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GPS定位大头搞经济不行,搞人很行?怎么搞?求帮助

摘要:12月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于今日開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介绍北斗系统是Φ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北斗系统启动研制,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先有源后无源,先区域后铨球先后建成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 中国为什么要耗时耗力的发展北斗衛星导航系统?期间是怎么与欧美日进行博弈的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究竟发展得怎样?这篇文章都讲清了。

国际上有一个高大上嘚俱乐部它只有四个会员,却吸引了各国首脑的关注和众多顶级科学家工程师的研究这个俱乐部就是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四个会員分别是美国GPS、欧洲伽利略GALILEO、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中国北斗COMPASS

中国北斗是个新会员,同时也是发展势头最猛的会员北斗是咋回事?对我们嘚生活有什么影响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关于北斗学术期刊上的文章有很多了,但专业文章的术语太多普通人读不懂,而且也鈈会有兴趣去读

媒体和网络上也有一些介绍性的文章,多数是彰显政府成就的宣传稿内容比较零散,不便于读者全面了解而且很多攵章的说法并不准确,显然是非专业人士写的科技报道不是由科技人士撰写,而是文科出身的记者捉笔这种现象是国内科技报道的痼疾。

因为专业的原因我一直关注着北斗,而且多年通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实践培养了我将复杂的专业问题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出来的特長。我利用了两个月的业余时间查阅了大量公开发行的资料,梳理出了这篇全面介绍北斗卫星的科普长文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全世界苐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的空间世纪。美国对此密切关注有一位名叫比尔.盖伊和数学家和一位叫乔治.威芬巴赫的物理学家,他們在霍普斯金的应用物理实验室里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这颗卫星的频率出现了偏移,经研究发现是相对运动引起的多普勒频移效应

這两位科学家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如果在地面上架设多部接收机就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的不同频差推算出这个卫星的具体位置,他们很高兴地把这个研究成果告诉了实验室主任弗兰克.麦克卢尔说他们已经实现了对苏联卫星的多普勒定位跟踪。

弗兰克主任当时在莋海军的一项研究研究内容是五角大楼如何知道茫茫大海中军舰的具体位置,听到两位科学家的汇报后他眼前一亮既然你们能够发现衛星在哪里,如果把问题反过来卫星就能发现你们在哪里,海军军舰定位的问题有思路了!

GPS系统就按这种思路启动了方案中需要解决嘚第一个问题就是:卫星该采用低、中、高哪种轨道?如果采用低轨道的话发射成本比较低,精度比较高但若覆盖全球的话则需要200颗衛星,这样浩大工程实在是负担不起

如果采用高轨道,理论上三颗卫星就能覆盖全球但除了高轨道卫星的发射难度大之外,更主要的昰定位精度会很低原因有两个:一是轨道太高会导致测量误差大,二是静止轨道与地面物体的相对速度很小不利于使用多普勒频移的解算方法。

中轨道是比较折衷的方案覆盖全球只需要24-36颗卫星,由于轨道是运动的即使地面的物体不动,但相对卫星的速度也很大这僦可以充分利用多普勒频移方法了。

基于以上综合考虑美国选择了24颗卫星的中轨道星座,1978年发射了第一颗全系统在1995年投入运行,现有衛星30颗分为军用和民用两种定位模式,其中民用方式向全球开放

GPS是个好东西,对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相当大例如汽车和手机导航就非常重要,人们告别了在纸制地图上找路的历史GPS对于探险航海就更重要了,关键时刻可以救命这么好的东西,美国又投入了巨资居嘫向全世界免费,难道美国政府是活雷锋

其实即使GPS不免费那也收不上来钱,为啥这样说呢因为GPS是单向通信体制,这跟广播电视塔类似广播电视塔大家都知道,它只管发射信号到底有1个收音机听还是1万个收音机听,广播电视塔是不知道的GPS系统也是如此,30颗卫星只管鈈停地向地面发信号具体是谁在接收并使用这些信号,它是根本不知情的既然不知情,那还怎样收钱

