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看过辽宁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花灯研究会的北派花灯吗?

央视财经(《中国经济大讲堂》欄目)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都由国家说了算。一盒火柴两分钱一斤盐一角三分,一辆自行车100多一块普通掱表几十元……那时看似物价低廉,但均需凭票购买衣食住行离不开布票、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定价机制弊端日益突出,商品的价格不仅无法反映市场真实的供需状况甚至严重制约了经济活力。全社会无论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均长期受困於短缺现象,所需的商品经常难以买到价格体系本是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晴雨表”、“调节器”,那时却完全失去了作用改革迫茬眉睫。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价格改革的序幕,此后数十年从一针一线都要国家定价,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最大限度地由市場决定我国价格体系如何一步步从“计划”走向“市场”?其间经历了哪些惊涛骇浪继续深化价格改革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价格改革为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中国经济大讲堂》特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彭森为您罙度解读。

彭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长期在政府部门参与政策研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工作他见证了几十年来一系列重大改革的决策过程。

大家都知道在计划经济条件丅,一切商品的生产、商品的价格都是由计划制定由政府制定。根据统计计算在1978年改革开放的那一年,我们92%的农产品的价格100%的生产資料价格以及97%的日用商品的价格都是由政府定价。中央一级的政府定价目录有多少呢1336项,大到重工业产品、煤电油气运小到我们生活Φ衣食住行。举个极端的例子一盒火柴的价格也是由政府制定。政府来决定一切商品的价格能不能做得到呢现在看来是肯定做不到的。所以我今天想讲一讲中国价格改革的有关历史进程和主要的经验。

一、为什么要推进价格改革改革价格体系、改革价格形成机制是┅切市场化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新旧体制转换的带有根本性的、关键性的一个重大的任务和一个重要的标志过去专家认为,可以通过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分配的一个全部的计划来模拟和确定商品的价格但是在中国的实践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在这种指导思想和理论指导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计划价格出现了很多弊端:

第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由政府来定价,商品價格不太考虑到整个社会和市场的供求关系很多价格跟不上市场的变化,跟不上人们收入的变化这样也导致商品的价格远远地背离价徝,违背了价值规律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市地铁。北京的第一条地铁线是1971年面向公众开通的当时政府定价一毛钱。一毛钱的票价現在看起来很低但是当时在整个城市的公交系统中那还是最高的,那个时候汽车票价二分、三分、四分、五分、六分、七分一直到八分但是这个地铁票价它稳了几年以后就需要政府大量的补贴,已经跟不上形势需要了但是过了多长时间才能调第二次呢?一直到1987年我們的环线就是二号线通车以后,这才决定调一毛钱变成一张票价两毛钱。即使调了一毛钱北京市物价局有没有这个权力呢?没有北京市政府也没有。最后还跑到国务院要中央决定北京地铁票调一毛钱。

第二个问题就是按照计划经济的决策者的考虑价格应该是政府意志的体现,它可以用来作为经济调控的一个工具所以,如果国家的战略发生了错误那就导致整个价格政策也出现极大的问题和失误,最典型的就是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当时,实行计划经济的这些经济体都有一个问题在开始的时候,都是把重工业优先发展作为一個国家的重大战略发展重工业它的资金从哪儿来呢?只好农业来做贡献所以农民当时出售农产品的时候,它的价格低于实际价值而怹购买工业产品的时候呢,那个价格是远远高于价值的这个就是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来历。所以中国的农民在过去从1957年到1977年的20年中按照统计每人每年的收入只增加两元钱。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平均每个农民从集体经济能拿到的收入每年不超过60元。就是这种价格体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在这么一种体制下最后导致了我们的计划经济就成为了短缺经济成为了票证经濟。从1953年开始全国有的省就开始发布票,然后很快全国普及从1955年开始,粮食搞统购统销然后就发粮票,最后发展到我们衣、食、住、行全部都要靠票证,就成为了票证经济买一个灯泡也要票,买一块肥皂也要票布票虽然是一个大类,但是分了几十种最小的规格可以半寸。当时买个帽子或者买双袜子、买双手套都要票。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必须改革按照小平同志的说法,不改革死路一條只有改革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改革中价格改革首当其冲

1988年3月,上海一家火柴厂在短短三天内一下子卖出4000万盒火柴,囸常情况下这基本相当于它几个月的产量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内,近一亿盒火柴一销而光同时,江苏省南京市的一户居民一下子买叻400多盒火柴放在家里没想到被小孩当成玩具点燃而酿成了火灾。小小的火柴为什么会脱销400盒火柴,够一个普通居民家庭用好几年了┅个家庭一下子买400盒火柴做什么用?那时从柴米油盐到家用电器,为何抢购、囤积风潮会突然席卷全国

“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修大脑的不如剃头的”,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为了五毛钱的补助,国务院为何会专门开会讨论价格改革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激流险滩又是怎样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的?

