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进制990816进制负数怎么表示示

CE9908-CN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5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Learning, staying up to date, and working on the latest and greatest in languages and APIs is what k
Java之8进制&16进制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octal = 077;
int decimal = 63;
int hexadecimal = 0X3F; //十六进制
0x开头(不区分大小写,0X也行,另外a-f也可以写成A-F)
if(octal == decimal && decimal == hexadecimal) {
System.out.println("equals");
//三个数大小一样
System.out.println(octal);
//不管该数为8进制还是为16进制,打印出来的均为十进制
System.out.println(hexadecimal);
System.out.println(Integer.toBinaryString(decimal)); //转换为2进制的字符串
Print Result:
没有更多推荐了,
加入CSDN,享受更精准的内容推荐,与500万程序员共同成长!第一节 清代、民国时期基层政权与自治组织
我的图书馆
第一节 清代、民国时期基层政权与自治组织
第一节& 清代、民国时期基层政权与自治组织一、基层政权(一)总甲制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布《总甲制》(又称邻保检察法)。顺治二年(1645年)建立江南省后,按《总甲制》规定,在江南省各州县所属乡村,10家为一甲置甲长1人,百家为一总甲置总甲1人。区域内若有盗人、奸究等事,自邻佑报知甲长,甲长报知总甲,总甲申告府州县衙,由府州县衙审其事实,再告兵部。若一家有隐匿盗人及其他罪犯者,邻佑之九家及甲长、总甲不具报告,俱以罪论。(二)里甲制顺治三年(1646年)颁布《里甲制》,江南省按里甲制规定,每10户为甲,百户为10甲,城镇百户的叫坊,近城百户的叫厢,乡村百户的叫里。每甲中推人口众多的户为甲长,百户中推选10人,每年由1人轮流担任里(坊、厢)长。(三)里社制顺治十七年(1660年),江南省民间设立里社,并新立里长、社长之名,以二三十家或三四十家组成里社,设里长、社长。有的地方以保名的,称保长(又叫保正),其职责是清查户口、催办钱粮、征发劳役。(四)保甲制康熙六年(1667年),江苏省建立,全省设46个县,县以下基层政权建设主要是施行保甲。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更定保甲法,江苏省各州县乡村,每户每年给门牌10家为牌,立牌长,10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10甲为保,立保长(保正),一年更代。甲长、保长经选举产生,报官府备案。在保甲区域内,有盗窃、邪教、赌博、窝逃、奸拐、私铸、私盐、贩卖硝磺、私立名色、敛财、聚会等事以及形迹可疑者,责令查报,户口迁移要随时登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再行保甲法,保甲组织形式同前,增加审查户口的内容,每户给印信纸牌,写明姓名、丁男口数,出则注明所往,入则稽其所来,客店、寺庙也立簿稽查。月底由保长出具证明,报官府备查,违者问罪。雍正四年(1726年)颁行保甲令,江南搭棚居山的棚民都要按户编查入册,对公庙、漏户均编入保甲。乾隆时期,江苏保甲组织专重弭盗,甲长一职不准轮充,有关户婚、田土、催粮、拘犯等事,另设“地方”一名职掌。嘉庆元年(1796年)以后,江苏保甲制度名存实亡。宣统元年(1909年)施行新式警察,旧保甲制度即被取而代之。(五)守土官、乡官制清咸丰三年二月十日(日)太平军攻克南京,定为国都。开始建立地方政权,分为省、郡、县三级。同时建立江南省,下设江宁郡、镇江郡、扬州郡,共辖13县。咸丰八年八月二十一日(日)把江浦县(太平军改为天浦县)改建天浦省。咸丰十年闰四月十三日(日)建立苏福省,设苏州郡、常州郡、太仓郡、松江郡,共辖26个县。太平天国省以下地方政权建立守土乡官制,始于咸丰三年八月(1853年9月),分守土官和乡官两类官制。守土官是每郡设总制,每县设监军。总制、监军皆受命于天朝,多由太平军的中级军官担任,既是地方行政长官,又负有武装守土之责。乡官是县以下基层官员,太平天国的基层组织是从户开始,仿照太平军军制编组,每5家设一伍长,5伍长设一两司马,4两司马设一卒长,5卒长设一旅帅,5旅帅设一师帅,5师帅设一军帅,一军共有12500家,其中由25家组成的“两”是最基层的组织。自军帅到两司马统称为乡官。乡官由当地人担任,通过公举、保举、委派三种形式产生。乡官成份相当复杂,如苏州有城中耆老举为乡官,常熟县乡官有当地绅富和地主,无锡有富户当旅帅,南汇县有里中绅富当军、师、旅帅,但多数乡官是编户穷民,乡官的职掌,按《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有八项:1.分田;2.掌理国库;3.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4.经办农乡建筑工程;5.办理教育和履行宗教仪式;6.保举人才和奏贬下级乡官;7.管理诉讼;8.统率乡兵。但在江苏地域的乡官,主要是保证军需粮饷,使太平军随时随地都可以取得物资供应。