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信宗教正常吗?

首先,我想说,我不想起任何纷争,但宗教信仰者与无宗教信仰者中间势必会有冲突,这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假如有宗教信仰者看到,看到第一段就请止住,绕行,谢谢。即使你憋着怒气看完了,并且认为“胡说八道”,也请你秉着宗教信仰者应有的仁慈博爱保持沉默,再次感谢。你们有宗教信仰自由,我也有“无宗教信仰”自由。
其次声明一点,我既不是无神论者,也不是有神论者,我是不可知论者。如果说有神,我既没有实在见过,也没有人证明给我看神的确切存在;如果说没有神,自古以来关于鬼神的传说延绵至今,既然没有见过,同样也不能一概否认——否则我认为,这也并不是一种科学的物质观点。既然是这样,我保留意见。当然,也许我会倾向无神更多一点,毕竟我没有亲眼见过。尽管传说很多,但我的感觉是没脑子的家伙更多。我相信绝大部分神秘事件神秘虽则神秘,不过是人们疏忽了某些细节,使之看上去像是不可能的事情;又或者,人们的认知有限,造成对事物的不解,对此历史很有发言权。如果把神的存在看作一种理论,那么理论的成立,有一个条件就是可重复性,任何人可以对它进行实证,证明它确实成立。对于所发生的事情,提出一种解释,却又无法证明,那么它只能称之为猜想或假说。所以人们所说的神的存在,既然无法证明,那么比如可以叫做“耶稣-安拉-释迦摩尼(以及其它)”假说,诸如此类。诚然,我没有什么办法推翻它。因此,我要谈论的不是神存不存在的问题,而是为什么我不信教。
宗教在我看来至少有两点是我无法接受的。
第一,因果循环论。宗教当中难免存在这种宣传:你要做好事才能上天堂,不然就要下地狱;或者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有人说这很好啊,你看,人们可以主动行善,对神的信仰使人心生畏惧,少干坏事。当然行善是件好事,我也承认很多宗教信仰者万分高尚(比如例子被举滥了的特雷莎修女)。要是全世界人民都信教,也许犯罪几乎可以绝迹吧。但普遍在信仰者当中似乎存在着这样一种逻辑:因为信仰,才需要行善。《宗教的荒谬》里有这样一句话:“信仰,是一种不需要思考的美德。”人们为善,为自己的行为找动机。宗教的出现摆出了动机,只需要行为发生即可。如果说活在现实中的人是功利的,他们用法律和利益进行自我约束,那么宗教不过是又一次把人的举动功利化了,甚至这种功利化的基础是虚无缥缈的。宗教让他们在残酷的现实中苦苦挣扎,好人有好报,没有好报?没关系,下辈子会有的。很多人不过是信条软弱罢了,宗教如同一种麻醉药,信仰者自我麻痹,活在一种美好的假象当中,认定一切罪恶都是暂时的。可以想见,假如这种信仰一旦坍塌,会发生多么可怕的事情——所幸,大多数信仰者看不到这一点。信仰者看无信仰者的态度有时是怜悯的:瞧,你的生活如此糟糕,那正是因为你没有信仰。而事实上,而另一些时候,宗教则不由自主地衍生出另一种逻辑:因为信仰,所以行善。这种逻辑看似与上一种相同,实则有微妙差别。我看到过这么一种人,前半生无所信仰,冷漠自私,飞横跋扈。有一天突然良心发现,决定皈依我佛,于是完全一副善男信女模样,吃斋念佛,慈悲天下。当此人向我们宣扬佛家慈悲精神的时候,确实是怜悯众生的样子,只是在现实当中,时不时流露出来的待人接物态度方式,仍然丝毫未变。宗教如同一种自我催眠:你很好,你是个好人,你要做好事……患者有如行善强迫症,充满奉献欲。这种善,也不过就是种伪善,宗教更使之变得道貌岸然,甚至看上去像是精神分裂。良好的品性,是自然流露的,不需要矫饰也不需要借口。所以,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不是宗教,而是你自己,假如你愿意做个好人,总是可以办到的;而假使你的内心没有改变,神也无法拯救你。因此有没有神,结果都是一样的。