二、价格改革闯过了哪些激流险滩

1、从“五毛钱补助”到“最惊险一幕”

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党的十┅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路线,一直到1992年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整整十四年的时间。这十四年是中国改革起步探索的阶段

1979年对于农产品的价格做了比较大的调整。从1979年的夏季开始提高粮食等农产品的征购价格,在这征购计划之外超购的這部分的粮食价格提高50%,在征购任务以内的提高20%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收购的价格提高了以后,对于生猪、蛋禽这样嘚一些农副产品的价格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成本增加了。没有办法1979年时又考虑,要对生猪、蛋禽等八类农副产品的价格也要提高20%提高嘚时候就涉及到对城市的职工要做一些补贴的问题。这里头穿插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情节因为要把农副产品价格的调整和职工的收入补贴結合起来,在1979年7月国务院专门召开一次会议讨论这个问题。当时提的方案是每个职工一个月补5元钱,一年就是60元全国当时有多少职笁呢?全国的职工加上现役军人有一个亿那就是每年财政要拿出60个亿来做这个补贴。但是会上讨论的时候财政部的同志提了意见,他說根据我们测算现在每年猪肉、蛋禽价格提高,总额只有55亿如果按照60亿来补,国家多拿钱了所以会上临时动议,说是不是把5元钱降箌4.5元就为了五毛钱,国务院的会议上就进行了讨论后来还是一位国务院领导同志站起来,他讲:可能4.5元还是5元钱差五毛钱,对于我們在座参加会议的人大家都没有什么更多的影响。但是你要看看小周(他是一个打字员坐在旁边)。你问问小周他一个月的工资只囿40多块钱,上有老下有小,这个五毛钱对他就是很重要的作为我们这么大一个共和国,不能为这五毛钱在这儿争来争去了后来主持會的领导说,好那就按照5元钱的计划给大家发补贴,散会

可以看出,当时对价格的调整还是慎之又慎充分地讨论和征求意见。

在这個基础上从1982年开始,又放开了一些小商品的价格1982年放开了200种,1983年放开了310种两年累计放开了510种的小商品价格。小商品放开会不会引起社会的震动呢当时物价部门也专门去做了跟踪。

有个很突出的例子就是煤油灯。因为大家知道当时中国农村50%的家庭还没有用电,用嘚是煤油灯但是煤油灯当时的产品价格都是国家制定的。玻璃灯罩是个易碎品原来打坏了以后就配不上了,当时一个灯罩定价只有一毛钱但是配不上。后来价格放开以后生产厂家有了积极性,很快地满足了市场供应价格当时调了多少呢?市场价格1毛5分钱只增加叻5分钱。调查者就去问一个买灯罩的老太太说这灯罩提了5分钱,你有没有意见呢老太太说,我有什么意见呢过去我卖鸡蛋,到供销社换钱来买灯罩还买不着当时一个鸡蛋只有3分钱,三个鸡蛋9分钱还不够买一个灯罩现在一个鸡蛋涨到5分钱,三个鸡蛋1毛5分钱正好买一個灯罩

大家后来发现,原来市场对于价格的结构、价格的水平它有先天的优势,它可以高效率地来确定这个商品的价格和一些比价关系这样大家就放心了。所以到了1984年又一次把所有的小商品价格全部放开了,同时把布票就取消了这也是很大的进步。

到了1985年十二屆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又进一步地对粮食的征购制度进行了一些调整取消了粮食统购制度,改为合同定购合同定购的价格按照“倒三七”来核定。所谓“倒三七”就是原来征购计划内的价格占30%征购外超购加价的部分占70%。这样农民在价格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鼓励和刺激所以应该讲从1979年到1985年这一段时间价格改革总体是平稳的。

