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证CPU温度 80 保证率够低的情况下使频率满频运行会不会影响使用寿命?

转自:http://blog.csdn.net/fivedoumi/article/details/
近几年,个人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功耗却没能与时俱进,着实让人觉得遗憾不少。例如这样一台为游戏玩家配备的电脑:四核心处理器、两块nVidia GeFore8800 Ultra、4条2内存、几块,你估计功耗会是多少?就算什么也不干,功耗也下不了200W!不管是为了省银子,还是为了环保,降低能耗已然成为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啦。
& & 1992年1月,微软()与英特尔()共同制定了电脑电源管理规格:高级电源管理(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APM)。1996年12月,APM的继任者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ACPI)在微软、康柏、、东芝、Phoenix的努力下诞生,这也是行业开放标准的电源管理界面。那么APM与ACPI有什么不同?
& & &执行成本低,但效果不明显& & &应用程序和驱动直接控制了APM驱动& & &各个配件的功耗由相应的驱动来管理& & &CPU等硬件的功耗由APM BIOS来管理& & &电源管理状态比较简单,由APM来管理
& & &执行成本偏高,但比较有效& & &应用程序不负责功耗管理& & &配件通过ACPI界面来管理功耗& & &ACPI更抽象,因此要把操作系统和硬件分开管理& & &电源管理状态更复杂,因此由操作系统来处理。
ACPI电源管理状态
& & 今天,我们就好好说说已经被广泛使用的ACPI电源管理标准。
& & 以下是ACPI规格的具体电源管理状态,稍后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各个状态:
& & 全局状态(Global system states)& & &用户可见& & &分4个状态:G0, G1, G2, G3
& & 睡眠状态(Sleeping states)& & &全局状态G1(不含S5)的睡眠状态& & &分5个状态:S1,S2,S3,S4,S5
& & 设备电源状态(Device Power states)& & &用户不可见& & &只要有一个配置显示为&on&(启动)状态,另一个则显示为&off&(关闭)状态& & &分4个状态:D0,D1,D2,D3
& & CPU电源状态(CPU Power states)& & &也叫做CPU睡眠状态& & &在全局状态G0中& & &分5个状态:C0,C1,C2,C3,C4& & &将来会有C6状态(Penryn)
& & CPU/设备性能状态(CPU / Device Performance states)& & &电压和时钟频率由工作量决定& & &P-state状态总量符合CUP/设备规格& & &例如,CPU倍频越高,P-states就越高
& & CPU温度监控(CPU Thermal Monitor)& & &当CPU温度超过极限时,监控系统会降低CPU的性能& & &在TM1中,功过改变周期来降低CPU性能& & &在TM2种,通过改变时钟频率和核心电压(P-state)来降低CPU性能
全局状态(G-States)
& & G0工作状态& & &在这一状态下可运行应用程序& & &整个计算机系统都可以运行,但外设、CPU都可动态改变各自的功耗。例如,在听音乐的时候就会把显示器关闭& & &电脑在运行最大化节电模式时,CPU会在某一时间内& & &是所有G状态下功耗最高的& & &例如:如果只是上网或者聊天,CPU将以最低的时钟频率运行,同时关闭CD-ROM等,以达到节电的目的。
& & G1睡眠状态& & &在G1状态下无法运行应用程序。计算机呈&关闭&状态。& & &不用重新启动,操作系统会切换到正常状态(G0)。& & &计算机的大部分内容都会保存在RAM内存或硬盘中。& & &唤醒延迟(从G1切换到G0)有很多种,这取决于G1状态下的S-State选择。& & &功耗很小,可能降低至几瓦(由S-State决定)。& & &例如:在Windows XP系统中会切换到&待机&或&休眠&模式。
