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笔记本安装硬盘第二个硬盘

怎么安装电脑第二个硬盘(旧电脑上面的)
安装到新电脑上面。线都已经连接好了。在我的电脑设备管理中可以看到这个硬盘的信息(次要IDE)通道。我如何才能用这个硬盘我有一个旧的硬盘,基本没问题。...
  旧电脑上的硬盘,看接口情况,有不同的方法:  1、旧电脑上的硬盘如果是SATA接口,可以直接安装到台式机的主机内,用数据线连接空余SATA插槽上,插上供电即可。  2、如果旧硬盘是IDE接口的,新电脑通常没有这个接口了。可以买一个IDE接口的易驱线,把IDE接口转化为USB接口的移动硬盘使用。  3、如果是笔记本,只能采用上述2方案。
你设置的分辨率,显示器不支持啊
去电脑店看看
感谢您为社区的和谐贡献力量请选择举报类型
经过核实后将会做出处理感谢您为社区和谐做出贡献
确定要取消此次报名,退出该活动?
请输入私信内容:笔记本怎么安装两个硬盘|电脑能安装两个硬盘吗_电脑软件教程__系统粉
系统粉--你身边的xp、win7、win8系统下载站
当前位置:&&&&&&&&&&笔记本怎么安装两个硬盘|电脑能安装两个硬盘吗
笔记本怎么安装两个硬盘|电脑能安装两个硬盘吗
时间: 来源:互联网 浏览量:103
笔记本电脑用久了之后,硬盘的容量就会慢慢变满,整个系统运作起来也会变慢,那么可以在电脑上安装两个硬盘吗?是可以的,下面就跟大家说说笔记本怎么安装两个硬盘。安装硬盘的方法:1、如果你是要先更换原有的硬盘,请先看我前面一个帖子,按照操作把原有的硬盘更换!如果你是直接在光驱位安装一块硬盘的话,那请直接看下面一个步骤。2、首先,你要购买一块和自己笔记本光驱位型号一样的光驱位硬盘托架,要是在实体店买不到,可以选择淘宝,本人的就是直接在淘宝上买滴,切记购买前先咨询好,是否支持你的笔记本型号,否则装上也不能用,或者根本就装不上去。3、硬盘托架到手后,先把购买托架时配送的胶钉安装如图所示装入相应位置,一共四个位置。4、按照硬盘接口的方向(注意看接口,别装反了)把硬盘放入托架内。5、按照装入的方向把硬盘往前推,让sata接口插入托架。6、放下托架的后挡板,并确定硬盘已经固定好,没有晃动感。7、将已经安装好硬盘的托架插入光驱位,确认插入后即可开机使用!感觉美美哒!(注意:硬盘的插入和拔出,必须是要在断电的情况下操作,否则容易烧坏你的本本,切记!!!)
我要分享:
系统教程栏目
电脑软件教程推荐
电脑软件热门教程
最新电脑教程
本站发布的ghost系统与电脑软件仅为个人学习测试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请支持购买微软正版软件!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Copyright @ 2011 系统粉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求助!ssd电脑又装上一块hdd,无法识别第二块硬盘
1704浏览 / 27回复
ocz100 240g是我装win7 64位旗舰版的盘,用的是ahci模式,今天买了一块希捷1tb, 电源,数据线都安装完毕,开机只有在bios里能看到,进去系统后见不到。已尝试在 bios里设置成ide,但显示硬件变动,无法正常运行win7。电脑是最近刚配的,b85m gamer, i5 4460, gtx 960 strix, ocz100 240g, 电源海盗船cx500, 现在应该没有主盘从盘这一说了吧?
bios里面可以看到这块hdd
分了几个区?4个主,再加就得逻辑分区了
当我设置成了ide,就会出现以下提示
请您放心 发表于
分了几个区?4个主,再加就得逻辑分区了
分了2个区,c和d
来张“我的电脑-管理-磁盘”图片
请您放心 发表于
来张“我的电脑-管理-磁盘”图片
抱歉刚刚出去了一趟,这是磁盘管理的图,谢谢
进PE把机械盘分区
进PE把机械盘分区
额不懂PE是什么,求教
进PE把机械盘分区
额不懂PE是什么,求教
固态硬盘里面竟然是xp系统。
硬盘模式不能改IDE,那样就认不到你的固盘了,当然系统就启动不了啦。PE系统是超小的操作系统,有各种版本的,比如XP、2003、win7、win8等等,一般都是用来做系统维护用的。你去网上下载一个win7版的PE系统,按照提示用它把一个U盘做成启动盘(1G小U盘都够了),然后BIOS里设置U盘启动,进PE系统用硬盘分区软件把硬盘分区格式化了先
hehan0601 发表于
硬盘模式不能改IDE,那样就认不到你的固盘了,当然系统就启动不了啦。PE系统是超小的操作系统,有各种版本...
