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媒体的营销做的好不好?

为什么很多企业做不好新媒体营销
(原标题:自媒体联盟:为什么很多企业做不好新媒体营销)新媒体营销,难得并不是方法/技巧,这个反而是最简单的。难在古老传统的思想依旧不改变,身体活在2016,思想还在上个世纪兜圈子。微信公众号不仅仅里面的内容是内容,一篇微信文章、一个公众号本身就是产品!这个跟传统工厂里生产制造一个实体产品的要求是一样用心的,对于新媒体,只有有了质量好、颜值高的产品去传播才能价值最大化。这就是媒体产品化!你为什么做不好企业公众号?1,没搞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做一个微信公众号?别人为什么要关注你的账号?做公众号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看到别人有公众号自己也要有,老板不懂,任凭小编能做成啥样就啥样,或者是老板干预太多,管理者总管不住自己的插手欲望,这会让编辑觉得自己是个傻逼。这是两个极端。2,公司没预算、产出要求高、对运营人的不信任“高层肯放权,中层不干预,编辑敢折腾”,企业新媒体想做不好都难。最怕的就是审核预览、反复修改,行或不行就一个字,一篇稿件决定不了什么。可怜多少小编忐忐忑忑熬到半夜就等领导一个反馈,万一领导在飞机上、在酒局上也只能傻等着,愤而辞职者甚多。重要紧急的特殊稿件除外,一般的稿件真没有必要锱铢必较。管理者总管不住自己的插手欲望,这会让编辑觉得自己是个傻逼。既然你聘任了他,你就应该相信他比你专业。3,命名错误,除了大品牌之外,小公司没有必要用公司名做公众号名很多企业公众号,一看名字就不会关注,试想一下谁会关注一个公司名?一个能保持用户黏度,让用户印象深刻的人格设定,是企业媒体命名最基础的,然后再去考虑这个人格设定有没有吸引人的性格特征。在运营上还是需要有一些人格化的东西在的,这样的话让用户感觉到我是在跟真人聊天,甚至说在跟一个美女聊天、跟一个帅哥聊天,而不是在跟一个机器人说话。4,企业公众号定位不清或没有定位,发的内容乱七八糟搬官网、微博的老套路对外展示、在功能介绍栏贴上生硬的企业介绍、今天发个从网上扒下来的八卦、明天发个与自己公司/行业一点关系没有的新闻、后天发个鸡汤...,公众号应该定位为你这个细分行业的内刊,发的内容应该是行业干货,对你这个行业(产品)用户有价值有帮助。5,无法拯救的硬广内容只有销售思维,没有营销思维,天天就知道发广告,发产品介绍。文章标题打头的永远都是[公司新闻]、[公司活动]、[特别推荐],就是发这样的文章能不能让标题软一点,至少让粉丝有欲望点进去。大多数企业微信公众号缺乏创作能力以及老板简单粗暴的广告要求,在内容上表现得很不佳,有的更是直接照抄官网的信息,根本没有进行二次加工,而关键核心是无法避免的公司信息占据了很大篇幅。销售是直接卖,营销不是简单的销售,而是布局,有铺垫,一环扣一环。6,缺乏互联网思维,不懂粉丝经济是怎么回事粉丝经济只有达到一定的量才有显出来价值。很多号只有一两百粉丝就开始发广告。很多老板说我做自媒体是为了向用户发广告的,而不是向他们输出价值的,广告骚扰这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很多用户不愿意去关注商家或者企业的自媒体,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发骚扰嘛,觉得我关注你的微信公众号了,你就会给我发广告嘛,特别是线下的一些传统企业好不容易让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通过各种手段、各种利益诱导,最后关注完了之后人家还是取得关注。7,不懂传播,不了解微信传播规律做不出有传播力的文章,从来不想为什么没人转发文章。让员工转发文章,也不给员工发红包,谁转?8,功利化的“全员营销”传统企业里,妄图靠公众号解决业绩问题的傻逼想法,坑死多少运营人?微信并不是很好的销售工具,也别让员工成为你发广告轰炸信息的帮手,美其名曰"全民营销",实则让员工与企业、朋友之间的距离更远。9,没有用心包装开发品牌故事,就天天发老板或创始人的那点事,看了就让人烦。