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们,我这笔记本显卡脱焊症状是不是脱焊了

下载速率是衡量LTE网络的一个最重要的实测指标,现场很多优化工作也是围绕这个指标进行的,因此掌握下载速率提升的方法是前台测试分析工程师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文从整体思路上对下载速率进行分析,便于大家理清思路,但对具体的技术手段并不详细展开。为了使分析过程更有条理性,我们把影响下载速率的因素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所谓静态因素,相当于CQT定点测试环境下终端峰值速率的限制因素;动态则定义为终端移动环境下影响终端速率的其他因素,例如切换、TAU等;另外优化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不太常见的特殊情况。
二、静态因素及其解决方案
静态环境下的峰值速率是可以较准确地计算的,我们从它的计算公式入手进行分析:
TD-LTE传输速率=每TTI传输速率*调度次数
1. 每TTI传输速率
每TTI传输速率的影响因素有:每TTI可用于传输数据的RE数量,调制编码方式,TM模式等。
?每TTI可用的RE数量
每TTI可用的RE数量=时频域最大RE数量-开销信道RE数
其中,最大RE数量受限于带宽、帧结构及子帧配比,优化过程中除非整体网络升级,一般不能更改;开销信道主要包括PHICH、RS信号、PDCCH、PBCH、PCFICH、PSS/SSS等,这些信令开销也是固定的,无法优化(其中PDCCH的数量可以自行设置,但现网一般都配置为动态的,无需优化)。
因此,了解了LTE各开销信道占用RE的位置及数量,有助于我们加深对LTE理论的理解,但无法据此开展下载速率方面的优化工作。
?调制编码方式
下行调制方式有QPSK、16QAM和64QAM三种,三种调制方式下对应每个符号的比特数分别为2/4/6,当然,调制阶数越高,所要求的信道质量越高。
另外还规定了32种MCS,其中MCS0~28共29种用于数据初始传输过程,不同的MCS传输效率不同。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RS信号,在保障一定BLER的情况下,得到下行接收信号的SINR,终端厂家根据各自的BLER-SINR仿真表,将SINR映射成0~15共16个等级的CQI,并上报。eNB根据不同的CQI等级选择最有效的调制和编码方式,MCS和调制方式确定后,编码效率就确定了。下图是目标BLER为10%情况下的等效SINR和CQI、调制方式、编码效率的对应关系:
传输模式是针对单个终端的,同小区不同终端可以有不同传输模式。
eNB自行决定某一时刻对某一终端采用什么传输模式,并通过RRC信令通知终端,不同的传输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抗干扰性能和传输效率也不同:
终端根据当前无线信道质量,向eNB反馈CQI,如有必要还需反馈PMI/RI,eNB根据收到的信息,结合各类TM模式的转换门限,为UE选择合适的TM模式。如果CQI正常的情况下,终端并未采用我们期望的TM模式,可以检查一下TM转换门限参数。
2. 调度次数
调度次数体现了终端对基站资源的占用情况,占用越多,速率越高。该次数受限于基站时频域的最大调度次数及具体的调度算法。
?频域最大调度次数
频域上以RB为单位进行调度,因此最大频域调度次数受限于带宽,以20M带宽为例,最大的频域调度次数为100个RB。对于特定的系统,带宽确定后频域的最大调度次数就固定了,无法优化。
?时域最大调度次数
时域上以1ms为单位进行调度,下行最大调度次数由子帧配置与特殊子帧配比决定。
●子帧配比配置
例如:当子帧配比为2时,每10ms有6个下行子帧,1秒内有600个下行子帧,在不考虑特殊子帧的情况下,时域最大调度次数为600.
