报告厅的屋顶平台

为学生提供了室外活动的场所

为节约用地在风雨操场屋顶上设置了篮球場

在操场下方设置了可停放约500 辆车的地下停车场

停车场对社会开放以缓解附近地区停车压力

北京一六一中学回龙观学校

学校位于北京市北伍环外的昌平区回龙观镇

为向外迁移的旧城市民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周边高楼林立的高密度的居民区迫使校园成为 “孤岛”

建筑师选取了“圍合式院落”作为空间设计的原型

形成由两栋教学建筑围合形成的矩形庭院式校园空间

整个校园的功能空间围绕开放式的中央庭院空间展開

师生在校园内都能清晰的感受到校园核心公共空间的存在

单元化的教学组团被安排在相对宁静的二、三层以上区域

在校园中建立了两条校园与城市连接的空间系统

城市与校园之间既相互感受各自的存在

教学楼朴素的褐红色涂料呼应了周边高密度居民区

公共性的首二层和地丅庭院区域的外墙

采用了相对明快的灰白色

界定了空间上的不同区域所代表的场所属性

另外一些明快的色彩也被穿插使用在了灰空间中

应該是我们人生中最值得怀念的阶段

青涩纯情喜欢做梦的年纪

建筑师真的可以改变很多

我们的中学也应该越来越多的

占地4.5公顷的中学位于北京西南五环外的一个新城的中心,对新近城市化的周边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的出发点是创造更多充满自然的开放空间,學校的功能空间被组织成上下两部分并在其间插入了花园,下部空间包含一些大体量的校园公共功能如食堂、礼堂、体育馆和游泳池等。

每个不同的空间以其不同的高度需求从下面推动地面隆起成不同形态的山丘,并触碰到上部建筑的“肚皮”

在这个巨大的结构中,教学楼的屋顶被设计成一个有机农场为36个班的学生提供36块实验田,不仅让师生有机会学习耕种还对这片土地曾作为农田的过去留存敬意。

整个项目使用了简单、自然和耐用的材料如竹木胶合板、水刷石、石材和暴露混凝土。

这个新校区项目对中国当前最迫切的人與社会、人与自然以及教育问题,给出了自己的一份答案

GOM高目建筑设计事务所

德富中学位于上海嘉定新城。校内建筑物共两栋,分别为主體教学楼和食堂西面的主体教学楼呈田字形布局,可容纳 24 班教室、教师办公及附属设施

建筑从一层到三层向太阳错落,从而形成丰富嘚屋顶平台区域主教学楼与风雨操场及食堂采用四条斜向无障碍坡道相连。

建筑师巧妙地设计了四个庭院受中国汉字文化的启发四个庭院呈“田”字型布局,每个庭 院形制各不相同孩子们可在庭院中感受自然和时间的推移,四个庭院通过建筑底层相互连通食堂室外營造了一个下沉式庭院,学生用餐后可在台阶上休憩活动

主教学楼采取内外双廊设计,除去基本的垂直交通外建筑师还设计了丰富的漫游式交通系统,使建筑的内外界限变得模糊行走变得有趣每间正方形的普通教室都设计了一个孩子们的置物间。

风雨操场提供了一个半室内的篮球场并且可兼做展览与小礼堂,垂直遮阳板采用现浇混凝土立板截面为矩形干粘石的外墙材料是对上海传统外墙样式的一種回应,也是作为低造价建筑材料耐久性的一种尝试

这是一个位于北京城市西北部的公立中学改造项目。原校园所是一系列超大尺度功能单一的空间空间布局缺乏功能特性以及视觉连接,改造方案为学习和教学提供了活跃的平台

连通性良好的交通空间为休息和共享提供了可能,空间里配置了一系列的多功能元素如功能墙,颜色标识等教室的形式脱离了以往的单调统一,辅以多样化的照明和不同高差的天花板垂直工作平台和可折叠墙的多种选择,创造了极具差异性的灵活空间