第二,虚伪,或者委婉点的说法,自相矛盾。这种例子简直不胜枚举。宗教教义中宣扬众生平等,互相敬爱;而事实上,千百年来,人类的宗教史根本就充满血腥。不同宗教间起冲突,异教徒被烧死,多少人以神的名义挑起战争、参与杀戮、实施迫害。宗教教义本身也充满矛盾。比如举圣经例子,宣扬上帝爱人,甚至告诫我们要爱你的敌人,但又写神看到世人作恶,发一场洪水干掉大部分人类。我们很容易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神可以凭自己的好恶去主宰人的生命,这与他自己所宣称的道义岂不是违背吗?任何一个神智正常的人,都可以看到其中的双重标准。我们可以在信仰者身上看到这么一种现象,一旦有罪恶发生,他们穷根究底,归结到人类所为;而好事呢?好事都是上帝的安排。你看,这当然,是另一种双重标准。甚至有时候,灾难也是神的安排。假如神安排了这一切,我只能说,他/她/它看上去实在更像是一个性质恶劣的顽童。我已经不想再一一列举各种自相矛盾了,因为这是显而易见的。
除掉上述两点以外,我看来,在一定程度上,宗教也阻碍了人类的发展。这个世界的进步源于质疑、好奇、探索。当人类看到无法解释的现象,却把这一切简单地归功于神的时候,独立思考到哪里去了?这是一种懒惰的行为。假如人没有了思考探索的能力,那还跟其他动物有什么分别?也不会建立起这样一个人类社会了。宗教对发展的另一种阻碍,来自于它与科学的冲突。当科学力量开始苏醒,宗教的理论变得无法自圆其说,它撒一个又一个谎,去掩盖站不住的理由。但因为它本质的虚弱,最终必将导致暴力的镇压。想想布鲁诺,想想伽利略,想想达尔文,科学进步在宗教的重压之下曾被扼制过,曾经举步维艰过。甚至也许,到如今也还在阻碍减缓世界的发展。如今看起来如此神圣的宗教,身上背负着多少血债。它至少并不像你所想的那么美好崇高。
还有,其实所谓信仰自由这种事情,也是扯淡。很多宗教的信仰是排他的。相信上帝,就没有安拉或者佛祖。一种宗教的信仰者,往往认为其他神都是杜撰的,那么他们完全可以返回来思考一下,是否本身所信的,便是一种杜撰呢?当然,他们又一次使用了双重标准。
来,下面我来说几个小段子,不是什么历史故事,就我身边发生的事情。
某个熟人出了点严重的事情,甚至媒体已经有报道了,我赶去安慰他,这人是信佛教的,有个师父,师父正在闭关。当时在场还有另外两人。我们谈到一半的时候,师父电话打过来说他已经知道这件事了。打完电话,这三人在说,师父在闭关,这事情是怎么知道的?一定是与徒弟心灵感应云云。我弱弱地说了一句师父就不能看新闻么?被他们立马否决了:闭关了!不能看新闻的!一定是心灵感应。还说他们认识个师父也是和徒弟心灵感应什么的。我于是就沉默呀,当然不会相信心灵感应这种扯淡的说法,信息时代啊,信息的渠道四通八达,怎么就非得扯到神身上去呢。后来此人的师兄按师父的意思过来探望,问起来师父是怎么知道的。师兄倒是诚实,徒弟们看到新闻告诉师父的。于是轮到他俩沉默。不得不说,当时我内心一阵狂笑啊。好吧,这是有点“小人得志”……
另外是,前一阵子吃饭时候,听到某同事跟我说她遇见过鬼的事情。说起来挺逼真的,她也不是撒谎的样子。我心里当然怀疑是她错觉,但因为不是我亲历过,不知道当时究竟是个什么情况,所以也不好断然否定。后来我把这事情转述给我妈,她说不可能,鬼是不存在的。但老妈有时候回去庙里烧香求佛什么的。于是我问老妈,我说,既然你相信世界上有神,为什么不相信有鬼?我妈不语。如果人类希望有神才有神,不希望有鬼就没有鬼,那么归根结底,鬼神还是人类所想所创造的产物罢了。
小的时候不懂事,升学考试,我妈会去庙里求个符,或者红布之类的。她会把它塞进我裤兜里,如果我发现,就会很恼火地掏出来扔到地上。我妈既很想让我带着它,又不敢在考试期间影响我情绪,就只好妥协。后来长大了,有一次瞄到我妈在我房间里,偷偷往往我枕头里塞平安符,我也假装没看见——想想算了,求个心里安慰吧。
有时候,夜深人静我躺在床上,想起百年之后什么也不是,我又消失了,我难以想象,最终会绝望地大哭。而这时候,我就开始明白,对于很多人来说,宗教所起的就是安慰剂效应。但我仍然选择不相信它,我没有下辈子,我也不会上天堂,我只有一生的时间所以我要更努力地过。我会想起鲁迅先生那句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真实的世界这么残酷,你还爱不爱它?

