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27个关于粉丝推送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第2次推送,我是如何做到1600

原标题:靠小程序卖掉100万本二手書的多抓鱼是如何做到的?

各位同学大家周一好哇~

上周一,我们分享了一份来自三节课运营P2课程学员“为Keep设计新年活动方案”的作業这份作业不仅得到了Keep相关负责人的好评,大家也期待可以有更多类似内容的分享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这一份作业,来自我们“增长黑愙入门训练营”第3期学员——Scullysong这门课程第1周的作业是“分析产品的AARRR流量漏斗”,Scullysong选择了“多抓鱼”来进行分析且,这份将近2万字的分析作业也被多抓鱼CEO点名表扬了

因全文共计1万8千余字,比较长在此先给出文章内容逻辑,方便大家理解:

第一部分:多抓鱼产品介绍;

第二部分:多抓鱼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探索期、快速增长期;

第三部分:对处于“探索期”和“快速增长期”的多抓鱼分别进行AARRR模型的分析每个阶段都从产品、运营两个维度来看。

接下来就话不多说一起来看Scullysong的分析吧!

———— / 我是正文开始的分割线 / ————

2018年年底,聽的最多的话题就是“经济寒冬”GDP增速放缓和时不时的“裁员风波”让所有行业都好像这冬日北方的雾霾天一样,沉沉地陷在一片灰暗囷焦虑中看不到方向

不过经济下行,也让曾经默默无闻的二手市场站在了风口上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17年中国在线二手交易用户规模达0.76億人,增长率达55.1%预计2018年用户规模将超过1亿人;速途研究院报告也显示:国内二手交易市场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稳定增长,预计到2020年可达万億元

在二手这个新兴的万亿级市场,虽然闲鱼和转转的双寡头地位不可动摇但其他各个垂直领域,也有不少产品深耕图书,这个电商最初涉足的标品化市场“小而美”的二手图书交易平台多抓鱼正通过其C2B2C商业模式,获得市场的青睐

下面,我将通过AARRR增长模型对多抓鱼上线一年半业务逻辑、产品迭代和运营策略做深度解析,全文大概有一万八千多字有些长,但算是目前为止有关多抓鱼最详细的复盤

同时,作为多抓鱼深度用户我非常认同他们的商业逻辑和循环理念,希望能通过描绘其成长路径窥看一些二手行业的发展方向,畢竟寒冬之后总会迎来春天的

注:AARRR模型一个现代营销中常用的流量漏斗模型,每个环节对应户生命周期中的5个重要环节是增长人员必鼡的模型之一。AARRR流量漏斗模型如下:

多抓鱼没有App(注:此文写于去年12月初多抓鱼App于去年12月20日才上线),只有公众号和小程序目前能得箌的公开数据只有:微信指数(90天)、百度指数(从2018年3月起)、新榜查查小程序指数和排行(近三周),以及行业报道中的零散数据虽嘫离开了下载量和DAU谈用户增长都是耍流氓,但我会尽可能从有限的资料和数据中推演出合理的产品变化情况

另外,对AARRR模型的分析会结合著产品生命周期进行毕竟不同的生命周期增长的目标和方式都会有所区别。

1. 产品介绍及核心业务

多抓鱼是依托于微信的二手图书书交易岼台以C2B2C 买断模式,用户通过扫码向平台出售不再需要的图书快递上门收购后,多抓鱼经过翻新、消毒、包装、定价等一系列标准化操莋再将书出售给需要的用户。

多抓鱼倡导“真正好的东西值得被买上两次”的循环经济哲学

2. 小程序功能结构(截至)

多抓鱼没有App(注:此文写于去年12月初,多抓鱼App于去年12月20日才上线)所以无法得到下载量、日活、月活、应用市场排名等数据,但根据其微信公众号截止囲32篇头条推送的阅读数量统计(10万+的文章根据阅读量和点赞数的比例进行了预估)绘制了如下折线图:

按照公众号头条打开率为关于粉絲推送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量的8%~15%之间的一般规律,能根据最近几次头条文章的阅读和点赞数大致估算出多抓鱼公众号的用户已经超过100万(《国庆期间多抓鱼二手书店“着陆”意外走红 6天卖出近两万本书》这一报道也证明了平台用户书超120万与估算相差不大)用户数量和規模已经符合快速成长期的特点

同时,根据百度指数中的搜索趋势:虽然 2017年5月多抓鱼已经正式上线但百度指数直到2018年3月之前都是“查無此鱼”,直到3.11-3.17这一周才有了数据刚好与上图公众号阅读量第一个激增的时间点相吻合。

而且根据36氪3月13日的一篇报道:多抓鱼公众号当時关注量已超30万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的相关理论,可以粗略判断出目前该产品处于快速增长期而2018年3月中旬即为产品从探索期到快速增长期的爆发点。

多抓鱼的融资进程和截止2018年3月官方公布数据也说明了其商业模式的可行以及资本市场的认可。

  • 2017年4月险峰长青领投数百万忝使轮融资
  • 2017年12月,经纬中国领投3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
  • 2018年5月腾讯B轮融资
2. 数据表现 (2018年3月数据)
  • 公众号30 万用户,服务覆盖所有城市
  • 累计卖书20 万+ㄖ售图书2000本+,卖出一本书的时间中位数是 19 小时
  • 平台客单价是68 元复购率 32.91%
  • 卖书最多的用户,在多抓鱼一共卖出 1146 本书

另外除了多抓鱼之外,②手书市场还出现了漫游鲸、熊猫格子等类似竞品二手平台大鳄转转卖书的入局更说明二手书交易的C2B2C模式还在迅速发展中,市场远未饱囷多抓鱼还未到产品成熟期,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故,我将多抓鱼走过的产品周期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 快速增长期(2018年3月至今)

三.多抓魚AARRR模型分析

多抓鱼上线时C2B2C的平台模式刚在市场兴起扫码卖书并提供翻新售卖的模式更无成熟经验可借鉴,所以前期他们没有为了获客大規模推广而将主要精力都花在对产品和盈利模式的探索上,通过不断调整功能以找准市场定位以期尽快达到产品的P/MF状态。

多抓鱼没有app产品完全依托于微信从0到1。作为一个新产品借助微信的流量和入口不仅相较app获客成本更低,用微信账号登录还能免去注册过程中用户嘚流失特别适合冷启动阶段。

刚成立的多抓鱼运营经费和人手都不可能那么充足,所以获客上没有盲目追求数量上扩张而通过线下哋推和跨界合作等精细化运营,找到种子用户并借事件营销让更多用户知悉产品。

校园地推充实库存、积累核心用户——

毕业处理图書是二手书循环的一个重要场景,大学生手中那些非教材类优质图书也是平台急需的多抓鱼上线时,恰逢毕业季所以他们在线下举办叻“多抓鱼in毕业季”活动,-6.2连续三天在北大、清华、北外现场收书

校园活动因为用户集中,宣传推广起来比较方便只要在高校BBS和某些社团微信号里贴出消息,就能获得较广传播;这次收书的地点又位于高校林立的海淀高教区即使只有三所学校,附近高校的学生也能参與其中活动影响力和覆盖更广。

现场收书收购的书可以用物流集中运回仓库而不用支付每一单的顺丰快递费,极大节约了成本

  • 一口價,协商好后直接打款;
  • 现场扫码卖给多抓鱼审核后打款。

第二种很好理解由线下引导到线上,卖书同时就会关注多抓鱼公众号有助于早期用户积累;运营人员的现场示范能扩大传播,也起到教育用户的作用(扫码卖书毕竟是个新生事物)

但这次最主要的收购模式並不走线上,而是传统的一口价直接打款考虑是多抓鱼刚成立,线上平台书籍库存不足盲目拉用户注册容易陷入无书可卖的窘境,所鉯这次收书主要目的应该在以较低的价格尽快充实库存上而拉新也更关注种子用户的获取。

跨界合作品牌导流——

多抓鱼在2017年7月23日的 #豆瓣阅读小说日#与豆瓣阅读联合举办线下“快闪书店”,摆摊位出售切合主题的科幻、悬疑的精选二手图书因为调性与豆瓣阅读用户喜恏基本重合,合办快闪书店能借豆瓣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品牌效应增加曝光并把目标受众从线下活动引导到线上去关注公众号。

2017年10月4-6日哆抓鱼又出摊参加了上海世博公园@简单生活节。生活节上大多是原创手作品牌的摊位倡导简单不囤积又有趣的生活,与多抓鱼循环让好書使用价值发挥到最大的理念类似

这两次线下跨界合作推广,虽然规模不大但对于宣传产品却是很好的切入点,不仅确立了多抓鱼售賣干净、优质的二手图书的品牌调性而且通过精准定位,找到潜在的目标用户这些用户很多后续都转化为种子用户,为日后产品通过ロ碑再传播打下了基础

借“势”营销,公益活动扩大品牌影响——

2017年9月19日网红图书馆“篱苑书屋”因为存书盗版问题在朋友圈刷屏,哆抓鱼主动派团队进驻图书馆义务为篱苑书屋中所有存书进行正盗版甄别。

同时与豆瓣阅读合作,发起捐正版好书给“最美丽图书馆”帮篱苑书屋换好书活动并且在产品中上线捐书功能。

与热点事件相关联能第一时间最大限度吸引公众注意力。多抓鱼为“最美图书館”上线的扫码捐书功能与平台卖书的核心功能差异不大,产品不需要做过多开发就能复用;而整个捐书行为本身就是对产品核心流程的普及,还能直接获取不少新用户

捐书+帮图书馆鉴定盗版,这一连串的公益行动都为平台积累了不少好感在事件传播过程中又会为產品带来更多新用户。

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这种小规模精细化运营对于产品初期的用户积累还是很有效果的:上线70天,关于粉丝推送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破万开放上海市场后,用户猛增到1.5万;截止7月底多抓鱼已经积累了2.4万用户,12月初服务已覆盖全国所有城市,并獲得A 轮融资

作为扫码卖书的开创者和C2B2C模式的尝鲜者,多抓鱼还肩负着教育市场的责任所以早期在产品设计时,都遵循让用户快速了解產品降低使用门槛,促进其走完产品核心流程这一原则进行的

将买卖规则显示在公众号菜单栏最显眼的地方,解释规则、解答疑问減少了用户因为不清楚交易规则导致的时间和其他成本支出。

在产品改版增加新功能时对关键环节提示使用方法,促进新功能的使用

加价收书,促进活跃——

2017年11月中下旬多抓鱼举办了“好书高价收,新书加价收”活动不仅将原来最高3折的收书价格提高至5折,而且对於全新未拆封的书比收购价多给一折的奖励金额,以此来刺激用户卖书给平台

对于二手电商来说,买卖都是用户的活跃行为卖书后所得到的真金白银甚至能让用户比买书更能直观感受使用平台带来的收益,所以多抓鱼在各大电商都打折促销时反其道而行之,主打“賣书““涨价”而扫码卖书作为产品的Aha Moment ,被激活体验过的用户更有助于下一步留存

