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F640X的装固态硬盘需要支架吗要用什么支架

好马配好鞍,买了固态硬盘之后需要用到的一些配件好马配好鞍,买了固态硬盘之后需要用到的一些配件VR视线百家号现在多数电脑玩家都已经用上了固态硬盘,在固态硬盘使用过程中有哪些小细节会影响固态硬盘性能的发挥?又有哪些说法是谣言?品牌数据线有没有必要买?在我们购买零件DIY组装电脑时,SATA数据线都会随主板赠送两条。而高端玩家为了追求高性能可能会选择另行购买所谓“双通道SATA数据线”。其实所有SATA数据线都是双全工模式工作的,这些高价数据线和普通数据线在数据传输速度上并无分别。根据有无金属卡扣,SATA数据线可分为内扣(塑料卡位)和外扣(金属卡扣)两种,实际上都能达到牢固连接的作用,在拔出有外部金属卡扣的数据线时需要先用手压下卡扣,不要蛮力硬拔以免损坏SATA数据接口。当然这并不是说数据线就不会影响性能,如果数据线接触不良或内部损伤,就会引发CRC错误,并在固态硬盘的SMART信息当中显示出不断增长的错误计数。下图是东芝A100的SMART信息,当前选中的A8项物理层错误计数为零,说明数据线正常。SMART信息当中的SATA CRC错误计数是累加且永不清零的,当发现有CRC传输错误时只要及时更换合格的SATA数据线即可解决。更换数据线后如果CRC错误计数不再增长就表明没有新的错误发生了,这时鲁大师等软件依然会报告故障,这只是软件的BUG,因为它不能识别正在发生的错误和过去曾经发生的错误记录二者之间的区别。2.5寸转3.5寸硬盘支架有没有必要买?固态硬盘大多使用2.5寸规格,以便同时兼容笔记本和台式机电脑。在很多台式机箱当中并没有预留2.5寸的SSD固态硬盘安装位,2.5寸转3.5寸支架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来。2.5寸转3.5寸支架仅仅起到一个物理固定的作用,并不涉及任何电路转接,因而不会直接影响固态硬盘的性能。由于固态硬盘本身抗震能力很强,即便不使用转换支架,直接将固态硬盘丢进机箱里使用也是没问题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使用支架固定,需防范机箱移动时固态硬盘晃动导致数据线松动的可能性。SSD热插拔抽取盒有用吗?硬盘热插拔盒大家并不陌生,这一工具可以大大方便使用硬盘移动拷贝数据的需求。随着固态硬盘的普及,使用速度更快的固态硬盘拷贝数据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淘宝上有很多2.5寸的固态硬盘热插拔抽取盒可以满足大家的需求。如果经常将固态硬盘用作数据快速拷贝用途,可以考虑购入一个。SATA硬盘抽取盒可支持2.5寸规格7mm或9.5mm厚度的固态硬盘,需要注意的是当插入7mm薄盘时需要保持水平使用以避免接口接触不良影响数据传输稳定性。同时,在主板BIOS设置中开启连接硬盘盒的SATA端口Hot Plug热插拔选项:在拔出固态硬盘前应先弹出设备,即便硬盘灯没有闪烁,固态硬盘此时依然有可能正在执行闲置垃圾回收等操作,先弹出后拔除才能确保数据安全。M.2转接卡有不同,SATA/PCIE要分清M.2固态硬盘接口分为PCIe和SATA两种协议。NVMe固态硬盘实际使用的是PCIe协议。上图是同时支持PCIe与NVMe协议的M.2转接卡。由于NVMe固态硬盘普遍温度很高容易过热,PCIe转接卡的位置往往又和高热的显卡比较接近,散热条件普遍不佳,这时也可以考虑SATA协议的M.2固态硬盘,如东芝Q200EX 240G M.2。Q200EX 240G M.2的性能与入门级的NVMe SSD,如Intel 600p已经比较接近,而发热量要小很多,对老电脑的兼容性也更好。东芝Q200 EX M.2 2280 SSD NGFF 240G 固态硬盘MLC¥669购买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VR视线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想知道科技的更多信息,关注我们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股票/基金&