}

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它们能突破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进,并能为世界各民族、国家和各地区的人们所接受,因而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世界上约有二十亿人口的受这三大世界宗教的影响。佛教于公元前 6 世纪产生于恒河流域 。 当时的印度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西方人眼中,它是“一个富庶的文明社会”。高度发达的奴隶制经济,孕育了一批杰出的哲学家。他们探索宇宙的奥秘、思考人生真谛。但是,经济的发展也导致贫富不均,富裕的人家财万贯,贫穷的人无立锥之地。释迦摩尼在这种形势下打出“众生平等”的旗帜,创立了佛教。

基督教最早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该地区地处中东的心脏地带,扼守3条国际交通线,历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古代犹太人在此建国的美梦被异族军队一次次踏碎,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他们只好把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都寄托给了上帝,创立了犹太教,在此基础上,公元1世纪又出现了基督教。

伊斯兰教兴起于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当时,这是一块荒凉的不毛之地,游牧经济在半岛占据着统治地位。阿拉伯人每年都要沿一定的路线迁徙,在草原和沙漠中逐水草而居。值得庆幸的是,半岛的西部一段有重要的中转站——麦加古城。于是,东西方文化在此汇成了一个震撼世界的伊斯兰教。

唐、宋以来,儒、道、佛三教最为突出,或对立,或互补,史称“三教并立,三教合一”,此为学者公认。但是,三教当中谁是根本?哪一教更能代表中国文化?这种“三教论衡”问题,人们一直无法达成共识。胡适认为,儒教围绕“魂魄”祭祀,构建了“祖”和“社”的崇拜,建立“祖先”、“血缘”、和“地域”的文化认同。因此儒教才是中国宗教的本质;鲁迅认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钱穆认为:佛教精神和中国人崇拜圣贤的理论不谋而合。 总之,三家在各自立场上“辩教”、“护教”,为本教争地位,难有定论。