据反对太平天国方面的材料记载:“催粮不绝于道,赖数乡官支吾而供给之”,“科派不独钱米,如行军所需各物皆悉取给于乡官,偶需锹锄千柄,或苇席千张,或划船百只,伪文一下,咄嗟立办。”①其次,组织乡兵,维持治安,使太平军得以无后顾之忧,“乡官得发民为兵,所辖为伍卒,有冲锋勇敢之名,家备戎装,人执军械,盖寓兵于农,令军帅兼文武之也。”②再次各地乡官在所辖地区内,贯彻太平天国的户籍制度,普遍发给门牌,“抚安良善,以杜滋端”。③但一些地主分子担任乡官后,利用职权,胡作非为,甚至形成反对太平军的武装集团,如苏南永昌乡官徐佩瑗、周庄乡官费玉存等,他们都拥有武装、恶霸一方,太平天国派员来监催银米,乡官费玉存竟敢将该员“缚而沉诸河”。④使太平天国不敢再过问该地的行政事务,一切“悉听费氏主持”。永昌乡官徐佩瑗私藏收缴的钱粮,充作自己的团练费用,腐蚀欺骗太平天国的上级领导,暗中勾结上海的清朝官员李鸿章、吴云等人,企图里应外合,颠覆太平天国政权,由于太平天国及时察觉,他们的阴谋才未得逞,同治三年六月(1864年7月)太平天国政权失败,守土乡官制亦消亡。
&&&&&&&&&&&&&&&&&&&&&&&
&& ①张德坚:《贼情汇纂》,《太平天国》(三)第275页。②张德坚《贼情汇纂》,《太平天国》(三)第109页。③引自罗尔纲:《太平天国文物图释》第212页。④陶煦:《贞丰里庚申见闻录》卷上附:苏南各地乡官施政情况零星记载
句容:咸丰六年五月二十五日(日),太平军燕王秦日纲部占句容,出告示安民,各乡立乡官,筹措军需,派丁应工作。(据续纂《句客县志》)咸丰十年闰三月二十五日(日)太平军忠王李秀成再占句容,出告示,设乡官,征收赋税。
苏州:咸丰十年四月十三日(日),忠王李秀成占苏州,各乡镇皆分设馆,立乡官军帅、旅帅、里(旅)帅,百长、卒长,置监军于成舍。(李光霁《劫余杂识》)
无锡:咸丰十年四月初十日(日),太平军占无锡,改名为抚锡县,举乡人为乡官,分军、师、旅帅,户给门牌。咸丰十一年五月(1861年6月),守将黄和锦令乡官设局征钱粮,抚锡县监军在堰桥设局,金匮县监军在东亭设局,凡刑名钱谷皆理之。(施建烈《纪县城失守克复本末》)。
宜兴:咸丰十年四月十二日(日)辅王杨辅清军占宜兴,县设监军(县官),立局城中,为乡官局总汇,各乡设立军、师、旅帅、百长、司马,置局称乡官局,民有诉事者,杖责禁牢不少贷,设门牌,令每户纳钱。(据宜兴《荆溪县新志》)
吴江:咸丰十年四月二十四日(日),太平军占吴江。六月十一日(7月30日),各墟造户册,给门牌设立师帅、旅帅。八月初一日(9月18日),设局,填写门牌,着旅帅、卒长按户给发。吴江守将萧朝兴(已故西王萧朝贵之弟)上任,各乡官贺喜受宴,演戏4日,一切工役当差。八月初六日(9月23日),有行文告示到镇,招文武生员,由本县送苏福省(即苏州一带)应试。八月二十日(10月8日)新科博士钟志成受职监军(县令),位于军帅之上,往来苏城、江城,颇见信任。十一月初旬,师帅名下各旅帅所属乡村,照田完纳,每亩约出米1斗4~5升,钱约百文,以熟田之多少,照户分派,参差不等。十一月九日(12月26日),催完在镇各墟门牌银米,每户完米1石,加耗5斗,完银800文,加耗200,每墟计贫户不能完者,有力者多完补数。咸丰十年(1860年)秋间,镇上设立粥厂,以济难民,给票每口朝晚发粥4碗,每日需米3~4石,寒施絮袄,有过往之人,留宿给路凭,由航船送往别处,死者用柴衾埋葬义冢。(知非:《吴江庚辛纪事》)
青浦:咸丰十年五月十二日(日),太平军赖文光部占青浦,改名为菁浦县,设立乡官,按户造册,按田输捐。
常熟、昭文:咸丰十年八月二日(日),太平军黄文金、李远继占常熟、昭文,发告示,登记户数,发给门牌,九月二十日(11月6日)以后,以昭文地界,分前后中左四营,常熟地界分前后中右四营,每营1名军帅,5名师帅,25名旅帅,125名卒长,625名两司马,3125名伍长,军帅请当地有声价者充当,师帅以书役及土豪充当,旅帅、卒长以地保正身伙计分当,只有两司马、伍长硬派殷实者承担,凡有役赋不完结者,都责任他身上。出告示,着旅帅、卒长,按田亩造花名册,以实种作准,业户不得挂名收租,各分疆界。起房捐、店捐,开张者领店凭,有船者领船凭,水陆要路,立卡收税,各手艺当差,居民留发,完现年漕米,补完现年下忙银两,限到年一并请割。(郭廷以《田政考》)
《常熟报恩牌坊碑序》记载:“灵贶迭臻,嘉祥洊至。禾苗布帛,均出以时。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平租傭之额赋,准课税之重轻,春树万家,喧起鱼盐之市。夜灯几点,摇来虾菜之船,信民物之殷阜,皆恩德之栽培。”
太仓:咸丰十年八月十四日(日),忠王李秀成军占太仓州,出示安民,各乡镇设乡官,有军帅、师帅、旅帅、百长、司马,计亩造册,着佃收粮。(《太仓州志》卷十四)
据沈梓《养拙轩日记》记载:至同治年间,苏省所属乡镇未延烽火者十之七八,且迁徙者多,人烟转盛,富民来往贸易,货物充斥,市廛(即集市)增设,太平军但抽税而已,初不知其为乱世人也。(六)市乡村里1.市乡制辛亥年(1911年)10月,江苏省临时议会议决《江苏暂行市乡制》(简称市乡制)。按《市乡制》规定,共有两种:一是县治所在的城厢地方;二是村庄屯集人口满5万以上的地方。清制原定县治所在地称为城,村庄屯集人口在5万以上的称为镇,不满5万人口的称为乡,《市乡制》把城和镇并称为市,乡则依旧。市的组织分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是市董事会,立法机关是市议事会。市董事会设总董1人,董事1~3人,名誉董事4~12人。董事以市议事会议员总数的二十分之一为额,名誉董事以其十分之二为额。总董、董事和名誉董事均为本市选民,总董由市议事会选举正陪各1人,呈由县行政长官转请省行政长官遴委。董事由市议事会选举,呈由县行政长官核准任用。名誉董事则由市议事会选任。总董和董事任期两年,期满改选,有给职。名誉董事也是任期两年,每年改选半数,无给职。