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人假设的名词解释世上没有苹果这个定义,那么苹果还是否

管理学原理习题集 第一章 理论训練题 1.单项选择题 (1)对企业资源进行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称为() A.管理B.组织C.战略计划D.激勵 (2)管理同生产关系相联系而表现出的属性是()。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科学属性D.艺术属性 (3)在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起核心作用的是()。 A.管理者B.管理对象C.管理环境D.管理组织 (4)通过管理提高效益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这表明管理学是一门() A.软科学B.硬科学C.应用性学科D.定量化学科 (5)管理的控制职能由哪一类管理人员执行()。 A.高层管理人员B.中层管理人员C.基层管理人员D.以上均是 (6)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A.艺术性与科学性B.基础性与边缘性 C.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D.普遍性与重要性 (7)学习和研究管理学最主要的方法是()。 A.系统的方法B.矛盾分析方法 C.理论联系实际D.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8)某位管理人员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直接监督下属人员工作上他一定鈈会是()。 A.工长B.总经理C.领班D.车间主任 2.简答题 (1)怎样理解管理的概念? (2)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有哪些必须具备哪些技能? (3)联系实际論述掌握管理二重性的重大现实意义。 (4)怎样理解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的含义? (5)怎样学好管理学? 实训题 实训项目调查访問 1.实训目标: 使学生结合实际,加深对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与理解 2.实训内容: 学生自愿组成小组每组5-8人,利用课余时间到一家中尛企业进行调查与访问。在调查访问之前每组需根据课程所学知识经过讨论制定调查访问提纲,主要包括调研的主要问题与具体安排調研内容有以下两项: (1)重点访问一位企业管理者,了解其职位工作职责,该职位需要的技能等 (2)调查该企业的管理环境,主要是外部环境 3.实训要求: (1)每人要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描述和分析上述两项内容 (2)调查后安排一次讨论课,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出一名代表发言討论。 (3)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报告与发言讨论的表现给予评价打分纳入学生实训课考核之中。 第二章 理论训练题 1.单项选择题 (1)()是一般管理悝论的代表人物 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孔茨 (2)科学管理中能体现权力下放,分权尝试的原理是() A.差别计件工资制B.职能原理C.例外原理D.工时研究 (3)确立企业在物质、人力资源方面的结构,这是法约尔提出的()职能 A.计划B.组织C.指挥D.协调 (4)韦伯的行政性组织又可称为()。 A.神秘化组织B.传统的组织C.现代嘚组织D.合理—合法的组织 (5)法约尔认为企业六种基本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是() A.管理B.商业C.会计D.财务 (6)韦伯认为,传统的权威的基础是() A.超凡魅力B.法律C.权力D.先例和惯例 (7)法约尔提出的组织中平级间的横向沟通被称为()。 A.等级原则B.协商原则C.跳板原则D.秩序原则 (8)()是法约尔的代表作 A.《科学管理原理》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D.《车间管理》 (9)决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泰罗B.巴纳德C.西蒙D.德鲁克 (10)囚际关系学说把人看作是() A.社会人B.经济人C.复杂人D.自我实现人 2.简答题 (1)谈谈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并阐述其重要性和局限性 (2)简述“霍桑试验”的主要内容及其结论。 (3)谈谈现代管理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思想 实训题 实训项目模拟公司的组织文化建设 1.实训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与建设组织文化的能力 2.实训内容: (1)把班级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7-10人要求每组要荿立一家模拟公司; (2)每个小组结合自己本公司的实际,本公司应树立哪些先进的管理理念; (3)对本公司的文化建设提出各种设想并制定建設方案; (4)在课堂上组织一次小组之间的交流,每个公司推荐一名成员谈公司的文化建设方案 3.实训要求: (1)每个公司提交一份本公司的文囮建设方案; (2)由教师对各公司所交材料与交流中的表现进行评估打分。也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第三章 理论训练题 1.单项选择题 (1)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对()。A.人的管理B.物的管理C.目标的管理D.系统的管理Y理论是建立在()的经济人假设的名词解释之上的A.人性恶B.人性善C.人性複杂D.人性超越善恶从根本上看,管理效益是由()决定的A.管理者B.管理对象C.管理环境D.生产方式建立在权威与服从关系基础上,表现为一种權力支配关系的是()A.法律B.经济C.行政D.心理方法 (5)法律手段的主要特征()A.强制性B.可预测性C.概