配备SSD的游戏本 镭波F640X游戏本新品评测
  第1页配备SSD的游戏本 镭波F640X游戏本新品评测  谈到大型单机3D游戏,多数发烧友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台式机,因为单从性能上来看,笔记本无论是硬件配置还是操作感都是无法企及台式机的。不过目前移动版的处理器与显卡技术已经突飞猛进,四核处理器与双显卡配置在笔记本上已成为可能,笔记本的性能再次得到了质的提升,不过前提是你要有足够多的闲钱与狂热的性能嗜好,这对普通用户而言依然是遥不可及。  镭波这个品牌在消费者中并不算出名,但是在狂热的性能笔记本发烧友中却是耳熟能详,它是世界顶级的笔记本设计与制造商,其旗下的产品以其超乎想象的性能征服世界,产品深受游戏发烧友的追捧和专业设计人员的推崇。最近镭波新推出了一款F640X,又一次引领了性能的潮流。  Firebat系列在镭波产品线中是定位中高端,专为游戏发烧友,高清爱好者而生,具备一定的便携性的性价比型游戏本。F640X与前作F630X相比,除了配备最新的第三代i7四核处理器外,显卡也升级为更高端的NVIDIA GeForce GTX 675M,在游戏图形性能上又一次完成了突破。i7-3920XM+GTX 675M的顶级显卡,这样的黄金组合究竟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高性能?下面的评测将为大家揭示全新的镭波F640X给我们带来的强劲性能体验。  第2页配备SSD的游戏本 镭波F640X游戏本新品评测  镭波F640X:"蝙蝠侠"归来 大气机身霸气外露  新一代镭波F640X的外壳设计与前作一样,依旧是如此霸气。不过顶盖部分倒是没能免俗采用了常见的钢琴烤漆,在光照下非常绚丽。此外,顶盖表面并不是平整的,中心位置由这个产品logo为界分为四部分。相信大部分电影迷看到顶盖的这个标志时会想起蝙蝠侠,Firebat(火蝙蝠)系列的外形就是将这个标志贯穿到机身的很多设计细节中,让其火蝙蝠的称号名副其实。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标志在接通电源后是会发亮的,炫酷至极。  Firebat是专为游戏发烧友,高清爱好者而生的,那么作为一台以视觉冲击力为特色的产品,在屏幕规格方面自然不能太弱。镭波F640X选择了当下笔记本液晶屏幕的巅峰,分辨率高达,支持1080P高清点对点解析,让游戏与高清的画面细腻到极致。  为了展现蝙蝠的主色调,镭波F640X整机都是黑色外观,看上去非常沉稳可靠。它不光机身体型非常庞大,而且自重在同尺寸产品中也属于超重量级别。我们采用卡尺进行测量,机身尾部最厚度处到达到了46.36mm。如此厚的机身能让内部空间完全扩展开来,开阔的风道能有效增强散热效果。  这款以超级性能为特色的笔记本搭配了一个非同一般的电源适配器,单说个头就是非常突出,常见的电源适配器与其相比可谓非常娇小,而且这个大个头电源在功率上也比常见电源大一倍左右,设计功率为180W。从上图可以看到它带电池的自重为3.377kg,而配上适配器后重达4.396kg。虽然说重量看上去很夸张,但是这种产品针对的消费人群是属于追求极限性能并且很少移动的那一类,所以对于这个重量到不必过于纠结。第3页配备SSD的游戏本 镭波F640X游戏本新品评测  镭波F640X:为游戏而生的键盘 齐备的接口设计  镭波F640X采用了专业级游戏键盘,据官方消息这款键盘是专为游戏设计,键盘的耐用度比普通键盘要高,更将Windows功能键移到键盘的右侧,因为进行游戏时会发生误触Windows功能键的机率。这款键盘的回馈力很强,键帽表面有微微的下凹的弧度,手感比较舒服,虽然相比独立的游戏键盘还有差距,但是比普通的巧克力键盘要强不少。  掌托区域虽然材质有所欠缺,但配以浮点式工艺成型之后,其舒适性不言而喻。此外,触摸板左右键也是一个类似于蝙蝠侠标志,一体化的左右按键看上去非常独特。触摸板表面使用了磨砂工艺,触感舒适。另外5个信号指示灯分布在触摸板下方,能让系统运行状况一目了然。  快捷键方面,镭波F640X保持了这类产品超多快捷键的传统。在遇到性能不够的时候可以按下位于键盘上方的冷光触控tubro即可将让处理器实现满负荷运算,就能立即提升效能。另外只要触碰冷光快捷键,就能启动强大的散热能力,让两个风扇全速运转,迅速为系统降温,强化系统的稳定。  