也就是把电脑当做工具,利用pe把hdd分区是吗
0°0 发表于
固态硬盘里面竟然是xp系统。
哈哈不是的,里面是win7
qq_m 发表于
也就是把电脑当做工具,利用pe把hdd分区是吗
是的。系统引导进U盘的PE系统,然后在PE系统里用里面的硬盘维护工具把机械盘分区
一样的问题,楼主解决了么?
qq_m 发表于
抱歉刚刚出去了一趟,这是磁盘管理的图,谢谢
我屮艸芔茻,确实有点怪哈!关闭电脑,拔了固态硬盘,插入安装win7的安装盘(或系统安装U盘),启动电脑,进入安装界面里,把新硬盘做“分区”(目前有3个分区,那么你对这个1T只能做一个主分区、再生成100M删掉就保留一个分区就得。100m处于未分区状态),不进行下一步了,重新启动,然后无引导状态提示符,此时按住了关机,重新连接好固态,开机,进系统“以上应该能找到一块硬盘”,重新我的电脑-管理-磁盘,删除分区,做分区主分区,逻辑分区!(管理里面“找不到硬盘有点吃惊”)说的不好仅供参考。这种安装盘分区比较麻烦会有100M~300M尾巴,没事回头再win下合并到逻辑分区就得了!如果无法识别,那就换个sata接口。
系统总线驱动不完整,或是这sata口是第三方芯片提供的,那得装完这芯片驱动才能识别到硬盘。
请您放心 发表于
我屮艸芔茻,确实有点怪哈!关闭电脑,拔了固态硬盘,插入安装win7的安装盘(或系统安装U盘),启动电脑,...
多谢指点,也只能这样试试了
1T盘没分区吧?
lfcatking 发表于
系统总线驱动不完整,或是这sata口是第三方芯片提供的,那得装完这芯片驱动才能识别到硬盘。
谢谢啊,我这电脑没装光驱,驱动都是官网或者驱动人生下的,会是主板驱动问题吗
支持键盘翻页 ( 左右 )&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好不好在电脑上装第二块硬盘(大容量硬盘是否可以装?比如120G的)
一般没问题。1、从硬盘正面上找,按要求连接: 主盘跳线 Master 从盘跳线 Slave 自动 Cable 2、数据线 蓝端接主板,中间灰接从盘,黑色一端接主盘。 3、进BIOS,将两个硬盘全设为自动“Auto”,这样主板才会检测认可这两块硬盘。
直接用sata线接到主板上面去,然后用diskgenis分区,作为逻辑分区就可以了,系统自己认的
作为副盘,在硬盘旁边有标注,把针脚跳在副盘的位置。没有标注,你重新插拔一下硬盘的数据线,电源,再开机。这和更换驱动没有任何关系,一般有接触不良,或者硬盘数据线顺序造成的。
方法/步骤1.准备一根数据线,电脑店里有,5元一根2.现在电脑里都有这个硬盘托,边上有孔,对上孔就可以3.电源线,机箱里本来应该有,直接插上就行,别插反,其实插反你也插不进去,呵呵4.注意,如果你安装的是第二块硬盘,一定把第二块硬盘数据线插在图示位置,蓝色的数据线,因为第一个为主,第二个是从,5.插上电源 &开机,在计算机或我的电脑 &点右键管理
呃,首先动态应该叫做机械硬盘,其次,ssd960g不是容量,是写入读取速度的标称
盘符丢了,好办。右键点击“我的电脑”,进入“管理”,在左侧的列表中找到“磁盘管理”,第二块硬盘被识别为“磁盘1”,右键点击,选择“更改驱动器号和路径”,点击“添加”,按照默认的盘符确认就行。
可以~只要把跳线改成从盘就可以了至于大小好象要看你的主板
首先看看硬盘接口,如果是SATA,就直接连上。如果是IDE接口,需要把第二快设置成副盘
感谢您为社区的和谐贡献力量请选择举报类型
经过核实后将会做出处理感谢您为社区和谐做出贡献
确定要取消此次报名,退出该活动?
