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金象福建白卡纸回收一个回收手机平台..手机给他们了.还一直要钱,变相高利贷,我该怎么做

大学生分期或陷两难境地,向大学生提供变相“高利贷”?(图)_网易新闻
大学生分期或陷两难境地,向大学生提供变相“高利贷”?(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以小米4为例,分期24个月,每期月供高达106.73元,而其中的服务费就达到19.27元。这意味着大学生要想得到一款市场价为1999元的小米4,总支出达到2561.52元,服务费的支持达到462.48元!这看起来不是帮助大学生完成电子产品梦想,而是想要“吸血”。
  对于当下创新型事物来说,很可能一个政策因素就能让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因此,所有从业人士都高呼要保护创新型事物。但实事求是的说,不是所有的创新型事物都是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的甚至违背了些许道德,乃至某些原则,游走在灰色边缘地带。大学生分期,就是一种笼罩着灰色烟雾的创新性事物。
  爆发!大学生分期瞬变红海
  谁也没料到,大学生分期购物市场会如此激进,短短时间内,就迅速在大学生群体中引起一股热潮。趣分期、分期乐、爱学贷等专注大学生分期购物的企业成为率先吃螃蟹的先行者,乃至“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人人公司都开始上线“人人分期”业务,在此市场跑马圈地。
  似乎就在一夜之间,大学生分期购物市场就从蓝海变成红海。可见在国内新模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太多模仿的对手,最终将市场搞得“乌烟瘴气”。不过大学生分期购物市场目前还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其前景还是被诸多投资者看好。
  近日,趣分期、分期乐两个行业领头羊纷纷发布获得新一轮1亿美元融资的消息。而且,二者还显得是那么急不可耐,分期乐强调这轮融资是由国际顶级投资机构DST领投,趣分期更是将完成C轮融资的消息放在商城顶部最显眼的位置。这无疑凸显出当前大学生分期购物市场竞争的惨烈,谁都想成为最终脱颖而出的那个。
  今时不同往日消费潜力巨大为前提
  大学生分期购物市场之所以受到空前重视,与当前大学生消费能力快速提升有直接关系。如果时间向前推移十数年,大学生分期购物只能是一个空想。当时,大学生每月都只有极少的、可分配的生活费,根本无力承担每月多余的电子消费品支出。
  而当下,随着大众人群收入的提高、生活的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费也有了显著提升。每月多出几百元就可以提前享受心仪的电子产品,不再那么困难。再加上大学生身为思想最前沿的群体,整体消费观念一直不断革新,早已能坦然接受分期付款的模式。这些都是大学生分期购物市场兴起的基础,也直接促进其进化到红海。
  走钢丝!大学生分期或陷两难境地
  大学生对电子产品有空前的兴趣,却限于囊中羞涩,不得不选择分期形式。但做分期的企业可不是雷锋,利率要比一般的信用卡等方式高得多。
  目前来看,趣分期、分期乐等企业都没有直接向大学生说出高利率的事实,转而以“服务费”的名称代替,但本质还是一样的。
  以小米4为例,分期24个月,每期月供高达106.73元,而其中的服务费就达到19.27元。这意味着大学生要想得到一款市场价为1999元的小米4,总支出达到2561.52元,服务费的支持达到462.48元!这看起来不是帮助大学生完成电子产品梦想,而是想要“吸血”。这也让大学生分期购物企业被认为,是向没收入能力的大学生提供变相高利贷。
  之所以服务费会如此高,是因为这些企业创立时间很短,多为1年,其资金主要来源于P2P企业,前期资金成本较高。据了解,分期乐跟P2P企业有利网、拍拍贷等合作,资金成本为年化率11%!因此,只有不断发展壮大,获得高额融资之后,才有一定可能降低服务费。趣分期就在商城置顶公告,表明完成C轮融资,服务费才“一降到底”。当然,这也是一个噱头而已,服务费还是居高不下。
  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企业其实是在扮演“二道贩子”的角色。本身不是纯粹的电商,而是帮助京东、绿森数码等电商销售产品。但由于电子产品利润较低,这些企业只能打服务费的注意。一边赚着电商返点的钱,一边向大学生收着高额服务费,有点“坐享其成”的意思。
  在这样的模式下,即使分期企业融到大量资金,也难保在做大之后资金链会有断裂风险。再加上现在承受的舆论压力和政策风险,分期企业现在就像在走钢丝,一个不小心,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微信公众号:kejxfx
  作者:康斯坦丁