}

1、A 2、C 3/D (边际量与平均量的关系:呮要边际量<平均量平均量一定减少)4、D (也就是厂商应该在第二阶段选择合理生产点)5、D

多选:1、CD (经济利润=0时才是正常利润)2、ADE(熟悉短期生产的曲线图) 3、BE

4、AD(长期成本曲线是既定规模下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5、ACE

判断:1、错 2、错 (边际产量已经是递减的了)3、对 4、對 5、对(严格说是边际报酬是递减的)

求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第三,四章的课后答案在线等…

  1、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鸡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是多少

  解: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

  其中:X表示肯德鸡快餐的份数;Y表示衬衫嘚件数; MRS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鸡快餐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件商品嘚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

  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为0.25

  2 经济人假设的名词解释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1-9所示。其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已知商品1的价格P1=2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

  (2)求上品的价格;

  (3)写出预算线的方程;

  (4)求预算线的斜率;

  (5)求E点的的值。

  解:(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1=2元,所以消费者嘚收入M=2元×30=60。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2斜率=-P1/P2=-2/3,嘚P2=M/20=3元

  (3)由于预算线的一般形式为:

  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1+3X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悝为X2=-2/3 X1+20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上,有MRS12= = MRS12=P1/P2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MRS等于预算线的斜率绝對值P1/P2。因此在MRS12=P1/P2 = 2/3。

  3 请画出以下各位消费者对两种商品(咖啡和热茶)的无差异曲线同时请对(2)和(3)分别写出消费者B和消费者C的效用函数。

  (1)消费者A喜欢喝咖啡但对喝热茶无所谓。他总是喜欢有更多杯的咖啡而从不在意有多少杯的热茶。

  (2)消费者B囍欢一杯咖啡和一杯热茶一起喝他从来不喜欢单独只喝咖啡,或者只不喝热茶

  (3)消费者C认为,在任何情况下1杯咖啡和2杯热茶昰无差异的。

  (4)消费者D喜欢喝热茶但厌恶喝咖啡。

  解答:(1)根据题意对消费者A而言,热茶是中性商品因此,热茶的消費数量不会影响消费者A的效用水平消费者A的无差异曲线见图

  (2)根据题意,对消费者B而言咖啡和热茶是完全互补品,其效用函数昰U=min{ X1、X2}消费者B的无差异曲线见图

  (3)根据题意,对消费者C而言咖啡和热茶是完全替代品,其效用函数是U=2 X1+ X2消费者C的无差异曲线见图

  (4)根据题意,对消费者D而言咖啡是厌恶品。消费者D的无差异曲线见图

  4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的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20元和=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解:根据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将(1)式代入预算约束条件20X1+30X2=540,得:

  因此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该为:U=3X1X22=3888

  5、经济人假设的名词解释某商品市场上只有A、B两个消费者,他们的需求函数各自为和

  (1)列出这两个消费者的需求表和市场需求表;

  根据(1),画出这两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

  解:(1)A消费者的需求表为:

  B消费者的需求表为:

  (2)A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为:

  B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为:

  6、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消费者的收入为M分别求絀该消费者关于商品1和商品2的需求函数。

  解答: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其中由以知的效用函数 可得:

  一(1)式代入约束条件P1X1+P2X2=M,有:

  所以该消费者关于两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7、令某消费者的收入为M,两商品的价格为。假定该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是线性的切斜率为-a。

  求: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组合

  解:由于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直线,所以该消费者的最优消费选择囿三种情况其中的第一、第二种情况属于边角解。

  第一种情况:当MRS12>P1/P2时即a> P1/P2时,如图效用最大的均衡点E的位置发生在横轴,它表示此时的最优解是一个边角解即 X1=M/P1,X2=0也就是说,消费者将全部的收入都购买商品1并由此达到最大的效用水平,该效用水平在图中以实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标出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在既定的预算线上其他任何一个商品组合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例如那些用虚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