董事会的职权主要有:(1)市议事会议员选举,议事的准备;(2)市议事会议决各事的执行;(3)由规章所定或由县行政长官委办各事的执行;(4)执行方法的议决。市议事会议员以20人为定额,人口满5万以上的,每增加5000人,得加选议员1人,至多以60人为限,议员由选民选举,任期两年,每年改选半数。议事会设议长、副议长各1人,由议员互选,议员和议长、副议长均无给职,但议长、副议长得酌支公费。市议事会的职权主要有:(1)市自治范围内应兴应革事项;(2)市自治规约;(3)市自治费的预算、决算,筹集和处理方法;(4)市选举争议;(5)市自治职员办事过失的惩戒;(6)关于市全体赴官诉讼及其和解事项。乡设乡董,负责本乡行政事宜,民国元年(1912年),江苏省始设市、乡公所。民国2年,全省共有283个市公所、735个乡公所(除川沙、丰县、盐城数字不详外)。民国2年(1913年)江苏省各县设立市、乡公所及其户口统计表表3-1单位:个、户、人
市、乡公所数
其中女口数
华亭(松江)
太平(扬中)
清河(淮阴)
山阳(淮安)
桃源(泗阳)
安东(涟水)
民国3年2月,根据北京政府通令,江苏省市乡制停止施行。2.市乡自治制民国10年(1921年)内务部颁布市乡自治制,江苏据此重新整理市乡组织,改以乡为单位,不论城镇或乡,统改称为乡,乡设乡长及乡董,为执行机关。设乡自治会为议事机关,乡自治经费以附加税、杂捐、规费、使用费、财产收入及营业收入充之。但因军阀割据,有关规定无补于事。3.村制民国12年(1923年)9月,江苏试行村制。民国16年7月江苏省政府通过《各县村制大纲》,划村的范围以原有村界为准,凡满百户的村庄,或联合数村在百户以上的为一编村,设村公所,置村长,副村长各1人,超过100户则根据人口数,增设副村长,最多为4人,不足百户的,则一村设一村长或联合邻村设一村长。村内居民以25户为闾,5户为邻,各设闾、邻长1人,25户以上50户以下或不满25户而情况特殊也可以设闾长1人。村长和副村长任期一年,并可连任。其主要职责是承办上级委托事项,办理本村自治事业,保举闾、邻长。村制组织大纲的实施只限于江南所属江宁、句容、溧水、镇江、丹阳等29县(包括后设置的启东县在内),到民国17年有江宁、丹阳、松江、太仓、昆山、嘉定6县建立了村制。共编就街村2361个。江北各县因有战事,仍实行市乡制。江宁县村制实施,在民国17年创办村制育材馆,训练乡村自治人员,并立即废止市乡制,实行村制制度,区划全县300余村。4.市、乡行政局民国16年(1927年)秋,江苏省颁布《江苏省市、乡行政局组织大纲》,将过去市、乡公所改为市、乡行政局,乡下为村,局长由县长挑选委托,并受县长指挥监督。村长、副村长由市乡局长保举,呈请县长挑选委任,报省民政厅备案,闾、邻长由居民保举,市、乡局长委派,报县备案。市乡行政局内部设总务、财政、公安、教育、建设五股。不久仅留总务、财政二股,其它股撤销。到年底,江苏省共设305个市行政局,721个乡行政局。民国16年(1927年)江苏省市、乡行政局统计表表3-2单位:个
5.村里制民国17年(1928年)9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首颁《县组织法》,江苏省根据《县组织法》规定,在县以下按户口及地形分划若干区,一般每县4~10个区为限,区下为村里。一般每区不少于20个村里,撤销村制和市、乡行政局。区置区公所,设区长1人及区长助理和区丁,区公所设区务会议,由区长、区助理员及所属村里长组成。凡县内百户以上的乡村地方为村;百户以上的市镇地方为里。村置村公所,设村长、副村长各1人;里置里公所,设里长、副里长各1人。村公所或里公所事务由村长、里长指定闾长襄助办理。区长由县长挑选,呈请民政厅委任,村、里长及副村、里长由村、里民大会选出,由县长择任,报民政厅备案,村、里居民以25户为闾、5户为邻。闾、邻长由本闾、邻会议推选,报县政府备案。民国17年,全省县以下设608个区、17423个乡、3028个镇、231718个闾、1175191个邻。(七)区乡镇保甲1.区民国18年(1929年)6月5日国民政府再次颁布《重订县组织法》,县以下设区,县下划区原则由“按户口及地形”改为“按户口及地方情况”;区长任职,原规定由县长遴选、省民政厅委任,改为由省民政厅就训练考试合格人员委任;区长免职,原规定由县长罢免、呈民政厅备案,改为县长呈报,省政府罢免;每区以20~50个乡镇组成。民国19年,江苏省县以下共划分608个区。城市设区:江苏省根据民国19年5月国民政府公布的《中华民国市组织法》规定在城市设区,区下设坊、闾、邻。以5户为邻,设邻长;5邻为闾,设闾长;20闾为坊,设坊长;10坊为区,设区长,并各冠以第一、第二次序。2.乡镇民国18年,江苏省遵照国民政府《重订县组织法》规定,对全省施行的村里制,予以废止,村改称为乡,里改称为镇。各乡镇置乡、镇公所,设乡、镇长各1,副乡镇长各1,管理本乡镇行政事务。民国19年,全省18106个乡、2988个镇。民国22年,全省17073个乡、3110个镇。乡镇公所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乡镇公产及公款之孳息、公营业的利润,以及一些特别捐等。3.保甲民国22年10月国民政府行政院通令实施保甲制度。省政府于民国23年2月13日制发《江苏省清查户口编组保甲规定》,在全省乡镇之下编组保甲替代闾、邻,并决定全省在民国23年4月1日为施行保甲日期,指定江北的南通、盐城、淮阴、东海、铜山5个行政督察区所属28个县先行编组保甲。办理保甲程序,分为筹备、编组、训练、运用四个阶段。编组保甲以户为单位,每户设一户长;10户为甲,设一甲长,甲长由一甲内过半数的户长共推产生;10甲为保(城区以25甲为一保)设一保长,保长由一保内过半数的甲长共推出一户长充任。保长任期2年,甲长任期3年,均可连任。保甲长负责本保甲范围内门牌编制,调查户口,检查取缔歹人入境,防范水火盗贼,修筑道路桥梁,组织保卫,提倡生产,调解乡民纠纷等。5保至10保为一乡镇,设乡镇长,乡镇长由一乡镇内过半数的保长共同推出一个兼任,并以保长任期为任期,必要时可由县长呈请省民政厅核准,指定乡镇长。乡镇以上为区。在编组保甲中,实行连坐切结法,凡保甲内住民如有勾结窝藏逃犯等,除依法惩处外,并对曾具连坐切结的各户长及甲长也予以处罚。民国23年11月1日,江南及江都区所属33县开始编组保甲。民国24年12月,江苏省保甲编组次第完成。全省61个县(含江宁县),共456个区、8155个乡镇、68360个保、717778个甲、7317327户。乡镇保甲长均为无给职。是年,南京市开始实施保甲制,市内为8个区,市郊为3个区、23个乡、291个保、2869个甲。民国24年(1935年)江苏省各县区乡镇保甲户口总统计表表3-3单位:个、户、人
