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叫我给他微信,他借去花和拿去花区别出租,有什么风险吗

微信提示风险如何解除 对方总提示什么安全什么的!说一句话提示一次!我是新注册的微信号_百度知道
微信提示风险如何解除 对方总提示什么安全什么的!说一句话提示一次!我是新注册的微信号
微信提示风险如何解除对方总提示什么安全什么的!说一句话提示一次!我是新注册的微信号...
微信提示风险如何解除对方总提示什么安全什么的!说一句话提示一次!我是新注册的微信号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来自电子数码类芝麻团
采纳数:47601
获赞数:74631
参与团队:
微信举报解除办要确定微信确实违反微信规则 违反家律肯定解除哦面我介绍些微信举报解除自助解除登陆或功能限制(1)进入微信 点击微信版面右角 我选项点击进入;(2)点击界面设置&选项 点击进入;(3)点击界面关于微信选项点击进入;(4)点击界面'帮助与反馈选项点击进入;(5) 点击界面 &微信官网选项点击进入;(6) 拉至屏幕点击界面自助解除登陆或功能限制选项点击进入;(7)输入封微信账号--输入验证手机号码--输入验证码(8)获取手机验证码填入即解除登陆或功能限制
提示参数错误啊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求问,朋友让我解封他的微信,可信吗?
朋友说微信被封,需要我帮忙用我的手机号,解封发送ub80到,有被封过微信的朋友,能帮我看看这个是不是真的?还是骗子?
你给他打个电话不就知道了……
不可信。现在很多看这个骗钱的
我被封过,然后也让我发短信到一串号码上,跟这个有点像但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个,但是要发的东西肯定不是ub80我记得很清楚,而且每个手机只能解封一次,就是你给他用了你以后自己被封就不能用你自己手机号解封了
不要发送。现在骗子新手段就是你发送了某条消息,你的手机卡就会被别人办,然后你的支付宝,银行卡都不安全了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肯定骗人的。
每个手机号只能解封一个微信,楼主谨慎。不过你朋友肯定没骗你,因为我也解封过,号码没错。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6楼 @ 发表的:
每个手机号只能解封一个微信,楼主谨慎。不过你朋友肯定没骗你,因为我也解封过,号码没错。
这样我就放心了,只要不是盗取手机信息就行,多谢jr
引用4楼 @ 发表的:
不要发送。现在骗子新手段就是你发送了某条消息,你的手机卡就会被别人办,然后你的支付宝,银行卡都不安全了
这么可怕?
你就说,你自己的微信之前也解封了,一个手机号只能解封一个微信号!爱莫能助!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我解封过,确实是这个流程。不过当面电话确认下比较好。
不过你可以叫你朋友下载一个阿里小号软件,现在每个月可以免费领取一个手机号,同样也可以解封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4楼 @ 发表的:
不要发送。现在骗子新手段就是你发送了某条消息,你的手机卡就会被别人办,然后你的支付宝,银行卡都不安全了
牛。中国有这黑客技术?
引用3楼 @ 发表的:
我被封过,然后也让我发短信到一串号码上,跟这个有点像但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个,但是要发的东西肯定不是ub80我记得很清楚,而且每个手机只能解封一次,就是你给他用了你以后自己被封就不能用你自己手机号解封了
如果不是被盗取手机信息就行
不是发短信,是发微信消息
百度下那个号码,看看对不对
这么明显的骗局……
你朋友微信被封,让你手机发短信,请问假设你是腾讯,你能从这个过程中获得什么有用信息?尤其是你的手机跟你朋友的微信有啥可能存在的联系
引用13楼 @ 发表的:
如果不是被盗取手机信息就行
没啥 一条信息费几元,短信费1毛而已……谁要你信息
引用12楼 @ 发表的:
牛。中国有这黑客技术?
