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r单片机和51的区别这么好,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用PIC

为什么我么学的都是51单片机_吴鉴鹰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46贴子:
为什么我么学的都是51单片机
今天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为什么我们学的是51单片机,为什么在中国无论是工程师还是大学教师还是大学生都喜欢用51单片机,原因有以下几点:1.由于51内核(指具有8051cpu的单片机)具有大量的资料,有很多的种类,所以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是初学者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真的是这个样子吗?或许在20年前是这个样子是这个原因,因为那事没有别的东西可以学。2.但似乎不是这样子的原因,因为虽然51单片机有很多的种类,新的产品也集成了很多更有用,更简洁的功能,但是人们还是最最钟情于功能最少操作比较复杂的51单片机—AT89S51单片机(ATMEL的早期产品)。3.下面我们分析一下51单片机应用广泛的真正原因:在分析原因之前先讨论一下几个问题(1)51单片机是神马时间进入市场的?答:51单片机是上个世纪70年代发展80年代被广泛应用的单片机。(2)同时期还有其他的竞争产品吗?答:有还有Zliog公司的z80单片机,但是不久就因为公司的策略原因退出了市场(网上说的)。(3)下面说只要问题,现在工作在公司前线和学校的教育与前线的工作者现在多大年纪?答:40岁左右。(4)现在40多岁的工作者在20年前在做什么?答:在上大学而且大学里开设的可就是51单片机。(5)毕业之后他们去干了些啥?答:一部分去公司工作了,就是现在的一线工程师,另一部分留校任教了,就是现在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我们敬爱的老师。(6)现在他们还还在用什么?答:大部分还是在用51单片机,在公司工作的工程师们还在用51极力的做着自己的项目,只有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公司遇到51完不成的项目时才会想着去找一个功能更强大的单片机,所以工程师中有一部分会使用其他的单片机。而老师就不一样了做的工程不是很多也不是很大竞争也不是很激烈所以他们会的51单片机就足可以应付,所以他们的知识体系没有更新,直到今天他们在教我们,以至于我们学的是他们在20年前学的东西。这才是为什么我们什么还在学习51单片机的真正原因。再说说51单片机真的很简单那很容易入门吗,真的可以事半功倍吗,我个人认为不是这样,因为现在的好多单片机都比51单片机入门,例如:AVR单片机操作更简单,片上外设更丰富,PIC单片机有更精简的指令集有33、35、58条指令(视单片机的级别而定),属精简指令集。而51系列有111条指令,AVR单片机有118条指令。这个现状正在慢慢的改变,因为40岁的工作者正在慢慢老去,20岁的我们才是未来的主宰,20岁的我们也学会了更多的单片机,51内核的:STC全系列 C8051F全系列 肥1内核单片机:AVR PIC MSP430 还有更高级的ARM内核的单片机等等。喜欢电子喜欢单片机的童鞋们,希望你们能学到更多使用的知识。以上只代表个人看法。推荐阅读:学单片机从构建最小系统开始与MCS51核同期比较有名的MCU还有Motorola的6805核、Zilog的Z8核、NSC的Cop8核、还有比MCS51早出生的MCS48核,还有很多不大有名气的MCU核,过了三十年,还在大规模生产使用的八位核除了6805的姊妹HC08,就是一堆后起之秀了。之所以如此,主要是Intel当时开放了51核的授权,至今众多的授权非授权供应商开发了过万种51核或兼容51核的MCU,而且51核相当稳定,指令集比较合理。这些才是一般熟练R&D选择它的原因。现在ARM的授权生产供应商也很多,当ARM真的有了较长时间存在的稳定内核时将肯定会改变这个局面。早期51核中的8031片内没有一般MCU必不可少的PROM,需要用户自己外扩,但其片内集成的 Timer、I/O口、RAM、Uart 相当有用,外扩一片地址锁存芯片,一片PROM,一个时钟源,加上直流电源就可以适应不少控制工作,还有不少其他优点,价格也便宜,所以当时国内很快就普及了。另外需要提出的是直到90's国内大部分学校还在教导Z80或8086,教51的相当少见。到上世纪90年代,国内 中小市场 容易找到的 是MCS-51系列的资源(包括:芯片、开发工具、参考书、参考设计)。如Z80、6805,还有日系的NEC等,有总销商,但其只对大型工厂, 对于 少量样片根本不理睬(这估计与芯片制造商的战略有关)。但到 90年代后半期,市场就开始 多样化了, 开始出现了 PIC、AVR。到本世纪初,则 围绕ARM进行。无论如何, 每一个存在,都有它的理由。4位MCU 也始终不死, 8位也暂时死不了(至少,40岁的人 还看不到它死的可能)。MCS51是大多数人 或多或少经历过的知识,但不代表 40岁左右的人 都只使用MCS-51,所见 范围内 使用 AVR、PIC、ARM 年长者(50岁左右)也不少。在校时,曾 接受过:1)MCS-51 课程(实验时,是用 汇编,转换成机器码 要查表 人工转换,然后手工键入 十六进制值,按运行 看结果)2)计算机系统结构 课程(实验为 8086 汇编,写了 计算机编译, 所有均在DOS环境 进行)教学生是教他们学习方法。51内核从基本的内部定时器、中断、串口到外扩ad、da、ram、rom,整个是微缩版的8086总线结构,基本上51会了,avr、arm、pic也就不在话下了。但是会了pic、avr,不一定会其他的。如果只教学生单芯片的pic、c8051f,可能一般学生不知道外扩ram该怎样接。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讨论一下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使用8051
