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笔记本华硕飞行堡垒垒6 plus是不是占有优势?关注度高吗?

二次元们一年一度的Party结束了,但ChinaJoy的余音仍在回荡。不只是这场盛会所带来的欢愉,在此期间所发布的多项新产品和新技术都成为了视线焦点,这其中也包括了小米。

ChinaJoy开幕首日,小米就迫不及待地发布了最新的小米游戏本八代增强版以及小米笔记本ProGTX版。从2016年推出第一款笔记本开始,这两年小米不断在笔记本市场加注,但是市场却没能回馈小米的努力。据DigiTImes报道,小米笔记本Air上市以来的出货量仅为50万台,与预期的200万台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今年所推出的游戏本,很有可能会让小米再吃一堑。

游戏本,真的救不了小米笔记本

即算是之前的销量数据不好看,但显然,小米没有放弃笔记本这个市场。今年3月,小米正式发布小米游戏本,带着“电竞级性能怪兽”的名头想接力Air和Pro系列在PC市场闯出来,但是却没引起半点涟漪。根据ZDC的数据显示,在2018年上半年笔记本品牌关注度Top10中小米并未上榜,甚至是在刚刚发布新机的3月以及后续的4月也没有进入榜单。而同期入局笔记本的华为在上半年的关注度却排到了第9位。

“哇”的声音在当初小米公布第一款手机价格时频繁响起,此后小米系列产品每次“高性价比”的价格游戏都能引发全网惊呼。但是这招在笔记本市场,却玩不起了,想和小米手机拉下智能手机市场价格一样拉下笔记本市场的价格成为痴想。

因为和当初起步没多久的智能手机市场不同,笔记本市场经过多年厮杀已经趋向于成熟。各大厂商的利润趋近于天花板,透明的市场定价也已经拉不开价格差了。我们来比较一下就知道,与这次所发布的小米游戏本八代增强版配置几乎相同的联想拯救者Y7000顶级版,只比小米的8999多了100元,但是其硬盘容量却比小米多了一倍。再看小米游戏本的低配版,与它配置基本相同的联想拯救者R720售价竟然比小米还低了200元。

除此之外,炫龙毁灭者KP2、神舟战神Z7-KP7EC、神舟精盾T96E、华硕飞行堡垒FX80等多款产品的整体性价比都要比小米游戏本同款要高。很显然,除非用钱硬砸,不然小米的价格策略笔记本市场完全不起作用。但,即便这样,也有早就把性价比头号交椅坐稳的神舟老大哥在前。

“为发烧而生”是小米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是近年来从小米的系列产品中却只能看到“为别家而生“这句话。创新居然渐渐在小米失去了影子,只剩下模仿的壳子,最近最大的创新可能就是把手机后壳做成透明的小米8探索版了吧。

同样让市场更不热情的还有小米笔记本。无论是从外观设计、制造工艺还是产品规格都乏善可陈。系统方面不像其他小米生态链一样,基于Windows10之上的小米笔记本没什么特别的,没有MIUI之于小米手机一样的利刃。而在外观方面,IT垂直媒体IT168在点评小米游戏本的外观时甚至发出“这外观也能叫游戏本?”的评论,因为其完全没有游戏本所散发的炫酷感。细究还会发现,虽然没有炫酷感,但熟悉感却很强。比如和外星人差不多的包装,和惠普幽灵Spectre差不多的隐藏式转轴等等。

更不用说之前的Air系列,外观直接和MacBook、惠普ENVYX360撞款。甚至在外壳上去掉了LOGO,或许是方便用户贴上苹果的标识,小米能让用户发烧起来的可能就只有笔记本本身的质量问题吧,毕竟在微博和各大论坛中反映电池鼓包、散热等问题的用户不在少数。

3.游戏市场没那么简单

根据由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信息中心与中娱智库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游戏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游戏行业整体营业收入约为2189.6亿元,同比增长23.1%。显然,中国游戏市场还有较大的潜力待开发。

这就让很多厂商开始瞄向游戏这个金库,当然少不了小米。今年4月,小米联合黑鲨推出了主打游戏的黑鲨手机,还做出一款配套的手柄,但是却没有受到预期的关注。根据ZDC的数据显示,黑鲨手机并未登入2018上半年中国手机市场用户关注TOP15机型行列。