总计(不含江宁县)
江苏省保甲制确立后,运用保甲范围有四项:(1)征工治河;(2)禁烟禁毒;(3)强迫识字教育;(4)防治“盗匪”。其中运用于自卫方面,各县运用保甲,共设置守望所11507个,建筑碉堡3931座,编组巡逻队5592队。成立检查船只办公处1397处。运用于建设方面,筑路征工1459328人,筑土方8902762方;疏浚河道征工349768人,疏浚土方方;植树造林6830689株;增设合作社2541处。运用于协助禁烟方面,被查出及劝导自新登记烟民105858人,检举烟犯20058人。江苏省实施保甲后,遂分期训练保甲人员,到民国25年初,全省8066个乡镇长、68360个保长已训练完毕。717786个甲长,已训练389183人。同年底,全省60县共有68360个保、717786个甲。民国26年(1937年)初,江苏省设置区的组织456个,区分为三等:一、二等区区公所设区长1人,助理员、雇员各2人,三等区设助理员、雇员各1人。乡镇机构皆分为三等,乡镇公所除乡镇长外,设置事务员1人。同年,行政院公布《分区设置暂行规程》,县以下的区公所一律取消,改称为区署。民国28年9月19日,国民政府公布《县各级组织纲要》,县以下设置乡镇,皆为实级,区不作为一级政权,皆为虚级,仅为县政府的辅助机关。但抗战期间,江苏各县先后沦陷,未行新制,仍保留区公所,不分等,一律设区长1人,指导员3人,雇员1~3人。对乡镇一级,参照《县各级组织纲要》皆不分等,增设副乡镇长1人及专任干事1人。乡镇保除执行上级官署委办事项外,其办理的主要事项为:户口调查及户籍人事登记,编组训练国民自卫队、维护地方治安,预防天灾人祸,赈灾济贫、育幼养老,办理国民学校及中心学校,修筑保护四境道路,创立合作社经营各种合作事业,禁烟禁赌、取缔游惰,协助调查地价,调解民间纷争,以及乡镇保认为应举办的事项,融管、教、养、卫于一切应办理事项中。民国32年,国民政府修正公布《市组织法》,市以下设区,区内的编制为保甲,以10~30户为甲,甲设户长会议,由本甲各户户长组成,主要是选举、罢免甲长及办理甲内事项。以10~30甲为保,保设保办公处,置正副保长各1人,以10~30保为区,区设区公所置正副区长各1人,并置助理员及雇员。附:汪伪时期江苏省基层组织
民国33年,在汪精卫伪政权的统治下,江苏61个县有48个县被伪政权所统治,并委任官佐,其中有7个县暂归伪上海市政府管辖;15个县暂行分隶于伪苏北绥靖主任公署领导,而直接为伪江苏省政府统属的则有26个县、202个区、2869个乡、880个镇、15143个保、160376个甲。
汪伪区乡镇公所,分别划定一、二、三等。各等区设区长1名。助理员:一等区3名,二、三等区各2名。雇员:一等区3名,二、三等区各2名。区丁:一、二、三等区各3名。民国34年8月抗战胜利,9月,江苏省政府从皖北迁回镇江,首先印发户政有关的各种法令,督饬各县改划区乡镇自治区域,恢复战前旧制,调整乡镇长。民国35年,江苏省依照《县各级组织纲要》及《县政府分区设置规程》,订定了《江苏省各县区署、乡镇公所、保办公处组织规程》。对江南各县区、乡、镇、保进行调整,将区公所撤销,设置区署,均不分等,设区长1人,指导员2~5人,技术员1人,雇员、区丁各2人。江北各县因情况特殊,仍维持区公所旧制,设区长1人,助理员、雇员、区丁各2人。乡镇组织不分等,每乡镇公所设正、副乡镇长各1人,设民政、警卫、经济、文化4股,各股设主任1人,由正、副乡镇长及中心学校教员兼任。其中,民政股掌理保甲、户籍、选举、地政、卫生、禁烟、仓储、救恤、民众团体造产及其它有关民政事项;警卫股掌理保安、兵役、壮丁训练及其他有关警卫事项;经济股掌理赋税、预算、决算、会计、出纳、公款、公产、交通水利、农、矿、工、商、林牧、渔猎、合作、公营事业、度量衡及其它有关经济建设事项;文化股掌理学校、图书馆、体育场、妇女组训、少年组训及其它有关文化事项。另设专任干事2~4人。保设正、副保长各1人,专任民政、警卫各1人,经济、文化于事1人。甲设甲长,任期改为1年。同年6月,江苏省江南各县辖182个区、3001个乡镇、22404个保、228624个甲。江北计274个区、5065个乡镇,其中受国民党政府控制的区有125个、乡镇1870个、保16618个、甲164454个。另外,徐州、连云两市各辖5区。民国36年,江苏省继续对江南各县区乡镇进行调整,各县所设区署凡不合规定条件的均予以裁撤。同年下半年,核定设置区署的有镇江、丹阳、金坛、金山、溧水、常熟、川沙、江阴、太仓、吴江、松江、宝山等12县;调整后不设区署的各乡镇由县政府直接指挥,有江宁、上海、高淳、南汇、句容、嘉定、奉贤等7县;江北各县仍旧设置区公所。在乡镇机构中,依部颁《乡镇调解委员会组织规程》的规定,成立乡镇调解委员会。同年9月,以《江苏省各县乡镇组织调整办法》为准,乡镇区域以集镇为中心,予以扩并,每乡户,城镇户。在面积大、户口少的区域编制保甲为十进制,在人口多、自然条件自成单位或地瘠民贫或交通便利、文化水准高的区域,编制保甲为三十进制。乡镇公所分甲乙两种,皆不设副乡镇长,改设专任主任干事,试行幕僚长制。甲种置乡镇长1人,主任干事1人,干事3人,雇员2人;乙种置乡镇长1人,干事2人,雇员1人。干事、雇员承乡镇长之命,受主任干事之指导分办管、教、养、卫各项事务。12月,江苏省政府颁布《江苏省各县区署调整办法》,裁撤各县区署。在绥靖区县份的区公所改设区署,为实级,领导区内的乡镇办理行政及警卫事项,区署内设政治和军事2股,掌管编制保甲、清查户口、划设乡镇、处理纠纷及民众自卫组训等。是年底,江苏省除阜宁、赣榆两县外,共有2950个乡镇、40824个保、461560个甲(见表3—4)。民国37年初,保组织进行调整,对辖200户以上的保,不设副保长,改设专任干事1人,负责处理保内事务,并设保专任户籍事务员1人,专管户籍。同年6月,全省共有2872个乡镇、36799个保、438441个甲。民国36年(1947年)江苏省保甲数统计表表3-4单位:个、户