●特殊子帧配置
协议规定,当特殊子帧中DwPTS的符号数大于等于9的时候,DwPTS也可以用来传输下行数据,此时也需要考虑特殊子帧的调度次数。
例如:当子帧配比为2、特殊子帧配比为7时,由于每10ms有两个特殊子帧,因此特殊子帧每秒的调度数为200,加上下行子帧的600,时域最大调度数为800次/秒。
一个小区同时为多个用户服务,如何为这些无线用户的各种分组业务合理分配无线资源就是调度算法需要解决的问题。好的算法在保证用户业务 QOS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系统的公平性与吞吐量,即提高系统容量的同时,必须使各个用户尽可能公平地共享无线资源。
目前有三种调度算法:
1、最大载干比算法(MaxCI):根据用户信道质量好坏来进行调度。
2、轮询算法(RR):保证小区内用户按某种确定的顺序循环占用等量的无线资源。
3、比例公平算法(PF):综合考虑用户的信道质量情况、当前需要传送的数据量。
现网一般采用PF算法,对于我们日常拉网测试来说,当前需要传送的数据量肯定满足最大调度的要求,因此影响我们实际调度次数的主要就是信道质量,也即SINR。
正常情况下的一轮拉网测试,对于20M带宽,频域调度次数可达到90左右;对于子帧配比2特殊子帧配比7,时域调度次数可达到740次/秒左右。如果SINR无异常波动,调度次数偏离这个数值太多,则可能是由于测试时段下用户数太多,此时的下载速率测试值不能反映实际的网络水平,仅供参考。
综上,以CDS测试软件为例,我们在分析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几个主要方面如下图:
SA Type:子帧配置
SSP:特殊子帧配置
TM Mode:TM模式
DL Grant Num/s:时域上每秒调度数
RB Num/slot: 频域上RB调度数
Ave MCS:平均MCS
CRS RSRP:RS信号的RSRP强度
CRS SINR:RS信号的SINR值
以上几个值是我们在分析低速率的时候需要重点关注的。
3. 无线信道质量的优化
总的来说,无线信道质量决定了调制编码方式、TM方式、资源调度等方面,进而影响终端的下行速率,因此如何改善无线信道质量是我们优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衡量无线信道质量的关键指标就是SINR,实际上,现场绝大多数前台工作均围绕SINR的提升来开展。
提高SINR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分析:
1、同频邻区电平是否高于服务小区
产生这种情况时,SINR一般会将到0以下,严重影响下载速率,可从两个方面来核查:
a)邻区漏配;
b)切换参数设置不当,同频CIO过大或过小。同频设置CIO会导致过早或过晚切换,这两种情况都可能造成邻区RSRP高于服务小区,严重影响SINR和速率。因此,同频邻区之间强烈建议不设CIO。
2、是否有模三干扰
同频邻区的PCI与主服务小区产生模三干扰,且两者的RSRP相差不大。
3、重叠覆盖
重叠覆盖是造成SINR差的最主要原因,也是最难以处理的一个。
我们先来看看SINR和邻区个数的关系,以下是多个网格的F频段锁频测试数据汇总分析结果:
图中X轴是邻区与服务小区的RSRP差值(差值为负的是邻区漏配),Y轴是SINR,可见,不论邻区与服务小区的RSRP差值多少,个数与SINR呈线性关系,没有明显拐点。邻区与服务器的差值,不管是6dB还是10dB,多一层邻区SINR就恶化一点。
减少重叠覆盖不外乎两种途径:增强主覆盖信号或者降低邻区电平。具体实施办法以天线调整为主,同时可辅以Pmax、天线权值、dlRSBoost等参数调整手段,另外调整天线方位角的时候需特别注意不要造成覆盖盲区引起投诉。
4、外部干扰
外部干扰的影响无需多说,我们可以结合网管kpi等手段定位干扰区域,进而处理。
5、异频组网
不同频率间信号是正交的,实际工作中可通过改频等手段来减少单一频段的重叠覆盖,这种手段的优点是见效快、实施工作量小,缺点是只能临时使用,非长久之计。
三、动态因素
除了以上的静态因素外,还有一些动态因素对速率造成影响,优化工作中也应尽量避免:
1. 频繁切换
切换过程中,由于用户面和信令面转换需要一定时延,此时下载速率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正常的切换不可避免,但如果终端频繁切换甚至乒乓切换的话,将对速率产生较大影响。我们将切换事件直接呈现到地图上,可以很快捷地找到频繁切换的地段,下图红圈处就是频繁切换区域:
产生频繁切换的原因有:无主导覆盖;切换参数设置不当导致乒乓。
其中乒乓切换常见的情况是由于加了正向的CIO正值而反向未相应增加负的CIO导致,另外也可能是A3和A5之间来回切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 频繁TAU
