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vivoce vivo语音助手手为什么识别不了我说的话啊,我说什么都没有用,它就给我识别出来一个空格求解

频响曲线能多大程度上代表音质?
来源:zhihu.com
【罗永浩在发布会上说自己工程师用运放调的手机跟用了hifi芯片的Xplay3s频响曲线基本一致,这能说明音质好吗? 纠正:Smartisan T1 发布会上罗永浩并不是仅从频响曲线得到了这个结论,还包括了谐波失真和主观听感测试。他强调了机器测试结果不能代表主观听感,并邀请了左小祖咒和张亚东两个不同音乐风格的权威音乐人士做主观测试(两个人都在发布会现场)。】
手机码两句。作为音频测试的重要指标,频响曲线对于音质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唯频响论,因为我们对声音的感受是主观的感受,还有很多因素。频响为什么会影响音质?一方面,人耳有心理声学的掩蔽效应,这个效应简而言之就是不同频率及不同的响度会相互影响,一部分声音的叠加,会导致另一部分声音无法听见。表现到重放系统,如果频响不够平,或者不同频率变化幅度过大,就会导致有部分本来应该听到的内容听不到。这就是细节的丢失。还有一方面,不同频率的频响不同,会导致声音呈现出非原义的表现形式。比如,一段音乐,本来是笛子和古筝交相辉映珠联璧合的,如果笛子那个频段频响过高而古筝那个频段频响较低,就会导致不和谐的情况发生。很恼人的感觉就会出现,本来好听的就不再好听了。我没有扣帽子的意思,很多人都说频响对音质无意义,但如果没意义我们为什么需要这个指标?而且这个指标为何如此重要,那么多喇叭厂花大价钱大成本去测自己的频响曲线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们仔细想过其中的原理和意义了么?从另一个方面说,单单从频响曲线,就得出音质好的结论,我也认为是不严谨的。否则仅仅一个测试指标就够了,音质的评判标准实在太多以至于我们现在都无法用纯客观的指标去衡量和判断音质到底好不好,好到哪儿,以及有多好。这是音频工作者的无奈之处,也是音频的迷人之处。我觉得可以简单地下个结论,如果频响曲线陡升陡降,起伏太大,几乎可以肯定音质好不到哪儿去。如果频响曲线漂亮极了,有相当大的可能性,是个好东西,我们持期待的意见,还需要进一步去看看失真以及最重要的,听了才知道。下面是索尼某款主打音质的电视的频响曲线,测试是在消音室测的。这已经是一流品质的频响曲线啦。下面是三星某款顶级电视的实测频响曲线,看看高频的衰减和变化幅度。主观听起来,两者的表现和频响曲线是基本一致的,索尼的该款电视听起来比三星该款要好很多。
总结一下楼上的答案:频响曲线不好,几乎可以断定音质不会好;频响曲线好,只能说明达到了好音质最基础的前提,距离音质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曲线,范围,失真度等等缺一不可,多去叉烧网看看,那边又很专业的混音师
影响音质的因素太多了。我们先来看看什么叫音质。由于我们讨论的是数字设备,所以这里我的定义是,音质指的是实际声波与原始波形的接近程度,即回放出来的实际声波与原音频文件所保存的波形越接近,则音质越好。假设有一个音频文件 A.wav,又有一个理想的录音设备,它可以将空气中的声音毫无损失地录下来,存为 B.wav,则这个 A.wav 与 B.wav (从时域和频域上都)越接近越好。再说说频响曲线。对一个系统(设备)来说,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在一起才构成整个系统的响应,而一般说的频响曲线只是指幅频响应。我很少有见过厂商给出相频曲线。(5/24 补充:其实还是有的,比如我自己用的监听音箱
中就有群延时曲线,只不过这个曲线在民用领域很少受关注)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一个音频文件从手机里播放到被人听到需要经过哪些影响音质的过程。大致过程是这样的:音频文件 -& 操作系统的混音器(Mixer)-& 操作系统 DSP 算法(音效、重采样,可能会用到 DSP 芯片)-& DAC -& 放大器 -& 耳机/音箱 -& 空气 -& 人耳鉴于空气和人耳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所以我们只研究到音箱/耳机出来的声音。这前面几乎每一步都会影响音质。首先是操作系统的混音器,它负责的是将系统内各个播放声音的程序混合到一起,从而可以使各个程序同时发声而不会出现一个程序将输出设备独占而其他程序不能发声的情况。表现在代码上也就是做加法,把各个程序的输出加起来。如果只有一个程序在播放音乐那还好,但手机还要处理铃声和提醒声音等。加法是怎么做的呢?这取决于算法。如果是定点的加法,为了保证加完的值不会溢出,会先对两个数据进行右移再相加。浮点的情况更为复杂,而且因为现有大多音频文件都是 16 位定点格式,所以还要经过定点&-&浮点之间的相互转换,这个过程也会损失精度。总之,程序会通过牺牲精度来换取动态范围。