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米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道路”

tcl平板电视
微信扫一扫
广告联系:010- | 010-
手机版:官方微博: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塞北江南”小米香
在有“塞北江南”之称的山西省广灵县,近年来,依托小米生产的优势资源,实施品牌战略,小米生产走上了特色产业化发展道路,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1961年改进培育出的新品种“东方亮”,更是米中佳品。这种小米,颗粒光洁,色泽金黄,营养丰富。2016年广灵小米种植面积在4万亩左右,年产量有望达6000吨。图为9月24日,广灵县一家农业企业的工人在车间内分装小米。新华社记者
“塞北江南”小米香
在有“塞北江南”之称的山西省广灵县,近年来,依托小米生产的优势资源,实施品牌战略,小米生产走上了特色产业化发展道路,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图为9月24日,广灵县一家农业企业的工人在车间内分装小米。
在有“塞北江南”之称的山西省广灵县,近年来,依托小米生产的优势资源,实施品牌战略,小米生产走上了特色产业化发展道路,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1961年改进培育出的新品种“东方亮”,更是米中佳品。这种小米,颗粒光洁,色泽金黄,营养丰富。2016年广灵小米种植面积在4万亩左右,年产量有望达6000吨。图为9月24日,广灵县一家农业企业的工人在车间内分装小米。新华社记者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对文章打分
雷军详解小米特色的道路:开放资源 转移能量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945055',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649316',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阅读 (24989) 评论 (12)
阅读 (20454) 评论 (2)
阅读 (18875) 评论 (8)
阅读 (34834) 评论 (13)
阅读 (33707) 评论 (3)
阅读 (31831) 评论 (11)
Advertisment ad adsense googles股票/基金&
雷军详解“小米特色的道路”:开放资源、转移能量
作者:侯继勇
  本报记者 侯继勇 北京报道
  在硬件扩张的道路上,小米将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径?12月17日,思虑权衡之后这样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既不是苹果的封闭道路,也不是IBM的绝对开放道路,而是中间道路,算是小米特色的道路,一种可管可控的模式。
  经过七年的发展(从苹果发布iPhone算起),手机已经从颠覆式创新走向微创新阶段,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产品,或者说,手机行业已过风口期。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一直以来的思维是“找风口、做爆款”,在硬件产业里的扩张,雷军是在寻找新的风口。
  近期关于小米最热闹的两个话题有两个,一是小米战略投资美的,格力董事长发飙,二是小米在遭遇的专利纠纷。对于前者,雷军说,小米在打造一个硬件圈层,投资美的是打造硬件圈层的一小步;对于后者,雷军说,专利纠纷是小米的成人礼,小米从创立那一刻就知道必须迈过这个门槛,现在已经到了这个时刻。
  圈层式拓展
  有时候去深圳,雷军会去逛逛华强北。就在今年,雷军在华强北发现了很多的配件,都是一些不知名公司生产的。雷军认,吸引这么多社会化资源参加,这就是生态链的威力。
  小米提供的数据显示,红米今年销量约3000万只,米3、米4加起来也是这个数目。今年预计小米出货量超过6000万只。做到这个量,小米用了四年时间,这算一个奇迹。
  在硬件的道路上,小米是不是要做所有事情?此前市场对小米的评价是:小米每进入一个行业就会毁一个行业。原因是行业原来的玩家做不到小米的性价比,只能死去。所谓谈小米而色变。
  雷军的回答是小米不会进入所有行业,小米有自己的边界,这个边界就是三大核心品类:智能手机、电视与盒子、路由器。为什么选择它们?雷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未来重度的硬件互联网入口有五个,分别是PC、手机、电视、汽车、路由器,盒子则是电视的关键配件,平板算是PC与手机的中间产品。
