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电子相册for mac里面,回忆中史诗背景音乐,for the kingdom为什么查不到呢?

IGN Free Game of the Month: Kingdom Rush Frontiers - IGN
You've Come This Far...
December Free Game of the Month
IGN has partnered with Ironhide Games to give gamers
for iPhone, iPod touch and iPad free-of-charge! All copies of fantastic tower defense game are available on a first-come, first-serve basis, so be sure to visit grab your free copy ASAP:
iPhone & iPod touch:
Kingdom Rush Frontiers isn't just one of the best tower defense games on the App Store - it's one of the best tower defense games, period. It's polished, challenging, and jam-packed with content. Each stage is playable in multiple modes and across multiple difficulties, ensuring that both tower defense veterans and newbies can have fun. There's nothing more satisfying than figuring out an especially tricky tower combination to take down a challenging boss. This promotion is open in 44 total countries (full list below). No IGN registration or IGN Prime account is required.
Every month, the IGN Free Game of the Month provides gamers an opportunity to grab a complimentary copy of an App Store game hand-picked by IGN’s editorial experts. The codes are available on a first-come, first-served basis to any gamer in the following 44 countries: United States, Algeria, Armenia, Australia, Austria, Bahrain, Belarus, Belgium, Canada, Chad, Denmark, Egypt, Finland, France, Germany, Hong Kong, Indonesia, Ireland, Italy, Jordan, Kazakhstan, Kuwait, Lebanon, Luxembourg, Malaysia, Netherlands, New Zealand, Norway, Oman, Philippines, Portugal, Qatar, Russia, Saudi Arabia, Singapore, Spain, Sweden, Switzerland, Taiwan, Thailand, Tunisia, Ukraine, United Kingdom, Vietnam Get your copy of Kingdom Rush Frontiers now!
iPhone & iPod touch:
And remember, for the complete scoop on all the hottest mobile games, be sure to subscribe to , or sign up for the once-daily App Store Update email:
IN THIS ARTICLE
Kingdom Rush Frontiers
Get ready for an epic journey to defend your kingdom against hordes of orcs, trolls, evil wizards and other nasty fiends using a vast arsenal of towers and spells at your command!
IGN Recommends{"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title":"印象笔记:大象永远不会忘记事情","author":"xdst","content":"1.情怀日,面对演讲台下熙熙攘攘的黄色面孔,Phil Libin不会想到,3年后,他将恢恢卸任CEO而让位于Chris O'Neill。这一天,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周边天空很蓝,云朵很白,五颜六色的旗帜飘动。Phil宣布“印象笔记”将在中国落地生根。这只绿色的折耳朵大象在中国启用了新的域名“yinxiang”,虽然和Evernote international师出同门,却各自拥有独立的账户系统,服务器分别位于中国和美国。印象笔记归类为多功能笔记类应用,Phil Libin的野心远不止此。用户处理数据的普遍习惯可分为4层:书写收集资料或信息发掘演示Phil Libin想要解决的目标是演示和分享。据他所说,大众化的演示工具PPT偏向宣传和销售,在他的理念里,演示应该是分享和信息汇集。可惜Phil只是一个优秀的先创,却不能成为优秀的运营家。印象笔记(中国)在他的带领下,没能找到很好的创收方式,印象笔记也一度被传为即将倒闭的独角兽。他只能匆匆离场。2.设计印象笔记的icon是只绿色的折耳朵大象, 在美国谚语中有这样一句话“An elephant never forgets”。印象笔记希望借助古老的谚语的祝愿充当用户的第二大脑,既能作为生产力工具也可以成为日常记忆库。折耳朵的设计恰如折叠的文档,隐喻着自己的功能。很多年后的Phil Libin再听到印象笔记,也一定充满自豪,Phil曾说过,他离不开的工具首推Evernote。虽说有自卖自夸的嫌疑,但它的确是不可或缺的。当然还有很多更基础的工具:Google、Wikipedia、GPS、火和轮子。这些才是人脑真正神器之处,一旦掌握了某项真正底层技术或工具,大脑都会重新刷新自己对世界的认知。 想想看,某个时刻你还不懂什么是锤子,之后突然你明白了,眼前的世界瞬间都变了。再看这个世界时,你会明白“哦我有锤子”。同样的,还有滑翔机、Skype和无线网络。这也是我们做Evernote的动力所在:一个真正革命性的底层工具。3.功能作为笔记本类应用,编辑能力介于笔记和WORD之间。表格功能太弱,如果想要画个图表之类,欲哭无泪。默认粘贴是带格式粘贴,对于讲究排版的用户来说,多出一道去除格式和标签的工序。搜索功能强大,尤其是内嵌入网页搜索。印象笔记(中国版)服务器在国内,因此多终端同步功能优秀,适合移动办公。也因此受到“有关部门”监控,印象笔记(中国版)阉割了公开链接功能,分享只局限于邮件分享和站内用户分享。百宝箱是亮点,集成了印象笔记服务的优秀应用和产品。印象笔记成为微信第一家系统级API使用者,微信文章转存印象笔记是很讨巧的功能。PC版插件印象笔记·剪藏,印象笔记·悦读值得推荐。就像每一个志于创收的企业都在无时无刻的提醒用户该掏钱了,印象笔记也不例外,免费用户终端数量限制算一记大招。4.竞品OneNote:设计很风骚,同步很悲催,当然指的是个人免费版。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想做的东西太多。5.使用知乎有大玩家@zecy作为一名苛刻的巨蟹座,对于这种索引清晰,分类整洁的使用者充满佩服和不理解。","updated":"T06:24:3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4:24:33+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003c4d8f24d4afa1dbc26c9e5a3af423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Paper:创意的距离是53厘米","author":"xdst","content":"1.情怀2010年初,在Bill Gates位于Kirkland的无敌水景办公室内,Gates宣布停止双屏平板项目Courier。屋里的每个人都眼含泪水,在所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设备中,Courier永远会是最漂亮,最引人遐想的其中之一。Courier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创作内容,记录许多灵光一闪的创意。这个想法不符合微软当时的战略。之后项目负责人Allard从微软离职,他率领的Pioneer Studios团队支离破碎。拥有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工程和经济学学士学位,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产品设计硕士学位的Georg Petschnigg正是Pioneer Studios团队中的佼佼者。Georg从微软离职后,于2011年在纽约成立创业公司FiftyThree,致力将工程、设计及商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年FiftyThree发布基于iPad平台的绘画APP——Paper;2013年11月,发布外设配件蓝牙电容笔Pencil;2014年9月,发布全球分享协作平台Mix;2015年5月,推出全新应用包Think Kit;2015年8月,Paper推出iPhone版。Paper要解决的问题是降低灵感表现的成本,让任何一个微小或不成熟的想法都可以尽情展现出来。这个初衷,似乎源于曾叫Courier的幽灵。2.设计成年人手臂的平均长度是53厘米,而所有的创意都集中在这53厘米的范围内,包括你的画布,创作用的大脑及双手。53正是FiftyThree名字由来的原因。Georg Petschnigg对Paper的期望却不仅仅是一个绘画APP,而是将其定位为想法、创意捕捉的生产力效率工具。在他的观点里,创造力和生产力就像硬币的两个面,所谓的创造力是把一个熟悉的东西和一个不熟悉的东西组合在一起的过程。人类使用一切科技力量去推动生产能力,但当人类萌生创意的时候,却倾向使用纸和笔留住它们。Paper by 53会是这张纸吗?Pencil by 53会是这支笔吗?3.功能易于上手,无论你是画画还是随手涂鸦。笔触非常出色,几乎每一种都很接近真实效果。画笔无法调节笔迹粗细,钢笔和水彩工具拥有速度和方向调节性能,分别改变笔迹粗细和渲染浓度。没有图层功能,无法分层作画。调色板采取融合模式,色彩丰富漂亮。