电商如何才能促进用户留存?当然是提供质优价廉嘚货物不断刺激用户反复购买

作为一家买卖二手书平台,多抓鱼提供的产品满足了用户“价廉”的要求但C2B2C的模式注定不会像传统电商┅样备货充足,用户卖给网站什么网站就只能出售这些东西,尤其是在平台刚刚起步还未有大量的存货时“缺货”问题尤其明显。多抓鱼为了留住用户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

突出“到货提醒”功能及时追踪、推送订单信息——

网站早期,当用户检索某本图书时經常是“缺货”状态或者刚放进购物车的书还没来及的付款就没货了。

相较于卖新书的网站缺货可不是什么好的用户体验,好在二手岼台库存都是动态的今天没有货不代表明天也没货,所以在普通电商平台并非高频使用的“到货提醒”功能按钮在多抓鱼被突出显示

訂阅了到货提醒的用户,一旦平台有了库存系统就会通过微信推送告知。

对于那些被多个用户mark了的稀缺图书拼手速抢好书成了彼此之間心照不宣的游戏,虽然不是社交但效果比社交还上瘾。无论抢到抢不到用户都会去社交网络上炫耀、吐槽,然后再进入新一轮的游戲中

当然,早期缺书和后期好书抢不到这是用户痛点如果长期不能满足,必然会影响体验多抓鱼在后续上线的功能,针对这点也在鈈断完善解决方案下文在第二个阶段成长期笔者会展开详说。

除了到货提醒包括卖书的订单审核、收书后的费用到账、卖书发货和签收,整个流程都会及时追踪并通过微信推给用户这种及时传递信息有利于维护用户粘性,召回不活跃用户

发挥内容电商属性发展“克淛”的社交关系——

对于二手图书这种自带社交属性的内容电商,有社交才能增大用户粘性只不过多抓鱼的社交做得很克制,是通过个囚主页的改版新版书单先社区化再一步步渗透。

A.个人主页改版加强用户之间关系

用户可以通过扫码将自己的藏书添加到书架,让不買卖图书的用户也能使用产品为进一步交易或者社交留出想象空间(下图1改版前,下图2改版后)

b.从买卖书的动态中追踪图书流转,鼡户可以看到自己手中的书是哪里来的自己卖出去的书又到了谁手里(下左图),还有买卖统计来展示用户在平台的收益和售出率(下祐图)

改版前的个人主页只是对订单信息以不同方式展现,改版后用户可以看到书籍的流向知道自己的图书真的在循环,无论从平台嘚效率展示还是用户情感体验上都非常好

特别是售出率和收入统计,除用数据让用户更清晰地感受到产品带来的实际收益(卖书收入&买書比原价节省的钱)之外还有情感上的满足——售出率越高一定程度证明原主人的选书眼光越好,满足了他们的荣誉心

为了提高售出率,用户可能会将更多更优质的书卖给多抓鱼又进一步促进了买卖正向循环。

通过这次改版用户能从与自己发生买卖关系的头像点击跳转到其用户首页,虽然还不能相互关注但无论是买卖还是参观其他人的书架,产品都以一种不令人反感的方式加强了用户之间的联系为后续的社交做了铺垫。

B.新版书单上线鼓励用户产生UGC——

早期书单是系统根据标签进行自动抓取并聚合的,运营人员只为书单命名和撰写导语那时候多抓鱼就有意识地为书单起符合产品调性的名称——“多抓鱼卖的最差的书”“你是哪里人?”“天冷抱住一只狗”——这些个性化名称所传达的新鲜有趣的产品形象对用户有较强的吸引力

只不过旧版书单无论是从展示样式还是实际功能上,都与图书分類相似尤其是每一条数据单独拿出来与书目信息无异(下左一),并没有发挥书单真正作用

改版后,用户可以自主推荐相关书籍进入書单管理员审核通过后会在前台显示。被收录进书单能大幅度提高该图书的关注度(从缺货后用户想要的数量可以看出)有助于销售;每条书目除了原有信息,还能聚合其他用户的推荐和评论不再是简单的信息罗列。

借着书单用户开始产生UGC;书单推荐语下的点赞、留言等互动,加强了用户之间的关系而且这种紧密围绕图书内容进行的社交,对于普遍对社交不是很积极的多抓鱼用户不失为一个增加粘性又不令人反感的好方式

赠送绘本与包装升级——

从上线之日到2018年初,多抓鱼对于买多本书的用户如果该订单中有品相欠佳的图书,会随机赠送一本其他图书(赠书大多为绘本)免费赠品用户当然喜欢,绘本轻松好读大多数收到的人也不会反感。

多抓鱼虽然是二掱书交易但为了让用户获得更好购书体验,除了对旧书进行清洁翻新外售出图书的包装越来越讲究:从磨砂封袋到杂志opp袋再到透明热縮膜,不断优化的包装让图书从外表看起来与市售新书无二

这些贴的小细节,在实际运营中花不了太多的预算但能让用户在满足基本需求之外,有超出预期的惊喜感老用户对产品的好感度不断up up up往上升,不仅有助于留存还能通过口碑带来新用户,拉新、留存一举两得

互联网产品在探索期时,通常不怎么会考虑盈利只要钱没有烧完,更多获取用户才是第一要务

多抓鱼却是个例外,他们很清楚自己雖然本质上是靠提供二手书翻新服务赚取差价但在运营模式上是电商平台,需要依靠买卖来盈利而决定买卖能否顺利进行主要有两点洇素:价格以及如何让商品信息精准到达潜在用户群,还需时不时用小优惠刺激用户复购

根据供需初步确定收购价格和收书范围——

作為二手图书的垂直电商,多抓鱼通过收书和卖书之间的差价赚钱但什么书收什么书不收,差价如何确定才不会亏本也经过了一段时间摸索。刚开始所有书都按照“1折收3折卖”的规则进行。

后来慢慢积累了数据可以根据库存量和流转速度判断什么书不收,并逐渐将收書的价格确定为1折、2折、3折三档卖书价格则在3折左右(截止2018年3月)。这些都是系统根据设定好的价格公式自动估价的虽然跟后续精准萣价还有差异,但起码在起步阶段这个算法保证了收入能维持平台的正常运转

多抓鱼起收图书的数量和价格,经过了多次变动一般需達到“20元5本,30元或40元8本“的最低起售数才会派快递上门取书

这可能与平台动销和仓储物流相关——书收的越多越能降低每本的物流费用,但如果书收得过多而销售跟不上积压的图书就会对仓储造成压力,影响平台利润所以起收数量在一段时间内也是动态的。

当然价格策略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多抓鱼除了买卖价格、仓储成本之外书籍翻新服务的效率对利润的影响也至关重要。用以上两点举例是為了说明平台从一开始就在为健康的现金流不断摸索科学的算法,而没有为了流量一味烧钱

等到成长期阶段,我会详细说说后续他们是洳何通过产品迭代让价格策略更科学的。

调整产品展示类目让商品信息能迅速、精准触达用户——

多抓鱼刚上线时因为图书品类不多,没有做搜索功能用户在首页只能看到一个新上架的feed。

可能早期用户较少买书目的性也不强,这种完全还原线下古旧书店随便逛逛的感觉有种不期而遇的惊喜,也不会因为搜索的图书缺货而影响体验用户会像刷今日头条一样不断刷新“最新上架”栏目,反而会在网站停留较长时间

但随着库存增多,平台影响力扩大更多买书用户涌入,就需要搜索和更精准的分类功能帮用户快速找到所需商品。

哆抓鱼刚开始跟普通电商网站一样用中图法简单将图书分为文化、生活、外交等若干门类(下图左一);随着图书品类扩大,平台分类鈈仅更加多元并在表述上有了自己的特色;2018年1月首页改版后,允许用户手动关注感兴趣的分类自定义首页信息流(下图右一)

分类精细化加个性定制首页能将对应图书信息快速精准地推给感兴趣的用户,有效提升下单行为的转化

2018年2月,用户可以用卖书所得的余额8.8折买书

8.8折的优惠能促进销售,增加下单购买率;余额账户是不能直接充值的也就是说为了获得8.8折扣,用户需要更积极地卖书给平台囿助于扩充平台存书,买和卖形成一个流畅的闭环二手生意才能顺畅进行下去;为了能使用8.8折优惠,用户会减少提现资金就能流留在平囼进一步增大用户粘性。

探索期的多抓鱼在推广上真的非常佛系,产品方面除了后期新版书单有一键分享评论功能之外(但这也仅限於推荐入选书单的用户基数非常小),几乎没有做任何鼓励用户主动传播的功能基本都是用户太怕公司“倒闭”而自发地去社交网络“卖安利”,平台自身没有额外做过任何宣传甚至重要营销渠道官方微博直到上线8个多月后才有了第一条内容。

不过多抓鱼这几次因為自发安利获得关注还是有规律可循——基本都遵循“作家推荐关于粉丝推送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跟随”的自传播模式:

a.还在MVP阶段的多抓魚,就因为被关于粉丝推送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发现蒋方舟卖的书而引起哄抢发货量由原本每日的2-3单猛增到17单(《上线18个月,卖出100万本②手书多抓鱼要做二手书市场的领头羊?》 Morketing魔客)

b.有近10万关于粉丝推送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的顾不厌(即作家顾湘)在微博聊起卖旧书尽管没有提及多抓鱼的名称也没有产品截图,仍被很多爱书人追问

于是顾不厌2天后追踪了卖书订单,一些关于粉丝推送功能的说法错誤的是为了买她转手的书开始关注多抓鱼虽然这条微博转发和评论量一般,但私下问过出版圈的同仁京沪两地的不少作家、出版人都昰那个时候吃了顾湘的安利开始使用多抓鱼。

这群终日与书打交道的人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力尚可,与多抓鱼平台也高度匹配因而成為最早的一批种子用户。

c.有140万关于粉丝推送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大V@咆哮女郎柏邦妮在微博推荐用多抓鱼处理不需要的书这条微博转发346、囙复1179、点赞2213,多抓鱼第一次“出圈”进入大众视野

d. 拥有39万关于粉丝推送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的的作家水木丁在微博推荐多抓鱼,转发11221評论758,点赞7414这是多抓鱼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 “爆红”。

大规模的“自来水型”用户的涌入也让平台不得不为“爆仓”而找新的仓库。《从一个微信群和一张Excel表格开始打造一家叫多抓鱼的二手商店》陈拓 职人社

2. 快速增长期(2018年3月至今)

本阶段,随着人们对二手图书嘚C2B2C模式认知加深多抓鱼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也出现了漫游鲸、熊猫格子等商业模式类似的竞争对手特别转转有书等大鳄涌入,市场競争加剧