嵊泗设治局
注:阜宁县、赣榆县环境特殊未据呈报统计,表中未列入。第一节& 清代、民国时期基层政权与自治组织一、基层政权(一)总甲制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布《总甲制》(又称邻保检察法)。顺治二年(1645年)建立江南省后,按《总甲制》规定,在江南省各州县所属乡村,10家为一甲置甲长1人,百家为一总甲置总甲1人。区域内若有盗人、奸究等事,自邻佑报知甲长,甲长报知总甲,总甲申告府州县衙,由府州县衙审其事实,再告兵部。若一家有隐匿盗人及其他罪犯者,邻佑之九家及甲长、总甲不具报告,俱以罪论。(二)里甲制顺治三年(1646年)颁布《里甲制》,江南省按里甲制规定,每10户为甲,百户为10甲,城镇百户的叫坊,近城百户的叫厢,乡村百户的叫里。每甲中推人口众多的户为甲长,百户中推选10人,每年由1人轮流担任里(坊、厢)长。(三)里社制顺治十七年(1660年),江南省民间设立里社,并新立里长、社长之名,以二三十家或三四十家组成里社,设里长、社长。有的地方以保名的,称保长(又叫保正),其职责是清查户口、催办钱粮、征发劳役。(四)保甲制康熙六年(1667年),江苏省建立,全省设46个县,县以下基层政权建设主要是施行保甲。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更定保甲法,江苏省各州县乡村,每户每年给门牌10家为牌,立牌长,10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10甲为保,立保长(保正),一年更代。甲长、保长经选举产生,报官府备案。在保甲区域内,有盗窃、邪教、赌博、窝逃、奸拐、私铸、私盐、贩卖硝磺、私立名色、敛财、聚会等事以及形迹可疑者,责令查报,户口迁移要随时登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再行保甲法,保甲组织形式同前,增加审查户口的内容,每户给印信纸牌,写明姓名、丁男口数,出则注明所往,入则稽其所来,客店、寺庙也立簿稽查。月底由保长出具证明,报官府备查,违者问罪。雍正四年(1726年)颁行保甲令,江南搭棚居山的棚民都要按户编查入册,对公庙、漏户均编入保甲。乾隆时期,江苏保甲组织专重弭盗,甲长一职不准轮充,有关户婚、田土、催粮、拘犯等事,另设“地方”一名职掌。嘉庆元年(1796年)以后,江苏保甲制度名存实亡。宣统元年(1909年)施行新式警察,旧保甲制度即被取而代之。(五)守土官、乡官制清咸丰三年二月十日(日)太平军攻克南京,定为国都。开始建立地方政权,分为省、郡、县三级。同时建立江南省,下设江宁郡、镇江郡、扬州郡,共辖13县。咸丰八年八月二十一日(日)把江浦县(太平军改为天浦县)改建天浦省。咸丰十年闰四月十三日(日)建立苏福省,设苏州郡、常州郡、太仓郡、松江郡,共辖26个县。太平天国省以下地方政权建立守土乡官制,始于咸丰三年八月(1853年9月),分守土官和乡官两类官制。守土官是每郡设总制,每县设监军。总制、监军皆受命于天朝,多由太平军的中级军官担任,既是地方行政长官,又负有武装守土之责。乡官是县以下基层官员,太平天国的基层组织是从户开始,仿照太平军军制编组,每5家设一伍长,5伍长设一两司马,4两司马设一卒长,5卒长设一旅帅,5旅帅设一师帅,5师帅设一军帅,一军共有12500家,其中由25家组成的“两”是最基层的组织。自军帅到两司马统称为乡官。乡官由当地人担任,通过公举、保举、委派三种形式产生。乡官成份相当复杂,如苏州有城中耆老举为乡官,常熟县乡官有当地绅富和地主,无锡有富户当旅帅,南汇县有里中绅富当军、师、旅帅,但多数乡官是编户穷民,乡官的职掌,按《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有八项:1.分田;2.掌理国库;3.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4.经办农乡建筑工程;5.办理教育和履行宗教仪式;6.保举人才和奏贬下级乡官;7.管理诉讼;8.统率乡兵。但在江苏地域的乡官,主要是保证军需粮饷,使太平军随时随地都可以取得物资供应。据反对太平天国方面的材料记载:“催粮不绝于道,赖数乡官支吾而供给之”,“科派不独钱米,如行军所需各物皆悉取给于乡官,偶需锹锄千柄,或苇席千张,或划船百只,伪文一下,咄嗟立办。”①其次,组织乡兵,维持治安,使太平军得以无后顾之忧,“乡官得发民为兵,所辖为伍卒,有冲锋勇敢之名,家备戎装,人执军械,盖寓兵于农,令军帅兼文武之也。”②再次各地乡官在所辖地区内,贯彻太平天国的户籍制度,普遍发给门牌,“抚安良善,以杜滋端”。③但一些地主分子担任乡官后,利用职权,胡作非为,甚至形成反对太平军的武装集团,如苏南永昌乡官徐佩瑗、周庄乡官费玉存等,他们都拥有武装、恶霸一方,太平天国派员来监催银米,乡官费玉存竟敢将该员“缚而沉诸河”。④使太平天国不敢再过问该地的行政事务,一切“悉听费氏主持”。永昌乡官徐佩瑗私藏收缴的钱粮,充作自己的团练费用,腐蚀欺骗太平天国的上级领导,暗中勾结上海的清朝官员李鸿章、吴云等人,企图里应外合,颠覆太平天国政权,由于太平天国及时察觉,他们的阴谋才未得逞,同治三年六月(1864年7月)太平天国政权失败,守土乡官制亦消亡。