真正的故事传递价值观,又具有传播力。10,没有吸粉意识,不懂如何吸粉却又执迷于粉丝数量,身边的资源也没有利用好。企业老板只执迷于增加公众号的粉丝,依赖各种活动拉粉,到微信群发红包,然后到各个QQ群转悠,求姥姥告奶奶希望别人关注,更有甚者花钱去粉丝,而且个个还都是纯无头像的僵死粉儿。11,太多的微信推广活动不少企业微信公众号,在某个节假日都会做活动,而且形式、内容,甚至是礼品都有可能大同小异。可是回过头来想想,这场活动的回报在哪里?你的投入产出比是多少?这些活动对你的企业和产品有什么意义?这些粉丝会不会因为活动对你的产品感兴趣?如果这些问题没想好,请对活动三思而行。12,片面追求阅读量阅读量这个东西,也不能说完全不去顾虑,但是不能片面地去追求阅读量,说白了阅读量淘宝上可以刷嘛,就是你追求那些没有用的阅读量是没有意义的,还是要追求你有多少目标用户关注你,这个才是意义。12,涨粉”,只是解决粉丝点击关注的动作,没法解决关注后的图文点击频率,互动次数,甚至购买产品。公众号最大的特征还是留存功能 。因为他是订阅+推送. 这个特点决定了 公众号最大的价值是留存(粉丝忠诚,粉丝粘性,粉丝活跃)。解决留存的企业公众号,必将是大浪淘沙后,依然屹立不倒的变现好手。13, 没有专职运营人员很多企业申请了微信公众号之后,就直接丢给公司的某一个员工去做,甚至是兼职顺带手去做,这个员工没有任何运营和文案方面的经验,一发文章就一个劲儿地夸自家产品,久而久之连自己公司的人都不想看了,你想你的客户会去看吗?客户从一开始就不会看!与他无关的东西,他为什么要去看呢?有了专业的运营者,懂得分析客群,精准定位,懂得怎么找到客户,并建立产品和客户之间的联系,企业公众号才算是真正“活”起来。14, 不“说人话”“说人话”就是好好说话,别端着架子,你原来什么样在公司就什么样,公司什么调性,在微信就是什么调性。什么时候发现用户开始在后台跟你“唠嗑”了,就说明你在“说人话”了。做微信就是做社群,维护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好好说话,和用户做朋友,以后企业有什么活动了,用户才会积极响应。别把“粉丝”动不动挂在嘴边,那是给人以俯视的感觉,没人愿意被人称为“粉丝”,也没有几个人牛逼到可有有大把的“粉丝”。15,重产品销售,轻用户运营许多企业申请了公众号后,一上来就迫不及待地想各种“卖卖卖”“推广推广推广”。每次都简单粗暴发送活动消息,老板说:我这么好的新产品,用户肯定喜欢,我这么大的优惠,绝对是给用户的福利!结果一定是活动完,用户走。为什么?因为活动前没有和用户的关系维护,活动后没有运营来做用户后续的留存和服务。16,短期无效果,甩手不干了很多客户看着微信每周都掉粉或个位数的用户增长,就开始怀疑微信了:为什么要做微信公众号?根本没效果!事实上呢,真的没效果吗?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哪怕你只有一个用户,只要服务好了他,那么他都是你的免费传播员,他会主动帮你传播产品、转介绍产品。这时,品牌和口碑已经开始建立,你要是有100个这样的超级粉丝呢?小米起价不是说依靠100个发烧友嘛!品牌/口碑有什么用?它们能让小企业拥有和大品牌一样的机会,从一开始不被用户信任,到能从强势品牌口中夺食!品牌、口碑的建立,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运营者持续努力。所以,做企业公众号,不要轻易就放弃!首要任务,做好运营吧。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公益系列活动进社区、文化广场及商业品牌宣传、O2O、策划推广、媒体广告投放
公益+营销完美结合,实现全方位推广
今日搜狐热点新媒体营销,没你想得那么美好,甚至无比糟糕
稿源:馒头商学院