而且黑鲨手机除了手柄之外并没有更多亮点,与市面上的主流旗舰机相比其实差别不是很大。如果我们把宣传中的“游戏手机“四个字去掉,蒙住外观,那么无论是配置还是具体到游戏运行过程之中,都会发现黑鲨和主流旗舰机不相上下,这一点也和锋潮科技等专业测评机构的评测结论一致。

再回到笔记本,与游戏手机的鸡肋感不同,游戏笔记本已经发展成为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品类,但是游戏笔记本的钱也没有那么好赚。不说要做出何种创新,在产品设计中要聚焦游戏的使用场景进行改进应该是最基本的吧,但是小米却没有。比如设计在机身右侧的出风口,会让玩家在操作时感受到阵阵热浪势。再比如不兼容雷电3接口,没有小键盘以及它沉闷的外观等等。如此不用心,还想赚玩家的钱?

布鲁斯·亨德森提出的波士顿矩阵以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两个维度,将产品分成了明星、瘦狗、问题、现金牛四个类别。而根据目前市场的发展来看,笔记本无疑是归类于从成熟期过度到衰退期的类瘦狗产品。

数据也证明了笔记本市场的颓势。据Gartner2018Q1报告显示,Q1全球PC出货量未6170万台,较2017年Q1下降1.4%,具体到中国的PC出货量同比下降了5.7%。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PC市场连续第14个季度出现下滑趋势了。

在出现颓势的笔记本市场,竞争却没有减弱。根据Gartner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Q1,全球笔记本电脑被惠普、联想、戴尔、苹果、华硕、宏碁六家厂商拿走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再加上三星、索尼、神舟、外星人、雷蛇等热门品牌的瓜分,所剩的市场份额可想而知。

而小米笔记本所对标的游戏本,从玩家国度、外星人、雷蛇、未来人类、机械革命、微星到戴尔、华硕、联想、神州的游戏线。无论是从高端还是追求性价比,市场需求都已经被占满。

一方面是市场在衰退,市场竞争又早已进入白热化,另一方面小米本身在笔记本上又做不出什么亮点,并且因为新入场,还在品控方面还存在着严重问题。竞争力无从谈及,所以对于此时入局的小米来说,毫无疑问已经太晚了。

5.“米粉”们是否买单是个未知数

“7月16日起三天,游戏本顶配机型最高直降800元”“8月9日起,小米笔记本Air领券省1100元”。如此大幅降价,联系开头所引用的小米Air的出货量就不难理解小米的无奈之举了。确实,价格没有优势、产品没有亮点、做得又不够极致、竞争又激烈…这样的原因组合之下,谁还会选择小米的笔记本?有,确实有,是狂热的“米粉们”。但是这里就存在着两个矛盾。一是本身米粉们的消费水平和笔记本的定价。二是电脑的更新频率和小米发布电脑的频率。先来看第一个矛盾,米粉们的消费水平和笔记本的定价。

根据极光大数据最新的数据显示,米粉们中男性占比接近七成,50%用户年龄在30岁以上。看起来好像消费能力很强,但是消费能力强和在产品中投入的占比还是没有之间关联的。我们再看一个更直接的数据,就是大家爱买哪款手机,从中就能看出个大概的投入额。

数据显示,占比最高的是小米的低端线——红米系列,占据了十位中的六位,并且还夺下了冠亚军。我们再来看小米公布的2018Q1销售数据也可以看出来,中低端,即红米系列的销量为2000w+,而剩余的品类加起来为635w+。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小米售价较高的产品卖得并不好,即便是米粉们也是如此。而低至3599元,高至8999元的笔记本,对于米粉们来说确实售价有些高。

第二个矛盾在于电脑不像其他产品,更换频率低。即算是和手机相比,也要长许多。因此,以小米一年多款新品的发布频率,以及上述的价格原因来看,米粉们持续为小米笔记本买单的可能性不大,价格昂贵的游戏本更加是如此。因此,小米的粉丝营销在笔记本这条上有些难咯。

小米,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综上原因,即算是有游戏本的加持,小米笔记本前方的路也不太乐观。小米着急想借力游戏本来盘活旗下的笔记本品类,或许也是表明小米在硬件方面的“圈地运动”已经到头。

从智能电视、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到平衡车、移动电源、手环,小米从2012 年推出小米盒子开始,就陆续扩展品类以期打造智能生态闭环。之前一直靠着扩充产品线来提升销量的小米,现在着急入局笔记本这个处于衰退期的市场,难道是在硬件上找不到更好的赛道了?