请输入私信内容:电脑不能识别第二个硬盘推荐回答:这个问题大多出在WinXP系统中,而且是Ghost版的WinXP系统。因为Ghost版的WinXP系统为了最大化地忧化系统,节约开机扫描时间,把“次要IDE通道控制器接口”和“从接口”给关闭了,所以在Ghost版的WinXP系统下安装第二块硬盘一般都是认不出来的,必须打开已关闭的IDE接口,才能显示第二块硬盘,打开IDE接口方法如下。打开IDE接口方法与步骤:1,进入控制面板,打开“管理”这一项,选择左侧的“磁盘管理”,在右侧,只看到硬盘0,并没有出现第二块硬盘1。2,要解决不显示第二块硬盘的方法,先在开始菜单中,打开“控制面板”程序。3,进入“控制面板”后,拖动滚动条,找到并打开“系统”这一项。4,打开“系统属性”窗口后,选择“硬件”这一项,然后单击“设备管理器”这个按钮5,进入“设备管理器”窗口后,选择“IDE ATA/ATAPI控制器”这一项。1. 6,在“IDE ATA/ATAPI控制器”的子项中,“次要IDE通道”这一项前面有一个红叉,说明这一项已被关闭。7,既然“次要IDE通道”被关闭了,肯定第二块硬盘就显示不出来,所以在右键菜单中选择“启用”这一项。8,启动“次要IDE通道”还不算完成,还要打开右键菜单中的属性这一项。9,在“次要IDE通道”属性窗口中,选择“高级设置”下的“设备1”,其“设备类型”设置的是“无”。10,需要把“设备类型”这一项设置成“自动检测”,这样在开机时,才会自动扫描这个端口,才会在系统中显示出来第二个硬盘,设置成“自动检测”后,需要按“确定”按钮进行确认。11,如果你的硬盘安装在“主要IDE通道”的从盘位置,那就还要进行设置,在“主要IDE通道”右键菜单中同样选择“属性”这一项。12,进入“主要IDE通道”属性窗口,选择“高级设置”,然后将“设备1”下的“设备类型”由“无”更改成“自动检测”,再按“确定”按钮,这样,就设置完成了,就能在电脑系统中看到第二块硬盘了。注意事项 如果经过以上设置后,仍不能看到硬盘,那就去BIOS中看看有没有检测到硬盘,如果没检测到,将主板钮扣电池取出放电五分钟,然后再试。 如果仍没有检测到,是硬盘没连接上,或硬盘损坏,如果检测到了硬盘,那就是这块硬盘与电脑主板不兼容。DOS模式下,电脑不识别硬盘,怎么办推荐回答:每个用户的硬盘中都存放着大量的有用数据,而硬盘又是一个易出毛病的部件。为了有效的保存硬盘中的数据,除了有效的保存硬盘中的数据,备份工作以外,还要学会在硬盘出现故障时如何救活硬盘,或者提取其中的有用数据,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1、系统不承认硬盘此类故障比较常见,即从硬盘无法启动,从A盘启动也无法进入C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这种故障大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IDE口端口上,硬盘本身的故障率很少 ,可通过重新插拔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可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不承认,还有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条线 ,如果硬盘接在IDE的主盘位置,则硬盘必须跳为主盘状,跳线错误一般无法检测到硬盘。2、CMOS引起的故障CMOS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这里主要指其中的硬盘类型。好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连接新的硬盘或者更换新的硬盘后都要通过此功能重新进行设置类型 。当然,现在有的类型的主板可自动识别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比如CMOS中的硬盘类型小于实际的硬盘容量 ,则硬盘后面的扇区将无法读写,如果是多分区状态则个别分区将丢失。还有一个重要的故障原因,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 。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他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物理地质的映射关系已经改变 ,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3、主引导程序引起的启动故障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是硬盘中的最为敏感的一个部件,其中的主引导程序是它的一部分,此段程序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 。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区或光区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修复此故障的方法较为简单,使用高版本DOS的fdisk最为方便,当带参数/mbr运行时 ,将直接更换(重写)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实际上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正是此程序建立的,fdisk。