信不信由你。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这个的确是真的,微信被封是可以用手机号解封的,不过一个手机号只有一次解封机会,你给你朋友解了,下次你自己微信被封用你自己号就解封不了了
ub07。帮同事解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2531人参加团购78.00元&199.00元
1008人参加团购79.00元&269.00元
1117人参加团购549.00元&899.00元
1394人参加团购499.00元&1099.00元
567人参加团购318.00元&849.00元
170人参加团购529.00元&850.00元
28人参加团购149.00元&249.00元
1268人参加团购459.00元&799.00元
77人参加团购99.00元&329.00元
329人参加团购149.00元&269.00元
438人参加团购358.00元&1099.00元
103人参加团购219.00元&699.00元最近发现身边做微信解封的人很多,你们以为这里面没有风险吗?最近发现身边做微信解封的人很多,你们以为这里面没有风险吗?丹云泷百家号最近发现朋友圈经常会出现一些广告:微信解封多少钱一单,一个月只能做一次,半年可以做两次等等其实微信解封表面上,觉得没什么风险,但是这只是一般人的眼光,但是真正知道内情的就会知道这里面绝对存在风险,因为天底下就没有那么容易赚钱的地方。那么风险在哪里呢?有一次和我一个退伍之后干公安的朋友吃饭,我突然想到了微信解封的事,就跟他说了一下,然后他的话,把我吓到了:微信解封本质上跟在警察眼皮底下帮烦人藏匿逃脱是一回事,相当于直接告诉警察你是同伙也不知道自己的号码是几时被黑了,做了两次后,第三个月和第四个月死活不能辅助验证了1.微信被封是没有提示的,只有功能的限制。2.如果违规严重的话,会限制登录。如果对方是发反动,黄色或者诈骗信息被封的,你帮忙解封,会认为你是帮助犯,封你没商量其实微信解封表面上,觉得没什么风险,但是这只是一般人的眼光,但是真正知道内情的就会知道这里面绝对存在风险,因为天底下就没有那么容易赚钱的地方。看了这篇文章,想必大家对微信解封有了解吧,小编在这里还是要告诉大家,尽量不要去搞微信解封的事。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丹云泷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本人有丰富的写作经验。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提醒:微信有风险群聊须谨慎
我的图书馆
提醒:微信有风险群聊须谨慎
点击“中国新闻网”可以订阅!是不是一时半刻不打开微信就没着没落?是不是隔段时间不刷刷朋友圈就觉得被世界遗忘?是不是一天不在微信群聊中抢点红包,就觉得错过了成为亿万富翁的机会?亲,这是病,得治!不过在治病之前,小编先提醒一下诸君,微信虽是个好工具,以下几宗罪你们也不能不加以提防啊!一宗罪:群聊“陷阱”从七大姑八大姨把你拉进了家族群聊的那一刻起,恭喜你,你已经掉进了第一个“甜蜜陷阱”。“每天必吃的N种蔬菜”、“人应该怎么活才开心”……不管你是在上班还是休息,各类加特技的鸡汤随时可能在下一秒出现在你手机上。屏蔽吧?担心错过重要消息!退出吧?长辈的面子不好意思驳!思来想去,狠心把群聊静音,从此不问家事,却还是看着屏幕上的“小红点”闹心!不过,和下面的群聊陷阱比起来,刚才说的还真不算事!因为这种是赤裸裸的敲诈:不给钱别想退群! 进入群聊以后,群主便开始一轮一轮的信息轰炸。如果你想要退群,请点击群聊右上角:)!Duang~!闪退!微信闪退!这是一个不经群主同意就退不出的群!群主的要求也很“简单”:发一个8.88元的“红包”就把你踢出去。群聊有风险,入群需谨慎!二宗罪:红包抢急眼抢红包!不用解释,小编最爱的一项娱(shou)乐(qian)活动,没有之一!!但抢红包也能出事。不久前,厦门某公司的2名同事,就因为微信抢红包产生争执,当街约架斗殴。事发当晚,他们在公司的群里抢红包。按照事先制定的规则,每个红包6元。抽到金额最少的人,要发下轮红包。抽到的红包如果少于1毛钱,要发双倍的金额。