这或许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我们认为小米此举的主要原因不在这,支撑股价或许才是小米选在在此时抱紧笔记本这个烂赛道的原因。

从7月9号小米在港交所正式敲钟,股票行情便成为了小米重要的目光聚焦处。但是,头没有开好,数据显示上市当日小米股价与发行价相比一度下跌了5.9%。似乎开局跌破发行价给小米带了一个不好的兆头,往后小米股价波动剧烈,期中还再次跌破发行价。选择在游戏本发布不到5个月后再发布增强版,或许就是为了赢得市场的信心。公开数据显示,在8月3号游戏本发布后,8月6日周一开盘股价明显回升,并且保持上扬趋势,由此也能看出来此举确实得到了股市的回应。

当然,为了完整智能生态圈的迫的心能够理解,但是首先得把核心业务握紧才行。FINDX和NEX的发布让人惊叹,这样的产品居然是OV先做出来,而非技术宅小米。由此,也能看出小米在创新上面的乏力感越发明显。同时,海外市场的突围者也十分抢眼,根据CounterpointResearch的数据显示,一加以40%的市场份额拿下印度高端市场的冠军,而这对于将印度作为重要市场的小米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3月才发布游戏本,小米又在5个月后发布增强版,选择在此时是为了支持股价,或是硬件产品开发链遇到瓶颈,又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小米需要意识到,为了完整生态链,而忽视核心的手机业务是一个错误。何况生态链能不能做到完全闭环,还是一个很大疑问。财经作家吴晓波就指出“在全球制造史上,没有一家硬件公司能够垄断技术的迭代,从而控制消费者的购买转移,而硬件互联的技术远未成熟。”

因此,潇湘财经需要再次提醒小米,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潇湘财经(微信ID:XiaoxiangFin):泛财经新媒体,重点关注Fintech、区块链等金融科技。 《财富生活》等多家杂志特约撰稿人。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我发现联想的也不错,不过,本人最认可的,还是这款华硕飞行堡垒FX51的。在我看来,其配备英特尔酷睿i7-6700HQ/i5-6300HQ处理器,显得非常的特别。在京东就能够买到,看看吧。

我最然懂的不多,但是我愿用全力来帮助大家。如果有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海涵!

华硕飞行堡垒系列FX50JX采用充满个性化的红色玛雅图腾纹路,演绎出华硕飞行堡垒系列FX50JX神秘的特殊气质。其采用纤薄机身,同时还采用智能手势技术的大面积触摸板及IceCool 酷凉技术,为用户带来出色的使用体验。华硕飞行堡垒系列FX50JX是高性能运算和娱乐的理想设备。搭载强悍的英特尔? 酷睿? 处理器与NVIDIA? GeForce? 独立显示核心,蓄势待发,时刻为您带来更准确,更流畅的制敌快感。*产品规格可能会随时更新,我们诚挚的建议您与当地的经销商或零售商确认目前销售产品的规格。

}

【原创】太平洋电脑网 

【PConline 评测】华硕飞行堡垒系列笔记本是游戏本中的人气系列,无论是做工、性能或售价都非常均衡,深得不少玩家的喜爱。而本次评测的ZX60VM是飞行堡垒系列里的高端型号,专门针对大型3D游戏以及VR游戏的玩家群体。

用户为什么需要一台VR-Ready笔记本?

