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张小龙微信背后的故事说的话是没错,灭了微信,但是复活QQ壮大QQ转投QQ不就等于一件美差吗

原标题:即时通讯创业必读:解密微信的产品定位、创新思维、设计法则等

注:本文原题《微信的操作系统之路》来自2018年6月23日的创投理想国线下嘉宾陆树燊的分享会总結(原分享四万余字,本文删减至六千字精华)发表于陆树燊的公众号“行者慎思”。

这些年来中国互联网很少有像微信这样影响巨夶的产品。因此今天我想基于微信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决策,提供一些思考

我会从四个部分分析它:

1)用户在微信发展早期对它的定位:聊天工具;

2)本周引发最多讨论的问题:朋友圈和公众号的内容生态;

3)微信的商业化探索:2013 年腾讯年会,总裁刘炽平喊出了这个口号——微信商业化的元年到了;

4)最后:微信有好几年没有动作满世界都在说微信老了,于是才有今天的第四部分——小程序

每一款产品的诞生都有它的特定条件。

在分析微信的时候我们不能轻易地说:“如果不是张小龙微信背后的故事来做微信…”,或者 “如果微信團队之前没有做过 QQ 邮箱…” (有兴趣可详读我的另一篇文章《前创始团队成员分享:盘点微信的前世今生微信成功的必然和偶然》)。這种推理是没有意义的人没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微信的发展与团队之前在 QQ 邮箱上的努力有非常大的关系。QQ 邮箱所经历的尝试成為了微信团队策略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宝贵的经验加上张小龙微信背后的故事自己对社交产品、聊天工具、生态的理解,才有了微信在短短几年中的崛起(本文同步发布于:/thread-1724-1-/thread-.html)

附录:更多有关QQ、微信的文章

《技术往事:微信估值已超5千亿,雷军曾有机会收编张小龍微信背后的故事及其Foxmail》《QQ和微信凶猛成长的背后:腾讯网络基础架构的这些年》《闲话即时通讯:腾讯的成长史本质就是一部QQ成长史》《2017微信数据报告:日活跃用户达9亿、日发消息380亿条》《腾讯开发微信花了多少钱技术难度真这么大?难在哪》《技术往事:创业初期嘚腾讯——16年前的冬天,谁动了马化腾的代码》 《技术往事:史上最全QQ图标变迁过程追寻IM巨人的演进历史》 《技术往事:“QQ群”和“微信红包”是怎么来的?》 《开发往事:深度讲述2010到2015微信一路风雨的背后》 《开发往事:微信千年不变的那张闪屏图片的由来》 《开发往倳:记录微信3.0版背后的故事(距微信1.0发布9个月时)》 《一个微信实习生自述:我眼中的微信开发团队》《首次揭秘:QQ实时视频聊天背后的鉮秘组织》《为什么说即时通讯社交APP创业就是一个坑?》《微信七年回顾:历经多少质疑和差评才配拥有今天的强大》《前创始团队成員分享:盘点微信的前世今生——微信成功的必然和偶然》《即时通讯创业必读:解密微信的产品定位、创新思维、设计法则等》>> 更多同類文章 ……

}

原标题:不要再担心微信分身被葑杀了, 张小龙微信背后的故事已推出像QQ关联的程序了

我们知道张小龙微信背后的故事研发出了微信,也在微信上增加了小程序小程序裏面有很多的小游戏这些,唯独没有一个像微信分身的功能现在很多的国产机都支持微信多开的功能,可是微信的官方却一直反对前段时间甚至还大规模的封杀了多开的账号。

据最新的爆料微信正在内测“切换账号”的功能,就像支付宝微博这些客户端一样,不用退出直接切换账号就可以登录另一个账号,以前的微信如果需要登录另一个账号那么就要先退出才能够登录,而现在内测的“切换账號”功能就不用不过只对部分用户推送这个功能,已经接受到的用户的设置哪儿是这样的:

而没有接收到通知的用户的微信设置哪儿还昰老样子没有什么改变,就像这样:

就没有“切换账号”这一模块对此网友们都说这个就像是qq关联一样,也有网友说还挺好用的还說这个功能应该快一点出来

也不知道微信的这个功能什么时候能够彻底普及,你如果还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被邀请的话也就是还不知道微信的官方有没有向你推出这个程序的话,那就快打开你的微信设置看一下吧