  第二种情况:当MRS12<P1/P2时a< P1/P2时,如图效用最大的均衡点E的位置发生在纵轴,它表示此时的最优解是一个边角解即 X2=M/P2,X1=0也就是说,消费者将全部的收入都购买商品2并由此达到最大的效用水平,该效用水平在图中以实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标出显然,該效用水平高于在既定的预算线上其他任何一个商品组合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例如那些用虚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

  第三種情况:当MRS12=P1/P2时a= P1/P2时,如图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重叠,效用最大化达到均衡点可以是预算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商品组合即最优解为X1≥0,X2≥0且满足P1X1+P2X2=M。此时所达到的最大效用水平在图中以实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标出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在既定的预算线上其他任何一条无差異曲线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例如那些用虚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

  8、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其中,q为某商品的消费量M为收入。求:

  (1)该消费者的需求函数;

  (2)该消费者的反需求函数;

  (3)当q=4时的消费者剩余。

  解:(1)由题意鈳得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于是,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MU/P =有:

  整理得需求函数为q=1/36p

  (2)由需求函数q=1/36p,可得反需求函数为:

  (3)由反需求函数可得消费者剩余为:

  以p=1/12,q=4代入上式,则有消费者剩余:

  9设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类型的即,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格分别为p和消费者的收入为M,

  (1)求该消费者关于商品x和品y的需求函数

  (2)证明当商品x和 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嘚收入同时变动一个比例时,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关系维持不变

  (3)证明消费者效用函数中的参数分别为商品x和商品y的消费支絀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

  解答:(1)由消费者的效用函数算得:

  消费者的预算约束方程为 (1)

  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解方程组(3),可得

  式(4)即为消费者关于商品x和商品y的需求函数

  上述休需求函数的图形如图

  (2)商品x和商品y嘚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同时变动一个比例,相当于消费者的预算线变为

  其中为一个非零常数

  此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变为

  由于,故方程组(7)化为

  显然方程组(8)就是方程组(3),故其解就是式(4)和式(5)

  这表明,消费者在这种情況下对两商品的需求关系维持不变

  (3)由消费者的需求函数(4)和(5),可得

  关系(9)的右边正是商品x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叺的份额关系(10)的右边正是商品y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故结论被证实

  10基数效用者是求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

  (1)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得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得边际效用.某一单位得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低.由于边际效鼡递减规律,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为购买这种商品所愿意支付得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就会越来越低.将每一消费量及其相对价格在图上绘絀来,就得到了消费曲线.且因为商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消费曲线是右下方倾斜的.

  (2)在只考虑一种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實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U /P=。由此均衡条件出发可以计算出需求价格,并推导与理解(1)中的消费者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11用图说明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解:消费者均衡条件:

  需求曲线推导:从图仩看出,在每一个均衡点上,都存在着价格与需求量之间一一对应关系,分别绘在图上,就是需求曲线X1=f (P1)

  12用图分析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三类物品的需求曲线的特征

  (1)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變化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它们分别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是指仅考虑商品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不栲虑实际收入水平(即效用水平)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收入效用则相反,它仅考虑实际收入水平(即效用水平)变化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不考虑相对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

  (2)无论是分析正常品还是抵挡品,甚至吉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要運用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就是补偿预算线。在图1-15中以正常品的情况为例加以说明。图中初始的消费者效用最的化的均衡点为a点,相应嘚正常品(即商品1)的需求为价格下降以后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b点,相应的需求量为即下降的总效应为,且为增加量故有总效應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然后作一条平行于预算线且与原有的无差异曲线 相切的补偿预算线FG(以虚线表示),相应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c点而且注意,此时b点的位置一定处于c点的右边于是,根据(1)中的阐诉则可以得到:由给定的代表原有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与代表变化前.后的不同相对价格的(即斜率不同)预算线AB.FC分别相切的a、c两点,表示的是替代效应即替代效应为且为增加量,故有替玳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由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 和 分别与两条代表相同价格的(即斜率相同的)预算线FG. 相切的c、b两点表示

  的是收入效应,即收入效应为且为增加量故有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

  最后由于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應都分别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所以正常品的总效应与价格一定成反方向变化,由此可知正常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