同样地,频繁TAU也会造成速率下降。产生的原因有二:
a) 小区TAC规划有误,造成TAC插花。在mapinfo上做个TAC的专题图很容易就可以发现这种情况。
b) TAC交界处几个小区的主覆盖范围不明显。此时需要调整天线,明确主服务小区。
3. 异频测量
由于UE只有一个接收机,在同一时刻只可能在一个频点上接收信号,因此当UE需要测量异频时,必须离开当前频点,此时间段内不能进行数据业务,对速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个测量的时间由异频测量GAP定义,有模式1和模式2两种,模式1中TGAP为6ms,周期Tperiod为40ms;模式2中TGAP为6ms,周期Tperiod为80ms。
因此,我们要合理设置异频起测门限,避免终端进行无谓的测量。
四、其他特殊情况
还有几种不太常见的情况,虽然不常见,但现场法宝用尽的时候,也不妨检查一下:
●核心网侧传输带宽资源配置不足;
●测试手机签约速率不足,这个在测载波聚合的时候可能会遇到;
●测试用电脑硬盘读写能力及其他设置问题;
●基站线序不对,天线的八个通道分别对应两个逻辑天线端口,如果线序不对,会影响MIMO效果,导致速率上不去。
&&相关文章推荐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10352次
排名:千里之外
转载:11篇
(6)(1)(1)(1)(10)LTE_TDD吞吐量问题分析定位
LTE_TDD吞吐量问题分析定位时间:概述吞吐率异常主要有吞吐率偏低和吞吐率波动(掉坑、裂缝)两种表现,如果存在异常,需要定位.本文档主要描述MAC层吞吐率...
栏目:作者:1
1 概述吞吐率异常主要有吞吐率偏低和吞吐率波动(掉坑、裂缝)两种表现,如果存在异常,需要定位。本文档主要描述MAC层吞吐率问题定位的思路和方法。2 基础知识2.1 基本概念2.1.1 吞吐量相关指标定义吞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下载或者上传的数据量。吞吐率公式:吞吐率 = ∑下载上传数据量 / 统计时长。吞吐率主要通过如下指标衡量,不同指标的观测方法一致,测试场景选择和限制条件有所不同:(1)单用户峰值吞吐率:单用户峰值吞吐率以近点静止测试,信道条件满足达到MCS最高阶以及IBLER为0,进行UDP/TCP灌包,使用RLC层平均吞吐率进行评价。(2)单用户平均吞吐率:单用户平均吞吐率以移动测试(DT)时,进行UDP/TCP灌包,使用RLC层平均吞吐率进行评价。移动区域包含近点、中点、远点区域,移动速度最好30km/h以内。(3)单用户边缘吞吐率:单用户边缘吞吐率是指移动测试,进行UDP/TCP灌包,对RLC吞吐率进行地理平均,以两种定义分别记录边缘吞吐率。? 定义1)以CDF曲线(Throughputvs. SINR ) 5%的点为边缘吞吐率,此一般使用在连续覆盖下路测场景;? 定义2)以PL为120定义为小区边缘,此时的吞吐率为边缘吞吐率;此处只定义RSRP边缘覆盖的场景,假定此时的干扰接近白噪声,此种场景类似于单小区测试。(4)小区峰值吞吐率:小区峰值吞吐率测试时,用户均在近点,信道质量满足达到最高阶MCS,IBLER为0,采用UDP/TCP灌包;通过小区级RLC平均吞吐率观测。(5)小区平均吞吐率:小区平均吞吐率测试时,用户分布一般类似1:2:1分布(备注:用户分布根据运营商要求而不同),即近点1 UE、中点2UE、远点1UE,其中近点/中点/远点定义为RSRP-85dbm/-95dbm/-105dbm。采用UDP/TCP灌包,通过M2000跟踪的小区RLC吞吐率观测得到。2.1.2 各层开销分析从协议栈的不同层上进行定义,相应就体现了不同层的吞吐率,从高层到底层主要的有:应用层速率、IP层速率、PDCP层速率、RLC层速率、MAC层速率、物理层速率。高层速率和底层速率之间,主要差别在于头开销、以及重传的差异,比如说TCP层的重传数据不会体现在应用层吞吐率上,但是会体现在底层的如物理层吞吐率上。用户面的协议栈参考下图:图表 1-1 上行用户面协议栈上层的数据到了底层之后,都会进行一层封装,从而增加了头开销,而在本层增加的头开销到了更底层的时候就又体现为数据量,应该计算入该层的吞吐量中,其各层吞吐率中包含的开销可以参考下图:图表1-3 各层吞吐率示意图显然,头开销的比特数相对固定,头开销的比例和应用层的数据包大小相关的,应用层包字节越大,则头开销比例越小(暂不详细分析RLC层、MAC层都可能存在的分片和级联),另外,在LTE中,MAC层的传输块的大小是由MCS以及所分配的RB个数决定的,其变化的范围非常大,参考TS 36.213 Table 7.1.7.2.1-1,AMUMApplication package sizeXXTCP header size2020IP header size2020IP package SizeX+40X+40PDCP header size22 or 1RLC header