其中一个人运气实在太差,玩下来输了100多块钱,于是就在群里发了一句:“你们这群禽兽。”没想到,群主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双方产生口角,直接抽出皮带互抡……三宗罪:“免费”的午餐“前两天微信朋友圈里有人分享,这个微信号在朋友圈页面上宣称:凡是加其微信并转发信息的朋友,都可以免费获得品牌固体液体口红,并承诺绝不收取一分钱,全部免费,收到货自己付运费即可。”免费赠送品牌商品?如果天天都有这样的好事,小编早就辞职回家了!其实,这种骗局的奥秘在于所谓的“快递运单”根本就是一张快递代收货款运单。“这是寄件人选择了快递公司的代收货款业务,由快递公司代其向收件人收取货款费用。”好心的快递小哥说,收件人在收到这种包裹后,支付的并不是运费,而是这个包裹的货款。四宗罪:“美女”泛滥“各位伙伴,最近发现一群人借用美女头像,伺机而动加入众多微信群,主要目的就是用软件工具抢红包,经常起哄新人加入或微信发红包,不但占用微信群资源,更会影响本群的凝聚力。为抵御这群微信寄生虫,即日起,暂停群里发红包,凡发现类似寄生虫混入,一律清除出群!”网络中的“美女”们,正含情脉脉的盯着你的钱包,多余的就不需要解释了。五宗罪:防火防盗防闺蜜刚刚过去的5月20日,因“520”谐音“我爱你”,所以又被人们视作表白日。但浙江金华的一对夫妻却因为一张1314元的红包截图,闹起了离婚。原来,“520”那天,妻子收到闺蜜的发来的一张微信红包截图,显示的金额是1314元,而发红包者的头像竟是她的丈夫。妻子看到这张截图气炸了,但丈夫并没有承认这件事情。两人大吵一架,最后还报了警。当微信令沟通更便捷的时候,我只想说:防火防盗防闺蜜!编辑:王思玓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给我们点个赞吧!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注册 | 登录
没有音乐细胞却想玩音乐的产品汪
从零开始学运营,10年经验运营总监亲授,2天线下集训+1年在线学习,做个有竞争力的运营人。
我创业后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看到我在经营微信号,在大互联网公司任职的朋友往往会问,“你现在改做纯内容了啊?”还有以前认识的网友(我的目标受众),也会问,“你们就这一个微信号吗?” 言外之意是,你说创业,整老半天就搞一个微信号,有些看不上。
我接触的另一批人观点完全相反。他们是个人投资者和创业者。投资者和我聊时,不约而同地问,“你的微信号多少个粉丝了?”当我报出粉丝数量后,直咋舌,“你的粉丝太少,得想办法。”之后便时常扔过来一个做得成功的微信大号让我参看。
很多草根创业者也非常重视微信,言之谆谆地说:“一定要重视微信号运营”,“APP是个坑,还是先做微信吧”。
做APP面临的问题:容易让创业陷入泥沼
从我的实际项目经历来说,做APP绝对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我们设计产品时,定位以移动端为核心,于是网站(Web)做得很简单,主要是提供后台和接口。Web的开发很早就做好了,结果苦等了客户端几个月才得以联调。
客户端开发是怎么陷入泥沼了呢?因为我是拿在“大公司”(相对大)的经验惯性去筹划,但资源投入却跟不上。
我们找的兼职,时间不太能保证,各家的客户端开发人员似乎都在一刻不停地迭代产品,加班。再加上APP软件开发的琐碎性:一个像素一个像素地调样式,做兼容,还涉及到和服务端、Web交互和同步信息就更麻烦了。
等到解决差不多的时候,还要准备上线后的推广。据做APP渠道的朋友介绍,现在大众型APP的一个用户获取成本,线上差不多是2元钱,线下的成本通常是线上的一倍以上。这样来的用户,其中还往往有水分,如果产品对其本身不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将来留存也是问题。
产品上线推广以后,为了提高留存,必须要不停地改进产品,进行迭代,这也需要有很大的投入。
尽管我和团队正在逐渐克服上述问题,但如果现在问我该不该做APP的问题,我持谨慎的态度。那么不做APP,只做微信号行不行?