在线时间379 小时
威望4761分
芯币5611枚
TA的帖子TA的资源
五彩晶圆(中级), 积分 47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9 积分
五彩晶圆(中级), 积分 47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9 积分
好。我不强词夺理了
在线时间51 小时
TA的帖子TA的资源
一粒金砂(中级), 积分 1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5 积分
一粒金砂(中级), 积分 1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5 积分
我觉得因为51是基础,后来的产品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来的,所以学校都是讲述51,自然用的人就多了
在线时间3 小时
TA的帖子TA的资源
一粒金砂(初级),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一粒金砂(初级),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学校教的都是 8051& 简单 最近也在看呢
在线时间568 小时
威望2807分
芯币1650枚
TA的帖子TA的资源
五彩晶圆(初级), 积分 28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3 积分
五彩晶圆(初级), 积分 28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3 积分
回复 22楼 芝锐 的帖子
单片机都很基础吧?
51核比好多其他单片机核都复杂。
和cortex m0的晶体管数量差不多,但是性能却低些。
学校教51是因为中国的学校课程普遍落后一大截。
在线时间485 小时
威望2808分
芯币3986枚
TA的帖子TA的资源
五彩晶圆(初级), 积分 28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2 积分
五彩晶圆(初级), 积分 28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2 积分
ARM还是要比单片机麻烦!
在线时间2086 小时
威望50401分
芯币38684枚
TA的帖子TA的资源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51过时论可以休矣
大家可以到电子市场调查一下,看看那种片子出货量最大
或者多拆几种简易的控制器,看看到底哪种芯片用得最多
有一点需要说明:现实中馒头的需求量大,还是面包的需求量大。
有很多控制器只需要简单的控制功能就可以。
在线时间2086 小时
威望50401分
芯币38684枚
TA的帖子TA的资源
我总是觉得 leang521 的分析很合理,
leang521 是站在理性和实际的方向来看问题的。
在线时间568 小时
威望2807分
芯币1650枚
TA的帖子TA的资源
五彩晶圆(初级), 积分 28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3 积分
五彩晶圆(初级), 积分 28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3 积分
回复 26楼 tiankai001 的帖子
电子市场的出货量没有计算那些直接从代理厂家拿货的吧?&好多日系的出货量也很大但是在电子市场很少见。很多超低价的otp单片机兼容的是pic
[ 本帖最后由 ssawee 于
19:48 编辑 ]
在线时间86 小时
TA的帖子TA的资源
纯净的硅(中级), 积分 8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7 积分
纯净的硅(中级), 积分 8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7 积分
单片机掌握一种之后,其他投可以旁通,51简单易学,入门比较快,但是现在51真的用起来很不方便了啊,资源比较少,调试方面不方便。我现在不怎么用了啊。
在线时间115 小时
芯币1048枚
TA的帖子TA的资源
一粒金砂(高级), 积分 4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一粒金砂(高级), 积分 4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企业的目标是能简单不复杂,能省则省
在线时间297 小时
TA的帖子TA的资源
一粒金砂(中级), 积分 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2 积分