  五大重度硬件互联网入口,小米已经进入了三个。未来小米会不会进入PC、汽车?雷军目前的回答是:“小米不会进入汽车,房地产领域。”而PC产业格局已定,产品型态成熟,行业颠覆的机会暂时没有。
  手机、电视、路由器,这三大产品构成了小米生态圈的核心圈层。至于美的等,不过是小米生态圈层中的第二个圈层,即硬件产业链,此前已经有了小米电源、华米手环、智米空气净化器、小米摄像头、智能血压仪等。
  软银创始人最近在一次论坛中表示:未来平均每个人身上的智能硬件将超过1000个,包括纽扣。以圈层设计,解决品类丰富性的问题,雷军自己考虑:以绝对封闭的方式进行,投入大、风验大,不像核心圈层的产品,市场巨大,可容纳众多玩家。以圈层的方式进入这些行业,风险将被众多伙伴共享,当然也是利益共享。
  “这些行业的创业者应该高兴,因为创业机会来了。”雷军说。
  小米模式赋能
  雷军所谓的机会,其实就是以圈层模式为传统硬件产业赋能,让这些行业重新火爆。
  何谓赋能?而小米相关负责人则这样解释,首先是产品理念和商业模式价值观; 第二是品牌背书;第三是至关重要的供应链资源支持;第四是强力电商渠道和物流售后客服支援。
  雷军解释说: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无论面对代工商,还是部件供应商都没有谈判能力。小米最初创业的时候,到台湾去找代工厂,没人知道小米是什么公司,也很少有人了解雷军,没有愿意接小米的单。大家认为小米是家小公司,卖不了多少,开模、、建生产线的成本都赚不回来。
  好不容易结识了英华达(全球前五大代工厂之一)南京公司总经理张峰,张峰是大陆人,对雷军有所耳闻,最终接了小米的第一批订单。雷军至今都心怀感激,他说:张峰是小米的贵人。后来张峰出来创业做电源,雷军一定要投,这家公司就是生产小米电源的紫米。
  雷军说,硬件智能化将带来一大批创业浪潮,由于品类众多,这批机会将十倍于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小米更愿意成为站在这些创业背后的人。
  通过小米,这些公司可以获得下面这些能力,一是与供应链谈判的能力,小米可以代表平台所有的硬件厂商去议价;二是销售渠道,通过小米网,他们不需要像凡客,小米创业期一样,自建物流;三是与更多硬件相互联接;四是MIUI平台的软件、应用、服务。
  雷军说,中国制造业很像日本、早期,囿于低价、低品质的怪圈,不仅赚的钱少,还承受着反倾销等国际贸易争端。但中国企业现在处在一个好的时代,这个时代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硬件智能化浪潮,二是电子商务。中国人依托这两个要素,认真做产品,就可以实现升级换代。
  雷军的理想是,通过小米赋能,圈层上的厂商最终实现一点:极优性价比的产品。雷军认为,这是小米特色的道路,也是中国制造业特色的道路。
  小米的秘密
  有一次雷军与(软件CEO)、(猎豹移动CEO)、(多玩创始人,CEO)等去出差。在傅盛的鼓动下,雷军也去逛了逛Costco。东西太便宜了,大家都买了很多,最后开始买箱子。
  雷军很好奇,美国人为什么能把东西卖得这么便宜,特别是与中国比。比如新秀丽,美国一个150美元的箱子,在中国竟然能卖到8000元,甚至9000元。雷军的总结是,关键原因是效率的提升。
  效率如何提升的?在Costco之前,沃尔玛做了两点,一是天天平价,就是把自己的商品卖得比所有竞争对手低;二是改造城乡结合部的旧厂房,极大降低了店面成本。与美国传统商超相比,或者零售店相比,沃尔玛的模式极大提升了效率。Costco基本完全复制了沃尔玛的做法,但比沃尔玛更进了一步。
  据雷军了解,Costco历史上还从来没有毛利率高过14%的产品,而沃尔玛的毛利率在22%左右。目前,亚马逊的毛利率同样在22%上下,中国的京东也接近20%。正是沃尔玛,Costco的存在,才使亚马逊、EBAY这样的电商业态,远没有达到中国的淘宝、、京东的体量。事实上,仅阿里巴巴集团,就超过了整个美国电商行业的交易量(GMV)。
  商业效率的低下,是中国人花大钱也不能享受高品质生活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中国制造做产品的模式:长期陷于低价格、低品质的双低模式。如何突破困局,提高产品质量?是雷军创立小米想到的问题。
  在产品质量方面,给雷军启发最大的是(,)。雷军掐着指头算:同仁堂已经是一家存在了340余年的企业。如何做到的?雷军在同仁堂的店训中找到了答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雷军认为,这是同仁堂一直以来恪守的店训,也是数百年不倒的秘密。
  小米手机创立的初衷,是要生产一款雷军自己觉得体验不错的手机。雷军的做法是:为小米选择最顶级的硬件,不计开发成本。雷军说:小米与苹果、三星相比,产品确实还有不如,但小米只是一家成立仅四年的企业,小米要用一百年,甚至更长的时候实现高品质。
  雷军希望通过小米赋能的模式,成为中国制造业脱胎换骨的路径。除核心圈层外,在每一个圈层上,小米都会开放自己的资源,实现能量转移。