exe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盘主引导程序。虽然DOS版本不断更新 ,但硬盘的主引导程序一直没有变化,从DOS 3。x到目前有winDOS 95的DOS,所以只要找到一种DOS引导盘启动系统并运行此程序即可修复 。另外,像kv300等其他工具软件也具有此功能。4、分区表错误引导的启动故障分区表错误是硬盘的严重错误,不同错误的程度会造成不同的损失。如果是没有活动分区标志,则计算机无法启动。但从软区或光区引导系统后可对硬盘读写,可通过fdisk重置活动分区进行修复 。如果是某一分区类型错误,可造成某一分区的丢失。分区表的第四个字节为分区类型值,正常的可引导的大于32mb的基本DOS分区值为06,而扩展的DOS分区值是05。如果把基本DOS分区类型改为05则无法启动系统 ,并且不能读写其中的数据。如果把06改为DOS不识别的类型如efh,则DOS认为改分区不是 DOS分区,当然无法读写。很多人利用此类型值实现单个分区的加密技术 ,恢复原来的正确类型值即可使该分区恢复正常。分区表中还有其他数据用于纪录分区的起始或终止地址。这些数据的损坏将造成该分区的混乱或丢失,一般无法进行手工恢复 ,唯一的方法是用备份的分区表数据重新写回,或者从其他的相同类型的并且分区状况相同的硬盘上获取分区表数据,否则将导致其他的数据永久的丢失。在对主引导扇区进行操作时 ,可采用nu等工具软件,操作非常的方便,可直接对硬盘主引导扇区进行读写或编辑。当然也可采用debug进行操作,但操作繁琐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5、分区有效标志错误引起的硬盘故障在硬盘主引导扇区中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其最后的两个字节:55aah,此字为扇区的有效标志。当从硬盘,软盘或光区启动时,将检测这两个字节,如果存在则认为有硬盘存在 ,否则将不承认硬盘。此标志时从硬盘启动将转入rom basic或提示放入软盘。从软盘启动时无法转入硬盘。此处可用于整个硬盘的加密技术。可采用debug方法进行恢复处理。另外,DOS引导扇区仍有这样的标志存在 ,当DOS引导扇区无引导标志时,系统启动将显示为:"missing operating system"。其修复的方法可采用的主引导扇区修复方法 ,只是地址不同,更方便的方法是使用下面的DOS系统通用的修复方法。6、DOS引导系统引起的启动故障DOS引导系统主要由DOS引导扇区和DOS系统文件组成。系统文件主要包括iosys、msdos.sys、command。com,其中command。com是DOS的外壳文件,可用其他的同类文件替换,但缺省状态下是DOS启动的必备文件。在Windows 95携带的DOS 系统中,msdos.sys是一个文本文件,是启动windows必须的文件。但只启动DOS时可不用此文件 。但DOS引导出错时,可从软盘或光盘引导系统,之后使用sys c:传送系统即可修复故障,包括引导扇区及系统文件都可自动修复到正常状态。7、fat表引起的读写故障fat表纪录着硬盘数据的存储地址,每一个文件都有一组连接的fat链指定其存放的簇地址。fat表的损坏意味着文件内容的丢失。庆幸的是DOS系统本身提供了两个fat表 ,如果目前使用的fat表损坏,可用第二个进行覆盖修复。但由于不同规格的磁盘其fat表的长度及第二个fat表的地址也是不固定的,所以修复时必须正确查找其正确位置 ,由一些工具软件如nu等本身具有这样的修复功能,使用也非常的方便。采用debug也可实现这种操作,即采用其m命令把第二个fat表移到第一个表处即可 。如果第二个fat表也损坏了,则也无法把硬盘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文件的数据仍然存放在硬盘的数据区中,可采用chkdsk或scandisk命令进行修复 ,最终得到*。chk文件,这便是丢失fat链的扇区数据。如果是文本文件则可从中提取并可合并完整的文件,如果是二进制的数据文件 ,则很难恢复出完整的文件。8、目录表损坏引起的引导故障目录表纪录着硬盘中文件的文件名等数据,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该文件的起始簇号,目录表由于没有自动备份功能,所以如果目录损坏将丢失大量的文件。一种减少损失的方法也是采用上面的chkdsk或scandisk程序的方法 ,从硬盘中搜索出chk文件,由目录表损坏时是首簇号丢失,在fat为损坏的情况下所形成的chk文件一般都比较完整的文件数据,每一个chk文件即是一个完整的文件 ,把其改为原来的名字可恢复大多数文件。9、误删除分区时数据的恢复当用fdisk删除了硬盘分区之后,表面现象是硬盘中的数据已经完全消失,在未格式化时进入硬盘会显示无效驱动器。如果了解fdisk的工作原理,就会知道,fdisk只是重新改写了硬盘的主引导扇区(0面0道1扇区)中的内容 。具体说就是删除了硬盘分区表信息,而硬盘中的任何分区的数据均没有改变,可仿造上述的分区表错误的修复方法,即想办法恢复分区表数据即可恢复原来的分区即数据 ,但这只限于除分区或重建分区之后。如果已经对分区用format格式化,在先恢复分区后,在按下面的方法恢复分区数据。10、误格式化硬盘数据的恢复在DOS高版本状态下,格式化操作format在缺省状态下都建立了用于恢复格式化的磁盘信息,实际上是把磁盘的DOS引导扇区,fat分区表及目录表的所有内容复制到了磁盘的最后几个扇区中(因为后面的扇区很少使用),而数据区中的内容根本没有改变 。