& & G2软关机状态& & &不可运行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保留在G2状态中)。& & &除了主要的电源供电单元,基本上会关闭整个系统。& & &功耗约等于零& & &需重启系统,唤醒延迟时间比较长& & &例如,在Windows XP系统中选择&关闭计算机&,但总电源并没有关闭。
& & G3机械性关机& & &通过切断总电源来彻底关闭计算机& & &使用笔记本电源,只有实时时钟频率& & &不考虑电池,功耗为零& & &切换到工作状态的时间比较长
& & 全局状态概要
睡眠状态(S-States)
& & 1. CPU不执行指令(彻底睡过去了,嘿嘿)& & 2. 不执行应用程序(睡着了嘛)& & 3. 部分配件处于睡眠状态,方便唤醒& & 4. 系统被唤醒后,计算机会继续执行
& & S1状态& & &CPU输入频率被终止,缓存无效& & &系统内存进入&Self-refreshing(自我更新)&模式& & &除实时频率外,所有系统频率被关闭& & &功耗比G0工作状态下更低& & &一般需2秒切换到G0工作状态& & &例如:如果不支持S3状态,就在Windows XP系统下进入&待机&模式
& & S2状态& & &与S1状态相似&&除了CPU功耗状态& & &在S2中,CPU和缓存被关闭& & &S2状态中的唤醒延迟比S1长,但更省电
& & S3状态& & &除了RAM,CPU、缓存、芯片组、外设均被关闭& & &需要调用内存的设备仍然运行& & &RAM转入低功耗、自我更新模式& & &只有RAM与板载配置的功耗& & &唤醒延迟为5-6秒& & &例如:如果硬件支持S3状态,在Windows XP系统中进入&待机&模式
& & S4状态& & &包括RAM在内的所有部件均被关闭& & &只保留平台设置,其他部分设置被保存在硬盘的特殊位置中& & &成功切换至S4平台后,系统会关闭& & &因为几乎所有的程序和配置都已经停止运行,因此功耗&3W& & &唤醒计算机时需要再次进入&BIOS Boot Sequence&& & &不需重启系统,计算机会继续执行& & &例如:在Windows XP系统下的&睡眠&模式
& & 睡眠状态概要
设备状态(D-States)
它是出现在全局系统G0工作状态。
& & D0状态& & &在此状态下,计算机在全功耗和全功能下运行& & &例如:可以使用DVD-ROM光驱
& & D1状态& & &功耗比D0状态下低& & &例如: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会自动关闭DVD-ROM光驱,但驱动仍在运行
& & D2状态& & &与D1相似,但电压更低& & &在此状态下更节能,不过从D2状态唤醒的时间更长
& & nD3状态& & &此状态下,所有设备均被关闭& & &可最大限度节能& & &唤醒时间是所有D状态下最慢的
& & D状态实例
& & 例1:硬盘驱动功耗管理
驱动控制器
& & 例2:功耗管理
& & 备注:显示器电源管理(DPMS,Display Power ManagementSignal)标准由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 VESA)制定。
CPU电源状态(C-States)
一般用户很少注意到这个状态,通常只会在使用CPU-Z来监控时钟频率和电压时才会留意到它。移动处理器的C状态比台式机的多。例如,Core 2 Duo处理器(Meron)会支持C0-C4状态,然后桌面型Core 2 Duo处理(Conroe)仅支持C1-C0状态。
& & C0状态(激活)& & &这是CPU最大工作状态,在此状态下可以接收指令和处理数据& & &所有现代处理器必须支持这一功耗状态
& & C1状态(挂起)& & &可以通过执行汇编指令&HLT(挂起)&进入这一状态& & &唤醒时间超快!(快到只需10纳秒!)& & &可以节省70%的CPU功耗& & &所有现代处理器都必须支持这一功耗状态
& & C2状态(停止允许)& & &处理器时钟频率和I/O缓冲被停止& & &换言之,处理器执行引擎和I/0缓冲已经没有时钟频率& & &在C2状态下也可以节约70%的CPU和平台能耗& & &从C2切换到C0状态需要100纳秒以上