这个调色板让你能像在真实调色板上那样旋转、搅动就混出新的颜色。Pencil柔软富有弹性的可拆卸橡胶笔头后方直接布置了高精度感应器,和Paper蓝牙同步操作简洁。Pencil内置锂电池,充电一小时,续航一个月。Pencil橡皮功能鸡肋,容易误识,错认为手指功能。Remix功能可以激发无限创意,不过Mix社区移动版国内稳定性欠缺。同步备份功能奇异,备份无法删除。Paper by 53有机会成为这张纸,Pencil by 53却成不了这支笔。4.竞品ProcreateAutodesk SketchbookTayasui SketchesMangaNamePaper和这些绘画类APP在功能上对比大概类似美图秀秀和Photoshop的定位,在操作和设计上却是独具匠心。5.使用风筝挂树上了怎么办?用来涂鸦和快捷绘画是不错的方式,交互简洁,反应速率快,不过并不建议用来严肃绘画。当然不能包括mix上的那些大触。","updated":"T01:11:3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9:11:39+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56d2ad7f7f213aac255f1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Instapaper:好的文章没有时效性","author":"xdst","content":"1.情怀31岁的Marco Arment将自己独自开发的“稍后阅读”app卖给Betaworks的时候不会想到,3年后,Instapaper又将再度易主。出售完Instapaper后,身兼科技作者、杂志编辑等多重身份的软件开发者Marco在自己的个人博客上写下这样一段话:自2008年发布Instapaper以来, 这款旨在帮助用户「稍后阅读」的app十分成功。 刚开始的时候,一个人可以打理的很好,但是从去年开始,显得有些吃力。“稍后阅读”这项服务需要一个稳定的团队来运营和维护,才被发挥更大的作用。Marco自诩不擅长和人打交道,也不擅长招募员工,而且他需要尝试一些新的项目。所以Instapaper需要一个新东家,但是这个东家绝对不能是那种刚买过来没过多久就把它抛弃的公司。Instapaper毕竟是Marco Arment的亲骨肉,考虑到大公司很有可能只是整合收购对象功能而非独立发展运营它的因素,Marco没有将其出售给大公司,而是选择了专注提升产品性能,提高可靠性,优化设计的团队Betaworks。Instapaper源于解决文章收藏和优化在线阅读的网页服务,作用是保存想看的文章和看文章。因为好的文章没有时效,好的文章不是新闻,有时过了好几天,好几年后再来阅读,更有味道。2.设计日,独立撰稿人Merlin Mann在自己的个人网站43 Folders上发表关于“优先事项”的文章“Mud Rooms,Red Letters,and Real Priorities\",Merlin认为“优先事项”只能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如果需要人为安排或者分配,那便是“必要事项”,而非“优先事项”。这篇文章必定深受Marco Arment欣赏,Marco将文章作为Instapaper的icon影印,或许正因为,Instapaper即便定位为“稍后阅读”app,它的初衷却是想解决碎片化阅读和碎片化信息的问题。关于梦想,Instapaper说,一开始它就不奢望能改变世界,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你安静的阅读享受,没有纷繁复杂。3.功能提供离线阅读,当然,这是基本功能。抓取的是全文,不用担心原文链接失效,或受到某些不可抗力而被删除。配备独立Email,可以把文章发送到这个Email,文章即被收藏。拥有讲出功能,不想看的时候可以听文章,只不过语音倒是非常催眠。高光备注文章内容,多终端同步。推送至kindle功能,这个能力才是大杀器,配合kindle使用确实非常棒。名字听起来舒服。简洁大方,字体真心好看。作为一个坚挺的付费类应用,价格贵。4.竞品Pocket:免费版同步稍慢一点,其次大概是色彩稍花哨,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再次文章抓取能力稍弱。印象笔记:大而全,且更偏向知识整合,“稍后阅读”功能的却不如专业类软件。5.使用开启 Instapaper 的 Kindle 推送服务(摘于:)1. 在 Instapaper 网页开启相关设置首先我们需要在 PC / Mac 上登录 Instapaper 的网页版,在网页版的最右侧找到 setting,打开后在 setting -& Kindle 找到相关设置选项。在 add the following email to your approved personal document E-mail list 一行找到 Instapaper 的推送邮箱,将其复制并拷贝出来。2. 在亚马逊网站修改你的 Kindle 信任邮箱进入亚马逊网站(以中区亚马逊为例),在左侧「浏览全部商品分类」—「Kindle 电子书阅读器」—「管理我的设备」中,找到设置选项卡最下面的「已认可的发件人电子邮箱列表」。将 Instapaper 的推送邮箱: 添加为认可的电子邮箱。(注:邮箱地址每一账户都不一样,这里大家请根据自己的 Instapaper 推送邮箱填写)。3. 确认你的 Kindle 的电子邮箱地址要想将文章发送到 Kindle 设备中,首先你要确定你的 Kindle 设备的电邮地址。在当前的页面中上方,你可以看到「发送至 Kindle」电子邮箱,请记住你希望推送的电邮地址(下面要用到)。4. 回到 Instapaper 网页端继续设置回到 Instapaper 网页端的 setting -& kindle 中,在第三步 find the email for your kindle under send-to-kindle Email setting,and add it below 中,将刚才你设备的kindle 邮箱添加进来,最后点击下方的 save kindle preferences 确认,至此基础设置已经完成。","updated":"T01:20:1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9:20:11+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de378e22c567fc475d1706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Day One:简单而优雅的日记专家","author":"xdst","content":"1.情怀Paul Mayne的泛黄日记本贴满自孩童时期起所有能保留下来的票据,它们大小不一,颜色各异。有电影票根、演唱会门票、体育赛事门票等,跨越数十个年头。这些票据是Paul的历史,翻阅它们,总能回想起过去的那一天,自己做过的事情。这种感觉栩栩如生。Paul自小对日记着迷,日记记录历史,历史影响未来。另一个让Paul Mayne着迷的东西是互联网,Paul通过一台28.8k的调制解调初次接触互联网,他花着大把时间下载游戏,游手好闲逛BBS,和陌生的人吹水唠嗑。通过视窗和按键进行交互的方式让年轻的Paul十分震撼,特别是网络里大量的数字信息,和他的日记本似乎有着某种联系。左手贴纸日记,右手网络数据。孩童年代的两个兴趣点成为了日记类APP灵感的源头。Paul Mayne是幸运的,当问到Paul如何将兴趣点做成产品的时候,他提到了两点:与最棒的人一起工作;专注于单一的目标且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2.设计日记与时间点相关,是一个人有关生活、思想、情感、事件和想法的个人博客。Paul Mayne相信,基于twitter或facebook的社交网站的状态更新方式可以让用户轻松地掌握了Day One的概念。它以一种人们已经熟悉的方式来捕捉自己的想法。Day One崇尚简洁,致力于让人们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充满快乐。虽然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忙,很少有时间停下来反思一天做了什么。Day One却在鼓励用户写日记。写日记是一个好的习惯, 日记中的内容往往会是私密而没有过滤的真实想法,点点滴滴的过往经历可以汇聚成河,对一个人的生活起到非常大的作用。3.功能强大而简约的用户体验,出色的UI,配色很舒服。触控音效做的很棒,“嗒嗒嗒”的响声让人愉悦。支持Markdown输入,虽然我用起来觉得可有可无。自动记录天气,这个功能很棒。可以记录地址,这个功能比较弱,漂移很大。视图模式分为日历、地图、列表和图片,好看且易于检索。取消了iCloud和Dropbox同步,只支持自己的同步方式,据说是出于安全性考虑。为了鼓励用户写日记,Day One有三大杀手锏,即写日记提醒、程序响应快和不定期鼓励信息。Publish功能可以让日记公开发布,成为拥有好看编排的在线博客。支持PDF和存文本格式导出。价格略贵,Mac版价格更贵。Day One2上线后,居然是另外收费,而不是更新得来。4.竞品格志:走非传统日记路线,提供九宫格日志模板,采取自问自答的方式记录日志,没有Mac端。印象笔记:哪里都有印象笔记,印象笔记的输入交互的却不如Day One。5.使用真的很容易上手,所以不知道写啥,所以贴海报吧。O(∩_∩)O","updated":"T01:37:1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9:37:18+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4f890cbc7ab38c0e92c7ac_r.pn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Notability:为手写而生","author":"xdst","content":"1.情怀California早春的温度微微凉,阳光却依旧充足。日期定格在2010年2月初,苹果公司不久前在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举办完盛大的春季发布会。发布会的主角是9.7寸的iPad,这是它第一次面世。成立于2008年11月的私人软件公司Ginger Labs的声音放大APP,soundAMP也刚赢来2.0版本更新。目睹了Steve Jobs手中iPad的功能后,Ginger Labs的创始人,毕业于哈佛商学院的Fred Mitchell目瞪口呆,若有所思。用当时的语言解读一定会是:“靠,我们一定要在这个狂拽酷炫吊炸天的硬件上有所作为。”Ginger Labs的优势是声音处理和收录技术,如何有效的利用soundAMP的技术成为新的课题。他们将眼光放在笔记应用上。Fred Mitchell认为,当人们查阅笔记时,轻轻点击输入的文字就能听到当时收录的语音的想法同样狂拽酷炫吊炸天。2.设计Notability的icon是铅笔和话筒的结合体,话筒象征着历史和技术优势,铅笔则是未来和目标方向。虽然我们一直努力将工作和生活上的资料都实现电子化存储,如使用扫描仪、OCR软件等,但是很多时候在需要输入的情况下,还是发现纸和笔会比打字更方便更自由。Notability寻找的正是在电子屏幕上拥有“书写”和“绘画”的感觉。