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电脑会超越人脑么

至少在100年内人工智能不会超越人脑_网易新闻
至少在100年内人工智能不会超越人脑
(原标题:至少在100年内人工智能不会超越人脑)
昨天下午,谷歌围棋人工智能Alpha Go与韩国棋手李世石进行了最后一轮较量。最终,AlphaGo获得本场比赛胜利,人机大战总比分定格在1:4。
连续苦战五场,一方展示的是人工智能的最高水准,另一方代表的是进化了几千万年的人类智慧。今天的棋局,会不会是未来人工智能全面战胜人脑的预演?
钱江晚报记者梳理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历程,并请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蔡登分析,人工智能会不会在未来KO(击倒)人脑。
灵长类机器出现了吗
从普罗大众的角度来看,机器人的历史可以分三个部分。
最早出现的机器,是人的体力、肌肉的延伸。它们的“四肢”极其发达,头脑简单到几乎没有头脑,是人类体力的帮手;
第二代机器,是对人类的感官——眼、耳的延伸,像电脑、智能手机;
而以Alpha Go为代表的最新一代的机器,是对人类脑神经的一种延伸,我觉得,“它们”已经可以改称为“他们”了,因为灵长类机器人几乎出现了。
生物进化到人类,大脑的容量和沟壑回路复杂程度,登峰造极。但是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演化过程,今天人的大脑,不敢说比两千年前苏格拉底的脑子发达。
但是灵长类机器的进化速度,非常惊人。过去的机器,它们的优化是由人来完成的,但现在的阿法狗们,已经可以自我优化了。
我们没有跟Alpha Go交流过,无法领教它的凶猛。据科学家说,在Alpha GO正式出山前,它用了3000万局“自我对弈”的数据,来训练自己比赛时对每一颗落子的价值进行评估。
3000万局围棋,对于人类来说,即使每局只要15分钟,可能要八百多年才能下完。事实上,关注这次人机大战的朋友是有体会的,这几场比赛,平均每一盘需要4~5个小时。
而自从去年10月和樊麾对弈后到上周开始和李世石交手,短短5个月时间,Alpha GO又完成了2000万局自我对弈,掌握了更加大量的判断、评估局面的数据库。
电脑运算速度快到难以置信时,突变会否到来
在宇宙学中,霍金和彭罗斯证明了,在一般的条件下,空间——时间一定存在奇点,最著名的奇点就是黑洞里的奇点,以及宇宙大爆炸处的奇点。
在奇点处,所有定律以及可预见性都失效。
临近奇点,局面就完全就转折了。
著名的国王下国际象棋的故事,或许可以佐证。战胜国王的大臣,想要得到的奖励是米,放到棋盘山:第一个格一粒米,第二格两粒……装满64个格子,要放9.8×10(后面有18个0)粒米。18个零是什么概念?8个零就是一个亿,这是指数级增长,经济学上讲的复利效应。
爱因斯坦说:”世界上最大的能量不是核能量,而是复利。”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电脑的计算速度正变得越来越快。如果有一天,电脑的运算速度快到令人难以置信时,它们掌握人工智能的时刻也到来了——那时电脑,将能够模拟人脑、产生意识:人类本身也将发生改变。在信息学上,这个时间点也被称为“奇点”。
一些科学家认为,正如天体物理学上存在着一个让所有物理定律都失效的“奇点”一样,信息技术也正朝着“超人类智能” 的“奇点”迈进。发明家、计算机科学家雷蒙德·库兹韦尔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表示,信息技术的奇点将在2045年到来。“届时,人工智能将超越人脑,人类的意义彻底改变,与机器融合为‘超人类’,并借助科技的发展而获得‘永生’”。
人工智能处理数据的能力远远大于人的能力,然而它们不用睡觉、没有情绪,不会被领导骂几句,工作效率就降低。
我们人类需不需要开始担心:10年或者更短的时间以后,可能失业的我们,到底还能做点什么?我想我要给替我写稿子的机器人做推拿。
放心,真正的人工智能还没出现“这次李世石的获胜概率更高。”人机大战前,浙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蔡登作出了这样的预测。
然而昨天Alpha Go以4:1碾压李世石,蔡登不得不对Alpha Go另眼相看,“没想到它发展得那么快,只能说谷歌的程序真的很厉害。”
Alpha Go的出色表现,让“人工智能威胁论”一时间又甚嚣尘上。
其实,这个观点出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它盛行到什么程度呢?知乎上有研究人工智能的学者抱怨,每次签证官得知他的研究领域后,都会对他“特殊对待”。既然人工智能对人类会产生威胁,研究它的专家也得仔细盘查。
但蔡登的回答很明确,不会!他估计,至少在100年的时间里,人工智能不会超越人脑。
你要说像Alpha Go这样的机器很聪明吧,确实,它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大量数据的计算,在围棋这样规则明确的竞赛中,打败人类也是轻轻松松。
但研究计算机深度学习的专家Yoshua Bengio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努力想让机器变得稍微聪明一点,但他们还是很笨。我曾经想过这个领域不该叫人工智能,而应该叫人工愚蠢。”
何出此言?蔡登说,因为一些在人类看来稀松平常的事情,对机器来说却是难如登天。