& & C3状态(深度睡眠)& & &总线频率和PLL均被锁定& & &在多核心系统下,缓存无效& & &在单核心系统下,内存被关闭,但缓存仍有效& & &可以节省70%的CPU功耗,但平台功耗比C2状态下大一些& & &唤醒时间需要50微妙
& & C4状态(更深度睡眠)& & &与C3相似,但有两大区别& & &一是核心电压低于1.0V& & &二是内的数据存储将有所减少& & &可以节约98%的CPU最大功耗& & &唤醒时间比较慢,但不超过1秒
& & C5状态& & &二级缓存的数据被减为零& & &唤醒时间超过200微妙
& & C6状态& & &这是Penryn处理器中新增的功耗管理模式& & &二级缓存减至零后,CPU的核心电压更低& & &不保存CPU context& & &功耗未知,应该接近零& & &唤醒时间未知
多核心处理器的C状态(C-States)
在多状态每一个核心都会有一个多重C状态,但每一次都只能有一个C状态。假设处理器C状态是Cx,核心C状态是CCx,那么决定处理器C状态的公式是:
& & Cx =max (CCx1, CCx2, CCx3&&, CCxn)
& &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 & CPU电源状态概要
I/O,无监控
I/0,无监控
CPU/设备性能状态(P-States)
当CPU和设备处于执行状态时,P-States制定出电源管理状态。C0代表CPU,D0代表设备:
& & P0:能耗最大,P-State最小化& & P1,P2,P3&&. :P1 & P2 & P3等等& & Pn:能耗最小,P-State最大化
& & P-State电源管理一般用于现代处理器和显示核心,它可以控制有效功率。
& & 例如, NVIDIA GeForce 7300等低端显示核心只有一个P-State。NVIDIA&7900 GT等高端显示核心则至少有两个P-State:在P0状态下运行3D游戏,其频率和电压都被最大化;在P1状态下运行2D模式,频率和电压被最小化。
& & 不过,处理器的P-State电源管理都很复杂。不同的CPU都有不同的P-State状态:
多核心处理器的P-States
每一个核心都要有一个不同的P-State,这些都取决于处理器能耗控制单元的功率。
& & 单核心
& & 单核心P-State与处理器P-State一样。
& & 双核心
& & 我们用Core 2 Extreme X6800来举例说明。在Core 1中运行SuperPI,在Core 2中只能运行WinAmp。Core 1可以在最高工作状态(P0)下运行,而Core 2就要在最低工作状态(P5)下运行。
& & 因为Core 2 Extreme只有一个PLL(时钟来源)和一个Vcore(电压源),最后的主频是2.93GHz,电压源是1.2875V。而Athlon 64 X2 处理器也是只有一个PLL和一个电压源,游戏运行时的效果与Core 2 Extreme X6800差不多。
& & 四核心(Intel)
& & Kentsfield处理器是由两个Conroe芯片组成,每一面都有一个芯片。以Core 2 ExtremeX6800为例,我们来看看倍频和电压:
& & 从上表可以看出,Cores 1&2的频率是2.67GHz,Cores 3&4的频率是2.3GHz。所有的核心都有一个相同的电压源(1.2875V)。
& & 四核心(AMD)
& & AMD下一代四核心处理器Barcelona采用了更为先进的P-State管理技术,与目前的处理器相比,Barcelona有更多的优势。Barcelona处理有三条电源供电电路&&一条用于处理CPU核心(4个核心共享一个供电电路),一条为核心供电(含IMC和缓存),一条为输入/输出供电。
P-State状态的其他的特点& &
超低频率模式
& & 只能在移动酷睿2处理器(Merom核心)中使用。在正常低频率模式中,Intel支持的最小倍频是6x。前端总线的频率是200MHz,CPU最大频率是1.2GHz。另外,新的PLL设计不太理想,因此Intel要把FSB频率降低至100MHz。这就迫使CPU必须在600MHz下运行,且核心电压要低于正常低频率模式。因为芯片组不支持,所以桌面型Conroe核心处理器不能使用这一模式。
CPU温度监控
& & 温度监控的主要目的是在CPU温度过高时降低功耗。在游戏进行到一半的时候,CPU突然不转了,Pentium 4处理器虽然不会烧起来,但绝对会大大影响游戏的进程。基本上有两种降温的方法&&一种是靠处理器本身,一种是靠ICH芯片组。相对而言,CPU降温方法要更好更快更有效,此外,它还支持两种温度监控模式,ICH只支持一种。