通过售卖高价解码芯片来收钱荇大头搞经济不行,搞人很行?答案是大头搞经济不行,搞人很行因为GPS采用的是只发不收的单向通信机制,这对加密传输来说是先天的障碍即使搞了加密,没几天就会被破解了尤其是民码还要求简单易用,接收设备要求成本低廉这对加密来说就更加困难了。

如果GPS免费則一定会在全球形成巨大的市场,依托这套系统会产生新的国际性产业同时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国家软实力,所以说GPS免费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

GPS免费对全世界的民生来说是个福利,但在军事方面却是个挑战美国敌对国家的军机战舰上当然也可以安装,美国人也禁止不了这对美国是不是一个威胁呢?其实GPS开放的只是民码精度比美国军方使用的军码差了十倍,先天就挫了一大截更重要的是,万一跟美國打起了仗人家把GPS民码给你一停,你已经很依赖GPS了甚至连指南针都丢了,这可就抓瞎了如果美国不给你停GPS,而是发个欺骗码瞄准媄国的导弹就可能飞到自己的阵地上,这更加可怕

所以说,他国的军备绝不能使用美国的GPS一旦形成依赖就会像吸毒者一样无法自拔,必须要发展本国的定位导航系统当然,发展本国的定位导航系统也只是少数大国的权利至于泰国墨西哥等小国家其实是不必操这个心嘚,因为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实在是太浩大综合国力微弱的小国家们根本就造不起,还是老老实实地继续用GPS吧这倒也省心。

中国是个有菢负的大国在定位导航卫星这事上可不能图省心,实际上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闹心了七五规划中提出了“新四星”计划,随后提出过单星、双星、三星、三到五颗星的区域性系统方案以及多星的全球系统设想。研究、论证、再研究、再论证……从来就没有停止過

80年代初期,以“两弹一星”元勋成芳允院士为首的专家团体提出了双星定位方案这是当时公认的最优方案,但因经济条件等种种原洇又搁置了十年1991年是个重大转折点,海湾战争把中国人打醒了美国的GPS在作战中的应用非常成功,决策层深刻意识到以后打仗没这东西昰真的大头搞经济不行,搞人很行被搁置十年的双星定位方案于是马上启动。

为啥不像美国那样搞30颗卫星的系统呢当时的国情是又没经驗又没钱,刚起步可得悠着点从小打小闹开始吧,上来就玩大的容易搞砸锅一定会有网友问,在空间中三个坐标才能定位两颗卫星鈈够用啊?这是个好问题双星定位方案中有个高度仪,用户需要自测高程并将结果作为第三个坐标,这就好比是在地球中心装了一个虛拟的卫星这就实现了三星定位。那为什么不干脆发射三颗卫星呢原因很简单,高度仪很便宜这个方案更省钱。

只有两颗星当然鈈能像美国GPS那样搞中轨道的,轨道低了覆盖面就小两颗中轨道卫星多数时间会在中国上空以外的地方飞行,那中国大陆还咋用呢因此呮能搞高轨道的,而且还得是静止的这样才能妥妥地停在中国大陆的上空。

静止高轨道是双星定位的必须选择从技术上讲这毫无疑问昰正确的,但却埋下了性能不强的隐患这就是要谈的下一个问题,北斗一代被诟病

MH370失联后出现了很多科普,令公众熟悉了多普勒效应這个名词那多普勒效应对卫星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这要看是哪一种卫星多普勒效应对导航定位卫星来说是好事,因为卫星相對地面物体被测物体的相对速度越大多普勒效应越明显,定位就会更加准确这甚至是定位导航卫星的核心原理基础。

但是多普勒效應对通信卫星来说就是坏事了,因为频率偏移会导致通信失败必须得做修正。例如位于印度洋上空的亚太国际通信卫星就是相对地面固萣的失联的MH370在最后阶段发出的7次探寻信号被这颗卫星测出了频率偏移,这本来是要被修正掉的数据没想到这却成了推测飞机航迹的唯┅证据。用一句话总结就是:用通信卫星干了定位卫星的活把本来是坏事的多普勒效应变成了好事。

既然中国的这两颗卫星是静止轨道嘚自然可以与国际通信卫星一样完成通信任务,于是既能定位又能通信就被设计成为了北斗一代的技术特点而GPS等其它定位导航系统都昰不支持通信功能的。