比如,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很快就能学会拿茶壶倒水。学会后,看到茶壶形状的容器,他知道这是可以用来装水的;茶壶翻过来了,小孩子会知道要把它护正了才能倒水。而这些简单的动作和反应,机器人很难达到。
Alpha Go(围棋的英文是Go)能战胜李世石,Alpha Mahjong(麻将的英文是Mahjong)可不一定能战胜隔壁大妈。因为和围棋比起来,麻将更不确定,更模糊。它需要通过观察对手的表情来揣摩心理,这也是机器人无能为力的地方。
所以,蔡登认为这些所谓的“人工智能”都是要加引号的。从本质上来说,它们并没有真正发展出人类的智慧,“现在说的人工智能,都是工具属性,而不是智能属性的。”
智能属性为何那么难达到?蔡登说,人类对自己的大脑都还没有研究透呢,又怎么能把人脑的功能复制到机器人身上呢?
科幻电影中那种拥有自我意识,能够和人类交流的人工智能,蔡登不认为会出现。就像自行车、汽车一样,Alpha Go们的出现,是为了解放人类,让他们在人类擅长的领域大有作为。
你问什么才是人类擅长的领域?创造出越来越高级的人工智能,绝对是其中一项。
本报记者 章咪佳 张冰清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人工智能与人脑的智力比拼 谁的棋会下的更久?_网易科技
人工智能与人脑的智力比拼 谁的棋会下的更久?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人工智能与人脑的智力比拼 谁的棋会下的更久)
文/记者 李碧云1月28日,人工智能AlphaGo在完全公平的情况下以5:0的成绩击败欧洲冠军,职业围棋二段的樊麾。消息一出,舆论哗然,科技粉心里五谷杂陈,社会学家们则又孜孜不倦地开启了新一轮的“人类文明保护说”。那么谁的文明会更长久呢?竞赛一旦开始,就不会轻易停下。谷歌公司及这位媒体宠儿AlphaGo又向韩国围棋名将李世石下了一道战书,双方将于3月9日在首尔举行比赛。李世石表示自己有信心赢得比赛。而不同群体的看官们说法不一,网络界较看好AlphaGo,“他是智能的,在围棋方面的的知识和经验正获得指数式增长。”围棋界人士则表示,“so&what?人工智能只会学习,可是围棋手一直在进行有想象力的创造。”本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兴起,信息爆炸式增长,深度学习等机器学习算法在互联网领域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再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世界各大公司包括谷歌,Facebook,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纷纷加大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另一方面与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相关的泛智能创新创业公司也不断涌现。为适应互联网大趋势,对人工智能进行更全方位的研究,探索其未知的秘密。日,(AIE&Lab)人工智能与互联网进化实验室在科学院大数据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以及诸多专家的支持下成立。AIE&实验室研究课题的第一项重点研究课题为:人工智能是否能最终超越人类智慧?何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著名的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尼尔逊教授对人工智能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而另一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这些说法反映了人工智能学科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从其诞生起,伴随着的人工智能威胁论声音就一直存在,从学术界到坊间大众都在关心这个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而本次研究课题的重要内容为:一、人工智能威胁论究竟存不存在?如何从科学角度判定人工智能能否最终超越人类智慧?,如果超越,对人类社会的威胁和影响有哪些,如何防范?如果不能超越,导致不能超越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释这个原因。二、能否建立人工智能与人类通用的智商评估体系,对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综合智慧能力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解决人工智能是否最终超越人类智慧找到定量方法?三、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究竟是什么关系?如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带给人类的好处,如何防范人工智能过快发展对社会就业产生的负面冲击。四、生物进化有无方向,这个问题的探讨对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和人类的未来发展会有哪些影响。