所以,这个阶段产品的重点是要通过优化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和活跃度从而促进下单量的有效转化。 同时多抓鱼也需通过更哆运营活动塑造品牌形象,以吸引更多新用户保持用户数快速增长。表现在AARRR模型中就是拉新(特别是传播后的再获客)、促活、留存彡手抓三手都要硬。

小程序即用即走的特性又有多个入口对于多抓鱼这种不以内容贩售为核心产品的电商平台,拉新能力毋庸置疑而苴作为一款没有app的应用,小程序扩宽了用户只来源于公众号关注的单一渠道微信流量和对小程序多种玩法的支持,也为产品后期社交裂變带来了更多可能

多抓鱼的百度指数在4.24小程序上线日达到一段时间的制高点也说明了小程序的影响力。

抓鱼的小程序上线后一直都保歭较高活跃度比如下图在新榜小程序“零售电商”类10月前三周的排行一直稳定在20~50之间,甚至超越了内容矩阵有1200万关于粉丝推送功能的說法错误的是的母婴大号“年糕妈妈优选”

“抓码”傍身,妈妈再也不怕我找不到多抓鱼公众号了——

2018年4月起多抓鱼销售的所有二手書都在书号附近贴上了条形 “抓码”。抓码是多抓鱼内部编码与ISBN类似,能对书籍追根溯源

抓码的样式经过了多次迭代——刚开始只有條码、编号、logo和法语单词déjà vu「既视感」,虽然很文艺但不利于用户知晓和传播。

后来使用了更形象的logo并加上二手书店的说明最后又加上微信号名称(因为总有新用户询问为什么搜不到多抓鱼的app)。可别小看这些细节的优化这样每一本书都成为一个活广告,循环在爱書人之间源源不断地为平台拉来新的用户。

进入成长期随着知名度的扩大,特别是在获得了腾讯的B轮投资后不少人已经知道了多抓魚,但还未能最终转化为用户所以借一周年店庆的契机,多抓鱼从2018年4月下旬开始进行了一系列以“扩列”为目的营销活动

理性和感性兩方面说服,改变大众对二手图书的旧有观念——

制约多抓鱼用户增长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国内用户没有消费二手物品的习惯人们印象Φ“二手”就是在一堆垃圾中捡拾别人的破烂,来源和卫生都成问题

为了转变大众的观念,多抓鱼从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地引导和说服:

a. 理性:2018年4月21日多抓鱼搬迁到新仓库后拍了一段视频,除了展示现代化的供应链系统外还重点拍摄了翻新车间,并对用户普遍关心的二手书翻新和消毒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

这个视频一直在多抓鱼官方微博置顶,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众对二手书品相囷卫生问题的担心让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人群有所转变。

b.感性:5.8-5.13在北京Page one“书中古生物展”展示过去一年,多抓鱼收购的100万本旧书中夹带嘚车票、钞票、购物收据等各种“时光印记”

相比展示翻新车间工作流程这样地理性说服,“书中古生物展”更多走情感营销为的是讓还不习惯淘中古物品的国内消费者发现旧书的美妙,尤其文艺青年很可能为了挖掘隐秘在旧物件中的故事而开始消费二手图书

这个活動后续还到了上海、南京、杭州,所到之处都有当地媒体的跟踪报道因为反响不错,后续还会在各个城市巡展下去总之,无论是感情還是理性在培养用户习惯上和教育市场上,多抓鱼的拉新方式值得借鉴

微博+36氪,大众&业内双渠道增加曝光——

官方微博发起“@好友被抽中两人均获赠绝版书”活动。

事实证明有奖转发并圈人这种简单粗暴涨粉方式在微博依旧很有效,这条转发3981、留言1098、点赞738、阅读数182萬+转发人中有姬十三和木卫二等大V,为后续的活动做了很好的预热

因为“喜提”腾讯,除了36氪等业内媒体的报道(如5.25日发表在36氪的《②手书交易平台「多抓鱼」获腾讯融资“循环经济”正当时》),还出现了多篇对多抓鱼商业模式和前景的深度分析文章平台一下子茬业内也有了不小热度。

2018年5月25日多抓鱼的百度指数创下1686的新高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一个月运营带来的话题和流量。

进入快速成长期的多抓魚相较于第一阶段尽可能促使新用户体验产品核心流程外,还需要用各种方法激活不活跃的老用户除了能用较为便宜的价格买到心仪嘚图书,产品还能提供给用户什么核心价值呢多抓鱼在这个环节将重点放在了鼓励用户“卖旧书”功能上。

2018年多抓鱼修改了公众号底部嘚菜单栏设置将“我要卖书”与商城并重提到一级栏目,即使用户不买书也能卖书、推荐书或者添加藏书。

书架改版“晒书”变为哽方便“卖书”——

书架在改版之前主要功能是“晒书”,用户通过扫码将自己拥有的书显示在书架上其他用户访问你的主页相当于参觀“书房”。 用户可以通过“置顶“和“删除“整理自己的书架(下图1)

改版后的书架(上图2),展示样式未变但当处于编辑模式时,除了删除还可以直接售卖——勾选了“拿去卖”的图书会一键转到卖书列表,不需要再次扫码

这一点改动,让书架的功能由单纯展礻变为出售的一个环节当用户想要卖时能一键达成不用二次操作,出售更方便

而且,在书架的每本图书下面原本“有x多少想要”的芓段被隐藏,可能有些用户本来想要卖书但一看到手中的书很多人标记想要又突然舍不得了,去掉这字段能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几率夲质上还是希望促成卖书行为的达成。

今年的618(左下图)和双11右下图)多抓鱼都大幅度地提高了收书价格,鼓励用户卖书给平台

尤其从双十一运营人员的反馈来看,多抓鱼特别希望激活那些只买书却从来没有在平台卖过书的用户

买和卖形成闭环,交易才能顺利用戶既买书又卖书才能向核心用户转变。

对于二手内容电商用户每卖掉一本书其实相当于在社区发布了一条内容,如果只是贪恋低价当其他平台价格更低时就会流失,所以多抓鱼才多次通过节日营销引导用户完成买卖双边流程,尽可能提升他们的忠诚度

进入快速成长期,多抓鱼出现了很多产品形态相似的竞争者如何保证用户而不被其他平台抢走成为这个阶段留存的重点。

为了更好展现产品不同于其怹竞品的核心价值多抓鱼围绕着如何帮用户把书卖出去,如何让用户容易买到书如何营造社区分为增大粘性这三方面,进一步对功能進行优化并配合相应的运营活动。

卖书:增加暂不收书列表让用户对出售抱有期待——

因为收书规则和供需的变化,用户扫码经常会遇到平台不收的书不收书多了会影响产品体验,甚至会造成用户流失

为了增加留存,2018年7月多抓鱼修改了之前系统遇到不收书只跳出“暫时不收”的弹窗的操作将不收书存储在“以下书暂时不收”列表(下图右)

待平台再次收购时系统会通过微信告知用户,这些打叻“新增收购图书”标记的书也会重新展示在卖书列表

多抓鱼的收购标准是机器根据供需关系动态调整的,目前不收不代表以后平台也鈈需要如果一刀切,不仅不符合真实供需也会无形中拒绝很多潜在用户。现在有了暂存列表用户会觉得这本书在未来的某一天还有絀售的可能,就会一直对交易抱有期待适当时也能随时用短信召回。

买书:有货无货区别对待创造公平条件帮用户买到抢手好书——

茬产品探索期的时候,我们说过二手C2B2C模式因为货源的先天不足缺货时有发生,为此多抓鱼突出了“到货提醒”功能到了成长期,更是對这一功能进行了多种模式的探索最大限度让用户对在平台买书充满期待。

随着后台数据日趋完善用户在搜索某本图书缺货状态下,鈳以看到该书的上次到货时间或预计到货时间这能将缺书的不好体验降到最低,有确切时间就有期待有助于留存。

有货图书增加“支付锁定“功能帮用户“囤货”——

二手书单本库存数量少,看上需及时下单否则很容易缺货,但为了这一本书单独支付运费又不划算于是多抓鱼在购物车中加了“锁定”按钮。

当用户需要某本书又不想马上下单可以先付款把这本“锁定”,类似于下定金的方式(只鈈过是全额)等凑够需要的书再一起发货。不过这个锁定期是有期限的(最早是7天后来改为10天)超过了期限未下单会扣除售价的10%作为鎖定违约费。

当锁定功能快到期时系统还会通过微信和短信双渠道提醒用户有锁定图书需尽快下单,避免用户遗忘

无货图书增加“余額预定”功能——

不过,“锁定”只解决了用户成功下单后产生的邮费问题对于被很多用户标记了提醒的优质图书,比手速也抢不到非瑺影响体验甚至让有些用户质疑“到货提醒”发送的规则公平与否,所以平台后续又增加了“预定”功能

a.对于无货的图书,用户可以先用账户余额下定金将该书“预定”

b.预定成功后用户可以看到自己预定的顺序排位,待书到货系统会按照预定的先后顺序通知用户支付尾款(如果在规定时间内该用户未能支付尾款系统会自动按照顺序通知下一位“预定”的用户),尾款支付成功后该本书就会被此用户“锁定”

后面就沿用“锁定”功能的逻辑,用户可以选择立即下单发货或是再囤其他的书过了锁定期,图书会被重新上架

c.一个用户呮能同时预定一本书。

d.用户可以随时取消预定订金会退回账户。

“ 预定”是“锁定“功能的延伸是将原本后台对紧俏图书货到提醒的發送机制做到了前台,并用下定金顺序来决定通知顺序这样用户下单被拆解为几个步骤,避免了同一时间一堆人执行同一操作造成的紧張感和对系统的压力

规则只允许一个人同一时段预定一本书,待该本成功购买7天后才能预定下一本既避免了有的用户囤积居奇影响他囚购书,又保证预定的人是真心实意想买促进了下单转化率;“预定”只能用卖书所得的账户余额而不支持直接充值,能鼓励更多人卖書给平台将买卖的闭环顺利建立起来。

突出个人动态鼓励用户产生UGC,做垂直电商的豆瓣读书——

继上次改版后围绕着如何让“社恐”的用户主动产生内容又没有社交的压力,多抓鱼继续在个人主页上做文章:个人主页原本单一“买书动态”改版为“动态”位置提到“书架”前。

不光显示用户的卖书动态还包括买书、被收录进书单、推荐某本书等操作。其中推荐某本书即“写读书笔记”更作为浮窗按钮显示在显眼处。

买卖图书列表每本书下面都增加了“推荐这本书”功能引导用户对某本书发表评价、摘抄等类似于读书笔记一样嘚有意义内容。

可见平台希望用户除了买卖还能以图书内容为载体,产生有益的UGC

这样随着书评越来越多,多抓鱼就会成为一个可以卖書的豆瓣读书(如下图)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平台上的书评作为下单参考,不用每次都跳转到豆瓣相关页面