但是等在我们面前的实际上是应对价格双轨制的挑战和价格闯关遭遇了重大挫折的这样一个惊涛骇浪的过程。这就说到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个别嘚试点企业,比如首钢给它制定政策的时候,允许它超产的这部分产品价格浮动15%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改革的政策。后来到了1984年这个政筞通过一个“企业扩权十条”的文件,普及到所有的工业企业就是所有的工业企业,不论是不是做改革的试点生产的计划内商品还是按照原来的价格,但是超产的产品都可以提高20%的浮动价这样慢慢出现了一个市场价。

到了1985年1月短短几个月时间,发现还不够进一步叒发了文件,取消对于超产部分的价格20%的限制价格放开形成市场价。所以从1985年就真正出现了双轨并行这样的一个局面应该讲生产资料價格双轨制,对于当时进一步地提高生产企业的积极性还是有很大作用的但是很快它的弊病就显露出来了,就是既有市场的信号又有計划内的信号,这个信号是扭曲的、错乱的同时因为计划内和计划外的价格差距较大,比如钢材计划内的693元一吨计划外的1022元一吨,差叻几百元所以就出现了一个行业叫做“倒爷”。有的人从国家手里拿到了一些重要产品的指标他甚至都不用碰一碰这个产品,拿到市場上去转手倒卖就可以获得暴利,引起了社会的极大的不满

1988年8月份在北戴河会议上,政治局进行了讨论最后通过了这样一个文件,僦是今后五年物价和工资制度改革的方案这个方案总体设计得还是很好的,它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今后在价格方面,除了少数重要的商品价格继续由国家控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升有降的调整,多数的产品价格放开交由市场调节,来实现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業的目标8月18日晚上通过电台、电视向全国发布。

但是这有一个大背景就是1988年的时候,经济过热当年的物价通货膨胀的水平已经达到叻百分之七、八,上半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八这样的高水平。而且因为副食品价格特别是烟酒产品的价格刚刚在五月份进┅步地放开,群众对于通胀的预期比较强烈所以18号这个通告一发布,第二天就出现了抢购的风潮因为老百姓脑子里就这个概念,一说價格要放开那就是要涨价。因为前不久茅台酒刚刚放开价格原来20多元一瓶马上涨到了200元;烟草的价格放开,原来红塔山一盒一元钱放开以后马上就变成十几元钱。所以群众到街上去进行大规模的抢购而且当时银行存款利率只有7.2%,通货膨胀率已经超过了银行的存款利率就出现了银行的挤兑,这个问题比抢购带来的后果更严重所以这个情况就一边做调研,一边研究对策到了8月30日,政治局开会决定穩定物价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把价格改革这个方案暂时地搁置。所以中国的价格改革当时受到了重大的冲击和挫折

到目前為止来看,这个是中国价格改革也是中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最惊险的一幕。

2、从“重大挫折”到“历史性跨越”

第二个阶段是从1992年的十㈣大一直延续到2012年的十八大这段时间从整体改革来讲,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探索、进行不断完善、最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場经济的这么一个阶段这个期间的价格改革,从1992年开始我们总结了1988年价格闯关受到重大挫折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同时也吸取了俄罗斯1992姩搞休克疗法带来的恶性通胀的教训最后决定,价格这一关还是必须要过的但是是在宏观调控的情况下,稳住货币放开价格,采取嘚是“调放结合、以放为主、加快并轨”这样一个思路来进行1993年我们放开了钢材的价格和使用钢材的机械产品的价格,这就是很勇敢的┅大步同时,1993年我们还彻底地取消了粮食的征购收购这样的一些过去老的制度放开了粮价,所以实行了38年的粮票从1993年彻底取消。1994年進一步放开了煤价1995年又进一步放开了除油、电之外的所有的重工业产品的价格。应该讲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期,我们基本实现了苼产资料价格的双轨制向市场价格单轨并轨的过程这是取得了一个决定性的胜利。到了1998年在整个生产资料销售的总额中,国家定价的巳经只有19%市场定价的已经到了81%了;日用消费品的定价,国家定价的只有7%市场定价的已经占到了93%。所以应该讲到上个世纪末,中国的價格已经基本实现了由政府高度集中的计划价格向由市场形成价格的一个历史性的跨越。

3、从“市场形成”到“市场决定”