当然,也有专家提出相反的论调,北大哲学系、宗教学专家张志刚认为,“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信宗教,只有中国人不信教,儒、释、道三教,都算不上宗教,我们只信奉马列主义。儒教,是教育之教,孔子并教主,而是春秋的一个大教育家。至于道教,创始于汉代的张陵,依托老子之名。其实,老子本来不是宗教家,他只是一个哲学家;佛教是外来的,虽在中国流传很久,但近代的大乘学者却不承认它是一种宗教。”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下面你看来也是宗教,是佛。
但是我觉得是一种思想境界:(太长了,我也没有看完)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二、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三、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五、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六、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七、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八、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九、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十、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十一、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十二、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十三、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十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十五、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十六、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十七、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十八、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十九、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二十、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二一、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二二、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三、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
  二四、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二五、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二六、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二七、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二八、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二九、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三十、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三一、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三二、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三三、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三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三五、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三六、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三七、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三八、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三九、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四十、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四一、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四二、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四三、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四四、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四五、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四六、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四七、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四八、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四九、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五十、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五一、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五二、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五三、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五四、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五五、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五六、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五七、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五八、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五九、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六十、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六一、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六二、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六三、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六五、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六六、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六七、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六八、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六九、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七十、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七一、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七二、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七三、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七四、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七五、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七六、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七七、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七八、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七九、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八十、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八一、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八二、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八三、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八四、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八五、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八六、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八七、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八八、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八九、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九十、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九一、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九二、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九三、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九四、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九五、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九六、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九七、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九八、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九九、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一00、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一0一、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一0二、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一0三、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一0四、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一0五、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一0六、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一0七、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一0八、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一0九、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一一0、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一一一、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一一二、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一一三、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一一四、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一一五、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一一六、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一一七、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一一八、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一一九、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一二0、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一二一、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一二二、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一二三、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一二四、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一二五、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一二六、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一二七、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一二八、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一二九、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一三0、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一三一、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一三二、虽然你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一三三、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一三四、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一三五、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一三六、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一三七、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一三八、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一三九、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
  一四0、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四一、太过于欣赏自己的人,不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
  一四二、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禁不起考验的人。
  一四三、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一四四、坏孩子,父母总是比较操心。所以对于罪业愈深重的众生,我们更应该特别宽恕他怜愍他,而不应该远离他舍弃他。
  一四五、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一四六、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一四七、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一四八、人家怕你,并不是一种福,人家欺你,并不是一种辱。
  一四九、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一五0、不要刻意去曲解别人的善意,你应当往好的地方想。
  一五一、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当然的。
  一五二、我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一五三、吃了就一定要拉,人一定要学会随缘放下,否则就会?便秘。
  一五四、常以为别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的比较烦恼。
  一五五、我能为你煮东西,但我不能为你吃东西。各人吃饭是各人饱,各人生死是个人了。
  一五六、看轻别人很容易,要摆平自己却很困难。
  一五七、人类最大的错误,在于不敢承担圣人的心。
  一五八、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别人的扭曲与是非。
  一五九、如果你准备结婚的话,告诉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学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对方的缺点,世界上没有绝对幸福圆满的婚姻,幸福只是来自于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
  一六0、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一六一、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后的结果,才能评定。
  一六二、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一六三、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一******、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一六五、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一六六、当你明天开始生活的时候,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这个赢跟输,都只是文字的观念罢了。当你让对方赢,你并没有损失什么。所谓的赢,他有赢到什么?得到什么?所谓的输,你又输到什么?失去什么?
  一六七、我们大部份的生命都浪费在文字语言的捉摸上。
  一六八、你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委曲,你应该要想,他对我这样已经很好了,这就是修行的功夫。
  一六九、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一七0、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来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债。
  一七一、出家是一生一世的事,修行是多生多劫的事。
  一七二、信佛,学佛,不是为自己,乃是为一切苦海中的众生。
  一七三、佛不渡无缘的人,不能渡的人,我们就把他当做菩萨来看。
  一七四、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一七五、一般人在遇到对方的权势大,财富大,气力大,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而忍,这算什么忍耐呢?真正的忍是,就算他欺负了你,对不住你,但他什么都不及你,你有足够的力量对付他,而你却能容忍他,认为他的本性和我一样,只是一时糊涂,或在恶劣的环境中受到熏染罢了,你不必与他计较,能在这样的情况及心境之下容忍那才是真正的忍耐。 
  一七六、如果我们放眼从累生历劫去看,那么一切的众生,谁不曾做过我的父母、兄弟姊妹、亲戚眷属?谁不曾做过我的仇敌冤家?如果说有恩,个个与我有恩;如果说有冤,个个与我有冤。这样子我们还有什么恩怨亲疏之别呢?再就智慧愚笨来说,人人有聪明的时候,也有愚痴的时候,聪明的人可能变愚痴,愚痴的人也可能变聪明。最坏的人,也曾做过许多好事,而且不会永远坏;好人也曾做过许多坏事,将来也不一定会好。如此我们反覆思索,所谓的冤亲、贤愚,这许多差别的概念,自然就会渐渐淡了。这绝对不是混沌,也不是不知好坏,而是要将我们无始以来的偏私差别之见,以一视同仁的平等观念罢了!
  一七七、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一七八、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
  一七九、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事物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业障,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恨。
  一八0、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一八一、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教中女性的地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