Notability的一多半用户来自教育领域,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十分信任这款笔记类应用。“一款笔记类应用该有的功能,Notability都有,而那些消耗用户精力的冗余功能已被精简。”它的忠实用户这样描述它。Ginger Labs同样坚信基于iPad投向教育市场的理念是对的,他们相信iPad将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工具,并将继续扩广我们如何学习的界限。3.功能既提供了接近传统笔记本一样的自由,又具备了电子笔记本的强大延展性。强大的文档排版工具,插图很方便。纸张可以无限延伸,有多种纸张效果。可以录音,并且录音可以跟踪到之前打字的位置。PDF识别文字功能,提供高亮显示。支持PDF导入导出。推荐用来看Paper或者阅读PDF文献和资料,边读边做笔记很方便。具备手写放大功能,这个功能真心不错。可以搜索笔记内容,不包含手写内容。能帮助你听课,或是记录会议。支持iCloud同步,同步速率却不怎样。支持网盘备份,而这些网盘通通被墙,所以只能考虑WebDAV备份。橡皮檫是檫除笔画,并不是范围内所有,这个功能很神奇。发布了MAC版本。4.竞品GoodNotes:各有优劣,GoodNotes的排版更舒服。墨笔:印象笔记出品,可自动备份印象笔记,不支持图片和录音。5.使用鉴于毕设方向涉及到电容触控和电阻触控,所以对这类交互技术的具体应用也多了一份关注。所以还是不要谈论技术原理吧,反正我也都忘了。不过手写笔记用手指头真不行,真要长期手写笔记或者平板绘图,还是选购一只触控笔吧。介绍几款稍有了解的触控笔:","updated":"T01:40:3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9:40:38+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bd942eb6bad1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2},"":{"title":"奇妙清单:让生活保持同步","author":"xdst","content":"1.情怀柏林街头的网吧内弥漫着烟雾和喧嚣,鼠标急促的敲击声和显示屏映衬出的板寸头交辉相映。年轻的 Christian Reber 全身紧绷,鼠标一甩准星点脸上然后两枪爆头。GAME OVER,警察胜利。Christian 长吁一口气,这局反恐精英总算拿了下来。 Christian Reber 不仅仅是一名优秀的狙击手,更是整个团队的指挥官。Christian 在游戏里的领导才能也会延伸到生活中来。具备程序员和设计师双重身份的 Christian Reber 梦想成立一家既拥有尖端实力又不乏性感的软件公司。他创办于2010年的德国公司 6Wunderkinder 恰好迎梦而生。任务管理类应用 Wunderlist(奇妙清单)随即发布。Wunderlist 期望帮助用户保持生活同步,让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电话、平板电脑或电脑和工作生活保持同步。谈到商业化前景的时候,Christian Reber 认为清单是关于愿望,愿望代表了人们的购买欲望,具备和搜索同等的价值。Christian 并没有将“奇妙清单”大刀阔斧试水商业化,反而于2015年7月将公司连同自己一起并入 Microsoft。成为 Microsoft 家族一员的“奇妙清单”又会有怎样的改变,会继续独立运营还是被整合仍需拭目以待。2.设计To Do 和 Getting Things Done 英译成中文差别不大,奇妙清单能否划分为 GTD 应用也众说纷纭。GTD 这个概念本身比较费解,对某些群体来说,GTD 是一种很实用的管理理念,然而只有在使用者本身有强大的动力支撑,并且能够严格遵守这个方法来执行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Christian Reber 认为这种双重因素使得 GTD 很难在大众中得到推广,他希望“奇妙清单”不仅要简洁、有格调、有特点,也是一种更为大众化,能够为每个人带来高效和乐趣的产品。“奇妙清单”未来会变成什么,Christian Reber 说,他会跟着自己的直觉走,永不害怕。3.功能几乎覆盖了所有的系统平台。自然的手势操作交互方式。简洁、干净的界面,另外系统自带桌面很好看。没有复杂的情景设置,层级只有“清单”、“事项”、“子任务”三级。只支持设置到期时间和一次提醒。支持团队协作。可以指派分配任务,彼此之间可以留言通知。随时管理和共享待办任务、工作、旅行、购物清单等。与家人、朋友、同时共享清单,提高协作效率。4.竞品Omnifocus:GTD 的神器,就算是工具控,这款软件也让你无可挑剔,除了贵,也就是贵。滴答清单:国产优秀软件,和奇妙清单各有优劣。提醒事项(ios):官方逼死同人,如果只需要提醒功能,ios 自带功能完全可以取代类似第三方 app。 5.使用知乎有大玩家@咖意先上两张本人清单的截图收件箱:快速将自己想到的一些待办、灵感储存的地方,一定要随时check。星标任务:我是将其用作显示 “想”清单夹 里最近在做的(eg.给正在看的书、剧加个小星星)。今天:每天起床后必须check的地方,设置定期日和重复,配合自己的周期清单使用。既可以帮自己记住一些待办,也更有利于长期坚持一些事情。本周:我不怎么用,可以偶尔看看,大概知道那一周有什么重要事情。下面依次是暑假计划、日语学习、有时间干、项目、日本计划。1、2、5 具个人色彩,不多解释,随用随加随删。3、4是我结合GTD方法创建的,“有时间干”是一些想干或需要干却在当下不紧急的事项集合,有时间就check一下,“项目”是一些个人project比如要考什么证书之类的,完成之后打勾时慢慢的成就感啊有木有。两个清单夹1、检查:周期循环事项、摄影清单、生日管理(周期循环就把定期要干的事设置上到期日&重复周期也不用 check,直接 check 今日就好;生日管理自己也还在探索之中,不多说了)。2、想:读、看、买、吃(满满的欲望啊…)。TIPs1、设置里的智能清单要检查一下,一些不必要的可以隐藏掉。2、可以和一些日历软件如苹果自带日历&Sunrise 配合使用,月历中就可以看到每天的事项了。3、所有的这些也是我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根据自己的需要花了不少时间改进的,不管怎么用,自己用的舒心就好。
希望有所帮助啦。","updated":"T01:44:0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9:44:01+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a983dbb1cff62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IFTTT:网络自动化专家","author":"xdst","content":"1.情怀出生在 Texas 的 Linden Tibbets 从不否认身上的计算机标签,Linden 自小对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皮克斯动画电影、电子游戏等诸如此类的东西入迷,并默默在内心许下要成为计算机大师的愿望。多年后,当他背井离乡踏上 San Francisco Bay,望着Golden Gate Bridge 来来往往的车辆的时候,依然抑制不住自己内心澎湃热烈的计算机情怀。San 飘的日子里,Linden 在校园修过计算机电脑,在电子游戏公司打过杂,也在写字楼的格子间里码过代码。这些可贵的职业经历汇聚成河,终于在一个风雨飘飘的夜晚将 Linden Tibbets 彻底淹没,体无完肤。Linden 意识到,自己并不擅长写代码搞开发,也做不了运维和测试。计算机梦似乎崩离破碎。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也会随手关上窗。Linden Tibbets 四十五度角抬头仰望天花板的时候却无意间发现了通风口。既然工程学与自己再无关联,那么便投身创意和设计。作为一名想成为交互设计师的电脑工程师,IFTTT 的早期思想应运而生。2.设计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计算机语言,不会编程,那么他的数字化生活将受制于软件开发者和计算机专家。内定程序怎样设定,那么他便只能按照既定的程序方式去工作和生活。四十五度角仰望天花板的Linden Tibbets 认为现实生活中人们日常的行为有着值得琢磨的智慧。比如,将铅笔夹在耳朵上,将夹克挂在椅子靠背上, 用屁股而不是用手把门推开。每天,我们无数次重复这些动作,并认为本应该如此。实际上,我们在有效的程序化周围的环境,让其更好的迎合我们的需求。这种调整环境以更好迎合人们需求的能力在数字世界却缺失了。IFTTT,即 “if this then that” 所创造的一切正是由此驱动。IFTTT的第一个命令,来源于Linden Tibbets 的切身体验。天气app可以显示天气,却也止于显示天气。Linden 每天骑自行车去公司,是否下雨对他的出行影响很大。因此,他热切希望只要明天下雨,便有网络服务提醒他,这种服务不需要自己主动关注或各种气候现象都会推送信息。Linden Tibbets的目标并不是打造一个物联平台,而是打造一个无缝计算机平台,在未来能让所有人更自由的体验数字化生活。恰如Linden 所说:“我们希望成为物联网接入领域的 PayPal。一个深受用户和企业信赖的第三方机构,方便地将服务进行连接。”3.功能“if this then that” 从逻辑上看属于条件语句,触发事件A,引发事件B。简洁的名字寓意着没有复杂的设定,只有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逻辑。摆在IFTTT面前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协调用户和开发者的愿望,毕竟用户希望 IFTTT 能更简单,而开发者希望 IFTTT 能更强大。考虑到国内 API 混乱的情况,IFTTT 基于国产app的应用场景少得可怜。可以缓解部分 VPN 依赖。4.竞品Workflow:Workflow需要主动触发,IFTTT被动完成。Workflow对网络不是硬性要求,IFTTT是基于服务器的软件。 5.使用知乎有大玩家@望月一、ifttt的实用用法列举如下:weather – sms : 如果第二天预告是晴天,则发短信给我提醒我第二天起床跑步。foursquare – calendar:
如果我有新的 checkin,自动在我的 footprint calendar里加上一笔记录。wordpress-twitter/GRshare:有了新的博文之后,同步到twitter或者通过google reader进行分享。twitter-Gtalk:如果某人(比如你的恋人)发了条推,那么通过Gtalk通知你(实时监控必备啊)。twitter-Gtalk:如果推上有人@我,那么通过Gtalk通知(深得翻墙)。GR share – Read It Later:自动关联到以后再阅读,其余的就make all as read吧。Gtalk-twitter:通过Gtalk发推,何乐而不为呢。二、ifttt 的组合方法(来源于Geekpark)用户挖掘出了众多有用及好玩的应用形式。比如下面三类例子:备份:通知:记录:三、网友挖掘的趣味用法在twitter上,关于ifttt的讨论甚广,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关于ifttt有趣的用法和想法:@hecaitou: 理想状态下的ifttt应用场景:一旦老婆的推上出现“加班”字样,立即激活一条手机短信通知。同时,自动检测谷歌日历,找出几个今晚没有事情的老友。随后,在FB上新建一个活动“今晚喝大酒”,一旦超过3人同意,触发一条订餐消息给餐厅。餐厅查询Evernote,找到这群人最喜欢的菜和酒。@huangboma:我理想中的ifttt的墙内用法是:一旦你老婆的微博上出现“加班”字样时,立即会发送你情人的所有人人页面给你,同时自动检测她们哪个谷歌日历有无空闲,一旦有人有空闲则自动在豆瓣建立“我们一起去开房吧”私密活动并邀请她们,如果有一人加入则自动根据你谷歌标注位置在汉庭官网上订好房间。@Beichen:ifttt的出现真可以实现未来你挂了也能一个人办丧事:if三十天未发推,then启动一系列任务:1.发邮件告诉殡仪馆来收尸(亲,你可以看我的google location);2.自动转账;3.发表遗书告诉亲友可于30天后到某处悼念;4.分享生前录好的视频。@Doriscafe:我死后,请你替我照顾她。每天给她发短信叫早,订花,在推特上mention她,赞她,天气好提醒加衣,天气不好提醒带伞,请你替我照顾她,只要服务器不倒下,就直到永远。@mranti: ifttt应用举例:if 明天下雨,发推DM给自己的心仪女友:“亲爱的,明天出门带伞,我是你的阳光”。","updated":"T03:12:5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12:51+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41c76fcfe58ae41ea1cced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Snapseed:手指点一点,轻松出大片","author":"xdst","content":"1.情怀手握汉堡大学天体物理学和成像科学专业入学通知书的 Nils Kokemhr 没有放弃热衷的绘画和摄影,依旧孜孜不倦追求生命中创造性的方面。和一群严谨认真的未来科学家和工程师一起坐在教室听课做笔记的时候,Nils 依旧保持独特的艺术性,并且期待能找到某种方式将骨子里的文艺细胞和所学的工程技术结合起来。上世纪90年代初期 Photoshop 发布初代版本,PS 优秀的编程和简单便捷的使用给计算机图像处理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时年,Adobe 对 Photoshop 的定位是严肃的应用程序,PS 的作用仅作为一种润饰工具,而非特殊用途。因此 Photoshop 自身去掉了复杂花哨的插件。历史总有关联,Photoshop 自身的定位让 Nils Kokemhr 找到艺术和技术结合的途径。有着成像学背景的 Nils 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 PS 插件,并逐步探索 Photoshop 处理图像的过程。 这些为 Nils 创建图片处理插件公司 Nik Software 做出准备。长远来讲,技术的积累和创新也为若干年后修图应用 Snapseed 的推出和获得成功打下基础。2.设计Nils Kokemhr 将开发者和艺术家、设计师归位同类人。自己的作品被尽可能多的人使用和认可永远是件美好的事情,看到自己创造的产品被用户按照既定的方式运行或者在此基础上被用户玩出花来,这类经历会让 Nils 会心一笑。如何让更多的人使用和喜欢永远是他们毕生的目标。虽然 Nils Kokemhr 认为自己和其他开发者没有区别,不过他对产品的开发习惯到底独树一帜。Nils不从市场的角度看问题,不做竞平分析。Nils将自己想象为产品,设想功能和场景,冥思开发和运作。以此为基础,让自己诞生并光芒四射。Snapseed 自诞生起就屡获褒奖,因此引来 Google 的注意。或许是出于对 Facebook 收购 Instagram 的畏惧,或者对风头正茂的 Snapseed 本身感到害怕,财大气粗的 Google 同年将 Nik Sofeware 收入囊中。大多数初创公司和小公司被大公司并购后,他们的产品线都会经历阵痛。Nik Software 也不例外。Google 想要技术,而 Nik Software 正好拥有 Google 梦寐以求的技术。Google 宣布 Nik Software 旗下Nik插件集先降价,再免费。Snapseed 桌面版被砍,Snapseed 移动版也长段时间没有更新。所有的孤儿产品都如同那些曾受人喜欢和尊重的报纸和杂志,却不得不接受停刊的一天。Snapseed 的命运不该如此。 Google 将 Snapseed 带到了 Android 平台,同时也将 Snapseed 彻底变为了免费软件,而 Snapseed 的图标也从最初的黑色变为了如今有着鲜明\n\n Google \n\n特色的白色图标。Snapseed 的命运正如 Nik Software 被收购后的公告:“近17年来,我们一直遵循其“摄影第一”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数字图像编辑工具。Nik Software 一直向往将对摄影的热情与大家一起分享。有了\n\n Google \n\n的支持,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数以百万计的用户创造绝佳的照片。”另外 Nik 是创始人 Nils Kokemhr 的缩写。3.功能照片自动变形:转换3D透视视角,改变构图更多样。自动杂点修复:去除风景多余人物,抹除脸上多余痘印,不过源似乎无法自主选择。自由笔刷修图:随意改变任何小地方的亮度颜色。局部套用滤镜:调用蒙版功能,一张照片可以组合多种滤镜变化,蒙版操作精细度有待优化。镜头模糊具有多种模式,然而软件变焦始终不如光学变焦。滤镜种类丰富,照片不行黑白替,HDR 模式是装X利器。人像一键美颜,算是赶上潮流。4.竞品VSCO:作为一家做胶片模拟预设的公司,Visnal Supple
Company 为 VSCO 提供了丰富的滤镜,虽然大部分滤镜收费。Polarr(泼辣修图):国产利器,功能全面。Facetune:磨皮利器。\n\nPhotoshop Fix:对,它就是 Adobe 推出的移动端修图应用,只不过国内并没有下载。Pixelmator:ipad 版本比手机版本好用太多。题外话:一线移动端修图 APP 各有所长,相同点是,移动端做后期的确是一个累人的工作。5.使用修图习惯各有不同,对图片的审美观也有差别,基本修图不出于剪裁二次构图, 结构,氛围,对比度,饱和度把这几个玩转,基本修片就够用。放几组 Snapseed 修图的对比照,图片来源于网络(snapseed 吧)。","updated":"T03:18:4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18:46+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06e3f132c6ee3b941beb83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Pocket:你的私人定制口袋","author":"xdst","content":"1.情怀Nate Weiner 喜欢把自己的名字发音为“WINE-er”。既是对自己的美好祝愿,也以此寄托自己能在谈判桌上不卑不亢,获得想要的东西。不过面对 Evernote 的傲人姿态,Nate 似乎没能轻松的赢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自从 Evernote 对稍后阅读应用 Read It Later(现在改为Pocket)感兴趣开始,Nate 的工作中就充满了多次的宣讲和谈判。在和 Evernote 进行了长达数月的收购谈判后,Nate 最终对这个庞大的公司说不,RIL 不卖。Nate Weiner 对自己的决定做出这样的解释:经过了长时间的接触和谈判,他意识到 Evernote 收购 RIL 的目的只是将其吸收为自己的某一个功能,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应用去运营。这是 Nate 无法接受的。但更让大家能够接受的原因,应该是价钱没有谈拢。Evernote 给出的价格远远低于 Nate 的心理价位。RIL 的较低估值激发了 Nate 内心的热血,“WINE-er”不只是说说而已,因此也才有了几年后,没有卖身成功的 RIL 华丽转型为 Pocket 的故事。2.设计刑事司法专业毕业生Nate Weiner 大学毕业后并没有进入对口专业,而是在某体育电视台找了一份三维动画师的专业。面试官或许看中了 Nate 在中学时期就曾给房地产公司开发网站,也曾做过动画视频的经历。Nate Weiner 所有非专业的技能都来自于自学。他在网上找到教程,之后自己慢慢消化,再到学以致用。在寻找教程的过程中,Nate 发现当他想要缓存网上文章的时候,除了将链接发到自己的邮箱外,再没有更好的办法。这个使用上的不方便促使他写出一个稍后阅读的浏览器小插件。这便是 RIL 的原型,这一年是2007年。2012年 Read It Later 更名为 Pocket,并宣布永久免费。关于更名,也是一次重定位。Nate 希望 Pocket 可以成为包含视频、图片、网页等多种内容的载体,而不仅仅是转存文章。Pocket 在功能上更像 生活当中的DVR(硬盘录像机),成为一个多平台综合载体。关于免费。Nate 曾说过,很难让大多数人为没有被大众接受和熟悉的技术和功能付费,并且 Pocket 的价值持续长久。Nate Weiner 说到做到,如今 Pocket 开始涉足社交分享领域,也重新加入了会员制收费功能。3.功能全平台支持,所有分享终点指向 Pocket。色彩鲜艳艳丽,配色丰富。文章分类种类多,支持标签功能。支持将文章发送给好友的 Pocket 账户。同步速度快。网页插件覆盖全面。追加高级账户功能,提供永久存储库和强大的搜索功能。4.竞品Instapaper:界面素雅,功能作用越来越趋同化。印象笔记:套用 Nate Weiner 的话,印象笔记定位长期保存,Pocket 定位短期保存,稍后阅读。5.使用邮箱保持文章到Pocket,图文来源于网络Pocket 允许我们只需要使用邮箱发送一封邮件到,就能保存任何文章到你的 Pocket 列表。但很明显,是Pocket的公共邮箱,Pocket需要知道它收到的邮件是哪个用户发的,才能正确把文章“投递”到正确的Pocket用户账户里去。因此首先我们需要告诉Pocket,你的账户都关联了哪些发件邮箱。这需要我们在Pocket官网做一下邮箱配置。登录网页版 Pocket(),在“选项”页面 - “邮箱帐号”中,添加你的邮箱地址。添加完毕后,赶快登录这个邮箱收取邮件进行验证吧!点击邮件正文中的链接完成验证。接下来,您就可以正常使用微信的邮件发送功能来保存文章了。我们找来一篇微信里的文章,在微信右上角菜单中找到“发送邮件”,就进入邮件发送界面了,收件人我们填写为:,邮件正文是这篇文章的网页链接。邮件发送完毕后,运行并登录你手机或PC上的 Pocket,你会发现自己刚刚通过邮件发送的文章,已经静静躺在你的 Pocket 列表中了。Pocket 帐号允许添加多组关联邮箱,它对添加的关联邮箱个数并没做限制,但需要注意的是,邮件正文中只允许填写文章链接,不要尝试将文章全文粘贴到邮件里,那样Pocket将不会识别,进而不会正常保存文章。另外每封邮件只能放一篇文章链接,也就是每次只能分享一篇文章,不要试图插入多篇文章。如果你通过一封邮件分享了多个链接,只有第一个链接会被 Pocket 处理。