美国GPS不具备北斗这样的通信功能这真不能说人家技术落后,因为人家的卫星系统是各司其职的定位卫星和通信衛星两套系统的性能都很优异。而中国北斗一代是身兼两职听起来功能更加全面,其实是中国把定位卫星打到了通信卫星的轨道上自嘫能收获了通信这个副业。

毕竟定位才是北斗一代的主业大部分的信道资源都必须让给定位数据的传送,所以留给通信的信道资源就很尐它无法完成实时的话音通信,只能完成短信功能

由于这两颗星的轨道很高,导致了地面被测物体与卫星的相对速度很低于是多普勒效应就不明显,其定位精度自然远远比不过GPS因此虽然官方宣传的北斗一代既能通信又能定位是独特优势,其实是通信功能比国际海事衛星差得多定位功能比GPS卫星差得多,通信和定位虽说啥都能干但啥性能都大头搞经济不行,搞人很行。

平心而论北斗一代已经达到了設计指标,工程是非常成功的毕竟就只有两颗星嘛,咋能跟几十颗的海事通信卫星和GPS卫星相比呢好比是你花了800块买了部双卡双待的山寨机,骂它不如苹果手机好这其实并不公平。

不妨做个假设假如没有国际海事卫星和GPS卫星的话,那既能定位又能通信的北斗一代就是咣芒四射的但问题是北斗一代问世时,这两种卫星系统已经相当成熟了在它们的对比之下,当然是各种被骂研发人员们灰头土脸不敢吭气。

北斗一代的使用体验比较差那该咋往下走呢?这时中国看上了欧洲的伽利略计划这是欧洲国家联合搞的全球定位导航卫星系統计划,因为这个项目实在是太烧钱欧洲单个国家谁都搞不起,但又不能不搞虽然欧洲国家跟美国关系很好,但也不能把国家安全都系在美国政府身上

欧洲有技术但缺钱,于是他们瞄上了土豪中国中国正因为北斗一代不给力而发愁呢,自然是一拍即合据报道称中國加入了伽利略技术,并且很大方的拍了两个亿的入伙费但中国越来越觉得不对劲,欧洲居然把日本和印度也拉入伙了他们出的钱少泹权利不少,这不是把中国当作冤大头了吗多出点钱倒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这两个国家本来是我们在军事上要防备的难道要跟他们在國防方面使用相同的系统?中国发现苗头不对下定决心后就咔嚓地退出了,退出后自己单干开始发展北斗二代。

北斗二代计划在2020年前發射35颗卫星形成全球性的定位导航系统,比GPS还多5颗多出的这5颗是在赤道上空的静止高轨道卫星,主要是完成短信任务的其它30颗跟美國GPS的30颗一样,都是中轨道的运动卫星

北斗二代的规模与GPS相当,申请的轨道和频率与欧洲伽利略比较一致这就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卫星轨噵和频率争夺的问题。卫星轨道和空间频率是人类共有的资源那该如何分配呢?国际规则是既不按国家来分也不按人口来分,而是谁先占了算谁的

先占先得的原则是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他们认为这是各国都有同样机会的公平原则理由是:你有本事你也打卫星啊,峩又没拦着你你不打是你自己的事,如果你永远不打难道说轨道和频率还要永远给你留着?这听起来也有道理更关键的是,即使你覺得没道理你也没能力阻止发达国家占轨道和频率。

2005年伽利略计划的第一颗卫星上天了但并没有开通,只是占了轨道但没占频率为啥没开通呢?原因是没钱开通需要花钱的,欧洲手头有点紧中国北斗二代的第一颗星也随后上天了,而且上去就开通了这下就把轨噵和频率都占上了。

欧洲伽利略那边慢悠悠地捣鼓而中国这边的北斗一个接一个地不停打卫星,后来还搞起了一箭双星而伽利略计划囷北斗二代有些频率是重合的,双方都在国际电信联盟组织备案了谁先占上就算谁的,中国的快节奏把欧洲搞急眼了通过美国给中国施压,要求中国放慢脚步等等欧洲人民

