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出现负面怎么办,如何分析P2P平台百度的负面消息

怎么看待P2P平台的负面消息? - 知乎14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6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平台曝出负面消息,你到底该何去何从?
本文2305字丨阅读时长约为6分钟
◤ 核心提示:投P2P的过程中,听到平台的负面消息往往都会担心。但是,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就胆战心惊的话,恐怕也没法长期理财。那么,学会判断平台负面消息的轻重程度就显得非常重要,面对负面消息到底该怎么办?
过去的2017年,据不完全统计爆雷平台250家(不包括停业平台),但投资者经历的心惊肉跳可不止这200多回,只要有负面就很容易引起恐慌。
说实话,从未见过哪个行业会对负面舆情如此敏感,究其原因,两点。
一是目前行业内绝大多数平台自己不干净,业务多多少少有些违规,心虚,没底气。
二是投资者缺乏辨别负面舆情的能力。被无关痛痒的新闻吓个半死,而真正的负面注意不到却是常有的事。
舆情又恰恰是判断平台比较重要的维度,对于平台负面舆情到底要怎么分析判断,在这里分享一下看待平台负面的逻辑。
首先将负面涉及的内容进行分类,其次判断负面的真实性,再判断负面的严重程度,最后根据以上的分析对平台是否继续投资做出判断。
照此逻辑,我们来看下如何对负面进行分析判断。
负面舆情分类
「 背景负面」
关于平台背景方面的负面,可谓占据了全行业平台负面的半壁江山。而关于背景方面的负面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没什么背景的平台虚构背景被曝光。比如现在海量的假国资、假风投、假银行存管、假上市背景、高管团队履历造假的曝光贴。
二是有一定背景的平台股东被扒出负面。比如出资股东为老赖、出资企业股权被质押,各种官司缠身、上市股东近期被曝违规操作被做空、高管团队人员有诈骗前科等等。
三是高管人员变动,股权变更。
「 资产端负面」
资产端相关的负面也相当常见。主要涉及到假标、自融自担、不合规(如超限额)产品、信息披露差、借款方资质差风险高等等。
「 资金端负面」
资金端相关的负面则主要集中两方面,一是平台因推羊毛、活动力度大而受到质疑。二是平台出现提现变慢,逾期等现象。
「 体验负面」
用户体验负面则集中在客服态度差、投资体验差、活动有坑、福利受骗等方面。
「 爆炸性消息以及小道消息」
爆炸性消息主要是指平台出现限制提现或提现困难、失联、被刑侦等恶性负面消息,一般是爆雷的前奏,出现此类消息时平台往往已经无力回天。
而小道消息多为平台高管老板的一些不怎么光彩的往事,或者平台内部员工的爆料之类。
判断负面的真实性
对于负面舆情有基本的分类概念后,再来核查一下负面舆情的真实性,辨别哪些负面是真实的,哪些是恶意编造。
关于背景方面的负面报道,其实很容易辨别真假,只需借助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工商系统、百度搜索等工具,基本可以核实80%以上负面舆情的真假。
剩下的20%也可以采取其它方式查实,在这里不展开讨论。有兴趣可以查看《P2P平台背景套路迷人眼,教你如何练就火眼金睛!》,学习如何辨别平台背景。
而资产端的负面舆情更加容易辨别,方法就是看负面消息有无实锤。比如自融自担需要曝出股东与借款企业之间关系的实锤。
资金端和体验方面的负面舆情至少占据了网贷平台所有负面的50%以上,这类型的负面最不具价值,但同时却最具有迷惑与误导性。
此类负面多出自理财小白、普通投资者、羊毛党、网络黑子甚至恶意竞争的业内人士。
这类负面因主观性太强,所以倒也没什么真实与否的分别。
我们需要做的是针对负面内容自查或向平台方核实。看得多了,其实一眼就能分别是什么人曝出的负面,属于恶意抹黑还是相对中立的投诉。