而如果只有一个程序在输出呢?别忘了你还有个调节音量的东西吧,那个就是给波形上的每个点乘以一个增益值(gain),乘法过程也是会有精度损失的。总的来说,混音器这一步的精度损失无法避免。但手机上除了输入和输出过程,中间都是浮点运算的,精度的损失一般不会超过 -90dB,你是听不出来的。然后是 DSP 算法部分。音效(低音增强、增加空间感等)这一部分是主观性的,不属于「音质」的范畴,就不讨论了。假设所有音效都已关闭,那唯一剩下的就是重采样。对手机来说,重采样的存在是由于一个 DSP 芯片往往只支持一种输出采样率,或者 DAC 只支持一种输入采样率,而大部分情况下这个采样率是 48kHz。这是由于如果要支持不同采样率,特别是像 44.1kHz 和 48kHz 这种不成整数关系的采样率,需要配备频率不同的晶振。由于各种原因,晶振产生 48kHz 的时钟频率更容易。然而,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目前的大部分音乐都是 44.1kHz 的,因此会经过一个 44.1kHz-&48kHz 的重采样。非整数倍的重采样是会大大损失精度的,不要以为采样率变高了音质就会变好。不经过重采样直接输出的才是最好的音质。重采样对音质的影响取决于重采样算法,劣质的算法可以导致严重失真。接下来是 DAC,即数模转换器。它的作用是把以 01 序列的数字信号转换成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的电压。这是对音质影响十分显著的一个模块。DAC 的频响也容易做到平直,但衡量 DAC 的音质还需要参考许多其他参数。DAC 的好坏基本可以就看芯片本身的厂商及型号等,所以没什么可说的。好的设备会用比较高端的 DAC。然后是放大器。这才是老罗说的那个部分。相对来说,这一部分还是比较容易做到平直的幅频曲线的。但相频则不一定。此外总谐波失真、线性度等也是重要的指标。这部分我不是特别了解,希望能有懂模拟电路的人补充下。(
提到了目前放大器的频响已经很容易做到平直)最后是耳机/音箱。通常来说,它们的幅频曲线很难做到平直,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发声单元所能发出的频率高度与其尺寸成反比。所以根本不要指望耳塞式耳机能发出有效的低频。这也是头戴式耳机一般来说比耳塞式或者挂耳式的音质更好的主要原因。而对于音箱来说,往往会采用二分频、三分频,甚至多分频,即多个发声单元负责不同的频段,其中还会有滤波、处理频段连接等问题。从整个音频流来看,耳机/音箱才是对音质影响最大的部分。你手机里放的全都是无损音乐、手机支持直接输出 44.1kHz、DAC 用的是最好的芯片、放大器几乎没失真,结果你用了一副 50 元的街边摊上买的耳机,那音质就是个渣。======================================总的来看:1.频响曲线能不能反映音质?能。理论上来说越平直的频响曲线越好,系统响应越接近于直通。但光看一个频响曲线是十分不全面的。2.放大器的频响曲线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音质?很少。3.对手机来说,有哪些影响音质的参数值得关注?混音器和重采样算法,各个手机都一样或差不多。放大器,比较重要,但正如
所说,目前手机的放大器已经可以做到很好的系统响应,所以大家都差别不大。DAC,比较重要,看芯片型号。决定性的环节还是在你的回放设备,用个好点的耳机或音箱比什么都有效。其他常用的评价音质的参数还有失真度、信噪比等。============================================5/23 补充:我们说幅频响应+相频响应=整个系统的响应,这里其实已经假定了这个系统是线性时不变系统。然而现实中的系统是很复杂的,往往是非线性且时变的系统(举些最简单的例子,频响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时间变化、系统特性与输入信号的幅度有关等)。对于音频回放设备,我们在工程上会希望它尽量接近于一个响应是直通的线性时不变系统,而频响反映的是一个系统的幅度与频率的关系,相频响应反映的是相位(可以理解为延时)与频率的关系,这两个响应合起来决定了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此外还有很多其他指标可以反映系统线性的程度与时不变的程度,如放大器的「线性度」。「系统」、「线性时不变」等都是信号与系统中的概念,不知道的可以查维基百科。=============================================5/24:有人认为电子管放大器的音质比晶体管更好,我倾向于认为这是我们对「音质」的定义不同。电子管放大器会产生更多的偶次谐波失真,会给人耳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有些人喜欢这样的声音。然而事实上电子管放大器确实是带来了更多的失真,没有真实地还原声音。