导师:王大泽,干脆互动创始人,最熟悉新媒体与内容营销的90后资深操盘人。曾任趋势中国新媒体事业部总经理,曾获中国国际公关协会最佳公关案例大奖。大家好,我是王大泽,是一名典型的90后,前不久刚刚拿到天使投资开始创业,从业3年我一直从事和新媒体营销相关的工作。今天我想分享的主题是:《新媒体营销,没你想得那么美好,甚至无比糟糕》公关、广告行业,人人自危第一次拿奖,春风得意这张图是两年前拿到人生当中第一个传播大奖,笑的非常开心。当时还很小,是大学毕业不到一年时间拿的奖,本以为全公司会为我庆祝。但是老板离开颁奖礼的时候发了一个朋友圈,他说虽然我们拿了一个挺有分量的奖,但是感觉没有前两年热闹,显得有点冷,下午论坛上好多人都在讨论转型、重生,好似人人自危。我当时觉得很不舒服,我拿了大奖为什么说冷清,为什么人人自危?但是半年之后,我和更多的公关行业的各个公司老板,从业者,讨论的时候会发现,我逐渐能够理解人人自危是什么感觉?看新闻稿,看广告,打开门户的人越来越少了。非常传统的营销模式都在逐渐失灵,所以就能慢慢理解为什么很多一开始深耕公关行业的从业者会觉得不可思议。这又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新媒体营销正在崛起而另外一个时代正在开启,我认为过去的2014年是整个中国的新媒体营销崛起的一年,我举几个之前我做过的一些案例。今天媒介离我们如此之近。以前做创意非常难,需要大量的预算,今天非常容易,我们所有人都可以跟消费者,跟品牌之间有非常好的连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可惜好景不长,我们看到很多从业者进到这个市场之后,会认为营销这件事情没有门槛。只要有一个公众号,只要有微博就可以做好新媒体营销,事实真的如此吗?我认为现在的营销圈有4乱。这个圈子,依然有很多乱象盲目、牵强、欺骗、浮夸新媒体营销第一乱—盲目第一乱,盲目。我给大家看几个例子。这是我当天做课件的时候随便翻了翻朋友圈看到的3张海报。我们发现很多企业都在这样做营销内容。很多人都觉得一个人摆一个姿势P一些图就是一张海报了,这些人我一个都不认识,这样一张海报究竟能传递出来什么信息?第三张是金立的海报,无法理解这张海报为什么叫决战紫禁之颠。新媒体营销第二乱—牵强第二乱,牵强。这是某招聘app,去年做了一个活动叫马桶招聘节。我当时不太理解,为什么用上厕所时间就可以找到很好的职位?我觉得很奇怪,他们还做了一组倒计时海报,叫做不装逼要牛逼,不太理解这句文案跟马桶招聘节到底有什么关系。第三张金立海报,是今年过年的时候做的海报,用手机拍了一张回家的照片,文案是正月初二回娘家。如果我把金立LOGO盖住能看出是哪个品牌的广告吗?基本看不出来。我把底下超级续航盖住会认为这个海报跟续航有关系吗?为什么回娘家要续航呢?整个行业做得很多事情都非常牵强,我们好像是为了创意而做创意。第三乱,欺骗。这个行业有很多虚假的数据存在,也是最不值钱的。新浪微博粉丝僵尸粉,一万个30块钱,高质量转发0.06元一个,这些数据是最没有意义的。新媒体营销第四乱—浮夸第四乱,浮夸。这个截图是营销行业里面一个还算不错的大号,阅读量是9853,第一条被赞最多评论是5个赞,这是他的截图。后边是我自己自媒体的截图,我选了两个跟他阅读量比较相近的推送,我是9826阅读,第一条评论155个赞,而他只有5个,阅读量是基本一样的。根据我的行业经验来推断,他的阅读量大概在1000左右,剩下的都是可以刷上去的,可想而知这个数据有多大水分。浮躁的氛围下,如何拨乱反正?UGC、PGC、OGC整个行业的氛围真的很浮躁,那么新媒体营销究竟该怎么做?是时候拨乱反正了。新媒体内容营销结构体系新媒体营销内容分三个部分,最核心的也是我们运营成本最低的事情就是OGC,即品牌自主产生内容。UGC,比如很多品牌希望搞一些活动让大家参与,拍照片,录视频等,最后由用户自主产生内容。右边是PGC,今天发现在行业中有非常多的在内容生产方面非常专业的机构或者自媒体人。?&OGC,核心:对品牌有清醒认知一、福特翼博案例智立方的CEO杨石头老师说过,有时候我们走的太快太远,品牌并没有到那个程度。不管是做品牌营销还是新媒体内容营销,第一步不是要请哪个明星做代言,也不是去讨论到底做服务号好还是订阅号好。最核心的事情就是对品牌要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知,知己是做好品牌营销的第一步,如果不正视自己后面做得一切事情都没有意义。&那怎么去分析自己的品牌呢?我举一个我之前操刀过的案例。福特翼博1.