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把问题由什么变成什么解决了吗?我也变成这个样子了。。。。急救

【关键词】  急救 问题 对策

  最近发生在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向我们提示了人类对自然灾害发生的无奈和生命的脆弱,救灾过程体现出国家和社会对生命的尊重和敬重,成功的救治又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同时,也对从事急救工作的医护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突发公共安全事故、突发心脑疾病等急危重症发生时,怎样在最短的的时间内把最有效 的治疗送到病人身边,实现“黄金1小时”和“白金10分钟”[1]的救治,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和减少残疾率。

  现代院前急救在中国的发展只不过是二三十年的历史,就是加上其雏形也不过五六十年,中国人在这么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克服了重重困难,使我国的院前急救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这个事实,我国院前急救的模式及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院前急救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院前急救的发展,下面结合我院急救中心院前急救运行情况,谈谈我国院前急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以期对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有所帮助。

  1 院前急救的发展和运作模式

  在18~19世纪的战场上,法国、前苏联、美国等使用配备看护兵的马拉救护车转运伤病员,形成了最早的院前急救的雏形。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急诊医师学院成立,标志着急诊医学真正开始发展为临床学科,明确了院前急救的概念与宗旨,即在最短的时间内要把最确切有效的医疗救治带到危重病人身边,现场实施干预,然后直接转入相关科室或重症监护病房。1980年我国各地的综合医院相继成立急诊室并配备救护车开始院前急救,但救护车只有担架和简易出诊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院前急救。1986年成立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并设立院前急救组。20多年过去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城市急救中心的建设模式样种繁多,可谓“百花齐放”,占主流的有独立型,如沈阳急救中心;指挥型,如呼和浩特市急救指挥中心;院前型,如北京市急救中心;依托型,如重庆、贵阳等急救中心。各地、各医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经过20多年的不断探索,积累和总结了一定的救治经验。如沈阳急救中心,它以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大急救、大创伤、重症监护病房为一体的急救中心,自身配有gps卫星定位、有线、无线通讯指挥系统,70余台抢救、监护型救护车。并下设5个分中心,16个分站的密集型急救网。属于国内目前规模较大,设施较为完善的急救中心[2]。呼和浩特市急救指挥中心在市区内下设6个急救站,我院急诊科作为其最大的急救站点承担着六分之一的院前急救任务,但承担着三分之一由院前急救后转入的病人,同时院内急诊、抢救、重症监护、创伤病房和内科重症病房配置齐全。科室对医院既要社会效益更要经济效益,而对指挥中心最主要是社会效益,面临具体情况时,尺度如何把握成为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2 院前急救中存在的几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对危急重症病人要实现“白金10分钟”的紧急施救,必须缩小急救半径和提高院前急救的反应速度。国内各大、中城市通过中心、急救站、急救分站的网络形式正在逐渐缩小急救半径,大部分地区要求各中心、站点在接到呼叫指令后3min内出诊,但什么时间能到达病人身边施救没有具体要求,现场医护人员能做什么确切有效的救治就更无统一标准,很多地区的救护车尚未配置车载抢救设备,仍为运输型救护车,少数的随车医护人员不懂、不会心肺复苏的急救基本技术。危重病人现场施救后与院内缺乏有效的衔接和相互配合,转送病人时没有院前院内的信息交流。上述问题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的救治效果,甚至引起了不必要的医疗投述和纠纷。因此,院前急救的标准化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2]。急救医学作为一个年轻学科,短期内制定出一整套完善的标准化程序并不现实,但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生命高于一切的要求又不得不让我们急救工作者加快前行的脚步。我们认为,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联动通讯网络,规范急救专业培训制度,加强重大灾害抢救预案的实战训练,加强对院前急救的保护,提高急救人员的待遇是需亟待解决的五个问题。

  2.1 根据国外院前急救的经验,打破条块管理,整合有限资源,缩小通讯范围。全国各地的紧急求救电话统一为999,将原来辐射一个市的紧急求救网络分隔为市内的每个区一个紧急求救网络,或称为初级求救网络,网络间又有相互联系的协调指挥中心,就是现在的市级指挥中心,但它的职能只对初级急救网络而不接待求救个人或个体。这样,既便于指挥调度中心接线员掌握信息,也更有利于缩小急救半径,避免各医院间争抢病人或因病人选医院而耽误宝贵的救治时间。

  2.2 规范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担任院前急救的医生、护士、驾驶员、担架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持证上岗。由于医学院校培养的急救专科人才严重不足,目前的急救医学课程主要还是通过继续医学教育来完成。上岗前必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气管插管、除颤等高级生命支持,正确应用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技术。驾驶员和担架员要进行初级心肺复苏的培训、正确的运输和搬运、车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以及自身防护知识的培训。

sas)发生以后,国家和卫生领导部门都引起了高度重视,各种突发事件的急救应急预案相继建立,但缺少实战训练。呼和浩特市在内蒙古60年大庆前进行了一次反恐怖实战预演,暴露了很多医疗急救不到位的问题,提示我们要对全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急救预案演练。这样既可以检验预案是否切合实际,又可提高医护驾人员高危环境下的心理承受能力,紧急情况下头脑冷静,沉着应对,各司其职,强化急救操作技术。我们体会,与课堂演练,桌上示范相比,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各种预案的实战演练。

  2.4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相比,除医疗风险外,又增加了路途风险和环境风险。见诸报道的医护人员被打事件多数发生在院前急救现场或急诊室内。近年还有多起急救车在执行任务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急救人员伤残或死亡。内蒙古锡林浩特东苏旗医院急救站2007年就发生一起车毁人亡的事故 ,教训深刻。消防、公安、医疗急救联动后,除提高急救反应速度外,通过公安的震摄力有助于整个急救过程的安全、顺利,急救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应有的保证。

  2.5 目前,我国各省、市大部分的急救中心挂靠在综合医院内,作为医院的一个科室存在,参与医院的各项改革,参与科室成本核算,既要社会效益,更要经济效益,作为急救指挥中心的下级站点,注重的主要是社会效益。众所周知的原因,骚扰出车、中途退车、三无人员无力交费、恶意欠费等造成了科室入不敷出。急救任务的脏、累、差;环境的高风险;时间的不固定;收入待遇低,造成了急救队伍的不稳定。人才的流失,尤其是高学历人才的流失是制约急救医学发展的最重要原因,因此,通过风险补助的的形式提高急救人员的绩效工资;通过加入医疗保险和个人安全保险的形式解除急救人员的后顾之忧;通过定期休假和体检为急救人员减压,保证急救人员的身体健康;通过改善办公条件、增加科研投入培养,留住人才[3]。

【参考文献】 ......(未完,请点击下方“在线阅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把问题由什么变成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