至于评论里有人说的「音质不等于保真度」也是同样的,我们对「音质」的定义不同。我在一开头就给出了我对「音质」的定义。此外,我搜遍网络也找不到对「音质」不等于保真度的定义。当然「音质」本身也并没有个严格的定义,所以每个人有不同的定义也是正常的。对于我来说「保真」以外的都应归入「音效」的范畴。没有严格定义也就等于没有了严格的标准。而「保真度」却是可以用实验和数据衡量的指标。我个人来说,就更喜欢现代的集成电路放大器,因为它们带给我更准确而非更好听的声音。此外对于混音师等音乐行业的工作者来说,准确性更是首要的考虑。现在的各种音频软硬件普遍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各种衡量准确性的指标来作为其品质的标准。而如果要好听,即使是烂耳机也可以通过一些 DSP 算法处理来讨好人耳。第一次写这么长的回答,感谢大家点赞。( ̄▽ ̄)
更新看到有人評論說我「先入為主」,「得出的结论应该是频响曲线不能代表音质,而不是不要相信老罗」,並且發現問題描述中也增加了「说明罗永浩并没有用频响曲线忽悠人这个客观事实」。我很遺憾他們並沒有真的去讀我答案的內容。大家可以再去看一下老羅發布會的視頻,涉及音頻的部分從20分鐘左右開始,到28分鐘左右結束。其中老羅說了幾件事:1、「T1沒有用兩家業界著名供應商的手機音頻芯片,而是用德州儀器的一個運放OPA2604」。同時他清楚表明「這不是一塊手機音頻芯片,而是一塊運放IC」。——其他答案作者已經指出,音頻解碼芯片(DAC)和運算放大器(OP)是兩回事。具體的區別請自行搜索。2、「在同一個聲學實驗室,同樣的設備和測試條件下」,「全頻段諧波失真和目前音質最好的Vivo Xplay 3s相當。頻響曲線和目前音質最好的Vivo Xplay 3s幾乎完全一致」。並且老羅說「我不懂它後面的工程原理」。——老羅沒有說到底是測試音頻芯片的信號,還是運放輸出信號,還是手機Phone口輸出的電信號,還是耳機輸出的聲音信號。也沒有說是用T1或Xplay 3s的耳機,還是第三方廠家的耳機。他說了,他不懂工程原理。但是他這幾句話的結果很惡,因為一般聽眾會以為,諧波失真相當+頻響曲線幾乎一致=音質接近。如果你是電聲專業人士,你就很清楚,實際上兩個諧波失真同樣為0.01%的輸出信號,音質可能相差十萬八千里。諧波失真至少要分為:奇次諧波和偶次諧波。舉一個極端的例子,電子管放大器的諧波失真通常是1%左右,晶體管放大器的諧波失真很容易做到0.01%,但是常常後者的音質不如前者。至於頻響曲線的問題,我已經在原始答案裡說得很明白:手機輸出的頻響曲線幾乎是一條直線,不存在「通過調音讓A手機和B手機的頻響曲線幾乎一致」的問題,因為不調音它們也天然的幾乎一致。我的文字水平低,寫得也許艱澀難懂(加上我又愛顯擺繁體字),沒讀明白的,請慢慢多讀兩遍。(更新:我去看了一下Xplay 3s的資料,才注意到人家也是用OPA2604做輸出的,那T1的諧波失真和頻響曲線和Xplay 3s相當或幾乎完全一致,更是理所當然的了。)3、「前摩托羅拉資深電子與聲學工程師負責客觀調音」,「中國地下搖滾教父和流行音樂教父參與主觀聽感的調試,兩位老師同樣陶醉,一致好評」。——我相信,前摩托羅拉工程師不會用諧波失真和頻響曲線這些參數,來主張他研發的手機的音質優秀。這太低級了。(但我同意,用運放調音,來掩蓋低級音頻芯片的不足,以獲得更長的續航、更多的空間、較少的發熱,是個非常正確的選擇。)我也相信,左小祖咒和張亞東,既然願意把自己的名聲扯上這件事,T1的音質至少不會太糟糕。我還相信,把OP、諧波失真和頻響曲線拿來渲染音質,是錘子市場團隊想出來的主意。我更相信,老羅真的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何況他自己也承認這一點。你特麼連自己在說什麼都不知道,還拼命瞎說,那不叫忽悠,那叫啥?羅永浩和雷軍的區別在於:雷軍只是忽悠你,老羅則是連自己都給忽悠了——他可能真相信自己說的。——————原答案分隔線——————先說羅永浩那個結論完全不靠譜。他要么不知道什麼是音質,要么是在偷換概念來吹捧自己的手機。再說頻響曲線與手機音質的關係。頻響曲線是什麼,請自行查閱維基百科詞條。雖然所有的音頻設備都可以測量頻響曲線,但基本上只有音箱和耳機的頻響曲線是較為有意義的——因為解碼器、放大器,包括手機,這些設備的頻響曲線已經可以做到極其平直,而音箱和耳機還遠遠做不到。既然手機輸出的頻響曲線本來就很平直,所謂「跟用了hifi芯片的Xplay3s频响曲线基本一致」,就徹徹底底是扯淡。手機頻響曲線有多平直?參考一下Soomal網站中的頻響測試圖,這樣平直的曲線,需要「工程师用运放调」什麼?vivo Xplay 3S智能手机 - 频响曲线vivo Xplay 3S智能手机 - 频响曲线vivo Xplay 3S智能手机 - 频响曲线@HiFi模式vivo Xplay 3S智能手机 - 频响曲线@HiFi模式錘子的工程師如果真的有功力,倒是也許可以把T1官配耳機的頻響曲線,調得跟Xplay3s官配耳機的頻響曲線基本一致。不過這跟T1本身的頻響曲線如何,毫無關係;跟T1的音質如何,就更加毫無關係。總之,不要相信羅永浩就是了。他很有可能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說什麼。