理清目前遇到的所有问题这辆车很多人应该都见过,大街上很常见,是长安福特翼博。在小型SUV市场它是中国的第二台,第一款是别克昂科拉。翼博早在2013年就上市了。2016年他的竞争对手是什么样子?所有标黄的都是国产自主品牌,蓝的都是合资品牌,明显在这个市场自主品牌已经完全打败合资品牌了。第一名的江淮瑞风S3在2014全年销量7.46万,2015年则达到了17万。而翼博2014卖了92000辆,2015只有50000辆。到了2016年市场会更加可怕,因为红利非常大,所以像丰田、马自达这样的更强劲的竞争对手开始进入市场。作为翼博品牌的操刀人,我认为它目前遇到了三个困难。1.我们品牌在产品层面非常老龄化。2.品牌层面非常疲劳,我们一直打一个口号叫尽享冒险每一天,这个观点到现在没有变过,而市场在变,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3.口碑层面没有变化,我们的竞争对手开始拿出更好的产品在做口碑,而我们依旧还是老一套,省油,操控好,性价比高等等。那该如何解决呢?2.找到自己的独特优势虽然我们是一个老品牌,看似有点日薄西山。但我们是中国B级SUV市场当中的第二款SUV,我们是老江湖,我比你有基础,当你们刚刚上市的时候翼博已经在中国有20万车主。这20万车主是什么?是20万个忠实的KOL,同时页是20万个增量市场的爆发点。自媒体时代的强关系和弱关系自媒体时代,这20万车主又意味着什么?我们看一张图,红色为强关系,蓝色为弱关系。我们做一个理想化的推测,20万人假定全部是男性,全部是家庭支柱,一个人有十个家人,就有200万家人,20万人一个人有20个好友就有400万,这是非常理想的数字。今天所有人做自媒体、新媒体,我们是不是利用好了所有资源?翼博的优势是什么?就是车主资源。我们建立过很多车友会,车友会资源需要继续积极运营,但是我们要挖掘的是增量市场。1.0称之为车主时代,那个时候都开一辆车,比如都开捷达。2.0称之为群体时代,不仅要开车,还有族群活动,每个车主都有很强的品牌荣誉感。3.0时代,是非常关键的,是社群时代。不管是买过翼博的还是没有买过翼博的,都希望大家可以加入大的社群里面去,不是通过一辆车连接你,而是一种共同的品牌精神和价值观。就比如说罗辑思维的粉丝可以天天听,但是也未必会买书;崇拜雷军的人未必去买小米手机;我自己是罗永浩的粉丝,但是我没买过锤子和坚果,价值观的共鸣比物质的链接更重要。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盘点2016上半年新媒体营销 你被刷屏了吗?
导读:  2016年上半年,新媒体营销已经无孔不入地贴合了大众的生活,所有聚集用户的社交平台都逐渐成为广告的媒介。本文盘点2016上半年来令人印象深刻的营销案例,不学会一招半式,怎么制造下一个热点!
  1.《疯狂动 .........
  2016年上半年,新媒体营销已经无孔不入地贴合了大众的生活,所有聚集用户的社交平台都逐渐成为广告的媒介。本文盘点2016上半年来令人印象深刻的营销案例,不学会一招半式,怎么制造下一个热点!
  1.《疯狂动物城》72小时引爆朋友圈。
  没有前期宣传,也没有当红明星配音,似乎少有人关注它。从首映日UBER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别逗了!长颈鹿也能开UBER?还送电影票?!”的文章开始发力。在微信公号、微博的推荐下,原本对该片无感的人在朋友圈里发起了约看邀请。第二日迪士尼顺势推出《疯狂动物城》性格大测试的H5,测试结果在朋友圈刷屏。而树懒式说话和动图也在微博走红。借助这一波新媒体营销,影片的排片、票房迅速上升,话题热度居高不下。
  2.段子手薛之谦玩内容营销,网友直呼猝不及防。
  微博知名段子手兼歌手薛之谦讲述了与好基友君君见面后的尴尬场面,并机智植入洋码头促销信息。简单的开场,夸张的表演,深得喜剧精髓的无厘头风格,层层加深了用户的悬疑感。让最后的广告露出显得毫不突兀。而明星“卖力”的表演也迎合了用户对其的期待。在短短24小时内,居然引发了2773万的曝光,并且招来了大量粉丝的热议。还搭档大张伟组成广告CP,一来一去间,洋码头在APP Store的下载排行已悄然位列第一。
  3.万万没想到,网红霍金开始发广告了!