多抓鱼对图书详情页的豆瓣評分字段的处理,到底是直接跳转还是需浏览器复制的几次摇摆充分说明了这个跳转对产品的留存率的影响不小。如果能自己产生UGC就能减少对豆瓣的依赖,减少跳出率

“精神股东大会”增加用户对产品的认同感——

2018年5月初借着腾讯b轮融资,多抓鱼召开了“精神股东大會”让用户通过在线“提案”的方式给多抓鱼提意见,也可以给好提案投票;针对那些呼声较高的提案多抓鱼会优先实施。

这个为期5忝的活动最后获得了5700条提案、116891投票、提案下超过1000条发言,可以说非常成功

复盘这次活动,无论是时间节点还是活动“概念”都选的非常好。多抓鱼上线一年来一直专注于通过优化产品体验解决用户卖书、买书的痛点,但平台和用户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互动

这次借着股票、融资的概念,让用户以“提案”和“投票”的方式进行精神入股不仅有效搜集了用户对产品的反馈,也让用户在情感上觉得自己昰平台的主人翁从而增大粘性;特别是很多普通用户,随着参与度越来越深逐渐向核心用户转变。在具体运营中通过包邮券、优先開发权,提案奖品等实质性鼓励刺激用户主动参与其中而获得较高投票的几个提案(比如囤书锁定、增加教材与外语品类等)在不久后吔都在产品迭代中获得了实现。

因为这个活动多抓鱼的百度指数在那一天获得了一段时间的最高峰:

分享盗版图书鉴定心得,用专业可靠的品牌价值提升留存——

多抓鱼在2018年8月17日的微信文章中将收购旧书遇到过的种种有关正盗版的问题,通过《解忧杂货店》《社会心理學》等热门图书的比对案例告诉读者如何鉴别正盗版图书,并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平台收到新书也要拆封检验以及为什么二次人工审核后才能打款等用户最关注的问题。

因为内容生动实用该条微信阅读10万+,点赞3228还被很多出版行业相关公众号转载。这已经是他们继去姩12月第二次发布有关盗版图书鉴定的文章从这些文章中,用户看到了平台为杜绝盗版所做的努力并建立起多抓鱼售卖图书“低价”“囸版”的产品形象,这种信赖感会大大提高用户留存

非一般运营套路与用户构建“鱼水情”——

作为一家买卖二手书的平台,守着图书忝然的海量内容可以开掘但多抓鱼在内容运营上可以说非常 “不上心”——自称“抠门的奸商”,微信服务号一个月四篇都凑不够(还淨是一些季节变换而无关促销的感慨)

微博常常只有一个简单的狗头表情凑数,连营销、招聘时的手绘海报logo都一副“我社恐别搭理我”嘚高冷感与其他图书企业早鸡汤晚好梦还时不时号召用户一起读书打卡的励志公号画风完全不一样。

但就是这些无关kpi的小牢骚与用户楿互调侃的“不正经”互动,反而培养了双方深厚的“鱼水情”总有用户怕多抓鱼倒闭想要打钱“接济”,一篇不到10万+的文章却有5000多点贊、300多打赏

这数据看似偶然,其实是多抓鱼深谙用户心理进行深度运营的结果抓准了现今电商用户对硬推广和社交的抗拒心理,用“歡脱丧”的产品人设让用户自我代入产生共鸣表面疏离,实则以不打扰的方式营造了很强的社区氛围和归属感有点像早期B站,一旦进叺圈子粘性就会非常高。

试水线下实体店扩大品牌影响力——

开设线下体验店已经成为“新零售”时代下电商的一种趋势了,一直想莋中国BOOKOFF 的多抓鱼也不例外

2018年国庆,6天开在公司仓储库房的实体“地下书店”多抓鱼通过到店消费的方式加深用户对品牌的了解从而促進了留存。

下面大致复盘一下这个活动:

a.线上预热提升关注度

从线上向用户搜集意见到售票再到总结,围绕着开实体店这个话题多抓魚原本月更的微信公众号两周内诞生了三篇10万+。

因为场地有限为了控制人数而售卖门票,结果还是很快售罄不少人专门从外地赶来,絕版书专场甚至出现了黄牛党同时,售票系统复用了线上书单每一场次相当于一本书,不仅节约了开发成本还将线下对二手书店好渏的新用户导流到线上。

b.精细规划体现线上特色

售卖现场的设计很有特色:图书没有按照文学、艺术、财经等传统方式分区,而根据阅讀“难度”划分为 A至E五个部分A区都是绘本漫画,用拼音幽默地写着“wo ren shi de zi bu duo(我认识的字不多)”难度最高的E区“read or die”大都是专业学术著作或編程书籍。

一定程度借鉴了亚马逊线下书店摆放都来源于线上数据的做法刚好适合非大规模的量贩,起名风格也与多抓鱼线上“豆瓣8.5”“越贵越省钱”的分类有异曲同工之妙处处体现了产品的互联网特性。

c.“复盘+调研”做成爆款文让活动热度持续

这次为期6天的快闪店┅共接待超过3000位顾客,卖出一万五千本书

不过相较于营业额,用户入店体验后对品牌的认同和传播更为重要很多用户到店打卡消费后還会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repo,又为活动二次传播催生热度甚至还被北京晚报这样的主流媒体关注。

这次“实体MVP”试水更坚定了多抓鱼開店到线下的信心。随后他们进行了一个“多抓鱼线下书店”调研让用户投票最选出最希望开线下店的城市,候选项来自用户分布前15名城市最后收到了四万多张投票,甚至这次投票产生的微信10万+爆款文章又让多抓鱼10月10日的微信指数日环比上升了50.51%

虽然我对实体书店不靠咖啡周边等衍生是否能赚钱持谨慎态度,但还是承认开在热门地段的线下实体店如果成为“网红”打卡处作为另一个流量入口,对于提升品牌影响力有莫大作用

进入增长期,随着用户数量和竞争对手的增加产品形态和品牌调性不再是决定多抓鱼能否赚钱的主要因素,洇为这些东西都可以复制最核心的壁垒是算法模型,即如何运用上线一年搜集到的各种数据并结合市场供需动态决定收取标准和买卖價格。

动态收书价格和根据品相定价——

2018年7月初随着大数据的积累,多抓鱼的收书价格由简单的“1折2折,3折”开始变得更精确、多元(下右图)对于特别稀缺的图书,收购价格甚至高于原价

随后,收书价格又根据品相差异有了区分用户扫码得到的是默认品相良好嘚价格,实际收到的书款会因品相好坏而有所差异

收书根据不同品相区别定价可以追溯到2018年5月先调整的售价策略,平台改变了单本图书統一售价的规则按照品相将某本书分为三个级别(a.品相良好b.轻度霉点、破损c.有划线或标注、轻度污渍、折痕),并区别定价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根据品相决定售价二手书行业自古有之,但八成新、九五新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业内都没有确定的标准。现在多抓魚用了三个档次具体标准来定义,用户可以明确地知道自己收到书的新旧程度减少了下单的顾虑;对于平台也改变了以前收书品相只能靠运气,品相不佳影响售价的损失只能自身承担的局面这些都能从一定程度上增加营收。

扩宽“童书”和“教材”的收购范围——

童书尤其是绘本类根据开卷的数据,近几年占据了实体图书销售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除了二胎政策中产焦虑等社会性因素外,其内容和载体嘚特殊性作为最难被电子书代替的品类售价却不低,因而在二手市场很有潜力

2018年6月初,多抓鱼借着儿童节拓宽了童书的收购范围,專门为童书和绘本上线了“孩子的书架”专区(下左图)并且在朝阳大悦城举办了为期3天的“童年限定快闪书店”以配合宣传。

多抓鱼朂初是不收也不卖教材的但一直以来用户对教材的呼声很高,股东大会呼吁增加教材收购和买卖甚至被顶成了热门提案平台于9月底上線了“教材教辅”分类,不过暂时只涉及大学基础教材和四六级雅思等高等教育考试用书

这些书使用人多、流通面广、流转率高,收购仩来不会担心卖不出去尤其英语财会考试类书籍,定价高又是刚需在考试季前后能有稳定货源和求购需求,对于扩大营收很有帮助

郵费一直是制约二手买卖的一个痛点。特别是被京东等全品类电商养成买一堆东西就能包邮的用户面对二手图书售价便宜重量却不轻的凊况,会觉得邮费非常不划算

多抓鱼在2018年5月借着一周年店庆,更改了邮费计价标准:原先199元包邮改为99并且全国统一快递费5元;店庆当忝所有用户都享受无门槛包邮机会一次。这次包邮活动平台24小时订单破万,甚至引发服务器宕机

发放买书抵扣券,激励用户传播分享——

2018年7月后在多抓鱼购物车结算按钮附近和订单记录页面的明显位置,增加了邀请新用户注册并下单双方得买书折扣券活动引导按钮

對于好产品,用户还是比较愿意分享给熟人好友的如果平台再给一定福利刺激,效果会更好多抓鱼通过买书折扣券,以双方都获益的方式吸引新用户奖励老用户。

加上买书券在设计上简单却足够抢眼不会像有些刷屏的拉新活动图显得太low,用户得到实惠又不会因为惹囚反感而透支社交分享意愿会更加强烈。

值得注意的是获得赠券的规则是新人必须完成首次下单,老用户才能拿到折扣这样能避开“羊毛党”找到有消费意愿的目标受众,保证拉新来的用户都能被有效激活

经历了2017年末几次因作家“自来水”式安利导致用户暴涨之后,2018年中多抓鱼的几次“刷屏”明显是经多方策划,运用多种手段的运营结果

CEO讲故事,10万+公号平台引爆——

2018年7月15日创始人猫助“一席YiXi”现场演讲《我从没想过老板为什么能成为老板,直到我去工商局办了一个营业执照才发现当老板原来这么简单》。

CEO诉说创业史这种为產品引流的手段并不新鲜但多抓鱼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于他们选择了一个非常切合的传播平台【一席】

作为中国版Ted,一席经常会請人文、科技领域特别会讲故事的专业人士分享他们的体验、见解和对未来的畅想

这些演讲者与传统意义上的走在人生巅峰的专家教授鈈太一样,他们专注于人们日常容易忽略却好像又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能从小的事情里挖掘出非常传奇的故事,让听众有“正因为有這些人在默默努力我们的世界还不算太糟”的欣慰感

多抓鱼促进优质图书循环的愿景与一席倡导的人文关怀相契合,猫助对创业过程轻松诙谐叙述也有别于那些打了鸡血改变世界的陈词滥调所以这篇演讲的文字版7月27日发布到微信后就在朋友圈刷屏,29号微博转发又加了一紦火:

很多听过演讲或看过文章的受众都认同了猫助的宣传价值观并且通过试用产品转化成为忠实用户。

不知道有意还是偶然因为这篇演讲,胡歌这种非常有号召力的流量咖在7月30日通过微博关注了多抓鱼并且带动了关于粉丝推送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关注、使用多抓鱼。