本文来源:钛媒体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05-15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您(@)目前可用积分:351254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优秀帖文推荐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50:53 &&
应该有人为此负责!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58:32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01:45 &&
09年有朋友建议我“投资”房地产――年息24%借款,俺不感兴趣――借给他们不如自己玩股票。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02:52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03:28 &&
冤有头,债有主,既然舍命一跳干嘛不找个当事的大官一起跳?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06:07 &&
炒房子的还没有跳楼,还大赚特赚。还早呢。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09:59 &&
唉~~~不是不想说,是这个里面有巨大的利益,你一说就挡了人家的财路。人们因贪而昧心很久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17:40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22:51 &&
放高利贷的都与银行有关系,与公安都关系.传销到你隔壁大妈也来推销的时候,就差不多完蛋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22:59 &&
温州炒房团的钱估计也是这么凑起来的,所以说,高利贷崩盘,活该!!!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23:00 &&
大幕刚刚才拉开,好戏在后头。。。。。。。。。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23:21 &&
好像是真事。温州的朋友,来点评一下吧。温州一向是国内的风向标,你们如果提供点真实信息,对大家很有参考价值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26:29 &&
是不是911一下就可以平帐了
共 176603 次点击,425 个回复& 1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以案说法&&├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吃喝玩乐&&├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娱乐八卦&&├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江西会馆&&├凯迪西南&&├海南会馆&&├珠三角&&├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长三角&&├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贴]高利贷崩盘,跳楼开始了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网上曝光的陆金所的贷款详单,不知道真假。担保费极高啊,1.9%*12=22.8%
1金币8金币18金币58金币88金币188金币
余额不足,
支付即为同意
- 少操作,多学习
和银行贷款利率差不多,不是高利贷吧
借5万3年,还91113.48
- 折价溢价套利,分级A轮动,ETF+LOF护盘,QDII套利,B股菜鸟。
在陆金所这样所谓提供担保的网站通过借出资金来投资理财有哪些风险? - 知乎
- 修身齐家
按这个算.其实际借款利率约为年化42%
- 本人熊万年,生于40年代
每月2530.93, 不考虑再投的问题,36个月一共还了9.1113万,平均来说只用了18个月,按此粗略算得的年利率为 [(9.1/5)-1]/1.5
54.6% ! 当然,更严格的算法应该是现金流折现,结果 x = 54.418%!
结论: 变相 (所谓担保)转手放高利贷, 堪比大耳窿。 涉嫌违法。
注: 月化利率 y -1 = (1+x)^(1/12) = 3.6871%,
y 按现金流贴现满足:
50000 = 2530.93/y + 2530.93/y^2 + ... + 2530.93/y^36 = 2530.93 [ 1 - (1/y)^37]/(1-1/y) -
出借人实际得到的年化是 (1+8.61%/12)^12 - 1 =8.958%.
大部分都是担保费,借款人的信用得差到啥程度才会愿意承担这么高费用
- 数据挖掘狂人
54.4%的年化利率,这么高的利率借款人为什么要借?准备还款吗?
- 折价溢价套利,分级A轮动,ETF+LOF护盘,QDII套利,B股菜鸟。
借5万3年,还91113.48,单利算年化27.4%?