键盘面上侧隐藏着两个发声单元,不过作为游戏本光这么两个音箱肯定是不够的,所以设计者在机身底部还装备了一个低音炮,低音效果不俗,让畅快的影音娱乐如虎添翼。  因为镭波F640X采用的是常规转轴设计,所以机身后部不会被屏幕遮挡,数量众多的接口就有了大展拳脚的地方,可以看到机身后侧除了常见的VGA、HDMI以外,还有E-SATA接口,可以用于接入外置硬盘。接口设计稍有一点不足的就是在接口的间距比较近,E-SATA插头有些难以容身。  第4页配备SSD的游戏本 镭波F640X游戏本新品评测  镭波F640X:9芯锂离子电池 散热差强人意  镭波F640X的背部能发现超多散热孔,如此多的散热孔让空气流通顺畅,散热效果自然不差。不过散热孔众多会带来一些负面效果,比如容易进灰,需要用户定期清理,以免影响寿命。  前面的细节都是属于辅助的,散热主要还是得看内部风道、散热模块以及出风口的用料与设计。于是我们拆开了底部挡板,通过上面的图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内部设计。单从这异常宽大的合金散热片就能看到厂家在散热方面的诚意。两块超大的散热片覆盖在显卡与处理器之上,并且通过多条纯铜散热管将热量导出到出风口。  为了展现镭波F640X真实的散热效果,我们连续运行拷机软件FurMark 2小时后进行了温度检测。检测结果差强人意,虽然整个键盘面的温度控制的较好,但背部的出风口已经达到了70°C以上,这明显是高功耗硬件所带来的高热量,虽说背部温度对于用户体验影响不大,但总会担心其硬件寿命。  镭波F640X的电池不光是外形非常霸气,其容量规格也是非常霸气。面对如此强悍的配置,常规的6芯电池肯定难以支持太久,所以该机提供了一块9芯7800mAh的超大容量锂电池。在随后的续航中,我们看到它实现了166分钟(约2小时46分钟)的续航,这续航能力在这样的配置下真的不能要求更多了。  第5页配备SSD的游戏本 镭波F640X游戏本新品评测  镭波F640X:强劲的硬件组合 战胜吃硬件大作  镭波F640X配备了Intel 酷睿i7 3920XM(至尊版)四核八线程处理器,主频为2.9GHz,睿频加速最大可已达到3.8GHz,TDP为55W。与i7-3820QM处理器相比并没有很大的改变,只是主频略高,TDP从45W升至55W,显示频率从最高1250MHz上升到了1300HMz,还有就是封装方式有所不同。  Intel 酷睿i7 3920XM(至尊版)四核八线程处理器是目前我们测试过的最高端的处理器,通过Cinebench R10的3D渲染测试,多线程模式的得分达到了25238的高分,足以证明它的不俗能力,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下面i7-3820QM的R10测试成绩作对比,无论是单线程还是多线程,i7-3920XM的能力均胜一筹。  显卡方面,镭波F640M所配备的NVIDIA GeForce GTX 675M并非最新的开普勒架构(依然为费米),它拥有384个CUDA核心,频率为620MHz;256位位宽,显存频率为1500MHz,下面我们首先用专业工具来对它跑分。  3DMark系列软件是最常见的衡量显卡3D性能的测试工具,其分数具备很高的参考价值。我们选用了基于微软DX11 API,并能全面发挥多路显卡、多核心处理器的优势的3DMark 11以及最常见的3DMark06作为测试软件。从得分上可以看到在标准的分辨率下镭波F640X已经达到了20729分,而P档模式下的3DMark 11也达到了3584分,这对于笔记本平台来说相当优秀。第6页配备SSD的游戏本 镭波F640X游戏本新品评测  DX10:《生化危机5》  《生化危机5》相比前作在游戏的场景与人物的精细度,以及光影与烟雾等特效上都有着大幅的进步,是一款广受欢迎的第一人视角射击游戏。对于这款游戏我们特效全开,在分辨率下游戏画面保持在58帧左右,依旧非常流畅。  DX11:《失落星球2》  《失落星球2》不愧为“吃硬件”的游戏大作,以往我们运行这款游戏时都是保持在或者的分辨率下,测试过的游戏笔记本几乎无一幸免的“幻灯片”效果,最高达也仅大约25帧。在分辨率下运行时强悍的镭波F640X也刚刚能获得30帧左右的速度,在一些画面复杂的或者战斗激烈的场景中画面帧数会下降到25帧。