&&&&&&&&&&&&&&&&&&&&&&&
&& ①张德坚:《贼情汇纂》,《太平天国》(三)第275页。②张德坚《贼情汇纂》,《太平天国》(三)第109页。③引自罗尔纲:《太平天国文物图释》第212页。④陶煦:《贞丰里庚申见闻录》卷上附:苏南各地乡官施政情况零星记载
句容:咸丰六年五月二十五日(日),太平军燕王秦日纲部占句容,出告示安民,各乡立乡官,筹措军需,派丁应工作。(据续纂《句客县志》)咸丰十年闰三月二十五日(日)太平军忠王李秀成再占句容,出告示,设乡官,征收赋税。
苏州:咸丰十年四月十三日(日),忠王李秀成占苏州,各乡镇皆分设馆,立乡官军帅、旅帅、里(旅)帅,百长、卒长,置监军于成舍。(李光霁《劫余杂识》)
无锡:咸丰十年四月初十日(日),太平军占无锡,改名为抚锡县,举乡人为乡官,分军、师、旅帅,户给门牌。咸丰十一年五月(1861年6月),守将黄和锦令乡官设局征钱粮,抚锡县监军在堰桥设局,金匮县监军在东亭设局,凡刑名钱谷皆理之。(施建烈《纪县城失守克复本末》)。
宜兴:咸丰十年四月十二日(日)辅王杨辅清军占宜兴,县设监军(县官),立局城中,为乡官局总汇,各乡设立军、师、旅帅、百长、司马,置局称乡官局,民有诉事者,杖责禁牢不少贷,设门牌,令每户纳钱。(据宜兴《荆溪县新志》)
吴江:咸丰十年四月二十四日(日),太平军占吴江。六月十一日(7月30日),各墟造户册,给门牌设立师帅、旅帅。八月初一日(9月18日),设局,填写门牌,着旅帅、卒长按户给发。吴江守将萧朝兴(已故西王萧朝贵之弟)上任,各乡官贺喜受宴,演戏4日,一切工役当差。八月初六日(9月23日),有行文告示到镇,招文武生员,由本县送苏福省(即苏州一带)应试。八月二十日(10月8日)新科博士钟志成受职监军(县令),位于军帅之上,往来苏城、江城,颇见信任。十一月初旬,师帅名下各旅帅所属乡村,照田完纳,每亩约出米1斗4~5升,钱约百文,以熟田之多少,照户分派,参差不等。十一月九日(12月26日),催完在镇各墟门牌银米,每户完米1石,加耗5斗,完银800文,加耗200,每墟计贫户不能完者,有力者多完补数。咸丰十年(1860年)秋间,镇上设立粥厂,以济难民,给票每口朝晚发粥4碗,每日需米3~4石,寒施絮袄,有过往之人,留宿给路凭,由航船送往别处,死者用柴衾埋葬义冢。(知非:《吴江庚辛纪事》)
青浦:咸丰十年五月十二日(日),太平军赖文光部占青浦,改名为菁浦县,设立乡官,按户造册,按田输捐。
常熟、昭文:咸丰十年八月二日(日),太平军黄文金、李远继占常熟、昭文,发告示,登记户数,发给门牌,九月二十日(11月6日)以后,以昭文地界,分前后中左四营,常熟地界分前后中右四营,每营1名军帅,5名师帅,25名旅帅,125名卒长,625名两司马,3125名伍长,军帅请当地有声价者充当,师帅以书役及土豪充当,旅帅、卒长以地保正身伙计分当,只有两司马、伍长硬派殷实者承担,凡有役赋不完结者,都责任他身上。出告示,着旅帅、卒长,按田亩造花名册,以实种作准,业户不得挂名收租,各分疆界。起房捐、店捐,开张者领店凭,有船者领船凭,水陆要路,立卡收税,各手艺当差,居民留发,完现年漕米,补完现年下忙银两,限到年一并请割。(郭廷以《田政考》)
《常熟报恩牌坊碑序》记载:“灵贶迭臻,嘉祥洊至。禾苗布帛,均出以时。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平租傭之额赋,准课税之重轻,春树万家,喧起鱼盐之市。夜灯几点,摇来虾菜之船,信民物之殷阜,皆恩德之栽培。”
太仓:咸丰十年八月十四日(日),忠王李秀成军占太仓州,出示安民,各乡镇设乡官,有军帅、师帅、旅帅、百长、司马,计亩造册,着佃收粮。(《太仓州志》卷十四)
据沈梓《养拙轩日记》记载:至同治年间,苏省所属乡镇未延烽火者十之七八,且迁徙者多,人烟转盛,富民来往贸易,货物充斥,市廛(即集市)增设,太平军但抽税而已,初不知其为乱世人也。(六)市乡村里1.市乡制辛亥年(1911年)10月,江苏省临时议会议决《江苏暂行市乡制》(简称市乡制)。按《市乡制》规定,共有两种:一是县治所在的城厢地方;二是村庄屯集人口满5万以上的地方。清制原定县治所在地称为城,村庄屯集人口在5万以上的称为镇,不满5万人口的称为乡,《市乡制》把城和镇并称为市,乡则依旧。市的组织分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是市董事会,立法机关是市议事会。市董事会设总董1人,董事1~3人,名誉董事4~12人。董事以市议事会议员总数的二十分之一为额,名誉董事以其十分之二为额。总董、董事和名誉董事均为本市选民,总董由市议事会选举正陪各1人,呈由县行政长官转请省行政长官遴委。董事由市议事会选举,呈由县行政长官核准任用。名誉董事则由市议事会选任。总董和董事任期两年,期满改选,有给职。名誉董事也是任期两年,每年改选半数,无给职。董事会的职权主要有:(1)市议事会议员选举,议事的准备;(2)市议事会议决各事的执行;(3)由规章所定或由县行政长官委办各事的执行;(4)执行方法的议决。市议事会议员以20人为定额,人口满5万以上的,每增加5000人,得加选议员1人,至多以60人为限,议员由选民选举,任期两年,每年改选半数。议事会设议长、副议长各1人,由议员互选,议员和议长、副议长均无给职,但议长、副议长得酌支公费。市议事会的职权主要有:(1)市自治范围内应兴应革事项;(2)市自治规约;(3)市自治费的预算、决算,筹集和处理方法;(4)市选举争议;(5)市自治职员办事过失的惩戒;(6)关于市全体赴官诉讼及其和解事项。乡设乡董,负责本乡行政事宜,民国元年(1912年),江苏省始设市、乡公所。民国2年,全省共有283个市公所、735个乡公所(除川沙、丰县、盐城数字不详外)。民国2年(1913年)江苏省各县设立市、乡公所及其户口统计表表3-1单位:个、户、人
市、乡公所数
其中女口数
华亭(松江)
太平(扬中)
清河(淮阴)
山阳(淮安)