对比台式机,笔记本最大的优势是便携。虽然VR游戏对PC的配置要求较高,但便携性对于某些用户来说依然重要。

拿HTC Vive为例,目前Vive需要最少1.5米X2米的游玩空间,小于这个范围是没办法开始游戏的。而出于空间及安全的考虑,相信大部分玩家也只有客厅能用支持这一游玩需求。

那么问题就来了,万一台式电脑放在卧室或书房的话,要在客厅玩VR岂不是相当麻烦?小编对此就深有体会,由于测试需要,我经常得把重量感人的全塔机箱搬2层楼到直播间借用那里的绿幕,搞完事情后再把主机原路搬回去(这还没算屏幕键鼠和一整套包括灯架的Vive),每一次测试、每一次拍绿幕视频都令人感到生无可恋。

虽然家庭环境会好一点,但每次游玩都得费那么大劲,新鲜感和热情想必会消耗的飞快,好比每次啪啪啪前都得跑个半马,谁能受得了?这时VR-Ready笔记本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对比台式机来说几乎无敌的便携性、无需外接显示器和键鼠、10系显卡加持下和台式机比图形性能不会落后太多。

当然台式电脑能够升级硬件这点是笔记本无法比拟的,只能说在目前的硬件性能条件下,游戏笔记本为传统3D游戏和VR游戏玩家带来了更便利的选择。

言归正传,我们还是来聊聊ZX60VM本身吧。

外观做工:延续经典,稳扎稳打

ZX60VM的外观设计是比较沉稳的,通体黑色配色加上C面少许红色的点缀,在低调中又显露出一丝游戏电竞的感觉,虽算不上惊艳,但至少十分耐看。

A面是一整块拉丝金属,上边缘有一小段拉丝面的塑料进行点缀,令背壳更加有层次感。银色镜面抛光的ASUS标志依然是最亮眼的品牌标识,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花俏的东西。

B面搭载一块15.6英寸的FHD显示屏,雾面屏设计能有效防止炫光。屏幕面板采用TN屏,响应速度快、延迟低,但在色彩和可视角度方面会相对弱一些。

屏幕上方是没什么存在感的摄像头和麦克风,下方是和背壳样式相近的ASUS标志。

ZX60VM配备全尺寸的红色背光键盘,键盘按键软硬适中、反馈清脆,手感不错。背光3档亮度可调,亮灯的效果非常骚气。方向键的设计也是照顾到了游戏的需求,而Fn配合F1~F12的组合键功能非常全面,使用上非常便捷。

触控板外围也点缀着红色边框,电竞感更加强烈,不过这块触控板基本就是摆设,和绝大部分的Windows笔记本的触控板一样难用,但想必玩家才不会在意这一点。

C面两侧还有用作点缀的两段装饰线,令面板不至于太单调。左右边缘的扬声器位置比较讨巧,比起安置在键盘上方的位置离用户的耳朵更近一些,声音会更加"贴耳",不过这已经算是"玄学"范畴,见仁见智吧。

左右各一个造型特别的扬声器

D面和笔记本背面分布着主要的散热孔,通过散热网格可以看到里面的两条散热铜管,具体的散热性能会在后面详述。

隐约能看到里面黑化的铜管

机身侧面搭载了各种扩展接口,左侧分别是电源接口、RJ-45接口、Mini DP、HDMI和1个USB 3.0接口。右侧是3.5mm音频接口、2个USB 3.0接口、读卡器以及锁孔。对于VR设备的连接,ZX60VM的接口还是够用的,连接HTC Vive同时把画面输出到客厅电视需要占用1个USB 3.0、1个HDMI和1个Mini DP,剩下的2个USB 3.0接口可以省下来干点别的,比如有环绕音响的可以输出声音等。

外观方面,ZX60VM延续了飞行堡垒一贯的设计语言,做工方面也是稳扎稳打,没有什么明显的短板。

性能测试:VR-Ready可不是白写的

2556g(整机重量)、3017g(旅行重量)

CineBench是很有说服力的一套CPU和显卡测试系统,最新的是R15版。相比R11.5版本的最多16个核心来说,R15版本最多能够支持256个逻辑核心,此外新版本还加强了着色器、抗锯齿、阴影、灯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对CPU性能的检测更加准确。测试包括两项,分别针对处理器和显卡的性能指标。