size2 or more1 or 2 or moreMAC header size2 or 3 or more2 or 3 or moreL1 package sizeX+46 (X+47 or more)X+45 (X+47 or more)Overhead (1 - app/L1)= 1- X/(X+46)= 1- X/(X+45)图表1-4 各层吞吐率示意图以下表格给出了,当各个协议层的包都是一一对应的情况下的头开销估计,即一个RLC SDU对应一个RLC PDU,一个MAC SDU对应一个MAC PDU,另外PDCP/RLC/MAC的头部都为2个字节时的开销计算,可以看到当应用层采用最大字节1460的包时,协议栈的开销在3.05%。当然在峰值测试时,RLC层会做级联,多个RLC包映射为一个MAC包,开销有所降低;App package sizeIP package sizeProtocol OverheadEfficiencyL1 throughput6010043.40%56.60%10616020022.33%77.67%20636040011.33%88.67%4065606007.59%92.41%60696010004.57%95.43%1006146015003.05%96.95%15062.2 吞吐量计算2.2.1 峰值吞吐量计算方法吞吐量取决于MAC层调度选择的TBS,理论峰值吞吐量就是在一定条件下计算可以选择的最大TBS,TBS由RB数和MCS阶数查表得到,具体计算思路如下:【Step 1】计算每个子帧最大可用的RE数根据协议物理层时频资源分布,扣除每个子帧里PDCCH/PUCCH/PRACH、PBCH,SSS,PSS,CRS(对于BF还有DRS)等开销。这些开销中,PBCH,SSS,PSS是固定的;其它的开销要考虑具体的参数设置,比如PDCCH符号数,PUCCH/PRACH占用的RB个数,特殊子帧配比,CRS映射到2端口还是4端口等。说明:目前产品实现中,对于单UE BF峰值,在TM7下子帧0(TM8下子帧0/1/5/6)的中间6个RB不能使用,由于采用RBG的分配方式,中间6个RB占用了3个RBG,所以10M带宽时共9个RB不可用,20M带宽时12个RB不可用。【Step 2】计算每个子帧可携带比特(bit)数计算每个子帧可携带的比特数,可携带比特数=可用RE×调制系数(QPSK为2,16QAM为4,64QAM为6)。【Step 3】选择合适的TBS依据可用的RB数选择满足CR(码率)不超过0.93的最大的TBS,CR = (TBS+CRC)/可携带比特数;如果CR超过0.93,MCS就要降阶。根据协议,PHY层会把超过6144bits的TBS进行分块,给每块加上24bits的CRC,最后整个TBS还要加上一个TB CRC。【Step 4】PHY层吞吐量的计算计算出每个子帧选择的TBS后,根据帧配比和特殊子帧配比累加各个子帧的TBS+CRC,如果是双码字还要乘以2,从而计算出最终PHY层吞吐量。2.2.2 单UE理论峰值吞吐量(1)上行峰值吞吐量(以CFI=3,2T2R为例)上行峰值速率PUCCH RBCat3单用户峰值Cat5单用户峰值10M小区配比0414.386419.3576配比168.323211.4304配比284.04645.5712配比581.9082.641620M小区配比0628.849636.0536配比1819.062424.0024配比2168.439211.4312配比5144.38165.9256(2)下行峰值吞吐量特殊子帧配比7下行理论峰值(Mbps)UE能力Cat1Cat2Cat3Cat4Cat5带宽10M20M10M20M10M20M10M20M10M20M配比04.1184.11820.36520.36525.62939.16525.62952.17325.62952.173配比16.1786.17830.54730.54740.30759.57440.30782.32340.30782.323配比28.2378.23740.7340.7354.98679.98454.986112.47454.986112.474配比59.2669.26645.8245.8264.18991.01664.189131.61364.189131.613特殊子帧配比5下行理论峰值(Mbps)UE能力Cat1Cat2Cat3Cat4Cat5带宽10M20M10M20M10M20M10M20M10M20M配比02.0592.05910.18210.18214.67820.4114.67830.15014.67830.150配比14.1184.11820.36520.36529.35740.81929.35660.30129.35660.301配比26.1786.17830.54730.54744.03561.22944.03690.45144.03690.451配比58.2378.23740.7340.7358.71481.63858.714120.60258.714120.6022.2.3 小区理论峰值吞吐量(1)上行小区峰值吞吐量理论计算(以CFI= 3,2T2R为例):上行峰值速率PUCCH RBCat3小区峰值Cat5小区峰值10M小区配比0414.386419.9336配比169.16812.6904配比2124.25.6992配比581.9082.641620M小区配比0630.200836.1536配比11019.369624.1024配比2208.77211.7592配比5144.38165.9256如果要精确计算的话还需要考虑SRS和PRACH的开销,基带只能处理60256TBS的能力,由于TDD目前SRS都是配置在特殊子帧上,所以只需要考虑PRACH的影响。