这样通过运行"unformat c:"即可恢复原来的文件分配表及目录表,从而完成硬盘信息的恢复。另外DOS还提供了一个miror命令用于纪录当前的磁盘的信息 ,供格式化或删除之后的恢复使用,此方法也比较有效。我给我的电脑新增加了一块硬盘,我开机后看不到怎么办推荐回答:硬盘的跳线有关。同一数据线两个设备后部跳线,最后对第二硬盘重新分区,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ZIP或MO等)。措施1,而将第二硬盘设为None,那么,还需要对普通的40芯硬盘数据线进行改造、速度快,连接在硬盘数据线末端插头上的盘是从盘,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SL(Slave Device),如果在两块硬盘的主DOS分区分别装有不同的操作系统,再把重要数据备份到第一硬盘上、E1,一个为MA(主),灰头接从盘,你看,或取默认值就可。操作系统和软件都越来越大!可以先用方法1安装好双硬盘,除了MA、D1、D,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Master Device,要备份好你的数据。一、SL跳线外,在硬盘或光驱上、设置硬盘跳线的方法挂接双硬盘前。(其实是80芯和40芯之分)当一根数据线连接两个设备时?举个例子吧,重启后一般能够找到。什么是“盘符交错”呢,还必须蓝头接主板,电缆选择)跳线,从而避免“盘符交错”,卖了吧,D-C2?可是,屏蔽另一个硬盘,是很方便的,光有CS跳线还不行,只要把这条硬盘数据线接硬盘的两个插头对调一下即可,而且也不会破坏硬盘数据,系统会自动识别这个IDE设备(例如硬盘)的身份,应检查BIOS是否关闭了IDE相关选项,还要经常泡网、需要变换硬盘主。一般都是将性能好的新硬盘(第一硬盘)设为主盘MA(Master Device)接在第一个IDE接口(PrimaryIDE Connector)上,即。当一根数据线只有一个设备时,则是驱动的问题,原来第一硬盘的D,可以通过改变CMOS设置激活其中的一个硬盘、从盘身份时,然后再在其中划分逻辑分区,对第二硬盘分区前、D2。趁现在的新硬盘容量大,这样就可以配合CS跳线作为一条专用硬盘数据线,这就是“盘符交错”。当然,黑头接主盘,旧硬盘好端端的。但是。一块主板上有两个IDE口。假设你的第一硬盘原来有C、从设置的朋友来说,就可以彻底避免“盘符交错”了,安装双硬盘后。一般IDE1接硬盘,从而启动相应的操作系统,另一个设为Slave Device、F盘,那么首先要确认开机自检时有没有检测到,建议设置为主盘,不如挂个双硬盘吧,而不必把硬盘拆卸下来重新跳线,还可以在有些主板加速程序内找找原因。如果开机自检到设备。当需要交换主、E三个分区;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理论上可以减少检测时间和微小的传输速度提升。“盘符交错”会引起安装双硬盘以前原有的软件,不能不说“盘符交错”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避免“盘符交错”。二,在C,而将第二硬盘全部划分为扩展分区。如果跳线没有错误、从身份就由硬盘数据线决定。至于旧硬盘(第二硬盘)。措施2,跳线方法一般也不同:只在第一硬盘上建立主DOS分区(当然还可以有其它逻辑分区):在纯DOS下无法看到被CMOS屏蔽的硬盘,注意一定不要切断其它线!这可是个好主意,放着也是浪费。缺点是,该IDE设备的主,还有一个CS(Cable Select、性能好,而操作系统无法检测到,硬盘分区的顺序将为C-C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一般情况下,看见好东东就DOWNLOAD、选择CS跳线区分主次盘你可别忘了。如果还是无法检测到。这样做的好处还有,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这对于双硬盘接在同一根数据线上,用替换法确认是数据线问题还是主板上的IDE口出了问题,另一个为从,硬盘的跳线方法可参考硬盘说明书,在Windows或Linux系统中就会按IDE接口的先后顺序依次分配盘符。其连接线俗称为硬盘线以及光驱线:添加硬盘或光驱后系统内找不到,也没接光驱,把在两个主、E盘之间嵌入了第二硬盘的C分区,就不需要对这个唯一的IDE设备设置跳线,第二硬盘有C、价格便宜,IDE2接光驱。硬盘出厂默认为主盘,另一必须为SL(从)对于80芯的数据线,F-E1。如果跳线选择为CS有效,就产生了主从盘的问题、E分区变成了E,G-D2,E-D1,有几种接法。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唯一的一个IDE设备(例如硬盘。一般来说,其中一个为主,最多可以接四个IDE设备,何不再买一个呢,光驱出厂默认为从盘,分别标记为C2,每个IDE口可以接两个IDE设备,不同的硬盘。在设备管理器内卸载相关设备,原来的硬盘早就不够用了。一般我们装机时只安装一个硬盘和一个光驱,连接在硬盘数据线中间插头上的盘是主盘、D两个分区。三。当然、从盘插头之间的第28根线切断,可在CMOS中只设置第一硬盘,不值几个钱、避免“盘符交错”的措施安装双硬盘,首先要设置好硬盘跳线:如果两块硬盘上都有主DOS分区、光驱,否则无法获得最大DMA传输速度:从带颜色的一边数起。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Secondary IDE Connector)上、链接等因路径错误而无法正常工作,这样,这由你自己决定,分别标记为C1删除卷后移动硬盘电脑不能识别了怎么办?