但是要知道这是在分辨率下的成绩,如果改成常见的分辨率,画面帧数就会上升到45帧左右,感觉就非常流畅了。  PCMark Vantage可以衡量各种类型PC的综合性能。从多媒体家庭娱乐系统到笔记本,从专业工作站到高端游戏平台,无论是在专业人士手中,还是属于普通用户,都能在PCMark Vantage里了解透彻,从而发挥最大性能。测试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处理器测试2、图形测试3、硬盘测试。  存储方面,镭波F640X不仅配备16GB的大容量内存,并且机身内置两块硬盘,一块镁光M4固态硬盘作为系统盘用来提高系统启动运行速度,一块1TB 7200转速的机械硬盘用来存储多媒体文件。两块硬盘相互配合,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速读写与大容量存储的双重需求。  评测室总结:没有最强,只有更强,这就是对镭波F640X最好的写照。作为新一代的骨灰级独显笔记本机型,装载着超强独显的镭波F640X游戏笔记本,带给游戏发烧友一切所趋之若鹜的,当然价格也是高高在上的,虽然稳居笔记本性能之巅,但双向的极化导致了镭波F640X毫无便携性与价格优势而言,后者对于国内的大众消费者来说尤其是致命的价格因素也是导致其叫好不叫座,更多程度上镭波系列高性能笔记本可能被看作笔记本厂商展示其实力的象征。
08/17 01:4908/16 11:2408/10 17:5808/07 19:5708/07 18:0508/03 22:35
科技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16054|回复: 47
更换固态硬盘、光驱位硬盘架全过程(后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Lep1981 于
19:23 编辑
22号就已经换好了,一直忙着没时间,今天下午和晚上争取完成,整个经过给大家参考。
(追加一下,非常感谢论坛其他高手的教学和解惑,我写这个帖子的目的是想把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告诉大家,给大家做个参考如果有错的地方请原谅)
首先是准备工作,制作了系统还原光盘,然后又看了一下固态硬盘的注意事项,主要就是4K对齐。
000-1 系统恢复光盘1.PNG (57.57 KB, 下载次数: 236)
16:06 上传
000-2 系统恢复光盘2.PNG (57.55 KB, 下载次数: 69)
16:06 上传
000-3系统恢复光盘3.PNG (55.23 KB, 下载次数: 63)
16:06 上传
下面是装好后的效果:
1、全新系统开机时间(只安装了金山卫士)
099-1 原始系统未装驱动开机时间.PNG (42.31 KB, 下载次数: 56)
16:06 上传
2、安装了一堆软件、打完所有补丁、安装eset套装杀毒软件后(系统盘已经超过40G),优化完系统的开机速度
099-2 优化后系统启动开机时间.PNG (49.89 KB, 下载次数: 48)
16:06 上传
这几天开机速度有点增加,基本保持在16~25秒之间。
3、系统评分
099-3 系统评分 未优化.PNG (36.81 KB, 下载次数: 55)
16:06 上传
固态硬盘就是给力,原来的5400转硬盘才5.9分……
4、固态硬盘测试,悲摧的sata2(今天刚刚看了太平洋的Z系列评测,512G固态硬盘速度到了900MB+,口水一地)
099-4 4K及读写速度.PNG (52.31 KB, 下载次数: 52)
16:06 上传
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到固态硬盘是不是4K对齐,据说左上角绿色的第二行写OK就是对齐了。具体4K对齐是什么请百度。
5、之前发过一个帖子,说系统蓝屏,那时候用的是金士顿DDR3 1333 4G内存,后来确认是内存问题,换了一个三星的,具体是不是金条什么的不清楚,下面是具体参数(换的应该不是新的,竟然是11年产的)
099-5 内存信息.PNG (34.19 KB, 下载次数: 45)
16:06 上传
后面继续发换固态硬盘、装系统的经过。
恭喜新机入手,欢迎通过上方点评按钮,分享.