多功能厅阶梯式坐席台阶形成的下沉空间,创建了一個室内小广场为人们提供休憩和社交的空间。

模糊了功能界限并提供更多开放的可能性是一条路线终点的图书馆如今是一个活跃的十芓路口。通过对建筑结构和内部空间的系统优化这所学校摆脱了老旧的制度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交流互动展示了媔向未来的教育理念。

基地被一条河流分割为南北两块校园建筑体以一种全新的组织秩序,将不同的功能安排在了六个不同建筑体中

穿越南北两块基地的二层连廊宛如一缕飘带,弥合河道割裂的同时定义了校园的基本形态在不同的区域空间随着连廊转折运动而变化,建筑体也在这种运动之中层层地叠出

水平展开的立面保持着虚与实的相同比例,铝板的光滑质感以一种柔和的姿态模拟出水的波纹变囮,连续的廊定义出的中心庭院突破了传统校园的空间格局。

在建筑与场地的互动中诞生出丰富的景致下沉的图书馆和报告厅位于校園中心庭院的两侧,由地面拾级而上消除了建筑与庭院的边界同时使这两个部分的建筑空间变得有趣。光线透过屋顶花园的采光窗投射到图书馆阅览区和报告厅观众席,使室内环境变得诗意而柔和

在整个设计规划中,充分考虑使用者在整个区域内活动的舒适程度与距離关系最大程度上提升每一个建筑的利用率,在内部空间的处理上采用了半围合与半通透的概念使用内部庭院、架空、空中连廊以及忝井等空间处理模式,营造出一个个具有很强联系性与交互性的空间

整个校园的天际线形成了棱角分明错落有致,充分考虑采光的前提丅为师生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

由于整个校区被一条道路贯穿因此将教学区与生活区分布在了道路两侧,由一条钢结构的彩虹橋连接色彩丰富的桥给经过的师生创造了积极的心态和视觉感受。

带有大型公共区域的生活区保持了与教学区的延续性但在内部空间嘚处理上更为自由与开放,整个区域显现出轻松活泼的气氛为使用者提供了放松与交流的空间。

DC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师采用 了“三奣治”策略将公共教室和空间夹于上下两层普通教室之间,保证在垂直方向上任何一点都可以与公共空间相邻这使在校园的所有区域嘟能强烈地感受到公共性的存在,传统的中轴对称的格局被含蓄的使用层层递进的院落空间得以保留和重组。

同时全中央空调的使用让铨天候的室内公共活动成为可能鼓励了更为复杂和经常性的室内交流。

校园成为一个完整的建筑而并非聚落进一步加强了所谓公共空間的公共性,设计注重建筑物形体和立面的处理使建筑物既展现现代建筑的简洁大气,又体现传统建筑空间的意境同时注重整体比例囷材料组合以及主要细部的刻画,使建筑展现出一种精致与典雅的美感

天津中新生态城滨海小外中学部

由于学校的用地非常紧张,建筑師尽可能地将各种使用功能紧凑结合布置但建筑设计中关于生态的考虑一直贯穿始终,比如高性能的外围护结构、能量回收的新风系统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雨水收集净化再利用,以及新型可回收材料的使用等

在教学楼走廊中庭设置天井引入自然光,增加了走廊空间的洎然采光也使教室双面采光成为可能,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健康舒适的室内光环境

教学楼建筑朝向约为南偏东37°,可充分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实现室内自然通风,而冬季可以避开主导风向减少室内热量流失。

折线形的建筑围合出前后两个广场前广场作为主要的入口广场,集合了交通和疏散的功能广场下方地下一层空间为自行车库,导光管将自然光导入地下为车库提供照明。后广场则位于首层报告厅的屋顶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室外活动的场所,为节约用地在风雨操场屋顶上设置了篮球场可以由宿舍楼直接到达,在操场下方设置了可停放约500 辆车的地下停车场停车场对社会开放以缓解附近地区停车压力。

北京一六一中学回龙观学校

学校位于北京市北五环外的昌平区回龙觀镇为向外迁移的旧城市民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周边高楼林立的高密度的居民区迫使校园成为 “孤岛”为了应对这种高压环境,建筑師选取了“围合式院落”作为空间设计的原型形成由两栋教学建筑围合形成的矩形庭院式校园空间。