一般情况下,Pocket 保存链接到账户只需要几秒钟,有些情况下可能会有几分钟的延迟,极少情况下一两个小时才同步过来,因此请耐心等待或尝试再次操作。","updated":"T03:22:0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22:00+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08bb41c5e8c28a24afdc6a5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1Password:你的跨平台密码管理库","author":"xdst","content":"1.情怀跨国基督组织 World Vision Canada 的程序员 Dave Teare 和 Roustem Karimov 在触摸了 30000 次圣经、进行了 8000 次祷告以及连续加班 77 天之后,终于攒够了资金,一人买了一台苹果计算机。那一代计算机的型号是 PowerBook G4,那一年是 2005。钛金外壳的 PowerBook G4 在圣歌沐浴下出尽了风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时年,JAVA 在 Mac 系统上运行不顺畅,编译效率不足 PC 机一半。摆在程序员 Dave 和 Roustem 面前的方向只有两条:换工作,或者放弃 Mac 重新投奔入 PC 的怀抱。最终 AgileBits(1Password 的母公司)的创始人们选择了后者,离开圣母的怀抱,安心成为极客宅男。自主创业的 Dave 和 Roustem 先后开发了一系列产品,1Password 显然是标杆,没有之一。问到 1Password 的诞生故事的时候,Dave 毫不掩饰的说,这是一个偶然产品。Dave Teare 和 Roustem Karimov 专注于网页开发,网页开发避免不了无休止的表单填写工作,各种信用信息,好的坏的,在测试和开发过程中都需要反复填写。Dave 希望开发出一款可以自动填写表单的插件,只需要手指点一点,表单数据便会自动填充。这款表单填充插件的计划开发周期是一个月,却没想到因为这一个月,却堵上余生。2.设计1Password 最初的名字是 OS X Form,仅仅是一款针对 OS 操作系统的表格插件。Dave 万万没想到,这款插件上传到网络后大获轰动。曾在跨国宗教组织工作过的 Dave Teare 和 Roustem Karimov 所拥有的工作经验是保持神秘感,不要和客户接触。当他们将自己的产品抛向互联网的时候,必然少不了面对用户的喜好意见和建议。这些让 AgileBits 的创始人们措手不及又乐在其中。为了解决用户们反馈的意见,Dave 和 Roustem 在 1Password 上面追加了一个月的开发时间,一个月后,新的用户反馈出现了,必然又需要追加新的开发时间。如此反复不息,才有了今天这款成熟的跨平台密码管理库。Roustem恰当的形容了这种工作模式:乍一看,在时间规划中针对未知因素加入“宽裕时间”好像是个不错的注意。问题就在于帕金森定律:工作会自动膨胀,占满人们所有可用的时间。如果我们在做时间规划的时候,给未知因素多留出了20%的时间,那么我们也会多做20%的功能。1Password 作为一款密码管理库,它的宗旨是让人们不再需要记住各种繁琐的密码,也不用担心密码安全问题。1Password 采取 AES(256)加密保护方式,大概算目前最可靠的加密方式之一吧。回首这些年在 1Password 上花费的精力和时间,Dave 说自己获得的成功早就超过了梦想。自己辛运的做着喜欢的事情,编程,写代码,开发软件等等,这些工作恰好能帮助很多人,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反馈。这些经历促使 1Password 不断成长。和人们交谈,并且得知自己是如何让他们生活得更便捷,这种体验非常棒。3.功能多平台密码管理,不过多平台单独收费,价格太贵。移动端免费使用,含高级版单独收费,价格也不便宜,另外开启订阅模式,可以解锁个人账户,订阅收费模式大概是今后软件收费的主流方式。支持icloud、Dropbox、个人账户以及 WLAN 等方式同步。对于天朝来说,基于 Apple 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如果是在 PC 端和移动端来回使用,非订阅用户同步较繁琐。加密方式为本地加密,上传到云端的密码据说是再处理过后的密码,增加了安全性。只需要记住主密码,即 1Password 的登陆密码。如果你连主密码也忘记了,那么只能嘿嘿嘿。自带浏览器功能,通过自带浏览器方便一键登陆网站。移动端国内支持 1Password 登陆 APP 略少,不对,是几乎没有。提供主流桌面端浏览器插件功能,不过貌似并不好用,或许是我操作习惯使然。安装 1Password 的浏览器插件又是必须要做的,它能够至少减少一倍你管理密码的时间,减少你数倍输入密码的时间,减少你输入密码时因键盘被记录、输入过程被看到而导致帐号被盗的风险,更极大简化了你管理密码的整个流程。桌面端增加二步认证(二步验证指的是在输入密码之后,你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如身份验证器、手机短信、语音电话等来确认登录人的身份)支持。除了最最基本的登录信息外,1Password 还能用于备注、信用卡信息、软件授权信息等等十余项内容的记录。自动生成高强度密码。支持 Touch ID 解锁。具备家庭版本和团队版本,支持密码分享和权限管理功能。终上所述,移动端个人感觉略鸡肋,桌面端强大,但是,贵。4.竞品Lastpass:数据加密保存在 Lastpass 服务器上,费用相对较低,UI 不如 1Password,不过桌面端浏览器插件支持较 1Password 要好。Apple 钥匙链:基于苹果生态系统,另外作用仅止于密码存储。5.使用1Password真的安全吗?(本文主体内容来源于网站:)先来回顾一下近期发生在周遭的一些事--【2014 年 3 月 25 日】暗黑破坏神3:夺魂之镰(Diablo3:Reaper of souls)上市,却发现伴随自己多年的台服战网账号密码竟然怎么也想不不起来,邮箱和密码提示问题带着我曾经无限的美好记忆,被遗忘在那只能魂牵梦萦却无望昨日重现的青春时光之中了。【2014 年 3 月 27 日】祸不单行,因为一个低级错误,公司服务器账号和邮箱账号密码丢失。虽然个人和客户的隐私信息没有泄漏,但服务器被迫全线歇菜,一半以上小伙伴们的工作停滞。【2014 年 4 月 7 日】Heartbleed 曝光。【2014 年 4 月 12 日】彭博社报道,美国 NSA 已经利用 Heartbleed 漏洞获取信息为时数年了。【2014 年 4 月 14 日】加拿大财政局发表声明,由于 Heartbleed,900 个纳税人的个人身份信息被从政府系统里窃取。加拿大纳税人们成为 Heartbleed 的第一个受害案例。Life goes on, Heart is bleeding……什么是1Password?1Password 是来自加拿大开发商 agilebits 的一款跨平台(Windows,Mac,Android,iPhone,iPad)密码管理应用,甚至是个人大部分信息管理应用,在业界知名已久。因为 1Password 使用的是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256 位加密,而非 OpenSSL,Heartbleed 并未对其造成影响。AgileBits 官方 blog 有应对 Heartbleed 的一些建议。4 月 16 日,他们还推出一款叫 1Password Watchtower 的工具,可以帮助鉴别出容易遭受 Heartbleed 的网站并建议用户及时更改密码。另外,他们的官网和 blog 也有很多关于 1Password 和密码、隐私保护方法的介绍和说明。为什么要用1Password?回答这问题之前,先列几条密码保护的原则:避免在多个不同场合使用相同的一组密码。经常改换自己的密码。避免相同一组密码先后重复使用,避免新修改的密码使用之前用过的。避免使用一些可预测的词汇或数字号码,例如,重复的字,可查到的某个词的拼音缩写,身份证号,驾照号,某人生日,某个纪念日,亲朋或宠物的名字,个人偏好的事物等等。最好创建随机密码,降低人为猜中的几率。密码位数至少 12 位。(国内许多服务或网站支持最高16位,国外多数支持 32 位以上)密码中最好包括数字,符号和字母。如果支持大小写识别,最好大小写并用。与之对比,再列出一些安全度较低的密码:拼音或单词+数字:qinaide2008,niuxmima123,alexchou789。固定的字母或数字排列:9258147,qwerty,asdfg。和个人信息相关的字母或数字:Alexchou,021-XXXXXX,+86 13XXXXX。系统默认的密码:111,888,000000。某个词汇或者某句话的拼音:woainiyiwannian1314,gongxifacai888。有一些小模糊的词:1l0veU,p@ssw0rd。重复的词或数字:456456,bugeinibugeini。手机号码,身份证号,驾照号,学生证号,亲朋生日、名字等等任何和个人信息相关,并且可以通过调查获取的信息。要保证所有地方的密码都毫不重复并且牢记他们还不能混淆,再加上经常改换它们,而且还有诸多注意事项……果然是「密码虐我千百遍,我待密码如初见」啊。面对这么一项专业技术活儿,不是每个人都是密码学专业毕业的吧?也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时间专门用来改密码吧?所以矛盾就在于:安全 = 麻烦事儿,省事儿 = 不安全 = 更麻烦的事儿。1Password真的安全吗?既然 1Password 掌握了几乎所有个人信息,若是它本身不安全,岂不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首先,如本文开头所说,因为 1Passwowrd 采用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 )256 位加密,这个加密标准本身的安全性是很高的。其次,所有的个人信息都由且只由一个主密码(Master Password)看管,除了设置这个主密码的人,任何人都无法开启,包括应用程序开发商。所以保证这个密码的安全性够高,并且牢牢记住就够了。最后,1Password 保存的所有数据都在本地,它提供的网络云同步数据也是加密后之后才同步。假如 iCloud 或者 Dropbox 有什么意外,这些数据都是如上所述加密的,只能被主密码(Master Password)开启,有几分飞机黑匣子的意味。这是 agilebits 官方过去针对 1Password 安全性的说明。关于第三方登陆何为第三方登陆?各位在很多网站都会见到类似场景:国外也是这样:过去,登录一个新的网站服务,需要注册账号,填写邮箱,密码(如果是不太熟悉的网站还得想一个新密码),发邮件、收邮件确认等等非常麻烦。最近几年,类似这样「用微博账号登录」的登录方式非常普遍,因为这样做可以免去新注册账号,新记住一个密码的麻烦,方便快捷。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了。这样的第三方登录服务一般是基于 OpenID 和 OAuth 两种开放标准建立的。而这两种标准是不同的,简而言之:OpenID 是关于证明、证实身份(Authentication)的,就像过安检的时候拿出身份证来看,比对是否同一个人。这是在回答「我是谁?