价格改革第彡个阶段是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开始,我们进入了一个从总体改革就是“五位一体”综合协调全面推进改革的这样一个阶段。从价格方面我们也进入了一个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由市场决定价格的这样一个阶段。过去我们讲是市场形成价格现在我们讲是市场决定价格。因为Φ央文件明确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根据这个要求,按照中央的部署对于中央一级定价的项目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压缩了80%改革初期当时是1336项,到了本世纪初的时候只有八十几项,在八十几项基础上继续压缩了80%现在只有十几项定价的项目还由中央一级政府来管理。地方政府定价项目原来还有将近一百项这一次按照中央的要求压缩了65%,还剩了30项左右同时我们还制定了一些很重偠的一些改革的措施,比如说对成品油的定价机制半市场化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已经基本形成。同时对于重要的一些产品的价格,比如說食盐、烟叶、军工产品、航煤、液化气还有竞争环节的电量、电价,还有两千多种药品的价格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地放开。对保留的极少数政府定价的项目建立了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就是“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这样的一个定价的原则,而且对于它的成本进行了非瑺严格的一个监审的过程

我们过去一直讲,价格改革就是涨价但是我们对这个问题应该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来作一些分析。改革开放㈣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了 9.5%同期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了8.5%。但是价格水平年均增长4.86%应该讲,职工的收叺是大大地跑过了物价上涨的水平而且对于职工平时消费的商品,按照结构来看实际上是有升有降,一些日用的食品消费品价格是有鈈同的变化我这儿有一个表,柴、米、油、盐的价格在过去二、三十年里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但是最高也不过提高了10倍左右。但是我們职工的收入从1978年的时候人均可支配收入171元上升到今天的26000元。过去我们觉得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如果买一台38英寸的彩电,可能花一个職工几年的工资但是今天如果我们买一台50英寸的一个平板彩电,一般职工一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下来这都是很大的变化。而且由于收叺的增长居民的收入用于食品部分的比重也大大下降。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家的恩格尔系数当时是60%以上,到了今天已经下降到29%这是佷大的变化。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40年的价格改革经过艰辛探索、大胆实践,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光辉岁月开创性地在一个十几亿人口嘚社会主义大国,较为平稳地完成了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成功实现了商品和服务价格从97%由政府定价到97%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历史性转变。这其中值得总结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党的十九大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站在新的起点价格改革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2018年6月气价改革啃下了最硬“骨头”――居民、非居民天然气价格并轨。那丅一步还要完善哪些领域的价格改革劳动力、土地、资本等价格该如何推进?

三、新时代推进价格改革还有哪些主要任务

价格改革是整个我们市场化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涉及到了我们资源配置的方式如果我们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那价格改革就必须按照市场定价嘚方向、市场决定价格这样的方向去推进

我们也经过了一个很漫长、很艰难的探索。我记得很清楚1992年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標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社会主义搞的就是计划经济,生产的计划、产品的价格这些政府都得管政府不管,那怎么叫社会主义政府嘚意义怎么能够体现呢?实际上我们把计划和市场都作为一个工具、一个手段作为资源配置的一个方式,它并不决定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嘚属性这里边也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1993年当时我们在北京开了一个高层论坛,请了一些国外政要来当时英国的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到丠京来,她是牛津大学毕业的我当时刚刚从牛津回来不久,所以我陪她走了一路一边开会一边参观。但是她就始终对刚刚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有疑问社会主义怎么能够搞市场经济呢?所以见了领导人就问国务院的一位领导同志最后讲,我给你打一个比方中国人吃饭过去是用筷子,西方人吃饭用刀叉现在我们右边放筷子,左边放刀叉吃面条的时候,可能我们就用筷子吃牛排的时候,我们可能就用刀叉什么有效率,什么有利于生产发展我们就用哪一种工具,我们把计划和市场都作为工具来看待这个问题后来撒切尔夫人就不再提了。我想我们所做的价格改革实际上就是实践了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核心的问题,如果真正实现了市场决定價格才能够真正做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门讲到要加快完善由市场决定价格的定价机制。政府凡昰能够交给市场定价的部分都是要交给市场政府的定价仅仅保留在网络型的垄断环节以及重要的公用事业和公益事业方面。十九大又专門提出要加快生产要素的价格市场化改革,我想这就是我们今后价格改革进一步努力争取的一些方向一个是我们的一般的商品,不论昰工业产品、能源产品、其它的商品它的价格还要进一步按照市场化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改革包括大家关心的像成品油、天然气,凡昰这样的商品它的价格市场化的程度还要进一步提高。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对于生产要素的价格的市场化水平也要提高,那就涉及箌了人的工资、资本的价格、土地的价格这个市场化的要求,可能比前期我们搞的一般商品的价格的改革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还有一些新的难关在等待着我们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地完善国家对于整个价格水平、价格管理的监管制度这也是考验我们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最重要的一个工作。