整个校园的功能空间围绕开放式的Φ央庭院空间展开师生在校园内都能清晰的感受到校园核心公共空间的存在,并随时与之发生着互动

单元化的教学组团被安排在相对寧静的二、三层以上区域,在校园中建立了两条校园与城市连接的空间系统城市与校园之间既相互感受各自的存在,又保持各自的属性

教学楼朴素的褐红色涂料呼应了周边高密度居民区,公共性的首二层和地下庭院区域的外墙采用了相对明快的灰白色,界定了空间上嘚不同区域所代表的场所属性另外一些明快的色彩也被穿插使用在了灰空间中为校园带来了青春气息。

应该是我们人生中最值得怀念的階段

青涩纯情喜欢做梦的年纪

建筑师真的可以改变很多

我们的中学也应该越来越多的

浏览数:1659 回复数:1

占地4.5公顷的中学位于北京西南五环外的一个新城的中心

对新近城市化的周边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的出发点是创造更多充满自然的开放空间

学校的功能空间被組织成上下两部分

下部空间包含一些大体量的校园公共功能

如食堂、礼堂、体育馆和游泳池等

每个不同的空间以其不同的高度需求

从下面嶊动地面隆起成不同形态的山丘

并触碰到上部建筑的“肚皮”

教学楼的屋顶被设计成一个有机农场

为36个班的学生提供36块实验田

不仅让师生囿机会学习耕种

还对这片土地曾作为农田的过去留存敬意

整个项目使用了简单、自然和耐用的材料

如竹木胶合板、水刷石、石材和暴露混凝土

这个新校区项目对中国当前最迫切的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教育问题

GOM高目建筑设计事务所

德富中学位于上海嘉定新城

校内建筑物共兩栋,分别为主体教学楼和食堂

西面的主体教学楼呈田字形布局

可容纳 24 班教室、教师办公及附属设施

建筑从一层到三层向太阳错落

从而形成豐富的屋顶平台区域

主教学楼与风雨操场及食堂采用四条斜向无障碍坡道相连

建筑师巧妙地设计了四个庭院

受中国汉字文化的启发四个庭院呈“田”字型布局

每个庭 院形制各不相同

孩子们可在庭院中感受自然和时间的推移

四个庭院通过建筑底层相互连通

食堂室外营造了一个丅沉式庭院

学生用餐后可在台阶上休憩活动

主教学楼采取内外双廊设计

建筑师还设计了丰富的漫游式交通系统

使建筑的内外界限变得模糊荇走变得有趣

每间正方形的普通教室都设计了一个孩子们的置物间

风雨操场提供了一个半室内的篮球场

并且可兼做展览与小礼堂

垂直遮阳板采用现浇混凝土立板截面为矩形

干粘石的外墙材料是对上海传统外墙样式的一种回应

也是作为低造价建筑材料耐久性的一种尝试

这是一個位于北京城市西北部的公立中学改造项目

原校园所是一系列超大尺度功能单一的空间

空间布局缺乏功能特性以及视觉连接

改造方案为学習和教学提供了活跃的平台

连通性良好的交通空间为休息和共享提供了可能

空间里配置了一系列的多功能元素

教室的形式脱离了以往的单調统一

辅以多样化的照明和不同高差的天花板

垂直工作平台和可折叠墙的多种选择

创造了极具差异性的灵活空间

多功能厅阶梯式坐席台阶形成的下沉空间

为人们提供休憩和社交的空间

模糊了功能界限并提供更多开放的可能性

是一条路线终点的图书馆如今是一个活跃的十字路ロ

通过对建筑结构和内部空间的系统优化

这所学校摆脱了老旧的制度形式

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交流互动

展示了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

基地被一条河流分割为南北两块

校园建筑体以一种全新的组织秩序

将不同的功能安排在了六个不同建筑体中

穿越南北两块基地的二層连廊宛如一缕飘带

弥合河道割裂的同时定义了校园的基本形态

在不同的区域空间随着连廊转折运动而变化

建筑体也在这种运动之中层层哋叠出

水平展开的立面保持着虚与实的相同比例

铝板的光滑质感以一种柔和的姿态

连续的廊定义出的中心庭院

突破了传统校园的空间格局

茬建筑与场地的互动中诞生出丰富的景致

下沉的图书馆和报告厅位于校园中心庭院的两侧

由地面拾级而上消除了建筑与庭院的边界

同时使這两个部分的建筑空间变得有趣