把宝压在微信上的四个问题:潜渊中的风险
在我的项目APP开发遇到前面讲的困难时,我觉得不能干等了,于是这期间加大力度投入到微信运营上。
一方面,得到了一些微信高水位带来的用户红利,感叹自己微信做得太晚了;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了微信滔滔大海中的潜渊——能成就你,也可能会淹没你、迷失你。
关于前一方面,我就不多说了,大家有目共睹微信的巨大威力。后一方面的风险问题,下面我重点说一说(管窥之见,还请大家多指正)。
风险1:账号的灭顶之灾和牢狱之苦
做微信公众号,你首先一定要有个清醒的认识:这不是你完全掌控的地盘,你拥有的只是使用权。你的账号是有可能因被举报,或被微信官方认为违规,而被临时或永久封禁。
前不久,我的一个朋友就遇到了账号被封的问题。这个朋友看到一些账号搞新年签活动很火,于是他也策划了一个类似的活动,就是让用户回复数字进行抽签,获得内容。他准备了一个多月时间,结果,刚推出不久,他的账号就被封了。
一开始的理由是内容存在色情、淫秽等违法信息,被永久封禁。这个朋友急了,他之前就在网站负责过多年的内容审核工作,怎么能有色情或者违法信息呢。后来经过他一番努力,申诉,理由改成了诱导分享,封禁一个月。这个朋友说可能一开始理由写错了,真要感谢不杀之恩,因为运营了好几个月的微信号如果被永久封禁,之前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其实,即使被封一个月,也有不小的损失。记得一些大号比如大象公会、钛媒体也被封过,一篇文章描述大象公会被封后创始人黄章晋的糟糕心情:走神,在网上看看东西,呆了。钛媒体2014年的年会上还为导致他们被封的作者颁了一个奖——年度最具破坏力奖,那作者的一篇文章让钛媒体微信号“阵亡”一个月。
我这位朋友事后进行反思,也找其他人交流,还是没搞太明白诱导分享的准确定义,而在他之前和之后做类似活动的一些大号就没事。他说,做活动前,已经仔细阅读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还有历来发布的公告。但评判的权力是在腾讯官方的,这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风险2:你产品的命运绑定在平台上
前些天,另一个在创业的朋友对我说,他目前的目标就是尽快把微信做起来——之前他是以微博为根据地的,拥有数以千万计的粉丝。他认为下手有些晚了,现在已经很难了。我说你微博不是那么多粉丝吗?他说了一句,粉丝是会老的。这句话让我回味了许久。
如果你把宝押在某个平台上,平台蒸蒸日之时,你就能分享平台成长带来的红利,但假如平台不行了呢?
很多人见了这句话,肯定不会认为微信会衰败,在业内,张小龙已经被誉为产品经理之神了,可以媲美乔布斯的人物,腾讯又垄断中国即时通讯市场这么多年了。但我要说,强大从来都不是不败的理由。
互联网领域,格局的变化是加速的。国外的例子,当年MySpace红极一时,在2005年以当时的天价5.8亿美元被新闻集团收购。后来被Facebook取代。而Facebook这两年也变成老家伙了,年轻用户纷纷选择新的产品。于是Facebook开始了疯狂收购:以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
国内的例子就是微博了,记得四年前,李开复推出《微博改变一切》一书。当时微博如日中天,几乎全民微博。而如今微博的风光早已被微信盖过。虽然微博官方公布的数据还在再创辉煌,但数据是可以障眼的,可以有选择的。用户时间是有限的,当你大量刷朋友圈之时,显然刷微博的时间在变少。
那么微信是否有潜在危机呢?我认为是有的:
为什么微信一再重拳打击诱导内容分享的行为?因为朋友圈的承载量是有限的,朋友圈的定位是朋友之间的社交网络。从我个人以及我身边部分朋友的感受来说,现在刷朋友圈的次数和时间比以前少了。为什么会减少呢?因为朋友圈里各种让人不感兴趣的信息越来越多。
我认为,这主要是微信产品设计决定的:
1、微信把通讯属性和社交属性结合在一起,是了不起的创造,但也产生了问题
微信两个核心功能,一个是即时通讯,一个是朋友圈互动。这两个结合是非常了不起的创造,但是我提出一个问题:你微信通讯录里的人,有多少是你真正关心他生活,爱看他所到所观,爱听他所思所感的呢?