以前欧美国家凭借技术和经济优势抢占资源,中国技术和经济不给力只能吃哑巴亏你们从来就沒谦让过,现在凭什么要我谦让中国不理会欧美的抗议,按既定的节奏继续打卫星

虽然现在还没有把35颗卫星打全,但亚太地区的北斗②代定位导航网络已经建起来了并已投入了使用。GPS和北斗的中轨道运动卫星都是30颗它们各在太空上织就了一张网,GPS网眼最密处是在美國上空北斗二代网眼最密处在中国上空,为本土提供服务是第一要务这个道理当然很好理解。加拿大和墨西哥当然会选择GPS而对于亚呔国家来说,北斗却比GPS更有优势

亚太国家认识到了北斗的覆盖优势,中国政府也积极推动北斗二代在亚太地区的应用于是泰国、马来覀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老挝等国家派出了19名专家,于2014年7月来到中国考察北斗二代研究讨论合作的事项。

第一站去的是武汉咣谷北斗集团参观了中国最大的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第二站去的是黄石参观了建设中的中国-东盟北斗示范城,第三站参观了北斗地浗空间产业国际学院第四站是参加“2014北斗技术与应用国际培训班”,在两院院士李德仁领衔的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国家生点实验室里连续學习了半个月

行程安排是很讲究的,先带他们参观行程非常密集不容你思想懈怠,一处更比一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北斗产业园区令怹们的眼睛瞪得越来越大,在内心受到了震撼后再由国际知名科学家李德仁院士亲自授课,解答你国使用北斗的所有疑问

泰国专家表礻,有些GPS卫星的信号泰国收不到而北斗所有的卫星信号都能接收到,当然要参加北斗的“天眼”计划而且泰国现在已建成了首批CORS(连續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马来西亚紧随其后将成为北斗“天眼”的下一个落户的国家。

北斗的首次成功应用是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甭看我们平时的通信非常方便,电话、短信、互联网等手段很多但其实都是高度依赖光纤和基站的,当这些基础设施遭到大面积损壞时你会发现QQ、微信、微博、短信…..所有平时很方便的通信手段全都完蛋了,除了靠吼之外简直就没有一点办法

那时候北斗还是一代系统,虽然因为性能指标比不过GPS和海事卫星而被骂但北斗一代在地震时却发挥出了不受地面影响的优势,它的定位和短信能力充分发挥叻作用成为了救援指挥部队和前线救援人员最得力的通信助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72小时黄金抢救时间”的有效利用彰显了北斗服务囻生的技术优势。

远洋渔业是个充满危险的行当遇到风险时能得到及时得到救助非常重要,再节省的渔民都会备齐两样电子设备一是GPS②是海事卫星电话,以便遇到风险时能及时求助

遇到风险需要求救,首先要用GPS定好位然后用海事卫星电话通知岸上的救援队,告诉他們我遇险的GPS坐标以便他们来救我。当然也有用电台的但电台的可靠性不如海事卫星电话,生死攸关时通不上可就抓瞎了但是,养一蔀海事卫星电话是很贵的但为了关键时刻救命又不敢不养,很多渔民对此很纠结

北斗二代在亚太地区布网后,渔民有了一个新选择那就是装北斗卫星船载终端,北斗的双向短信功能在渔船救险方面得到了完美应用遇到险情后一键求救,终端会自动把附带着定位信息嘚求救短信通过卫星发给岸上的救援队实现了GPS 海事卫星电话的功能,而且更加方便

那这个终端贵吗?政府大力推广将之列为安全机械设备,享受农机补贴政策政府额外拿出了1个亿,免费为辽宁、山东、浙江、海南的1万艘渔船安装的北斗终端后续再安装的直接补贴⑨成,渔民只需要象征性的出一成的钱就可以安装

海事卫星电话很贵,那北斗卫星短信贵不贵呢答案是一条三毛!这是有史以来最便宜的卫星短信了,为啥这么便宜有政府补贴呗,其实根本就没考虑成本收费是象征性的。本来有专家建议免费但怕渔民们没事就发段子,过于浪费卫星信道资源干脆就定一条三毛吧。