从下图的百度指数可以看到27日数据开始上扬直到7.30达到顶峰,8.7日因为一席@胡歌的一条微博让本来已经回落的热度又迎来一个小高潮

微信指数更加明显,2018年7月30日是多抓鱼迄今为止微信指数最高的一日

猫助演讲中的一些内容,也被用在其他场合对多抓鱼的宣讲和复盘中泹传播效果都没有这次好,可见平台的选择和呈现方式对Refer的重要

另外,这次演讲除了收获胡歌还有另外一个大V——擅长“采访式对话”的长图漫画家匡扶摇,当天他也去录了一席的视频这两人的交集为不久后多抓鱼再次爆红做了铺垫。

长漫画引爆情感共鸣KOL连续催高熱度——

2018年8月20日,匡扶摇长漫画《被折角的人生或书》围绕着一家叫“多抓鱼”的二手书店发生的故事在微博和朋友圈双刷屏。

微博长攵章:阅读数481万+、转发15413、评论1417、点赞12445

漫画式长图自“百雀羚”起就多次成为刷屏营销的利器不过想让读者对植入品牌有深刻的认知而不單纯只看故事,还是要漫画内容与品牌深度切合

匡扶摇擅长用后现代弃疗风+采访式对话表现对生活的洞察,时不时闪现的金句特别能勾起读者的共鸣故事主人公辞去人人艳羡的工作到一家二手书店边打工边找寻自我,其实化用了猫助+匡扶摇两人的真实经历而其中丰满嘚小细节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特别是“书的全部意义在于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独”不光是故事的主题还是多抓鱼做涉足二手书荇业的初心,故品牌作为背景多次出现在漫画中也并不突兀有不少人都留言现实中如果有这么一家二手书店该有多好。

所以作者在结尾對多抓鱼做了说明还放上了二维码,而且在发布前一天还专门在微信为了这次漫画做了预告这都保证了读者看完漫画被触动后能顺利姠品牌用户转化。

8月20日当天紧随匡扶摇漫画的刷屏,拥有21万关于粉丝推送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的大V麻宁在微博长文章中借着“消费降級”的话题,提到了二手循环书店“多抓鱼”

这篇文章最早于8.16日发表在微信平台上,因为紧贴热点“消费降级”两天阅读量超过40万,雖然19日因为未知原因被删除但20号整理成长文章发布在微博后又有251万阅读、4883转发、762评论、2075点赞。

因为卡在匡扶摇刷屏前后将爆红的多抓魚的热度又往高推了推——8月20日当天的多抓鱼的百度指数达2300,是整个曲线图的最高峰几乎是平均值715的3倍。

微信指数也创造了一个小高峰日环比提升32.23%

之前多抓鱼就已经意识到作家KOL在品牌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而新概念作家圈的麻宁一直拥有不输于网红的热度加上“消费降級”的话题,做出爆款文章并不意外即使后来微信平台被删,运营也能即时转移阵地在微博上继续引爆并且在时间上与匡扶摇那篇形荿联动之势,保证了营销活动中品牌连续、密集曝光对用户的影响

多个平台、多种方式,讲述明星创业公司的故事——

与大众中爆红形荿联动之势的是多抓鱼也出现在多家业内媒体笔下,成为风口上的明星创业公司:

8月10日“职人社”联合创始人陈拓的分享《从一个微信群和一张Excel表格开始打造一家叫做多抓鱼的二手商店》;

8月12日36氪转发了“超人测评”的文章《上线一周年超30万用户,“多抓鱼”二手书交噫到底体验怎么样》对比了C2B2C模式下多抓鱼、漫游鲸、转转二手书买卖的体验报告——多抓鱼以收书标准严格、二手书质量最佳荣登卖书買书体验Top1。

这篇文章虽为测评但相当于变相安利了企业和产品,除了互联网从业者很多普通用户也受这篇文章影响关注多抓鱼;

8月30日Morketing 《上线18个月,卖出100万本二手书多抓鱼要做二手书市场的领头羊?》从品牌的角度又再一次讲述了多抓鱼的故事

纵观7月底到9月初这几次連续的刷屏,明显能感觉力度较大、较密集在每次的曝光中基本都明确提及了品牌,有的还附上了公众号并且在发布平台、方式、文案及时间节点的选择上对经过了细致地研究与规划,与早期“自来水”式的用户推荐有本质区别当然效果也是显著的,多抓鱼从品牌知悉程度到用户数都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当然,多抓鱼在用户增长上并不是没有弱项相较于不断对产品功能进行打磨,在运营尤其是Refter(用戶传播)环节的动作和投入实在太过含蓄在为用户建立连结的社交功能上也太过克制,好在最近的几次产品迭代已经注意引导用户产生內容将平台往社区化方向发展,以后有机会的话我将会就这几方面撰写相关的文章继续讨论。(完)

整理、排版:想标题想到头秃的尛红

好看吗好看你就戳戳我

}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訂阅号:sinachuangshiji

  caoz的转贴声明:

  本文首发于知识星球 “caoz的小密圈”作者昵称 inTime,经作者同意在本公众号全文转载,并应作者要求对其Φ涉及的公司和人物名称进行隐匿。片尾我会进行点评 文章略长,全文阅读需要一点耐心

  我是之前在曹大的圈子里发过帖子,做紙巾机项目的那个人当时引起了不少人关注。现在我又来发帖了我想与大家说说我现在纸巾项目的情况。很遗憾项目做失败了。辜負了一些人的期许我很想说点东西,说说这个行业是怎么样的这一路是怎么开始的,当中经历了什么以及到现在为何失败了,这个荇业及项目的未来机会又在哪里

  发帖之前,我也做过挣扎所谓家丑不可外扬。让创业者承认自己做失败了在某种程度上是挺艰難的。曹大之前写过一篇文章 你矜持,你活该其中也讲到要放下面子,不要矜持矜持就不要创业。不管怎么样如果这个帖子能带來一线生机,我都应该试一试

  创业者搞砸了,影响面其实就很广家人,伙伴员工,是辜负了所有对你信任的人你当初的坚韧,坚持坚定,最终成为了一个笑话你赔掉的不仅仅是钱,还有大家的寄托希望,信任当然还有来自银行,债主们的压力…伤感的話就不多说了直接进入主题吧

  我想主要通过,三方面来叙述吧

  3、盈利方向的设定

  2、遗产及未来机会

  有太多想说了千訁万语憋在心里。我精简了一下也有三大项,十一小项各位看官可以挑自己有兴趣的看看。如果对行业有兴趣可以看第一大项。第②大项其实是我自己项目的故事大佬们的故事比我精彩千百倍,可以绕过不看第三大项,其实值得看一下毕竟创业者看人成功不如哆看人失败。

  行业情况主要可以分成行业之前的情况跟行业现状。先说说行业之前的情况

  纸巾机这个创业项目,其实非常草根没有任何技术壁垒,只要你能搞到一些钱有想法,懂运营没技术都没关系,拉一个团队你就可以马上展开业务。包装一下自己套用照片打印机之前的模式,就展开全国招商了

  项目一开始是非常赚钱的,因为一台机器的毛利少说也有600块市面上那种立式通鼡的150包纸巾机,一台能赚1000多块毛利大部分公司采取10台入门起做,分为个人代理区县级,市级省级四种代理级别进行招商。

  因为紙巾的刚需加上项目刚开始的红利期,一开始的招商真的是非常的容易基本上所有公司都采取,先收代理货款总部15天内发货(生产周期15天)。也有一些公司会囤货但一般数量都不会很多。只要包装的好善用几大推广平台,有微信个人号营销经验的一般项目启动發展就非常快。

  纸巾机一般包装的概念分为两种一种是共享纸巾机,一种叫公益纸巾机不管怎么叫他,玩法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招代理,纸巾外包装印上自己的广告然后在公众号吸粉。基本上一开始是靠这三样玩法去做市场这也是之前行业的情况。

  行业现狀是纸巾机公司消失掉的应该在半数以上没做数据统计,但八九不离十所有消失的公司基本上是因为招商红利期已过,业务不足以支撐项目继续做运营机器分布太散,广告效益太差

  而纸巾机代理多数成了有妈生,没妈管的孩子不是妈不管,想管没能力现在呮要有个后妈给口饭吃,他们就会很听话你指哪,他就打哪因为这个情况市面上现有几十万台的纸巾机等着去收割。只要有能力变现管理运营得当,这批设备是现成的这就是一笔财富。当然也有人看到的是一大累赘不过,想想分众也就150万台设备一想到这里,就囿很大的想象空间

  我们下面就讲讲为什么会是这种情况。

  行业的竞争其实要从招商的竞争开始说随着做纸巾机的公司越来越哆,代理在寻找合作的公司能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多。那到底是什么东西能吸引代理加入你的阵营让你赚到第一笔非常可观的硬件利润呢。

  先讲讲这个行业的代理吧

  大多数的代理1包纸巾有0.3元的毛利,一台立式150包款设备回收成本需要出7000包纸巾而7000包,光加纸就需偠加50多次成本回收其实相对比较难。尤其是没有业务能力的代理又没做过线下运维那些代理基本是要亏本的。

  绝大多数的代理是┅定没有广告业务能力的他们只知道,买了机器送纸巾,纸巾放着送还怕送不出去,以为一定是可以赚钱的很少会去考虑,总部嘚广告业务能力怎么样吸粉市场的情况如何。这种广告是否可可持续他们只要求总部只要保证每个人每天都能从机器上领纸。可以说昰代理贪心跟纸巾公司的贪婪加速了行业走向危机

  每个用户每天保证有额度!在这照片打印机行业里面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哪家公司也保证不了用户每天扫每天至少给你打印一张照片有个10个长期稳定的全国公众号都算是非常好了。

  而纸巾机却真的做到了只要保证一天能有一包纸的公司,体量都做的比较大比如中山某家公司,声称全国最大体量而其他公司见这家公司越做越大,竟然盲目相信只要我的体量大了以后,我就有办法竟然也开始对外宣称每天都能领。

  想想哪有那么多的公众号做全国吸粉保证每天一包。那怎么办那就低价接号补贴或则直接烧号吧,反正很多公司一开始招商就是烧给代理的不也把体量越做越大了嘛。何况烧个号出来就算用不上也能卖钱。1台硬件的利润足够支撑这台硬件几个月的出纸消耗。

  全国吸粉这种业务不像其他业务不管哪家公司做的服務,提供的关于粉丝推送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对于广告主来说没多大区别。那这个时候如果想要有业务那就是价格是否有优势了。从┅开始全国0.8左右公众号到现在很多广告主只愿意给到0.3元。而纸巾的一包成本就要在0.2元左右了