ZX60VM在测试中获得了准备就绪的评价,完全满足VR游戏的性能要求,能够流畅运行高画质VR游戏。

VR Mark是由Futuremark推出的针对VR性能的测试程序,可以准确地判断机器是否达到Oculus Rift的最低硬件规格要求。

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来自德国的SSD测试软件,可以测试连续读写、4K对齐、4KB随机读写和响应时间的表现,并给出一个综合评分。同时该软件还自带Compression Benchmark项目,它可以给出一个曲线,描述随着数据模型中可压缩数据占有率(压缩比)的增高,性能的变换情况。

PCMark 8是一套针对PC系统进行综合性能分析的测试套装,它将各个项目进行了分类,这几个项目分别是Home、Creative、Work、Storge和Applications。这次我们主要测试了针对日常使用的Home项目以及在该项目下的续航成绩。

Home Accelerated 3.0测试得分为3,887分,续航成绩为1小时14分钟。也就是说,在不玩游戏及屏幕亮度最高的重度使用情况下,ZX60VM能够支持1小时14分钟,中度及轻度使用预计可达3到4小时的续航时间。

为测试ZX60VM在极端的满负荷状态下CPU、GPU以及机身温度情况,小编使用了Prime95和Furmark两个程序同时对ZX60VM进行压力测试,尽可能地压榨机器的性能。

在烤机测试30分钟后,CPU核心最高温度为97度,GPU最高温度为89度,机身最高温度达63.9度,不过主要的WASD游戏键区温度还是控制得不错,不会影响游戏的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该测试方法是非常极端的,实际使用环境下极少出现CPU、GPU同时长时间满载的情况。

在基础性能测试中,ZX60VM表现出非常不错的计算及图形性能,同时还满足HTC Vive及Oculus Rift的硬件要求,畅玩VR无压力。不过,理论测试终究无法代替实测,接下来就跑几个具代表性的VR游戏,测试一下ZX60VM实际的VR游戏表现吧。

VR游戏测试和传统的PC游戏测试有所不同,传统游戏可以直观地用fps、frametime等参数去描述游戏的流畅程度,但对于VR游戏,表面数据的说服力并不太高,因此就需要用户去亲自体验,获得主观的一些评价以作参考。

本次测试的三款VR游戏

首先测试的是《Fancy Skiing VR》,这款滑雪模拟游戏具备一定的竞速要素,游戏节奏快,而且玩家会感受到自身在快速地位移,这时是非常容易产生眩晕感的,因此对电脑的性能以及稳定性的要求比较高。

在实际体验中,小编完全没有感到画面的迟滞,游戏体验非常流畅,在高速运动中并不会感到眩晕,这都得益于ZX60VM强大的图形性能。

《AirMech Command》是一款VR即时战略游戏,也是目前VR游戏中比较少见的类型。《AirMech Command》和传统的即时战略游戏一样,游戏中会生成非常多的单位,这对电脑性能的考验也是非常严苛的,当单位多起来时有可能造成游戏流畅度下降、画面卡顿等情况。

不过实际体验中,《AirMech Command》并没有难倒ZX60VM,即便是在单位较多的情况下也没有出现卡顿和延迟,游戏运行十分流畅。

场面复杂的游戏ZX60VM也应付自如

最后体验的是《Arizona Sunshine》这款大作级的VR游戏。《Arizona Sunshine》在VR游戏里面可谓好评如潮,出色的画面和沉浸体验加上略带黑色幽默的剧情令人欲罢不能,作为一款末日丧尸题材的射击游戏,《Arizona Sunshine》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VR作品了。

《Arizona Sunshine》的场景是三款游戏中最大的,而且丧尸数量也是非常的多,对硬件要求也是三款游戏中最高的。在体验过程中,ZX60VM同样发挥出色,在面对大量丧尸的围攻也没有出现卡顿的情况,而在大场景中快速移动也没有延迟,体验非常不错。