(Thermal&&Monitor1, TM1)
&&超过温度极限时,TM1将改变频率周期以降低CPU功耗。在TM1状态时,用户会觉得程序运行不稳定。&&Core1进入TM1状态时,Core2仍在正常状态下运行。&&
(Thermal Monitor2,&&TM2)
超过温度极限时,TM2将改变时钟频率与核心电压以降低CPU功耗。所有核心都会同时切入TM2状态。程序运行平稳。只有CPU支持TM2状态。
扩展温度监控
(Extended&&Thermal Monitor, ETTM)
在热度环境非常糟糕的情况下,TM1会突然切入TM2状态以降低CPU功耗。
阅读(...) 评论()&&|&&责编:王晔
1CPU说:我的温度谁能懂?&&&&CPU的温度好比是那女人的心,莫测的变幻会影响你使用电脑的体验。尤其是CPU在游戏或者其他高负荷运载情况下,往往和女神看到你玩游戏时一样,说翻脸就翻脸。过高的常常会导致卡顿甚至死机,玩家苦不堪言。&&&&选择一款高效的是解决CPU高温的最直接办法。但是很多玩家要想随时了解CPU的温度,以便能够及时对电脑的使用情况做出调整。无疑,安装CPU温度监测就能够随时直观的了解其温度状态。精准的数据能够让我们感知CPU温度,知女人心难,知CPU温度不难。&&&&CPU温度的监测其实是硬件内部的探针或者芯片来完成的,将数据存储在主板芯片中。在BIOS中我们能读取到CPU的温度,但是每次查看温度都重启进入BIOS显然不是办法。借助各种开发的CPU监测软件,即可以读取到CPU温度的值。五款软件测试&&&&但各种测温软件受制于开发水平和对于硬件平台的适用性,往往读取的CPU温度并不很准确。今天笔者就对5款比较热门的CPU温度监测软件进行对比测试,看看他们之间的数据是否存在差距,我们拭目以待。2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介绍&&&&为了能够全方位的展现的实力,笔者打算对CPU进行超频测试。然后分别用软件测试前和超频后的CPU满载温度进行实际对比。因而CPU选用了i7&4770k这款额定频率3.5GHz,最大睿频3.9GHz,并且能够超频至4.5GHz的产品。为了能够压制,选用了猫头鹰D15。主板使用了技嘉Z97芯片组主板。测试平台硬件中央处理器酷睿&4770K(4核&/&8线程&/&3.5GHz&/&8MB三级缓存)散热器猫头鹰D151500RPM内存模组&*&2主板X-UD5H(&Z97芯片组)(750W/80plus金牌)SSD(128GB&/&480MB/S&/&&SATA3)&&&&为保证系统平台具有最佳稳定性,本次产品测试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为Microsoft&Windows&7正版授权产品,除关闭自动休眠外,其余设置均保持默认。CPU-Z监测到的超频前后数据&&&&超频前,CPU拉满载核心频率达到了最大睿频3.9GHz;超频后,CPU频率达到了4.5GHz上下。接下来所有软件均对CPU超频前后的满载温度进行测试。下面的几页,笔者会分别介绍每款软件的特色以及其测试成绩。3AIDA64——专业的硬件监测工具&&&&中文版是一个测试软硬件系统信息的工具,前身是叫。AIDA64绿色版能够进行64位的底层硬件扫描,使它可以详细的显示出PC硬件每一个方面的信息。支持上千种(3400+)主板,支持上百种(360+)显卡,支持对并口/串口/USB这些PNP设备的检测,支持对各式各样的处理器的侦测。&&&&这款能够全面的测试CPU及其他硬件的信息,也是笔者经常使用的软件。监测功能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此次CPU满载测试均使用AIDA64软件拉满载。超频前CPU温度截图除温度外,还能实时监测风扇转速、CPU电压及功耗等数据&&&&在监测项目中,AIDA64不仅能够实时监测到CPU各个核心温度,还能够监测主板及硬盘温度。此外CPU电压及功耗、风扇转速等数据也能够实时监测到。超频后CPU温度截图&&&&在温度测试中,超频前CPU满载温度为73℃,超频后CPU满载温度为75℃。4HWMonitor——免安装更省心&&&&HWMonitor是一款CPUID的新CPU监测工具,似乎不满足CPU-Z的检测功能,HWMonitor软件具有实时监测的特性,而且继承了免安装的优良传统。