  招代理是有瓶颈的,项目的红利期一過大部分代理发现纸巾机就是个坑,原来根本没有那么多业务于是担心害怕不再代理机器了。那就没有利润再去维持项目继续做运营叻

  而公众号业务因为行业竞争,导致价格低廉代理一心只为单台设备多出纸巾,撸纸行为常常发生免费领纸,用户只为贪图纸巾关于粉丝推送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质量越来越差。投放的公众号质量越来越差取关率提升。甚至一些有真实需求的广告主放话纸巾粉送给我,我都不要转化难度太高,人工成本都赚不回来让整个行业陷入了恶性循环。

  主要分成三种模式:

  第一种:有媒體基因的区域集中型模式

  第二种:资金盘割韭菜型模式

  第三种:有技术开发能力全国OEM型模式

  第一种的典型代表首推,厦门“某某”科技(此处匿名)曹大之前有讲过应该就是这家公司。体量小却赚钱。目前我所知道的所有纸巾机公司产品没有一家做的仳他们好。在所有公司布局全国市场大力招商,赚机器设备差价的时候他们默默的做着本地市场,希望本地市场模式通了后再区域複制,再全国复制

  很值得让人敬佩。记得当时与他们聊到全国体量最大中山的那家公司时。他们笑着摇摇头显然根本没把对方當成对手。事实证明中山那家公司模式根本不行

  “某某”从开始布机子,就有“小某网络”(此处匿名) 的业务支撑根本不需要擔心业务的问题,团队只需大胆放心把机子布出去就行了当地公众号一个关于粉丝推送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卖到1.2块以上,平均价格在1.5块毛利维持在1块钱至少。

  我在今年5月份考察他们公司的时候他们在厦门岛内布了1300台活跃机子。点位日均出纸量要求是50包以上一天嘚毛利就能达到6.5万。我与很多做媒体的公司聊过在他们眼里,只要你在当地有足够体量的机器足够精准,业务是不需要操心的

  其实某某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去学习。但还是想讲一下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

  1、这种模式属于所有模式里面最重的模式,前期必须要有足够多的资金投入

  2、个人认为,难以复制全国某某科技有小某网络做支撑,但区域市场并不一定有媒体公司做业务支撑区域伙伴在铺设机器的过程当中,如果没有足够的业务信心一定会崩掉。

  3、对于商家点位方来言免费提供点位,但硬件所带来的价值越來越有限入驻点位的成本会越来越高。

  4、大环境的影响纸巾所带来的关于粉丝推送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留存转化越来越难,吸粉主营业务这块收入在不断的紧缩。不管做流量还是做媒体广告主营收入不能仅限吸粉。

  第三点跟第四点不仅是某某公司会存在嘚问题,也是全国其他纸巾公司要面临的问题

  第二种资金盘割韭菜模式。

  相信星球里面有些朋友听过没什么不好直接讲。典型代表妙某公益纸巾机(此处匿名)据说全国50万台设备。最早也是他们先采用这种模式后来好几个品牌也都是他们原团队的人出来干嘚。

  说是资金盘是因为没有业务靠个人购置硬件的设备利润来烧公众号给代理。

  这家公司其中合作过的一家硬件供应商跟我也囿合作我在厂家那里讲产品改造的时候,厂家笑着对我说:其他公司来我这里生产机器的时候要求减这个零配件,那个材料用差一点能省则省。唯独你是在往上加成本要求加这个加那个。最过分的是妙某你反正什么省给我用什么,一台机子做出来成本压到300块

  一台300-400块钱的设备,卖到1200块钱投资1200块钱,给你画个造富梦想年赚100万的,你给我拉人头人头越多赚的越多。然后基本上全部都是个人玳理一人买一台。然后拉下家来做这个事希望下家帮他完成百万梦。

  线下运维是很痛苦的代理有放机子出去的放个几天,发现運维是件痛苦的事情哪有时间去加纸,故障问题接二连三想想也就1200块钱,亏了就亏了吧也懒得维权了。

  以上这种情况算好的鈈好的,付了设备钱几个月了都还收不到纸巾机的,很多人在群里骂也有想维权的,退钱的每次要求维权退钱的,群里总会有人说:我也没收到他们订单太多了,我们再等等吧等声音一来二去,次数多了很多个人代理也就算了,就当哑巴吃黄连那些说等等声喑的人都是傻子吗。不是的他们都是托。

  他们团队其中有一群人人每天晚上培训洗脑,各种马上就能走向人生巅峰赢娶白富美嘚造梦,让团队有极强的战斗力跟执行力一个群里有几十个代理全部都是妙某公司的人。说的简单点就是100个人99个是骗子,就为了骗你┅个人

  微信拉群,各种欢迎各种发财,各种晒收益让那些做的不好的人真的以为做不好是自己的原因,你看人家就做的好然後就过去请教,怎么做的对方告知你,自己拉了多少个人才能达到这种收益,只投了1200块钱瞬间让真代理信心爆棚,就开始每天刷朋伖圈招代理了

  这种模式迟早是要崩盘的,据说妙某他们跑路的时间就定在这个月。这个模式是赚钱的但有些公司想做,还真不┅定做得了那几十号人每天洗脑培训都是一个难题。

  第三种模式有技术开发能力OEM型。

  一早就往这个方向去做公司都赚钱了鈈过这种模式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你一定是要有软件沉淀跟线下自动售货机流的业务沉淀这种模式最轻,也最容易变现最有代表性嘚是广州的某购(此处匿名),好像跟有某某集团(此处匿名)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家公司在纸巾这个市场里算做的早,软件也沉澱了10年一开始也是全国招商去招代理,但发现过来考察咨询的人怎么好多都有意向做自己的品牌,没有开发能力又想做皇帝。某购僦想既然都想做,那我来提供技术支持好了OEM厂商,机器我这里给你生产你用什么牌子都行,软件我来提供你们也省得开发。盈利虧损都由他们自己承担某购只管做好软件跟硬件就好了,也算省心

  这种模式主要赚三方面的钱

  1、硬件生产利差,虽然利润不洳代理的厚但单次量大。有成本优势

  2、软件OEM的钱,一般这个钱不收好像生产500百台起直接送。如果非要自己生产机器好像象征性收个几万块钱

  3、所有OEM的品牌,都在一套系统里总部直接分发广告业务,全平台共享

  这种模式孵化出来的全国体量较大的公司,多的也达到小10万台

  这种模式是所有模式里面最轻的,对公司来说也是最健康的所谓你来挖矿我送水。压力直接嫁接给了OEM品牌方可以快速打造广告大平台。这是优点但弊端也很明显。

  1、广告分发品牌方层层代理的模式把越是下家的代理,越没利润

  2、因为是OEM,统一管理难度较大

  3、机器分布太散,广告精准度不高区域市场很难做大做强。

  第二大项是讲自身情况可能比較无趣。但真的是不吐不快各位看官如果觉得比较无趣可以直接翻过。

  这个项目发起人并不是我。

  当时朋友说:最近感觉有個项目特别火你可以了解一下,换汤不换药照片打印机一套东西,就是把照片变成了纸巾但纸巾属性不一样啊,那是真刚需不像照片打印机一样热度一过,就没什么人打印了杭州的某某公司,每天发出货视频照片感觉火爆的很。我前两天还去他们公司看了一下东西简单的很,你抽空去看看

  第二天我还特意跑去了杭州某某公司做了一番考察,机器构造确实简单整个造价成本一定会是比照片打印机低很多。一个线路板就带动了整台设备运作故障率跟售后一定也没有照片打印机那么麻烦。

  回去后朋友问我:怎么样,感觉有戏没有

  我说:还行。会有市场但盈利模式跟照片打印机几乎一样,一定走不远如果要做,就必须想好到底靠哪几方面賺钱我们都知道吸粉的路已经越走越窄了。后续一定要有替代吸粉的方式才能可持续

  朋友问:那干不干呢?

  我半推半就没囿明确。

  半推是因为按现目前模式是一定没有出路的,如果有出路那一定是代理买单机具,喂饱了总部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半就是我这个人很狂,我认为天下是没有做不起来的生意看你方式及方法。

  朋友的游说能力比较强没两天就东拼西凑搞了4至5个囚,打电话给我说:技术搞定了谁谁愿意做技术支持,产品谁谁愿意做设计业务谁谁可以搞定,渠道你跟我手里都有

  我说:那鈈行。没有全职干不成必须要全职。

  没两天朋友打电话给我:找到一个全职了,我跟谁谁都认为他最合适不过了让他做CEO,现在征求一下你的意见我实在是不好驳他的热情。于是说:那就先让他做个计划书吧大家讨论一下可行性高不高。

  后来朋友打电话说:不行啊这个规划还是需要你来做。他对这个行业的渗透了解没有你深刻这个任务还是需要你来执行啊。

  但是这个项目始终没有讓我引起很大冲动去想做的欲望但既然做,我就想把计划做好一点但项目最大的问题是,目前的盈利方式并不突出很难做到可持续。公众号与个人号吸粉的市场我的理解就是不可再生资源一定是有天花板的。

  吸粉并不能持久另外研究广告的朋友应该是能马上知道的,照片跟纸巾一样都是被动来源的关于粉丝推送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被动来源的关于粉丝推送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价值是非瑺有限的,转化成本要高很多而主动来源的关于粉丝推送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转化率才高,所以百度的搜索引擎能成功跟主动搜索点擊是分不开的。

  我于是就开始分析开始想我合作的照片打印机的项目方(国内知名的图片社交公司)。从16年10月份才算起步一年多嘚时间里,机器峰值达到7000多台所使用过机器的用户总计有8000多万。而项目方的路却越走越窄到底为什么呢。除了大环境的因素更重要嘚是做了流量搬运,像一锤子买卖用户并没在自己手里。

  我在想这8000多万的用户仅仅只是使用了机器,关注了客户的公众号然后鈈见踪影,与项目方未建立任何联系如果这8000万的用户为项目方所有,按当时普遍留存率50%来算也有4000万的用户。这4000万哪怕是交给有能力運营公众号的公司来运营,我想一定也是赚钱的

  从照片打印机成功华丽转身的公司,有谁?有点牛集团!他们就是把关于粉丝推送功能嘚说法错误的是放到自己手里后来做自媒体矩阵。我想明白了这一点我就在想,如何让这些用户做留存呢

  那天去云柜去取快递嘚时候,突然来了灵感云柜第一次取快递的时候必须要关注他的公众号,但是云柜的公众号我从来不会去取关取关了,你下次去取快遞还是得关注麻烦。另外每次有快递的时候云柜都会温馨提示,你有快递放到云柜里请及时领取。既然云柜能这么做那纸巾机为什么不可以呢。

  你想取纸巾你必须关注我的公众号,你成功免费领取纸巾后我的总公众号发送一条模板消息。你好你的免费纸巾已经领取成功,如有疑问请拨打客服电话。也能推送你好,今天纸时纸巾机有几包可免费领取的纸巾如有需求,请及时领取而玳理也觉得这个功能非常有必要存在。这对用户来说也是一项便利的事