(责任编辑:HN026)
12/18 06:1612/18 04:4612/17 09:5912/17 07:3612/17 07:3212/17 04:5512/17 03:3012/16 09:33
科技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 雷军:小米走多元化道路,但避免成为大公司
雷军:小米走多元化道路,但避免成为大公司
日 10:20:51来源:作者:李如心
关键词:雷军,小米,多元化
【编者按】自小米成立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也带来了好奇的目光。外界对小米过去、现在和未来,充满了各种揣测,乃至误解。因此,就有了这次闭门交流。小米走多元化道路,但避免成为大公司。
  近日,六位互联网专家走进了小米,是小米过去六年的历史上第一次与外部专家交流。说,自创办小米至今,他一直在做一项“极限测试”,砍掉营销费用,不见专家,少说多做,依靠强大的产品力来说服大家。自小米成立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也带来了好奇的目光。外界对小米过去、现在和未来,充满了各种揣测,乃至误解。因此,就有了这次闭门交流。小米走多元化道路,但避免成为大公司。以下是这次闭门交流的详细内容。
  我的梦想,有点夸张
  2007年金山上市以后我就算退出江湖了,每天睡觉睡到自然醒,从来不约第三天的事情,凡事只约今天和明天,因为太累。这样待了三四年,直到40岁进入不惑之年,突然有一天我觉得人不能这样过一辈子,还得有点儿追求和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我的梦想有点儿夸张,就是想改变中国产品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让老百姓用上优质的产品。在我眼里,国内的产品总体来说外观很差、质量很差、价格超贵。可美国人比我们的工资高六倍,所有的东西都只有我们一半的价钱,而且品质又好又安全。
  2010年的时候,正好我财务自由了,很多想法能够做了,我在这个大背景下来做小米。我做过互联网后回过头来看,我认为互联网+应用在传统产业,最核心的是两点:一是用户体验,二是用信息技术提升效率。
  效率是一个大问题。可能很多人要说这跟效率有什么关系,我们做高端就行了嘛,其实这背后都是效率。
  拿衬衣来说,任何百货商场的衬衣好像低于400的没有吧?我对衬衣行业还算了解,最好的衬衣制造成本125块,差的是15块钱,差的地方就是袖子短一点、下面短一点,一拉就一定会掉出来。
  为什么大家有125的不干要干到15呢?因为他拿到商店里面都是卖400块钱,125的衬衣只挣三倍,算上渠道和销售成本是不够的。但衬衣的定倍率都是以10倍计算的,就只能倒逼他去干40几块钱的衬衣。
  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说是商业道德,我觉得从道德上指责是没有用的,我们先要分析它商业背后最本质的是什么。我发现其实是效率的问题,而我干了这么多年的互联网,就在想怎么改善这个情况。
  美国零售业,拼的就是效率
  65年前美国的商店零售毛利都是45%,跟我们现在差不多。一瓶水进商店基本上要翻一倍才能挣钱,加少了肯定亏。信息技术没开始的时候,美国也是这样的,物业贵、人工也贵,进商店不翻一倍都无法维持,所以不贵不行。
  后来就有了我们熟悉的沃尔玛,提了一个口号叫“天天低价”。也就是今天网络上批评小米的,觉得很Low。沃尔玛的低价是倒逼机制,它不挣45%,挣22.5%,挣一半的毛利。怎么做到的呢,它有三个重大创新:
  创新一,商店不开在市中心。零售业的铁律叫位置第一,但它只要东西好、便宜,那就开到郊区去。
  创新二,它直接用仓库改建。
  创新三,引进大量的IT技术。这一套下来,八十年代初期沃尔玛就世界第一了。其实背后没有任何诀窍,如果把它归纳下来就是效率致胜。
  但25年前又一帮“疯子”出现了,说沃尔玛的效率还是不够高。他们说去郊区沃尔玛那里有100万种东西,进去转得晕头转向,不知道该买什么,其实没效率。能不能面向中产阶级,让中产阶级一半的钱花在我们这里?他想的是只面向中产阶级,太有钱的和太穷的都不是他们的客户,这跟我们的互联网理论是一样的,就是精准客户定位,定位以后服务这个人群提高效率。
  这个公司就是Costco,创办时公司就说,我们这家超市任何东西只能赚1%,最高不能超过14%,如果要是14%需要CEO和董事会批准。而这25年来,从来没批准过。这跟商学院里面讲的东西完全是相反的。商学院认为毛利率越高越好,其实毛利越高就是跟用户为敌,而Costco平均毛利率才6.5%。这是一个真正互联网精神的企业,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互联网,其实Costco早就做到了。
  Costco,凭啥赚美国中产阶级口袋里一半的钱
  消费者对Costco有多疯狂呢?