(2)下行小区峰值吞吐量计算下行峰值速率特殊子帧配比CFI小区理论峰值(mbps)10M小区配比010: 2: 2125.62配比110: 2: 2140.3配比210: 2: 2154.98配比510: 2: 2164.1820M小区配比010: 2: 2152.17配比110: 2: 2182.32配比210: 2: 21112.47配比510: 2: 21131.612.3 影响吞吐量的相关因素2.3.1 呼叫流程中与吞吐率有关的关键信令2.3.2 下行吞吐率基本影响因素3.2.2.1 下行调度基本过程UE在规定的上行CQI、RI反馈周期时,上报CQI、RI(仅复用模式需上报)、PMI(仅闭环时需上报)。且在下行有PDSCH时,反馈ACK/NACK。eNB侧根据实际资源情况和调度算法,给UE分配相应的上行资源,在PDCCH上下发DLGrant和PDSCH给UE。3.2.2.2 影响下行吞吐率的基本因素(1)系统带宽:系统的不同带宽决定了系统的总RB数;Channel bandwidth BWChannel[MHz]1.435101520Transmission bandwidth configuration NRB615255075100 (2)数据信道可用带宽:公共信道的开销进一步决定了用户可以实际使用的资源,其中下行主要包括PDCCH和系统消息;(3)UE能力限制:在计算单用户峰值时,在考虑用户可用带宽时,还需要考虑UE能力的限制,不同类型UE具备不同的上下行峰值速率具体参考TS36.306;UE CategoryMaximum number of DL-SCH TBsizes within a TTIMaximum number a DL-SCH TB sizes within a TTITotal number of soft channel bitsMaximum number of supported layers for spatial multiplexing in DLCategory 110296102962503681Category 2510245102412372482Category 31020487537612372482Category 41507527537618270722Category 530275215137636672004 ACsGAO(4)编码速率限制:传输块的编码速率不能超过0.93,这一点实际上限制了在某些场景下能够调度的最高MCS阶数,具体参考TS36.213;(5)信道条件信道条件主要包含RSRP,AVG SINR,信道相关性等参数,这些都会对实际的信号解调性能造成影响。如果RSRP过低,则可使用的有用信号的越低;如果AVG SINR过低,则干扰信号强度较有用信号越大;而信道相关性会对RANK值计算造成影响:一般MIMO模式要求信道相关性低,而BF模式则要求信道相关性高,这些都将对解调性能造成较大影响。2.3.3 上行吞吐率基本影响因素3.2.3.1 上行调度基本过程在初始接入时,UE在PUCCH发送SR(调度请求),用来请求少量数据的上行资源调度。eNB侧根据实际资源情况和调度算法,给UE分配相应的上行资源,在PDCCH上下发UL Grant通知UE;在已有上行资源的情况下,UE在PUSCH发送BSR(缓冲区状态报告)进行上行资源调度请求;eNB侧在PDCCH上下发UL Grant通知UE。3.2.3.2 影响上行吞吐率的基本因素(1)系统带宽:系统的不同带宽决定了系统的总RB数,TS 36.104;Channel bandwidth BWChannel[MHz]1.435101520Transmission bandwidth configuration NRB615255075100(2)数据信道可用带宽:公共信道的开销进一步决定了用户可以实际使用的资源,其中下行主要包括PDCCH和系统消息,上行主要包括PUCCH、SRS、PRACH;(3)UE能力限制:在计算单用户峰值时,在考虑用户可用带宽时,还需要考虑UE能力的限制,不同类型UE具备不同的上下行峰值速率,且只有Cat 5终端才支持上行64QAM,具体参考TS36.306;UE CategoryMaximum number of bits of an UL-SCH transport block transmitted within a TTISupport for 64QAM in ULCategory 15160NoCategory 225456NoCategory 351024NoCategory 451024NoCategory 575376Yes(4)上行单用户RB数分配限制:在计算单用户的上行吞吐率时,还需要考虑单用户的分配的RB个数必须可以分解为1、2、3、5相乘,参考TS 36.211; represents the bandwidth of the PUSCH in termsof resource blocks, and shall fulfil,where