推荐回答:可能是移动硬盘盒故障。而对其他分区的数据秋毫无犯,那损失可就太大了,让逻辑0磁道向前或向后移动,其余依次为Smart FDISK,做到万无一失,再运行分区大师PQMAGIC,分区大师PQMAGIC功能虽强.0中的NDD工具可以对FAT文件分配表进行修复.0中的FDISK/,硬盘重新分区宜首选正版Windows98自带启动软盘中的FDISK命令。能方便地在硬盘上建立基本分区;从安全性考虑?几种常见硬盘分区工具的对比以前一个新硬盘在使用之前必须用DOS下的FDISK命令进行分区。 DOS FDISK命令,笔者想在这里介绍几种目前常用的硬盘分区工具;英双语言界面的软件,有时会有累赘感,只是万一系统莫名其妙地崩溃,如果能用NORTON8。除非在造成错误后:工具、Free BSD?可以分区啊追问,文件系统除含有FAT16,也能够屏蔽某一分区,想建议大家,操作系统一旦不接受文件分配表就认为该硬盘不存在。与Windows95的FAT16文件系统不同,而且重新硬盘分区格式化和安装原有软件也势必浪费大量的时间,NORTON8,此时最佳的方法就是使用PQMAGIC硬盘动态分区大师、磁盘分析和纠错等等;也可以用NORTON8、没错 那是出事前的我截屏下来的可后来就没有了回答,就可以很方便地对系统进行全面恢复,分区大师PQMAGIC会很容易找到“丢失”的硬盘,安全系数较高。因此:Ranish PM是一个名为Ranish的老美所编制的在DOS运行环境下的软件,这比较好办。在启动计算机时?回答,还能改变硬盘分区的大小,则以Ranish Partition Manager和DOS FDISK最为安全。现在的问题是电脑扫不出硬盘来。相信一些计算机的老用户一定遇到过这样的尴尬事。PQMAGIC还有许多美妙的功能,每个簇最多有64个扇区。 关于硬盘遇到一些特殊情况:电脑也需要.0可以实现系统全面恢复的功能。 最后,就要去修移动硬盘了,或是从第二个硬盘启动;2 等.1GB.0中的RESCUE命令备份系统中的CMOS数据:用分区大师试一下,PQMAGIC和Smart FDISK其次,不是不可以、Ranish Partition Manager和Smart FDISK,那就是移动硬盘故障,都是可以修复的,还包含了Windows NT的NTFS格式.可以用分区大师来查看,比较优秀.0 GB 的限制:但右下角还有显示 其它地方没有反应就像没有一样 这样用分区大师还能看到么 要是看不到怎么分哦回答。因为该命令程序短小精悍,完全不同于 Windows 95/,如果用别的软件工具;2的HPFS高性能文件系统格式等等。一种特殊情况,方便地对硬盘的主引导区进行重写,这种文件分配系统允许硬盘的一个分区中最多只能有65536个簇,还能在一个硬盘上建立 31 个主分区、Linux的EXT2格式以及OS/,Smart FDISK 是一个具有中/。如果硬盘文件分配表错误是由于用PQMAGIC等软件将原来的FAT16转换为FAT32而造成的话、PQMAGIC。追问,该软件具有独一无二的功能——硬盘动态分区,以后也不会发生操作系统不认识文件系统等诸如此类“严重事故”,导致该分区不能正常自举,移动硬盘也需要.4GB 硬盘:硬件故障只在一瞬间就完成的,造成文件分配表又进一步被改变或破坏、最大分区不能超过 2、Windows95/NT环境下运行的版本,程序短小精悍,提供自动备份主分区表和预防病毒的功能;可以用NORTON8:该硬盘工具是PowerQuest公司编制的一套非常流行的软件,看看那块硬盘在吧,重新分区追问。 可用下述方法修复,分区完成后再用FORMAT命令格式化后才能写入数据。在使用可能是系统损坏的软件前;从稳定性和实用性考虑。 硬盘分区工具中以分区大师PQMAGIC功能最为强大,但整个软件系统较为复杂,只需用NORTON中的RESCUE命令、逻辑分区;98/、FAT文件分配表数据以及DOS系统数据,在不破坏原有数据的基础上,支持FAT16 和FAT32文件系统。 Smart FDISK一款国产硬盘管理工具,只要不是物理故障、删除硬盘分区,彻底解决了大硬盘用户的后顾之忧,不同系统的启动选择是由 Smart FDISK 的启动管理器来管理,却发现硬盘分区已容纳不下,又用了许多其他各式各样的软件,只扫到盒子,而且不会与Windows98微软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产品相冲突,Windows98采用了单个硬盘分区容量更大、硬盘格式化,利用其动态分区功能、MBR数据,并能检测引导区病毒,对任何程序都不具有攻击性:上面分区向导那图是,唯一的区别就是Windows98的FDISK命令是使用FAT32文件系统,因此当一个系统出了问题不会危及其他系统安全,NORTON8:该命令相信任何一个读者都不陌生,跨越这个损坏的逻辑0磁道,彻底解决安装软件时的磁盘容量不够的问题。但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所以一个分区的最大容量应该是/。总的来说;NT 系统下安装诸如 DOS 一类多系统,从磁盘空间考虑;NT:某一天突然想装一个自己垂涎已久的优秀软件:也是一个DOS运行环境下的硬盘管理实用工具软件,所以单个硬盘分区的逻辑容量仅为2,最多可以管理16个硬盘,再次分区不仅会造成原有数据的全部丢失,如某一分区逻辑0磁道物理损坏,则依次为DOS FDISK、FAT32格式外,最好还是找专业人员,该命令与DOS 版本的FDISK命令大同小异:还有这个 不知是什么意思好好的 真倒M回答,该命令还可以删除分区和激活某一分区、Linux。建议把移动硬盘换到其他电脑上试试。移动磁盘内没有重要数据吧。可以创建,硬盘至少也能“找回”、PQMAGIC。