一粒金砂(中级), 积分 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2 积分
资料比较广泛 易学
在线时间1392 小时
威望40754分
芯币43409枚
E金币749枚
TA的帖子TA的资源
资料多、品种齐、价格低、采购易,这是51系最大的优点,顺便一说:在有良好电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一旦真正掌握一种MCU的设计应用方法,所有MCU都应一通百通,做不到这一点却去多“学”几种MCU是无意义的,电路基础才是最重要的法门。
在线时间128 小时
威望1563分
芯币1217枚
TA的帖子TA的资源
纯净的硅(高级), 积分 15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7 积分
纯净的硅(高级), 积分 15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7 积分
回复 20楼 zhaojun_xf 的帖子
其实51用于教学主要是因为其指令结构成熟,且相对较简单,一个ARM的指令结构恐怕不是一个学期可以学完的,当然,我说的是大多数学生。
虽然现在有了C语言,ARM开发更简单了,但是教学不同与技能培训,需要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所以,单片机教学还是要讲指令系统和汇编的。
对于实际项目中使用51,很简单,模块的重用,很多历史长一些的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技术,在以前MCU更新不是很迅速的时代,51是一种很稳定的产品构架,所以基于51构架的成熟技术也有很多。ARM确实正在很多领域逐步取代51,但是由于ARM与51指令不兼容,这个平台的移植转换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靠时间来验证新的平台的可靠性,然后慢慢转过来。其实并非公司看不到新的芯片的性价比,只是公司要在开发周期及硬件成本中做一个权衡。
另外,虽然51内核已经比较落后了,但是现在很多智能外设芯片中还是嵌入51内核(我们的U盘,移动硬盘都是基于51内核的),应该是因为51的专利早已到期,使用不需要付费,这样一个免费而稳定的内核,自然是嵌入的首先。
在线时间568 小时
威望2807分
芯币1650枚
TA的帖子TA的资源
五彩晶圆(初级), 积分 28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3 积分
五彩晶圆(初级), 积分 28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3 积分
回复 33楼 柳叶舟 的帖子
如果要讲结构的话51结构是比较复杂的和cortex m0晶体管数量相当,而avr,pic晶体管数量比他都少得多。现在51还比较多,但是从未来的发展方向来说是越来越少的,应用范围也是越来越小。现在还有4位的单片机在用。
很多日系单片机出货量也很大,只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罢了。
现在很多芯片内嵌入的核也慢慢从51转到其他的核,如ti新出的无线输电芯片内就是集成的arm7,手机基带芯片内集成的核好像也是arm。
国内好像有些研究处理器方向的研究生都只是学51,这个也太落后了吧,openrsic,opensprac这样的开源代码的处理器性能早超51了,openrsic晶体管数量比51少但是性能还更好。
在线时间379 小时
威望4761分
芯币5611枚
TA的帖子TA的资源
五彩晶圆(中级), 积分 47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9 积分
五彩晶圆(中级), 积分 47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9 积分
回复 33楼 柳叶舟 的帖子
恩,你讲的比我全面
51结构比M0复杂,但用于学生学习还是比M0简单得多,其结构清晰复合传统计算机构架。
在线时间1534 小时
威望8167分
芯币7102枚
E金币358枚
TA的帖子TA的资源
五彩晶圆(高级), 积分 81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33 积分
五彩晶圆(高级), 积分 81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33 积分
回复 5楼 David_Lee 的帖子
对的 下载器太方便
在线时间140 小时
威望1627分
E金币150枚
TA的帖子TA的资源
纯净的硅(高级), 积分 16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3 积分
纯净的硅(高级), 积分 16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3 积分
原帖由 chunyang 于
23:56 发表
资料多、品种齐、价格低、采购易,这是51系最大的优点,顺便一说:在有良好电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一旦真正掌握一种MCU的设计应用方法,所有MCU都应一通百通,做不到这一点却去多“学”几种MCU是无意义的,电路基础才 ...
您说的这些电路基础包含哪些知识呢?数电?模电?还有...?