担保费确实是这点。其实贷款成本还是很高的。只不过你可以提前还款。
陆金所使用的是按月等额本息,折算下来差不多。
要是真有年化27%甚至50%的好事,人人都要去放贷了,即使扣除1/3手续费还有20%多。
陆金所使用的是按月等额本息,折算下来差不多。
要是真有年化27%甚至50%的好事,人人都要去放贷了,即使扣除1/3手续费还有20%多。又看了下,基本上都在付担保费了,每月1.9%,36个月,那就是68%了。
担保费太高了……恐怖
- 少操作,多学习
借钱不算的人就惨了
这就有合理违约,即提前还款的问题了,短期承担高成本(6到12个月)还是可以承受的。
这个比信用卡的分期付款的手续费还高得多得多
是不是借款的这人完全不懂担保费这么高?只听销售人员说了利率
像极了次贷危机之前美国的贷款公司,为无力还款的人提供低利率高顾问费的贷款模式
误解了吧。 还请贷款后,担保费要退还的,应该是这样的吧?
之前看过一个报道,说某人通过担保公司贷款,贷款还清了,但是,担保公司倒闭了,此人为了要回担保费而发愁。
- 00后宅男
担保费能退的?担保公司学雷锋?
- 修身齐家
不可能,担保费是担保公司为借款人提供还款保证的风险收益,如果借款人无力还款,担保人就得履行连带还款责任,不可能存在借款人还清贷款后,退还担保费的问题.如果担保公司在借款人还清欠款就退担保费,借款人无力还款就连带还款,那担保公司还不成了只承担风险而没有收获了吗.
-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授长生
正规担保当然能退
第一次听说担保费能退,或者部分退还是全额退?
那担保公司岂不是只担风险没有收益?
担保费是不还的
比银行信用卡贷款还黑,呵呵,5万,就差这5万提高不了生活质量?
陆金所借款人违约风险不是一般大啊,这种费用率已经比很多民贷都高了
担保费当然不还。否则像楼上说的那样。担保公司还赚个屁啊。
- 老夫聊作少年狂
担保公司赚大头,借款人拿了8.61%的利息还乐呵呵的。不如房产抵押、汽车抵押贷款呢。
- 伟大的复利
这张图是真的,但就此推断陆金所的实际情况是错误的。根据我的了解,陆金所的担保费确实较高,但不是一样的,高的达到2.2%每月,低的是1.1%每月。应该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确定的,这是我见到的情况,不知道有没有更高的或更低的。
担保费太贵了。
- 北京保安
借5万,3年之后要还9万,这哪是提高生活质量啊?明显给自己找罪受
- 屌丝单身老IT男
利息年华10% + 担保费年化40% = 50%
人家叫收担保费,不叫高利贷
- 屌丝单身老IT男
担保费能退。。。无语啊,退了让担保公司喝西北风啊,老大
没那么高的,陆金所得借款总费用在月利1分5左右,和陆金所的工作人员交流过。中国平安那么大的公司不会傻乎乎得触碰法律红线的。
按月等额本息太暴利了,哪怕三分之一违约,只要不全是第一个月就不还钱的就能躺着挣钱了。
民间信用借贷的普通水平是年化40-50%,即俗称的3-4分利。
除了付给投资者8-20%的利息,其余要覆盖坏账(5-10%),固定成本(房租等,基本工资)和变动成本(业务员的提成),算下来也就5-10%左右的利润。搞不好,规模不够大的,还要亏损。
至于高利贷,法律只规定利息,对于担保费是没有明确规定的。
很多人说,P2P没有利润,许多平台撑不下去了;
很多人说,xx平台是耍流氓,给投资人的收益太低了。
屁股决定脑袋。不过许多借款人算不清实际年化,也怨不得别人。
没有人强迫你借或投P2P.
陆金所,作为一种投资渠道,有他存在的意义,但是区区年化8.6的收益率,买个债券达不到吗?
投了10几家,共100多w.陆金所占20%。
去年总体收益不到14%,幸好无一中雷。
陆金所的年化8.6%是虚的。
看了一个10W,8.4%,36个月,应收利息为13476.42,折合年化约4.5%。只有把得到的利息马上投入另一个8.4%或者尽早转让才能最终达到年化8.4%。
这个绝对属高利贷了,利率已经非常高了,而且考虑到你每个月都要还钱,不是到期还钱,实际利率更高。
- 80后宅男
一开始看利率觉得还好,再看下面的担保费,还以为眼花了,太夸张了吧。
- 70后小企业主
这是我投的一个项目。一般人不会仔细看项目借贷合同详情,一看确实吓一跳
- 70后小企业主
等会计算一下借款人的成本,确实非常高。特别是每月担保费太吓人了
- 70后小企业主
结论是对借款人的年利率高达50.55%!!