  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威廉·霍金(@史蒂芬霍金_StephenHawking),于4 月 12 日开通新浪微博,46 分钟就吸粉 20 万,被戏称为中国“新晋网红”,粉丝已高达381万+。5月13日,霍金发了一条微博,表示要进军影视圈,这条“广告贴”一经发布就引来了无数围观。
  4.方太广告引爆社交圈,24小时内引发千万级点击量。
  4月20日,方太智能云魔方这一轮传播,以#夏洛叫板方太#的极致自黑态度到马丽出场幽默逆转,巧妙地揭示产品卖点,通过两个明星演绎一场欢乐逗比的闹剧,具极强的传播性。这段2分22秒的广告口碑爆屏,引爆社交圈,24小时内引发千万级点击量,玩了一场完美的线上传播战役。
  5.腾讯手机充值:母亲节视频霸屏朋友圈
  母亲节,朋友圈被一支“温情的故事营销”视频--《来自星星的妈妈》刷了屏。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微电影,讲述了一位母亲化身擎天柱,引导自己那总以为来自变形金刚世界的“怪孩子”打开心灵之门的故事。短短一天的时间,这个来源于“腾讯互联网金融”微信号的视频点击量超过1000万,赫然出现在今日头条“推荐”列表。腾讯手机充值在母亲节营销中打了漂亮的一仗。
  6.俏猫上门美业app:氧气美女单身放大招
  近期,网络上一位“氧气美女”凭借一张手举“帅哥,我是单身”的照片成为网络热议话题。正当人们纷纷议论之时,分众传媒骤然出现一组“氧气美女”的广告,广告中“氧气美女”五官精致、眼睛弯弯,配上清新美妆,一脸无添加的清新脱俗味道秒杀众人。这时众人才反应过来,这是俏猫上门美业APP打的一手好广告。广告中出现“扫码即送千元红包”的关键字眼,立刻引起许多围观人群参与互动。该广告给俏猫带来了近千万级的曝光量,实属打的一手营销好牌。
  新媒体营销中那些让人触动情怀的产品、极具话题性的热点事件、诸多不可思议的品牌互动方式都让看客惊喜连连,每一个用户都被拉入战局成为了营销的一环、成为了推波助澜的队友。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怎么玩转新媒体营销,才能让广告费花得值,创造更大的收益?
  6月25日在广州南丰朗豪酒店举行的“2016中国(第五届)大数据与移动广告营销大会”设置有中国新媒体营销论坛:新媒体营销在从0到1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论坛将一一给出答案。
  官方网站:http://2016cmac.iimedia.cn/
  大会由CMAC组委会指导、全球知名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艾媒咨询集团主办,以“融通数据·颠覆营销”为主题,分享和探讨大数据时代的移动营销趋势和未来,预计参会的移动广告营销产业链高层4000人。
  “融通数据·颠覆营销”是本次大会的主题,希望通过“融合”的理念让更多的参与者在大数据时代找到实现商业价值的动力和营销制胜的法宝,在此基础上运用大数据技术的有力支持达到“颠覆”的效果,不论是出发、形式、过程,还是结果,所谓无效果不营销,在一系列融合与颠覆的碰撞中,实现高效完整的产业链整合。
  此外,大会现场还将发布权威第三方报告《2016移动营销发展趋势报告》,解读大数据时代的移动营销趋势和未来;并正式启动《2016大数据营销行业洞察计划》项目,帮助创业者实现更大限度和更高频次的营销,艾媒咨询集团希望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完成一批独角兽公司的培育和发掘。
  合作及参与方式:
  1.赞助合作/参会报名请访问主办方官方网站:http://2016cmac.iimedia.cn/
  2.联系方式
  商务合作
  杨先生手机:&&QQ:&&E-mail:
  温先生手机:&&QQ: E-mail:
  麦先生手机:&&QQ:&&&&E-mail:
  陈先生手机: &&QQ: & &E-mail:
  媒介合作
  赵小姐电话:020-&&QQ:&&Email:
  【厂商供稿】
牛奶箱卸甲水
关注“斑马网”微信
第一时间推送最好玩的手游资讯
扫一扫或关注banma_com
每天都有精美礼品送出营销那么好 产品就是卖不好_搜外问答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每一个产品都需要做好营销推广,好的产品加好的营销有好的结果。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企业和团队把营销做的那么好,产品就是卖不出去?守护袁昆针对此类问题也就胡言乱语一番。