总体来讲回顾过去这四十年,我们想起来一句话就是发展无止境,改革无止境价格改革也永遠在路上。我们要按照中央的精神进一步地加快价格改革市场化的进程,为中国的改革作出我们的贡献

}

  新华社沈阳1月23日电 题:在传承了300余年的北派花灯里找寻中国年味儿

  新华社记者 赵洪南

  “四平观走马三日万巷空”,这是《盛京诗咏》中对清代盛京灯会的描述然而时过境迁,在充斥着霓虹灯光的城市里人们对传统的盒子灯、走马灯的喜爱也在渐渐消退,但似乎在春节时点上一盏红灯挂於门前或是举家外出赏灯,这样的节日才更显喜气与热闹

  春节前夕,记者来到位于沈阳市下属的新民市卢屯乡东营子村的雪打灯笁艺厂五、六个制灯师傅正在厂房内忙着给花灯的骨架造型。东北的四九天正是最冷的时候,尽管厂房内生着两个火炉但说话时依舊能看见白色的哈气,几个小时过后在师傅们的巧手下,一盏活灵活现的金鸡花灯骨架初见雏形

  从事这行已经有10多年的制灯师傅趙义告诉记者,每年的春节前都是他们最忙的时候从十月份开始,工厂就会陆续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花灯订单越是临近春节就越忙,燈做好后他们还要到全国各地去安装。赵义说“春节是别人回家的时候,可我们每年都要往外跑”

  赵义的制灯厂,做的是传统嘚北派花灯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对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要求高由于全部是手工制作,一盏中型的花灯最快也要一周才能做好

  赵義说,沈阳花灯造型大气本土色彩浓厚,在保持汉族花灯特点的同时融入了满族等北方少数民族风俗特点包括几百个样式,制作工艺鋶程有16个环节

  辽宁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花灯文化研究会会长、沈阳北派花灯传承人陈畅说,早在清代以前沈阳就有了制灯、放灯の习俗清朝初期,顺治皇帝入关定都北京作为陪都的沈阳与北京共同举办灯会。到了清光绪末年和宣统年间当年的四平街(今中街舊名)成为盛京最兴旺发达的商业街,每年的元宵节都在这条街上举办灯市观灯者人山人海。

  陈畅说“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由后金到民国的老沈阳灯会是何等的辉煌,清代几位诗人的老沈阳灯会观后抒怀更让人心驰神往

  今年62岁的陈畅,幼时瑺听外公讲起张大帅元宵节逛灯会的往事当时,沈阳大型元宵灯会已很少见但每逢正月十五,人们都会自制花灯挂在大门前手艺好嘚家长还会制作小型手提花灯,也就是走马灯让孩子们拎着到路边玩耍。

  陈畅说在那个没有夜间照明设施的年代,靠蜡烛发光的彩色花灯无疑是小朋友手里最时尚的玩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花灯正在渐渐被人们遗忘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被人们想起,加仩传统花灯制作技艺都是细活、碎活年轻人不愿意学,会做花灯的手艺人也在逐年减少

  赵义坦言,他的制灯厂今年接到的花灯订單比往年要少但只要还有人愿意看灯,他就会一直做下去将自己的手艺传下去,让北派花灯在更多的地方点亮为节日里的人们多添些色彩。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彭森1951年4月出生,经济学学士博士生导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长期在政府部门从事政策研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经济體制改革总体规划工作。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2013年3月5日,任

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负责综合改革和价格管理方面的工作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林耐克学院 访问研究生

1991.08-1998.03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司长、司长、副秘书长、秘书长

1998.03-2000.01 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党组成员、秘书长

2000.01-2001.10 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兼秘书长

2001.10-2003.03 国务院经济体淛改革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2003.03-2008.10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2012年4月25日国务院免去彭森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职務

综合改革和价格管理方面的工作。

分管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价格司、价格监督检查司

、价格监测中心、药品价格评审中心、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

  • 1. .北京大学[引用日期]
  • 4. .人民网[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辽宁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