这就是我」,是为了证实「这不是一个匿名的不可查的信息源头」,因为匿名对象和信息对网络服务商来说不好统计管理,也不利于产生价值。OAuth 是关于授权、许可(Authorization)的,就像过安检的时候除了看身份证,还要求掏出兜里的东西,拿出包里的东西、手机等随身物品以便检查,这时就需要得到被检查人的许可才行。这是在回答「我同意让你对我进一步做些什么」,是为了在被授予权限的前提下,更多的获取除了账号密码以外的个人信息,例如:联系人通讯录,邮箱号,电话号,地址,照片,聊天记录,网络发言、活动记录,GPS 信息等等,来满足用户对服务的功能需要,或者「其他需要」。OpenID 和 OAuth 是不一样的,但国内的很多网络服务商原本只需要通过 OpenID 就能解决的身份证明问题,因为或有意或无意地使用了 OAuth,从而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就像本来亮一下身份证就 OK,现在需要我把自己以及家里亲朋好友的户籍信息都详细报一遍,恨不能让我把家门钥匙给一把出去才行。再加上现在移动互联网普及进程一日千里,微博、微信、QQ 还有很多其他互联网服务掌握了我们太多的个人信息,轻易授权某一方获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样真的让人放心吗?所以又回到了之前提到的那个矛盾:安全=麻烦事儿,省事儿=不安全=更麻烦的事儿。现在看起来,似乎选择「立即注册账号」是比选择「用XX账号登录」更麻烦,但选择前者的话,我需要提供的只是邮箱号,昵称,至多姓名,性别等等这样一些比较普通的个人信息,剩下的,就靠 1Password 帮我生成一组高安全度的密码,并且帮我把用户名和密码都记住,等我下次登录时自动填充就行。这样,个人信息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也让密码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同时也不需要我再为记住一堆用户名和密码而操心,一举三得,岂不快哉?一些安全相关的细节国内有些网站(例如淘宝)和一些服务或应用(例如 QQ,但微信却可以)不支持自动填充和复制粘贴密码,只能通过手动键入密码。自己的随机密码越奇葩、越不容易被盗、越安全,这个时候越感叹,加密虽易,输密不易,且用且珍惜。登录有些需要输入验证码的网站(例如支付宝),1Password 记录下登录信息时会连同验证码一起记录。这就导致下一次使用 1Password 自动填充账号密码的时候,它把验证码也一并填入,这时有可能出现:账号密码已经输入正确,没有验证码输入框,但点击登录时却提示验证码错误这种滑稽的事情。这时需要在电脑端打开项目详情,把下方除了 username 和 password 以外的有信息的条目删除。结语关于密码学的定论:所有尚未被攻破的密码都可以暂定为安全的。","updated":"T03:33:0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33:09+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289f98dad3b77f815feb_r.pn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Documents:神奇文档在哪里","author":"xdst","content":"1.情怀乌克兰青年 Denys Zhadanov 和他的朋友们拿到初代 iPhone 时没有想到,这款期待已久并且费尽心思才拿到的手机居然无法看电子书。这一年是 2007 年,乌克兰局势被颜色革命的浓雾所环绕。Denys 和朋友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始加班加点编写代码,不久便推出以公司名称为前缀的阅读应用 Readdle Docs。这款应用很快得到了 Apple 的关注,进而大力推广。Readdle 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工作室逐步被全球开发者们所关注,并且获得丰富的经济利润。这一切的发生,源于四个年轻人想要在 iPhone 上看书的愿望。这四个年轻人看到公司账户每天以数百上千美元扩张的时候,他们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当问到 Readdle 怎样走向成功的时候,Denys Zhadanov 却说:“我们并没有任何商业计划,也没有做过疯狂的举动,我们只是认真的研发 APP,然后把 APP 放进 Apple Store。”换句话说:故事的开端永远是发现了问题,幸运的是 Readdle 找到了解决办法。2.设计Readdle 位于乌克兰南部城市 Odessa,气候宜人。但是 Odessa 毕竟不是 Silicon Valley,甚至比不上乌克兰的首都 Kiev。作为一家地理位置远离世界科技中心的公司,Readdle 坚持不懈更新 APP,认真听取用户的反馈意见。这些努力让 Readdle 拥有一批忠实用户。但是随着大量免费应用的出现,Readdle 和所有的开发者们都面临着新的挑战。Readdle 提倡宽松的管理方式和弹性工作时间,员工可以随性安排工作。这个基因或许与 Readdle 创立之初时,日夜颠倒不修边幅的工作性格相关,以至于有一段时间,Denys 和他的三个小伙伴被误认为是瘾君子。工作习惯随性,Readdle 对待行业始终保持专注力,他们的目标是提高生产力,并赋予移动设备更多的工作能力。从 PDF 阅读到扫描识别,从移动打印再到邮件客户端,Readdle 一直在尝试让移动办公更具备效率性。文档管理器 Documents,则正在尝试成为基于自家若干效率应用的管理平台,它并不负责具体工作,但可以将这些具体工作汇总在一起,方便用户查看和管理。更大胆一点设想,Documents 也在尝试充当 ios 的文件管理平台,就像我们习惯的 mac 或者 pc 的文件操作方式。为什么不离开 Odessa 去一个更大,行业更完善的城市?Denys Zhadanov 说:“之所以待在小城市,是可以让自己静下心来,洗刷金钱和利益带来的诱惑,认真做产品。”或者说 Readdle 之所以不离开 Odessa,不离开乌克兰,是坚信这个国家可以早日摆脱纷争,腐败和动乱。3.功能能从多种地方获取文件,包括 FTP、SMB、WebDAV、网盘等。内置浏览器可以查看网页或者网络上的文档,方便上传下载文档。多层级目录管理。集成 Readdle 旗下多款工具。支持 pdf、rtf、MS office、iWork 等几乎所有的文档类型查看,pdf 支持标注。支持 txt 文档的查看和编辑。支持电子书格式 epub。支持多媒体文件的查看和播放,浏览图片,播放音频和视频。可以 WiFi 互传文件。可以解压缩 zip 文件。iCloud 同步并不是实时同步,而是把 iCloud 作为网盘存储,并不推荐。建议用坚果云开启 WebDAV 同步。只有我觉得 icon 不好看吗。4.竞品暂时没有5.使用Documents 映射 WebDAV1、国外的各种云盘都已经呵呵哒,国内吊炸天的云盘都是封闭玩法,APP 想打开云盘的内容,必须在云盘下载。幸好国内还有一家默默耕耘的公司——坚果云。2、注册自己搞定(坚果云的动态验证码通过微信发送,需要关注坚果云公众号)。3、打开如下页面。账户信息》》安全选项4、记住账号、地址、密码。5、打开 Documents 应用 app,进入设置,添加账号。6、选择 WebDAV 服务器。7、填充以下列表。8、添加完后,即出现了 WebDAV 盘选项,选择文件夹设置为同步盘。9、文档管理器中出现同步文件夹。(iPad版本同步文件夹不在文档中出现)","updated":"T03:38:1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38:17+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322acd6e13c372f9daa1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Dropbox:云端的魔法文件夹","author":"xdst","content":"1.情怀穿着不齐整的衬衣、短裤、人字拖,手握一份牛皮纸袋包裹的创业策划书的 MIT 毕业生 Drew Houston 带着如何找到合适的联合创始人的问题只身闯进了 Y Combinator(美国知名孵化机构)的办公司,然而这次意外的拜访并没有受到邀请。这一年是2007年,事情发生在阳光灿烂的旧金山。很多年后回忆起这次年轻气盛时期的莽撞行为,Houston 羞涩的说:“那不是什么好的经历,在未经邀请就擅自进入YC办公室。YC就像是一所顶尖大学一样,所以这就好像你直接去找招生办公室主任,而最后他们都觉得你是个混蛋。我当时在回去的路上可谓更糟,不仅没有联合创始人,估计以后进入YC都成问题了。我很慌张。”年轻的 Houston 没有退却,Dropbox 的理论体系根深蒂固的立在他的脑海,Houston 坚信,他正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创业者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出现。当 Houston 还在大学的时候,他注册了一个线上游戏的测试版本,却发现游戏很无聊,于是就开始到处找这个游戏的漏洞。当他开始告诉游戏开发者游戏中各处的漏洞时,开发者就直接邀请他加入他们,这为 Houston 打开了工程师之门。Dropbox 的出现其实也有点异曲同工,Houston 去外地出差工作,却忘记把文件考到硬盘上了,于是萌生了做云端存储,省去中间环节和物理媒介的想法。2.设计当 Houston 有了 Dropbox 这个想法时,当时人们觉得他想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存在,人们已经有了 Email 附件和U盘,更别说容量大的移动硬盘了。那人们还想要什么呢?即使是当时一些有远见的人,也觉得这方面的解决方案,最后会来自于 Google 和微软。Houston 坚信如果现在有一个魔法文件夹,可以让人们把所有东西放在里面并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查看使用,这个产品一定会获得关注。至于如何面对大公司的挑战和收购,用 Dropbox 创始人的话来说便是:小的团队能够和大公司相抗衡是因为它们的高专注度和反应速度,这也是创业的乐趣所在。公司总会不可避免的扩张,但 Houston 深知保持高专注度的价值。这对于现在的 Dropbox 来说非常重要。当你在专注学习并为了某个学位努力时,日常琐事和财富价值等因素不再是你的考虑范围。这种专注而产生的动力,就像是在更新你的个人操作系统,由外界迁移到你个人自身,因此你需要尽快地适应。为了将这种文化持续下去,Dropbox 把愿景放在高于钱或产品本身上,而是专注于为用户创造的价值。Houston 要帮助大大小小公司的员工更加有效率地工作,缩小 IT 部门和其他部门的隔阂,这些才是 Dropbox 想要呈递的价值。然而 Dropbox 并不只是立足于软件服务,Houston 想要朝着打造一个全人类共同记忆这样的愿景而努力: “我们常常收到人们的邮件,很多让我们非常的自豪。他们会告诉我们‘我刚用 Dropbox 举办了一个音乐会’或是‘我做一个电影’或是‘我终于打造了自己的公司’等等。人们不停地告诉我们 Dropbox 是如何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式,我想这才是最有价值的地方。”