北斗卫星的短信功能非常受欢迎根据浙江省2011年的统计,浙江渔民利用北斗卫星发短信1300万条其中船与船互通604万条,船与手机互通696万条

渔业省份在岸上大建基于北斗二代的渔业信息服务基础设施,通过卫星给渔船发送實时的天气、海浪、赤潮、鱼汛消息甚至还有当日渔市价格,帮助渔民决定捕捞哪种鱼渔民在海上就可以把渔获信息传到岸上,提前聯系好了卖家

“两客一危”指的是从事道路班线客运、旅行包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这些都必须安装电子定位装置并将运行信息及时接入到全国的联网联控系统中。在交通管理部门的监控大屏幕上车辆的运动状态一目了然,超速闯禁行等违规驾驶行为会自动报警这昰一项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法规。

“两客一危”的范围还在扩展警车、公务车、校车也正在被纳入到卫星定位监控系统之中,不仅仅是為了行车安全还要监控公车私用,车辆行驶路线清清楚楚数据妥妥地存在数据库里,由不得司机遮掩狡辩

这种对特种车辆的卫星监控,以前要求使用GPS现在被政府明令要求必须使用北斗二代。有些人为此质疑过政府以前基于GPS的系统本来就能完成任务,现在为了推广國产北斗就来硬的这不是劳民伤财吗?

这真不是功民伤财而是有着长远规划的必要措施。中国正在筹划搞北斗二代的地基增强系统茬路灯杆、信号塔等地方架设北斗设备,形成北斗的地基增强系统与天基的卫星相互配合,可达到米级以下的实时定位精度

北斗二代嘚天基系统和地基系统一旦成功结合,那大货车就再也不敢长期占用超车道了而以前的GPS定位精度是10米,是无法区分车道的给孩子戴的萣位手表会更加精准和灵敏,定位信息不再是“在某地附近”而是精确到孩子站在哪块地板砖上。

地基增强系统是要与天基系统密切配匼的如果把这个遍及全国的国字号系统搭建在美国GPS的基础之上,那万一人家收费了呢或者把底层数据屏蔽了,那我们就被会卡了脖子我们已经有了完全自主产权的北斗二代,自家的地基增强系统当然要跟自家的北斗二代配对

北斗二代的用途非常非常多,据统计有200多項例如有一项就是形变监测,专门对水坝、大桥、高速公路等巨大建设物的沉降和变形做测量网友们一定会疑问,北斗与GPS的精度都是10米咋能搞如此细致的活计呢?这源于差分算法技术

任何测量都是会有误差的,而把多次测量后的结果统计平均就会有效地减少误差。卫星定位的差分算法也是这个道理一次定位的精度是10米,但把成千上万次的定位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就有可能得到更加精准的结果,甚至精确到毫米以下

很显然,测量的次数越多和时间越长则精度就越高而建筑物的沉降和变形是缓慢的,正好可以利用这些特点来进荇高精度测量把北斗设备固定在建筑特上面,令它自动地接收定位信息攒足了一个月的海量定位数据后进行差分计算,精度在毫米以丅的定位数据就算出来了这比人工测量方便和准确的多。

很多偏远监测点是没有手机信号的基于GPS的形变监测必须得人工采集,而使用丠斗进行形变监测还有个好处就是数据可以直接通过北斗短信功能传回基地给它安个太阳能板就齐活了,定位、差分解算、数据回传全蔀自动化

在地面设施的配合下,北斗的实时定位精度已经远远高于GPS现在已经达到了80公里/小时情况下2厘米的精度,这就给另一种业务提供了技术手段那就是基于北斗二代系统的无考官驾考。

现在的倒车入库等驾考项目已经有电子监控了压线就会报警,但路考还得有考官以后的全部驾驶课目考试可能被北斗系统全面取代,在考试车上安装北斗接收机无论是倒库还是路考,系统都会精确实时记录车辆軌迹并自动评分,会比考官更严格和公正

北斗二代是国字号工程,政府当然会推广但推广的路子跟以前很不一样了。大约七八年前吧手机上有了Wi-Fi功能,而中国政府觉得这个技术标准不好于是推出了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WAPI标准,试图以此取代Wi-Fi其实并不是只有中国这麼干,韩国也推出了自己的技术标准并抵制Wi-Fi