is a set ofnon-negative integers.(5)信道条件信道条件主要包含RSRP,AVG SINR,信道相关性等参数,这些都会对实际的信号解调性能造成影响。如果RSRP过低,则可使用的有用信号的越低;如果AVG SINR过低,则干扰信号强度较有用信号越大;而信道相关性会对RANK值计算造成影响:一般MIMO模式要求信道相关性低,而BF模式则要求信道相关性高,这些都将对解调性能造成较大影响。2.4 工具简介(1)Probe:可以统计空口传输各层的速率,如PHY、MAC、RLC等。其中PHY层统计的是UE侧PHY层的流量,包含了MAC头、RLC头等,并且还包含了MAC层重传包;MAC层统计的MAC层流量,但不包含MAC层重传;RLC层统计的是RLC层流量,包含RLC和PDCP头以及RLC重传包;(2)Netmeter/Dumeter:Dumeter:统计了以太网MAC层的流量,但只包含MAC头的14Byte和净荷,不包含CRC校验;Netmeter:上行统计IP层的流量,包含了IP头;下行统计网卡端口的流量,包含了ETH头;(3)TTI跟踪解释工具myLDT(研发内部工具):用来分析TTI跟踪数据。可观察每个TTI的调度情况和功控算法等相关信息,用于分析MAC吞吐率问题。3 基本分析方法3.1 下行吞吐量基本分析方法下行吞吐率问题,一般分析步骤如下:上述流程图中,基本观察、判断问题手段如下:(1)统计UE侧SINR vs THP:定点统计AVG SINR和吞吐率平均值,移动SINR以1dB为区间画出AVG SINR vs MAC THP的曲线,和机关各种信道的基线相比,是否处于中间值状态;(2)判断用户的RB数和DL Grant是否调度充足,如果不充足,首先判断上层数据源是否充足,可采用MML命令DSP ETHPORT查看:i、对于单用户来说,可以通过M2000信令跟踪管理-小区性能监测-空口DCI状态监控当前调度的DLGrant次数,该值取决于TDD上下行配比,配比1时满调度为600次/s。其中DCI0是UL Grant,SIB消息通过DCI1C/DCI1A下发,DCI1/1A(TM2)/DCI2(TM4)/DCI2A(TM3)/DCI1B(TM6)分别对应不同的MIMO模式下发:我司UE可通过Probe查看用户的DL GrantCount。可以通过M2000信令跟踪管理-小区性能监测-RB使用情况监控当前的RB利用率,查看下行分集调度分配的RB数,是否接近于下行带宽的总RB数*DCI个数/s。
我司UE可通过Probe查看用户自己的RB分配和DL Grant分配情况。ii、对于多用户来说,CHR可以跟踪到在一段时间内小区内QCI分布情况,以及该用户的QCI等级,可以计算得到该用户在某段时间内理论上被调度的概率(调度次数*RB总数)。如果该用户调度次数*RB总数小于理论10%,认为异常,需要定位。eNB侧观察小区分配RB数方法:通过M2000信令跟踪管理-小区性能监测-RB使用情况监控当前的RB利用率,下行分集调度分配的RB数+下行频选调度分配的RB数+下行HARQ重传分配的RB数之和,是否接近于每个TTI该下行带宽所能支持的RB数。如果RB利用率不足98%,则认为异常,需要定位。(3)如果DL Grant和RB数都是调度充足的场景下,判断IBLER是否收敛到目标值。目前下行的IBLER目标值一般为10%,即5%~15%即认为IBLER收敛。可通过M2000信令跟踪管理-用户性能监测-误码率监测观察。我司UE可通过Probe查看用户的IBLER。注意:M2000上的用户性能监测需要输入UEID-MME和UEID-TMSI才能跟踪。如下图:(4)如果IBLER收敛,可判断是否使用了双码字,可通过M2000信令跟踪管理-用户性能监测-信道质量查看UE上报的Rank值和调度的CQI。我司UE可通过Probe查看用户的Rank Indicator和DL MCS。