手机简答,基本是0首先频响曲线代表各个频率的能量值而已。曲线的优化涉及到设备常见搭配的回放设备,片源,人群喜好等等的平均调教,方案上的核心是妥协。读频响曲线只能说这个这个低频有滚降,那个10khz以上有衰减,而与音质无关,不过通常好设备都会比较平直,毕竟过犹不及。曾经业内有很多研究大师的母带平均或者瞬时频响曲线的,从数据层面而非音乐层面理解制作思路,最终都是毫无帮助。极限思维一下,其实任何白噪声为基础,用均衡器调教,理论上也能把频响曲线拉个八九不离十。可结果就是一个是音乐一个是噪声。但是反过来说,频响曲线不能代表声音好,同样也不代表声音不好。老罗这话可以理解成,声音风格像,仅此而已
有些回答连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都没有,就敢大言不惭的宣扬频响曲线(包括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无用论,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你们知不知道,对于音频来说,绝大部分情况下系统都可以近似看作是线性时不变的,时域和频域是统一的,什么瞬态什么方波所反应的都是系统频响?懒得讲干货了,就顺便吐个槽吧:音频这个行当,仅就研发而言(注意不包括和音乐制作舞台演出等相关的最终产品使用者),如果总是这么一副“测试没用耳朵收货”、“我是老师傅我比你懂”、“音乐是艺术所以音频也该是没有标准的艺术”的怎么悬乎怎么整的态度,那还是早点烂掉的好。
不能。这个曲线包含的内容非常简单:在各个频率下,给定的输入,耳机输出的能量有多少。实际上,我作为DSP外行与耳机菜鸟,都能想到至少有两个重要的特性,频响曲线是不能体现的。1:频响曲线是静态特性。给一个突发的能量,耳机能不能响应上去?能不能相应地衰减下来?这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动态特性吧?而且非常实际:音乐里的打击乐器就是这样的。2:频响曲线应当是单一频率逐个测量,画出的曲线。那么,如果同时给高低两个(或者更多)频率的输入的时候,耳机能不能同时体现两个频率应有的强度?比如,会不会给了低频之后,高频就震动衰减了?
未邀自答。先下结论:1·频响曲线是音频系统测试的重要工具,能一定程度上反映设备的工作状况。2·罗老师这次公关手腕玩砸了,关于锤子音质的一系列回答在看来是个败笔,有可能成为音响发烧友的笑话。 首先说频响曲线,频响即频率响应,人耳能听到20-20khz的音频范围,给设备一个覆盖这个范围的全频信号,把每个频率段的响度值连起来,也就成了频响曲线。如果频响曲线不直,变成了一条游龙,那代表什么?给诸位朋友一个提示:当频率响应声压值每变化4分贝,功率变化一倍!就是说如果您发现某个音箱的测试的频响曲线,出现了大量的“高峰”、“深谷”,往往意味着某些频率声音太大,某些声音却小得可怜。国际标准一直没有扬声器频率响应的硬性标准,但一般来频带内响应要做到正负3分贝之内,人耳基本不会听到明显的频响缺陷。放图:此为某知名国产品牌的音箱频响曲线测试图。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上边的这个图。图左左上角dBSPL代表dB Sound Pressure Level,Y轴数字代表声压值,横向为对数频率值,左边的极限是0hZ,右边的最后一根线是20KHZ。此为某知名国产品牌的音箱频响曲线测试图。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上边的这个图。图左左上角dBSPL代表dB Sound Pressure Level,Y轴数字代表声压值,横向为对数频率值,左边的极限是0hZ,右边的最后一根线是20KHZ。这音箱,有人说它声音甜如蜜,有人说它声音糙如锯…………劝您一概当P。有频响曲线这一工具,让我们先预判一下这个音箱的声音特点:低频段,泛指图正中央偏左边,1KHZ以下的频段,自100HZ达到顶峰93分贝,遂开始下降,在大概350HZ左右出现第一个小低谷,约88db,在700HZ左右又出现一个88db的小低谷,但这些都不算厉害。看后边,在2KHZ的位置,出现了一个深达86db的凹陷。高音频段在10KHZ有一个小隆起,达到约92.5db。那这段频响曲线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我们来看各种乐器对应频率的图:消费类音箱一般为了追求个好一点的低音,一般低音曲线在200HZ往下都会做得比较隆起,只要不是太厉害,一般可以不计,低音重重的才能“托”起音乐嘛。但300HZ,是大部分低音部弦乐器,如大提琴、低音提琴和男低音、背景合唱的主要频率段,因此这个小凹陷可能会让你在听这些声音的时候感觉“稍微缺了一块”。但人耳对800-5KHZ的中音段最为敏感!因为人类说话,尤其是女性语音的频率都集中在这个频段上。2KHZ的凹陷,明显会让一部分男高音和女声“稍微缺了一块”,听起来像声带有问题。