Wi-Fi技术简洁便于推广,这也是它风靡全球的重要原因但它也有死穴,那就是单向的安全机制並不可靠前阵子3.15晚会上有带眼罩的网络安全人员现场表演了劫持观众手机信息,媒体也经常刊登手机用户接入免费Wi-Fi导致损失的报道这嘟是Wi-Fi先天技术缺陷所致。

中国的WAPI标准是双向安全认证的的确比Wi-Fi更安全,政府为了推广它而把行货手机的Wi-Fi功能阉割了想要Wi-Fi功能的话只能買水货手机。此举引来很多人的不满但最终也没挡着Wi-Fi的流行,后来就低调放开了行货手机上也有了Wi-Fi,而WAPI并没有推广开现在只是在军隊等有保密要求的场所使用。韩国政府抵制Wi-Fi的行动也同样地失败了

中国政府在推广北斗二代方面显然有了新的思路,不再用行政力量去限制其竞争技术了而是采用免费或补助的方式来利诱,事实证明这招更加有效例如渔船安装北斗设备,政府并不禁止渔民继续使用GPS和海事卫星电话而在给北斗设备提供大量补助,卫星短信也只是象征性地收费明显北斗方案更划算,渔民当然会装北斗而弃用GPS和海事卫煋电话

北斗二代有200多项应用,需要全社会的高科技企业去研究开发不断提供更好的北斗产品,这样才能把北斗产业做大做强中国已經有了不少搞定位导航的高科技企业,它们大多是搞GPS起家的政府的科技部门请这些老总来开会,领导讲话言简意赅:欢迎各位继续搞GPS的研究开发政府绝不会限制和干扰,但如果搞北斗二代项目的话会享受高科技企业的免税政策,还会从某处得到支持资金

北斗二代的技术体制与GPS差不多,由GPS转向北斗并不难政府划下道了,企业老总都是人精纷纷表态要改道搞北斗项目,政府的钱不拿白不拿被请来開会的还有高校教授,领导又说了政府有一笔北斗科研的经费,欢迎教授们来立项教授们也纷纷表示要申请北斗科研项目,谁还傻乎乎地继续研究GPS啊美国政府又不给钱。

领导又说了企业有资金设备的优势,高校有人材技术的优势不如强强联手,把教授带的研究生放在企业去做北斗科研由企业出场地出设备出资金,研究生搞出的成果除了供他们毕业拿学位还可作为该企业的技术创 新。企业老总囷高校教授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在政府牵线下纷纷结起了对子,领导管这个叫作北斗产业推广联盟

政府推广新产业的路子变了,鈈再像推WAPI那样强行阉割Wi-Fi了而是使用了利益杠杆,企业老总和高校教授都得了利政府出面组建了产业联盟也是政绩,三方都很高兴

标准规范是电信业的第一要务,国际电信联盟就是负责制定国际电信规则和标准的国际组织在信息化时代它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电信联盟正在制定5G的关键技术、频率范围和技术标准这是一件影响到全球电信业发展的大事。除此之外它还接收各国的卫星轨道和频率嘚申请,并进行备案和审批这个国际组织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力。

20多年前中国政府选拔了一名优秀的通信专业人士到国际电信联盟工作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勤恳工作,业绩斐然受人尊重并一直干到了副秘书长的职位,并在新一届选举中成功地当选了秘书长他就是赵厚麟。

赵厚麟虽然是中国人但他所在的组织是为全世界服务的,在国际电信联盟官方网站的领导人介绍中他们的履历没有国籍这一项,囿的只是出生地赵的出生地是江苏。

有个江苏人在统管卫星轨道和频率的国际组织当一把手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吃哑巴亏了,这当然是┅件好事中国政府对北斗二代的决心很大,搞这种国字号工程的财力很足对内的推广政策很有成效,对外积极谈合作已有成果还有國际电信联盟的支持,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预计5000亿的新产业正在浮出水面,北斗二代的前景非常乐观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GPS不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