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好的诗歌朗诵QQ群

湖北诗歌江湖有群民间高手_新浪新闻
  原标题:湖北诗歌江湖有群民间高手  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凌燕
  诗歌,听上去飘缈无形,离生活很远。
  写诗的人,在大众看来是一些很“高深”很“酷”的人,只愿留给世界一个背影。
  事实上,诗歌并非是远离普通生活的飘缈事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拿起笔,静下心,加入写诗的队伍。他们可能是保安,是工人,是农民,是服务员……
  在诗歌的江湖里,从各类诗刊到本报的诗歌美文版,这些人慢慢成长为民间高手,他们过着最平凡的人生,写着最真实的句子。
  诗人:西门扫雪
  职业:保安
  一把审美的笤帚
  染上了洁癖之后
  残忍得就像一把
  解剖的刀子:擅长切开
  与剥离,即便是一声鸟鸣,
  一朵梅花……
  “我的人生分两半,一半写诗,一半生活”
  40岁的邱建敏,在白沙洲一家公司工作,保安。但他还有一个身份,诗人西门扫雪,“同事们谈股票的时间,我用来发了会呆,然后写点诗。”
  他说得轻描淡写,但他的诗却透着独特的人生理解,带着些许冷冽的味道。
  “我的诗写的就是我的人生,有很多无奈。”他轻轻笑了一声。原来,他高中时就发表过作品,毕业时想走写作路,放弃了上大学,现在回头再看这个决定,“不知天高地厚,把自己耽误了。”
  现在写诗是件让他能感受到快乐的事,但曾经他一点也不喜欢诗,觉得“诗都很酸”。直到2008年的一天,他在网上泡论坛,有人分享了雷蒙德·卡佛的《最后的断片》:这一生你得到了\你想要的吗,即使这样?\我得到了。\那你想要什么?\叫我自己亲爱的,感觉自己\在这个世上被爱。“我震惊了,第一次知道,原来诗歌可以用这么口语化的文字来写,简简单单几个句子,就可以写出这么强大的张力。”
  诗,从此走进他的生活。
  最初他每周写两三首,发到论坛里,“那时候常去‘新诗想’,‘中国诗歌流派网’,发了新诗就很希望能被版主加精华,跟打榜一样,基本成了那时候的追求。”
  他结识了不少同样在写诗的人,包括余秀华,“经常我发了诗,她就帮我喊版主,说这个诗这么好,要加精华。”
  诗歌曾被他视为全部,但是现在地位略有下降,因为“是不是诗人,都要生活啊”。
  他做过很多职业,还在肯德基炸过鸡。他说更喜欢现在的日子,“当保安挺好的,生活规律,有空发呆,有时间思考。”
  发表过很多诗,觉得自己有才华吗?他又笑了:“无聊的时候拿张纸写,只要足够无奈,总有一天会写出诗来。”他说,“写诗就是要走心。我喜欢那种能直接击中心脏的诗,那些越回味越心痛的。”他顿了顿接着说,“我还远远达不到。”
  诗人:陈才锋
  职业:一线工人
  我是你遗弃的草
  被布满水泥的南方,挂在风里
  风力大的时候,就随风
  落在哪里已不重要
  把头削尖,试图在水泥上生根
  可肉长的怎能抵达钢筋的心脏
  “诗歌让我的生活奔腾起来”
  联系上陈才锋的时候,他正在深圳一家工厂的注塑车间上班。“这个月夜班,从晚上8点上到第二天早上8点。”他说,“我是生产线上的工人。”
  这名37岁的枣阳人,仅去年一年就在全国各类报刊上发表了452首诗歌。“我喜欢诗,从小就喜欢,两天不写点我就难受。”他笑着说,写诗让他平凡的生活有了一种奔腾的感觉。
  最早开始写诗,是在读初三的时候,他从模仿起步,慢慢写了满满一大本。“我拿给语文老师看,老师说我现代诗还行。”他说,于是他继续朝这个方向努力。
  2009年他从湖北到深圳打工,先给厂里内刊投稿,后来投稿范围不断扩大,“现在写诗、投稿,已经成了习惯。”他很直率地说,“能赚到稿费啊。”
  陈才锋说,每年自己的稿费有1-2万元,“可以贴补个家用。”诗的题材都源于自己的真实生活,全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比如通宵工作、发工资,都能入诗,“这些能触动我,触动了我就把它写下来。”
  为了提高投稿的“中标率”,他也会配合一些节气写诗,投给报纸和杂志的会区别对待,有的放矢,“以前我写的偏灰暗,被采用的不多,跟我当时的心境有关。后来慢慢阳光了,也越写越顺手了,发表的越来越多。”
  除了写一线工人的生活,他也写乡愁。
  长年在外打工,两个孩子一直留在湖北老家,“平时我们交流,一般都讲生活、学习,我没跟孩子们提我在写诗。”他甚至说家里没什么人在意我写不写诗。这么多诗发表了,最大的变化就是“以前老婆觉得我往电脑前一坐,是想逃避做家务。现在她知道我是在写诗,就不数落我了”。
  有诗作伴,就算无人共鸣,对他来说也没有关系,他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挺满意的”。
  诗人:胡巨勇
  职业:木材厂厂长
  几声鸟鸣
  怀念起金秋的气息
  啁啾之中年的脚步悄然走近
  沉默与声音
  被雪埋得很深
  “诗歌改变了我的命运”
  胡巨勇是湖北黄梅人,今年40岁,“我当过代课老师,也当过工厂工人,现在在山东一家木材厂做厂长。我这一路的人生,都跟写诗、爱诗有关。”