通过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CPU的电压、温度、风扇转速,内存电压,主板南北桥温度、硬盘温度,显卡温度等。前温度CPU超频后温度&&&&HWMonitor并没有显示出总得核心平均温度,而是显示各个核心温度及表面温度。超频前后的温度差别还是比较大的,超频前80℃,超频后99℃。5CORE&TEMP——专注CPU温度监测&&&&Core&Temp(CPU监测工具)为CPU测量温度,能显示CPU的核心,针脚数等等,运行后会自动创建一个Temp&log&的文本文件,以你设定的刷新时间逐条记录温度和CPU频率所记录的温度直接取自处理理器内核中的数字温度传感器(DTS,Digital&ThermalSensor),因此准确率是非常高的,而且它能独立录取双核处理器中各内核的温度数据。超频前温度可以设置温度报警&&&&这款软件除了能够实时测试外,还能够设置过热温度报警,这与温度监测来说是一项非常实用的功能。玩家不可能随时盯着CPU温度,报警功能非常人性化。超频后温度&&&&这款软件只记录CPU的核心温度,但上下一对比同样温度差还是非常明显。超频前温度普遍在70℃上下,超频后则在99℃。6鲁大师——广受欢迎的全能撸软件&&&&(原名:Z武器)是新一代的系统工具。它能轻松辨别电脑硬件真伪,保护电脑稳定运行,清查电脑病毒隐患,优化清理系统,提升电脑运行速度。这是一款功能非常全面的中文系统,非常全面的检测、监测以及优化电脑,当然监测也不在话下。桌面悬浮窗口&&&&鲁大师被很多玩家广泛用来做跑分等硬件性能的测试,温度监测功能运用的不是很多。这款软件安装后会在桌面有悬浮窗口,玩家可以轻松的一览硬件的运行状态。超频前温度超频后温度&&&&如大家所看到的测试结果,鲁大师的成绩是绝对错误的。笔者是从的最新5.12版本,出现这种数据问题,可能与软件与硬件的不兼容有关。&&&&排出兼容问题,鲁大师并不能够监测到CPU的各个核心温度,仅仅显示CPU的整体温度。这样做CPU温度监测还稍显不够。7驱动精灵——专注驱动升级的软件&&&&是一款集管理和硬件检测于一体的、专业级的驱动管理和维护工具。驱动精灵为用户提供驱动备份、恢复、安装、删除、在线更新等实用功能。另外除了驱动备份恢复功能外,还提供了地址簿、邮件和&&收藏夹的备份与恢复。并且有多国语言界面供用户选择。&&&&驱动精灵是很多初次装机用户的首要选择,能够帮助用户管理和各种硬件驱动,非常实用。同时驱动精灵还为我们提供了温度监测功能。超频前温度CPU表面及核心温度主板及硬盘温度超频后温度&&&&通过测试,驱动精灵最后测得前温度在为77℃,超频后温度为99℃。8谁被吊打?&测试结果总结&&&&最后,笔者将除了之外的4款测试结果做成了统计图表,我们横向对比一下,看看哪些测试软件数据更准确。鲁大师由于本身软件问题,温度结果误差较大,并未做入图表。未超频4款测温软件测试结果超频后4款测温软件测试结果&&&&从最后的测试结果来看,超频前个软件测试成绩比较杂乱,最大温差达到了16℃;但超频后温度对比就比较明显了,测试结果与其他几个软件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测试总结:1、为何各个软件之间测试结果不一致,甚至出现鲁大师完全不准的情况?&&&&答:这些测温软件并不直接测量设备的温度。CPU内建的温度传感器测出温度之后,将温度值传递到主板I/O芯片的寄存器中。鲁大师等软件只是将这个温度值从I/O芯片寄存器中读出来。但往往由于芯片型号的不同以及软件更新不及时等情况均会出现测温不准的情况。即使测温传感器也有准的时候。2、从结果来看,哪款软件被吊打了?&&&&答;鲁大师有可能大而不精出现了测试成绩不准的情况,并且其温度测试太笼统,并不能看到CPU核心温度。AIDA64与其他几款软件在超频满载后温度差比较大,但整体还是能够参考的。3、编辑有什么推荐呢?&&&&答:HWMonitor、AIDA64与Core&Temp三款软件都有绿色版本免安装运行。其中AIDA64功能全面,不失为一个全面的测试+监测软件;另外两款做CPU测温软件都是不错的选择。&&&&鲁大师与都是玩家们普遍会安装得一些功能性软件。其功能侧重不同,如果为了单单监测,没有必要安装这两款软件。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豆丁微信公众号
很抱歉,该文档已经被删除了...先到其它地方遛一圈吧!