  我在金山当高管去美国出差,一下飞机张洪江博士就租了辆车直奔Costco。完了回来吹了半天,经他一煽乎,除了我所有9个高管都去了。结果晚上回来大家说东西太好了,我就问怎么个好。其实就一件事,便宜。所有的东西都比国内便宜,只有十分之一,一堆东西在北京得人民币9000多,Costco只要900块钱。
  所以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去Costco了,站了15分钟我说我懂了,正好跟我想的东西一模一样!
  我觉得本质上跟我当年做卓越的模式是一样的。其实就这么几条:
  第一,精选商品,只卖4000个SKU。你要知道沃尔玛至少几十万种,Costco精选到什么程度呢?他的合伙人说,我卖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我自己选的,家里用过的,我觉得好我才卖。比如说电视就两种,但是质量和体验都很好。因为卖的品种少,就跟上游厂商拼命压单价,加6%直接到最终店面,恨不得比人家批发价还便宜很多。
  第二,要有惊喜。就是每10件东西要有一件让你觉得很惊讶:还有这么好的东西!这样大家就全部变成了Costco的Fans。我在现场调查我们公司的海归,有人说我这一辈子只在Costco买东西,Costco没有才去别的店。它6.5%的毛利润本来是不挣钱的,但美国有一个非常好的小费文化,他说大家给小费,也就是会员收入。现在每年它的会员收入是20亿美金,因此财报毛利率是11%。
  第三,互联网金融。号召它的用户用Costco的信用卡,它能分一两个点,利润实际主要就来自于会员费和信用卡。
  第四,服务员很少。节省人力成本,零售价比批发还要便宜。
  Costco这个模式难在什么地方?因为它不挣钱,所以也融不到钱。在某次金融危机的时候其实已经快关门了,公司卖给一个VC了,今天创始人在公司是没有任何股权的。但是这个创始人还在公司管理,他的梦想就是做成一个伟大的公司,他根本不在乎公司是不是自己的。他用了15年的时间才让美国人民相信Costco,因为大家都觉得无奸不商嘛,你肯定蒙我了。进了Costco,不用挑、不用看价钱,只要闭上眼睛买,这是一种“信仰”。
  小米要干的,其实也一样。第一,把东西做好。第二,提高效率,很低的毛利率。这就是我办小米最大的动力,就是把东西做好。
  不讲理论,像鲶鱼一样去搅动
  我这个人有点儿轴,今天这个会我本来说算了,不见大家,等15年以后要用钢铁一般坚硬的事实,说明我们真的干了件与众不同的事情。我说我对中国社会的贡献,可能等我死了能够印上墓志铭,我改变了中国,至少改变了中国制造业,这就是我的人生理想。我今天也不想见什么人,就是认认真真把东西做好,我相信时间能证明一切。
  首先我们是做了手机,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始了。小米4年半前进入手机市场,1年半时间成为中国第一。目前来看,小米最大的贡献是推动了整个手机行业的进步,手机越做越好,而且整体价钱越来越低,迅速提高了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
  再比如插线板,市场卖得最好的,拆开看又是堆线又是什么,都是三十年前的工艺,连包装都是搞个塑料袋,搞不懂匠心在什么地方。你再看看小米做的插线板,你们看过一个插线板是这样包装的吗?我送给别人,刚开始大家说这是不是苹果手表,因为包装太精美了。打开来,带三个高速的USB口,49块钱,为做这个做了一年半的时间。
  我们非常认真,真的是当艺术品在做,通过做出成绩来推动行业的进步。我们进入了很多行业,也招来了骂声,对此,我跟内部同事说,被骂说明我们的产品做得还不够好,如果真打得别人不行了,别人骂都骂不动了,我就是希望把产品做到极致。
  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推动中国制造业进步
