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有抛央的软盘驱动器

抛弃Windows:玩转Linux只需一张软盘
随着操作版本的不断更新,Windows的体积也在不断增大。因工作需要,我们一直想找到一个便携性强,可以随身带着走,又操作简单、易用的操作系统。Windows基本上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终于有一天,我找到了一张软盘就可以装下的系统—Mclinux,它出自中国人之手,完全的中文界面,亲切又好用。MClinux小档案  版本:2.02 大小:1.86M  性质:免费软件 平台:  []  软件特点:  1.可做网络工件站,可浏览中文网页,维护网站,处理信件。  2.可做HTTP+CGI(可目录)、FTP、TELNET服务器。  3.具有、防火墙功能,可在局域网上Internet,支持Modem拨号上网,也可设置拨入功能,支持ADSL宽带拨号上网。  4.可使用硬盘、光驱和软驱。  将Mclinux装入软盘  第一步:下载后的文件名为MClinux202.zip,将其解缩到任意文件夹,比如C:linux。重启电脑用Windows 98启动盘启动进入DOS界面下,插入一张空白软盘,从命令提示符进入“A:,然后输入以下命令切换到C:linux目录:  A:c:  C:cd linux  第二步:输入“2m”命令,使系统支持2MB的软盘。接着,输入“2mf a: /m”命令将软盘格式化为最大容量2MB(依软盘品牌不同,显示的数值可能是1886KB,没关系,继续)。  第三步:输入“syslinux -s a:”命令使软盘成为可引导电脑的启动盘。  第四步:输入以下命令将系统复制到软盘中:  copy syslinux.cfg a:  copy zimage a:  copy mclinux.img a:  第五步:在B中设置软盘为第一启动设备,用刚才创建的MClinux软盘引导系统,中间会提示“请插入MClinux配置盘并按“Y”,否则按回车”,第一次启动,直接回车。  然后输入“root”登录,这时已将系统全部装入内存,输入命令“cce”进入中文系统。  用Modem上网  第一步:取出MClinux软盘,换上另一张空白软盘,使用“mkfs.ext2 /dev/fd0”命令格式化软盘为ext2格式;或用“mkfs /dev/fd0”命令格式化成dos格式。  第二步:输入命令“mclinux.conf”进入系统配置(见图1),选“1”,回车后进入拨号网络PPP配置(见图2),将其中的“PHONE,ACCOUNT,PASSWORD”三个项,分别对应改成ISP的上网号码、用户名和密码。
  第三步:“Modem_DEV=ttyS1”要根据自己Modem占用的com口更改(注:可以在Windows下打开设备管理器查看Modem占用的COM口,如果是com1则改为ttyS0,如果是com2则改为ttyS1,以此类推)。  然后按”ctrl+x”组合键,并按“y”键退出(注:进入配置后,按”ctrl+x”,会有“SAVE:Ynl”提示,“y”表示保存,“n”为不保存)。  第四步:进入DNS设置,将ISP服务商提供的DNS填入到“namesever”后面。(注:大部分地区可以直接使用,少数地区需要自己设置一下)  第五步:按“8”将设置存入刚格式化完成的软盘中,下次再启动系统时就可以不用再设置了。按“9”退出系统配置,“ppp-on”,过一会,就连上网络了,“clinks”进入中文(见图3,这里作者已做了一些中文网站的连接向导,可以在其中选择站点),也可以按Esc键,点“File→Go To URL”输入网址。“clinks”是字符浏览器,所以只能显示文本信息。
  小提示  1.如果想断开网络则输入命令“ppp-off”。  2.系统默认开启web服务功能,当上网后,用其他机器键入http://(MClinux系统的IP),就可以看到系统的默认主页。用本系统的clinks查看的效果。另外,此系统还加入了动态域名服务器的客户端,方便设置服务器。  使用FTP功能  MClinux在系统启动时已经自动打开这项服务并有FTP客户端命令,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第一步:设定可下载文件的目录:先建立一个下载文件分区的映射(这里以第一硬盘第一分区为例)“mkdir /mnt/hda1”,再用“mount”命令挂载下载文件的硬盘分区,“mount dev/hda1 /mnt/hda1”。  第二步:设定登录的用户:MClinux默认为anonymous(匿名)登录,可以在mclinux.conf里更改。  第三步:从远程机传送指定文件到本地机:输入“ftp  open 远程机的地址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get 远程机文件 本地机文件”。  第四步:从本地机传送指定文件到远程机:输入“ftp open 远程机的地址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pub 本地机文件 远程机文件”  第五步:从连在网络的其他机器上输入ftp://10.70.1.1/文件名(我的电脑的IP)就可以从MClinux系统下载文件了。  感谢:在写这篇稿件前,笔者对MClinux还只限于中的介绍,在决定写它时却遇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举步维艰时得到了南国居士等网友的慷慨帮助,在此笔者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67140',
container: s,
size: '1000,9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67141',
container: s,
size: '1000,9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67142',
container: s,
size: '1000,9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67143',
container: s,
size: '1000,9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67148',
container: s,
size: '1000,90',
display: 'inlay-fix'[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美核弹部队仍用上世纪70年代计算机和“骨灰级软盘”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据新华社电 美国政府报告显示,在数码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美军核弹部队仍在使用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系统和被誉为&软盘鼻祖&的8英寸软盘。
  一张标准的8英寸软盘,容量为237.25KB,约可存储15秒音频。这意味着,若要存储总量达32GB的数据,需要超过13万张8英寸软盘。
  英国广播公司26日报道,美国政府问责局调查显示,美军每年仅维护这些过时系统及设备的费用就高达610亿美元。据问责局估算,如果升级为最新计算机系统及数码设备,每年维护费用有望节省三分之二。
  据美国国防部发言人瓦莱丽&亨德森介绍,&这套(过时的)系统仍在使用,简言之,是因为它还没坏掉&。
  调查报告显示,国防部的这套过时计算机系统及设备最早开始使用于上世纪70年代,一直到今天都应用于洲际弹道导弹、携带核弹的轰炸机等。
  报告说,国防部计划到2020年底彻底替换系统,告别&8英寸软盘&时代。
  眼下,不仅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8英寸软盘早已在大多数厂家停产,就连诞生于90年代的3.5英寸软盘也很难再见到。据了解,一张3.5英寸软盘的容量为1.44MB。
  这份报告还说,财政部的计算机系统也需要更新换代,例如其使用的语言代码源自上世纪50年代。
编辑:刘亮
责任编辑:王敬东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移动看!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24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球央行狂抛美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