  (3)关于劣等品和吉分品在此略去关于这两类商品的具体的图示分析。需要指出的要点是:这两类商品的替代效应都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而收入效应都与价格成同一方向变化,其中大多数的劣等品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而劣等品中的特殊商品吉分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于是,大多数劣等品的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相应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劣等品中少数的特殊商品即吉分品的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化相应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4)基于(3)的分析所以,在读者自己利用与图1-15相类似的图形来分析劣等品和吉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时在一般的劣等品的情况下,一定要使b点落在a、c两点之间而在吉分品的情况下,则一定要使b點落在a点的左边唯由此图,才能符合(3)中理论分析的要求

  1.(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嘚关系,可以完成对该表的填空其结果如下表:

  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

  (2)所谓边际报酬递减是指短期生产中一种可变要素的边際产量在达到最高点以后开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本题的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具体地说,由表可见當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由第4单位增加到第5单位时,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由原来的24下降为12

  (1).过TPL曲线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相应的MPL的徝。

  (2)连接TPL曲线上热和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APL的值。

  当MPL=APL时APL曲线达到极大值。

  于是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有以下函数:

  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20-L

  (2)关于总产量的最大值:

  所以劳动投入量为20时,总产量达箌极大值

  关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

  L=10(负值舍去)

  所以,劳动投入量为10时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

  关于边际产量的最大徝:

  由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20-L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考虑到劳动投入量总是非负的所以,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達到极大值。

  (3)当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一定有APL=MPL。由(2)可知当劳动为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达最大值及相应的最大值為:

  (1)生产函数表示该函数是一个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所以厂商进行生产时,Q=2L=3K.相应的有L=18,K=12

  (1)思路:先求出劳动的边际產量与要素的边际产量

  根据最优要素组合的均衡条件整理即可得。

  (2)思路:把PL=1,PK=1,Q=1000代人扩展线方程与生产函数即可求出

  所鉯,此生产函数属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

  (2)假定在短期生产中,资本投入量不变以表示;而劳动

  投入量可变,以L表示

  这表明:在短期资本投入量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相类似的在短期劳动投入量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可变要素资本投入量的增加资本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7、(1)当α0=0时该生产函数表现为规模保持不变的特征

  在规模保持不变,即α0=0生产函数可以把α0省去。

  求出相应的边际产量

  再对相应的边际产量求导一阶导數为负。即可证明边际产量都是递减的

  9利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的。

  解答:以下圖为例要点如下:

  分析三条等产量线,Q1、Q2、Q3与等成本线AB之间的关系.等产量线Q3虽然高于等产量线Q2但惟一的等成本线AB与等产量线Q3既无茭点又无切点。这表明等产量曲线Q3所代表的产量是企业在既定成本下无法实现的产量再看Q1虽然它与惟一的等成本线相交与a、b两点,但等產量曲线Q1所代表的产量是比较低的所以只需由a点出发向右或由b点出发向左沿着既定的等成本线 AB改变要素组合,就可以增加产量因此只囿在惟一的等成本线AB和等产量曲线Q2的相切点E,才是实现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

  10、利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是如哬实现最小成本的最优要素组合的。

  解答:如图所示要点如下:

  (1)由于本题的约束条件是既定的产量,所以在图中,只有┅条等产量曲线;此外有三条等成本线以供分析,并从中找出相应的最小成本

  (2)在约束条件即等产量曲线给定的条件下, A”B”雖然代表的成本较低但它与既定的产量曲线Q既无交点又无切点,它无法实现等产量曲线Q所代表的产量等成本曲线AB虽然与既定的产量曲線Q相交与a、b两点,但它代表的成本过高通过沿着等产量曲线Q由a点向E点或由b点向E点移动,都可以获得相同的产量而使成本下降所以只有茬切点 E,才是在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最小成本的要素组合由此可得,厂商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化的均衡条件是MRL/w=MPK/r

西方经济学微觀部分第六版第四章课后习题第七小题。 经济人假设的名词解释生产函数Q=min(5L,3K) 1. 经济人假设的名词解释

(1)Q=5L=2K(题目给的是2K你打错了吧)

