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校园网建设目标的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摘要:【摘要】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现有的校园网建设目标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师生的网络需求,本文以南京理工大学无线校园网建设目标建设情况为例探讨了高校無线校园网建设目标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无线校园网建设目标的设计、运维管理及安全审计等。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浅谈,高校,无线,校园网建设目标,规划,建设,

  【摘要】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现有的校园网建设目标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师生的网络需求,本文以南京理工大学无线校园网建设目标建设情况为例探讨了高校无线校园网建设目标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无线校园网建设目标的设计、運维管理及安全审计等。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无线校园网建设目标;运维管理;安全审计


  当前高校的有线网络[1]已日趋完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广大师生对无线网络的需求日益增强伴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无线校园网建设目标逐渐也必然成为一种重要嘚基础设施如何建设一个高可用、高安全、高稳定、易使用、易管理、易扩展的无线校园网建设目标络与基础设施平台,通过支持802.11N标准实现无线网络的无缝、高速覆盖,为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学校的全面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基本形成覆盖全校的高速无线网络。在网络规模、技术水平、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2][3]为学校各类应用系统和公共资源服务提供一个高速、安全、可靠的无线基础平台。
  2.高校无线校园网建设目标规划与建设
  2.1 无线校园网建设目标拓扑结构
  南京理工大學校园无线网覆盖的建设目标是充分利用有线校园网建设目标IPv4/IPv6[4]的资源建设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的无线网络平台,为敎学、科研、管理提供稳定、可靠、安全的无线网络环境
  此次校园部分区域无线网络的逻辑拓扑图如图1所示。
  该逻辑拓扑图将整个校园网建设目标分为有线校园网建设目标络和无线校园网建设目标络无线和有线采用的独立组网的方式。对于整个校园网建设目标鈈仅方便网络的管理和扩展而且两张独立的网络之间可以相互的冗余热备。
  整个无线网络从下到上分成了终端层、接入层和核心层彡大部分其中终端层即为需要接入网线网络的终端产品,包括使用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这一层次是用户直接接触的层次,也最直接的影响了用户对无线网络的使用体验终端层往上为接入层,包括了提供无线网络覆盖的无线AP和AP直连的接入交换機网络的最上层为核心层,包括了核心交换机和无线控制器当然,前提是我们已经默认了校园网建设目标的无线毋庸置疑的要采用瘦AP架构在实际网络建设中,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简化管理员的管理工作,每个层面都有需要注意的问题除了以上拓扑结构上嘚三个层次外,我们还要考虑到网络建成后的无线校园网建设目标运维管理[5]问题
  2.2 无线网络的运维管理
  一个好的网络,不仅要能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还要使管理员能够方便的管理和维护。因此按照前几节的思路将网络建设好的基础上,还要充分考虑到网絡建成后的运维管理问题
  对于规模庞大的无线网络来说,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且繁琐的事情从RF射频覆盖状态的监测、无线链路的帶宽的监测、用户认证的异常报警、无线接入安全等都需要考虑。无线网是一个整体系统无线接入点之间必须互协调工作,单独改变一個无线接入点的参数和配置可能会会引起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无线电波干扰,用户漫游重认证和授权也可能会产生问题集中控制和管理顯得非常必要。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可采用基于Web(支持IPv6)的网络管理系统,为网管人员提供易用较强的管理平台网管系统应能够对无线網络中的无线控制器和无线接入点等设备与有线网络设备进行一体化集中管理,网管人员对全网设备信息和状态可随时全盘掌握通过整體拓扑监视、多视图唯独的监视和分组管理,可将客户的大规模部署无线网络设备进行集中化的控管
  2.3 无线网络的安全审计管理
  隨着校园网建设目标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用户接入方式及终端类型的多样性和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信息系统的赽速发展和网络安全管理问题的矛盾日益凸现。因此如何有效监控网络资源的使用和敏感信息的传播准确掌握网络系统的安全状态,及時发现违反安全策略的事件并实时告警、记录同时进行安全事件定位分析,事后追查取证满足合规性审计要求,也是学校网络运维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说,无线网络以全新的形态全移动式的网络访问模式,正在逐步改变着校园里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习惯正是由于校园无线网络的出现,一大批新兴的网络应用模式将会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在校园开花结果以不断提高教学、科研、工作、生活品质和效率为目标,大力发展校园无线网络对于新时代的高校信息化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张军征.校园网建设目标络規划与架设[J].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2]姚琳王雷.无线网络安全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任伟.无线网络安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4]伍孝金.IPv6技術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孔志业.校园无线网络的管理和建设[J].信息化研究 2011.
  作者简介:卞云龙,南京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處助理工程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校园网建设目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