而10KHZ的隆起,则往往是音箱生产厂家有意为之,一方面弥补高音喇叭过差的指向性,一方面用来让消费者能对一些乐器泛音、女声高频段有一种“亮丽、漂亮”的感觉。消费类音箱一般为了追求个好一点的低音,一般低音曲线在200HZ往下都会做得比较隆起,只要不是太厉害,一般可以不计,低音重重的才能“托”起音乐嘛。但300HZ,是大部分低音部弦乐器,如大提琴、低音提琴和男低音、背景合唱的主要频率段,因此这个小凹陷可能会让你在听这些声音的时候感觉“稍微缺了一块”。但人耳对800-5KHZ的中音段最为敏感!因为人类说话,尤其是女性语音的频率都集中在这个频段上。2KHZ的凹陷,明显会让一部分男高音和女声“稍微缺了一块”,听起来像声带有问题。而10KHZ的隆起,则往往是音箱生产厂家有意为之,一方面弥补高音喇叭过差的指向性,一方面用来让消费者能对一些乐器泛音、女声高频段有一种“亮丽、漂亮”的感觉。但上述的音箱测试曲线总的来说还是非常出色的!基本做到了正负3分贝的指标!这在国产低价有源扬声器中是比较罕见的,作为对比,各位看官判断一下这个喇叭:这也是某款知名国产有源扬声器的测试曲线,绿线是左右声道一起放音,紫线是纯左侧喇叭放音,注意低音段150HZ的隆起,和3.5KHZ中高频段的峡谷!您能想象出这个喇叭放音的特征么?把某个电商网站的评测报告转上来:音量开到12点钟位置时,低音似乎有点振耳,在播放《炎黄第一鼓》时,低音喇叭出现了打底的破声,但这个音量的女声却有点含混不清,在播放神曲《套马杆》时,配器和乌兰托娅的嗓子好像没有气力,但齿音却格外清晰,有点刺耳……。综上,频响曲线就是干这个用的,但老罗公布的是手机的频响曲线,这个数据就基本没啥用处了。但别忘了我的粗体字,频响曲线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设备的工作状况,为什么这么讲呢?赞多过20个我再更下一章《为啥锤子公布的频响曲线没啥用》。+++++++++++++++++++++++++++++++我是频响直线+++++++++++++++++++++++++++++++++++话题扯得太远了,我还没把频响曲线说完。照顾媳妇真是疲劳啊。回归锤子。 我第二点讲了,老罗讲T1时,提及音质用了运放OPA2604……、音质与Vivo S3等同……一系列说法并自以为高端,我个人觉得是一个败笔。 多年前我就开始关注嵌入式操作系统,作为音频播放终端的可行性,当时用的还是Windows CE 5.0,但当年糟糕的Xscale处理器根本难堪大任,遂放弃。今天倒是高频高速的嵌入式处理器多得是,但当年的Windows CE已经尸骨无存,眼下的CE是个半残系统,只能使用安卓了……安卓……问题就在安卓上。
安卓是当年谷歌在匆忙中设计出来的一个嵌入式操作系统,目标是极广的通用性,这个通用性自然可以用来开发一些类似随身听、音频播放器的东西,用这个通用操作系统,显然能降低开发团队的工作压力,且不用受某几个芯片解决方案商的条款制约。但至今为止,除了有限的几个厂家(如索尼、步步高、HTC之外),似乎大部分主流的Hi-Fi音频设备制造商,并没有推出以安卓为操作系统的,主打“高品质音乐播放”市场的台式、便携式播放器及手机,这是为什么?锤子手机正是使用变种的安卓操作系统,这会带来什么问题?安卓操作系统的音频播放为了更好的通用性,像老的Windows 98一样,搞了个SRC,把全部音频信号的播放都做了一下重采样,都强制采样到CD的44.1KHZ采样率,然后送到后边的AC97接口去。关于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可以看这个链接:如果使用安卓系统默认的这个接口,SRC的后果是严重的,比如高频谐波失真恶化,两声道串音等等,可怜的HTC当年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收购Beats,想靠音质一举成名,未料背后中枪:正因为这个缺陷的存在,我们可以看到智能手机的音质评测榜单里,一直是苹果名列前茅,一票安卓手机拖在后头。既然有HTC大丈夫死在阵前,后来者自然要放聪明点,此后所有使用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播放器,都要好好考虑一下这个SRC问题,以及采用芯片组的种种问题。痛定思痛,步步高决定……………………………………………………重新写一下硬件驱动层,绕开SRC问题:如果没有猜错,老罗也采用了类似,甚至同样的手段去解决这个软件层面的问题,但可以看出,这个解决方案是一个打补丁式的技巧,很难说没有糊弄的味道。其他的,只有依靠硬件了。问题,这就来了。还有,我是不明白为什么设计团队会贸然使用OPA2604。这是一个美国德仪生产很久的双频道运算放大器,因为噪音低、驱动能力较强,所以德仪给这个产品打了个“Sound Plus”的标志,以说明这款芯片适用于高品质音频设备。用在老罗的手机里,大概是用其直接推动耳机,这可比许多手机用音频SOC直接推动耳机要厚道多了(比如苹果就是用的Cirrus音频芯片)。因为OPA2604是一个场效应输入型放大器,所以输入灵敏度很高,对上游设备压力小,而音质也比较悦耳,一向被人称作“胆味运放”,就是说2604的声音有点浓郁耐听。