陆金所我以前看过,安全是没问题,中途有个转让的过程,我看到就没兴趣了,实际算算一转手得花时间,8.6会不到啊。
以前也看过平安的贷款单子,一年一般的在年华18-24,而且这种单子每月结息,第一月刚到手就扣利息了。
其实外面银行没怎么高啊,我发现这种高的对贷款人用途不限定,这就是原因吧。
借款的是沙比吗,付这么高的利息。
其他P2P是什么情况。据说陆金所还是比较低的。其他的基本认定是骗子公司了。
全理解错了,看注释!这个每月还款额只是第一个月本息+担保费的数字,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每月本金也是在逐步还的,只不过先还利息后还本金,每月应还利息逐月减少,每月应还本金逐月增大,每期担保费会根据当月本金余额重新计算,所以担保费总额不应是50000 * 1.9% * 36,是这个数字的一半左右。
网上关于担保费的说法都是不减少的。
这些都是无抵押消费贷款,门槛为0,只要有确实的身份,有收入来源都可以申请,陆金所是P2P双方的中介平台,并不自己拿出资金,但为本息担保,当坏账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时,陆金所挣的就是这个担保费,另外个人在平台上转让标的还要向陆金所额外交费(好像是2%)。
但这些P2P都还只是小打小闹,零售无抵押消费贷款不会做的很大,陆金所的目标应该是今后会在这个平台上推出大量的B2C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将低评级的企业贷款做成理财产品,分散出售给很多投资者,赚取利差或担保费。以前的彩虹系列定期理财产品和现在的部分安E贷定期理财产品都是将房地产公司贷款做成理财产品出售。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一旦做大,平安将最大程度发挥出 银行-保险-券商-陆金所 全产业链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是其它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在短期内难以追赶的。
陆金所的借款合同我看过,虽然用分期还款和手续费来掩盖,但可以肯定的说,绝对绝对的高利贷。
合同我仔细看过,我是2年前投过,现在变没变不知道,但是原来担保费用不随着本金的减少而降低的,你看上面的图片上也写明了,固定是每个月950元。而且借款5万,3年并不是真的占有了5万3年,而是每个月都归还了本金,相当于3年完整的占用了2万5左右。
我也搜到了,2014年7月的合同 ,其中担保的相关条款
5、 借款人应以全部借款本金为计算基数、按“借款及担保明细“中列明的金额按月向担保公司支付担保费。借款人应于每月还款日向担保公司支付每月的担保费。
- 00后宅男
我借过一次给陆金所,那时候要抢额度,才借出2万元,两个月后那家伙提前还款了。我想不是很紧急的话,一般人不会用这个款的,实在是太贵了。
我去年投了10几个,1个逾期(80天代偿),没有提前还款的。
现在不需要抢了,每月回款凑起来,买转让的数千元标的。综合年化8.3左右。
各位可以设想这样场景:在大街上,有人向你借10万,给你提供身份证和工资单,无抵押,年息50%,你会借给他吗?
陆金所依靠概率,就敢出借。
但陆金所自身资金有限,向各投资者发理财产品,年化8.4%,并且有担保,你会买吗?