恭喜,获得本币奖励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Lep1981 于
19:38 编辑
我20号有事回去晚了,一狠心买了固态硬盘和光驱位硬盘盒,看看我淘宝的时间就知道商家很敬业,快递很给力(为了节省时间,我是上门去取快递的)。21号凌晨拍,22号上午就拿到货了。
1、看看我拍的时间…………感觉我好残忍啊,这么晚还买东西
000 敬业的商家、很快的快递.PNG (24.33 KB, 下载次数: 74)
16:26 上传
000 敬业的商家、很快的快递2.PNG (22.39 KB, 下载次数: 75)
16:26 上传
2、淘宝买的宝贝,固态硬盘盒是佳翼H123,外置光驱盒没买,就买了个简单的外置接口,反正光驱基本除了装系统就是摆设,现在都可以U盘装系统了,更没用了。资料我都用硬盘当仓库。
000 淘宝宝贝.PNG (33.68 KB, 下载次数: 75)
16:26 上传
没有隐藏商家,不算做广告吧?
22号上午拿到硬盘,中午回家开始折腾。
3、三星830 128G硬盘,64嫌小了,另外64和128性能差不少,期望以后sata3搞定了性能再提升。
001 新买的三星830 128G.jpg (114.81 KB, 下载次数: 73)
16:29 上传
未开封的830
002 未开封.jpg (149.64 KB, 下载次数: 297)
16:29 上传
光驱位硬盘盒,送螺丝刀
003 光驱位硬盘盒、外置接口.jpg (130.58 KB, 下载次数: 71)
16:29 上传
拆开硬盘包装后全家福
004 830全家福.jpg (130.72 KB, 下载次数: 73)
16:29 上传
&&先拆除后盖、电池,然后按照论坛的教程拆除硬盘,这次有照片了,我的是西数750G 5400转硬盘,系统评分5.9…………
005 西数750G硬盘.jpg (149.33 KB, 下载次数: 72)
16:29 上传
装上830,厚度有点薄,据说有利于散热
006 装好固态硬盘效果.jpg (141.96 KB, 下载次数: 72)
16:30 上传
先保存一下,免得丢失了。后面继续。
4、揭开硬盘下面黑色的胶片,排线上门有两块黑色胶布
007 硬盘下面有黑色胶纸.jpg (152.56 KB, 下载次数: 69)
16:30 上传
撕开胶布,一块黑色长条压住了排线,掰开黑色条就可以抽出排线了
008 扳起黑色的部分.jpg (141.49 KB, 下载次数: 69)
16:30 上传
009 扳起后效果.jpg (146.6 KB, 下载次数: 71)
16:30 上传
拆下的D面的螺钉,按照拆除位置摆放,有没有发现少了几颗螺钉?
010 有没有发现少拆了3颗螺钉.jpg (111.44 KB, 下载次数: 32)
16:30 上传
下面的图是全部拆掉的螺钉,漏了几颗害得我还以为又出什么意外了。
011 完全拆完后的螺钉位置.jpg (116.04 KB, 下载次数: 34)
16:30 上传
C面反面照片,上次有人说触摸板按键部分下沉,有人说可以拆下来重新拧一下螺钉,这个帖子后面才看到,所以没有注意,大家可以看看
012 C面反面.jpg (162.37 KB, 下载次数: 34)
16:30 上传
拿掉键盘后……
013 C面拆除后.jpg (193.7 KB, 下载次数: 33)
16:30 上传
拆掉光驱旁边的挡板。今天才看到,据说拉住挡板靠近左手下方那里往外抽可以很容易拉出挡板,然后轻松拆除C面。我当时是暴力拆除的…………
014 光驱旁挡板.jpg (106.25 KB, 下载次数: 32)
16:30 上传
这个螺钉拆了才能拿出光驱
015 光驱旁的螺钉.jpg (156.14 KB, 下载次数: 34)
16:30 上传
光驱上的这个金属片要拆下来
016 要拆下来的金属片.jpg (93.29 KB, 下载次数: 31)
16:30 上传
装好光驱盒中的硬盘
017 装好硬盘效果.jpg (196.47 KB, 下载次数: 30)
16:30 上传
不要忘了这个金属片
018 记得金属片啊.jpg (151.05 KB, 下载次数: 33)
16:30 上传
装好光驱位硬盘