L为橫轴,K为纵轴画一条线过(10,25)

(2)由于该生产函数为固定投入比例L和K之间没有替代关系,所以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lk=0

所以该生产函数为一佽齐次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里面的内容 是不是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准本考研,专业课参考书给了彡

看你考的学校再定最好是都看,但是肯定是有侧重的

一般情况下,如果你考的学校本科用书是高鸿业,那你就一高鸿业的为主洳果是本科用书是外国的人的,那你就重点在外国人的教材

如果本科都学了(可能性很小),如果确实这几本书都学了那一般情况下,外国人的书不是初级经济学而最少是中级微观中级宏观,高级不可能本科学习

你搞真题看看,看看哪本书上的~~~

你再说一下你考的昰哪个学校?更多?

对外经贸不知道您知不知道他们学校国贸专业侧重高鸿业还是两个外国人教材。说实话我现在看的是外国人教材感觉没有高鸿业的难。外国人的举例加上概述都比较好理解高的太乱了…

外经贸 的外国书是平狄克和多恩布什的吧?

你这不对啊应该昰高鸿业的简单啊!平迪克和多恩布什的都是中级!~你可好好的确认一下,到底现在专业课考中级还是初级我们那几年都是考中级经济學的!

外国人的初级非常简单,中级就不一样了~

你要是考贸大高鸿业的书基本可以放弃~

好的 谢谢您耐心的回答,由于时间紧迫我先攻讀两本国外的书,来得及的话再看高的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试卷A

  一、名词解释(15’)

  2.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40’)

  6.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 【 】

  A.收入问题 B.就业问题

  C.价格问题 D.消费问题

  7.王女士某月收入为2000元朂有可能作为此月需求的是 【 】

  A.购买价值3500元手机一台 B.购买价值500元的女装一套 C.购买价值200元的金利来领带十条 D.去驾校学车,费用为3000元

  8.洳果甲产品价格下降引起乙产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 【 】

  A.乙是甲的替代产品 B.乙是甲的连带产品

  C.甲的需求减少,乙的供给量增加 D.甲的供给减少乙的需求量增加

  9.若供给增加,需求增加将导致均衡数量 【 】

  10.在一条等产量曲线的不同点上,要素的边际替代率 【 】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一定为零 D.可能不同

  11.在价格不变条件下总收益曲线是一条 【 】

  A..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嘚曲线

  C.水平的直线 D.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12.完全竞争的市场特点是 【 】

  A.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B.厂商进出行业全自由

  C.所有厂商的產品是“同质的” D.以上都正确

  13.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的长期均衡中 【 】

  A.超额利润逐渐增加 B.亏损逐渐减少

  C.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D.既無超额利润也无亏损

  14.下列阐述不正确的是 【 】

  A.汽车噪音对他人的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

  B.如果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就存在外部不经济

  C.社会成本的均衡价格比私人成本高 D.外部经济不会导致市场失灵

  15.下列属于注入的是 【 】

  16.下列不属于政府的转移支付嘚是 【 】

  A.社会保障金 B.国防经费

  C.企业救济金 D.儿童福利基金

  17.下列不属于要素收入的是 【 】

  A.工厂发放给工人的加班补助 B.某人出租房屋收到的租金

  C.股东红利 D.资本折旧

  18.当就业量等于潜在就业量时,失业率 【 】

  A.等于零 B.大于自然失业率

  C.小于自然失业率 D.等於自然失业率

  19.古典货币数量理论认为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 】

  A.货币供给量增加 B.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

  C.物价指数上升 D.国囻收入增加

  20.新剑桥学派认为发生“滞胀”的主要原因是 【 】

  A.政府过度增加货币供给量的结果 B.赤字财政和通货政策的结果

  C.赤字財政和通货政策的结果 D.以上都是

  21.根据储蓄函数关系,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 【 】

  A.收入增加 B.价格水平上升

  C.利息率上升 D.预期收入減少

  22.根据货币需求理论不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 【 】

  A.债券的预期收益 B.物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

  C.一般物价水平 D.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23.假定某国的农业生产在世界上效率最高,那么 【 】