(5)上述1~4步检查结果都OK的话,需要进行深入定位,深入定位需要采集的数据如下:i. M2000信息采集-IFTS跟踪-L2性能算法&L1上行链路跟踪:L2-TTI主要关注字段:序号字段名称字段意义输出粒度输出方式1Wideband CQI Original 0码字0的全带原始4bitCQI用户级TTI2Wideband CQI Original 1码字1的全带原始4bit CQI用户级TTI3Wideband CQI Adjusted 0码字0的全带调整后CQI值,用作MCS选择用户级TTI4Wideband CQI Adjusted 1码字1的全带调整后CQI值,用作MCS选择用户级TTI5RANKUE上报的Rank用户级TTI6PMIUE上报的PMI用户级TTI7MIMO ModeMIMO模式用户级TTI8UL Channel Correlation接收信道相关性用户级TTI9UE CategoryUE能力用户级TTI10DRX Sleep Flag是否进入GAP指示用户级TTI11Estimated RB Number预估RB数用户级TTI12Allocated RB Number实际分配的RB数用户级TTI13CFIPDCCH符号数用户级TTI14CCE Number聚集级别用户级TTI15Schedule Strategy调度方式(非频选/频选)用户级TTI16Edge User Flag用户属性(中心/边缘)用户级TTI17Cell Power Restrict Flag小区最大发射功率是否耗尽用户级TTIL1-TTI主要关注字段:序号字段名称字段意义输出粒度输出方式1CQI_LenPUCCH CQI比特长度用户级TTI2CQI_DataPUCCH CQI解析内容用户级TTI3Dmrs_SinrDMRS信干噪比用户级TTI4Cqi_Len随路CQI比特长度用户级TTI5Cqi_Word1随路CQI解析内容用户级TTI6RI_Flg是否有RI指示用户级TTI7RI_DataRI解析内容用户级TTI8ACK_SzACK比特数用户级TTI9ACK_DataACK解析内容用户级TTI10CQI_LenPUCCH CQI比特长度用户级TTIii.我司UE,需要记录Probe,主要关注字段如下,蓝色部分基本定位需要,橙色部分深入定位需要(部分路测终端,有些字段不上报):MAC THP DL(Mbps)AVG SINR(dB)RANK1 SINR(dB)RANK2 SINR1(dB) RANK2 SINR2(dB)SFBC CountOL-MCW CountCL-MCW CountCL-Rank1 CountDL GrantDL Code0RBRxChCorFactorTxChCorFactorCODE0 IBLERCODE1 IBLERPMI0 CountPMI1 CountPMI2 CountPMI3 CountDL WideBand CQIDL SubBand Sub0DL SubBand Sub1DL SubBand Sub2DL SubBand Sub3DL SubBand Sub4DL SubBand Sub5DL SubBand Sub6DL SubBand Sub7DL SubBand Sub8DL SubBand Sub9DL SubBand Sub10DL SubBand Sub11DL SubBand Sub12Serving Cell PCIServing Cell RSRPNeighbor Cell PCINeighbor Cell RSRP3.2 上行吞吐量基本分析方法吞吐率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如何隔离传输、PC侧TCP协议、UE能力、开户限制、数据源不足、公共资源开销等。(1)S1传输、UE、UE侧PC的问题排查参考《LTE TDD性能问题定位和优化指导书-TCP数传篇》。(2)是否UE能力限制:u
观察INITIALCONTEXT SETUP REQUEST/ UECapabilityInformation消息中,UE Radio Capability IE-&UE-CapabilityRAT-ContainerList -& UE-EUTRA-CapabilityUE-EUTRA-Capability::= SEQUENCE { accessStratumRelease AccessStratumRelease, ue-Category INTEGER (1..5), pdcp-Parameters PDCP-Parameters, phyLayerParameters PhyLayerParameters, rf-Parameters RF-Parameters, measParameters MeasParameters, featureGroupIndicators BITSTRING (SIZE (32)) OPTIONAL, interRAT-Parameters SEQUENCE{ utraFDD IRAT-ParametersUTRA-FDD OPTIONAL, utraTDD128 IRAT-ParametersUTRA-TDD128 OPTIONAL, utraTDD384 IRAT-ParametersUTRA-TDD384 OPTIONAL, utraTDD768 IRAT-ParametersUTRA-TDD768 OPTIONAL, geran IRAT-ParametersGERAN