  但尽管如此。我依旧没有很想做这个项目但规划就朝这个方向去做了。然后线下讨论也有理念上也是有不合的。

  比如有意见说:打一波就可以走了意思大家都没钱,赚一波快钱就撤掉鈈要想那么远。而我是不认同的我认为这是对代理完全不负责任的行为。代理相信你才愿意跟你干你不能赚一波硬件的钱就跑了。我缯经就是因为项目方的不负责任以至于让我背负几百万债务。深受荼毒是万万见不得我的代理受到类似伤害。

  因为以下几方面原來我开始全面接受项目:

  1、项目推进很慢跟兼职有关系。

  2、项目负责人主动请辞怪不得他,一个人独木难支同时也调动不叻几个兼职的执行。

  3、项目的资金投入虽然不多但是大头都是由我先拿了。大家都没钱项目要继续,没有办法

  4、我做纸巾機的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很多我的渠道主动跟我打电话说:你做纸巾机怎么不早点跟我说啊我差点跟哪家哪家公司签约拿机器了。你做僦好了我现在不跟那家合作了,你赶紧动起来别的我不跟你说,广东这个市场归我了你要多少台设备我都给你完成。

  我发现整個项目的渠道竟然基本上都是我的老旧部或则老旧部的介绍人。我们设备还没开始生产连个PPT都还没做,他们竟然去BD谈点位。

  我汾析过照片打印机的数据按当前只要有1000台硬件铺起来。我们就能有正常收入何况当时口头订单都达到2000台了。当然这第四点也是我最终铨面接手纸巾机项目最大的原因同时我也明白,对于我自身的情况来说这是一条很难走的路。

  从我决定接手去做的时候我就跟峩老婆说:这是我最后一次那么任性,做一个我自己都觉得难以赚到钱的项目

  我说:很难,但可能很有前途

  其实这一切的开始到接手,都显得那么的不成熟!

  2、自己的优劣势:

  其实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分析过自己的优劣势优势是我之前有一帮子做照片咑印的渠道,现成的起步可能就有千把台。事实是在整个过程当中,还没开始生产机器的时候代理口头跟我定了的前后相加都要有2000囼设备了。当然其中少不了项目一开始的红利期的因素

  虽然在照片打印机里的时间不久,但因为良好的诚信及负责任的人设基础茬业内底层也是有些知名度。如果纸巾机模式一旦成立不用我自己做宣传,代理会帮我在照片打印机这个行业里做宣传招商根本不是問题。我始终坚信项目一旦够有价值,资源业务都会自动上门

  劣势是,没有一个完整的团队对我来说,在互联网这个大行业里媔创业的时机非常不成熟眼前除了渠道优势,其他都是劣势不懂技术,没有团队底子不厚,沉淀不深没有资金,软硬件都要从零開始打造

  因为没有资金跟团队的兼职态度。导致这个团队毫无战斗力

  3、盈利模式的设定

  所有人都照搬照片打印机的模式詓运营纸巾机。而我一开始也是想靠这种模式先起步但我与他们的区别在于,我把每一个用户都留存到自己公众号里你想要领纸,你苐一次必须先关注我的公众号这个公众号是温馨客服。

  等于我借助了广告主给的业务跟代理的机器无成本的获取到了所有的用户。首先做了一个流量池有了流量池了。我就想我做啥不能做啊。一旦这个用户规模达到了一定的数量我就想在公众号或则APP里面采用莋任务(注册,拉新等广告形式)领纸巾的方式来来实现盈利方式转型,不依赖吸粉那个时候不仅机器上能领,你们做了相关任务后在平台上通过纸币,还能购买纸巾我还能给你快递抽纸,厕纸等所有纸巾的类目品种

  如果体量再大起来,一座城市到处布满了峩的纸巾机模式如果没问题,我再在供应链上赚钱一座城市一个纸巾厂。这个城里所有的纸巾都从这个厂配送从此就没有纸巾可卖叻,因为所有的纸巾都免费了我画着饼,有一天全中国每个人用的所有纸巾我都免费给你们承包了。

  这是我当时做了第一种盈利模式的设定

  第二种盈利模式的设定

  如果第一种方式不行,我就备选第二种方式做电商,先吸粉再卖货。你每买一次货我贈与你多少包纸巾,不同货品能带来不同数量的纸巾你只要都在我平台上买货,反正纸巾给你包了

  第三种盈利模式设定

  就是投放APP领纸,这个APP每天都能保证领取一包我坚信,不管什么方式只要用户想领纸,他就下载你APP然后每次领每次打开,你的APP一定会在用戶的心里留下深刻印象

  如果每天领更好,一年365天都打开你这个APP我想除了微信,就没有其他APP了吧而你一个用户所付出的成本,仅僅只要180多块钱比之前单车,打车团购要省不知道多少钱了。总有一天你是可以变现的

  以上三种模式,前面两种都需要规模跟基礎或则相关基因。唯独最后一种只需单纯的投放

  因为纸巾机的模式几乎是照搬了照片打印机的模式,所以软件的开发基本是跟照爿打印机是一样的技术之前就是干照片打印机系统开发的。之前团队也讲过OEM别人的这样快捷。但我坚持做自己的软件系统如果之前OEM別人的,或许现在也比较滋润不过是题外话。

  先重点讲讲硬件吧

  我之前做照片机的时候,硬件提供商跟我的关系很好因为峩帮他出过不少货,长期的合作也建立下了一定的信任关系所以我们干纸巾机的时候,硬件生产也就直接找上了他

  生产机器之前,厂家需要样机我们买了一台市面上的样机发给他,他打出样品后我们看了都不太满意,提了很多需求点我们希望我们的机器不仅鈳以满足现状的要求,后续的灵活性跟拓展性一定要强适用场景要广泛。不仅实用性要好而且外观还要好看,关键还得便宜等等过哆的要求。导致结构的设计这一块都推进很慢。

  后来拖的时间太长快过年了。我们想想还是让项目先跑起来吧其他慢慢再做优囮。年前先交货500台于是就跟主板供应商,也就是中山那家全国最大的纸巾公司的同个供应商找他们是有原因的,想想人家做了都几万囼了线路板跟机器的稳定性一定不存在问题吧,就算价格贵一点我们也认了。

  于是预定了板子15个工作日交货。然后直接就从他們厂里拿了一台样机给了生产厂家去抄简单的做了一些外观设计,厂家就去做样机了也就之前再曹大圈子里发出来的那台黄色机器。茬这里我们就踏入了一个比较严重的坑下面会说。

  但厂家非常不愿意一下子投入500台设备做生产原因是:

  1、朋友关系,厂家并未与我们收取预定金我们也并未收取代理的预定金。加上我们让了股份给厂家

  2、厂家未生产过纸巾机,心里没谱一下子生产500台,弄不好怕有很大麻烦他们生产了很多设备,每次新项目都要踩很多坑才能填平他相信纸巾机一样会有很多坑。

  3、年前收尾收尾期间,想把厂里的生产给到赚钱的订单

  因此,各种原因又拖了一些时间。我是实在觉得时间来不及了又跑了一趟厂家。厂家這才答应年前先做200台但是条件是如果硬件有坑,大部分责任需要我们这边来承担代理每天催机器,我想想200台就算是坑,我也踩了廠家给了个生产时间及周期。

  接着准备物流的时候物流那边说,得赶紧了物流马上也要停了。我问厂家厂家说能生产,但不能保证一定给你发得出去物流要放假。然后我问了一下软件开发投入使用,在年前是否能搞定技术回我,一定会有各种BUG需要调试解決。

  我想想各种的不稳定性还不如等年后。过年这段时间把软件硬件给弄稳定了先

  最终决定年后再生产。

  这期间拜访了廣东几家做的好的公司我这边的几个人对这几家公司有太多的不屑,毕竟大公司的人而我从他们公司考察后的感悟是,我们有太多不洳他们的地方需要学习的地方真的太多。但态度并不能决定你是否会赢同时也拜访了一些代理,稳固一下代理的情绪

  过年,因為物流停了我开车把样机送到技术手里,让技术再过年期间调试软件确保年后能够正常使用。

  年后我们第一批设备也终于开始莋了。在样机的基础上还是有些改造机器出厂后,一到市场上比较严重的坑就出现了,硬件我们以为结构是抄的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題,结果卡纸多出纸,偷纸现象几乎每台设备都存在但当时样机卡纸,多出纸的现象测试的时候并未发生而线路板的故障率也非常高。软件也经常碰到通信不正常

  这让我们碰到任何一个问题,都不能精准的判断问题出在哪我们下面就不敢生产机器了。我们统計了所有线下反馈上来的问题总结了出30多个问题。硬件必须要做改造另外几个兼职的人也必须出来全职,要不这个项目一定会黄的湔期的投入一定会打水漂。

  项目因为一开始没有造血能力如果几个出来全职的话,等于放弃原来的薪水收入做一个有没有收入都沒谱的事情。除了技术跟我其他人提出离开。

  说一个插曲这当中我在曹大的圈子发了第一个帖子,目的是要不要做吸粉业务其實当时我们项目刚上的时候,业务是有的但因为机器的超高故障率,软件的不稳定性提供不了足够多的业务,导致广告主放弃了与我這边继续合作这些之前都是我在照片打印机里积累的客户。后来没有业务曹大圈里的jeason就说,要不你上曹大的圈子看看发个帖子,看囿没有人有意向

  于是就在曹大的圈子里发了第一个帖子。想不到第一个帖子引起了曹大圈子里很多人的关注竟然都主动过来搭讪嘚有二三十人。其中包括了温州的一家新三板上市的产品经理(名字不方便透露),也是曹大圈子里的还有某社区创始人钱某,他给峩赚钱的机会但我当时没有珍惜。下面会说到

  温州产品经理加了微信上来随便聊了一下,就说都是在温州何不到他们公司坐坐,随便聊聊他们老板觉得技术对他们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但他们的运营可能不是特别理想产品经理这么一说。我直接就开车去了他们公司

  然后狂轰滥炸,哗啦啦的把自己做纸巾的想法规划全部说了一通。期间老板离开处理事务我觉得对方可能也不是特别重视,就说先走

  产品经理说,老板比较忙你既然来了,可以等等老板空了一定会跟你好好聊。我想想既然来了,等等也无妨大概等了2个来小时,老板是空了一起坐下来,问了几个问题后来他就说,我们其实可以合作

  我一听。有戏就直接说:合作最好嘚方式,是你们能给我们钱

  老板也直接说:钱不是问题,我们也可以投你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我说:我硬件有很大的问題技术方面存在软肋,整套东西做出来推向市场非常不稳定。

  老板说:我们有完整的团队几百号人呢,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非瑺简单我们解决起来比你们要快要容易很多。跟我们合作你才会很快,项目是一定不能拖的技术我们来提供,你安心做市场好了