对于小道消息,一般很难核实真假,这种时候只能搜索相关资料尽量去交叉验证,否则只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而爆炸性消息可直接向平台方以及投资者核实,所以投资用户最好加入平台投资者交流群,以便第一时间得知爆炸性消息的情况。
判断负面的严重程度
对于负面舆情类型的严重程度,虽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还是有个大致的排序。
爆炸性消息&资产端负面&背景负面&资金端负面&小道消息&体验负面。
爆炸性消息一般很少空穴来风,但同时此消息曝出时,一般意味着平台的危机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投资者少有能够全身而退的。
当然,对于一些巨无霸平台的爆炸性负面消息,需要具体分析,这些平台通常大概率上具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出现的危机。
资产端负面要尤其留意,如果是大批假标的实锤负面,平台大概率上会继续运营,因为还未到风险爆发的临界点,但对于投资者则可以作为撤退的信号。
资产端借款人质量不佳,则要看具体情况,平台实力背景还行的可以考虑短期继续持有,保守型投资者可以直接考虑撤退。
自融需要辩证看待,有恶意欺诈风险的直接撤退。具体表现为平台包装大量空壳公司进行融资。
信息披露方面则风险相对较低,毕竟是行业内的共性问题,代表性不大。
至于资金端负面,要留意提现变慢以及平台的羊毛情况,提现变慢可能是平台资金紧张的信号。
而长时间发大量羊毛,运营成本只升不降的可以考虑撤资,一般此类平台会有大量负面,要保持谨慎。
小道消息方面,则多半是关于老板、高管的奇闻异事,平台的前世今生,虽然较难核实,但宁愿信其有,毕竟钱是自己的。
如果平台还有诈骗前科,关联平台为诈骗平台,老板、高管人品有道德问题等,最好敬而远之。
体验方面的负面则要看其严重程度。一般来说客服态度差点、系统不稳定不作为否定平台的核心因素,最多扣点印象分,对平台保持关注就好了。
以上均为这些年看平台负面总结出来的一些规律,当然还有很多很细节的技巧,需要投资者投资过程中细心思考分析判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总之,平台出现负面消息,不要一味慌张,要学会总结负面消息中的核心点,并分析此核心点对于平台有多大的影响,能否说明平台确实存在需要警惕的问题,再来决定下一步是撤资还是继续持有。
互动:原创不容易,还请大家支持我为文章点赞、留言、分享。菜导才有动力写更好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押话题赢双倍菜点!
- 你会借钱去投资吗?-
红方:会 vs蓝方:不会
押中少数方可赢得双倍菜点哦~
押话题赢双倍菜点!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中国理财第一新媒体菜鸟理财官网
中国理财第一新媒体菜鸟理财官方微信
今日搜狐热点P2P平台跑路10大征兆 需注意提防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P2P平台跑路10大征兆 需注意提防
礼德财富是央企中国食品工业(集团)公司下...|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xe64e;加入VIP
还剩1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怎么看待P2P平台的负面消息? - 知乎14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P2P平台出现负面怎么办,如何分析P2P平台负面消息?