3.功能全平台支持。同步功能强大,毕竟有技术优势,优化同步算法。提供了丰富的 API 接口,配合第三方 APP 使用,能起到更好的疗效。UI 设计简洁干净不花哨。文档分享功能简单,操作简易。价格偏贵。免费用户容量较小,毕竟我还有2个G。国内不能访问、国内不能访问、国内不能访问。4.竞品Google Doc、Box、SkyDriver等:哈哈,都被墙了。百度云:没有版本控制功能,UI 设计不喜欢,API 开放不够。坚果云:国内唯一可以开启 WebDAV 的良心公司。5.使用(歪楼)分享 Drew Houston MIT 2013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关于一个网球、一个圆圈和一个数字MIT 2005届校友,现Dropbox CEO Drew Houston在母校147届毕业典礼的演讲。他说如果他能给毕业生们一张小抄纸,上面会有一个网球、一个圆圈和一个数字30000。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网球代表你应该如何听从内心的声音,圆圈代表你应该如何让你的身边围绕富有启发性的人,而30000代表你该如何追求生活。再次回到MIT,我感到无比荣幸。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我还戴着我的Brass Rat戒指(见上图,MIT的毕业纪念戒指),我为你们感到兴奋。在你们人生过去的几十年里,成功意味着一步步往上爬。但从此刻开始,成功不再意味着考试考高分、上好大学,拿学位证。你们不知道未来将奔向何方,所以对未来生活的计划也无从谈起。但你又迫不及待地想迎接未来:也许是成立公司,治疗癌症,或者是写一部伟大的小说。谁知道未来会怎样呢?而像今天这样,身披长袍对着你们演讲并不在我七年前(毕业时)的计划之内。事实上,我从未有过宏大的计划——如今我领悟到,也许人的一生都不会有什么宏大的计划,更别说毕业之际了。一张小抄纸从今天起,你们将迎接新的生活。我思索许久,它会有何不同呢?如果让我重新再来一遍,我将如何抉择?聪明和努力让你们能够站在这里,但没有人告诉你,从今往后的成功秘方变了。所以,我想给你们一张小抄纸。我多希望当初毕业时有人能给我这样一张。如果你仔细看看我给你的小抄,那上面不会有很多东西:一个网球,一个圆圈和一个数字30000,仅此而已。 我知道你们可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请耐心听。21岁,我成立了我的第一家公司。我和联合创始人Andrew Crick都完全没有经验。我们决定创造一个全新的SAT网络课程,因为那时候我们大多数用的都是笨重、过时的800页课本,网络课程的质量也很差。我们为它起名Accolade,这是一个SAT词汇,“荣誉称号”的意思,而公司全名是The Accolade Group, LLC,因为我们觉得这样很酷。自己设计名片,在上面写上“创始人”字样的感觉非常棒。但最棒的是,我可以学习各种各样全新的东西。每个夏天,我都在家里屋顶上读一大堆书,包括市场营销、销售、管理和其他我过去一无所知的东西。我并没打算在屋顶上读我的MBA,但它确实发生了。一个网球几年之后,我遇到了瓶颈,诸事不顺让我效率低下。创立公司一直是我的梦想,但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所以我给自己放了个假。我开始写一个扑克机器人的程序。如果你在网上玩过扑克,你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在电脑前坐了几个小时,最后钱全输光了。而扑克机器人可以让电脑帮你把钱输光。这是很有趣的挑战。我完全入迷了,像个机器一样一天到晚在思考。喜欢你所做的事情,但这不是全部。让自己相信你喜欢正在做的事情太简单了——谁愿意承认自己不喜欢呢?我所认识的最成功、最乐在其中的人不仅热爱他们所做的事情,他们还沉迷于解决关键的问题,这就他们来说很重要。这让我想起了小狗追网球的画面:你能在他们的眼睛里看到一点点疯狂,甚至会把拴着他们的皮带都拉断。我还有一些朋友工作努力,报酬丰厚,但还是时常抱怨工作。问题在于,他们没有马上找到自己的网球。让我感到害怕的是,扑克机器人和Dropbox最开始都让我感到分心。我的脑袋里似乎有一个声音一直在指挥我去哪里,但我却不断地叫它闭嘴。有时候那些声音是最真实的。我花了很久才领悟到这个道理。最努力的那群人并不是因为他们都严于律己。他们努力工作,是因为他们在解决一个令人兴奋的问题时收获了快乐。所以从今往后,不要勉强地推着自己前进。试着找到自己的网球,它会拉着你前进。你也许会彷徨很久,但在找到之前,倾听你内心的声音。一个圆圈让我们再回到我刚毕业的那个夏天。那是一个完美,或者说接近完美的夏天。我的好兄弟Adam Smith,他的朋友Matt Brezina和我准备成立一家公司,我们当时觉得大家一起在一个屋檐底下办公会很酷。Adam和Matt没日没夜地写代码,并不断引起潜在投资者的兴趣,邀请他们乘坐直升机出游。而我呢,为自己的公司花了几年的心血,而Adam才花了几个月的工夫。我的直升机在哪里?到了8月,Adam又给了一个坏消息:他们要搬走了,去硅谷。而我却去不了。之后我就会经常和Adam通电话,了解那边的情况。他们一直都很不错,比如他会提到下午见到了投资人Vinod Khosla,Sun Microsystems的联合创始人,亿万富翁。最后,他丢下一个重磅炸弹:他要给我500万美元。我彻底震惊了。他一直是我的好伙伴,比我小2岁。(用橄榄球做个比喻),现实就像是,他进军超级碗,而我却连选秀都没被选上。他在不经意之间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打击”,是时候改变了。有人说,与你相处最多的5个人的平均水平代表了你的水平。仔细想一分钟:谁会在你5个人的圆圈里面。好消息是,MIT是组建这个圆圈最好的地方之一。如果我没有来到这里,我就不会认识Adam,也就不会认识Dropbox的另一个创始人Arash,也就不会有Dropbox。我意识到,身边有一群富有启发性的人,和你自己的天赋、勤奋一样重要。你的圆圈推动你变得更好,就像Adam推动我一样。但是别忘了,MIT只有一个,好莱坞,硅谷都只有一个。这并不是巧合:无论你做什么,最顶尖的人才通常只会聚集到一个地方。那就是你该去的地方。你会在那里遇到你的英雄,他也在你的圆圈里面,向他们学习。你只需成功一次刚毕业的人还容易掉入一个陷阱:没做好准备就不去做。不要理解错了,学习是首要的,但最快的学习方法是动手。如果你有梦想,你当然应该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去计划、去准备。但现在要做的,只是启程而已。我觉得自己从未真正准备好。我还记得,我们的第一个投资人说“好”的时候,他问我钱应该打到哪里?对于一个24岁的年轻人来说,这就像过圣诞节一样开心。我一遍遍刷新公司的银行账户,看着它从60美元变成了120万美元。最初我欣喜若狂,还拍了照片纪念。但一想到有一天,他们要把这些钱都拿回去,我的肚子就一阵难受。这简直是走上了不归路呀。你们一定明白我的感受,在MIT这叫做在“在消防栓里喝水”。听起来也许很有趣,但你我都明白这有多难受。但我们也学到了这并不是坏事。今天,一个阀关上了,你们要做的,就是寻找另一个消防栓。你们也许会觉得,创立Dropbox是我一生中最刺激、最有趣、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而我却没有告诉你们,它也是让我觉得最丢脸、最沮丧、最痛苦的经历。我甚至记不清我犯错的次数。幸运的是,这都无所谓。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的GPA是5.0。事实上,当你告别学校,GPA的概念也将不复存在。你在学校里犯的每一个错误都可能影响你最终的成绩,而在现实生活中,你最大的危险并不是失败,而且太安逸。比尔盖茨的第一个公司是为交通灯开发软件的,乔布斯的第一个公司是制作塑料口哨的。两人都失败了,这是我对现实最满意的一点:过去的错误不会累积。从今往后,失败都不重要,你只需成功一次。30000曾经,我为各种事情忧虑。但我永远记得,我开始内心平静下来的时候。那时我刚搬到旧金山,一天晚上,我实在睡不着。于是我打开我的笔记本电脑,读到了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只有30000天。一开始我也没多想, 但我拿过计算器一算,365 X 24,发现快9000天已经过去了!我究竟都做了什么事情?所以这就是我把30000写在小抄上的原因。就在当晚,我意识到,人生没有热身,没有练习,没有复位按钮。每一天,我们都在为自己的故事加几个词语。所以从那以后,我不再追求生活的完美,而是努力让生活更加有趣。我希望我的故事成为一场冒险——这改变了一切。今天我的祖母也在这里,下周将迎来她的95岁生日。我去加州之后和她打了很多次电话,有个细节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她每次挂电话时都会对我说一个词,Excelsior,意思是不断向上,精益求精。今天是你们的典礼,你们来到真实世界的第一天。我对你们的期望是,不要追求生活的完美,而给你自己自由,把生活变成一段美丽的冒险。还有,不断向上。 谢谢。","updated":"T04:34:5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2:34:50+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d325da95a2133ecc0b96aa_r.pn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Rusty Lake:阴森恐怖风解谜游戏","author":"xdst","content":"1.情怀日,居住在阿姆斯特丹的荷兰人 Robin 和 Maarten 紧张激动的将他俩合作的首部作品 Samsara room 开放下载。默默无名的年轻人没有想到,这只是海上马车再次起航的前奏,不久之后,他俩合作的 Cube Escape 系列游戏更是散发着郁金香忧郁迷幻的气味,遍布欧洲大陆,遍布五湖四海,席卷了所有解谜冒险类死忠的心。相对于 Cube Escape,Rusty Lake 这个名字更为响亮。Rusty Lake 既是 Robin 和 Maarten 联合创立的独立游戏工作室的名字,也是他们所创造的超现实主义的世界观的名称。 Robin 和 Maarten 都有着丰富的 Flash 游戏开发经验。他俩是通过网络结识彼此,虽然两人住的很近,但仍习惯通过 Skype 或者其他聊天工具合作工作。虽然 Robin 和 Maarten 不在同一间房间里工作,但是至少每周会见一次面聊一聊游戏的发展方向。作为一个孤僻暗黑的游戏开发者,大概只有保持彼此独立和忧郁才能策划出这种黑暗恐怖的解密游戏吧。2.设计Rusty Lake 系列游戏的诞生很大程度上归结为 Robin 和Maarten 两人都是 David Lynch 的电视剧《Twin Pesks》的忠实粉丝,游戏的灵感和表达方式也来源这部电视剧。相比于其他解谜游戏的付费模式,Robin 和 Maarten 特立独行的创造了一种季播的模式。Robin 形容他们的游戏模式是“电视剧”型谜题,尽力两到三个月发布一款游戏,免费版本和收费版本穿插其间,像季播电视剧一样,一步一步的推进游戏世界观的发展,揭秘Rusty Lake 的秘密。