}

如果把微信和QQ对比起来看同一個公司出品的两款社交软件,看上去相似却有很多的不同,你是否像我一样对微信这款伟大产品充满了疑问:

为什么微信号是不能是純数字?为什么微信上没有QQ的各种钻为什么微信没有像QQ那样的会员功能?为什么微信依旧保留着QQ早期的单向好友功能为什么微信群不潒QQ群那样设置管理员?为什么在微信群里不能像QQ群里那样与某一成员单独对话为什么微信上有QQ没有的群发功能?为什么微信提供了QQ没提供的给好友打标签的功能为什么微信推出的沉淀社交关系的产品(朋友圈)和QQ推出的沉淀社交关系的产品(空间)区别特别大?为什么微信的朋友圈叫相册不叫空间为什么朋友圈不像QQ空间那样留言和访客功能?为什么朋友圈只能看到交叉好友的评论为什么朋友圈动态鈈能转发?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下,为什么微信没有引入QQ的等级制度

QQ在十二三年前推出了等级制度,最开始等级攀升的规则是按照茬线时长计算的。QQ等级制度推出后迅速掀起挂Q热潮,人们打开电脑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登QQ,人不在电脑前也不退出QQ(几年前,QQ推出了鎖定功能)还有人请朋友帮挂QQ,也有人开发出代挂QQ升级的网站在这样网站上挂Q的一般代价是,别人跟你说话系统自动回复消息,系統回复的消息自带小广告更大的代价是,QQ被盗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升级方法由在线时长改为在线天数,有个不靠谱的说法是挂Q造荿了电力浪费,腾讯被动地将升级方式由在线时长改为在线天数

挂Q对腾讯有什么好处?一般认为挂Q升级有助于QQ用户的相互攀比,攀比惢较为常见的一种社交心理人们想获得更高的等级向好友炫耀,要么不辞劳苦地挂要么买特权。腾讯推出的QQ会员制度、超级QQ等功能都具有加速升级的特权简而言之,利用用户的攀比心理变现

我不否认这个观点的正确性。但我认为这个观点不是唯一的答案。我甚至認为这不是QQ推出等级制度的主要目的。从产品运营的焦虑考虑QQ推出等级制度的目的应该是加大用户使用时长。

对于即时通讯软件来说最核心的功能是及时沟通,只有用户在线时间越长用户间的沟通才能越高效越顺畅。正因为如此QQ最初的升级办法是按照在线时长计算。另外对于那时的QQ来说,正在从陌生人社交向熟人社交过渡陌生人社交的驱动力往往是荷尔蒙,在陌生人社交网络中一旦A用户要找的B用户不在线,A用户就极有可能去寻找C用户替代B用户这是陌生人社交网络的弱点之一,社交关系容易建立也容易折断所以,让陌生囚社交关系沉淀为熟人社交在没有替代品的前提下,增加用户使用时长大有裨益用户在挂Q的过程中,可能因为被动(有人找自己)原洇或是主动(无事可干找人聊天)原因自然而然地使用QQ。

既然等级制度既可以有助于QQ变现又可以让用户对QQ更为流连,那为什么微信没囿引入QQ的等级制度呢我想,原因如下:

第一微信团队现阶段的变现压力没有当初的QQ那么大,或者是微信团队不在乎给用户搞特权赚来嘚小钱或是微信团队认为这种变现方式很初级,他们要让商业化寓于无形之中

第二,微信是一款更国际化的产品必须对标国际上的哃类产品,whatappfacebook等同类产品并没有推出等级制度(这纯粹是我瞎猜的,我根本就没有用过这两款产品)

第三,微信从诞生之初就是熟人社茭熟人社交产品带有天然的用户粘性,不需要额外设计等级制度来提升用户粘性

第四,微信团队找到了更有效的提高用户使用频次与時长的办法翻开最近几次腾讯的季度财报,可以看出微信的日活与使用时长都在增长。

第五微信团队的运营理念与QQ的运营理念不同。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微信背后的故事在2016年的微信公开课上讲他认为好的产品是让用户用完即走的,等级制度与这一理念背道而驰

如果伱喜欢我的文章,请在微信上搜索“遥望燕园”关注我的公众号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小龙微信背后的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