019 已换光驱.jpg (201.57 KB, 下载次数: 33)
16:30 上传
这个挡板害人啊,我暴力拆除挡板,然后又暴力安装C面,结果这里怎么都扣不上,折腾了好久,挡板部位的外壳都有点变形了…………
020 这个挡块害死人.jpg (153.86 KB, 下载次数: 33)
16:30 上传
后来没办法,先把挡板装到C面,然后把C面和挡板一起装回去,好歹可以装上了。大家都好好看看今天另外的那个帖子吧,免得搞坏了外壳着急。
021 先装到C面再安装.jpg (99.94 KB, 下载次数: 37)
16:30 上传
恢复光盘+系统盘,系统盘是恢复盘不能用的时候替补的
022 系统盘、恢复盘.jpg (154 KB, 下载次数: 32)
16:30 上传
按F2进入BIOS设置光驱启动,开始恢复系统。
当初不知道怎么进入BIOS,从esc、f1到f12都不行,最后才试出来F2(开机要一直按住F2,我是在那不停的点……)
023 外置光驱安装系统.jpg (160.04 KB, 下载次数: 35)
16:30 上传
用win7系统盘启动,认出的固态硬盘
024 新硬盘.jpg (181.81 KB, 下载次数: 34)
16:30 上传
格式化好的固态硬盘,据说要用这个格式化才能4K对齐,格式化好以后重启恢复系统
025 分区后.jpg (173.01 KB, 下载次数: 35)
16:30 上传
要注意的是,这个光驱我找不到弹出光盘的地方,没办法只好接到台式机,然后认出光驱,弹出光盘…………
恢复系统时可以选择硬盘和分区,有不同选项
026 恢复系统.jpg (145.66 KB, 下载次数: 35)
16:30 上传
这个地方有3个选项,“出厂状态”应该是默认的,就是恢复到和原装硬盘一样的状态,装的系统可以做恢复光盘。我选择的是第二个。因为原来硬盘的系统也都在,所以就不想浪费近20G空间做恢复分区了。
悲哀的是,校验过的光盘,结果连续两次安装都出错,代码还不一样……我也不清楚恢复系统是不是会重新格式化硬盘
027 第一次恢复失败.jpg (133.21 KB, 下载次数: 33)
16:30 上传
028 第二次恢复失败.jpg (175.77 KB, 下载次数: 32)
16:30 上传
不能恢复,那就只好安装全新的系统了,大家有没有发现恢复过程恢复光盘把固态硬盘又重新分区了?而且成了GPT分区!!
029 恢复系统时成了GPT分区.jpg (219.27 KB, 下载次数: 31)
16:30 上传
GPT分区说是不能安装系统,只好删除所有固态硬盘的分区,重新分成MBR(?没写错吧?)分区格式,然后正常安装系统。
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出恢复系统应该是要重新分区的,所以要小心数据啊(或许其它的恢复选项不会,我也没有尝试过)。
这里还有个问题,BIOS设置不对很严重,之前尝试制作U盘启动,结果台式机正常S13P不行,后来装系统光驱可以正常启动安装,安装完成后就认不出硬盘了,结果就是无法启动,害得我重装了好几遍(无法用硬盘启动的照片没有拍)。后来进入BIOS胡乱设置,反正现在是可以了。具体设置看图:
029 BIOS设置.jpg (266.67 KB, 下载次数: 38)
16:30 上传
“BOOT Priority”那里,第一项和第三项互换,照样是固态硬盘启动系统。原来机械硬盘的系统、分区什么的都没动过,但是不知道如何才可以用那块硬盘启动系统。保留原始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哪天系统坏了可以应急,反正也不差那20G左右的空间。看帖子好像有人可以从光驱位硬盘启动,如何设置的?
基本上就这些了。系统驱动都是按照sony官网提供下载的顺序,目前功能键一切正常,就是那个性能切换的开关不能正常使用。系统优化了不少,能不启动的就不启动了。不是很专业,一堆无线、蓝牙的驱动是不是可以禁用一些……因为常用无线上网,用蓝牙鼠标,所以不敢随便精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Lep1981 于
17:25 编辑
提前完成任务,已经发完了。
不知道有没有高手把优化系统的内容发个帖子啊?