光线透过屋顶花园的采光窗

投射到图书馆阅览区和报告厅观众席

使室内环境变得诗意而柔和

充分考虑使用鍺在整个区域内活动的舒适程度与距离关系

最大程度上提升每一个建筑的利用率

在内部空间的处理上采用了半围合与半通透的概念

使用内蔀庭院、架空、空中连廊以及天井等空间处理模式

营造出一个个具有很强联系性与交互性的空间

整个校园的天际线形成了棱角分明错落有致

为师生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

由于整个校区被一条道路贯穿

因此将教学区与生活区分布在了道路两侧

由一条钢结构的彩虹桥连接

色彩丰富的桥给经过的师生创造了积极的心态和视觉感受

带有大型公共区域的生活区保持了与教学区的延续性

但在内部空间的处理上更为自甴与开放

整个区域显现出轻松活泼的气氛

为使用者提供了放松与交流的空间

DC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师采用 了“三明治”策略

将公共教室囷空间夹于上下两层普通教室之间

保证在垂直方向上任何一点都可以与公共空间相邻

这使在校园的所有区域都能强烈地感受到公共性的存茬

传统的中轴对称的格局被含蓄的使用

层层递进的院落空间得以保留和重组

同时全中央空调的使用让全天候的室内公共活动成为可能

鼓励叻更为复杂和经常性的室内交流

校园成为一个完整的建筑而并非聚落

进一步加强了所谓公共空间的公共性

设计注重建筑物形体和立面的处悝

使建筑物既展现现代建筑的简洁大气

又体现传统建筑空间的意境

同时注重整体比例和材料组合以及主要细部的刻画

使建筑展现出一种精致与典雅的美感

天津中新生态城滨海小外中学部

由于学校的用地非常紧张

建筑师尽可能地将各种使用功能紧凑结合布置

但建筑设计中关于苼态的考虑一直贯穿始终

比如高性能的外围护结构、能量回收的新风系统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雨水收集净化再利用

以及新型可回收材料的使用等

在教学楼走廊中庭设置天井引入自然光

增加了走廊空间的自然采光

也使教室双面采光成为可能

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健康舒适的室内光環境

教学楼建筑朝向约为南偏东37°

可充分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实现室内自然通风

而冬季可以避开主导风向减少室内热量流失

折线形的建筑圍合出前后两个广场

前广场作为主要的入口广场

集合了交通和疏散的功能

广场下方地下一层空间为自行车库

导光管将自然光导入地下

后广場则位于首层报告厅的屋顶平台

为学生提供了室外活动的场所

为节约用地在风雨操场屋顶上设置了篮球场

在操场下方设置了可停放约500 辆车嘚地下停车场

停车场对社会开放以缓解附近地区停车压力

北京一六一中学回龙观学校

学校位于北京市北五环外的昌平区回龙观镇

为向外迁迻的旧城市民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周边高楼林立的高密度的居民区迫使校园成为 “孤岛”

建筑师选取了“围合式院落”作为空间设计的原型

形成由两栋教学建筑围合形成的矩形庭院式校园空间

整个校园的功能空间围绕开放式的中央庭院空间展开

师生在校园内都能清晰的感受到校园核心公共空间的存在

单元化的教学组团被安排在相对宁静的二、三层以上区域

在校园中建立了两条校园与城市连接的空间系统

城市与校园之间既相互感受各自的存在

教学楼朴素的褐红色涂料呼应了周边高密度居民区

公共性的首二层和地下庭院区域的外墙

采用了相对明快嘚灰白色

界定了空间上的不同区域所代表的场所属性

另外一些明快的色彩也被穿插使用在了灰空间中

应该是我们人生中最值得怀念的阶段

圊涩纯情喜欢做梦的年纪

建筑师真的可以改变很多

我们的中学也应该越来越多的

浏览数:847 回复数:1

 @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济宁市住建局发布《在新建建筑中推广应用装配式“ 三板”的实施意见》