但OPA2604是一个在随身系统上很少见到的芯片,没有别的原因,它的设计根本就不适用于手机这种3.7V电池供电的设备。3.7V电压太低,而且是单路电源,2604能发挥威力的场合,是供电达到正负12V,即压差达到24V以上的双电源场合!而低电压条件下,2604的工作状况会迅速劣化。我个人用OPA2604一般是利用其输入电压噪音低、FET场效应输入的优势,作为台式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或前级设备使用,供电的高电压可以轻松解决。虽然采用特殊方法,比如利用电荷泵来人为制造一个正负5V的电源,也可以让OPA2604工作,但显然这个器件仍然没有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在运算放大器的问题上,老罗有大把的选择,比如德仪的OPA2134、OPA1612,国家半导体(被德仪收购了,应该也算德仪了)的LM4562、LME49860、LME49720,亚德诺半导体的AD8620、AD744,日本JRC的JRC4580、JRC2114等,经过我个人实测,都能很好的工作在低压环境下。显然设计团队并没有仔细的考虑这一点,而且还把这个设计小失误当成了“很发烧”的表现,让老罗讲了出来……。术业有专攻啊。
Peter Griffin:
楼上有人说的对:频响曲线好,只说明这个设备具备了好耳机的功底,而未必是个好的耳机。介绍一个跟频响曲线比较类似的图,叫cumulative spectral decay.(CSD) 累计频谱衰减。这个东西是在频谱曲线的基础上,频谱随时间的延伸衰减,曲线维度从二维升到三维,反映了耳机在各个频段上接受激励后的残响衰减情况。去度娘搜图吧,我就不上图了。如果在频响曲线的基础上,CSD各个频段衰减均衡,那么才更能说明这个耳机有着非常均衡的素质。另:即便是曲线更好看,却未必有更好的听感,而且播放器材的对耳机的影响之大是超出预想的,不同器材下同一个耳机也会有两种不同的风格甚至水平。因此看数据终究比不过主观的听感。
新浪对锤子和3s的评测出来了。锤子低频胜,中频平手高频输,总体而言略输3s一点。可以说老罗说的秒xplay和3s基本在一个水平上并不能算吹牛。看看上面的答案,最高票的答案充满臆测和偏见。而明显看来最有水平也十分客观的 @从周 的答案被踩得几乎折叠,只因为他没有完全否定老罗。忽然觉得老罗对知乎的评价总体上而言是正确的。
我也来吹吹水。说音质这东西玄乎我还真的不是很认同。个人觉得可以将音响系统看做一个四端网络系统(在这里的音响系统当然就是手机+耳机)。对这音响系统的音质描述完全可以用四端网络的系统特性来说明一切。这系统特性表现有两方面。一是幅度频率特性二是相位频率特性。一般讲得频率响应曲线只是幅度频率特性而已。而且还是没有给出频率分辨率的曲线。这一个分辨率就像几百米开外看到的都是一个人。近一点才能分辨一点高矮胖瘦。再近一点才能看清楚五官以及身材曲线。顶尖的音响系统在低分辨率的曲线应该差不多。差别最多在于上下限的差别。而上下限也不是越宽越好。还要看失真的情况。而当对这一些音响系统进行高分辨率查看频响,肯定相差很大。另外相位频率响应对音质的影响也很大虽然幅度频率特性和频率特性对音质的具体规律很复杂。但是现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这么发达。要模仿任何一款高端音响系统的音质都不应该是难事。所以老罗说音质的事情还真的不一定忽悠。
其他的答案说的很详细,但是有的朋友可能看不懂。我就举个例子吧:在摄影界,大概相当于“同样的环境下拍同样的景象得到的直方图一样”
不鳥萬如一:
雷军:小米活塞耳机的频响曲线大大超越森海塞尔HD800。烧油:频响曲线不能代表音质哦。米粉:SB!玄学!你说Nexus比小米好,有种跑个分!你说你的耳机更好,晒个频响曲线看看!一群就会风电水电的傻子,小米才是真正的良心。耳机暴利。烧油:……哦
参照superlux的耳机 不少型号曲线也跟森海拜亚差不多
但不完全是一回事补充一下,台湾那边有人说某些型号的superlux的确能做到他们所模仿对象的声音走向,但真正的素质嘛,呵呵。。。。
频响曲线和音质的关系其实和色域和显示效果的关系差不多:广色域是好显示效果的基础但是广色域不代表显示效果一定好。说音质起码要把音质和听感区分开吧?一个科学一个玄学啊!所以我是同意老罗的观点的,人家说的可是音质。相对于人类的听觉来说,100的和10000的设备基本素质是相差无几的。要说有人能准确无误分辨二者的话我还真不信。如果能分辨的话那肯定是因为二者的调教风格不同产生的听感差异。就像让人分辨海豚和蝙蝠的超声波哪个频率更高一样,都超出能力范围了分辨个头啊!所以老罗所“比得上”真的一点不假。身高175.15cm真的比得上175.16cm
频响曲线从20~20kHz平直输出, 这是所有音频芯片都能做到的,
该频段平直输出并不能说音质就好.在实际的调音中,
频响曲线要根据喇叭的特性进入调整以弥补喇叭自身的不足,
在哪些频点要提升或降低几个dB,
这就要考验音频工程师的功力.此外,
信噪比(SN), 谐波失真也重要指标.