当前大环境下总的来说,P2P平台已经比前两年好了很多,目前正在趋于正轨的发展方向,但是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如果我们投资的平台出现了负面消息,我们应该如何去分析,今天就为大家讲讲,平台出现负面我们应该怎么办,如何去分析负面的真实性,从而避免资金的损失。
一、如何判断负面的类型,无非有以下几种种类型:
1.平台虚构背景类:
比如假国资、假风投、假银行存管、假上市背景、高管团队履历造假等。
2.平台股东被爆出负面类:
比如出资股东为老赖、出资企业股权被质押,各种官司缠身、上市股东近期被曝违规操作被做空、高管团队人员有诈骗前科等等。
3.公司高层人员变动,股权变更类:
说明内部有了变化,很可能是利益分配不均,或者个别人察觉风险过大想要撤资。这类信息其实很容易辨别真假,针对这类的负面报道,借助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工商系统、百度搜索等工具,基本可以核实80%以上负面舆情的真假。
4.小道消息类:
在某些第三方平台(比如之家、天眼)经常能看到曝光平台出现提现变慢,逾期等。在信息时代如此高速发展的今天,平台一旦出了问题,或多或少都会有点证据。我们需要做的是针对负面内容自查或向平台方核实。
5.资产端的负面舆情类:
主要涉及到假标、自融自担、不合规(如超限额)产品、信息披露差、借款方资质差风险高等等。资产端的负面消息其实更加容易判断真伪,方法就是看负面消息有真凭实据。比如自融自担需要曝出股东与借款企业之间关系的实锤。资金端和体验方面的负面舆情至少占据了网贷平台所有负面的50%以上,这类型的负面最不具价值,但同时却最具有迷惑与误导性。此类负面多出自理财小白、普通投资者、羊毛党、网络黑子甚至恶意竞争的业内人士。
6.爆炸性消息类:
这类负面信息主要是指平台出现限制提现或提现困难、失联、被刑侦等恶性负面消息,一般是爆雷的前奏。投资者最好第一时间直接向平台方以及其他知道实情的人核实,所以投资用户最好加入平台投资者交流群,以便第一时间得知爆炸性消息的情况。
二、如何分辨负面的真实性和严重程度:
判断负面的严重程度对于负面舆情类型的严重程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还是有个大致的排序:
爆炸性消息最严重,资产端负面次之,背景负面和资金端负面可能会大幅度降低可信度,小道消息和体验负面的影响相对较小。如何正确应对负面舆情,爆炸性消息一般很少空穴来风,但同时此消息曝出时,一般意味着平台的危机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投资者少有能够全身而退的。
信息披露方面则风险相对较低,毕竟是行业内的共性问题,代表性不大。至于资金端负面,要留意提现变慢以及平台的羊毛情况,提现变慢可能是平台资金紧张的信号。
长时间发大量羊毛,运营成本只升不降的可以考虑撤资,一般此类平台会有大量负面,要保持谨慎。小道消息方面,则多半是关于老板、高管的奇闻异事,平台的前世今生,虽然较难核实,但还是要小心谨慎,毕竟钱是自己的。如果平台还有诈骗前科,关联平台为诈骗平台,老板、高管人品有道德问题等,最好敬而远之。
三、当出P2P平台现负面后我们应该怎么办?
马上核实信息首先,查找负面信息的来源,看其消息源是否真实。比如之前XX所爆出的负面仅仅是一张截图,消息源都无法核实,无法证实其真假。其次,看曝光的内容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是否仅仅是爆料者的主观猜测和捕风捉影。
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往往会添油加醋,小题大做,比如之前就有多个靠爆料负面为生的媒体。再次,核实负面信息的真实性。核实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多个信息交叉验证,比如可以直接质问平台,平台如果直接拿出证据,则可以很大程度证伪负面信息。如果平台顾左言右,负面信息八成是真的。
第一时间采取行动核实负面信息后,根据负面信息的情况第一时间采取行动。
(1)置之不理:
这个世界总有人戾气很重,网络上的虚拟身份,更是让他们肆无忌惮。每个论坛、社区总会有许多人一上来就到处喷,这些人俗称喷子,或者键盘侠。他们心里稍微不爽,就会到处乱黑平台,撸羊毛被平台惩罚就报复发帖说平台跑路,客服回消息慢了,就发帖称无良平台。很多时候他们所说非常刺激的负面标题下面都是危言耸听,对于这类无中生有的黑评,大家看了笑笑就好。
(2)观望风险:
如果负面爆料平台有重大人事、股权变动,发生法律纠纷,大额不合理借款等,我们就得留心了,及时和平台内部人员了解情况,听听他们的解释。把获取的碎片化信息仔细整理,推理平台的实际情况,是否对平台有较大影响,不要人云亦云。如果确定有较大影响,建议降低仓位,陆续撤资,观望风险,不要恋战。
(3)立即撤退:
一旦负面爆料发现高管有道德瑕疵或者运营中面临巨大金融风险,并且平台无法反驳时,立马撤资,不惜代价,越快越好,并且永远不要回头。很多投资人不愿意面对即将踩雷的现实,还心存幻想,觉得问题可能还没那么严重,我等2个月到期了再撤也不迟,结果白白浪费了最后的出逃时机。君子不立危墙之下,P2P投资信息非常不对称,实际情况往往要比我们了解更坏,做更坏的打算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对的。
四、哪些平台是要坚决远离的
1、没有银行存管
搞资金池,什么叫资金池?就是你投的钱,先进入这个公司自己的账户;然后他再去放款或者干其他事。这是违法的事,属于非法集资的领域。危害就是,钱进了平台自己的账户,那么他做什么、用到哪里去了,是不是真的给了借款人,别人根本不知道,所谓的平台会跑路,很多就是用了资金池。
就是有些传统企业,做不下去了,没钱了,负债累累了,花点钱搞个平台;再虚构一些假的投资项目,用高收益和漫天的广告,拉人来投资。这些投进来的钱,自己再拿着去还债或者投房地产或者搞其他投机......项目到期了怎么办?用后面投进来的钱还前面的人的本金和利息呗!但问题是,这么高的利息,总得有实际的地方产生吧?而自融,是缺少实际真正的投资项目来偿付利息的。所以,总有一天,新的钱会不够还旧的钱,那就爆炸了。
3、项目信息含糊不清融资的项目
除了文字描述,还需要有相关文件的扫描件。当然,也有些大平台,这块披露的也不充分,比如XX所,项目信息也很简单。那就要看具体是什么项目了。如果是融资租赁项目的债权转让,那就不要光说,也要把具体设备型号、相关证书、照片等公布出来。那样投资人就会明白,如果这个设备在,我的钱就有保障。如果没有,那就要打个问号了。如果是个人借款,那就要把他抵押的房产的资料和手续文件公布出来,证明借款人是真实的,抵押物也是真实的。总之一句话,如果项目信息模模糊糊的,最好不投。
4、封杀质疑或者回避质疑的
质疑就像阳光,驱赶阴暗,杀死腐败,是检验平台较为有效的方法。我们投资前,有什么疑问,就找平台,看它怎么回应?如果它的说法都是往大了说,没有实质的内容,那就要小心。
5、年化收益20%以上的
不是说低利息就安全,高利息就不安全。但总的来说,离谱的利率,风险要高许多倍。如果给我们的利息都是24%了,那他借给别人不是要34%或者更高了?哪个企业、个人能承担如此高息?这不比炒股还划算吗?
6、服务体验极差的
最后一条,服务体验!一路投下来,如果你感觉很不爽,建议走人!这种感觉,可能是客服不怎么理你?或者提的问题,老是拖延?或者电话老打不通?或者软件特别难用?这些汇总形成了你的体验,能够反映一个平台是否用心、是否真诚、是否光说不练?客户是上帝,上帝都没有照顾好,怎么能够把其他事情做的牢靠?
总之,在听到平台爆出负面消息时,投资人不要慌张,多方面分析其信息真假性和影响程度,再拿出解决措施。所以P2P需要回归它的本质,不做资金池,不做回报承诺,只做信息中介。P2P平台不会无缘无故爆负面,过去这么多年,大多数说辞严谨的负面最终都在平台倒闭后得到了证实,而且真实情况往往比爆料更严重。所以,只要看到自己投资的平台爆出负面消息,我们都要足够重视,务必第一时间采取行动!
编辑:鸿学金信网
本文版权归:鸿学金信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了解更多互联网金融和生活理财相关的知识,欢迎关注我们,如您有其他观点或意见,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点赞留言!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络负面消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