五、关于人工智能是否最终超越人类智慧课题所涉及到的其他问题。进化先进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威胁论甚嚣尘上人工智能在其发展前期,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为人类解决了很多难题。而随着其功能不断进化,带来的麻烦也越来越多。后宫戏里皇帝不喜欢太聪明的女人,互联网社会里发展到有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更让人类心生恐惧。作为体现智力高低重要工具之一的游戏,围棋此次为人类和人工智能提供了一个合理竞争的平台。而此次AlphaGo与韩国选手的比赛,李世石的输赢不仅关乎科技爱好者们的下的赌注能否收回,更会让人类学家们紧张得手心出汗。人工智能最浅层的意思是人造的智慧,这也是人类最初的目的。但是实际上最核心,大众最关心的问题是这台机器是否拥有自主意识。在很多科幻影片里,导演们经常预设在未来的某一天,智能机器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变成地球的主人,而自以为是、懒惰肥胖的人类则被赶到外太空去生活。离开了地球的人类恍然大悟,忏悔后反思错误再一次泪流满面地回到故乡。编剧导演们的创作毕竟只是戏剧,电影散场后一切又都重新来过。但是时间绝不可倒回。霍金担忧人工智能会导致人类灭亡,比尔·盖茨则说人类需要敬畏人工智能的崛起。谷歌技术总监雷·《奇点临近》作者库兹韦尔(Ray&Kurzweil)预言人工智能将超过人类智慧。他在书中写道”由于技术发展呈现指数式的增长,机器能模拟大脑的新皮质。到2029年,机器将达到人类的智能水平;到2045年,人与机器将深度融合,那将标志着奇点时刻的到来。”人工智能不会发了疯在人工智能威胁论热度日益高涨的情况下,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家对人工智能威胁论也提出了反驳意见。Facebook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NYU计算机科学教授Yann&LeCun&2014年4月在接受IEEE&《Spectrum》采访时发表了对人工智能威胁论的看法,他认为人工智能研究者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低估了制造智能机器的难度。人工智能的每一个新浪潮,都会带来这么一段从盲目乐观到不理智最后到沮丧的阶段。科学院院士谭铁牛在&2015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甚至有的时候是魔鬼,走的好把握的好了魔鬼就不会出现。所以这个我认为非常重要。所以尽管在我看到的未来人工智能还难以超越人类,但是它对人类社会影响反响很大。这是大的科技革命。”平线科技创始人、人工智能专家余凯相信:“即使到2029年,人工智能的进展也不会对人类产生威胁。因为那时的机器还没有好奇心,没有情感,没有自我意识。它们是智能的机器人,但不是智慧的机器人。智能是偏工具性的,而智慧会创造。”所谓强人工智能,即有自我意识,主体拥有的多条意识可以互相确认为同一且排他。根据目前的人工智能机器,它没有感觉和欲望,并且它不具备人类拥有的逻辑推理能力。一切行为的产生都来自于命令的下达而不由自主意识来支配。所以,人类不用担心一手培养起来的智能机器发了疯。交流学习 更要掌握主动权风筝线在人类手里总体看,目前包括图灵测试在内的各种方案中还存在无法定量分析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问题,只能定性的判断一个人工智能系统是否和人一样拥有同等水平的智力。但这个系统和人类智慧进行对比,高低程度如何,发展速度与人类智慧发展速度比率如何,目前研究没有涉及到可具体执行的思路和方案。存在即是合理,用黑箱理论解释,作为环境的一部分,人类和蚂蚁,桌子等事物共同在自然属性上平等。那么由人类创造的智能软件、智能软件创造的智慧有机体、或者人类直接创造的智慧有机体,都是环境的“自然产物”,拥有“合法”身份。但是人类要保证其运行在可控范围内,不要脱离正常轨道。
人类对待人工智能的心理像极了国王对待亲信大臣,既想让他本本分分的干活,又担心有一天对方造反,会将自己赶出城堡。的确,人工智能的出现相当于人类拥有了神奇的“第三双手”,可以帮你打扫客厅、照顾幼儿,但是请不要担心他在你不在的时候悄悄把你的孩子塞到马桶里。因为只要你的绳子牵得够紧,每一道编程都完美的无懈可击,他做的每一件事都逃不掉你的手掌心。“短期的输棋不重要,关键是在未来要把握好棋盘的方向。”一位科技专家表示。对待人工智能机器,只要你的绳子牵的足够紧,材料经常被维修,那么绳子不会断、风筝不会飞。人工智能不会出现独立意识,它的智慧永远低于人类。在本次AIE研究课题里,研究者们也将在这一领域继续深入探索。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责任编辑:王超_NT4133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刘知青:人工智能还没有完全超越人脑-闽南网
刘知青:人工智能还没有完全超越人脑
来源:人民网
&  人民网北京3月14日电(胡雪蓉) 在“人机大战”中,“阿尔法围棋”连赢三盘轻松战胜前世界围棋第一人李世石九段,这是否表明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完全超越了我们人脑呢?