桃源(泗阳)
安东(涟水)
民国3年2月,根据北京政府通令,江苏省市乡制停止施行。2.市乡自治制民国10年(1921年)内务部颁布市乡自治制,江苏据此重新整理市乡组织,改以乡为单位,不论城镇或乡,统改称为乡,乡设乡长及乡董,为执行机关。设乡自治会为议事机关,乡自治经费以附加税、杂捐、规费、使用费、财产收入及营业收入充之。但因军阀割据,有关规定无补于事。3.村制民国12年(1923年)9月,江苏试行村制。民国16年7月江苏省政府通过《各县村制大纲》,划村的范围以原有村界为准,凡满百户的村庄,或联合数村在百户以上的为一编村,设村公所,置村长,副村长各1人,超过100户则根据人口数,增设副村长,最多为4人,不足百户的,则一村设一村长或联合邻村设一村长。村内居民以25户为闾,5户为邻,各设闾、邻长1人,25户以上50户以下或不满25户而情况特殊也可以设闾长1人。村长和副村长任期一年,并可连任。其主要职责是承办上级委托事项,办理本村自治事业,保举闾、邻长。村制组织大纲的实施只限于江南所属江宁、句容、溧水、镇江、丹阳等29县(包括后设置的启东县在内),到民国17年有江宁、丹阳、松江、太仓、昆山、嘉定6县建立了村制。共编就街村2361个。江北各县因有战事,仍实行市乡制。江宁县村制实施,在民国17年创办村制育材馆,训练乡村自治人员,并立即废止市乡制,实行村制制度,区划全县300余村。4.市、乡行政局民国16年(1927年)秋,江苏省颁布《江苏省市、乡行政局组织大纲》,将过去市、乡公所改为市、乡行政局,乡下为村,局长由县长挑选委托,并受县长指挥监督。村长、副村长由市乡局长保举,呈请县长挑选委任,报省民政厅备案,闾、邻长由居民保举,市、乡局长委派,报县备案。市乡行政局内部设总务、财政、公安、教育、建设五股。不久仅留总务、财政二股,其它股撤销。到年底,江苏省共设305个市行政局,721个乡行政局。民国16年(1927年)江苏省市、乡行政局统计表表3-2单位:个
5.村里制民国17年(1928年)9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首颁《县组织法》,江苏省根据《县组织法》规定,在县以下按户口及地形分划若干区,一般每县4~10个区为限,区下为村里。一般每区不少于20个村里,撤销村制和市、乡行政局。区置区公所,设区长1人及区长助理和区丁,区公所设区务会议,由区长、区助理员及所属村里长组成。凡县内百户以上的乡村地方为村;百户以上的市镇地方为里。村置村公所,设村长、副村长各1人;里置里公所,设里长、副里长各1人。村公所或里公所事务由村长、里长指定闾长襄助办理。区长由县长挑选,呈请民政厅委任,村、里长及副村、里长由村、里民大会选出,由县长择任,报民政厅备案,村、里居民以25户为闾、5户为邻。闾、邻长由本闾、邻会议推选,报县政府备案。民国17年,全省县以下设608个区、17423个乡、3028个镇、231718个闾、1175191个邻。(七)区乡镇保甲1.区民国18年(1929年)6月5日国民政府再次颁布《重订县组织法》,县以下设区,县下划区原则由“按户口及地形”改为“按户口及地方情况”;区长任职,原规定由县长遴选、省民政厅委任,改为由省民政厅就训练考试合格人员委任;区长免职,原规定由县长罢免、呈民政厅备案,改为县长呈报,省政府罢免;每区以20~50个乡镇组成。民国19年,江苏省县以下共划分608个区。城市设区:江苏省根据民国19年5月国民政府公布的《中华民国市组织法》规定在城市设区,区下设坊、闾、邻。以5户为邻,设邻长;5邻为闾,设闾长;20闾为坊,设坊长;10坊为区,设区长,并各冠以第一、第二次序。2.乡镇民国18年,江苏省遵照国民政府《重订县组织法》规定,对全省施行的村里制,予以废止,村改称为乡,里改称为镇。各乡镇置乡、镇公所,设乡、镇长各1,副乡镇长各1,管理本乡镇行政事务。民国19年,全省18106个乡、2988个镇。民国22年,全省17073个乡、3110个镇。乡镇公所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乡镇公产及公款之孳息、公营业的利润,以及一些特别捐等。3.保甲民国22年10月国民政府行政院通令实施保甲制度。省政府于民国23年2月13日制发《江苏省清查户口编组保甲规定》,在全省乡镇之下编组保甲替代闾、邻,并决定全省在民国23年4月1日为施行保甲日期,指定江北的南通、盐城、淮阴、东海、铜山5个行政督察区所属28个县先行编组保甲。办理保甲程序,分为筹备、编组、训练、运用四个阶段。编组保甲以户为单位,每户设一户长;10户为甲,设一甲长,甲长由一甲内过半数的户长共推产生;10甲为保(城区以25甲为一保)设一保长,保长由一保内过半数的甲长共推出一户长充任。保长任期2年,甲长任期3年,均可连任。保甲长负责本保甲范围内门牌编制,调查户口,检查取缔歹人入境,防范水火盗贼,修筑道路桥梁,组织保卫,提倡生产,调解乡民纠纷等。5保至10保为一乡镇,设乡镇长,乡镇长由一乡镇内过半数的保长共同推出一个兼任,并以保长任期为任期,必要时可由县长呈请省民政厅核准,指定乡镇长。乡镇以上为区。在编组保甲中,实行连坐切结法,凡保甲内住民如有勾结窝藏逃犯等,除依法惩处外,并对曾具连坐切结的各户长及甲长也予以处罚。民国23年11月1日,江南及江都区所属33县开始编组保甲。民国24年12月,江苏省保甲编组次第完成。全省61个县(含江宁县),共456个区、8155个乡镇、68360个保、717778个甲、7317327户。乡镇保甲长均为无给职。是年,南京市开始实施保甲制,市内为8个区,市郊为3个区、23个乡、291个保、2869个甲。民国24年(1935年)江苏省各县区乡镇保甲户口总统计表表3-3单位:个、户、人
总计(不含江宁县)