  他最初萌生写诗的念头,是因为不服气。“我上初中时我哥读大学,有一年他放假回来,带回一本学校的诗歌校刊。我一看,哎,我可以写得比他们好啊,于是我就开始写诗了。”此后,从汪国真、徐志摩到各类刊物上的诗歌作者,都成了他的老师。
  1997年,他南下深圳打工,深圳活跃的打工文学气氛感染了他。“1997年我拿到了人生第一笔稿费,一首诗,8块钱。”说到这里,他笑了,“这张汇款单我一直留着。只有8块钱,却给了我自信。”
  他给厂刊投稿,很快成了厂里的高产作者,“连老板遇到我,都喊我作家、诗人。”在工种安排上也被视为“文化人”,“所以我有机会从一个普工慢慢成长为调度、经理助理,直到厂长。”
  他还因诗收获了爱情。“她长得很漂亮,我一眼看中了她,但她家里觉得我学历不高,不同意。于是我把我发表的诗歌收集在一起,给她看,结果就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像。”婚后,妻子一直支持他写诗。
  去年,胡巨勇发表了300多首诗。他的作品已被全国200多家报刊杂志采用,“我走乡土风,想当乡土诗人。”他说,“我每天都要看湖北的报纸,看天气预报也不会落下湖北,看到变天,就会打电话回家,让老人和老婆孩子注意添减衣服。”他说,在外地打工的人对故乡的思念,是一种强烈的召唤,“也是我写诗的灵感源泉。”
《老炮儿》是那种电影,在没有看之前,关于它的评论已经铺天盖地,影片的剧情和人物如雷灌耳,但这并不妨碍你走进电影院,看完之后还是会产生新的感慨。这是一部十分成功的电影,比《让子弹飞》有意义。
我见过的很多大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低,有的说“只要是能喘气就行”。这就是大师级的自信。我个人来美国之前连一篇发表的文章都没有,我都奇怪我的导师为什么会要我。
近日,屠呦呦在获得诺贝尔奖的情况下,未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引起网上热议。为什么屠呦呦未获奖,有关部门已经作出回应。未必不是因为这一网络热点而引发我们思考相关问题,国家设立最高奖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在相关制度建设上有何新举措。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相对性开放的时代,往往是一个相对有活力的时代,也往往是人民的权利相对多的时代。中国历史上,有过相对性开放的时代,甚至可以说,当下,人们在思想上已经是一个相对性开放的时代——这个开放,一定程度上,是技术推动的。(深海小豚鼠)
(素衣风尘)
(剑仙骑虾转)
(157****8657)
(渭水徐公)
第三方登录:【编者按】《有这样一群人》是一首语言流畅,饱含真情的诗歌。作者用真挚的语言,细腻地描述这群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潮湿的巷道里忙碌地作业,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环境;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披着恶臭的衣服,强忍口渴与饥饿,为我们所有人送去光明与温暖;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面临死神无情的噬杀,用年轻的生命换取卑微的钱财。历史不会记住他们,英雄纪念碑上没有他们的名字,没有人认识他们。他们便是煤矿工人,他们是无名的英雄。整首诗饱含深情,歌颂平凡的英雄,能够令读者产生共鸣。欣赏学习,推荐共赏。【编辑:醉里清风】
*先登录才能评论
  欣赏学习饱含真情的诗歌,歌颂无名的煤矿工人。问候作者
  感谢赐稿柳岸,期待更多精彩。
  好的,我会努力
  欣赏诗心飞扬老师的诗歌,饱含深情地歌颂平凡的煤矿工人,下井工人恶劣的工作环境、脆弱的生命跃然纸上。问候老师!
尘世喧嚣,留文字一隅,让心灵独享!
  你客气了,我不是什么老师,大家一起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煤矿工人在暗无天日的矿底下劳作,没有生命安全的保证,甚至还被煤矿老板吝啬的剥削,真是不容易。欣赏作者为煤矿工人所写的诗歌。
  在我们中国,煤矿工人占到大多数,许多地方还很需要煤炭,尽管危险,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开采。在这里,我不是一个作者,而是一名普通的矿工。
共 4 条 1 页
手机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自定义打赏:V币
打赏记录 共0.00V币
暂时还没有打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歌颂美好生活的诗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