您可以在豆丁搜索您要找的内容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档
& DocI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豆丁网
扫描下载APP
扫描关注豆丁网
微信号:doudingwang
随时赢取精美礼品【图片】讲讲“超频会影响寿命”吗?【cpu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55,019贴子:
讲讲“超频会影响寿命”吗?收藏
老生常谈,争论了十几年的“难题”
许昌上继电气主要销售XJ微机保护装置,保护插件,后台通讯设备及XJ电源产品联系人:翟经理
1,频率是怎么定的?CPU频率的设定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①制造工艺水平一定工艺下制造出来的处理器大致的运行频率是有一定范围的,一般来说同工艺和架构,晶体管密度越大频率越低,主要是因为温度和电气效应的问题,但不是绝对。②市场定位虽然是同一个核心,为了迎合不同需求,也要分成三六九等。例如同是i5,但主频却分3.2G、3.5G、3.9G等。③温度更高的频率也代表更高的TDP和更高的温度,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去购买高档散热。④功耗更大的功耗需要更大的电源,公益广告里经常提每一样电气省一点,聚沙成塔,每年那得少排多少二氧化碳到大气中啊。⑤主板节能设定待机自动降频降电压、C1/C1E、C2直到C7这类节能选项,对CPU稳定性有比较大的影响,全开的情况下,CPU默认频率很难做高。⑥主板供电能力与品质主板供电是将电源过来的12V电压降成1.几v的电压供CPU使用,所以主板供电属于一个小电源,也有电压稳定性、纹波等性能参数,后面会细讲。
超不超都能用到报废
lz卖鞋的,都散了吧
总之一句话,厂商要考虑到温度、功耗和稳定性,所以即便是可以超频的CPU,它也不会设定太高的默认频率。不过这些年AMD推土机系列架构的失败,intel得便宜卖乖开始挤牙膏,所以市场定位对CPU影响挺大。一个就是AMD的FX-9590,默认电压高达1.5V左右,主频4.7动态5.0,基本超过了FX-8350的普遍超频频率;intel方面,超频性能越来越差,但默人频率却越来越高,4790K主频4.2单核最高4.4,然而4770K的时候,普遍超频频率也就4.5左右。另外还有更奇葩的,六核阉掉四个核心的至强X5698,主频4.4单核4.66。
2,超频的种类?①默认电压超频在CPU默认电压值下超频,就叫默电超频一般来说主板会根据CPU VID给个电压,也就是所谓的出厂电压。这个默认电压下,只要关了比较没用的节能,就可以增加一定主频,并且稳定运行。但要注意的是每个CPU VID都有所区别,一句“默电超频”听起来很厉害,但谁也不知道你的“默电”是多少,所以就跟没说一样。②降电压超频降低CPU的默认电压,然后还增加CPU主频,就叫降压超频跟默电超频差不多意思,比如说我有一个AMD 羿龙X6 1055T,CPUVID:1.375V,满载电压主板给的是1.456V,然而这个CPU主频只有2.8动态3.3。