如果是最终负责电声转换的部分,频响曲线还有些参考作用,但是数模转换和放大部分的频响,想要做不好简直是太困难了。
他就是个逗逼小米活塞和k3003也很像
频响和音质没有半毛钱关系。频响决定了设备适合听什么而不是多牛逼。小米活塞和ie80频响很像,但是… …
频响曲线只是影响音质众多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采样率/采样精度/失真/信噪比等等等等……,频响曲线只能反应器材(在这里指老罗的运放)对不同频率音频的放大程度。只做到这点是无法与hifi芯片媲美的。另外,hifi是一个严格量化的标准,如果参数上达到各项指标,就可以直接叫hifi了,没有叫hifi,显然是没达到标准。
必要不充分条件
Sugr宋少鹏:
我来加两分钱的 [只说消费类产品,与HiFi无关]:现在音频产品全都是数字化的,在数字化时代,tweek一下曲线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曲线越来越不说明问题。基本上曲线是个入学考试,设计者画个框,曲线进框了就入学了,音质可以入门了。在这个入门的基础上,修行到什么高度,就需要百家争鸣了。因为本身音质评价是个主观问题,不同人有不同口味。在一般+-3dB的框内,我认为音质跟曲线无关。除了频响曲线,还有谐波失真、相位抖动、相位噪声等其他指标,同样的,先定框,入框再细调。
我叫红领巾:
只有数码网站小编才把频响曲线当回事。
频响对于音源来说不重要,因为都非常好,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对于音源比较重要的指标是THD、SNR、推力。频响主要对耳机、喇叭等设备是重要指标,因为它们这方面表现极差,缺失一大块频段,剩下的部分还有频繁且剧烈、幅度达数倍音量的波动是常事。对于手机直推耳机来说,THD/SNR的瓶颈一般在放大部分,而不是DAC。高通WCD9320的DAC不错,对于手机直推来说应该不是瓶颈。回到锤子手机上,投影中写到THD和频响都很好。无论如何,在产品没实际上市前,说什么都没啥依据。
同意@堂主说的几乎只有耳机和音箱的频响曲线有意义。如果你有定制耳塞,你就会发现顶级定制的频响曲线都比较糟糕。调音才是最关键的。这就是为什么Jerry Harvey在UE时的最后作品UE11是经典,而离开UE创立JH Audio之后,UE就再也没有有影响力的产品了。反观JH13,JH16都是一等一的好东西,这俩的频响曲线我都不好意思亮出来……
但是!!!老罗是不值得相信的。他也许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唯一的想法就是:我牛逼,苹果正等着我超越、收购。你们都来膜拜吧。
怎么发现上面谈及频响曲线只说到幅频特性,那相频特性呢…是不是把知识都还给大学老师了吧-_-#专业一点好歹也要说一下群延迟吧。如果老罗所说的频响曲线(幅频和相频)是指从耳机口用精密仪器测得。那么必然最大限度的还原了音频。
格里格里格:
人耳对声音的感知不是单纯的频率响应 。 你所听到的声场,空气感,结像……等等
要是从那条曲线要是能获取出来…请告诉我方法。
回头再来看看这个帖子,居然发现锤子连SRC问题都没解决。。。。谈何hifi,谈何音质
yichao li:
打个比方,有两口相同的鱼缸,一缸水清澈透明,但是水面波动剧烈。另外一缸水稍显浑浊水里有不少杂质尚可以看到缸底,但是水面平静如镜,此时如果鱼在缸底游动试问哪口缸看到的鱼更真实?水面的波纹可以理解为频响波动。水的清澈度便是器材的优劣导致的音质清晰度。如果水质过于浑浊自然也看不到缸底的鱼。但如果两口缸的水质相差无几那就要看哪口缸的水面更平静了。
刚好学过信号处理,来说两句。且不谈音质不仅仅和频率特性有关,光就是频响曲线也代表不了所有的频率特性,至少还有相频呢?两者缺一不可,就和木桶理论一样。
必要不充分条件
说白了,这就是个手机,是手机,你懂吗,锤子鼓吹的这么好,录音棚里的录音师也不会用他来回放母带的,商品要靠噱头炒热,品质高低神马的。。。呵呵,beats没交给你们市场如何运营么。日系那个出了名的静电耳机小厂,这么不顾一切地追求品质,研发经费把公司都整破产了,业界哪有那么多良心,俗话说的好么,无奸不商
影响音质的因素太多了。