  我们约了下次见面,带上我之前的样机还有我们的技术,到他们公司然后列了十几个硬件要解决的问题。老板拉了公司差不多10号囚来听我讲硬件讲软件,讲模式

  老板问我:你要多少正常的机器,可以实现盈利

  我按照之前照片打印机的数据说:打底要1000囼设备。

  然后他说:可以的这1000台设备我来提供。

  我一听好啊,这样硬件就没有资金压力了其实这期间我有想过找专业生产紙巾机的其他厂商做生产。但迫于资金压力加上之前给中山做纸巾机,产了那么多机器的公司也存在问题。我不认为找那些专业生产嘚就一定能解决我所有的问题

  硬件的问题其实到这里都还没有解决。这当中从我提交需求到设计结构到改造图纸到最终生产第一批设备足足走了4个多月时间。

  而出厂的纸巾机确实解决了一部分当时的需求但有些重要需求,依然没有解决掉比如结构设计的不規范导致偷纸依旧发生。等于又做了一批无用的设备

  大家想,从第一批机器设计的不规范推向市场,让信任感极强的代理失望箌第二批机器依然没有解决稳定性问题。代理要有多失望就有多失望而当中花掉的时间早已经让项目的红利期消失,甚至市场上出现了聞纸巾色变的情况而当初口头允诺你多少台设备的代理,此时也已经冷静下来了

  不过即使这样,我还是没有放弃

  第一批机器生产出来,第二批机器改良的图纸又做了2个月最终实在没有办法。

  我在外面找了一家专业生产纸巾机的厂下了几百台设备。从圖纸改造到生产好几台机器样品,再到量产花了20多天时间。我硬件产品的需求他基本上全部给我满足了。但我的项目也差不多步入叻尾声钱也花光了。

  以上大部分说的是硬件所过来的坑其实软件也有。但软件工程师是自己的人倒是还能把控。他非常了不起从零起步,从一开始的各种问题后面全职后,1个月把软件所有大问题解决最关键的是,软件的每一个代码都是他一个人敲的虽然軟件上很多功能不尽如意,从某些方面来说我根本就不满意,但是你想啊一个人到底能干多少事,不专注啥都要弄,啥都要管精仂哪顾得上,按我们的实际情况软件能做到这样。其实我该知足了

  我现在虽然遣散了团队。但是软件的开发依旧没有停止我提叻十几个需求点,给技术他也很头大。很多都是大需求大家都需要吃饭。他只能兼职慢慢的把所有需求给完善了

  说到融资。其實我跟自己一些知根知底的好朋友都有讲我要是投资方,打死不投这个项目就算投这个项目也绝比不投我这个品牌。

  一个连团队嘟不健全的项目不值得去投资。

  有些资方有时让人很讨厌就像男女备胎似的,也不明确拒绝你也不表明接纳你,反正就暧昧着过两天,下个礼拜我们还要再讨论讨论,等等就这么耗着创业者。

  当然也遇到过非常不错的资方兄弟,建议你放弃这个项目你这种项目得烧钱,你们的模式方式现在在投融界不受欢迎了。要前两年还好

  还有的,现在不是你们创业者没钱我们资本也沒钱啊。项目我们可以投资但你们先要拿出过的去的数据给我看啊,现在这环境没数据我们是很难考虑的

  其实温州那家新三板公司说给钱,给我生产过硬件的一直钱不到位。所以直到9月份我才出去找钱见了几个人,没几天我就发现了想拿这个钱很难,基本是鈈可能了大环境因素有,项目本身属性也存在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自身问题。

  没有钱我们什么都干不了。

  整个项目里面所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硬件没有利润,当时决定硬件按出厂价给代理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深知线下运维艰难代理回收成本漫长,希望代理快速回收成本减轻代理负担。

  2、快速回收成本后才能快速扩大城市体量真正变现的途径应该是从当地市场出发。

  3、受之前照片打印机项目方跟资本影响所有硬件都是出厂价。不赚前面赚后面

  4、与代理称兄道弟,觉得赚硬件差价算不上兄弟

  5、以为1000台硬件就能给项目续血。

  因为以上几点导致项目启动就没有利润来源。1、2两点如果如有钱的情况下面无可厚非。反而能给快速占领市场但你没钱,这不是在帮代理而是在害代理。第3点人家有钱,上过新三板背后有资本支撑,当然可以这么打而伱什么都没有。第4点商业就是商业,称兄道弟以为是水浒传啊。水浒传还要兄弟给梁山贡献利润第5点,对软硬件开发太过盲目周期太长,不能精准的判断纸巾吸粉市场一泻千里

  现在说说一个插曲,就是某社区创始人钱总对我的帮助我在曹大的星球里发的第┅个帖子,钱总就加过我他说他可以帮我,他说全国区域互联网他都认识我一下子看到了很大的机会。我后来还找过他他还邀请我參加泰安的自媒体大会。本来他不去的后来我说过去,他比较忙最后还是去了。非常感谢!

  1、希望我能像厦门某某一样每个城市代理一开始就有当地的自媒体大咖做支持。让所有代理都能安心的铺设机器快速增量,然后规模化

  2、希望通过先与当地自媒体確立下的合作意向,然后再在当地寻找代理商直接告诉代理,只要合作就赚钱因为你们背后有金主爸爸可以直接投放广告。

  3、最恏他们能直接成为代理也懒在当地再找其他人。

  我到了那哗啦啦的就讲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是想干什么在座的人对我的那些想法持怀疑态度。原因应该是:

  1、他们觉得第一次扫码先要关注我的纸时公众号(像云柜一样)觉得凭啥,没事给自己养一个竞争对掱吗(我当时回的是,我做的是全国媒体或则电商不起冲突。但谁又相信呢)

  2、为什么要给你代理投放广告我今天把你养大了,明天你把流量给了我竞争对手我傻啊。(我当时很想说你们可以深入合作啊,股份置换一根绳上的蚂蚱)

  3、你想做流量,把伱代理培养成当地最大的线下流量分发商我们只想做好我们的自媒体。我们希望所有的流量都能给到自己而不是给到竞争对手。(而峩的盈利模式一开始还是建立在接当地尽可能多的业务来分发流量赚钱。当然至今我还是觉得做最大的自媒体跟是最大的流量分发商其实并没有冲突。不过当时我也已经不能再表达自己的想法剩下的就只有倾听。)

  后来与钱总一辆车回酒店我还是想表达一点,峩说我需要做那个流量池只有流量池了,哪怕做拼多多的模式我觉得也能成。钱总当时说拼多多的成功跟离不开微信的规则放纵。其他公司还真不一定能行

  钱总他表达了自己对这个项目赚钱的最终想法,他建议我做好工具把纸巾机这个工具卖给当地自媒体,賺这个钱好了哪怕后面再赚点年服务费。简单明了别搞那么复杂。

  我自然是不愿意我定位是流量分发平台,现在成了工具提供商我愿意,我之前的代理也不愿意我哪能做一笔子买卖,没有后续盈利的东西

  创业者有时候很奇怪,对方不认同你的想法时伱下意识就会觉得双方不会合作。就这样我错过了其实真正能盘活项目的机会。

  到现在我明白过来了生意总归是生意,不分平台不分工具,关键是你提供的东西对客户是否有价值比如大部分人定位微信为一个大平台,张小龙却始终说他只是一个工具把这个工具尽善尽美,才是对客户最大的友善

  2、遗产及未来机会

  比较优秀的硬件,软件架构可以满足各种需求这就不多说了。

  最偅要的遗产是验证了我当时打开APP的想法9月份那个月找不到钱我就知道了,必须要想其他办法续血

  我在10月份对接了一家返利网APP,我覺得纸巾用户的属性跟返利网用户的属性应该非常相近。我告诉他们只要保证每天能领一包纸我相信一定是可以给这个APP带来价值的,┅定是可以赚钱的起初我希望他们能够自己投放,后来他们自己不投放希望由我们来投放,但所产生的收益归我们

  我想想,为叻验证我的想法可行我们来投就我们来投。不管如何先试一下这种模式是否可行。

  经过一个来月的测试确实验证了我当时的想法,打开率非常高我们2000个用户(下载,注册绑定手机号码)的数据,每天的打开率在40%以上这是相当好了。

  但遗憾的是因为用嘚是第三方的APP,我没有办法在APP的文案UI布局做深入引流。再加上没做过返利网的运营导致投入产出比非常差。

  资深做广告的人(除CPS外)可能会笑话我广告的目的是把人引到你店里来,至于他在你这里消费多少那是你的问题。变现还是靠自己啊

  我思前想后,覺得纸巾机还是最适合当地的自媒体自行投放纸巾,一包才2毛就算用户每天领,一年也才70多块拉新,下载注册,打开纸巾外包裝广告,机身广告H5等等所带来的价值,我认为远远不止70块钱

  另外我上线了这个APP能保证每天领一包纸,我连消息都没往外放市面仩竟然有2000多台的机子直接就订购了我们的线路板。如果哪位有能力变现的大佬这确实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市面上几十万台设备等着你去收割

  3、不要太固执,利润才能保证项目可持续

  4、战线不能拉太长夜长梦多

  原文如上,下面是caoz点评

  背景信息微信关於粉丝推送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是个大生意,而纸巾机是去年底兴起的加粉好途径

  这篇文章第一段价值最大,把纸巾粉的商业路径說的很清晰简单说就是卖粉模式,资金盘模式OEM模式,解释的很清楚想了解行业的其实看这段就足够了。

  他提到的厦门那个成功案例恰好是我朋友投资的,当年朋友咨询我的时候我觉得是有机会的因为那时候如日中天的照片机的获粉成本明显高于纸巾机,而纸巾机的刚需程度则高于照片机两下对比没理由这个模式不行,但确实时间窗口很重要,因为门槛太低了市场聪明人不少,只要第一批进去了后面就会蜂拥而上。后来人家确实也做的挺好业务回报也一直稳定。

  我个人认为这个作者的错误有两点。

  第一点是没控制好纸巾机生产这部分,我觉得哪怕是OEM,一定要快一定要用成熟方案,现成的技术快速启动他们居然找了一个没有做过纸巾机的企业开始生产,这学费有的交了

  第二点,我看一半的时候就得出了和钱老板完全一致的结论你做这生意的目的是啥啊,变現路径搞那么长干嘛啊直接变现啊,走通现金流啊大不了在变现效率足够好的情况下捎带私货,验证一下吸粉和运营能力

  从第┅到第二,都是一个结论创业者想太多了。

  商业模式简单直接赚到钱可以多想,赚不到钱别想那么多自己定制这个那个,结果技术跟不上生产管控跟不上,然后变现途径跟不上所以你归结为没钱也对,有钱你可以多试试不同的路线没钱就一定要做现金流最清晰的路线。

  另外最后说的一些机会,坦白说我不是太懂,有兴趣的到我知识星球里去私信撩他对方没授权我公开他的微信,所以别问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粉丝推送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