大多数企业还是非常擅长营销,每一个企业都有强大的市场营销团队。就好比今天双十一,互联网线上的天猫和京东等搞的火热,线下的门店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所以对于营销来说,企业和门店都是很擅长的,主要是大家对互联网这一块还没有太强的感觉而已。
然而真的是营销问题吗?相信每一个企业都有这个疑问。正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迅速,互联网上凝聚了大量的用户群。所以大多数企业都开始学习网络营销运营,都慢慢建立了新媒体营销团队,都希望可以在互联网上打造自己的一片市场。守护袁昆发现最后的结果就是不理想,产品就是卖不好。
企业慢慢都开始正视网络营销,都在重视新媒体平台,也吸引了这方面的人才,然而就是做不好。原因到底出在哪?
一、网络营销人员不懂产品和服务。
大多数企业都有招聘到新媒体运营人员,然而新媒体运营人员前期并不懂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不懂产品和服务的营销人员肯定做不好营销。相信这是企业的痛:你们做新媒体不是挺厉害吗?为什么出不了结果?对于新媒体运营人员来说:我还没有真正了解到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没有给我足够的时间,我空有一手本领怎么做的好。
时间是大家的痛。企业肯定要快速切入,想快速有效果;而新媒体运营人员却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市场、了解产品和有服务。对于这一点,守护袁昆建议企业负责人自己去学习网络营销,带领自己已有的市场营销人员转到互联网营销上面。
二、沟通交流是新媒体的特性。
我们都在说新媒体,都在说社交媒体。对于移动互联网的营销来说,一定是离不开社交、社群。以前的PC端是人与电脑的连接,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是人与人的连接,那么作为网络营销部门的运营人员,是否有花费时间去做沟通交流。话说大家每天有聊QQ、微信、玩微博多长时间?
守护袁昆发现不少企业都不让新媒体运营人员去玩个人QQ、微博和微信,而且把官方的账号都玩的很媒体化,很生冷。试问这样没有温度的账号,谁愿意去沟通交流。主流的消费群体是80后和90后,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只招聘90后了,因为他们更会玩。
三、好的产品才是企业的根本。
营销玩的再好,产品就是卖不好。除了沟通的问题,更重要的就是产品。这是很多企业都忘记的问题,总觉得营销做好了,我的产品就卖好了。我们看看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到底有什么特色,到底有什么优势,亮点在哪里?如果没有,那么作为用户来说,为什么要买?
没有用户购买,也就没有分享评论(刷的除外),自然没有形成口碑传播,互联网越来越重视信任问题,没有信任背书哪能玩的好?
网络营销人员不懂产品和服务,企业不愿意为时间买单;懂产品和服务的人员不懂互联网用户,无法更好的去沟通;如果再没有好的产品,我们的特色、优势和亮点也无法展现。那么最后有什么样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产品为什么卖不好?原因在哪里?
作者公告牌
守护袁昆专注企业网络营销策划、SEO优化指导、微电商运营、软文营销、网络营销培训。微博:@守护袁昆,QQ微信:。
管理文章:
微信自媒体实战案例
从零开始玩转微信自媒体
一周发布文章最多的作者
24小时获得「赞」最多的人
45 回复(55 赞)
16 回复(6 赞)
18 回复(5 赞)
(4 个回答)
(1 个回答)
(1 个回答)
(1 个回答)
(1 个回答)
(47 个回答)
(9 分钟前)
(38 分钟前)
(1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活动营销:传统媒体做营销的四大笑点
其实,永州中亿智企云小编的这个标题,很明显有点求全责备了。因为喜欢用产品这个互联网词汇的媒体老总已经属于高端大气国际化的新潮人士。让那些靠码字起家的中年男纸去做产品,这不就等于让大老爷们生娃嘛?实在为难人。
最近有粉丝向永州中亿智企云小编反映,因为最近互联网忒热,很多媒体老总们看了虎嗅、36氪几篇文章,顿时觉得自己胸怀十万互联网甲兵,彻底互联网化,就开始指挥产品,把下面一帮做产品的折磨得不成人形。乡亲们,下面,就由永州中亿智企云小编来替苦逼技术男们控诉下老大们在推动产品的时候的几个误区(老大,请别生气,其实你已经很新潮了,但为了真心做好产品,就忍受下小的们的抱怨吧)。
误区一:官人,我要!我要!!我都要!!!