频响和音质没有半毛钱关系。频响决定了设备适合听什么而不是多牛逼。小米活塞和ie80频响很像,但是……
频响是重要的技术指标,平直的频响是获得优秀音质的前提。全世界所有的专业监听扬声器都力求获得平直的响应以获得在混音时更好的参考依据。频响平直的系统类似一张白纸,有了白纸才能在上面画红的绿的蓝的,设想一开始就给你一张红纸让你画个蓝色出来,你画出来的估计是黑色。 频响不是决定音质好坏的唯一因素,还包括其它:1.相位响应:表征音响对所有播放频率的响应速度,理想的喇叭可以让所有频率同时到达聆听者,听感上是层次分明,高频部分清晰,低频部分则干净和富有冲击力,有别于劣质系统浑浊轰鸣的低频;相位响应的好坏还决定了舞台感,对于有着优秀相位响应的立体声系统,聆听者可以清楚的“看见”作品中唱歌的人在哪里,弹琴的人在后排等等的所谓发烧细节。2. 响应的线性度:一个在小音量情况下频响不错的喇叭在音量增大的时候未必还能保持原有的平直,单元会因为功率增加低频部分出现热损耗,低频部分并不能够和高频部分获得同样的增加,因此频响会发生变化,不再平直。喇叭和喇叭壳构成的系统会随着音量增加出现谐波,来自于各种震动造成的谐波会增加频谱内某些频段的能量,造成频谱分布不再平直;3.我曾做过相关实验:通过发送粉红噪声至扬声器,当中串接一个31段图示均衡器,使用预先处理至平直的扬声器系统对被测者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如下:先将31段图示均衡各个频段响应衰减15dB送入粉噪,让被测者逐一提升各个频段至0dB,凡是被测者认为不好听的频率可根据各自喜好进行提升,或提升至-6dB的或提升到0的随意,完全根据个人喜好。实验发现不同人对不同频率的喜好在小音量情况下基本接近,都可以接受平直的响应,但在大音量情况下明显都很讨厌从1500Hz到4000Hz的部分,普遍没有补到0dB的。这个实验说明确实是存在不同人对频率响应的不同体会,但不一致的设定中也同样存在着一致性,人们普遍喜欢滋润一些的,甜美一些的和丰满一些的声音,从音乐欣赏的角度都是可以理解的。音量大小不同响度不同会导致人们对频率响应的口味发生变化。是的,频率响应平直的喇叭声音不一定就好,但不平直的很难好听。同样平直的情况下才具备优化其它性能的可能。
只说说耳机曲线能看出来的:三频能量分布曲线看不出来的:解析度,声场大小,动态,通透性,结像,三频的质感,等等…………
这个需要分开来说。一般手机或者播放器的频响绝大多数是一条直线,这个指标做好没什么好炫耀的,不能证明hifi。而针对扬声器,相对平直的频响可以更好的表达音乐信息而不曲解艺术家与混音师的理念。
W Sheldon:
看了各种XX百科,各种论坛之后觉得不靠谱~反过来想,对于音质这种“技术在左,主观在右”的玄学而言,用一个指标就能说明问题的话,显得是有多不靠谱?就跟 相机只说像素~屏幕只说尺寸~处理器只说几核~应该是一个道理。要么是不懂,要么就是鸡贼耍流氓了~~利益相关:MX3用户,老罗的非黑普通粉~
看单口相声说到这一点时,我明白老罗是有多大勇气说自己身边人玩音乐的。。。打脸别坑自己人啊
现在市面上的android手机不管是频响和谐波失真都不足以影响到主观听感了,即使是1000元以下的MTK手机,现在客观指标上影响主观听感的主要有瞬态响应和dac的时序误差,作为曾经diy过场效应管功放和胆机功放的经验来看,锤子团队的做法无疑十分正确,vivo某人说的东西是故作高深(或有可能真不懂)手机音质不好的原因基本上就是耳放推不动耳机,解决之道就是用发烧级运放加上升压后的正负电源,如果不考虑体积的话,调试很简单,运放部分基本不用调,电源用上好的开关电源ic,滤波上大容量黑金刚或红宝石电容就可以了,问题是手机空间要考虑元件体积,电源电路还是蛮麻烦的dac只要不用很差的那类,几百元的耳机还不至于听出很大差别来,某人说的数字音效处理,如果你的耳机是200元以上的,这个功能就是鸡肋,而且听久了会累,如果你的耳机不到200元,还谈什么音质,所以那些用c家或a家来吹嘘音质的手机对音质的提高有什么用,你懂了吧
曲线,范围,失真度等等缺一不可,多去叉烧网看看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ivo手机语音助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