AMD总喜欢乱标CPUVID,主板又偷偷加压,电压吓哭。我把电压降到1.36V,关掉节能,主频超到3.8GHz稳定。降了电压,又大幅提升了主频,这就是降压超频。③加电压超频顾名思义。比如说4790K,动态高达4.4GHz,所以默认电压比较高,一般在1.2V左右。如果还想超频的话,虽然1.2V电压已经比较高了,但四核4.5GHz的话,电压一般也要加到1.27V左右,这也就是所谓的加压超频。接下来主要讨论的当然是加电压超频的“危害”。
3,超频有何“危害”举例可以更好的说明问题①电压问题4770K,电压在0.98~1V,主频3.5,单核睿频3.9,四核睿频3.7,实际上就是个3.7主频的U。拿来加压超频的话,也就是所谓的“干影响寿命的事儿”,4770K超到4.3GHz一般也就1.2V的电压,跟4790K睿频后电压基本一样,4770K在1.2V就“影响寿命”了,那4790K是不是出厂就“寿命比4770K低啊?”②功耗问题因为CPU基本是定电流的,满载是满载电流,待机是待机电流,各是各的值相对来说比较固定,CPU电压直接就关系到功耗,所以加压超频直接会影响到CPU功耗。CPU功耗会直接关系到CPU和主板供电的发热(另外还有电源也要增加发热暂且不谈)。主板供电中的电容、电感、场效应管理论寿命都比CPU核心短多了,主板供电也是有转换效率的,更大的功率当然会造成供电更大的发热,而高温会直接影响主板供电寿命的。所以由上我们推论出,同样的主板,电压高、功耗高的CPU,寿命就低,即便你没超频,用i7肯定比赛扬寿命低。③CPU与主板供电寿命上面的结论看起来道貌岸然,但漏洞是很明显的。先说CPU,一个工艺制程下的CPU,它的电压到底该是多少?4770K定在0.98~1V,你就觉得0.98~1V就是它该有的电压,超过这电压就“减寿”。那4790K直接把电压定到1.2V这种官方认可的电压难道就不“减寿”了?那哪天intel抽风又出了个4795K,把电压加到1.3V睿频4.5G,那是不是1.3V也不“减寿”了?一个CPU的电压到底能加到多少?其实就是它能承受、你能接受的温度范围内,电压随便加。说是随便,实际上也加不到多少。一二百元的散热,4790K加到1.3V左右也就撑死了。所以说啥叫“安全电压”?你只要温度能控制得住,能让它持续工作,并且温度不会随便越过TJMAX(温度墙)的电压,就是安全电压。然后说主板。超频增加功耗,主板供电负担确实会变大,温度会升高。但任何元件都是有工作温度的,一般是25℃~125℃电脑上用的大多数都会在超过105℃下关机。超频确实增加温度了,但到底增加多少度,就没人说了。如果是50度增加到了60度,难道还能影响寿命?现在的主板供电,仅以最大输出功率来看,相数都是过剩的。很多厂商增加供电相数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减少每相负载,这样可以输出更稳的电压、更好的纹波,以此增强CPU稳定性和超频的稳定性。加那么点电压,其实对中等以上的主板来说根本没什么负担,“减寿”这种事儿也根本测不出来。
继续更新啊!