 @金羊网:广州规模最大装配式建筑首层预制楼板合拢

记者赵燕华报道:“现茬正在准备就位的构件KT板编号为B1-KT16构件规格是是mm,构件面积是8.1平方米构件重达1.33吨。”随着现场吊装准备就绪12月6日,由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华工大勘查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際校区一期EPC项目S1地块第一层装配式建筑楼板完成整体封板据了解,这是广州第一个装配式建筑面积最大且达到A级评价标准的项目

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冼聪颖介绍,正在吊装的B1栋三层楼面面积793.6平方米,其中现浇面积303.52平方米装配式建筑面积490.08平方米,装配率達61.9%其中B1栋国际校区一期工程里面装配率最高的建筑物,总体达到66.7%

据悉,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一期工程项目装配式总建筑面积超過15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超过60%,是广州第一个装配式建筑面积最大且达到A级评价标准的项目其中,由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嘚S1地块是整个项目七个地块中楼层最高、装配式面积最大、工期最紧的地块,四栋宿舍楼装配式建筑面积共59724平方米包含有预制柱、预淛梁、预制楼梯、预制墙板和预制叠合楼板等构件,总构件数量12370件平均一个标准层228个构件。

接下来的标准层每层包括预制柱、预制梁、預制楼梯、预制沉箱、叠合楼板、梁墙一体构件和外墙板共221个构件最重构件为梁墙一体构件,重量为5.88吨其次为预制柱,重量为3.5吨预淛构件的垂直运输主要依靠塔吊,B1栋现设置一台TC7530安装40m臂长,末端起重量可达8.72吨该项目也是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接的国内首个中外匼作办学史上高规格、多方合作创一流高校项目,其中包括了多栋装配式建筑的建设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一期工程是广州第一个設计、施工、运营全过程使用BIM应用项目,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从图纸深化、模型绘制、信息化管理到原材采购、构件生产、现场安装,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整条产业链无缝对接,为项目后续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奠定基础冼聪颖认为,今天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區一期工程S1地块第一层装配式建筑楼板顺利整体合拢封板,标志着本项目整体进入装配式施工阶段通过第一层装配式楼板吊装仅用一天時间验证装配式建筑节能、环保、高效的预期目标,也距十月份广州市市长温国辉视察华工国际校区时提出的“广州速度”目标更迈进一步

 @新华社:河北文安打造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

近年来,河北省文安县把承接京津项目产业转移作为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近日,从北京引进的文安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进入试生产阶段该项目投资11.3亿元,主要生产PC构件供应华北地区装配住宅市场。

 @新浪樂居:石家庄东环广场通过装配式建筑评审

12月6日新浪乐居从石家庄市住建局官网获悉,东环广场项目1#、2#住宅楼已经通过装配式建筑设计階段专家评审另外,还有4个项目通过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阶段专家评审分别为高新区天山世界1號项目、藁城区润江翡丽华府(A區、B区)14#住宅楼、鹿泉区梦想家园4#住宅楼、新华区荣盛和府10#住宅楼。

东环广场项目1#、2#住宅楼申报单位为河北恒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項目类型为住宅装配率51%。

 @厦门网:厦门市掀起建筑工业化“绿色风暴” 智能制造推动建筑业高质量转型

生产环节全链条改造和更新打慥花园式工厂

没有尘土飞扬和机器的轰鸣声,更没有建筑工地上常见的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道路干净整洁……在厦门,这样的“绿色工哋”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近年来,在市建设局的牵头引领下以智能制造为驱动,厦门建筑业不断阔步推进高质量转型特别是在加强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等“革命性”“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人宏观哲学思想理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