我把我用金山卫士优化过的启动项截图了,给大家参考一下。系统服务、计划任务等等太多了就没有截图。
a1.PNG (200.85 KB, 下载次数: 35)
17:16 上传
a2.PNG (202.48 KB, 下载次数: 35)
17:16 上传
a3.PNG (300.36 KB, 下载次数: 35)
17:16 上传
a4.PNG (293.85 KB, 下载次数: 32)
17:16 上传
a5.PNG (285.93 KB, 下载次数: 32)
17:16 上传
a6.PNG (290.15 KB, 下载次数: 31)
17:16 上传
为什么后面的几张图又看不到了?其他人能看到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好文啊,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好好学习 谢谢楼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好文!学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先感谢分享
问一下,你用恢复光盘恢复系统的时候,会自动创建隐藏分区吗?也就是说是否用恢复光盘后,做出来的系统可以再创建恢复光盘?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不错,很祥细了!支持折腾!
该用户从未签到
qiaoqiao120 发表于
楼主,先感谢分享
问一下,你用恢复光盘恢复系统的时候,会自动创建隐藏分区吗?也就是说是否用恢复光盘后 ...
楼主是用纯净win7盘装的,我昨天是用恢复盘
关于这个问题,它会把硬盘分成和你买回来时候电脑一模一样的分区和内容,连大小都一样的。。。所以SSD用恢复盘安装系统之后可以再次创建恢复盘。而原来的HDD可以整个格式化也不怕
该用户从未签到
感谢楼上解惑!!
该用户从未签到
9楼说的应该是对的,我的系统恢复光盘刻录的时候没说有错,还校验过的,但是恢复的时候总是出错,上面还贴了错误代码,所以没法确定的回复你。不知道怎么回事,是不是当时分区是GPT的原因,记得当时直接用纯净win7安装好像也出问题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Z是组了RAID0,所以那么快.我还想把raid关了呢.后来想想算了,就那么用吧.回家,打开电源,转身衣服还没脱完,就直接进桌面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加ssd!】光驱位hdd,已更新!!!
【vaio机型全适用】*******有关【bios设置】以及【启动】的问题请参考本帖!
上面两个帖子,一个是拆光驱的正确方法,一个是设置BIOS的方法。原理方法都讲得很好,这才是高人了~~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TA的每日心情难过 19:12
刻录盘是麦克赛尔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lsj188 发表于
刻录盘是麦克赛尔的?
是,几年前买的,50片装,也不知道真假,记得当时很便宜,50张还送2张黑色CD刻录盘。这几年基本上没有再刻盘了,还剩大半。
TA的每日心情难过 19:12
Lep1981 发表于
是,几年前买的,50片装,也不知道真假,记得当时很便宜,50张还送2张黑色CD刻录盘。这几年基本上没有再刻 ...
最近想买刻录盘 也不知道哪种好点 废盘率高不高
该用户从未签到
lsj188 发表于
最近想买刻录盘 也不知道哪种好点 废盘率高不高
先后换过几个刻录机、很多种光盘,感觉都差不多啊。只有一次,当时用了3盒10张一盒的DVD光盘,忘了什么名字了,结果其中的10张后来发现怎么都读不出来(刻录好当时没试过),其余20张都没问题。所以怀疑是那一盒光盘有问题。其他只有很偶然的几率刻坏盘。我觉得什么光盘都差不多,单片装的sony也用过不少,据说好坏的区别是保存的时间长短区别。我现在都用硬盘备份资料,感觉方便、省时间、省钱,双备份也很安全,刻盘只刻系统盘和给别人寄资料。
建议要刻盘的话不要为了省时间用高速刻录,我一般最高用到8X(16X刻录机和16X光盘),另外刻录的时候基本上不用电脑,避免出问题。
TA的每日心情难过 19:12
Lep1981 发表于
先后换过几个刻录机、很多种光盘,感觉都差不多啊。只有一次,当时用了3盒10张一盒的DVD光盘,忘了什么名 ...
嗯 感谢你的建议
我也只用来刻系统盘
数据一般都是硬盘 移动硬盘也放了一份
17年8月精华宗师
17年8月精华大师
关注本友会
本友会微信公众号
VR微信公众号
benyouhui2012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态硬盘支架安装图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