至于有人说担保不靠谱,我只能缄口了。
在各位认定高利贷的同时,xx之家那里很多人说陆金所的8.4%是耍流氓。这中间就是腾挪空间。
至于大面积违约,就是说中国到处都是破产,甚至萧条,那我们的债券也一样。
每笔消费贷款借款的绝对数额不大,一定程度上也是考虑了风险控制的要求,但总量难以做大。类信托产品和今后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平安需严控风险,将担保的额度控制在合理量级,避免重蹈08年金融危机AIG的覆辙。
- 应权通变 弘思远益
居然还要讨论,国内P2P本质上跟高利贷区别不大
- 金融类自由职业
P2P个人觉得是民间借贷的互联网化,以前线下的一些道道放在互联网上,就成了国家鼓励的直接融资了,其中风险在现行法律框架下不言自明。至于陆金所给出的利率是不是耍流氓,就看个人了。我没弄明白的是8.61%的年化收益,对于混集思录的朋友有吸引力吗?
- 本人熊万年,生于40年代
至少对本人毫无新引力。我相信对JSL的相当多数,可能也无多少吸引力。在没有什么风险并且流动性好的情况下,8.61%还是不错的,但对此没有信心。相信有不少人做过,并且也都收回来了,正如他二叔10来年一直刚兑1.5%的月利的民间借贷一样。但风险就是风险,如果有3%的年份跑路,统计角度来说8.61%就已经太差了。跑路的可能性小于 3%的话, 10年都能刚兑的可能性大于 74% (因此10年的检验不能说明问题)。
- 本人熊万年,生于40年代
另外据我所知,民间借贷的好多人,以往年份只要年终把利息给水,更新借据都好说,甚至出借人在利息基础上再填补一点再放出去(新借据,避免利滚利违法);可今年不同了,很多人要求还本了,虽然换回来之后没投资去处。
另外,民间借贷大多是类似活期,出借人随时可以要(提前数天到1个月),借入者也随时可以还本付息结算。
- 相信未来 热爱生命
个人借这个,才5万,还不如用保单贷款,我上次问过,好象是7%吧,一张保单,几万块有可能借的出来。
陆金所的P2P借贷标的要比其它大多数P2P平台的标要真实,贷款源可能是平安银行的个人无抵押消费贷款,甚至可能是信用卡的分期付款消费,平安银行通过陆金所把这部分无抵押风险较高的贷款做成安E贷产品出售,不占用银行资金,通过担保费的形式赚取佣金,这个模式是可持续的。而其它很多P2P平台我看很多都是假标的,平台虚构无数个借款人,用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几的年收益率吸收资金,然后再以更高的利息拆借给高利贷,撑得下去就维持,资金链断裂就跑路。
- 14转债,15分级A,161718港股,关键后面是什么?
是真的 早就注意到了!
- 屌丝单身老IT男
没保单啊。保单其实就是白给保险公司送钱,做投资的人不搞那个
- 70后IT男
陆金所是平安保险担保的,如果有违约都会算到平安头上。平安肯定要给自己上个保险,这个担保费其实就是它赚的利润。
我个人和父母均投过陆金所,分别30万左右,其中稳安e贷一个是20万左右,一个是5万左右,均出现一例违约,均是2万左右的,一个预期80天,平安兑付了,一个还没有到时间。
违约率还是挺高的,所以担保费用是必要的,根据贷款人的信用情况,否则一旦违约谁给出借人对付呢?
暴利产品,不过有强劲的背景,为了安全性还是可以选择的。
- 80后IT男
曾经投过,现在不投了.
这个是真的,我应该还是有发言权的.
陆金所刚成立5000投资人不到的时候,我就在里面了现在已经500w+了.
站在借款人的角度,借款成本确实高达40%+
对于民间纯信贷40%的借款成本,我不知道高不高,
但是大家可以自问一下,如果路边有人开价100%的利率,纯信贷,找你借钱,你敢不敢借.
我是不会借的,所以反观陆金所40%+的借款成本,可能也是合理的.
另外,很多人把超过基准利率4倍的借款说成违法!
我感觉那是不懂法律!
法律只是说,超过基准利率4倍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不受保护!!而已!!
但并不是违法,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急人之所需,怎么就是违法呢?
- 修身齐家
楼上,超过基准利率4倍以上的利率部分,如果借款人和出借人到法院打官司,法院是不支持高出的这部分利息诉求的.换句话说,借款人只需以4倍的基准利率来还本付息,高出的那部分不给,还是合法的.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陆金所才会以高额担保费的形式来收这部分利息.