微信的通讯属性,使得我们把工作中接触的人(同事、客户)都加为了好友。当代年轻人换工作很频繁的,每换一次工作,通讯录就增加了不少人,这样下来,朋友圈会越来越臃肿的。当你的朋友圈积累超过1000人的时候,还有多少信息你能一一去看。朋友圈的好友上限是五千人,从时间长线看,每个人的好友数量会距离这个上限越来越近的。
你可以说,设置不看对方朋友圈不就行了吗?问题在于,大多数用户不会改默认的设置;基于面子问题和部分功利心,你不让人看自己朋友圈不太好,被人点赞而不去赞别人也不太好。可能你给领导同事客户多点几个赞,能给你带来职场上的提升呢。
我有个在美国的朋友就说,国内人把工作和生活完全搅合在一起了。是啊,我们大半夜往往还要通过微信讨论工作问题呢。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WhatsApp只有通讯,没有朋友圈有其道理。而曾经在国内小圈子红火过一时的国外移动社交应用Path,它有个150人的好友上限也有其道理。
path只能加150个好友,官方介绍这样做的理由是来自牛津大学一位教授的研究,认为人们最多能与大约150人维持稳定的社交关系。其中包括5个最好的朋友,15个好朋友,50个比较亲近的亲戚和朋友。
2、微信把内容发行和通讯属性、社交属性结合在一起,是伟大的创造,但也产生了更大的问题
微信的另一个核心功能——公众号的发明是非常了不起的。
在即时通讯上成功的微信先是推出了朋友圈,然后喊着“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的口号,推出了微信公众号平台,创造性地把媒体内容分发和即时通讯完美融合,解决了传统内容生产者的窘境。
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微信公众号从0到千万量级。获益很大的是传统媒体和传统媒体人。去年我回大连,到我的老东家—— 半岛晨报拜访,发现大家都对微信号运营很重视,而且运营卓有成效。更多的媒体个人从微信号的运营中获益,听一个财经媒体人讲,一个朋友运营的金融类媒体号,一年收入80万,这远远超过他在传统媒体鼎盛时期的收入。
但是,微信公众号很大的一个问题也显现出来,它主要通过朋友圈来分发内容。据去年底微信官方披露的数据:
在微信里,20%的用户到订阅号里面去挑选内容,然后80%的用户在朋友圈里去阅读这些内容;微信用户看到了想要转发的文章,61%转发到了朋友圈,39%的文章转发给好友。
微信公众号内容验证依赖朋友圈分发,而每个人的好友列表随时间推移接近5000的上限,导致问题更趋严重化了,此外:
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有些做微商的小伙伴们;
很多人都无法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在朋友圈里转发公司的相关内容往往成为一种工作要求;
微信连接一切的恢弘大志,无数的网站都支持分享,拼命想办法让用户把链接分享到朋友圈里;
你现在能经常刷到嘀嘀打车的红包分享,如果有一天微信真连接一切了,你甚至会收看到冰箱和彩电的分享也说不定。
这一切持续下去,朋友圈的信息会越来越多,朋友圈正在变成另一个微博。
很多科技媒体人都在发表的文章下面留自己的私人微信号,而不再是微博,也正说明大家把朋友圈当成了微博:这几个月以来,越来越多热点事件在朋友圈刷屏,比如姚贝娜去世、柴静引发环保热议等。
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公众号的存在和网页链接的传播,已经穿透了朋友圈的好友关系的封闭性。写到这里,我想我明白了,微信为什么要那么严厉打击诱导分享的行为了。
最近,微信官方再出重拳打击诱导分享,这次罕见地在处罚上不仅仅打击公众号和网站,同时也处罚个人。在3月15日又出台了《微信朋友圈使用规范》。
风险3:你凭借什么能把微信号做起来?