OPTIONAL, cdma2000-HRPD IRAT-ParametersCDMA2000-HRPD OPTIONAL, cdma2000-1xRTT IRAT-ParametersCDMA2000-1XRTT OPTIONAL }, nonCriticalExtension SEQUENCE {} OPTIONAL}(3)是否QoS/开户设置限制:u 观察核心网指配的QoS速率,如果偏低,则检查核心网开户信息是否异常;通过E-RAB SETUP REQUEST/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消息查看:对于Non GBR业务:UE 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或者对于GBR业务: E-RAB Maximum Bit Rate DownlinkMBit Rate 9.2.1.19Desc.: This IE indicates the maximum downlink E-RAB Bit Rate (i.e. from the EPC to E-UTRAN) for this bearer.E-RAB Maximum Bit Rate UplinkMBit Rate 9.2.1.19Desc.: This IE indicates the maximum uplink E-RAB Bit Rate (i.e. from the E-UTRAN to the EPC) for this bearer.(4)数据源是否充足:从TTI跟踪数据中观察ulBSR的大小,不能存在BSR明显较小的情况。IndexBuffer Size (BS) value [bytes]IndexBuffer Size (BS) value [bytes]0BS = 0321132 & BS &= 132610 & BS &= 10331326 & BS &= 1552210 & BS &= 12341552 & BS &= 1817312 & BS &= 14351817 & BS &= 2127414 & BS &= 17362127 & BS &= 2490517 & BS &= 19372490 & BS &= 2915619 & BS &= 22382915 & BS &= 3413722 & BS &= 26393413 & BS &= 3995826 & BS &= 31403995 & BS &= 4677931 & BS &= 36414677 & BS &= 54761036 & BS &= 42425476 & BS &= 64111142 & BS &= 49436411 & BS &= 75051249 & BS &= 57447505 & BS &= 87871357 & BS &= 67458787 & BS &= 102871467 & BS &= 784610287 & BS &= 120431578 & BS &= 914712043 & BS &= 140991691 & BS &= 1074814099 & BS &= 1650717107 & BS &= 1254916507 & BS &= 1932518125 & BS &= 1465019325 & BS &= 2262419146 & BS &= 1715122624 & BS &= 2648720171 & BS &= 2005226487 & BS &= 3100921200 & BS &= 2345331009 & BS &= 3630422234 & BS &= 2745436304 & BS &= 4250223274 & BS &= 3215542502 & BS &= 4975924321 & BS &= 3765649759 & BS &= 5825525376 & BS &= 4405758255 & BS &= 6820126440 & BS &= 5155868201 & BS &= 7984627515 & BS &= 6035979846 & BS &= 9347928603 & BS &= 7066093479 & BS &= 10943929706 & BS &= 82661109439 & BS &= 12812530826 & BS &= 96762128125 & BS &= 15000031967 & BS &=113263BS & 150000(5)是否公共信道资源占用过大:公共信道的开销进一步决定了用户可以实际使用的资源,其中下行主要包括PDCCH和系统消息,上行主要包括PUCCH、SRS、PRACH。在比拼场景下,需要设置关闭PUCCH,PRACH在特殊子帧发送。
微信热点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笔记本显卡脱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