中国人喜欢十全十美,所以当他们做一个产品的时候,就喜欢把各种需求堆在一块。
一年前APP火热,于是很多媒体就开始做APP,新闻要不要?新闻怎么能不要,我们内容为王啊。交通信息要不要,要,我们和交通系统关系好;招聘要不要?要!于是好端端一个APP,成了东北乱炖。做微博账号也是,几乎所有媒体都有一个官方账号,每天发的都是各种门类的信息,只有少数几个优秀的媒体,做几个细分领域的账号,互相配合。其余都是一律“官人我要!官人我还要!!官人我都要!!!”
其实做产品,尤其是早期,就得一需求一产品,而且最好是刚需,比如陌陌之于约P。你有人才市场的资源,那你就做一个关于人才招聘的账号;你有教育信息,那你就做一个教育信息发布的账号。我一个小兄弟,就专门做旅游尾单,整天在微博、微信里发布神马“新马泰10日游最后5个名额,原价3800,现在只要2800”类似这种电视购物式的广告,都积累了好几万粉丝。有一次一天就帮人家完成了20个单子,每个单子500元,1万大洋轻松入袋。各位记者,有兴趣写个稿子不?标题我都帮你们想好了:“大学生微博创业,月收入轻松过万”。
误区二:SEO是色魔的简称吗?
很多老总总觉得,内容为王。我现在听到这话,都有妊娠反应了(我不反对内容为王,但要看是什么内容)。但他们从来没听过,更没玩过运营。更没听说过,到**百科上做个名片,到**知道上去搞自问自答,去**文库贴自己的资料,去QQ空间论坛上发帖(带链接的),去QQ群里发个链接被踢,换个账号重新申请加入,闪电速度再发链接,然后骂一句“群主SB"并闪退;或者干脆投点钱,找人做下SEO优化(SEO是神马,是色盲的简称?还是色魔的简称?)
微博粉丝?找新浪,版面置换。真不行,买点,10元钱2000个;微信运营,不就是二维码放到报纸上,让别人扫一扫嘛。
误区三:一个搞技术的,懂什么?
让老总们尊重产品经理是很难的事,因为他连产品经理是干嘛的都不知道。很多媒体里,技术人员只有1、2个,他们整天苦着脸,被领导,乃至编辑记者们呼来喝去,有的干脆被当成了文字编辑。有的甚至成了打杂的。
其实,如果你要转型新媒体,技术人员远比记者和编辑来得重要(其实二者是同等重要,因为媒体多的是记者,技术相对稀缺,所以相对重要。这好比大学里,一些工科专业100个男生3个女生,那女生即便是恐龙也都当熊猫,但到了外语系,尼玛一个汉子四年下来,都竖起了兰花指,穿上了豹纹装。)
误区四:要啥钱啊,版面置换下
媒体人一个特点,就是不肯花钱买服务。满脑子想的都是版面资源置换。
搞活动要找场地?版面换;
要给部门谋点福利?版面换;
要给儿子娶媳妇?这个不能版面换;
要做APP?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版面换。
你家版面多少钱一斤啊,怎么什么都是版面置换?在这种思维下,找到的技术开发公司,也都是三流的。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现代传播集团当年找了最牛逼(当时还不是)的APP开发团队四叶,开发了iweekly,现在光这个产品,广告收入都好几千万了。当然,现代集团也挺狠的,没给团队多少回报,结果四叶团队出走,最终自己玩,打造出了idaily这样牛逼的图片APP,还有诸如韩寒one的ios版等腔调十足的APP(你觉得这是软文?我想写来着,他们不吊我哟。你想找他开发?估计他们档期很满,不太想见你哟)。如有疑问请登陆永州中亿智企云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做好网络营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