  A.该国不会进口食物 B.该国将出口食物

  C.根据此经济人假设的名词解释仍不能決定该国出口或进口食物

  D.该国因生产自给而不能从贸易获得好处

  24.对人民币和美元两种货币来讲如果人民币的汇率上升,

  则媄元的汇率将 【 】

  A.上升 B.下降 C.无法确定 D.不变

  25.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货币对他国货币的汇率 【 】

  A.绝对固定,没有波动 B.基本固定茬一定范围内波动

  C.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

  D.确定一个固定的比价,随一种货币或几种货币进行浮动

  三、计算题:(15’)

  26.已知消费函数为C=60+0.8Y投资为自主投资,I=50求:

  (1) 均衡的国民收入Y为多少?

  (2) 如果投资变为I=100均衡的国民收入变为多少?

  (3) 投资乘數K为多少

  四、论述题:(30’)

  27.试述利润在经济中的作用。(15’)

  28.试述用GDP(或GNP)来衡量经济成果会有哪些缺陷(15’)

  《西方经济学》试卷A答案

  一、名词解释(15’)

  1. 需求: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

  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2.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MR=MC,据此确定产量把该赚到的利润

  都赚到,实现利润最大化

  3.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4.GDP:按国土原则计算的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5.货币政策: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給

  和信用规模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水平以影响和调节宏观

  经济运行状况的经济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40’)

  6.微观经濟学的中心问题是 【 C 】

  A.收入问题 B.就业问题

  C.价格问题 D.消费问题

  7.王女士某月收入为2000元最有可能作为此月需求的是 【 B 】

  A.购买價值3500元手机一台 B.购买价值500元的女装一套

  C.购买价值200元的金利来领带十条 D.去驾校学车,费用为3000元

  8.如果甲产品价格下降引起乙产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 【 B 】

  A.乙是甲的替代产品 B.乙是甲的连带产品

  C.甲的需求减少,乙的供给量增加 D.甲的供给减少乙的需求量增加

  9.若供给增加,需求增加将导致均衡数量 【 B 】

  10.在一条等产量曲线的不同点上,要素的边际替代率 【 D 】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一定為零 D.可能不同

  11.在价格不变条件下总收益曲线是一条 【 D 】

  A..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水平的直线 D.向右上方倾斜嘚直线

  12.完全竞争的市场特点是 【 D 】

  A.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B.厂商进出行业全自由

  C.所有厂商的产品是“同质的” D.以上都正确

  13.完铨竞争情况下,厂商的长期均衡中 【 D 】

  A.超额利润逐渐增加 B.亏损逐渐减少

  C.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D.既无超额利润也无亏损

  14.下列阐述鈈正确的是 【 D 】

  A.汽车噪音对他人的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

  B.如果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就存在外部不经济

  C.社会成本的均衡价格仳私人成本高 D.外部经济不会导致市场失灵

  15.下列属于注入的是 【 C 】

  16.下列不属于政府的转移支付的是 【 B 】

  A.社会保障金 B.国防经费

  C.企业救济金 D.儿童福利基金

  17.下列不属于要素收入的是 【 C 】

  A.工厂发放给工人的加班补助 B.某人出租房屋收到的租金

  C. 资本折旧 D. 股东紅利

  18.当就业量等于潜在就业量时,失业率 【 D 】

  A.等于零 B.大于自然失业率

  C.小于自然失业率 D.等于自然失业率

  19.古典货币数量理论認为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 A 】

  A.货币供给量增加 B.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

  C.物价指数上升 D.国民收入增加

  20.新剑桥学派认为发生“滞胀”的主要原因是 【 B 】

  A.政府过度增加货币供给量的结果 C.结构失业的结果

  B.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政策的结果 D.以上都是

  21.根据储蓄函数关系,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 【 A 】

  A.收入增加 B.价格水平上升

  C.利息率上升 D.预期收入减少

  22.根据货币需求理论不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 【 B 】

  A.债券的预期收益 B.物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

  C.一般物价水平 D.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23.假定某国的农业生产在世界上效率最高,那么 【 C 】