资源大师勋章
在下载中心贡献超过4000份资料
技术导师勋章
论坛威望大于30000或网友提名:坛子里公认的技术导师
论坛测评队员
Powered by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为什么我们学的都是51单片机?你造吗?_单片机精讲吴鉴鹰-爱微帮
&& &&& 为什么我们学的都是51单片机?你造吗?
今天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为什么我们学的是51单片机,为什么在中国无论是工程师还是大学教师还是大学生都喜欢用51单片机,原因有以下几点:1.由于51内核(指具有8051cpu的单片机)具有大量的资料,有很多的种类,所以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是初学者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真的是这个样子吗?或许在20年前是这个样子是这个原因,因为那事没有别的东西可以学。2.但似乎不是这样子的原因,因为虽然51单片机有很多的种类,新的产品也集成了很多更有用,更简洁的功能,但是人们还是最最钟情于功能最少操作比较复杂的51单片机—AT89S51单片机(ATMEL的早期产品)。3.下面我们分析一下51单片机应用广泛的真正原因:在分析原因之前先讨论一下几个问题(1)51单片机是神马时间进入市场的?答:51单片机是上个世纪70年代发展80年代被广泛应用的单片机。(2)同时期还有其他的竞争产品吗?答:有还有Zliog公司的z80单片机,但是不久就因为公司的策略原因退出了市场(网上说的)。(3)下面说只要问题,现在工作在公司前线和学校的教育与前线的工作者现在多大年纪?答:40岁左右。(4)现在40多岁的工作者在20年前在做什么?答:在上大学而且大学里开设的可就是51单片机。(5)毕业之后他们去干了些啥?答:一部分去公司工作了,就是现在的一线工程师,另一部分留校任教了,就是现在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我们敬爱的老师。(6)现在他们还还在用什么?答:大部分还是在用51单片机,在公司工作的工程师们还在用51极力的做着自己的项目,只有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公司遇到51完不成的项目时才会想着去找一个功能更强大的单片机,所以工程师中有一部分会使用其他的单片机。而老师就不一样了做的工程不是很多也不是很大竞争也不是很激烈所以他们会的51单片机就足可以应付,所以他们的知识体系没有更新,直到今天他们在教我们,以至于我们学的是他们在20年前学的东西。这才是为什么我们什么还在学习51单片机的真正原因。再说说51单片机真的很简单那很容易入门吗,真的可以事半功倍吗,我个人认为不是这样,因为现在的好多单片机都比51单片机入门,例如:AVR单片机操作更简单,片上外设更丰富,PIC单片机有更精简的指令集有33、35、58条指令(视单片机的级别而定),属精简指令集。而51系列有111条指令,AVR单片机有118条指令。这个现状正在慢慢的改变,因为40岁的工作者正在慢慢老去,20岁的我们才是未来的主宰,20岁的我们也学会了更多的单片机,51内核的:STC全系列 C8051F全系列 肥1内核单片机:AVR PIC MSP430 还有更高级的ARM内核的单片机等等。喜欢电子喜欢单片机的童鞋们,希望你们能学到更多使用的知识。以上只代表个人看法。与MCS51核同期比较有名的MCU还有Motorola的6805核、Zilog的Z8核、NSC的Cop8核、还有比MCS51早出生的MCS48核,还有很多不大有名气的MCU核,过了三十年,还在大规模生产使用的八位核除了6805的姊妹HC08,就是一堆后起之秀了。之所以如此,主要是Intel当时开放了51核的授权,至今众多的授权非授权供应商开发了过万种51核或兼容51核的MCU,而且51核相当稳定,指令集比较合理。这些才是一般熟练R&D选择它的原因。现在ARM的授权生产供应商也很多,当ARM真的有了较长时间存在的稳定内核时将肯定会改变这个局面。早期51核中的8031片内没有一般MCU必不可少的PROM,需要用户自己外扩,但其片内集成的 Timer、I/O口、RAM、Uart 相当有用,外扩一片地址锁存芯片,一片PROM,一个时钟源,加上直流电源就可以适应不少控制工作,还有不少其他优点,价格也便宜,所以当时国内很快就普及了。另外需要提出的是直到90's国内大部分学校还在教导Z80或8086,教51的相当少见。到上世纪90年代,国内中小市场 容易找到的 是MCS-51系列的资源(包括:芯片、开发工具、参考书、参考设计)。如Z80、6805,还有日系的NEC等,有总销商,但其只对大型工厂, 对于少量样片根本不理睬(这估计与芯片制造商的战略有关)。