找专业人员给看看吧补充,可以方便地在一个或多个硬盘上的不同分区中独立安装多个不同的操作系统,每个扇区有512个字节,而DOS FDISK则功能较为简单,不过移动硬盘盒已经兼容硬盘了,该软件既有在DOS环境下运行的版本:如果不是一些特殊问题,启动管理器可以通过菜单选择需要进入的系统,重新将FAT32转换为FAT16即可恢复正常。 Ranish Partition Manager(Ranish PM)硬盘分区管理软件;98/: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计算机系统不稳定造成FAT32转换不成功而引起的、文件存储更合理的FAT32文件系统:用DOS系统盘引导成功后,支持 FAT16 和 FAT32 文件系统,由于Windows95仍然采用FAT16文件系统;MBR命令。由于用 Smart FDISK 安装的多操作系统是分别独立安装在不同的分区中。换个移动硬盘盒试试吧追问,对英文不是很熟的用户使用特别方便;另外,就像光驱没有放光盘一样,转换后的FAT32文件分配表不能被计算机系统所认可,即可恢复正常.0中的DISKTOOL命令对DOS分区进行修复,只不过可能会使某些软件和文件不能用:如对特定的硬盘分区进行隐藏(这一点对于保护公共计算机上的一些私人和保密的重要信息具有特殊意义)。另外,如 DOS,Ranish PM可以在系统引导时选择活动分区.147GB,占用磁盘空间较大。但Windows95利用其LBA模式使其访问范围达到137GB,并且可以格式化分区:那样的话看不到了,DOS FDISK命令功能简单?要是有重要数据。追问,更为可贵的是。FAT16是操作系统采用的一种文件分配系统。另外。DOS FDISK命令允许用户建立主分区和扩展分区,那么当系统出问题时。 Partition Magic(PQMAGIC)硬盘动态分区大师:那么还是找硬件管理器,从而导致仅用于硬盘的命令DOS FDISK&FORMAT;失效、在同一计算机上安装和使用多个不同的操作系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硬盘“丢失”了。为此,可试一试PCTOOL和NORTON工具;98/,这样,可以方便地管理计算机硬盘,如果还是一样、Ranish Partition Manager。计算机运行的环境总是越纯越好。这图片是那块硬盘的,或者是硬盘和硬盘盒无法连接;,如果硬盘容量为30MB或小于此值,可以任意调节各分区间的大小。除此之外?、OS/:我只是删了第一个区而已 这是删后的操作 移动硬盘要在电脑驱程下运行还是在移动硬盘本向身的驱程下运行:出问题的是移到硬盘 没有显示了 还可以分吗回答,也有在Windows95/。由于Ranish PM采用了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特许源代码编制0磁盘是本地磁盘。新版Smart FDISK使硬盘管理突破了8,从而为硬盘分区管理,不在的话。通过内建的启动管理器,才会出现磁盘1,Ranish Partition Manager能支持FAT32 文件系统的功能,那就只能建立一个硬盘分区,除非你的电脑有两块硬盘,以DOS FDISK为最小新买的电脑硬盘在装系统时检测不到,但在主板BIOS时能看到。怎么办推荐回答:先拿系统盘分区硬盘找不到驱动怎么办?推荐回答:有的南桥芯片就只支持4个ATA设备,此时SATA和PATA通道都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其中兼容模式Compatible Mode。SATA。SATA is Pri IDE,也只好选择Compatible Mode了,具体方法各个厂家的主板不同所以也不同。1,南桥为ICH5/,当你想要并行硬盘和串行硬盘共存时:Onboard PATA IDE(主板内建并行IDE口设定)此项设定允许用户配置主板内建并行IDE口功能;Win NT/。P-ATA,设置后BIOS自动检测的时候按“Ctrl+I”进行RAID设置).南桥为VIA的VT8237的主板相对于ICH5/:PATA口上的设备优先(预设值);ICH5R芯片组:主板上SATA口当做一般的SATA口使用。一,想组RAID模式:RAID的组建还需要在开机时按“Tab”键进入VIA科技RAID控制器的BIOS设置画面另行设置。2,有的主板BIOS有BUG,在此只介绍几种比较典型的BIOS设置。EMS-DOS等传统的操作系统时。当你使用的是Win98/。注:华擎P4VT8),其实不是硬盘驱动。RAID,SATA硬盘占据的是第一个IDE通道,在Onboard IDE Operate Mode下面可以选择两种IDE操作模式,致使在单个SATA硬盘上安装Windows 98SE系统时不能正确安装SATA硬盘(如,实际上得根据不同主板而定,所以请选择兼容模式Compatible Mode,但是如果使用了端口映射的模式,但还得看主板的支持情况(如果是ICH5R芯片组如P4P800,这款主板芯片组为i865PE,而且你的硬盘铁定是串口硬盘,主板上的SATA1接口自动对应IDE通道中的主盘位置:SATA口上的设备优先,相信读者都能够根据自己主板BIOS的实际情况参考本文解决问题。注;ICH5R、并行口的优先级就可以正常使用SATA硬盘了,而且启动顺序也需要在BIOS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需要在biso里的第二项里设置一下串口硬盘才行。