有抵押贷款和纯信用贷款利率肯定不一样。有抵押的可以只要10%,没抵押的可能要50%-100%
p2p就是高利贷,没什么本质不同。陆金所用中国平安为依托,给你的贷款做担保,低息借入,高息借出,赚取巨额的利差,同时承担高利贷的高风险。
- 屌丝单身老IT男
本来就是高利贷。平安老总一个亿的工资,不赚钱从哪里来
- 炒客--常存
平安确实如此。 这产品主要赚保费
陆金所的借款人利率大概在42%+。 这个无可争辩,我以前投过,也算过利率。
- 离离原上韭,七岁一枯荣。
看了楼上这么多朋友所说,真不知道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到底是“提高生活质量”还是“摧毁生活“,唉。
民间借贷的利息,只要能提供一点资产证明,一般3%,年化36%。
司法解释设定了民间借贷利率的三个区间。
第一个是司法保护区,年利率24%以下的民间借贷法院予以司法保护。
第二个是无效区,年利率超过36%的民间借贷超过部分法院将认定无效。
第三个是自然债务区,即年利率为24%至36%,这个区间作为一个自然债务,如果要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保护,法院不会保护你,但是当事人愿意自动履行,法院也不反对。
所以其实现在放贷的人也是懂法律的。
玩p2p应该去网络借贷论坛
来这里让人很厌烦!!
无抵押担保费是每月一交,这个风险还是不小的。
看一下我自己的,感觉真的不贵,借款了168900,每个月交600保险金,写是费率为0.4%,实质是0.3555%,可能四舍五略写成0.4%了。
起码比民间借贷是便宜了。
看了我买的安E,保费基本0.46-0.76%,一个例子是1w保费每月46,加上315.21的等额本息,一个月要还361.21,相当于18%的等额本息贷款,陆所长的确算得精明。不过对贷款人而言,借1w,3年总计还1.3w,也还算可以接受。这是保费低的一种情况,楼上的保费是奇高的另一种情况
14,15年的旧稳赢-安e每月保费的确很高,最高1.9%,年化50%多,真正的高利贷。 今年5月后,新的稳赢-安e和e+保费大幅降低,0.24%~0.8%这个范围吧,我买了很多,基本上找不到保费超过1%的了。
- Technically everybody makes those mistakes. —Charlie Munger @DJCO2018
这么贵?为啥不找马云和刘强东借?手机上一点分分钟借十几万给我。我上次专门试了,周日的晚上一点,1分钟后钱就到账。日息万分之4。用多久算多久,没有提前还款手续费。
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我们买房子,房贷一年才3.25%
我们不买房子,在银行白领通贷款,一年利息才6%
我们融资炒股,年化也才9%
我发现有的人会用信用卡取款
算下来至少年化30%
今天看到陆金所
我才深深的意识到
培养财商有多重要
很高吗,民间高利贷这种好多的,收不回本的也不少。
- 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所以。。。
是啊,可能我周围没有这样的借款人,我一直想不明白谁会借年息40+%的贷款。
合同三方:
甲方:借款人,年化50%的借款利率。做生意很难赚回来,只可能是用于救命或赌博。合同上写消费,这也太自欺欺人了。呵。
乙方:出借者,年化9%的利率。比理财好多了。看中的是陆金所的担保?
丙方:担保方,月收借款金额的1.9%。无本生意。不怕甲方跑路?一个人跑不怕,不会一起跑吧!万一这样我也一起跑。呵。
很正常,要不你以为陆金所是做慈善的就赚一两个点?
- 职业投机倒把
陆金所本来就是高利贷!
- 80后金融男
除了8.4%和每月0.x%的担保费,应该还有其他费用,比如一次性的服务费。
否则,借个2个月提前还款,普惠连给业务员的提成都不够。
这就是互联网金融,你以为互联网金融就是低利率吗?无抵押不知道借款人信用,利率不高谁吃饱撑的借钱给你。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象平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