&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计算机围棋研究所所长刘知青在做客人民网时表示,“我觉得人工智能还没有超越人脑。首先,这几盘棋下完,我们发现了‘阿尔法围棋’的一个弱点,这个弱点其实与它的核心算法是有关系的,它的弱点在围棋领域还没有完全战胜职业棋手。”
&  “即使将来某一天还有技术的改进,又加上新的方法超越了职业围棋选手,我们也不认为人工智能超越了人脑,因为还有比围棋更复杂、更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比如说,‘阿尔法围棋’的设定还是由人来完成的,而不是由机器完成的。”刘知青说。&  
10月最热美女排行榜 2016女神校花票选 网络正妹辣模盘点
48小时点击排行榜“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超越人脑”吗?
小D:转自火花天龙剑&
一直以来,这个观点是被大多数学者和科幻作家所接受的。他们认为,无论人工智能系统如何发展,都不可能拥有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情感(暧昧的模糊性处理与非理性活动),以及被人类视为优越性的所谓直觉。这些特性使得人们认为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无法超越人类的。
人脑是否属于某种处理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人脑是如何工作的。或者说,是如何对从各种感觉器官(输入设备)获取的大量外界信息进行处理的。&
&&&&人脑拥有大约140亿个神经细胞,它们通过无数轴突与树突互相联系,构成一个复杂的立体网络系统,共同进行信息处理。
在这个系统中,其到信息递质作用的是各种生物电化学反应,这些在细胞间流动的有机分子代表了不同意义的信息,通过神经细胞间的联结组织(轴突与树突,或者说,“数据线”),各个相对独立,并能处理简单信息的逻辑处理单元(神经细胞个体)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并利用这个特点互相交换信息,这样,人就开始思考了。
当然,一个单独的神经细胞是谈不上什么思维的,它不过是对来自外界的信号作出简单的应激性反应而已,在这个角度上,人的神经细胞并不比蚂蚁的神经细胞高级多少,仅仅是量的不同而已。
但是,量变也会引发质变,当无数个神经元通过复杂的轴突与树突构成的立体网络联结在一起时,奇迹出现了,我们的远亲大猩猩学会了捉白蚁当点心,而大脑体积更大的人类不但学会了怎样生吃猴子的大脑(……吃哪补哪是中国人的老观点),而且还产生出了牛顿,爱因斯坦和迪拉克,以及能找到充分的论据去论证人脑的特殊性的人们。(当然,人类是上帝选中的嘛,聪明是当然的。)
蚂蚁的神经系统实在简单得让人类同情,但就是这些头脑简单的生物,在这个漂浮在太空中的渺小的蓝色小石头上生存了远远长于人类的时光,并且可能在人类灭亡后,继续生存下去。因为它们成功地用另一种方式弥补了个体对外界信息处理能力的不足。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课题了,让我们回到正轨。
上面已经讲到,人脑在本质上是由无数功能简单的逻辑单元构成的立体网络系统,通过这个比其他生物规模更大,更有效的实现了更高性能的信息处理。而这个处理器,在本质上说与电脑没有什么不同。
感情是人类独有的吗?