回到游戏本身,Maarten 侧重系列游戏的美工和图画绘制,Robin 则侧重游戏剧本定版。谈到 Rusty Lake 系列游戏的灵感来源,Robin 很难下定论:“不仅仅是书或者电影,我们的灵感也从自然和生活中来,Rusty Lake 的故事就是基于我们一些疯狂的想法,它的灵感混合了一些老的侦探小说、恐怖电影和漫画书。”关于Rusty Lake 这个名字的特殊含义,Robin说:“Rusty Lake 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地方,你不能在真实的世界里找到它。这个名字也没有太多私人意味,但是我们确实在找一个完美的名字,直到Rusty Lake 从脑海里冒出来。”3.剪影知乎有大玩家(@知乎用户)——————剧透分割线———————rusty lake hotel故事发生在1893年,这座旅馆的主人是Mr. Owl。这一年他的旅馆迎来了五位客人,分别是鹿、野猪、野雉、兔子、鸽子。黑色的Mr.Crow既是前台,也负责撑船把客人送到旅馆。这五位客人在旅馆里被杀害,并被提取了记忆保存在Mr. Owl房间的装置里。1894年,这五位客人的记忆冲破装置,逃了出来。旅馆的员工鹦鹉Harvey也逃出了旅馆。SeasonsSeasons里面黄发妹子在1971年自杀/被杀害,但实际上Seasons所在的世界并不是现实,而是黄发妹子的记忆,她内心深处渴望改变过去,所以在她的记忆世界里,她可以从1981年winter穿越回去1971年fall,想拯救当时死掉的自己。这个故事也可以理解为黄发妹子存在另一个人格——黑影,妹子跟黑影做斗争。最终在1971年秋天黑影占了上风,并且杀死了妹子,妹子的意识飘散在外,1981年冬天遇到某事件突然醒觉,想要改变过去。(Seasons里妹子的房间)The lake主角在一个湖中小屋里钓鱼,钓着钓着,黑影上岸。这个故事暂不明确。Case231971年秋天,Dale Vandermeer警探负责调查黄发妹子的案子,他在现场找到了一个电话号码,拨过去,一个奇怪的声音对他说,已经为他准备好位置了。然后探长找到了几张关于Rusty Lake的相关照片。(门后的确就是Seasons里面的房子)1972年夏天,Dale探长突然从照片里找到了线索,于是出发前往教堂,然后乘着Mr.Crow的小船到达The Lake里面的那间小屋,登上了一台老式升降机。(那只攻击Dale的鹿影疑似从rusty lake hotel逃出来的那只)The mill在case23的第四部分,Dale警探逃脱了黑色鹿影的追杀,登上了升降机,然后他来到了位于rusty lake边上的一座风车里。这座风车实际上是用来提取记忆,再放到rusty lake里。Mr.Crow在这里把黄发妹子的记忆提取出来,放到rusty lake里。然后,电话响了,对话内容是case23第一部分Dale播出的电话,只不过这次是站在Mr. Crow的角度接电话。然后,Dale已经被Mr.Owl杀了。(手上掐着Harvey的可能是被提取记忆后的黄发妹子)BirthdayThe mill提取了Dale探长的记忆后,把他带回了他记忆中的1939年,他9岁生日的那天。这个故事跟Seasons类似。黄发妹子想回到1971年秋天拯救自己,而Dale探长则想回到1939年他生日那天,因为那天有个陌生人闯进他家,把爷爷和爸妈都杀了。Dale探长想扭转时空,救回被杀害的爷爷和父母。Dale在重走黄发妹子的路,越陷越深了。Theatre虽然主持人说这是“你心里的剧场”,实际上是Dale警探走进了黄发妹子的剧场。(4.28修改,今天重玩之后发现这是Bob的剧场)。舞台上的几个剧目跟前面的几个游戏相关,坐在吧台喝酒的男人Bob似乎是妹子的恋人,他口袋里有妹子给他的诀别信,妹子说她要去Rusty Lake,并且“We will meet in another life”。不知道她是要自杀还是真的有另一个世界。Bob喝了酒之后开枪自杀了,他在杯垫上写下留言:Why did you take my memory?随后,在最后一幕剧开始之前,他会坐在马桶上,黑化。Dale坐上升降机之后外面的黑影也是他。这就说明了,这是Bob的记忆剧场,所以第五幕舞台上才会出现黄发妹子。","updated":"T04:41:1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2:41:17+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bbed397e4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Kingdom Rush:Q版绘画风格塔防神作","author":"xdst","content":"1.情怀北欧的一月风轻云淡,一座座涂着铁锈红的木房子点缀在白雪覆盖的山坡上,湖面澄清,空气宁静。三个怀着梦想的乌拉圭年轻人内心澎湃,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欧洲,来到圣诞老人的故乡。三个年轻人站在《愤怒的小鸟》发行商 Rovio 公司的门前,希望他们的下一款游戏《Kingdom Rush Frontiers》能够被这家大名鼎鼎的手游发行商代理。这一年是2013年。自己的作品能够被大公司所代理而获得资金保障,从而从容开发游戏是所有独立游戏开发工作室的梦想。乌拉圭的三个年轻小伙子正是怀着这样的憧憬从南美来到北欧,在跨越大洋的航班上,他们的下一部作品已经雏形初现。但是北欧人有着南美人意料之外的野心,Rovio 想要收购 Ironhide 工作室。Ironhide 工作室的三位创始人 Alvaro Azofra、Pablo Realini、Gonzalo Sande 回绝了Rovio 的收购要求。对于一个小型团队来说,能够拒绝一个顶级发行商的收购邀约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是因为南美人不想再次成为雇员,二是他们的作品《Kingdom Rush》在市场上表现的非常好,这给了三个年轻人足够的信心。 Ironhide 是由 Alvaro Azofra、Pablo Realini、Gonzalo Sande 于2010年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所创建的独立游戏工作室。2010年Flash游戏盛行,三个年轻人情投意合,决定涉足 Flash 游戏领域。Alvaro 主攻游戏策划,Pablo 是程序员,Gonzalo 则负责美工。2010年,Ironhide 出品了两款游戏,反响不错,而他们的第三款游戏,就是大名鼎鼎的 Kingdom Rush。至此开启一个时代。2.设计Kingdom Rush 系列至今先后于2011年11月发布初代 Kingdom Rush、2013年6月发布二代 Kingdom Rush:Frontiers、2014年11月发布三代 Kingdom Rush:Origins 三款游戏以及一本串联世界观的漫画绘本,新一代 Kingdom Rush 正在蕴量之中。游戏画面充满极富活力色彩、令人难以捉摸的个人绘画风格,并且嵌入许多电影漫画童话角色、场景等幽默元素。Ironhide 始于 Flash 游戏,之后逐渐移植到桌面端和移动端,直到 iPad 的出现,可算找到了最佳游戏匹配终端。Kingdom Rush 系列 iPhone 和 iPad 版本不兼容,单独收费,略显不厚道。除此之外,从第二代游戏开始,增添内购英雄,又多了一处吸金点。简洁的类卡通风格,同时添加一些轻松的流行元素。Ironhide 想让玩家觉得自己真正处于一场战斗中,他们想要玩家觉得,他们真的是在守疆卫土,这就是为什么 Ironhide 花了很大的力气在诸如小绵羊、马以及周遭的环境这样的小细节上,正是这些细节元素给了每一个关卡独特的生命力。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一个相当小的游戏格局里面把握好所有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得每一个敌军士兵都看起来独一无二,且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对于怀着梦想进入手游研发的同行们,Ironhide 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保持专注并且相信你的创意,但不要害怕犯错,如果你做的游戏自己感觉是有趣的,那么就很可能是不错的游戏想法,如果连自己都觉得没有趣,就一定没有机会成功,这时候就要果断的修改。Ironhide 独立游戏工作室从起初毫无经验的小团队,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到了今天,他们已是一个强大的团队。即使不是来自于著名的产业环境,他们依旧有着设计好游戏的能力与付诸行动的实力,大胆与其他游戏业者正面竞争。或许 Ironhide 一开始并不清楚他们要做什么,然而现在,他们已深悟于心。3.剪影Kingdom Rush你需要清晰的制定策略,聪慧的运营防御塔在森林战斗、在山丘战斗、在荒野战斗。不要害怕嗜血的兽人,邪恶的巫师,恐怖的恶魔。请你招募盟友,组建部队,用烈焰法术去燃烧他们,从恶魔 Ven'Nan 的魔爪中拯救你的王国。Kingdom Rush:Frontiers你需要带领你的部队从恶龙手中捍卫异国的土地。可怕的食人植物、地狱居民、海盗土匪食尸鬼最终会沦为你史诗冒险的故事素材。别担心,你会有更强大的武器和最厉害的英雄。Kingdom Rush:Origins时间回到 Kingdom Rush 三十年前,精灵王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你将进入王国的最高峰,探访神秘精灵森林、仙灵领域、漂浮废墟的古老大都市。你将拥有全新的塔和盟军:精灵弓箭手,神秘法师,石头德鲁伊和精灵步兵将组成你的军队。","updated":"T04:46:0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2:46:08+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b1022729bdb733e73e9e2bb74cc42936_r.pn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1},"":{"title":"Supercell:手游界的“暴雪”","author":"xdst","content":"1.情怀总部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前诺基亚研究大楼里的 Supercell 是继多年前的 Rovio 之后又一家闻名全球的北欧游戏开发工作室,而 Ilkka Paananen 正是这个游戏行业新贵的CEO兼联合创始人。持有赫尔辛基大学授予的荣誉科学博士学位的 Ilkka 自2000年起就在游戏业打拼了。在创立 Supercell 以前,他是 Sumea 工作室的CEO兼联合创始人,Sumea 后来被 Digital Chocolate 收购。或许为 Digital Chocolate 工作的日子并不让 Ilkka 舒心。2010年盛夏,就着鳕鱼片喝着啤酒,鳕鱼片的清新和啤酒的爽口似乎打开了Ilkka 内心的游戏梦:最优秀的人做最好的游戏。为了实现这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子相册制作 for mac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