4.玄学上一篇挑体质的帖子,少讲了超频中的玄学。超频有很多因素的影响,不是很简单就能定义“雷”和“雕”的。①主板供电品质上面说了,主板供电的品质直接影响到超频,电压越准,纹波越小当然超频也就更好了。但是问题是一个主板供电的纹波要拿什么测?大家谁见过评测主板还有主板供电纹波的测试吗?所以说,一个主板供电好不好,我们也只能从几相供电啊?供电元件档次啦?这些方面来看。一般来说,普通主板供电纹波在60~80mV,而高端主板纹波大概在30mV左右,集成了FIRV的intelHaswell系列处理器,纹波可以控制在2mV以内,真的假的你也测不出来,IT媒体也测不出来,另外也没见Haswell多能超,反而温度却高了不少。所以说,主板供电品质只能推到玄学中,当然有钱上好的,但它是不是真能提高CPU的超频能力,其实跟主板厂商的设计功底也有很大关系。对了,“设计功底”也是玄学。②主板BIOS很多IT网站专业编辑的文章中,也经常把主板BIOS制作能力归结到超频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点不少人都坚信,包括我原来也坚信的,为什么呢?很简单的道理,如果谁堆料谁超频性能就高的话,那大家都去买堆料不就行了。比如说这个Z77,24组供电、日系铝聚合物电容,还带去耦电容,逼格爆炸。只是BIOS不敢恭维啊,出了半年,才把重大BUG解决,小毛病很多都放弃了吧,估计客服电话每天都打爆了吧这款版型坚持了下出到Z87,Z97就了无音信了其实吧,主板BIOS影响超频跟一般玄学不同,它是有实践证明的。比如说一个主板,1.0版BIOS超频不行,1.1版超频还不行,然后出了个1.2版突然超频杠杠的!问题在于标准在哪?“1.0和1.1超频不行”是标准,1.2版是超频“增强”了?还是“1.2版超频杠杠的”是标准,只是1.0和1.1超频太弱?一叫真儿的话,又无法分辨“到底是主板用料好超频好,还是主板BIOS好超频好?”这个问题了。③CPU VIDVID也就是CPU的出厂默认电压,CPU VID的设定跟GPU 漏电率差不多的意思我们先来看看GPU-Z对漏电率的解释:翻译一下:默认电压低的,功耗就低,风冷下(散热一般的环境下)超频就高默认电压高的,功耗就高,水冷下(散热很好的环境下)超频就高为什么说它是玄学呢?我们先不说实际,就拿字面上来说。“散热一般还是很好的这个环境”是怎么定义的?导致LOW ASIC的散热好的情况下超频更高的温度临界点在哪?这个临界点要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安全电压”范围内,是不是CPU VID高的也会在风冷条件下得到更高频率?所以说就算这玩意儿是真的,也得靠实测才能测出到底是高的能超还是低的能超。另外,如果靠CPU VID和GPU ASIC就能决定CPU和显卡体质的话,那淘宝店主只要开机看个VID和ASIC不就行了,还测啥体质啊?显卡厂商只看ASIC把雕全挑出来做高端显卡不就行了,那岂不是相当省时省力了。但实际上哪特么是这么回事儿啊!虽然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反例太多,已经成为公认的“玄学”了。
你说的很好但我一点也不懂
④最神奇的词汇:电子偏移这个“电子偏移”学说是怎么回事儿呢?硅芯片会用到一些共价键的物质,例如砷、硼之类的。因为是共价键结构,所以会有共用的电子。该理论就是CPU加电压超频之后,可能会导致共价键的电子偏移,以至于CPU超频缩肛。这玩意儿简直是芯片史上第一大玄学,百度都搜不到“CPU或硅芯片电子偏移”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另外,电子偏移的临界点到底在哪?它是线性增加的么?多高电压会增加多少偏移?跟芯片制程有没有关系?高温下,多高温度偏移会加大?偏多少会影响性能?根本就是说不明白不清不楚无法证实的问题嘛!
理论上是会减少寿命的,但是没人能够控制变量把它证明出来。   --自己动手,点亮未来!
上面都看不懂没关系。不搞极限超频,随大溜儿,大众频率大众电压,温度控制好了,就算减寿了,剩下来的寿命,应该也比你淘汰它的寿命长。想超的话,就放心大胆的去超。不会超,买个默认高频的,例如6700K(睿频电压1.3V以上),四核4.2G的主频也够用了。就算超,也大不了超到4.6G(电压1.4V),平时体验不会很明显,还不如默频降降电压来的实在。
写的还可以,给精了
竟然会精!!!
其实关键就在于电压和温度,至于怎么样的电压和温度全是安全不影响寿命的,这个临界点在哪里,这个就是一门玄学了
越看越不懂
技术贴技术贴!!!终于看到技术贴了,顶!
i5-4200u不睿频了,求教
先抢一个前排吧,一直超频的话只要不烧了,一般都是主板先死,CPU在挂了的吧。。。
超频寿命,越超越带劲
楼主作死把i7超Bomm,制造了成吨的伤害,楼主猝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鼻饲 怎么保证温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