那么有位年轻人愤慨地说:“你将了这么多废话就是想说人脑在本质上和计算机没什么不同吗!那你怎么解释为什么人类独有的感情和直觉呢?为什么只有人类懂得爱呢?”
恩………实际上,人类和动物一样,要受到最原始的固化程序,或者说最根本的源代码——————DNA的指令调控,人类从诞生到现在的一切活动,实际上都是在遵循着源代码中所设定的最根本目的:无论使用任何手段,确保自身DNA的继续流传。
在这一点上,蛔虫做得并不比人类差。他们没有和人类同样的智慧,但从人类诞生开始一直到现在仍然在大家肚子里享用着免费午餐。
一切生物在所有行动在根本动机上都是为了执行DNA所规定的指令,或者对这个指令的曲折反映(比如艺术)。
有人问:“既然DNA是自私的,那么为什么有人会愿意为了自己的恋人,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而死呢?”&
爱情&实际上,这种行为在动物中也不罕见,母狼为了保护自己的优仔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因为只要它的优仔能存活,将获得更多的DNA延续与传播机会,男螳螂(……..)甘心在交配后成为女螳螂(……..)的食物,是因为他女朋友体内无数的卵中已经继承了他的DNA,他自己已经完成了延续自身DNA的使命,不如物尽其用,让女朋友补充些营养,这样还能增加些女螳螂的营养,扩大DNA延续下去的几率。人类呢,公人(……..)愿意为了中意他的母人(……….)贡献体力,钱包与房子,就是因为在性别比率普遍不均衡,以及求偶过程中充满了变数的人类社会,大多数公人要找到一个愿意与自己交配生仔的母人并不容易,因此要用多种手段来确保母人同意并乐意与自己交配,实现DNA的遗传。
不过在人类社会中,母人如果能找到一个特别强力的公人作为固定长期交配对象,无论对她还是她的家族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不但这个母人能获得优秀的DNA来强化自身后代的能力,而且为了保证自己的DNA能延续下去,那个强大的公人将保护并照顾这个母人,以及为其提供各种必要的生活物资。这个过程中母人的整个家族都可能受益。
亲情只有人类拥有这个吗?我相信即使很多人类都不认同这个说法吧?我也就不举例子了。
什么叫亲情呢?拥有相同或相近DNA的家族成员,一般来说会出于本能地拒绝交配,但他们却会互相合作,照顾与保护对方,共同抵御敌害,捕捉食物。因为这是生物对大自然严峻考验的一种回应,团结合作的家族将拥有更大的DNA延续机会,毕竟大家都拥有相同的DNA,由谁去延续它都一样。
&对族群(国家,民族以及其他生物群落的)的爱记得小时候看过《动物世界》,介绍一种可怕的毛毛虫,它们为了防止被鸟儿当早餐,采取了集团行动的方针,大家用虫海战术集体活动,届时整个树枝上密密麻麻全是蠕动的毛毛虫,以至于那个倒霉的即将被吃光叶子的树枝本身看起来就像一只硕大无比的大毛虫————————人见了都害怕,更何况小小的鸟儿?
又有人喊了起来:“它们的母亲总是一次生一堆卵,你又能证明它们不是亲生兄弟姐妹吗?”
那么,毛毛虫不行,我们来看看难看的髯狗吧,群体中的各个成员都拥有相对独立的血缘体系,“远亲”,甚至还有不同的家族,并且还能吸纳来自其他族群或者落单的个体,它们集体捕捉食物,并让族群中的幼体优先享用————————而不是只让自己的后代优先。并且保障自己族群的食物不被其他族群掠夺。
在生物的族群中,虽然不存在血缘关系,但可以说同一族群的生物的生物,在DNA结构上是相似的,因此可以用“亲情”的逻辑解释,虽然比较淡薄。而那些并不具备本族血统的个体呢?为什么他们会为了这个族群而拼命战斗?为什么族群也会为了保障这个外来者的后代安全而协作?