据我的观察,微信订阅号做得好的有四类:
第一类,传统媒体人,他们对单篇内容和媒体整体的风格营造很擅长。我做订阅号期间,好多个传统媒体的朋友给我提意见,建议我内容主题集中,要有调性,要展现主编魅力人格体。还给我发来可借鉴的媒体号,比如这两个媒体人做的《世相》和《好报》,恰恰有这样的特点。
第二类,传统媒体,或者是纸媒或者是电视媒体,每天不停地推他们的微信二维码,就能带来很多的粉丝了。
第三类,特点鲜明的自媒体人或名人,比如做情感咨询的《潘幸知》,做心灵治愈的《张德芬》,当然还有大名鼎鼎兜售价值观的罗辑思维等,他们个人即是品牌。
第四类,段子大号,即从新浪微博转移过来的那批人。他们很了解用户的喜好,经验丰富,第一时间找到或者制造出适合传播的内容,并且抱团,通过互推迅速做大。
我说的这四类,是自己的观察,肯定还有更多的做的好的类型。只是抛砖引玉,希望你想一想,你有什么独到之处或者资源,能够把公众号做起来?
一个在凤凰和淘宝工作过的朋友对我说,我们这些在较大网站做过运营的人,做微博、微信号,真比不上那些媒体人和段子手,这是以己之短比人之长。
微信号受力面很窄,越窄他们越擅长发挥。我们的优势应该在于正规军的打法,即做网站,做平台。
我知道你一定会说,那太难了,我也认为不容易。所以还是看实际情况吧。
风险4:你是否已经错过了运营微信的最佳时间
我做微信号后,试过很多方法,比如参加互推,在其他平台媒体号加微信号推广,但转化率都比较低。比如一篇在其他媒体平台发的文章,阅读数达20万,带过来的粉丝数量不足20个,转化率非常低。而做得久的朋友告诉我,在一年前,转化率要远比现在高。
知名微信公众号大象公会是2013年12月推出的,距离现在已经一年多时间了。创始人黄章晋还认为自己属于来得晚的一批,错过了微信公众号的黄金窗口期。
假设你的微信号现在才推出,或者现在粉丝还很少,你的微信号要做大,显然要需要付出比先行者更多倍数的努力。因为,微信号的内容已经极大丰富,马太效应越发明显,用户对微信号越来越挑剔,订阅号的打开率也很低,微信的管理趋严。
对于微信号运营,你能有多大力量的投入?
写着写着,文章就写了这么长。为了感谢你能读到这里,下面上干货。我的建议如下:
1、没有服务端+客户端开发的双重专职人员时,不要轻易考虑做APP。
2、不要轻易放弃Web,电脑网页的用户数没有跌到那么惨,至少大家工作还得用电脑,还有搜索引擎的流量。有条件Web要能够适配手机,方便用户移动设备访问。
3、越早运营微信公众号越好,其他平台媒体号也可以考虑,比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搜狐、网易的,启动成本低。等于是把你的想法用简单的方式去试运行,你能获得用户的直接反馈。所谓运营,无非是把尝试成功的模式放大,更深、更广、更系统。
当你有足够力量做APP的时候,还要看你的产品特性。我认为纯资讯内容,做APP意义有限。用户阅读资讯更倾向于选择门户型的资讯APP,比如今日头条、网易新闻这种。
如果你做的是工具型的或者社区互动型的,做APP就有意义了,因为这两种在微信里回旋空间小,属于带着镣铐跳舞。如果做APP你能获得比较多的用户,我想,那必然是忠诚度很高,价值也更大。总之,选择适合自己的路,不断校正,一寸一尺地走起来吧。
赞赏是对原创者的最大认可
赞赏1人打赏
收藏已收藏 | 9赞已赞 | 31
没有音乐细胞却想玩音乐的产品汪
产品经理群
运营交流群
品牌营销群
文案交流群
Axure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家都在问
5个回答7人关注
8个回答8人关注
13个回答16人关注
4个回答16人关注
9个回答10人关注
4个回答27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拿去花额度怎么套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