从主观体验中可以看出,ZX60VM的VR性能表现确实不错,但只有小编在吹水始终是缺乏客观性,因此在主观体验的同时小编也获取了游戏的运行数据,让大家能够客观地看到游戏的运行情况。但在此之前小编得先给大家说明VR的运行情况。以HTC Vive和SteamVR为例,VR游戏运行帧率会一直保持在90fps,而当遇到硬件性能不足以维持90fps的场景时,SteamVR会控制游戏帧率降到45fps,如果再低于运行要求的45fps,这时画面就会出现卡顿。

也就是说,VR游戏在流畅运行的情况下只会出现90fps和45fps两种帧率,鉴于VR游戏特殊的运行状况,用过去的计算平均帧率的方法在VR游戏中并不合适,因此我们需要引入"重投影帧数"这一概念来衡量VR游戏的运行情况,我们把90fps记为0,45fps记为1,统计结果的和即重投影帧数,重投影帧数越多,那么VR游戏的运行状况就越不稳定,而当出现帧率低于45fps的情况,则说明这时游戏出现卡顿了。

Sunshine》也有66.7%的时间是运行在90fps。其实当帧率下降到45fps并不代表游戏流畅,之所以选定90fps和45fps是为了画面不产生撕裂。只有当帧率下降到低于45fps时画面才会出现卡顿,而这种情况就算在《Arizona Sunshine》中也不曾出现,说明ZX60VM是可以胜任对硬件要求较高的VR游戏。

从主观体验和客观测试来看,ZX60VM的VR性能是完全够用的,虽然在不少消费者的印象中GTX 1080才能玩爽VR,但事实上以目前VR游戏的硬件要求,GTX 1060已经完全够用,毕竟ZX60VM这VR-Ready也不是白写的。

就连VR游戏都难不倒ZX60VM,那传统的大型3D游戏自然也不在话下。小编选了《黑暗之魂3》、《DOOM》、《守望先锋》和《GTA V》这4款热门游戏进行测试。

本次测试的4款大型3D游戏

测试方法上,小编习惯使用Fraps获取60秒最高画质下游戏实测的帧生成时间,并统计其频率分布的方式来观察硬件的游戏性能。帧生成时间可以准确地反映每一帧的生成速度,从中我们可以得知游戏运行是否流畅,比起计算平均帧率更加靠谱。测试结果如下:

柱状图表示游戏运行60秒中所生产的所有帧的帧生成时间分布频率,表格中是具体的帧的帧生成时间分布频数。一般来说帧生成时间小于16.66ms,可以认为游戏的运行是流畅无比的。而当帧生成时间小于33.33ms,游戏依然流畅,但没有上一种情况那么丝般顺滑。而当帧生成时间大于33.33ms,画面便会出现明显的卡顿,甚至完全没法玩了。

从最终的结果可以看出ZX60VM在《黑暗之魂3》、《DOOM》、《守望先锋》和《GTA V》四款游戏中都表现得相当出色,几乎没有可察觉的卡顿,《黑暗之魂3》只有1帧的生成时间大于33.33ms,《DOOM》也只有4帧,可以说畅玩完全没压力。

小结:ZX60VM在性能测试及游戏测试中得表现非常不错,尤其是VR游戏及3D游戏的流畅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不得不感叹10系显卡对移动平台性能的提升是那么的大,即便是甜品级的GTX 1060显卡也能流畅运行VR游戏,也说明VR其实也并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对于VR-Ready笔记本这一概念,其实各大厂商都没有太多的想法,市面上的VR-Ready笔记本其实就是搭载高端显卡的高性能笔记本,而在应对VR游戏方面的想法是非常贫乏的。

但到底VR游戏需要怎样的笔记本?除了性能以外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做文章?目前小编能够想到的,就是VR-Ready笔记本或许能够集成60GHz无线传输模块,实现高达7Gbps通讯,如此一来VR头盔在无线化普及后就无需再连接额外的接收模块。不过要实现这一点需要一些条件,比如各VR头盔的无线方案能够统一或者互相兼容,其次接收模块能做得足够小。

言归正传,ZX60VM虽然并未在VR-Ready这个命题上做出什么差异化的卖点,但就目前VR设备的发展和普及情况来看,其实说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并没有意思,只有性能达标才是王道啊,而在这方面,ZX60VM完全够格称为VR小钢炮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硕飞行堡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