因为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群落中,由于各个个体的智能相对更高,所以他们的逻辑与蚂蚁群落是完全不同的。
在这个群体里,可能存在着很多完全不同性质的DNA种系,从理论上说他们是不会互相帮助的。但是,单独的犬科生物个体要生存与繁衍是很困难的,更何况在非洲,单独的髯狗根本无法与强大的猫科猛兽抗衡。
为了生存下去,髯狗们的祖先建立了以保障共同利益为出发点的群落,通过不同DNA种系个体的互相合作,在强化了整体战斗力的同时,也扩大不同个体的DNA繁衍机会。它们拥有首领,组成这个群体的不同家庭在它的号令下互相合作,维持了族群机能的运转。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家庭间的DNA种系不同,但依然可以通过合作关系以及后代的通婚来强化彼此间的联系。为了避免近亲交配,髯狗群体也不会过分排斥外来家庭的加入。
而人类…….你不觉得实际上人类和髯狗很相似吗?&
和所有其他高级哺乳动物一样,人的大脑运转过程中,还要受到多种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这些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与作用的时间、条件,是由编码你整个身体的DNA所设定好的。它决定了你对特定环境的反应,这些方面有时继承自父亲,有时继承自母亲,也可能因为某个祖先遗传下来的隐性基因在你体内显化,使你的反应(或者说性格)与其他家族成员完全不同。当然,一些天赋也是可以遗传的。
另一方面,后天形成的习惯就更简单了,比如,你幼年时因玩火而被严重烧伤,可能导致你一生都对火产生畏惧感。
个人习惯与个性
在人从婴儿的一无所知到思维完全固定(老年人的僵化思维方式…….),主要取决于这个人生活的环境。人的思维特性必须与他生活的环境相适应,在这个身体的不断生长与不断地适应外界环境过程中,大脑神经细胞间的轴突与树突也会逐渐固定下来,一些不常用的部分因为闲置而退化,常用的部分被保留下来,同时各种与此相关的内分泌水平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这个过程会与受遗传因素影响的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形成一个人具有个人特色的思维方式。
人脑的极限,对辅助设备的依赖
人脑大约有140亿的神经细胞,它们通过轴突与树突构筑的立体网络系统形成一个庞大复杂的并联处理系统,这样,无数简单的逻辑处理单元便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
&&&&那么,人脑有极限吗?
个人认为,当然有,而且这个问题实际上在上个世纪末期就已经开始作用,最终迫使人们不断开发大脑的外延设施以弥补这个缺陷,那个外延设施被称为电脑。
当然,目前为止人脑还仅仅是在运算速度上达到了极限,而在逻辑推理,创造性思维以及一些暧昧的模糊性信息处理方面依然还是有潜力的。于是有人又说:“瞧,那你还说什么?你难道认为以后电脑也能拥有这些吗?”
实际上,这是肯定的,虽然人脑在目前为止依然保持着优势,但并不代表以后依然能保持这个优势。&
&&&科学会不断发展,但这不仅仅是在对前辈积累的知识添砖加瓦,更需要新的,富有创造性的东西。如果只靠在祖先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积累就能使文明水平得到线性发展的话,今天的人类很可能是作为蚂蚁的食物,一种笨拙而迟缓的动物存在的。&
&&&有人说,之所以今天的人类不是作为蚂蚁的食物而存在的,是因为蚂蚁的大脑实在太小太简单,在硬件上限制了其文明发展的最高极限——————它们所能理解的东西不会比一个10岁孩子理解的更多,无论怎样积累,无论积累多长时间,如果蚂蚁们不能突破这个硬件所规定的上限,将永远不可能饲养人类来作为它们的食物。
而对于人类,人工智能系统就是作为突破人脑性能上限而存在的,为了克服一些人脑在本质上无法克服的障碍,人们用一种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的运算工具来提高自己大脑的运算速度与精度,从小石子发展到算盘,又从算盘发展到现在巨型计算机。
以目前的人类文明水平来说,人脑对于电脑依然保留有很多优点————一个虽然缓慢笨拙,且经常出错的电化学计算机,但毕竟经受了大自然几十亿年考验的,其所具备的创造性思维,模糊处理能力以及——————被很多人视为不可思议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直觉。
虽然这些被人类视为无可替代的要素,几乎所有高等动物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人工智能系统是否能具备创造性思维以及其他人脑所具有的要素?