但到90年代后半期,市场就开始多样化了,开始出现了PIC、AVR。到本世纪初,则围绕ARM进行。无论如何,每一个存在,都有它的理由。4位MCU 也始终不死,8位也暂时死不了(至少,40岁的人还看不到它死的可能)。MCS51是大多数人 或多或少经历过的知识,但不代表 40岁左右的人都只使用MCS-51,所见 范围内使用AVR、PIC、ARM 年长者(50岁左右)也不少。在校时,曾接受过:1)MCS-51 课程(实验时,是用汇编,转换成机器码 要查表 人工转换,然后手工键入十六进制值,按运行看结果)2)计算机系统结构 课程(实验为8086 汇编,写了 计算机编译,所有均在DOS环境进行)教学生是教他们学习方法。51内核从基本的内部定时器、中断、串口到外扩ad、da、ram、rom,整个是微缩版的8086总线结构,基本上51会了,avr、arm、pic也就不在话下了。但是会了pic、avr,不一定会其他的。喜欢本文的亲们,欢迎点赞哦| 单 | 片| 机 | 精 | 讲 | 吴| 鉴 | 鹰 |微信第一单片机分享 最受欢迎图文公号微信号:wujianying_danpianji《》● 技术源于积累,成功来自执着——单片机精讲吴鉴鹰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吴鉴鹰团队介绍单片机开发设计调试方法,电子技术设计知识,分享行业资讯,学习教程,应用前景,学习交流,全力打造卓越单片机工程师高手的平台。关注我们,共同进步。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寻找操作数可以通过直接给的方式(立即寻址)和直接给出数所在单元地址的方式(直接寻址),这就够了吗?看这个问题,要求从30H单元开始,取20个数,分别送入A累加器。就我们目前掌握的办法而言,要从30H单元取数,就用MOV A,30H,那么下一个数呢?是31H单元的,怎么取呢?还是只能用MOV A,31H,那么20个数,不是得20条指令才能写完吗?这里只有20个数,如果要送200个或2000个数,那岂不要写上200条或2000条命令?这未免太笨了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我们只会把地址写在指令中,所以就没办法了,如果我们不是把地址直接写在指令中,而是把地址放在另外一个寄存器单元中,根据这个寄存器单元中的数值决定该到哪个单元中取数据,比如,当前这个寄存器中的值是30H,那么就到30H单元中去取,如果是31H就到31H单元中去取,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怎么个解决法呢?既然是看的寄存器中的值,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让这里面的值发生变化,比如取完一个数后,将这个寄存器单元中的值加1,还是执行同一条指令,可是取数的对象却不一样了,不是吗。通过例子来说明吧。
这个例子中大部份指令我们是能看懂的,第一句,是将立即数20送到R7中,执行完后R7中的值应当是20。第二句是将立即数30H送入R0工作寄存器中,所以执行完后,R0单元中的值是30H,第三句,这是看一下R0单元中是什么值,把这个值作为地址,取这个地址单元的内容送入A中,此时,执行这条指令的结果就相当于MOV A,30H。第四句,没学过,就是把R0中的值加1,因此执行完后,R0中的值就是31H,第五句,学过,将R7中的值减1,看是否等于0,不等于0,则转到标号LOOP处继续执行,因此,执行完这句后,将转去执行MOV A,@R0这句话,此时相当于执行了MOV A,31H(因为此时的R0中的值已是31H了),如此,直到R7中的值逐次相减等于0,也就是循环20次为止,就实现了我们的要求:从30H单元开始将20个数据送入A中。这也是一种寻找数据的方法,由于数据是间接地被找到的,所以就称之为间址寻址。
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么多的寻址方式呢?
这是为了在效率和方便性上找一个平衡。立即数寻址和寄存器寻址在效率上是最快的,但寄存器仅有几个非常宝贵不可能将操作数都存入其中等待使用,立即数的使用场合也非常有限,这样就需要将数据保存在内存中,然后使用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相对寻址、基址加变址寻址、相对基址加变址寻址这些寻址方式将内存中的数据移入寄存器中。
按以下识别二维码关注!
电子路上一起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讯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1 pic avr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