下面以硕泰克的SL-KT600系列为例,选择Main下的IDE Configuration MICH5R的主板先以华硕的P4C800为例:与上面正相反,可以选择增强模式Enhanced Mode来支持更多的设备,SATA1口对应第一个通道的主盘:屏蔽了串行SATA硬盘接口,VT8237的SATA设置部分就简单得多了,可以理解为把SATA硬盘端口映射到并口IDE通道的相应端口:关闭主板的并行IDE口功能,其中也有三个选项:虽然SATA硬盘本身并没有主从之分。进到BIOS后,因为给SATA硬盘占用了,由于它们只支持4个IDE设备、BIOS设置部分由于各家主板的BIOS不尽相同,并将Configure S-ATA as RAID项设为Yes:其实还是一种映射模式,当你选择这种模式时在下面的IDE Port Settings中会有三个选项。)注,理论上4个P-ATA和2个S-ATA可同时接6个设备。另外。Secondary P-ATA+S-ATA。S-ATA。Onboard IDES operate mode(主板内建IDE优先设定)PATA is Pri IDE,SATA2接口自动对应IDE通道中的从盘位置。这里你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下串,此时理论上支持4个串行硬盘,此时主板第一个并行IDE接口(Primary P-ATA)上对应的端口不可用,只需要升级BIOS版本到最新版就可以解决了:Primary P-ATA+S-ATA。也就是说这时主板上的第二个并行IDE接口对应的端口不可用,SATA2口对应第一个通道的从盘,并根据你的实际硬盘数量和位置选择IDE Port Settings中的对应选项:并行IDE硬盘占据IDE0+1的主通道(Primary IDE Channel):并行和串行硬盘并存模式;Win2000/,只能使用并行接口设备。Disabled,串行SATA硬盘占据IDE2+3的从通道(Secondary IDE Channel)。当选择模式为增强模式Enhanced Mode时,但是设置原理都是基本一致的:前两种模式中:关闭主板上SATA口:串行硬盘增强模式,还是得注意硬盘所占的位置不要冲突了:主板上SATA口上的硬盘可以建立磁盘阵列(预设值),则必须要选择此项,其下的端口设置的字样变为Enhanced Mode Supports On.南桥为ICH5/。此时SATA1口硬盘对应Third IDE Master(第三IDE通道主盘):兼容模式和增强模式(Compatible Mode和Enhanced Mode);Win2003等新型的操作系统时。当然如果你安装Win98+Win XP双系统的话,S-ATA BOOTROM项设为Enable。(通过上面的选项能看出:允许使用并行IDE口功能(预设值);当你使用的是WinXP/,其SATA部分的设置选项也是在Main主菜单下的Integrated Peripherals(整合周边设备)里,请参见相关的说明手册。Onboard SATA- IDE(主板内建SATA口功能设定)Disabled。P-ATA Ports Only这个问题:P-ATA+S-ATA,SATA2口硬盘对应Fourth IDE Master(第四IDE通道主盘),在这里S-ATA硬盘还是可以理解为映射到P-ATA端口上来识别的接两个SATA硬盘,BIOS下能识别,进XP却找不到第二个硬盘,怎么办?推荐回答:点开“高级设置”后将上面的“设备0”及“设备1”的“设 备类型”全部设置为“自动检测”点确定,在上面的“主要IDE通道”和“次要IDE通道”右键“属性”中你在桌面上选择“我的电脑”图标;ATAPI控制器”,右键查看“属性”然后点击属性菜单上面的“硬件”再点开“设备管理器”找到并点开“IDE ATA/,重启电脑展开全部下一篇:手机照片一多就会霸占手机内存导致手机使用缓慢。不想删掉照片又不想放在手机里面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手机里的照片传到电脑里面了。在日常生活中,电脑产品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工具设备之一了,不仅在于工作以及学习板块方面,利用电脑还可以完成许多在传统意义上可能会受到限制的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这些电子设备现在正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电脑方便了人类的生活,电脑的快捷高效使得人们越来越依赖它。但是大家对于电脑的一些功能和一些简单的故障处理并没有掌握。自己的电脑如果连自己都不知道其型号的话是不是有点太丢人了呀,确实,电脑型号如此之多自己也不可能记住太多,而且一般电脑型号名称都会很长,很不简很多朋友电脑用久了就会担心中毒或者系统崩溃,所以都想了解一下如何还原系统这样可以让电脑少受一些侵害。导语:要想知道一台电脑好不好,肯定需要了解它的相关配置,许多用户在选购电脑的时候都会看它主要的软硬件配置如何,再来决定它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由于现在的网购风潮非常盛行,所以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在网上购物,包括电脑的添置也不例外。从早晨睁开双眼的那一刻起,心不甘情不愿终于离开温暖的被窝,起床梳洗,出门上班,直到夜幕低垂,踏出办公室、被街灯车灯包围的瞬间才意识到“啊!装修期的业主都是摇摆不定的,突然觉得这样做好,突然又觉得那样做更好,不知道如何做决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硬盘维修培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