很多人(包括许多著名学者)都否认这一点。这是对的,对于现有的计算机系统(包括那些性能惊人的巨型计算机)来说,要实现这些确实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使用的技术与理论基础,在根本上决定了对于人脑的优势仅仅在与运算的速度与精度。
不过先别激动,一只刚出生的豹子用拴狗的项圈就能束缚住,但只有弱智才相信,等它成年后这个拴狗的项圈依然能束缚住它。
在上面已经说了,人脑所具备的优势在本质上说,仅仅是无数功能简单的逻辑处理器通过复杂的轴突与树突联系成的庞大立体网络所产生的。那么,如果新世代的计算机能达到或超过人脑的网络规模,那么将具备全部人脑的优点,并全面超越它。
怀疑吗?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原先不可思议的东西都会变得平凡。《五星物语》的作者永野护设想,在无数万年以后人类开发出了一种名为Fatima的生物计算机,其“拥有128位元的处理能力”。
对于当时(80年代)来说,128位机已经是神话般的存在了吧?但现在已经实现了,并且还不过是一台游戏机的水平。&
&&&&而现在,速度惊人的光计算机,擅长暧昧模糊运算的生物计算机,以及完美结合了两者优点,近乎于神话般性能的量子计算机正在世界范围内开发,它们所具备的性能越来越多地为世人所知,你又能否定,这些在理论基础上与他们的前辈————电子计算机完全不同的继承者,不能达到或者超越人脑的水平吗?要知道,这些新世代计算机与我们正在使用的电子计算机的差异,就如同电子计算机与算盘的差异一样巨大。
人脑可以脱离这些危险的辅助设施而继续发展吗?
绝对不可能。把我烧死我也不相信,人脑能不依靠这些外延设施的帮助而继续发展!现在人脑已经开始到达极限了!除非把人脑机器化。
就目前的条件来说,人类文明要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不断更新、强化人工智能系统,而越来越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最终将全面地超越人脑,达到一个人类所无法理解的境界(当然,最初人类是可以理解的,但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本身所具备的自我进化特性,以及其高智慧,将使自己以远远超越自然的速度进化)。
或者,放弃人工智能的开发,完全依靠人脑,或者仍然停留在使用电子计算机的基础上发展。如果人类选择了这样的生存道路,那么人类的灭亡指日可待。没错的。
有人寄希望于知觉,可是知觉是什么?不过是个人经验与条件反射的作用而已。的确,有人可能通过直觉而解决一些问题,甚至屡次拯救自己的生命,但是,这也只是因为相对与其他人缓慢的逻辑信息处理速度,一瞬间的直觉更能使人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但是,对于每秒进行几百万乃至上亿次逻辑信息处理的计算机智能,这只有部分人具备,且很不可靠的直觉又能其多大作用呢?
如果一个每秒处理几百万次信息,能通过分析人的表情与肌肉活动预测猜拳的机器人,与一个每秒最多只能处理上千次(很了不起吧?)信息,完全靠直觉的人类进行猜拳比赛,你认为谁会获胜?
还记得卡斯帕罗夫是怎样输给深蓝的吗?人类的直觉好象并不能使这位棋王战胜没有直觉的电脑。稳定的推理到底比只能靠运气的直觉可靠,更何况这还只是普通意义上的电脑,如果是光计算机或量子计算机…………….
人类要继续存在下去,要把自己的DNA遗传下去。这不但是人类自身的意志,也是整个地球生命的意志。但是,人类并不是必须的。大自然能把延续地球生命种子的重任交给人类,也能由人类再交给其继承者。当新的文明出现,人类自然会衰败下去。不要寄希望于抵抗,如果我们的继承者真的能够脱离我们的控制,那么就已经不是我们所能战胜的了,就像凶猛的猛犸象最终在小小的人类的长矛下灭绝一样。
只要人类不灭绝的话,人类最终将被自己制造的继承者(人工智能)所取代,这是不可避免的,一个时间问题而已。不过作为人类,我们其实没有必要愤怒与悲叹,我们对地球母亲的掠夺已经够多了,她创造我们,就是想通过人类之手创造一个她自身无法创造的,更坚强更有生命力的新物种吧?
DNA顽强延续自身,就是为了能够继续存在下去。或者至少,能留下自己存在的证据。
大自然仍然在等待着。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人工智能软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