  我们的理想就是让每个中国人能够享受到科技的乐趣,用很便宜的钱享受最新的技术和创意,甚至让全世界的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这只是我们要表达的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我们要代表中国制造的进步。怎么做呢?就是进入100个行业。你们看到的是产品,其实小米做的不是产品,做的是科技界的艺术品。
  我们过去5年干了电商小米网,未来5年我们要干小米之家。像无印良品一样,店里只有50到100件商品,靠50到100个商品征服消费者。我们其实是极度专注的,空气净化器干了两年只有两个型号,第一个型号已经不卖了,净水器也只做了一个,电风扇也是,所以我们店只要50到100个商品,250平米。
  大家一定要理解,我们的真实商业模式是科技业的无印良品。我们做零售品牌,大家想想无印良品有多少东西,它也做冰箱、也做洗衣机、行李箱什么的。商业模式我们就是做品牌产品再带零售,是一个垂直一体化的模式。所以在这个零售平台上,我们需要50到100种商品来拉客流量,如果只卖手机客流量不足,客流量不足要导致我们跟传统厂商一样,1000块钱的东西卖三五千块钱,成本很高,这不是中国的未来。这就回到我之前说的,中国的未来是高效率的革命。
  小米要避免成为大公司
  关于小米的模式我还要讲一点,现在是8500人,然后我们持股和参股的公司,总共投了220家,这是一个庞大的生态。
  我们这背后还有实业加上金融的双轮驱动,我们用投资的方法避免了小米成为一个大公司,我们的生态链产品是怎么做的呢?比如我想做插线板,我就在全世界范围内找最牛的人,说服你来创业,我投资占小股,你占大股,你的产品达到了小米要求,然后我帮你进入我小米渠道。
  我讲到这儿可能不足以说服大家我们下了多大工夫,我们这种方法投资了55家公司,换在大公司其实就是55个部门,这55家公司只有170人在管理,就是几乎从idea到结构、软件、硬件全程,是一个巨大的孵化器。如果我要搞五六十个部门,就会累死人,我得把他们全部变成老板,所以小米是一支舰队。
  像现在做得比较大的,小米手环的华米非常大了,世界第二的智能穿戴设备商,做平衡车的纳恩博世界第一了,紫米做充电宝也是世界第一的规模,都是在两三年的时间里面成了巨大的规模。
  采用这个模式是因为我不想变成大公司,大公司效率低下,让他们全部变成老板,直接参与市场竞争,我们掏钱出主意,我们帮忙干。首先你成功,接着是我们小米的成功。而且进入100个行业、激活100个行业。
  这55家公司我们叫做智能硬件生态链,还有很多是各种各样的服务的。比如说各位用的今日头条我们参股,比如说视频类前三大优酷、爱奇艺我们都是股东,包括各位用的迅雷我们也是股东。
  这个时间段是我们的一个谷底,今年我们有三个月供应链极度缺货,负面报道也很多,但我认为反弹马上就全面开始了。无论是产品销量,还是业务规模,还是商业模式的完善,包括小米过去两年积累的各种技术陆续发布,在未来的半年到一年里面,会展现一个全新的小米。
  我上次见到冯小刚,他说小米你不用介绍,我们家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小米。当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小米的时候,大家对小米的理解可能就和现在不一样了。
  我整体的目标就是小米要把产品做到极致,当用户家里能武装的都用小米武装了,就知道我们有多强大了,这对小米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新的开始。
已有 12 人点赞
免责声明: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天新品网无关。本站对文章以及其中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9。
你关注过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