江苏省保甲制确立后,运用保甲范围有四项:(1)征工治河;(2)禁烟禁毒;(3)强迫识字教育;(4)防治“盗匪”。其中运用于自卫方面,各县运用保甲,共设置守望所11507个,建筑碉堡3931座,编组巡逻队5592队。成立检查船只办公处1397处。运用于建设方面,筑路征工1459328人,筑土方8902762方;疏浚河道征工349768人,疏浚土方方;植树造林6830689株;增设合作社2541处。运用于协助禁烟方面,被查出及劝导自新登记烟民105858人,检举烟犯20058人。江苏省实施保甲后,遂分期训练保甲人员,到民国25年初,全省8066个乡镇长、68360个保长已训练完毕。717786个甲长,已训练389183人。同年底,全省60县共有68360个保、717786个甲。民国26年(1937年)初,江苏省设置区的组织456个,区分为三等:一、二等区区公所设区长1人,助理员、雇员各2人,三等区设助理员、雇员各1人。乡镇机构皆分为三等,乡镇公所除乡镇长外,设置事务员1人。同年,行政院公布《分区设置暂行规程》,县以下的区公所一律取消,改称为区署。民国28年9月19日,国民政府公布《县各级组织纲要》,县以下设置乡镇,皆为实级,区不作为一级政权,皆为虚级,仅为县政府的辅助机关。但抗战期间,江苏各县先后沦陷,未行新制,仍保留区公所,不分等,一律设区长1人,指导员3人,雇员1~3人。对乡镇一级,参照《县各级组织纲要》皆不分等,增设副乡镇长1人及专任干事1人。乡镇保除执行上级官署委办事项外,其办理的主要事项为:户口调查及户籍人事登记,编组训练国民自卫队、维护地方治安,预防天灾人祸,赈灾济贫、育幼养老,办理国民学校及中心学校,修筑保护四境道路,创立合作社经营各种合作事业,禁烟禁赌、取缔游惰,协助调查地价,调解民间纷争,以及乡镇保认为应举办的事项,融管、教、养、卫于一切应办理事项中。民国32年,国民政府修正公布《市组织法》,市以下设区,区内的编制为保甲,以10~30户为甲,甲设户长会议,由本甲各户户长组成,主要是选举、罢免甲长及办理甲内事项。以10~30甲为保,保设保办公处,置正副保长各1人,以10~30保为区,区设区公所置正副区长各1人,并置助理员及雇员。附:汪伪时期江苏省基层组织
民国33年,在汪精卫伪政权的统治下,江苏61个县有48个县被伪政权所统治,并委任官佐,其中有7个县暂归伪上海市政府管辖;15个县暂行分隶于伪苏北绥靖主任公署领导,而直接为伪江苏省政府统属的则有26个县、202个区、2869个乡、880个镇、15143个保、160376个甲。
汪伪区乡镇公所,分别划定一、二、三等。各等区设区长1名。助理员:一等区3名,二、三等区各2名。雇员:一等区3名,二、三等区各2名。区丁:一、二、三等区各3名。民国34年8月抗战胜利,9月,江苏省政府从皖北迁回镇江,首先印发户政有关的各种法令,督饬各县改划区乡镇自治区域,恢复战前旧制,调整乡镇长。民国35年,江苏省依照《县各级组织纲要》及《县政府分区设置规程》,订定了《江苏省各县区署、乡镇公所、保办公处组织规程》。对江南各县区、乡、镇、保进行调整,将区公所撤销,设置区署,均不分等,设区长1人,指导员2~5人,技术员1人,雇员、区丁各2人。江北各县因情况特殊,仍维持区公所旧制,设区长1人,助理员、雇员、区丁各2人。乡镇组织不分等,每乡镇公所设正、副乡镇长各1人,设民政、警卫、经济、文化4股,各股设主任1人,由正、副乡镇长及中心学校教员兼任。其中,民政股掌理保甲、户籍、选举、地政、卫生、禁烟、仓储、救恤、民众团体造产及其它有关民政事项;警卫股掌理保安、兵役、壮丁训练及其他有关警卫事项;经济股掌理赋税、预算、决算、会计、出纳、公款、公产、交通水利、农、矿、工、商、林牧、渔猎、合作、公营事业、度量衡及其它有关经济建设事项;文化股掌理学校、图书馆、体育场、妇女组训、少年组训及其它有关文化事项。另设专任干事2~4人。保设正、副保长各1人,专任民政、警卫各1人,经济、文化于事1人。甲设甲长,任期改为1年。同年6月,江苏省江南各县辖182个区、3001个乡镇、22404个保、228624个甲。江北计274个区、5065个乡镇,其中受国民党政府控制的区有125个、乡镇1870个、保16618个、甲164454个。另外,徐州、连云两市各辖5区。民国36年,江苏省继续对江南各县区乡镇进行调整,各县所设区署凡不合规定条件的均予以裁撤。同年下半年,核定设置区署的有镇江、丹阳、金坛、金山、溧水、常熟、川沙、江阴、太仓、吴江、松江、宝山等12县;调整后不设区署的各乡镇由县政府直接指挥,有江宁、上海、高淳、南汇、句容、嘉定、奉贤等7县;江北各县仍旧设置区公所。在乡镇机构中,依部颁《乡镇调解委员会组织规程》的规定,成立乡镇调解委员会。同年9月,以《江苏省各县乡镇组织调整办法》为准,乡镇区域以集镇为中心,予以扩并,每乡户,城镇户。在面积大、户口少的区域编制保甲为十进制,在人口多、自然条件自成单位或地瘠民贫或交通便利、文化水准高的区域,编制保甲为三十进制。乡镇公所分甲乙两种,皆不设副乡镇长,改设专任主任干事,试行幕僚长制。甲种置乡镇长1人,主任干事1人,干事3人,雇员2人;乙种置乡镇长1人,干事2人,雇员1人。干事、雇员承乡镇长之命,受主任干事之指导分办管、教、养、卫各项事务。12月,江苏省政府颁布《江苏省各县区署调整办法》,裁撤各县区署。在绥靖区县份的区公所改设区署,为实级,领导区内的乡镇办理行政及警卫事项,区署内设政治和军事2股,掌管编制保甲、清查户口、划设乡镇、处理纠纷及民众自卫组训等。是年底,江苏省除阜宁、赣榆两县外,共有2950个乡镇、40824个保、461560个甲(见表3—4)。民国37年初,保组织进行调整,对辖200户以上的保,不设副保长,改设专任干事1人,负责处理保内事务,并设保专任户籍事务员1人,专管户籍。同年6月,全省共有2872个乡镇、36799个保、438441个甲。民国36年(1947年)江苏省保甲数统计表表3-4单位:个、户
嵊泗设治局
注:阜宁县、赣榆县环境特殊未据呈报统计,表中未列入。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六进制怎么表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