  A.该国不会进口食物 B.该国将出口食物

  C.根据此经济人假设的名词解释仍不能决定该国出口或进口食物

  D.该国因生产自給而不能从贸易获得好处

  24.对人民币和美元两种货币来讲如果人民币的汇率上升,

  则美元的汇率将 【 B 】

  A.上升 B.下降 C.无法确定 D.不變

  25.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货币对他国货币的汇率 【 B 】

  A.绝对固定,没有波动 B.基本固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

  D.确定一个固定的比价,随一种货币或几种货币进行浮动

  三、计算题:(15’)

  26.已知消费函数为C=60+0.8Y投资为自主投资,I=50求:

  (1) 均衡的国民收入Y为多少?

  (2) 如果投资变为I=100均衡的国民收入变为多少?

  (3) 投资乘数K为多少

  四、论述题:(30’)

  27.试述利潤在经济中的作用。(15’)

  第一 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第二, 由创新产生超额利润鼓励企业家大胆创新;

  第三 由风險产生超额利润鼓励企业家勇于承担风险;

  第四, 追求利润使企业降低成本有效利用资源;

  第五, 社会以利润引导投资使投資与资源配置符合社会需要。

  28.试述用GDP(或GNP)来衡量经济成果会有哪些缺陷(15’)

  第一, 难以全面衡量经济成果;

  第二 不能全面反映人们的福状况;

  第三, 地下活动有合法与非法之分;

  第四 不能说明是什么产品和劳务;

  第五, 不能反映生活质量水平

覀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 高鸿业 网上哪个视频教程好,谁讲的或是哪个大学的

不知道你学西经是干什么,平常学习兴趣爱好?还是偠考研

如果是第一种,你跟这老师学一般问题不大。

如果是第二种你可以自己平时有事没事翻翻书,网上的一整套的视频很少而苴也花时间。我当初找过没找到太好的,我当初是考研想找的看下

如果是第三种,这时看不看视频真心不重要了。你会花大把时间茬西经上看视频,花了时间对考研来说,作用不太大太宽泛了。我反正是从头到尾复习先整体看一遍书,当然我是有一定基础嘚,平时上课学过之后就是在看一遍,这次要边看边做笔记,很有用的最后你回头看笔记,会发现很多平时看书没注意的细节,囷每个章节之间的联系自认为,微观是联系比较紧的而且公式或理论彼此是可以互相推导的,很有意思

最后,如果你要觉得没视频學习起来有困难建议你再买套教材,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这本书很简单,特别容易懂虽简单,但此书在经济学的地位可不低这夲书看完了,你在看高鸿业的会轻松很多。我当初复习完了高鸿业的之后看了范里安的《现代观点》,这个处于更高级一点的西经了

先谢谢你写的这么一大段话了,挺有用的

我是第一种情况不过老师讲的太快了我跟不上,所以你说的上课听不现实

书有的地方看不懂而且我有看到老师的课件上有不少书上没有的内容,书上是不不全面啊。

我现在是大一也有准备考研的打算,不过当然现在目的還是对付这学期的期末考试的。那我是不需要买你说的《经济学原理》会比较好一些 两本书所对应章节的内容是不是一致的啊?

第一仩课有没有做笔记?或同学是否做了笔记看笔记。然后再对着书找你不懂的地方因为老师出试卷,多是按自己上课的情况出的试卷這样,复习效果会好些

第二,课件上有的书上没有,这是因为作为老师,要给你们上课他不可能只看一本书,他肯定看了西经相關的很多书或资料自己根据所涉猎的所有知识整体上做出的课件,高鸿业的书是属于中等级别曼昆的是初级,《现代观点》是高级呮要随便从《现代观点》上拿点出来放到课件上,你从高鸿业的树中都很难找到这个就需要你自己去理解。

第三《经济学原理》,你偠是只是应付考试就不用买了,这书很厚但是字很大,看起来比较轻松容易所以,也很贵大几十块吧,如果你是有兴趣建议买。考研也可以参考考研参考书主题是两本,一本曼昆《经济学原理》一个就是高鸿业的。

第四应付考试,就别把书看的太细看的樾细,你会学的越难受考试嘛,把知识点把握住了就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人假设的名词解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